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3.3新民主主義革命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3.3新民主主義革命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3.3新民主主義革命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3.3新民主主義革命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3.3新民主主義革命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新民主主義革命1.“共爭青島歸來,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币陨线@副對聯(lián)體現(xiàn)的五四運動取得的成果有()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②北洋政府罷免了三個賣國賊的職務③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④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未經國民許可,簽字誓不承認”“還我學生,還我自治”這些抗議口號同時出現(xiàn)在()A.五四運動時期 B.國民革命時期 C.辛亥革命時期 D.抗日斗爭時期3.五四運動…成為每個中國人自我認同、民族意識崛起的契機。五四運動后不久,梁啟超也變更了自己過去的看法,將“中華民族”的概念擴大為全部民族的共同體。由此可知,五四運動()A.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 B.推動國民的民族意識日益覺醒C.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D.促進中國各民族革命力氣聯(lián)合4.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制訂的實際工作安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運動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中共一大后不久1921年8月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A.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D.共產國際的指導和斗爭閱歷5.中共二大黨章規(guī)定,在農村、工廠、鐵路、礦山、兵營、學校等機關應設立基層黨組織,而國民黨一大黨章規(guī)定其基層黨組織設置在鄉(xiāng)鎮(zhèn)層級。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A.更重視建立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 B.更重視開展革命武裝斗爭C.更注意發(fā)動廣闊人民群眾 D.更擅長開展城市工人運動6.中國大地從南到北,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到處燃燒著革命的火焰,使“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yè),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一“革命的火焰”()A.促進了國共兩黨的進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務C.實現(xiàn)了孫中山的革命目標 D.動搖了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根基7.與辛亥革命相比,國民革命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B.最廣泛地發(fā)動了人民群眾C.建立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8.孫中山重新說明三民主義指出:“我國革命,向為各國所不樂聞,故嘗助反對我者以撲滅吾黨。故資本國家,斷無表憐憫于吾黨?!敝挥小岸韲笆芮畤?、受屈之人民”方才是中國革命真正牢靠摯友。這種相識的轉變()A.推動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 B.使孫中山走上了俄國式的革命道路C.在思想上為國共合作打算了條件 D.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革命發(fā)展的方向9.周恩來說:“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需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F(xiàn)在,我們起義成功了。這里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边@段話中的“起義”指的()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黃花崗起義 D.武昌起義10.黃仁宇在總結國共兩黨的歷史博弈時說:“毛澤東的成功歸功于他打破城鄉(xiāng)之間的溝通障礙……當毛澤東的話語延長到小村落時,被孤立在城市的國民黨確定沒有機會贏得中國?!睋丝赏浦牧希ǎ〢.夸大了毛澤東話語的作用 B.確定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C.有意抬高毛澤東的政治地位 D.認為國民黨對農村統(tǒng)治薄弱11.下圖是解放斗爭時期國共兩黨兵力對比圖。由此可知,人民軍隊兵力總數(shù)占據優(yōu)勢始于()A.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時 B.戰(zhàn)略反攻起先前

C.三大戰(zhàn)役進行中 D.渡江戰(zhàn)役結束后12.新華社曾發(fā)特稿《在歷史關節(jié)點上——中國共產黨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關鍵詞概括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關節(jié)點,按先后依次排列正確的是(

)

A.日出東方力挽狂瀾燈塔指引星火燎原進京趕考

B.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

C.力挽狂瀾進京趕考日出東方燈塔指引星火燎原

D.力挽狂瀾日出東方進京趕考星火燎原燈塔指引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五四運動也被史學探討者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意味著自1915年起先的思想革命是1919年五四愛國主義運動的先導,《新青年》對中國人民群眾愛國主義的思想覺醒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齊衛(wèi)平《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一次宏大覺醒》材料二為加強工人的馬克思主義教化,啟發(fā)他們的階級覺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運動后應運而生,如《勞動界》、《勞動者》、《勞動音》等……在創(chuàng)辦工人刊物的同時,北京、上海等地的早期共產主義者還在工人中創(chuàng)辦勞動補習學校,將其作為早期共產主義者與工人階級聯(lián)系的紐帶。摘自肖華平《試論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作用。(2)依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后中國先進學問分子宣揚馬克思主義的新特點,并結合所學說明其緣由和重大意義。14.閱讀下列兩幅圖片:

請回答:

(1)圖一形勢是怎樣形成的?

(2)圖二形勢又是怎樣形成的?

(3)據圖一、圖二總結從土地革命到抗日斗爭,中國革命空間發(fā)展的趨勢。

(4)結合所學學問總結抗戰(zhàn)成功后到全國解放,中國革命空間發(fā)展的趨勢。舉出重大事務。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中的“青島歸來”“國賊罷黜”“學生復課”“商店開門”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五四運動的結果是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的職務被罷免,之后“三罷斗爭”(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才結束。因此項為正確答案。五四運動是中國新舊民主革命的分界線,不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的標記,由此解除含有④的選項。2.答案:A解析:綜合分析“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簽字誓不承認”“還我學生”等信息,再結合所學學問,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嚴峻外交失敗,引發(fā)了愛國青年的極大憤慨,北京學生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還我青島”等口號,可知這些口號出現(xiàn)在五四運動時期,故選A項。3.答案:B解析:BD.依據材料可知,反映了五四運動后國民民族責隨意識的覺醒,五四運動后中華民族的概念擴大,不僅包括漢族也包括其他各少數(shù)民族,材料沒有體現(xiàn)其聯(lián)合,故B項正確,D項錯誤;A.材料中無體現(xiàn),解除;C.材料中無體現(xiàn),解除。故選:B。4.答案:A5.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中“農村、工廠、鐵路、礦山、兵營、學校等機關”與“鄉(xiāng)鎮(zhèn)層級”的對比可知,中共更注意充分發(fā)動人民群眾,C項正確。A、B項與材料無關;D項不夠全面。6.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從南到北,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可知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年的國民革命運動,國共兩黨合作促進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進一步發(fā)展,故項錯誤;國民革命運動沒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因此沒有實現(xiàn)孫中山的革命目標,故兩項錯誤;國民革命運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動搖了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根基,故項正確。7.答案:D解析:北洋軍閥的混戰(zhàn)導致社會生產生活遭到嚴峻破壞,國民革命運動殲滅了吳佩孚、孫傳芳兩派軍閥,重創(chuàng)奉系軍閥張作霖,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故選D項。8.答案:C解析:C孫中山的相識是帝國主義是中國最大敵人,相識到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重要作用,進而形成了新三民主義。以此成為國共合作基礎,故正確。A五四運動的影響。B俄國道路是無產階級的革命。D五四后,中國革命方向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走社會主義。故選:C。9.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我們必需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F(xiàn)在,我們起義成功了”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反映了1927年南昌起義的爆發(fā),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自己的革命武裝力氣,故A項正確;秋收起義沒有成功,故B項錯誤;黃花崗起義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武裝起義,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項錯誤;武昌起義也屬于辛亥革命,故D項錯誤。10.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中“毛澤東的成功歸功于他打破城鄉(xiāng)之間的溝通障礙……當毛澤東的話語延長到小村落時”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黃仁宇認為,毛澤東的成功是依據“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所確立的中國式革命道路的成功,所以材料確定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正確性。因此B選項正確。A、C選項是對材料的片面理解,錯誤;D選項錯誤,材料沒有提及國民黨對農村統(tǒng)治的狀況。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1.答案:C解析:由圖中數(shù)據可知,共產黨兵力起先具有優(yōu)勢是在1948年11月。依據所學學問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戰(zhàn)役進行之中,故C項正確;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是在1946年,故A項錯誤;戰(zhàn)略反攻起先于1947年,故B項錯誤;渡江戰(zhàn)役結束是在1949年,故D項錯誤。12.答案:B13.答案:(1)作用:新文化運動使傳統(tǒng)的權威被打倒,為新思想的發(fā)綻開拓了道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新思潮起先在中國傳播);新文化運動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切:青年學生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民族覺悟和愛因熱忱空前高漲:新文化運動的教化改革使北京高校成為五四運動的搖籃和中心:陳獨秀等人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宣揚和鼓動作用。(2)新特點:深化到工人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揚。緣由:五四運動使先進學問分子相識到了工人階級的宏大力氣。意義:促成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14.答案:(1)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發(fā)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