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本試卷共7頁??忌鷦毡貙⒋鸢笇懺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5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8題。材料一“流寓”一詞最早的文本記載大概是《后漢書·廉范傳》:“范父喪遭亂,客死于蜀漢,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歸鄉(xiāng)里?!痹谶@一語境中,“流寓”可解釋為流離寓居?!掇o源》將“流寓”解釋為“寄居他鄉(xiāng)”?!稘h語大辭典》則解釋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鄉(xiāng)居住?!薄傲髟ⅰ币辉~釋義的關鍵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為“流動”,那么這個概念的范圍就非常寬泛,所有的遷徙流動到異鄉(xiāng)都可視為“流寓”。如果理解為“流落”、“流放”的話,“流寓”一詞的含義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傲髀洹币辉~有“漂泊外地,窮困失意”含義,“流放”則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離開本土客居他鄉(xiāng)。比如進京考取進士,一舉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為官,這就不屬于“流寓”;而在京屢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貶謫或受排擠自請外放到非故鄉(xiāng)的地方為官,如蘇軾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古人為何要流寓他鄉(xiāng)?綜合起來看,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社會原因,二是個體原因。其中社會原因又有政治因素、軍事因素、經(jīng)濟因素等多個方面。從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數(shù)文人因政治斗爭遭排擠打擊,流落他鄉(xiāng),如唐順宗年間因“二王八司馬事件”,兩大文豪劉禹錫與柳宗元分別被貶到郎州、永州,而蘇軾更是因為政治上的打擊,一路從江南貶到海南島。古今中外,為改變命運、博取功名,負書擔橐,遠離家鄉(xiāng)外出游學、游宦之士,如蘇秦、張儀等,其流寓主要為個體原因。此外,不同時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會歷史的變遷,文明程度的發(fā)展,決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戰(zhàn)亂災荒而發(fā)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遷徙到較為安寧、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統(tǒng)治者貶謫,其流寓地往往是遠離京城與繁華的僻遠荒涼地方,如先秦巴蜀,漢唐湖廣,宋明清之嶺南、東北和西北等。(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根據(jù)“材料一”,下列關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流寓”的本質是離開本土移居他鄉(xiāng)。B.“流寓”必須是“不得已”的客居他鄉(xiāng)。C.流寓既包括社會原因也含有個人原因。D.流寓地不完全是遠離京城的荒蠻之地。2.下列文人的稱呼與“流寓”有關的一項是(2分)A.三閭大夫B.東坡居士C.范文正公D.七絕圣手材料二作為荒服之地的嶺南地區(qū),其落后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令人聞之畏懼的“瘴氣”和濕熱多雨的氣候,一直為中原地區(qū)民眾所鄙棄。但是,終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許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嶺南。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狀態(tài)極為艱難,諸如流寓之路艱辛無比、語言文化多有隔絕、物質生活極為匱乏、氣候環(huán)境極為不適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下,多數(shù)嶺南流寓文士并沒有長時間地消極度日。迥異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俗風情在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拓寬了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視野。他們借吟詩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順帶融入當?shù)氐纳a生活。韓愈貶謫連州陽山令時,在詩文中呈現(xiàn)的連州是一個遠極遐荒之窮地,交通極為不便,危機四伏的生存環(huán)境險惡,這是連州給作者的最初印象。同為寓居連州,然而在劉禹錫的眼中,連州卻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涼墟也”。他在《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中寫道:“剡中若問連州事,唯有千山畫不如?!眲⒂礤a不僅對連州秀麗的山水極為推崇,而且深入民間了解連州的民俗風情、少數(shù)民族生活。在謫居連州的歲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態(tài)、從容的詩筆,還原了嶺南的青山秀水,描繪了民情民俗畫卷,并謳歌了少數(shù)民族的勤勞勇敢。蘇軾一生顛沛流離,一貶再貶至“荒服”的極致——海南島,這在宋代是僅次于殺頭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蘇軾也曾悲觀地說道:“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與長子邁訣,已處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當做棺,次便做墓?!保ā杜c王敏仲書》)然而,天性樂觀曠達的他并沒有徹底沉淪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詩文去描繪海南綺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縱情于美麗的自然和淳樸的民風,寫下了很多優(yōu)美的“和陶詩”。詩文不僅明顯流露出對此種生活的熱愛與贊美,更體現(xiàn)了他雖身處天涯海角,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曠達境界。流寓生活往往充滿著艱辛,但是達觀的處世精神總是讓詩人于艱險中發(fā)現(xiàn)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蠻荒嶺南,他們依然“詩意地棲居”。(取材于王廣祿《唐宋流寓文士的嶺南文化拓荒》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對流寓文士“詩意地棲居”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流寓文士無視生存環(huán)境惡劣影響B(tài).借吟詩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C.積極地描繪流寓之地的風情畫卷D.超然曠達地熱愛與贊美流寓生活4.下列對材料一、二中出現(xiàn)的字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流放:“放”的第三筆是“丿”B.負書擔橐:口袋。C.荒服:泛指邊遠地區(qū)D.棲居:“棲”讀作“qī”5.下列各句沒有反映詩人流寓經(jīng)歷的一項是(3分)A.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C.送子涉淇,至于頓丘——《詩經(jīng)·氓》D.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琵琶行》材料三流寓文士來到嶺南之后,一方面用詩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則深入民間為民謀利,在蠻荒嶺南積極實踐自己未盡的政治抱負,給嶺南大地帶來深遠的影響。明代弘治年間連州知州曹鎬撰《舊志序》,認為連州風氣之變,“乃自韓昌黎、劉夢得兩公始”。劉禹錫在連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編醫(yī)書,惠及百姓。劉禹錫對醫(yī)學頗有研究,他結合自己40多年積累的驗方,編成了《傳信方》醫(yī)書,讓連州人受益。二是重教興學。在劉禹錫的帶動下,連州文風迭起,吸引了荊楚吳越的儒生紛紛來連州求學。在唐代,廣東共有48名進士,連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時期,廣東共有進士127名,連州就有43名,時稱“連州科第甲通省”。三是關心少數(shù)民族。劉禹錫在連州期間寫下了《莫徭歌》《蠻子歌》《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三首詩,對徭族人的外貌服飾和狩獵活動以及他們的勤勞神勇大加稱贊。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謂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次被貶到柳州為刺史,其內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積極為政,興辦儒學,推行教化,開挖水井,養(yǎng)民安民;反對橫征暴斂,力主輕徭薄賦,對柳州地區(qū)的整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千百年來,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來表達對柳宗元的紀念。至今,文慧橋、文慧路等路橋名稱依然體現(xiàn)著人們對他的緬懷?!安惶撃现啺饲Ю?,贏得江山都姓韓?!币园嗽轮味罱揭灼湫眨n愈在潮州人心目中不僅是文化先驅,更成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韓愈驅除鱷魚,獎勸農桑,興辦教育,大修水利,延選人才,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從而使當時的蠻荒之地潮州,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邊遠落后的蠻荒之地,來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們自覺承擔起傳播先進文化、先進生產方式的責任,他們不愧為嶺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取材于王廣祿《唐宋流寓文士的嶺南文化拓荒》)6.根據(jù)“材料三”,下列不屬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負一項是(2分)A.重教興學B.養(yǎng)民安民C.江山易姓D.獎勸農桑7.根據(jù)“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給嶺南大地帶來深遠影響有誤的一項是(3分)A.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文化習俗不僅被廣泛傳揚并得到妥善保護。B.嶺南的醫(yī)學、教育、生產方式甚至經(jīng)濟生活都發(fā)生了變化。C.流寓文士積極為政和解決民生問題使百姓生活有顯著變化。D.流寓文士的詩文作品和文化傳播豐富了嶺南地區(qū)文化意蘊。8.請結合上面三則材料,簡要說明韓愈、柳宗元、劉禹錫、蘇軾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6分)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題?;艄庾肿用希婒T將軍去病弟也。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光承皇太后詔,迎昌邑王賀。賀者,武帝孫,昌邑哀王子也。即位,行淫亂。光憂懣,獨以問所親故吏大司農田延年。延年曰:“將軍為國柱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選賢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嘗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后世稱其忠。將軍若能行此,亦漢之伊尹也?!惫饽艘幽杲o事中,陰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圖計,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fā)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離席按劍,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謚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后應者,臣請劍斬之?!惫庵x曰:“九卿責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庇谑亲h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于將軍,唯大將軍令?!惫饧磁c群臣俱見白太后,具陳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廟狀?;侍竽塑囻{幸未央承明殿,詔諸禁門毋內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中黃門宦者各持門扇,王入,門閉,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為?”大將軍跪曰:“有皇太后詔,毋內昌邑群臣?!蓖踉唬骸靶熘?,何乃驚人如是!”光使盡驅出昌邑群臣,置金馬門外。車騎將軍安世將羽林騎收縛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詔獄。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謹宿衛(wèi),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蓖跎形醋灾攺U,謂左右:“我故群臣從官安得罪,而大將軍盡系之乎?”頃之,有太后詔召王,王聞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侍御數(shù)百人皆持兵,陳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聽詔。光與群臣連名奏王,尚書令讀奏?;侍笤t曰:“可?!惫饬钔跗鸢菔茉t,王曰:“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亡道不失天下?!惫庠唬骸盎侍笤t廢,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馬門,群臣隨送。王西面拜,曰:“愚戇不任漢事?!逼鹁统溯浉避?。大將軍光送至昌邑邸,光謝曰:“王行自絕于天,臣等駑怯,不能殺身報德。臣寧負王,不敢負社稷。愿王自愛,臣長不復見左右?!惫馓槠?。昌邑群臣坐亡輔導之誼,陷王于惡,光悉誅殺二百余人。(取材于《漢書·霍光傳》)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光憂懣憂懣:擔憂,氣忿B.今日之議,不得旋踵旋踵:轉向,告密C.天下匈匈不安匈匈:動亂,紛擾D.臣等駑怯駑怯:無能,怯弱1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更選賢而立之光涕泣而去B.先帝屬將軍以幼孤作《師說》以貽之C.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于地下乎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亡道不失天下D.徐之,何乃驚人如是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且漢之傳謚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況且漢天子的謚號常帶孝字,就為長久保有天下,使宗廟祭祀不斷啊B.謹宿衛(wèi),卒有物故自裁仔細值班警衛(wèi),(以防昌邑王)突然發(fā)生意外自殺身亡C.王西面拜,曰:“愚戇不任漢事?!辈赝跸蛭靼萘艘话?,說:“我很愚笨,擔當不了漢朝的事?!盌.昌邑群臣坐亡輔導之誼,陷王于惡昌邑群臣坐等滅亡,濫用教導百姓的職權,使王陷入邪惡的境地12.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①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fā)言,但唯唯而已②我故群臣從官安得罪,而大將軍盡系之乎13.文中兩次出現(xiàn)“光謝曰”,請聯(lián)系上下文,簡要分析霍光“謝”的原因分別是什么。(5分)14.《漢書》中說霍光“沉靜詳審”,請聯(lián)系全文,概括霍光為廢黜昌邑王做了哪些審慎周密的安排?(6分)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5—18題。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首句劈頭自問,其中暗含詩人無所事事的煩悶。B.三四句用“古樹”和“秋聲”交代詩人居住的環(huán)境。C.第六句“空復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勞的白白的。D.最后兩句是說為了解除思念就跟隨汶水一路南行。16.下列詩句中與“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B.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李白《行路難》C.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軾《水調歌頭》17.從結尾來看,這是一首思念之作,請簡要說明中間四句是如何表達思念之情的。(4分)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8分)(1)“寄”有“寄托情感”之意,古人常用來表達思念之情。如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李白強烈地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擔憂的詩句是“①,②?!保?)“水”是古詩詞中的一個重要意象,常用來表達情感。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它來喻亡國之愁:③?④;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用它來感慨人生失意:⑤,⑥;辛棄疾在《菩薩蠻》中用它來表達悲憤之情:⑦⑧。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9—24題。時間①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鬃诱f:“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里指的是水。水永遠不停地流逝,讓孔夫子吃驚興嘆。我的心跳,跳的是時間。水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時間卻看不見,摸不著,它的流逝你感覺不到,然而確實是在流逝?,F(xiàn)在我眼前擺上了座鐘,它的秒針一跳一跳,讓我再清楚不過地看到了時間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興嘆呢?②遠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據(jù)太陽的出沒來規(guī)定自己的活動。即使能感到時間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隱約之間。后來,他們聰明了,根據(jù)太陽光和陰影的推移,把時間稱作光陰。再后來,人們的聰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銅壺滴漏的辦法來顯示和測定時間的推移,這是用人工來抓住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的嘗試。到了近幾百年,人類發(fā)明了鐘表,把時間的存在與流逝清清楚楚地擺在每一個人的面前。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但是,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有一利必有一弊”,人類成了時間的奴隸,成了手表的奴隸?,F(xiàn)在各種各樣的會極多,開會必須規(guī)定時間,幾點幾分,不能任意伸縮。如果參加重要的會而路上偏偏趕上堵車,任你怎樣焦急,怎樣頻頻看手表,都是白搭。這不是典型的時間的奴隸又是什么呢?然而,話又說了回來,在今天頭緒紛紜雜亂有章的社會里,開會不定時間,還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會還能運轉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為時間的奴隸就正是文明的表現(xiàn)。③不管你意識到還是沒有意識到,大自然還是把虛無飄渺的時間用具體的東西暗示給了人們。比如用日出日落標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圓缺標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兩季)標志出一年。農民最關心這些問題,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對他們種莊稼有重要意義。在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眼中,時間具有另外的意義。他們說,大千世界,人類萬物,都生長在時間和空間內,而時間是無頭無尾的,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我既不是自然科學家,也不是哲學家,對無頭無尾和無邊無際實在難以理解??墒遣贿@樣又能怎樣呢?如果時間有了頭尾,頭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難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沒有其他途徑。④生與死也屬于時間范疇。一般人總是把生與死絕對對立起來。但是,中國古代的道家卻主張萬物“方生方死”,把生與死辯證地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準確無誤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關系。隨著座鐘秒針的一跳,我自己就長了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那么一點點。同時也就是向著死亡走近了那么一點點。不但我是這樣,現(xiàn)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蘭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長了那么一點點。不久前還是冰封的湖水,現(xiàn)在是“風乍起,吹皺一池夏水”,波光瀲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楊,從光禿禿的枝條上逐漸長出了小葉片,一轉瞬間,出現(xiàn)了一片鵝黃;再一轉瞬,就是一片嫩綠,現(xiàn)在則是接近濃綠了。小山上原來是一片枯草,“一夜東風送春暖,滿山開遍二月蘭”。今年是二月蘭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蘭必然出現(xiàn)在那里,座鐘的秒針再跳上多少萬次,二月蘭即將枯萎,也就是走向暫時的死亡了。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方生方死。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不可逆轉的。⑤印度人是聰明的,他們把時間和死亡視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時間”,又是“死亡或死神”?!读_摩衍那》的主人公羅摩,在活了極長的時間以后,hāla走上門來,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羅摩泰然處之,既不“飲恨”,也不“吞聲”。他知道這是自然規(guī)律,人類是無能為力的。我們今天知道,不但人類是這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始有終,無一例外?!绊樒渥匀弧笔亲詈玫霓k法。我在這里順便說一下。在梵文里,動詞“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來表示現(xiàn)在時,而是用被動式mniyati(ti),這表示,印度人認為“死”是被動的,主動自殺者究屬少數(shù)。⑥同印度人比較起來,中國人大概希望爭取長生。越是有錢有勢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舊社會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小百姓,決不會愿意長遠活下去的。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則熱切希望長生。中國歷史上幾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尋求不死之藥或者仙丹什么的。連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羅門的“仙藥”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書呆子中也有尋求肉身升天的,而且連雞犬都帶了上去。我這個木頭腦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個“天”的話,人數(shù)也不會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會有官僚衙門,想走后門靠賄賂來謀求升官,沒有這個可能。那里也不會有什么市場,什么WTO,想發(fā)財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想打麻將,唱卡拉OK,唱幾天,打幾天,還是會有興趣的,但讓你一月月一年年永遠打下去,你受得了嗎?養(yǎng)雞喂狗,永遠喂下去,你也受不了?!安粸闊o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無益之事天上沒有。在天上待長了,你一定會自殺的。蘇東坡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有見地之言。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待在人間吧。⑦要待在人間,就必須受時間的制約。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說的那一些并不深奧的道理,時間就變成了枷鎖,讓你處處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則戴著枷鎖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興趣。我自認是想通了。現(xiàn)在照樣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但是我的心卻不跳了。我覺得這是時間給我提醒兒,讓我知道時間的價值?!耙淮绻怅幉豢奢p”,朱子這一句詩對我這個年過九十的老頭兒也是適用的。(取材于季羨林《一花一世界》)19.下列語句中的“焉”,與“焉能不心跳”的“焉”,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ā墩撜Z·述而》)B.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C.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紅樓夢·題帕三絕其一》)D.盤盤焉,囷囷焉(《阿房宮賦》)20.下列對作品中有關知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干”中的“更漏”,就是“用銅壺滴漏的辦法來顯示和測定時間”的計時器。B.第③段中說“用月亮的圓缺標志出一月”,《赤壁賦》中“七月既望”的“望”即最大月相,指農歷每月十五。C.清明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與春節(jié)、中秋節(jié)、元旦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D.“方生方死”出自《莊子?齊物論》,意思是生的同時就出現(xiàn)死,死的同時就出現(xiàn)生,道出了生與死的辯證關系。2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認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很幸福,表明了對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厭棄。B.第④段對初夏景物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對死亡這一不可逆轉的自然規(guī)律的深度感傷。C.在作者看來,印度人比中國人聰明,他們意識到在死亡面前“人類是無能為力的”。D.第⑥段中作者以調侃的語氣描述著天上的生活,體現(xiàn)出一種透悟人生真諦的幽默感。22.文章第①段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回答。(4分)23.請結合文章第②段,簡要說明人類對時間的認識過程。(4分)24.文章開頭說秒針“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結尾則寫道“秒針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但是我的心卻不跳了”。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請結合全文作簡要分析。(6分)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25.微寫作(10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①北京的秋天秋高氣爽,景色宜人,請描寫一個能表現(xiàn)北京秋天之美的畫面。②近一兩年,北京市許多學校組織了學生外出游學活動,如齊魯之旅、行走江南……等,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談一談。③請以“路”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26.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①請以“時間的印跡”為題寫一篇記敘文。②“網(wǎng)紅”是指某人因某個事件或行為被網(wǎng)民高度關注而走紅,網(wǎng)絡的發(fā)展催生了眾多“網(wǎng)紅”,對這一現(xiàn)象你有何看法?請以“我看網(wǎng)紅”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5分)1.(3分)B(“必須”有誤)2.(2分)B(東坡是蘇軾被貶黃州時自耕之地)3.(3分)A(“無視”有誤)4.(3分)A(“放”的第三筆是“”)5.(3分)C6.(2分)C(“江山易姓”并非韓愈的政治抱負)7.(3分)A8.(6分)他們遭貶謫或受排擠因此到僻遠荒涼的地方為官;他們面臨著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和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他們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實踐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們有政聲政績,促進了流寓地區(qū)的文化發(fā)展;他們書寫了大量的詩文作品來反映流寓生活;他們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認可和紀念。(任意寫出其中5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答對1點得1分,2點得2分;答對3點得4分,4點得5分,5點得6分。)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9.(3分)B(旋踵:畏避,退縮)10.(3分)C(雖:連詞,即使;A而:連詞,表承接;表修飾;B以:介詞,把;連詞,來;D乃:副詞,竟然;表判斷,是)11.(3分)D(昌邑群臣因未盡到輔佐引導君王的職責,使王陷入邪惡的境地)12.(4分)(每句2分)①眾大臣都驚愕得變了臉色,沒人敢開口說話,只是唯唯諾諾罷了。②我過去的臣子跟我來做官有什么罪,而大將軍要把他們全抓起來嗎?13.(5分)第一次“謝”的原因是,因辜負先王遺愿,造成國家動亂,理當受到責難(1分);表明解救國危是自己職責所在,義不容辭(2分)。第二次“謝”的原因是,不能對昌邑王以死相報,表示歉意(1分);表明昌邑王被廢黜是咎由自取,廢帝的舉措是不負社稷,理所應當(1分)。14.(6分)(任意寫出其中5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答對1點得1分,2點得2分;答對3點得4分,4點得5分,5點得6分。)①與心腹密謀,部署行動計劃;②懾服群臣,統(tǒng)一意見;③派人仔細看守昌邑王,防其自殺;④借太后之口廢帝,名正言順;⑤抓捕并殺掉昌邑群臣,以絕后患;⑥親送昌邑王回昌邑府邸,以防不測。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15.(3分)D16.(3分)C17.(4分)三四句借景抒情,詩人借蕭瑟凄清的環(huán)境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苦(2分);五六兩句借事抒情,詩人借助“魯酒”和“齊歌”排遣愁緒,但沒有成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深。(2分)。(意思對即可)18.默寫(8分)①我寄愁心與明月②隨風直到夜郎西③問君能有幾多愁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⑤世間行樂亦如此⑥古來萬事東流水⑦郁孤臺下清江水⑧中間多少行人淚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19.(3分)C(C疑問副詞,怎么,哪里;A兼詞,相當于“于之”;B句末語氣詞;D助詞,做詞尾,相當于“然”)20.(3分)C(“元旦”有誤,應為“端午節(jié)”)21.(3分)D(A無“厭棄”之意B“深度感傷”有誤C“比中國人聰明”有誤)22.(4分)答案要點:①由孔子對流水的吃驚興嘆,引發(fā)自己對時間的聯(lián)想、感觸;②感悟到時間與水有相似性,都在不停地流逝;③認識到時間與水也有不同點,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④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豐富了文章的內涵。23.(4分)①遠古的人根據(jù)太陽的出沒規(guī)律來感知時間,時間是模糊的;②后來根據(jù)太陽光和陰影的推移來認識時間,時間被稱作光陰;③用銅壺滴漏的辦法來顯示和測定時間,更精準;④發(fā)明鐘表來清楚的顯示和約定時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但也使人類成為時間的奴隸。(意思對即可,答出一點給1分)24.(6分)①心跳,是因為感到時間飛逝,人生短暫;②心不跳,是因為明白了生死的規(guī)律無可抗拒,明白了時間的價值,要好好珍惜時間;③從跳到不跳,寫出了作者對時間深刻的感悟,對生命透徹的理解——生命雖然受到時間的制約,但是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享受時間帶來的快樂。(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25.(10分)【評分參考】①依據(jù)題目要求,以7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②超過字數(shù)不扣分。26.(50分)作文評分參考類別評分要求評分說明一類卷(42—50分)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語言流暢、表達得體結構嚴謹、層次分明以42分為基準分,向上浮動。符合一類卷的基本要求,有創(chuàng)意、有文采的,可得46分以上。二類卷(33—41分)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語言通順、表達大致得體結構完整、條理清楚以33分為基準分,向上浮動。符合二類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較突出的,可得37分以上。三類卷(25—32分)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語言基本通順、有少量語病結構基本完整、條理基本清楚以25分為基準分,向上浮動。符合三類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較好的,可得29分以上。四類卷(24—0分)偏離題意、立意不當中心不明確、內容空洞語言不通順、語病多結構不完整、條理混亂以24分為基準分,向下浮動。說明:作文沒有題目,扣2分。每3個錯別字減1分,重復的不計。字數(shù)不足,每少50字減1分?!靖剑何难晕膮⒖甲g文】霍光字子孟,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元平元年,昭帝故世,沒有后代?;艄饨邮芑侍蟮脑t令,迎昌邑王劉賀繼位。劉賀是武帝的孫子,昌邑哀王的兒子。即位后,行為淫亂。霍光又擔憂又氣憤,單獨問親近的老部下大司農田延年。田延年說:“將軍是國家的棟梁,明白這個人不行,為什么不向皇太后建議,另選賢明的立為皇帝?”霍光說:“現(xiàn)在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