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2/25/wKhkGWeZrZqAeU2LAAEwaARqBWM590.jpg)
![2025年滬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2/25/wKhkGWeZrZqAeU2LAAEwaARqBWM5902.jpg)
![2025年滬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2/25/wKhkGWeZrZqAeU2LAAEwaARqBWM5903.jpg)
![2025年滬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2/25/wKhkGWeZrZqAeU2LAAEwaARqBWM5904.jpg)
![2025年滬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2/25/wKhkGWeZrZqAeU2LAAEwaARqBWM59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81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不屬于環(huán)境保護國際合作治理的環(huán)境問題的是:A.酸雨的治理B.生物多樣性的減少C.地震D.跨國河流污染2、下列物質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A.土地資源B.水資源C.氣候資源D.礦產資源3、下圖示意各概念的相互關系中;圖中大;小圓、陰影部分依次表示()
A.自然資源、能源、可再生資源B.可再生資源、自然資源、能源C.自然資源、可再生資源、能源D.能源、自然資源、可再生資源4、下列物質屬于自然資源的是()A.鐵礦、塑料B.石油、農田C.原始森林、地下水D.煤炭、化肥5、能源是現代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重要資源,作為清潔能源的風能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下列與風能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風能屬于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B.風能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C.撒哈拉沙漠是風能開發(fā)最好的地區(qū)D.風能發(fā)電投入少,效益好6、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國家應積極()A.推廣節(jié)能減排活動B.發(fā)展重工業(yè)C.治理環(huán)境污染D.減少SO2的排放7、下圖表示我國水能資源的地區(qū)(按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劃分)分布。讀圖,圖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區(qū)正確的是()
A.西北、中南、華北、西南B.西南、西北、中南、華北C.華北、西北、西南、中南D.中南、西南、華北、西北評卷人得分二、綜合題(共7題,共14分)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南省延津縣位于黃河故道的沖積平原,土壤上層為沙土,下層為黏土,被稱為“蒙金”土壤,適合優(yōu)質小麥種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近年來,延津持續(xù)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2019年延津縣被批準創(chuàng)建優(yōu)質小麥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吸引了多家知名企業(yè)入駐,逐步形成集生產、加工、科技、流通、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yè)鏈,“中國第一麥”的品牌越來越響。下圖示意延津縣地理位置及產業(yè)園范圍。
(1)分析延津種植優(yōu)質小麥種植的有利土壤條件。
(2)分析知名企業(yè)入駐園區(qū)對促進延津優(yōu)質小麥生產規(guī)模化;機械化的作用。
(3)簡述我國實施“藏糧于地”戰(zhàn)略的必要性。9、家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小明同學利用暑假和父母進行了一次省內自駕游。旅游過程中;他被沿途美麗自然風光和特色美食所吸引,也為自己家鄉(xiāng)的變化而自豪。為了更好地向別人介紹吉林風光和特產,他查閱了很多資料(圖)。大家結合小明的資料,一起感受別樣的吉林。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黑土區(qū)中心地帶,是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未利用鹽堿地面積廣。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吉林省農業(yè)科學院的專家們就探索和實踐“以稻治堿”的土壤治理模式?,F在白城市已經成為“中國弱堿地稻米之鄉(xiāng)”。
(1)從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說明白城市“以稻治堿”成功的意義。向海濕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每年春秋季節(ji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水鳥在此集結停歇,夏季還有大量的水鳥留在濕地繁殖。為保障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從2004年起,經水利部門協(xié)調,上游水庫對向海濕地多次實施應急補水,達到了“引來活水潤綠洲,萬物復蘇生機旺”的效果?,F在這里棲息的候鳥數量日益增加。
(2)從自然環(huán)境整體性的角度;說明向海濕地候鳥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3)分析向海濕地有大量泥炭形成的自然條件。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被稱為“風車之國”的荷蘭,真正國名叫“尼德蘭”?!澳岬隆笔堑偷囊馑?,“蘭”是土地,合起來稱為“低洼之國”。荷蘭全國三分之一的面積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是名副其實的“尼德蘭”。材料二:16、17世紀,風車被大量建造,為荷蘭圍海造陸貢獻很大。近年來,在全球能源危機背景下,各國加快了新能源轉型步伐,海上風電建設也在加速。荷蘭將在未來幾年大幅增加海上風電場的建設,建設重點在港口城市鹿特丹附近海域,計劃到2030年將容量翻一番,結合風電制氫,開發(fā)多種清潔能源。海上風能開發(fā)帶動了鹿特丹及周邊地區(qū)發(fā)展。材料二:荷蘭地勢圖
(1)說出荷蘭在16;17世紀大量建造風車的自然地理背景。
(2)簡述荷蘭開發(fā)海上風電對保障國家安全的意義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題。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水分,溫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大豆雖然原產于我國,但我國的大豆單產和種植面積較低,大豆人均產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豆糧食安全問題緊張。2001年,中國加入WTO,對我國大豆糧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下表示意我國與美國大豆單產和種植面積的差異。。國家單產(kg/hm2)種植面積(萬hm2)1991年2001年2019年1991年2001年2019年2019年美國2302.92663.93189.02347.602953.203035.20中國1379.91624.81866.6724.50948.19842.64數據來源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AO)
(1)從我國自身角度;分析造成我國與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和單產與較大差異的原因。
(2)簡要分析加入WTO對我國大豆糧食安全造成的影響。
(3)請你為促進我國大豆產業(yè)發(fā)展、維護我國大豆糧食安全建言獻策。1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目前,我國有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20世紀70年代,海南逐步成為全國南繁育種基地。每年冬季,全國各地的農業(yè)部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在此進行農作物品種選育、加代繁殖、雜交配制等農業(yè)科研活動。新中國培育的約1萬個農作物新品種,約7000個經過南繁培育。
(1)與甘肅、四川相比,說明海南育種制種的特點及原因。種質資源是指包含一定遺傳物質,并表現特定性狀、能將性狀遺傳給后代的動植物資源。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斷萎縮,是種子凈進口國。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海南將發(fā)揮其種子“硅谷”的優(yōu)勢,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規(guī)劃建立中轉隔離基地(保護區(qū))、檢疫中心、種質保存中心、種源交易中心(下圖)。中轉隔離基地選址時避開居民住宅區(qū),遠離家禽飼養(yǎng)繁育基地,用于對進口的動物種用資源進行嚴格分區(qū)隔離、檢疫。
(2)分析海南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
(3)簡述海南建立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對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1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是我國與東盟溝通的重要橋梁;也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近年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緊密聯系粵港澳大灣區(qū),建成“粵港澳原配件-北部灣制造-東盟組裝出口”電子信息產業(yè)鏈,逐步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qū)產業(yè)轉移的新高地。
(1)說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承擔電子信息產業(yè)鏈中制造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勢條件。人工漁礁(如上右圖所示)是在沿海大陸架設置的海底堆積物,可吸引魚類聚集、棲息,能使海水形成上升流,將海底的營養(yǎng)物質帶至表層。魚礁表面可附著藻類與貝類,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有機物,減少赤潮發(fā)生。2022年11月,北部灣海域首次投放人工魚礁。
(2)概述投放人工魚礁對北部灣海域漁業(yè)發(fā)展的積極作用。LNG(液化天然氣)是將天然氣壓縮、冷卻后加工而成的液體,便于運輸和儲存。近年來,隨著進口LNG的數量不斷增加,我國的LNG接收站數量呈穩(wěn)定增長趨勢。北海LNG接收站是我國西南沿海首個大型LNG終端,能接收從LNG船運來的產品,并儲存、再氣化后供給用戶。
(3)闡述建設LNG接收站對我國能源與環(huán)境安全的意義。14、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tǒng)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持續(xù)上升,許多人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在大霧持續(xù)的5天時間里,據英國官方的統(tǒng)計,喪生者達5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后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huán)境公害事件之一。材料二: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臺。以后,英國又出臺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20世紀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業(yè)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為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抑制交通污染。包括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網絡、抑制私車發(fā)展,以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整治交通擁堵等。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的能源未來,創(chuàng)建低碳經濟》正式提出利用清潔能源技術,大力發(fā)展低碳經濟經60多年治理今天的倫敦,已經成為一座“綠色花園式城市”。(1)英國空氣污染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2)近年來我國北京等華北地區(qū)霧霾嚴重,根據以上材料,談談我國可以借鑒英國的哪些做法。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詳解】
由于大氣和河流及生物具有運動性特征,酸雨的治理、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跨國河流污染都屬于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在保護和治理方面,應當加強國際合作;而地震屬于地質災害,不屬于環(huán)境問題,故選C。2、D【分析】【分析】
【詳解】
非可再生資源又稱不可更新資源;主要指礦產資源,礦產資源生成于漫長的地質年代和一定的地質條件下,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認為是不可更新資源,D符合題意;自然界的水資源;氣候資源、土地資源等只要利用得當,就可以更新或重復利用,因此屬于可再生資源,排除ABC。故選D。
【點睛】3、C【分析】【分析】
【詳解】
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能源既有可再生的;如生物能;太陽能、風能、水能等,也有不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也有不屬于自然資源的,如汽油、焦炭等。所以大圓是自然資源、小圓是可再生資源、能源是陰影,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
人類開發(fā)利用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叫不可再生資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種礦物;巖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等。
通過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動能再生更新,而為人類反復利用的自然資源叫可再生資源,又稱為更新自然資源,如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各種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4、C【分析】【分析】
【詳解】
自然資源都必須同時具有自然屬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經濟屬性(產生經濟價值);兩者缺一不可。自然資源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塑料;農田、化肥并不是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是屬于人類活動參與生產出來的,ABD錯誤。原始森林、地下水屬于自然資源,C正確。故選C。
【點睛】5、A【分析】【詳解】
太陽輻射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因此,風能屬于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A正確。風能是可再生資源,B錯誤;撒哈拉沙漠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風能不豐富,C錯誤;風能分布分散,收集困難,風力發(fā)電投入較大,D錯誤。故答案選A。
【點睛】
影響風的因素有以下幾種:1、海陸位置(沿海地區(qū)風能資源較內地豐富);2、下墊面(粗糙程度,植被密集程度,地形)3、大氣環(huán)流,季風影響(某些地區(qū)距風源地較近或受某季風影響強烈);4、峽谷地形造成“狹管效應”(風在谷口吹入被擠壓使得等壓線密集風力變大);5、再者就是風帶(比如南極有強烈的極地東風)。6、A【分析】【分析】
【詳解】
氣候變化與人類砍伐森林及排放CO?等有關。因此緩解氣候變化應積極推廣節(jié)能減排活動;減少CO?的排放,積極植樹造林,A對。發(fā)展重工業(yè)會大大增加CO?的排放,B錯。治理環(huán)境污染只能是治標,節(jié)能減排才是治本,C錯。減少SO?的排放主要減少酸雨污染,而不是緩解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D錯。故選A。
【點睛】7、C【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我國西南地區(qū)河流流量大,且經過一二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最豐富,為③;華北地區(qū),地勢平坦且水資源短缺,水能資源量最小,為①,圖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區(qū)分別對應華北、西北、西南、中南,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綜合題(共7題,共14分)8、略
【分析】【分析】
本體以延津縣種植優(yōu)質小麥為知識背景;涉及農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以及農業(yè)區(qū)位要素的變化產生的影響等知識點,考察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和區(qū)域認知能力。
【詳解】
(1)影響農作物品質的土壤因素一般包括:土壤肥力,土壤透氣性,土壤疏松度,土壤黏性等方面展開。結合材料延津縣屬于黃河故道的沖積平原,土壤上層為沙土,下層為黏土,可以得出結論;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沙土的土壤透氣性和土壤透水性均比較好,利于小麥根系的發(fā)育,而黏土保水性又比較好,利于把水分和養(yǎng)分保持在黏土以上部分,利于小麥的生長。
(2)結合材料可知;現代農業(yè)園的創(chuàng)建,吸引了多家知名企業(yè)入駐,逐步在延津縣形成集生產;加工、科技、流通、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yè)鏈;可以判斷出多家企業(yè)對糧食的巨大需求會促進延津縣優(yōu)質小麥的生產規(guī)?;?,同時全產業(yè)鏈的形成,也有助于該地引進大型機械化設備,提升該地的機械化水平。
(3)結合材料,“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該戰(zhàn)略的提出是基于當下的糧食安全中存在的問題這一條件下提出的,因此在分析必要性的時候要從當下國家糧食安全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展開。我國人多地少,糧食供不應求,導致糧食供給壓力大;另外由于快速的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發(fā)展,導致大量耕地資源被污染、侵占,導致糧食產量進一步下降,威脅國家糧食安全?!窘馕觥?1)地處黃河故道的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上層沙土疏松,透氣透水良好,利于小麥發(fā)芽和根系發(fā)育;下層黏土致密,養(yǎng)分;水分不易流失,有利于保肥、保水。
(2)知名企業(yè)對小麥需求量大;可穩(wěn)定或擴大小麥種植面積,實現規(guī)?;a;知名企業(yè)利用資金優(yōu)勢購買大型機械設備,實現小麥的機械化生產,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
(3)“藏糧于地”:我國人多地少,后備耕地資源不足,糧食供給壓力大;我國目前存在過度占用耕地以及耕地污染、退化嚴重等問題,糧食安全風險加大。9、略
【分析】【分析】
本大題以白城市“以稻治堿”;向海濕地和明太魚加工基地為材料設置試題;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國家糧食安全、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濕地的開發(fā)與保護等知識點,考查學生應用地理基本知識分析圖文材料的能力,培養(yǎng)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等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1)材料中“吉林省農業(yè)科學院的專家們就探索和實踐“以稻治堿”的土壤治理模式”可以說明該模式投入了大量科技;人才;利于提高農業(yè)科技水平;鹽堿地的治理可以改善耕地質量,并增加耕地面積,從而提高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2)材料中“經水利部門協(xié)調;上游水庫對向海濕地多次實施應急補水”可知補充濕地水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可以擴大濕地面積,鳥類的棲息地增加;濕地物種變得豐富,可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利于鳥類生存繁衍。
(3)向海濕地泥炭形成的有利條件是草原植被茂盛,為泥炭形成提供物質保障,原料豐富;當地緯度高,氣溫較低,微生物活動弱,泥炭分解不完全;當地有地下凍土阻隔,地表徑流難以下滲,地表積水多;三江平原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且河流多凌汛,形成缺氧潮濕環(huán)境;三江平原湖沼廣布,泥炭出露少,分解少等?!窘馕觥?1)提高農業(yè)科技水平;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
(2)引入水源;使?jié)竦孛娣e增加,棲息地面積擴大;鳥類的食物增加,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使鳥類數量增加。
(3)針葉林和草原等植被茂盛,為泥炭形成提供物質保障;氣溫較低,微生物活動弱,泥炭分解不完全;地下凍土阻隔,地表徑流難以下滲;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且河流多凌汛,形成缺氧潮濕環(huán)境;湖沼廣布,泥炭出露少,分解少等10、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荷蘭風車;風電、地勢圖為材料;涉及荷蘭開發(fā)海上風電對保障國家安全的意義、荷蘭在16、17世紀大量建造風車的自然地理背景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地理信息、調動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1)由材料可知;荷蘭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沿海地帶,受西風帶的影響大,擁有豐富的風力資源。荷蘭全國三分之一的面積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國土面積狹小,地勢低洼,水患嚴重,通過建設風車,利用風力將水從低地中排出,使得土地保持干燥,通過風車排水,荷蘭能夠圍海造陸,創(chuàng)造大片土地。荷蘭地勢低平,缺乏水力資源等其他動力資源,因此需要大量建設風車,利用風力資源作為主要動力資源參與社會經濟的建設。
(2)荷蘭國土面積狹小,土地資源緊缺,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發(fā)展海上風電,能夠緩解陸上土地資源緊缺;發(fā)展海上風電可以增加國內可再生能源的供應,減少對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安全性。海上風電是一個新興的產業(yè),海上風電可以帶動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促進經濟的發(fā)展。風電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對環(huán)境沒有污染,大力發(fā)展風電產業(yè),能夠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開發(fā)海上風電,還可以起到宣誓國家主權,維護海洋權益的國防作用?!窘馕觥?1)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沿海地帶;受盛行西風影響,風力資源豐富;國土面積狹小,地勢低洼,風車為圍海造陸;排澇提供動力;荷蘭水力等其他動力資源缺乏。
(2)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緩解陸上土地資源緊缺;增加能源供給能力,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保障能源安全;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帶動相關產業(yè),促進經濟發(fā)展;風電清潔、可再生,從而減少化石能源使用,利于保障生態(tài)安全;海洋開發(fā),宣誓國家主權,維護海洋權益。11、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我國與美國大豆單產和種植面積的差異表為情境;設置三道小題,考查我國與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和單產與較大差異的原因與加入WTO對我國大豆糧食安全造成的影響等知識點,重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能力,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和人地協(xié)調觀素養(yǎng)。
【詳解】
(1)根據表中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造成我國與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和單產與較大差異的原因主要從大豆的生長條件,我國技術水平,氣候條件以及經濟收益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從大豆生長條件的角度來說,大豆生長要求較為嚴苛,在我國種植地域有限,不利于種植面積推廣。從我國技術水平的角度來說,由于我國農業(yè)技術較為落后,所以單產較低。從我國氣候條件的角度來說,我國氣候季風性強,降水不穩(wěn)定,多旱澇災害,易造成大豆減產。從經濟收益的角度來說,由于種植其它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更高,大豆種植積極性低迷,所以我國與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和單產差異較大。
(2)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加入WTO對我國大豆糧食安全造成的影響主要從拓寬進口渠道與降低大豆自給率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從拓寬進口渠道的角度來說,加入WTO能夠拓寬我國大豆進口渠道,增加大豆進口量,緩解大豆供需矛盾。從降低大豆自給率的角度來說,加入WTO會增加大豆進口量,削弱我國本土大豆的市場競爭力,打擊大豆生產積極性,降低大豆自給率。
(3)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維護我國大豆糧食安全的方法主要從加大補貼,加大技術投入以及加強國際合作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從加大補貼的角度來說,我國應加大大豆種植補貼力度,頒布大豆津貼政策,提高生產積極性。從加大技術投入的角度來說,我國應加大科技投入,研發(fā)高產大豆良種,提高機械化水平。從加強國際合作的角度來說,我國應加強國際合作,利用他國土地資源優(yōu)勢,互助生產,從而促進我國大豆產業(yè)發(fā)展,維護我國大豆糧食安全。【解析】(1)大豆生長要求較為嚴苛;在我國種植地域有限,不利于種植面積推廣;我國農業(yè)技術較為落后,單產較低;氣候季風性強,降水不穩(wěn)定,多旱澇災害,易造成大豆減產;種植其它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更高,大豆種植積極性低迷。
(2)拓寬我國大豆進口渠道;增加大豆進口量,緩解大豆供需矛盾;削弱我國本土大豆的市場競爭力,打擊大豆生產積極性,降低大豆自給率。
(3)加大大豆種植補貼力度,頒布大豆津貼政策,提高生產積極性;加大科技投入,研發(fā)高產大豆良種,提高機械化水平;加強國際合作,利用他國土地資源優(yōu)勢,互助生產。12、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人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示意圖及相關資料為載體;主要涉及農業(yè)區(qū)位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基本技能。
(1)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南緯度低,地處熱帶,熱量充足,降水豐沛,作物生長快,育制種周期更短,與甘肅;四川相比,海南可育種時間長,育種的種類更多。根據材料,20世紀70年代,海南逐步成為全國南繁育種基地,說明海南育制種歷史長、知名度高,技術更先進。
(2)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南地處我國南部沿海,海島交通便利,便于種質資源引進和輸出,根據材料,20世紀70年代,海南逐步成為全國南繁育種基地,具有一定的產業(yè)基礎,同時,海南為自貿港,有政策支持。
(3)
根據材料;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斷萎縮,因此,建立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可豐富我國的種質資源,保障我國種質品種數量;質量安全;是向全球引進優(yōu)質的種質資源,選取、改良優(yōu)質高產品種,可拉高我國的糧食單產量,保障糧食安全。
【點睛】【解析】(1)特點:海南育制種周期更短;可育種時間長,育種的種類更多。
原因:海南地處熱帶;熱量充足,降水豐沛,育制種歷史更久;知名度高,技術更先進。
(2)海島交通便利;便于種質資源引進和輸出,具有一定的產業(yè)基礎,自貿港政策支持。
(3)豐富種質資源,保障我國種質品種數量、質量安全;依托全球種質資源,選取、改良優(yōu)質高產品種,提高糧食單產量,保障糧食安全。13、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以的發(fā)展為背景材料;涉及到工業(yè)區(qū)位因素;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能源安全等知識點,主要考查學生調動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1)由圖可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臨近粵港澳大灣區(qū),緊靠東南亞,地理位置優(yōu)越;廣西北部灣人口相對較少,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 戊戌變法》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4.4《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聽評課記錄2
- 瓦匠施工安全責任協(xié)議書(2篇)
- 生活技能培訓服務合同(2篇)
- 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聽課評課記錄1
- 北京課改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9課《經濟重心的南移》聽課評課記錄
- 五年級下冊數學聽評課記錄《 -2、5倍數 》人教版
-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4.4《課題學習 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聽評課記錄2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聽評課記錄 9.2 第1課時《一元一次不等式》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16.2第2課時《 二次根式的除法》聽評課記錄
- 2024-2030年中國大宗商品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強化提升1解三角形中的三線問題(解析)
- 一年級二年級奧數暑期培優(yōu)題庫
- 室內裝飾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老年癡呆癥患者生活陪護協(xié)議
- 2024年-急診氣道管理共識課件
- 鋼筋工程精細化管理指南(中建內部)
- 小學語文中段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研究 中期報告
- 浙教版2023-2024學年數學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國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運動訓練與康復治療培訓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