2024年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8篇_第1頁
2024年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8篇_第2頁
2024年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8篇_第3頁
2024年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8篇_第4頁
2024年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8篇

結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所寫的教案對我們的教學是有幫助的教案是決定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關鍵,

下面是我為您分享的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篇1

教學內(nèi)容:

統(tǒng)計圖

教學目的:

通過復習已學過的統(tǒng)計圖,加強學生閱讀、分析和繪制簡單統(tǒng)計圖的能力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三塊小黑板,課前分別按照教科書第144145頁畫好某市兩個工廠的產(chǎn)值、人員和

銷售情況的統(tǒng)計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已學過的各種統(tǒng)計圖

教師:誰能說一說我們已學過哪些統(tǒng)計圖?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我們學過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還學過扇形統(tǒng)計圖。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三個統(tǒng)計圖。它們分別反映了某市兩個工廠的工業(yè)產(chǎn)值、人員和銷售

情況。

1.出示第一塊小黑板(工業(yè)產(chǎn)值噌長情況統(tǒng)計圖)。

教師:大家一起來看這張統(tǒng)計圖。這屬于哪一種統(tǒng)計圖?從這張統(tǒng)計圖來看.哪個工廠的產(chǎn)值

增長得快些?指名學生回答。(是復式的折線統(tǒng)計圖。從這張圖看.一廠的產(chǎn)值增長得快些。)

為了使全班學生的認識更加明確,教師還可以繼續(xù)問一問學生是怎樣看出來的:

例如,哪一條折線表示的是一廠的產(chǎn)值增長情況?怎樣看出它的產(chǎn)值增長得快?等等。

2.出示第二塊小黑板(各類人員人數(shù)統(tǒng)計圖)。

教師提問:這一張統(tǒng)計圖屬于哪一種統(tǒng)計圖?從這張統(tǒng)計圖來看,哪個工廠的工人人數(shù)多?

哪個工廠的技術人員人數(shù)多?指名學生回答。(是復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二廠的工人人數(shù)多,一廠的

技術人員多。)

為了使學生更加熟悉條形統(tǒng)計圖。教師還可以取卜充提出一些問題。例如,這張統(tǒng)計圖中一

共表示出幾種人員的情況?兩個廠的管理人員各是多少人?哪個工廠的勤務人員少,少多少人?等

等。

3.出示第三塊小黑板(產(chǎn)品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

教師這一張圖屬于哪一種統(tǒng)計圖?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到這兩個工廠都有內(nèi)銷產(chǎn)品和外

銷產(chǎn)品。內(nèi)銷是指在國內(nèi)銷售的產(chǎn)品,外銷是指在向國外銷售的產(chǎn)品。

誰能說一說,外銷的和內(nèi)銷的產(chǎn)品合起來是百分之幾?為什么?指名學生回答。(這是兩幅扇

形統(tǒng)計圖。在每一幅圖中,外銷的和內(nèi)銷的產(chǎn)品合起來都是百分之百。因為工廠的產(chǎn)品不是銷往

國外就是銷往國內(nèi)。合起來就是工廠的全部產(chǎn)品,百分之百。)

誰能再說一說,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工廠哪個廠的夕儲產(chǎn)品占銷售總數(shù)的百分比大?指名

學生回答。(一廠的大。)

4.對以上幾幅統(tǒng)計圖進行綜合分析。

教師:根據(jù)剛才看過的三幅統(tǒng)計圖,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哪個工廠的生產(chǎn)搞得好一些?誰能

試著說明一下自己分析的理由?指名學生回答。

可以多請幾名學生分析,教師幫助綜合與整理。例如,從第一幅圖(折線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

一廠生產(chǎn)產(chǎn)值的折線上升得快,說明一廠的生產(chǎn)搞得好;從第二幅圖(條形統(tǒng)計圖)中又可以看出。

一廠的技術人員多一些,工人人數(shù)少一些,說明這個廠

比較重視技術開發(fā),所以工作效率高,生產(chǎn)搞得好;另外,從第三幅圖(扇形統(tǒng)計圖)中還可以

看出,一廠的外銷量占產(chǎn)品總數(shù)的百分比比二廠的高。也說明一廠的產(chǎn)品質(zhì)量比較好。

二、比較三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師:通過以上的復習,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的三種統(tǒng)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在表示數(shù)量時各

有什么優(yōu)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幫助概括和整理。

學生綜合整理統(tǒng)計圖的特點以后,讓學生打開教科書,看第146頁上的表。

三、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146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做題。教U阿適當提示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如何留好畫橫軸和縱軸的位置。

2.做教科書第146頁做做的第2題。

先讓學生仔細審題,還可以分小組討論。然后,教師指名請幾個學生給全班說一說。(毛衣

的銷售量從七月份起里上升趨勢。到十一月銷售量最大:而襯衫的銷售量從七月份到十二月份一

直呈下降趨勢:)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初步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發(fā)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5、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shù)學。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具準備:

各種秤、各種實物

教學過程: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爸爸媽媽做的什么菜?老師最喜歡吃糖醋排骨,你們喜歡吃嗎?老

師剛才從一位有名的廚師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說這樣做肉香味美,你們想不想看看

他到底是怎樣配料的?

2、你們從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誰愿意來說一說?

3、對呀!克與千克都是用來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質(zhì)量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

識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克與千克(揭示課題)

4、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質(zhì)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單位的,誰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

家說一說。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來同學們對克與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們來猜一猜你們桌面上的哪個物體

大約是1克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它大約就是1克呢?

對了,我們可以來稱一稱。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秤?

(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師:同學們都沒見過天平,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天平。(介紹天平的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體來天平上稱一稱(師邊幫助邊講解稱的方法)

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有一枚2分硬幣,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說說感覺怎么樣?(很輕)稱比

較輕的物體的時候,我們通常用"克"作單位。

(3)操作實踐:小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幣,輪流用手掂一掂體會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

(5)拿一袋鹽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個重一些?不許用秤稱,用手來掂一掂感覺一下你判

斷的正確嗎?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Q)同學們,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用克來表示嗎?對了,還有千克,下面請小組內(nèi)用手來掂一

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體。

那么重1千克的物體還用天平來稱合適嗎?

(2)認識盤秤、彈簧秤:當指針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向2時表示幾千克呢?看一看,想

一想最多能稱幾千克的物品?指針指向小1,應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kg表示什

么?g表示什么?)

(3)用準備好的秤,小組來秤一坪1千克鹽后匯報,任意稱你身邊的物體。指名再來秤1千

克的水果,裝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

(4)下面每個人都一手拿鹽,一手拿2分的硬幣,掂一掂感覺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訴小

組同學。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國際質(zhì)量單位克與千克,知道了稱較重的物體一般

用千克作單位。小明卻遇到了一道難題,你們愿意用你學的知識幫幫他嗎?

(5)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一題和第四題

c、千克與克的關系。

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里拿的一袋精鹽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現(xiàn)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鹽是1

什么?那么我們可以說一袋腌制鹽和兩袋精鹽是什么關系呢?他們之間力吐什么符號呢?

1千克=1000克1kg=1000g

(等號左右兩邊表示的質(zhì)量相等,但單位不同)那么現(xiàn)在你說1千克里有多少個1克呢?

小結:克與千克有著這樣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腦筋急轉(zhuǎn)彎

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五題

(三)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1、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15千克()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⑷小紅的體重是35kg。()

(5)一箱蘋果重300g。()

(6)克和千克都是長度單位。()

2、稱一稱

同學們,稱體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單位?(千克,人比較重)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

我們來稱一稱吧!

請三名同學上來,猜猜誰最重,誰最輕。分別稱出體重,找出最輕和最重的。

老師建議:希望瘦小的同學不要擬K食,過胖的同學要科學飲食,人人爭取有個健康的身體,

好嗎?

4、同學們的精彩表現(xiàn)吸引來了一頭可愛的小豬,緊接著來了一只大公雞,大公雞還下了一

個大雞蛋,它們來是想讓你們幫助它們解決T牛它們的煩心、事,你們愿意嗎?一位糊涂的小朋友

把他們的體重給弄混了,你們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重量嗎?

(四)質(zhì)疑小結、概括評價:

1、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概括: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認識了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

而且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除了今天認識的克與千克,你還知道哪些

質(zhì)量單位嗎?何以向?qū)W生介紹斤、兩、公斤、噸)

(五)課后實踐

同學們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體重,再問問媽媽你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制作一個自我小

檔案,體會一下媽媽養(yǎng)育你所付出的艱辛,讓我們用成績來回報父母。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篇3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38、39、例1、例2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

用尺畫角。

方法與過程: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角。通過制作角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角的兩

邊叉開程度有關系,而與角的邊的長短無關。

情感與價值:讓學生在練習、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豐富對角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大膽的

想象,在活動中體會并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教學準備:

情景圖,剪刀、吸管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數(shù)學王國認識一位新朋友——角。說說你認識的角。學生根據(jù)

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會回答在哪見到過角??衫妹襟w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題圖找角:師:"角"有時非常的淘氣,常常藏在我們周圍的事物中,這些角到底

藏在哪兒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它們找出來好不好?(出示課本主題圖,讓學生在圖畫中找,根據(jù)

學生回答教師在課件上出示這些角)

3、這些都是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

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認識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龍頭等物品。

師老師也找到一些物品這上面有角嗎?誰來說給大家聽?你能出來指一指角在哪嗎?(根

據(jù)學生回答,在課件上演示出學生指的角)

(2)、師:哦!老師明白了,原來角是這樣的?。ò鍟?)這個是角嗎?

學生觀察物品尋找角。同桌交流。請小朋友找找這些物品上的角,說說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

特征?

2、抽象圖形,形成表象。

1)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1)小組討論找出角的各部分:

師:剛才大家找到的這些都是角,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回答出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兩條直的線,或者都有一個點,兩條直的線)

(2)歸納小結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把這個尖叫做角的頂點,從這個頂點引出的兩條直的線叫做角的邊,那么一個角有

幾個頂點,幾條邊?(學生: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板書并全班齊讀。)

2)讓學生感知角:

師:請同學們舉起你自己的三角板,給同桌指出其中一個角的頂點和邊。摸一摸它的頂點,

什么感覺?再摸一摸它的兩條邊,又有什么感覺?(學生匯報感覺:頂點是尖尖刺刺的,兩條邊

很光滑很直的)

3、學習用尺子畫角。

(1)師:同學們,你們會畫角嗎?那怎樣才能畫出一個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組自己研究一

下,想個方法畫一個角,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師巡視,展示一兩名學生自己畫的角,簡單說說畫法)

(2)師:嘩!老師剛才看到很多同學都想到方法畫出了一個角,同學們真聰明,下面老師

有一個又快又好的畫法,你們想學嗎?

(課件演示畫法,演示后讓學生說一說,師示范畫角,并說明畫法:先畫一個頂點,再用尺

從這個頂點向不同的2個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師:你們能用這個方法再畫一個角嗎?(找學生板演)

(3)師:(展示學生畫的角)畫得真好,你能標上它的各部分名稱嗎?(請學生板演各部

分名稱)

4、動手操作,做角。

(1)師:同學們畫得真好!下面我們來放松一下,用自己的小手做一個角,好不好?你們

面前有兩根小棒和一張紙,你們能用它們做出一個角嗎?看誰做的最好!(學生展開活動,教師

巡視)

(2)師:哪個小組愿意展示一下你們做出的角?(展示學生作品,注意讓學生說出所做的

角的各部分名稱,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可以活動的)

5、研究角的大4,什么有關。

(1)弓1導學生觀察活動角,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變化:

師:請同學們把用4港做的活動角的兩條邊張開收小,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

生說出角的兩條邊張開時,角就變大,收小時,角就變?。?/p>

(2)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其實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師這兒有一個角,你能用活動角

做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教師和幾名學生比較,指出讓角變大就要讓兩條邊張大)

師:你能再做一個角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再和學生比較,指出讓角變小就要讓兩條邊收

?。?/p>

(3)(課件出示課本練習八第3題的兩個角)師:猜一猜這兩個角誰大?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

師:剛才有的同學說用重疊的方法驗證一下,那我們在電腦上試T式,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電腦演示兩個角重合的過程,學生發(fā)現(xiàn)兩個角一樣大)師:原來這兩個角是一樣大的!大。

(4)小結:角的大4,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系,角的兩條邊張開

越大,角就越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p40頁的1、2、題。

2、創(chuàng)作畫。教師出示用角創(chuàng)作的畫,問:這些圖畫美嗎?美在哪兒?你們能用角創(chuàng)作出這

樣美麗的圖案嗎?試試看。

3、學生創(chuàng)作畫。

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今天的這堂課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以后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有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

板書設計:角的初步認識

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篇4

第2課時

分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L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教學難點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

教學準備:直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一說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

2.學過的長度單位中最大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長度單位呢?:毫米)

3.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約各有多長。

我們在實際測量中,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分米。談話: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為什么叫分米嗎?講述:是的,用米表示太

長,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們創(chuàng)造了長度單位分米。人們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請小朋友

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這一段長度就是1分米。 l分米有多長?用手勢表示一下。

(黑板上貼出1分米長的紙條)

提問:分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1分米=10厘米。(板書)

2、尋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提問: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3、認識幾分米。談話:拿出1米長的線,估一估,取出其中分,表示1分米。用手

中的線段與直尺比一比,相差遠的再調(diào)整一下。交流:用線表示出2分米、5分米。說一說你

是怎么想的。4、米和分米的進率。以分米為單位測量長為1米的木條,數(shù)一數(shù)1米中有幾個

1分米,猜想米與分米之間的進率。

質(zhì)疑:米與分米之間是什么關系?1米=10分米。(板書)小結: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一共認識了

四種長度單位,你知道它們之間各有什么關系嗎?

1米=10分米 l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l米=100厘米1分米

=100毫米

5、厘米與分米之間的換算。

出示教材第23頁課桌圖片。

談話:從圖中我們知道了課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為單位,這樣的長度如果以分米

為單位,是幾分米?你們能按照剛才換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驟來說一說,80厘米=( )分米

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討論交流,教師提問: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 )個10厘米。

(2)()個10厘米就是()分米。

(3)80厘米等于( )分米

(4)在學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個10厘米,即8分米后,組織學生動手量一量,驗證

80厘米與8分米之間的長度關系。

小結:當我們要把以厘米為單位的長度換算成以分米為單位的長度時,我們根據(jù)10厘米等

于1分米,想幾十厘米里面有幾個10厘米,也就是幾分米。

思考:把分米換算成米,該怎么想呢?

6、實踐活動。

(1)現(xiàn)在同學們互相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測量課桌的長、寬、高,比一比誰測量得準確。

(2)指名匯報交流。

三、鞏固發(fā)展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Q)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2、填空: 5分米=()厘米=0亳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0分米2

米二()厘米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教和第五題。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六、全課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分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節(jié)課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教學分米?分米這個長度單位有什么

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如何讓學生確實認識到分米產(chǎn)生的必要性?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思考,我終于明白了:分米作為介于米和厘米之間的一個常用的長度

單位,可以完善學生的長度觀念。為了讓學生確實體會到分米產(chǎn)生的需要,我通過讓學生自主測

量課桌的長,并讓他們進行計算,再通過四種方法的比較,制造認知沖突,讓學生切實體會到

10厘米、10厘米為一段的測量方法在計算過程中要簡便得多。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計算、體驗感受到

分米產(chǎn)生的意義,深刻地認識了分米這一長度單位。動態(tài)生成式的教學,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

性,為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發(fā)揮良好的作用。

在實際應用中學生進行單位的換算問題不太,但對于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填空仍會混淆。

如:長頸鹿的高約55(),學生想象不出具體高度,分不清要填米還是分米。而對于練習一的第

6題:將2米長的木料截成同樣長的四段,要算2÷4,學生不會計算,這就需要把2米

換算成20分米再計算,但有一部分學生不會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去解決問題??梢娫谝院蟮膶W習中

還需加強這一方面的訓練。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篇5

(3)感知分米。你能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劃一下,1分米有多長嗎?像這樣一掛長大約是1分米,

同桌之間比一比。

(4)估T古。下面我來考考同學們的眼力,一張紙條估計1分米長的地方撕下來,再量一量

看誰估計得最準確。用手量一量,估一估,我們的課桌長大約多少分米,寬大約多少分米?

拿出米尺同桌合作測量我們的課桌長與寬分別是大約多少厘米也就是幾分米,完成練習。

(5)找一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品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咱們來找一找。

指名回答:黑板擦邊長大約1分米(12厘米),粉筆長大約是1分米(7厘米),用過的短鉛筆

長大約是1分米

出示課件:有的手機邊長大約1分米,時鐘分針長大約是1分米,銀行卡的邊長大約是1

分米,還有如:手機、鼠標、電腦的空格鍵、兒童牙刷、牛奶盒高、易拉罐高等。

(6)想一想。剛才我們學習了1分米=10厘米,那么米和分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米等于幾

分米呢?

推算一下:因為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個10厘米,所以1

米=10分米。

拿出米尺,同桌合作,數(shù)一數(shù)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板書:1米

=10分米

2.認識毫米

(1)量一量。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自己的數(shù)學書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厘米?指名回答:大約是

1厘米,不到1厘米,5小格。用厘米不能準確地量出數(shù)學書的厚度,用什么樣的長度單位能更

精確呢?

對,是毫米,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我們這節(jié)課又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板書:毫米(mm)

那1毫米有多長呢?對14略。數(shù)一數(shù)54略就是5毫米所以這本書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

(2)數(shù)一數(shù)。那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請同學們拿起直尺,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

長度就是1毫米。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呢?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10個小格)

板書:1厘米=10毫米追問:1厘米=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呢?

(3)量一量。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的物品,量一量它的厚度:一角硬幣、一張卡、十張紙。

(4)瞰口毫米。感受1毫米,右手捏住一張卡,左手慢慢把卡抽出,兩個手指之間的縫隙大

約1毫米。

(5)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單位呢?(降雨量、小螞蟻的身長、

玻璃的厚度等)

課件展示:這是一張全國降水量預報圖,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雨量,比如這里是淺綠色的,

它代表的是小雨,表示一日的降雨量小于10毫米,這深藍色的代表的是暴雨,表示一日的降雨

量在50~100毫米。

如今的醫(yī)療技術也越來越發(fā)達,有些手術,如微創(chuàng)手術,它的傷口只有幾毫米,大大減輕了

病人的痛苦。

這是一款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手機,厚度不到1毫米,可以用來削蘋其。

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一把手槍,它可是一把真槍,只有55毫米長,子彈出口寬度只有2

毫米,威力可大呢。

(三)實踐應用

想想做做:

1.你能說出它們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嗎?

2.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鐵釘長2()床長2()

大米寬2()黃瓜長2()

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兩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出示課題:認識分米和毫米,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用數(shù)學,長度單位在生產(chǎn)與生活中非常重要,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你

還想了解更多的長度單位,請同學們課后上網(wǎng)杳一查。(有沒有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有沒有比毫

米更小的長度單位?)

(五版書設計(略)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

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學生對于角的認識往往只是借助于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tǒng)的認識,所以本

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

導學生畫角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藬?shù)學王國圖形家族成員中的幾個成員,大家還認識它們嗎?黑板

上畫的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認識圖形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成員:角,

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就要學習"角的初步認識"。

2、老師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聯(lián)系實際,引導探究

1、師:同學們對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讓學生看圖,這幾個圖形里都有角,同學們

睜大你的眼睛看,這就是角。

放有關學校的情景圖的幻燈片讓學生找角。學生一一做答。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角。

3、師:那么,我們現(xiàn)在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學們找找看,(請學生來指一指。)學生

回答:課桌的角、課本的角、門和窗的角等等。

4、師:同學們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放ppt)邊放邊說,角是由一

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再放一遍,老師說頂點,邊,邊。然后板書:頂點、邊、邊。

5、師:我們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個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同學們看

大屏幕(放ppt),同學們看懂了嗎?畫角時,要先定頂點再畫兩條邊。老師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細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組成?(生答)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我們在表

示角的時候,不能就這么點一下??蠢蠋熓窃趺幢硎窘堑?。(教師動作演示:一個頂點,兩條邊,

再用手畫)拿起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來指一指?,F(xiàn)在,誰用這種方法來指一指這把尺上的角?(還

有其他的角嗎?)

7、師: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畫?要注意什么?(學生回答)先畫一個點,從這點起,用尺子

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請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個,試試。把你畫的角的頂點與

邊指給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饋的旨出頂點和邊即可。)

8、比較角的大小,放兩個同樣大小的角,但是邊不一樣長,提問學生,哪個角大,同學可

能要說,邊長的那個角大(放幻燈片),老師問學生是不是邊越長角就越大哪?同學們看到了角的

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與它開口的大小有關。

9、師:再畫一個和剛才大小不一樣的角。請你為自己畫的角打分。

10、折角:讓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紙折幾個角,同桌比較一下大小。再用一張圓形紙折,

看學生能否折出角,老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拓展,課外延伸

1、師:剛才畫了一個角,老師在這里再添一條線,現(xiàn)在這里有幾個角了?(學生指,教師畫

弧。)

2、師:我這里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圖形,如果剪去一個角,請你猜猜還剩幾個角?

3、師:你能告訴同伴們,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嗎?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秒的認識教案篇7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39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平面圖形一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指導學生學會用直尺畫角。

3、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導學生注意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直尺、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憶形,引角。

1、回憶再現(xiàn)學過的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很多圖形,你會辯證嗎?(課件依次出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圓

形、三角形)

2、試擺<)\棒引入新課

你會用小棒擺三角形嗎?桌上有3根小棒,看誰能最快地擺出一個三角形。

請大家在擺好的圖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這個圖形,有誰認識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的平面圖形一角。

二、找角

1、學生尋找身邊物體表面上的角。

請同學們仔細地找一找,看看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舉手說給全班

同學聽。(讓學生說)

2、教師示范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幾何形狀。

大家剛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體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這就需要我們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師也找到一個角(出示一塊三角板),它有許多的角,老師指的其中的一個,請認真看老

師是怎么指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O

在我們數(shù)學中的角,它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大家想知道嗎?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體驗角的抽象過程。

剛才我們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現(xiàn)在老師就把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來。(教師描出三角板

其中一個角)

現(xiàn)在老師把三角板移開以后,留在黑板上的會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圖形呢?(移開三角板)

像這樣的圖形,就是我們數(shù)學中的角。

2、課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物體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狀是一個角。比如:房子的頂部,五星

紅旗,剪刀張開的這部分形狀是一個角,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圖形也是T*角。(課件演示

實物的角到數(shù)學的角的抽象過程)。

四、學角,畫角

1、觀察對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過大家的想象和仔細觀察,我們得到了許多的角,下面,老師請大家再仔細地觀察課件的

演示,看看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想想,每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一個頂點,兩條邊)

誰來指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我們指角的時候一定要把角的頂點和邊準確的指出來。

完成練習:(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圖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X"

2、學習畫角,強化角的特性。

我們已經(jīng)知道角是個怎樣的圖形,為了更好地認識它,我們還需要學會把它畫出來。

想想,畫角的時候,要畫什么?

請大家翻開書第39頁看看例題2是怎么說的,想想例2那句話的意思是讓我們畫角的時候

要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試著畫一個角。

剛才同學們都畫好了,現(xiàn)在老師也想畫個角,但老師想請全班的同學一起來幫老師畫好這個

角,愿意嗎?

(1)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畫好角的邊?從哪里開始畫?

(3)另一邊怎么畫?誰來幫老師擺尺子?

(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fā),畫出角的兩條邊)

看完老師和大家畫的這個角,如果覺得剛才自己在畫角的過程中有什么不滿意的同學,現(xiàn)在

可以再畫一個。

五、演示,擺角

1、演示角從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師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看老師這里的這個角,請同學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