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GLXX 測量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指南_第1頁
CNAS-GLXX 測量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指南_第2頁
CNAS-GLXX 測量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指南_第3頁
CNAS-GLXX 測量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指南_第4頁
CNAS-GLXX 測量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NAS-GLXX

測量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指南

Guideonintermediatechecksformeasuringequipment

(征求意見稿)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

CNAS-GLXX:2019第4頁共25頁

測量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指南

1范圍

本文件給出了測量設備(簡稱設備)期間核查的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機構策劃和實施其測量設備的期間核查。

注:機構指檢測和校準實驗室、檢驗機構、標準物質生產(chǎn)者、能力驗證提供者、醫(yī)學實驗室等。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702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ISO/IEC指南99國際計量學詞匯—基本和通用概念及相關術語

3術語和定義

JJF1001和ISO/IEC指南99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

以下重復列出了JJF1001中的部分術語和定義。

3.1核查checks

按照規(guī)定程序驗證設備的功能或計量特性能否滿足規(guī)范或規(guī)定要求而進行的操作。

3.2期間核查intermediatechecks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或在相鄰兩次校準(或檢定)之間,按照規(guī)定程序驗證其功能或計量

特性能否持續(xù)滿足規(guī)范或規(guī)定要求而進行的操作。

3.3核查對象equipmentchecked

被核查的測量設備。

3.4最大允許測量誤差(MPE)maximumpermissiblemeasurementerrors

簡稱最大允許誤差(maximumpermissibleerrors),又稱誤差限(limitoferror)

對給定的測量、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由規(guī)范或規(guī)程所允許的,相對于已知參考量值的

測量誤差的極限值。

[JJF1001—2011,定義7.27]

3.5核查裝置checkdevice

用于日常驗證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性能的裝置。

注:有時也稱核查標準。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5頁共25頁

[JJF1001—2011,定義8.10]

3.6檢出限detectionlimit,limitofdetection(LOD)

由給定測量程序獲得的測得的量值,其對物質中不存在某種成分的誤判概率為,對物

質中存在某種成分的誤判概率為。

注1:國際理論化學和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推薦和的默認值為0.05。

注2:檢出限通常分為方法檢出限和儀器檢出限;

注3:不要用術語“靈敏度”表述“檢出限”。

[JJF1001—2011,定義7.18]

4設備期間核查的一般要求

4.1期間核查適用于所有設備,但不是所有設備均需要進行期間核查,確定設備是否需要進

行期間核查至少需考慮以下因素:

a)設備校準周期;

b)歷次校準結果及變化趨勢;

c)質量控制結果;

d)設備使用的范圍(或參數(shù))、使用頻率、使用環(huán)境和穩(wěn)定性;

e)設備維護保養(yǎng)情況;

f)機構是否具備實施期間核查的資源或配置期間核查資源的成本;

g)測量結果的用途及風險。

4.2對于實施期間核查的設備,機構應根據(jù)(檢測/校準)方法對設備的要求確定核查內(nèi)容、

核查方法、結果判定等內(nèi)容。

4.3機構應對期間核查做出文件化規(guī)定,至少包括以下內(nèi)容:

a)實施期間核查設備的范圍;

b)期間核查的作業(yè)指導文件;

c)實施期間核查活動相關人員的職責和要求;

d)期間核查結果的判定及處理。

4.4作業(yè)指導文件的內(nèi)容應明確具體,便于操作人員理解和實施,通常應包括以下內(nèi)容:

a)核查設備,包括設備的名稱和唯一性編號等信息;

b)核查內(nèi)容(功能或計量特性);

c)核查標準,包括名稱、唯一性編號、計量特性(如參考值和測量不確定度)等信息;

d)核查時的環(huán)境條件及要求,應確保核查的環(huán)境條件不對核查結果的有效性產(chǎn)生影響;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6頁共25頁

e)核查步驟(或方法);

f)核查頻次;

g)核查記錄表格;

h)核查結果的判定方法;

i)針對核查結果的應對措施。

4.5必要時,期間核查作業(yè)指導文件在發(fā)布實施前,機構應對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驗證,

驗證的方式如人員比對、方法比對等。

4.6期間核查的記錄應準確、原始、完整,具有可追溯性,至少具備以下要求:

a)準確性:使用規(guī)范的術語、數(shù)據(jù)和單位;

b)原始性:記錄實時、直接觀察或讀取的數(shù)據(jù);

c)完整性:記錄應包含足量的信息,如核查對象、核查項目、環(huán)境條件、核查地點、核

查數(shù)據(jù)及處理結果、核查結果判定方法及判定結果、核查人員、核查日期等信息。

5設備和期間核查的分類

5.1按照設備驗證的內(nèi)容和方式分類

5.1.1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機構應按照(檢測/校準)方法的要求對其進行符合性驗證,驗證

的內(nèi)容包括功能或計量特性驗證的方法包括校準和核查兩種方式。按照方法對設備功能或計

量特性的不同要求,對設備采取不同的驗證方式,據(jù)此可將設備分為以下3類:

a)第1類設備:方法對設備無量值要求、設備無法校準,但設備功能的正常性影響測量

結果的有效性。該類設備的驗證采用核查的方式,核查其功能是否符合方法的要求,期間核

查的方法與設備投入使用前的核查方法相同,是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再核查。

b)第2類設備:方法對設備有量值要求、設備無需校準,但設備的計量特性影響測量結

果有效性。該類設備的驗證同樣采用核查的方式,核查其計量特性是否符合方法的要求,期

間核查的方法與投入使用前的核查方法也相同,也是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再核查。

c)第3類設備:方法對設備有量值要求、且設備需要校準(如GB/T270256.4.6所列的

設備),該類設備的驗證采用校準的方式,驗證其計量特性是否符合方法的要求,適用時,

機構應在設備相鄰的兩次校準/檢定之間對其進行期間核查。

5.1.2設備的分類、驗證和期間核查如圖1所示。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7頁共25頁

設備

第1類設備第2類設備第3類設備

驗證核查核查校準

(投入使用前)(功能核查)(計量特性核查)(計量特性核查)

適用時

期間核查再核查再核查期間核查

(使用中)(功能核查)(計量特性核查)(計量特性核查)

圖1設備的分類、驗證和期間核查關系圖

5.2按照設備核查的內(nèi)容分類

根據(jù)核查內(nèi)容的不同,期間核查可分為“測量功能的期間核查”和“計量特性的期間核

查”兩類;“計量特性的期間核查”可進一步分為“準確性(或(示值)誤差)的期間核查”

和“其它計量性能的期間核查”,也可分為“需校準設備的計量特性期間核查”和“無需校

準設備的計量特性期間核查”(期間核查的分類見圖2)。

期間核查

測量功能期間核查計量特性期間核查

(對應第1類設備)

準確性(或(示值)誤差)的期間其它計量性能的期間核查

核查

圖2期間核查的分類

6設備功能的期間核查

6.1核查范圍

第1類設備實施功能的期間核查。對于(檢測/校準)方法對其功能有要求、且功能正常

性影響測量結果的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機構應對該類設備實施期間核查以驗證其功能是否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8頁共25頁

持續(xù)滿足要求。

6.2核查標準

機構根據(jù)核查要求選擇合適的核查標準,通過核查即可驗證設備的功能是否滿足方法要

求。該核查標準不一定是測量儀器,也可能是其他無計量特性(如準確度、穩(wěn)定性、靈敏度

等)的設備。

6.3核查方法

根據(jù)以下不同情況,機構制定設備功能的期間核查方法:

a)(檢測/校準)方法有核查方法的,機構應參照其規(guī)定制定核查方法;

b)(檢測/校準)方法無核查方法的,機構可根據(jù)被核查設備的工作原理自行制定

方法,必要時,制定的方法應先進行有效性確認,然后再批準使用。

6.4核查頻次

設備功能期間核查的頻次可根據(jù)以下不同情況分別確定:

a)(檢測/校準)方法對核查頻次有規(guī)定的設備按照方法規(guī)定的頻次執(zhí)行;

b)對功能異??杉皶r發(fā)現(xiàn)的設備,在發(fā)生異常情況時核查;

c)其他設備可根據(jù)核查對象的穩(wěn)定性、使用壽命、核查成本及風險定期核查,如每3個

月核查1次。

6.5案例分析

紡織品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條樣法)的測試中,夾鉗是否平整平行對測量結果有重

要影響。ASTMD5035-11對夾鉗功能的核查有明確要求。機構應按標準方法對夾鉗實施期

間核查(示例見附錄A)。

7設備計量特性期間核查的總體要求

7.1適用范圍

計量特性期間核查適用于第2類設備和第3類設備:

a)第2類設備的期間核查適用于無計量溯源性要求、但有計量特性要求、在測量過程中

起輔助作用、對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貢獻不大(如對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貢獻不大于10%)

的設備。

b)第3類設備的期間核查通常不是強制要求,機構可根據(jù)資源條件和風險決定是否對其

進行核查。

注:對于(檢測/校準)方法只對其部分計量特性有要求的第2類設備,機構只需驗證設備對應的計量

特性與方法要求的符合性即可,而不需要校準設備所有的計量特性;通常該類核查是對核查對象部分參數(shù)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9頁共25頁

具有針對性的核查,因此可以保證設備在做好驗證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節(jié)約成本。

例如,根據(jù)JJG99—2006《砝碼檢定規(guī)程》對砝碼校準的配套設備——質量比較儀的要求,砝碼校準的

標準器為準確度等級更高的標準砝碼。質量比較儀在砝碼校準中是提供一個分辨力(JJF1326《質量比較儀

校準規(guī)范》的術語為實際分度值d)高、重復性好、(被校砝碼和標準砝碼的)質量差的誤差在可接受范圍

內(nèi)(但JJF1326未做出明確規(guī)定)的“傳遞媒介”,而對被校砝碼質量的稱量誤差無實質性要求。因此,機

構可只對質量比較儀重復性進行期間核查(示例見附錄B)。

7.2核查范圍

7.2.1在確定核查范圍時,以下設備不需要進行期間核查:

a)第3類設備中歷次校準結果(或穩(wěn)定性核查結果)表明穩(wěn)定性好、校準結果的最大誤

差遠小于最大允許誤差(如示值誤差位于“中心線”附近)的設備;

b)第3類設備中不具備實施期間核查條件的設備,如無法獲得有效的核查標準、核查標

準的配置成本過高等;

c)在有效期內(nèi),正常存儲的有證標準物質通常不需要進行期間核查,除非有信息表明其

可能被污染或變質;

7.2.2(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在確定設備的期間核查范圍時,機構宜重點考慮以下設備:

a)第2類設備;

b)校準周期較長的設備;

c)使用頻繁的設備;

d)歷次校準結果波動較大或臨近最大允許誤差的設備;

e)新購的不了解其計量特性及變化的設備;

f)使用或存儲環(huán)境(振動、高濕等)惡劣或發(fā)生過劇烈變化的設備;

g)主要和重要設備(計量基準、標準等);

h)穩(wěn)定性差(易漂移、易老化等)且使用頻繁的設備;

i)經(jīng)常攜帶到客戶現(xiàn)場或脫離機構管理控制的設備;

j)使用中易受損、數(shù)據(jù)易變或有可疑現(xiàn)象發(fā)生的設備;

k)使用壽命臨近到期的設備;

l)準確度要求較高的關鍵設備;

m)對測量結果有重要價值和重大影響(如較大風險等)的設備;

n)(檢測/校準)方法對核查有規(guī)定的設備;

o)使用前對核查有要求的設備,如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開機對其靈敏度和穩(wěn)定性的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0頁共25頁

核查。

7.3核查頻次

機構應根據(jù)(檢測/校準)方法的要求、設備的計量特性、設備的使用情況、用途及風

險等因素確定合理的核查頻次。

7.3.1不定期核查

7.3.1.1適用時,機構可對以下設備進行不定期期間核查:

a)(校準/檢測)方法對核查有明確要求的設備,如每次試驗前需對設備進行核查;

b)用于非常重要場合的設備,如具有較高準確度的測量、測量可靠性要求高的測量、風

險較大的測量所用的設備,使用前進行核查;

c)離開固定場所去客戶現(xiàn)場進行試驗的設備,使用前進行核查;

d)脫離控制返回機構的設備,應及時核查;

e)因錯誤操作、過載、工作中突然斷電、死機等非預期使用情況的設備,應及時核查;

f)大型儀器或高精密度設備使用的環(huán)境條件(溫濕度、振動等)發(fā)生較大變化時,應及

時核查;

g)發(fā)生碰撞、跌落、電壓沖擊等意外情況的設備,應及時核查;

h)使用中對其性能產(chǎn)生懷疑的設備,應及時核查;

i)試驗前或試驗中對其性能產(chǎn)生懷疑的設備,應及時核查。

7.3.1.2不定期期間核查主要根據(jù)(校準/檢測)方法對設備的核查要求、設備的使用情況、

用途及管理要求來確定核查頻次,該類核查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7.3.2定期核查

7.3.2.1定期期間核查的頻次應根據(jù)設備的使用情況和經(jīng)驗確定,機構應重點對校準周期長、

使用頻率較高、穩(wěn)定性差的設備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定期核查。

7.3.2.2若設備的計量性能穩(wěn)定,日常維護及時有效,設備對測量結果測量不確定度的貢獻小,

可降低核查頻次,反之應提高核查頻次。

7.3.2.3對于需要校準/檢定的設備,在校準周期內(nèi)應至少進行1次期間核查,若核查實施的

難度小、成本低,宜適當增加核查頻次。

7.4核查標準

7.4.1特點

7.4.1.1通常情況下,作為計量特性期間核查的核查標準應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重復性,只有

其性能穩(wěn)定,核查結果的判定和據(jù)此做出的決定才可靠。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1頁共25頁

7.4.1.2若核查標準是儀表還應具有足夠的分辨力或分度值。核查標準不一定必須經(jīng)過校準,

若核查標準只是作為穩(wěn)定的“中間媒介物”傳遞量值時,不需要通過校準獲得參考值。

7.4.2核查標準的選擇

根據(jù)不同設備性能特點的差異,可選擇以下設備作為核查標準:

a)準確度(或不確定度)優(yōu)于或相當于核查對象的設備,如可對核查對象進行校準的標

準器;

b)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的被測樣品或實物量具,如量塊、標準砝碼、硬度塊、標準電阻、標

準熱電偶等設備;

c)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重復性和足夠分辨力的設備(不一定要求其準確度高);

d)有證標準物質,附有權威機構(如符合ISO17034和ISO指南35的機構)發(fā)布的具有參

考值和不確定度證書的標準物質,如有證的鄰苯二甲酸氫鉀pH標準物質、中國一級標準海

水、可見光區(qū)透射比標準濾光片等。

7.4.3參考值的確定

7.4.3.1機構通??刹捎靡韵聝煞N方法確定核查標準的參考值:

a)從溯源證書或其它證書(如標準物質證書)獲得核查標準的參考值xs。

b)核查標準的參考值未知時,可用下面賦值的方法獲得核查標準的參考值:

1)核查設備經(jīng)校準返回機構后,立即使用核查標準對其進行核查:

2)在相同條件(包含測量程序、操作人員、環(huán)境條件、地點等)下,短時間內(nèi)重復測

量n次(通常n≥10,重復性好的情況可適當減少重復測量次數(shù)),測得值分別為x12,x...,xn,

其算數(shù)平均值x0用公式(1)計算:

x12x...xn

x0(1)

n

通過公式(2)確定核查標準的參考值:

xsx0(2)

式中:

——(校準證書中)核查設備核查點的誤差。

7.4.3.2校準后立即對核查對象進行核查是為了將校準確定的量值賦予核查標準,盡可能減少

核查對象因性能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進行m次重復核查是為了盡可能減小人員、環(huán)境條件、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2頁共25頁

核查標準等隨機因素的影響。

7.4.4管理和使用

7.4.4.1應妥善使用、存儲、清潔、維護和保養(yǎng)核查標準,保持其量值穩(wěn)定。穩(wěn)定的核查標準

是確保核查結果有效、做出可靠符合性判定的前提。

7.4.4.2為避免核查標準發(fā)生計量性能變化或退化,其存儲的環(huán)境條件應滿足要求,如溫度、

濕度、電磁場、振動、光輻射等。通常情況下,核查標準的存儲環(huán)境條件應優(yōu)于或與核查對

象的存儲環(huán)境相當。

7.4.4.3若核查標準為標準物質,除了其存儲環(huán)境應滿足要求,還應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盡量使

用同一批次和標號的標準物質以減少因不同批次標準物質之間的差異帶來的影響。

7.4.4.4資源允許時,為保證核查標準的穩(wěn)定性,除用于期間核查活動外應盡量避免核查標準

用于和期間核查無關其它的活動。當對核查標準穩(wěn)定性及核查結果的有效性產(chǎn)生懷疑時應及

時重新評估其適用性。

8設備計量特性期間核查的方法

8.1準確性(或(示值)誤差)的期間核查

8.1.1核查標準法

8.1.1.1核查標準的參考值已知的情況

a)機構已配置穩(wěn)定性好、參考值xs已知、核查對象可對其進行測量的設備,可將該設

備作為核查標準進行核查,方法如下:

1)核查對象經(jīng)校準或定值后,機構根據(jù)核查對象的穩(wěn)定性定期(如2個月、3個月等)利

用核查標準對其進行核查;

2)短時間內(nèi)重復測量n次,用公式(1)得到算數(shù)平均值x,方法參照7.4.3.1

b)的步驟2);

3)核查點的(示值)誤差用公式(3)計算:

xx(3)

s

b)若機構本身具備核查對象的校準能力,可將校準所用的設備作為核查標準進行核查。

核查點可以選擇校準證書中誤差最大的測量點及常用的測量點(示例見附錄C)。

8.1.1.2核查標準的參考值未知的情況

機構已配置穩(wěn)定性好、參考值未知、核查對象可對其進行測量的設備(如砝碼、量塊等

穩(wěn)定性好的設備),可將其作為核查標準進行核查,方法如下:

a)從核查對象的校準證書獲取核查點x的(示值)誤差e;

b)核查對象經(jīng)校準返回機構后,在規(guī)定條件(校準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下立即用核查對象對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3頁共25頁

核查標準重復測量n次,用公式(1)得到算數(shù)平均值x0,用公式(2)得到核查標準的參

考值xs,方法參照7.4.3.1b)的步驟2);

c)根據(jù)核查對象的穩(wěn)定性定期對其進行核查,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每次進行n次重復測量,

其中第j次核查結果的算數(shù)平均值為xj,核查點的(示值)誤差用公式(4)計算。

xxxxe(4)

jsj0

8.1.1.3核查時,機構可以計算設定控制限值和警戒值,對核查結果進行分析判定。機構也可

采用控制圖觀察核查結果的變化趨勢,但操作實施比較復雜。

8.1.2符合性判定及處理

8.1.2.1期間核查結果的符合性判定應以(檢測/校準)方法的要求為判據(jù),判據(jù)用最大允許

誤差MPE表示,則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MPE用公式(5)確定。

MPEMPE

方法(5)

式中:

MPE方法——(檢測/校準)方法規(guī)定核查對象在核查點的最大允許誤差,假設

關于零點對稱;

8.1.2.2若核查點不是校準證書誤差最大的測量點,機構在判定核查的判據(jù)時應做加嚴處理。

需考慮測量不確定度時,應對公式(5)針對不確定度的影響進行修正。此外,機構也可實

際需求及風險對公式(5)進行適當修正,如取MPE0.8MPE方法。

8.1.2.3機構應根據(jù)核查結果及判據(jù)進行符合性判定,必要時采取相應措施:

a)若核查結果的(示值)誤差未超出最大允許誤差MPE,則核查通過;

b)若核查結果的(示值)誤差接近最大允許誤差MPE,應加大核查頻次或采取其它有

效措施(必要時進行再校準)對其性能做進一步驗證以規(guī)避風險;

c)若核查結果的(示值)誤差超出最大允許誤差,應立刻停止使用;必要時,及時進

行再校準進一步確定其計量性能,分析原因,并追溯出具報告的有效性可能受到影響的結果,

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8.1.2.4機構廣泛采用En值進行期間核查結果的判定,方法如下:

a)核查對象經(jīng)校準返回機構后,立即用核查標準對其進行核查得到x0及測量不確定度

U0;

b)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用同樣的方法再次核查得到x1及測量不確定度U1,則值用公式

(6)確定。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4頁共25頁

xx10

En(6)

UU22

10

1)若En1,核查通過;

2)若En1,則核查不通過。

8.1.2.5采用En進行核查結果的符合性判定只能對設備在一定時間階段的穩(wěn)定性做出評判,

但未考慮方法對設備的要求。該方法通常不會因設備不滿足要求而做出符合的誤判,但經(jīng)常

會導致設備符合要求時做出不符合的判定。因此,采用進行期間核查符合性判定缺少針

對性,且易產(chǎn)生誤判,不推薦機構使用該方法進行判定。

8.1.3設備比對法

若無法獲得合適的核查標準,但機構有準確度相當?shù)耐恘(n≥3)臺(套)設備,在短

時間內(nèi)可以用這幾臺設備對同一被測對象(或設備)進行測量來核查設備的準確性,測量重

復性應滿足規(guī)定要求,其核查方法如下:

a)用核查對象對選定的被測對象進行測量,重復測量n次得到算數(shù)平均值y1及測量測量

不確定度U1;

b)在短期內(nèi)、相同條件(包括操作人員、環(huán)境條件、操作步驟等)下,用其它設備分別

對該被測對象獨立重復測量n次,得到對應的算數(shù)平均值分別為y23,y...,yn,用公式(7)

計算得到y(tǒng)1,y2,y3...,yn的算數(shù)平均值y:

1

y(yy...y)(7)

n12n

c)若式(8)成立,則核查通過:

n1

y11yU

n(8)

8.1.4臨界值評定法

實驗已配置參考值為的核查標準,核查對象對核查標準測量的重復性標準差為

a)0r

和復現(xiàn)性標準差為R,則可采用臨界值(CD值)評定法。

b)根據(jù)GB/T6379.6/ISO5725-6《測量方法與結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6

部分:準確度值的實際應用》,在重復性條件下,機構n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y。在

95%包含概率下,y0的臨界差由公式(9)確定: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5頁共25頁

1122n

()

CD0.952.8Rr2.89

2n

1)若y0CD0.95,則核查通過;

2)若y0CD0.95,則核查結果可疑,機構應采取措施,進一步驗證設備的計量特

性。

8.2其它計量特性的期間核查

8.2.1穩(wěn)定性核查

8.2.1.1設備的穩(wěn)定性是設備保持其計量特性隨時間恒定的能力,核查設備的穩(wěn)定性可有效控

制和降低風險。穩(wěn)定性核查要求機構配置穩(wěn)定性更好的設備(與核查對象相比)作為核查標

準,機構根據(jù)自身情況可對準確度等級較高的計量標準、風險較大的設備、特殊用途(如航

空、軍工等)的設備進行穩(wěn)定性核查。

8.2.1.2設備校準后立即或定期(如3個月、6個月等)使用核查標準對核查對象進行核查,重

復測量n次(通常n≥10,重復性好的情況可適當減少重復測量次數(shù))計算得到其算數(shù)平均值X,

若在一段時間內(nèi)(如校準周期內(nèi))核查了m次,則這段時間內(nèi)核查對象的穩(wěn)定性S可用公式

(10)計算:

SXmaxXmin(10)

其中:

Xmax、Xmin——分別為這段時間內(nèi)核查結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8.2.1.3穩(wěn)定性核查結果的判定:

a)若(檢測/校準)方法對核查對象的穩(wěn)定性有規(guī)定,則按照其規(guī)定進行判定;

b)若(檢測/校準)方法對核查對象的穩(wěn)定性無規(guī)定:

1)若使用核查對象的標稱值或示值,則其穩(wěn)定性應小于最大允許誤差;

2)若核查對象需要加修正值使用,則其穩(wěn)定性應小于修正值的擴展不確定度。

8.2.2重復性核查

8.2.2.1重復性核查是指在重復性測量條件下,用核查對象對被測對象重復測量所得的示值或

測得值之間的一致程度。

通常用重復性測量條件下所得結果的分散性定量表示,即用單次測量結果的實驗

8.2.2.2yi

標準偏差來表示,方法如下:

sy()i

a)在重復性條件下,用核查對象對常規(guī)被測對象進行n次獨立的重復測量,得到的測量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6頁共25頁

結果為(=1,2,?,),其重復性用公式(11)計算:

yiinsy()i

n

2

()yyi

sy()i1(11)

in1

式中:

y——n次測量結果的算數(shù)平均值。

b)重復性測量應包括相同的操作地點、測量程序、操作人員、測量設備及短時間內(nèi)完成

等要求。實際工作中,大部分檢測/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是采用預評的方式,而不是在每

次試驗后都進行測量結果不確定的評定,因此要求機構在不確定度預評時的重復性分量應盡

可能覆蓋日常工作可能遇到的情況。所以被測對象應選擇“常規(guī)被測對象”(即日常被校準

/檢測的對象)。

8.2.2.3重復性核查的判定或應用:

a)若(檢測/校準)方法對測量重復性有規(guī)定,按照其規(guī)定進行判定;

b)應將重復性核查結果用于不確定度評定,并應定期進行重復性核查以驗證其能否持續(xù)

滿足方法要求。

8.2.3靈敏度

8.2.3.1靈敏度是設備的示值變化除以相應的被測量值變化所得的商。對于被核查的測量設備,

在規(guī)定的某激勵值上通過一個小的激勵變化x,得到相應的相應變化y,則設備在該激

勵值時的靈敏度S見公式(12):

y

S(12)

x

8.2.3.2對于理想的線性測量設備,其靈敏度應為常數(shù)。

8.2.3.3設備靈敏度的核查結果應滿足(檢測/校準)方法的要求。

8.2.4漂移

8.2.4.1漂移是設備計量特性的變化引起的示值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連續(xù)或增量的變化,漂移與被

測量的變化無關,也與任何已知影響量的變化無關。

8.2.4.2設備漂移的核查結果應滿足(檢測/校準)方法的要求(如JJG875《數(shù)字壓力計檢定

規(guī)程》對“零位漂移”有以下規(guī)定:零位漂移在1h內(nèi)不得大于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1/2)。

8.2.5檢出限

檢出限(LOD)通常分為儀器檢出限(InstrumentalDetectionLimit,IDL)和方法檢出限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7頁共25頁

(MethodDetectionLimit,MDL),下面主要介紹儀器檢出限。機構可根據(jù)設備的校準規(guī)范

或下列方式確定儀器檢出限:

a)空白標準偏差法

1)通過分析試劑空白或加入最低可接受濃度的溶液試劑空白來確定LOD。獨立測試的

次數(shù)應不少于10次(n≥10),計算出檢測結果的標準偏差s,計算方法參見表1。

表1定量檢測中LOD的表示方法

試驗方法LOD的表示方法

1)樣品空白獨立測試10次*樣品空白平均值+3s(只適用于標準偏差值非零時)

2)加入最低可接受濃度的樣品空白

0+3s

獨立測試10次*

3)加入最低可接受濃度的樣品空白

樣品空白值+4.65s(此模型來自假設檢驗)

獨立測試10次

*:僅當空白中干擾物質的信號值高于樣品空白值的3s的概率遠小于1%時適用。

注1:“最低可接受濃度”為在所得不確定度可接受的情況下所加入的最低濃度;

注2:假設實際檢測中樣品和空白應分別測定,且通過樣品濃度扣減空白信號對應的濃

度進行空白校正。

2)樣品空白值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均受樣品基質影響,因此最低檢出限因受樣品基質

種類的影響而不同。如果利用此條件進行符合性判定時,需要定期用實際檢測數(shù)據(jù)更新精密

度數(shù)值。

b)校準方程的適用范圍評估LOD

1)如果在LOD或接近LOD的樣品數(shù)據(jù)無法獲得時,可利用校準方程的參數(shù)評估儀器

的LOD。如果用空白平均值加上空白的3倍標準偏差,儀器對于空白的響應為校準方

程的截距,儀器響應的標準偏差為校準的標準誤差。可利用方程

aSyx/

,則,此方程可廣泛應用于分析化學。

yLODa3Syx/abxLODxLOD3/Sy/xb

2)然而由于此方法為外推法,所以當濃度接近預期的LOD時,結果不如由試驗得到

的結果可靠,因此建議分析濃度接近于LOD的樣品,在適當概率下應確證被分析物能

夠被檢測出來。

c)信噪比法評估LOD

由于儀器分析過程都會有背景噪音,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已知低濃度的分析物樣品與空

白樣品的測量信號進行比較,確定能夠可靠檢出的最小的濃度。典型的可接受的信噪比是

2:1或3:1。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8頁共25頁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紡織品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條樣法)對夾持系統(tǒng)的期間核查方法

(ASTMD5035-11(2015)《紡織品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條樣法)的標準測試方法》)

A.1核查對象

夾持系統(tǒng)

A.2核查標準

白紙2張、復寫紙2張。

A.3核查內(nèi)容

夾鉗是否平整、前后夾鉗是否平行。

A.4核查頻次

每2周核查1次。

A.5核查程序及結果判定

a)分別用白紙、背面相對的兩層軟復寫紙、白紙組成的四層夾層(或白紙對折后包住背

面相對兩層軟復寫紙);

b)在常規(guī)夾緊力下將該紙夾層安裝在夾鉗上;

c)取下紙夾層,觀察復寫紙反映在白紙上壓痕的均勻一致性;

d)若壓痕不完整或不規(guī)則,則應對夾持系統(tǒng)進行適當調(diào)整,然后用新的紙夾層以同樣的

方法再次進行核查(核查記錄見圖A.1,壓痕均勻一致,符合要求)。

注:

壓痕不規(guī)則可能是由于夾鉗的壓力或夾鉗表面的膠皮等原因造成的。

圖A.1夾持系統(tǒng)期間核查的記錄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19頁共25頁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質量比較儀的期間核查方法

B.1核查對象

方法要求或使用要

名稱編號計量特性用途

最大稱量載荷1109g,分度值用于校準E2等

質量比

/0.01mg,配衡砝碼有500g、300g、級500g配套的*重復性S≤0.02mg

較儀

100g、100g,電子稱量范圍109g衡量儀器

注:

*重復性判據(jù):

1)質量比較儀廠商標稱的重復性≤0.02mg;

2)按照方法JJG99的要求,在不考慮空氣浮力的情況下,質量比較儀的擴展不確定度不超過最大允許

誤差的1/9,500g(E2等級)允差±0.8mg,所以擴展不確定度≤0.09mg,重復性≤0.045mg;

加嚴處理,重復性核查的判據(jù)確定為S≤0.02mg。

B.2核查標準

名稱編號型號規(guī)格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最大允許誤差

砝碼XXX500gE1等級或其它準確度等級

注:在核查中,砝碼的質量變化不會對重復性的核查結果產(chǎn)生顯著影響,而對砝碼的準確度等級無要求。

B.3核查的環(huán)境條件要求

溫度:(18~23)℃,核查期間溫度變化每4h不超過1℃;

濕度:(30~70)%RH,核查期間溫度變化每4h不超過10%RH。

B.4核查點及項目

重復性核查:500g測量點。

B.5核查頻次

每3個月或對性能產(chǎn)生懷疑時進行核查。

B.6核查程序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20頁共25頁

a)選擇一組量值穩(wěn)定且不用于日常校準的砝碼作為核查標準,核查前將砝碼進行清洗;

將質量比較儀提前通電停放24h,如果比較儀進行了搬動應提前通電停放48h;

b)將質量比較儀和核查標準砝碼放置于同一恒溫機構進行等溫24h,以確保比較儀和砝

碼之間溫度的一致性;

c)質量比較儀開機后預熱30分鐘,在核查前用核查標準對質量比較儀進行預加載不少

于3次,顯示的示值穩(wěn)定后開始測量;

d)為減少兩只砝碼交替加載引入的砝碼重復性誤差,對質量比較儀核查時采用一只砝碼

對一個載荷點進行重復測量,即將核查標準砝碼四次加載到比較儀上,以獨立的四個

相鄰衡量值A1A2A3A4作為一個循環(huán),記錄示值Ii1,Ii2,Ii3,Ii4,計算差值

IIII

Iii23ii14(i為第i次循環(huán));

i2

e)重復進行n(n≥10)次A1A2A3A4的循環(huán)測量,得到n個差值Ii的平均值I:

1n

IIi

ni1

用貝塞爾公式計算實驗標準偏差s作為該載荷點的重復性核查數(shù)據(jù):

n

2

()IIi

si1

n1

f)所有需要進行核查的載荷點都按照d)和e)的步驟得到重復性核查數(shù)據(jù)。

B.7核查結果判定及處理

B.7.1核查結果判定

重復性:若重復性s≤0.02mg,則核查結果符合要求,否則不滿足要求。

B.7.2核查結果的處理

a)若核查結果符合要求,可繼續(xù)使用;

b)若核查重復性接近限值或超差,應及時采取措施(如對重復性有影響的參數(shù)進行合理

設置),重新核查進一步驗證以規(guī)避風險。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21頁共25頁

質量比較儀期間核查記錄

編號測量范圍方法要求或使用要求

被核查設備

/0.01mg~1kg重復性要求S≤0.02mg

名稱編號型號規(guī)格準確度等級

核查標準

砝碼/500gE1等級

核查載荷:1kg核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

環(huán)境條件溫度:(20.0~20.2)℃濕度:(56.0~56.6)%RH

核查地點XXX

示值(mg)

測量次數(shù)

A1A2A3A4

10.000.020.020.02

20.000.010.010.02

30.000.020.030.02

40.000.020.050.03

50.000.050.050.06

60.000.030.050.04

70.000.040.040.02

80.000.020.040.05

90.000.020.040.02

100.000.030.030.05

平均差值(I)0.014mg

實驗標準差/測

0.009mg

量重復性s

核查結果判定S≤0.02mg結論:符合□不符合

核查結果的處理

繼續(xù)使用□停止使用,查找原因

核查:XXX復核:XXX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22頁共25頁

附錄C

(資料性目錄)

標準測力儀的期間核查方法

C.1核查對象

用途方法對設備

名稱編號測量范圍

的技術要求

標準測力儀校準:電子式萬能試

(50~500)

(應變式或其它帶有XX驗機、專用工作測力MPE:±0.3%

N

供電系統(tǒng)的測力儀)機

C.2核查標準

名稱編號型號規(guī)格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最大允許誤差

專用砝碼XXX100N(5個)MPE:±0.02%

C.3核查的環(huán)境條件要求

溫度:(20±5)℃,核查期間溫度變化不超過1℃;

濕度:≤80%RH

C.4核查點及項目

C.4.1穩(wěn)定性核查:500N測量點;

C.4.2示值誤差核查:選擇上次校準結果中示值誤差最大的測量點。

C.5核查頻次

每3個月或對標準測力儀的計量性能產(chǎn)生懷疑時。

C.6核查程序

C.6.1穩(wěn)定性核查(選取500N測量點)

a)將標準測力儀放置于穩(wěn)固的支座或類似地方(支撐面水平度≤0.3/1000),放置時間

不少于8小時;

b)核查前接通電源,預熱不少于半個小時;

c)加載方向應沿標準測力儀的測力主軸線進行;

d)顯示器置零,使用專用砝碼100N(5個)預加載,并保持30s左右,重復3次,檢查

零位情況;

e)顯示器置零,將專用砝碼100N(5個)加載于標準測力儀(應緩慢加荷,不應產(chǎn)生沖擊),

記錄其顯示值;連續(xù)測量3次,計算平均值為Xi為本次穩(wěn)定性核查數(shù)據(jù);

2019年X月X日發(fā)布2019年X月X日實施

CNAS-GLXX:2019第23頁共25頁

XXmaxmin

上次校準后核查設備的穩(wěn)定性為:,

f)S100%Xs500N;

Xs

Xmax、Xmin——分別為上次校準后設備穩(wěn)定性核查數(shù)據(j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若核查點

是上次校準的點,上次校準結果X校準也作為穩(wěn)定性核查數(shù)據(jù)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