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共7題,共14分)1、下列關(guān)于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球的形狀是規(guī)則的正圓球體B.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長約8萬千米D.地球的形狀是兩極略鼓、赤道稍扁的球體2、下列關(guān)于青春期的說法,錯誤的是()A.女性年齡從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B.男性年齡從十三四歲到十九、二十歲C.女性年齡從十三四歲到十九、二十歲D.青春期是兒童成為成人的過渡時期3、下列屬于恒溫動物的一組是()A.青蛙和家鴿B.蝙蝠和家鴿C.鯨和揚子鱷D.鴕鳥和帶魚4、兩棲動物是指()A.幼體在水中生活,成體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B.有時在水中生活,有時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D.幼體在水中生活,成體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動物5、下列關(guān)于地球運動相關(guān)說法中錯誤的是()A.棗莊地區(qū)一年四季中,夏季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B.棗莊處于正午時,華盛頓正值黑夜,這是由于每一時刻,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C.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zhuǎn)形成的D.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zhuǎn)方向為順時針6、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納米材料中分子之間的距離為零B.電熱水壺可用超導材料制作C.半導體二極管有放大電流的功能D.原子核通過裂變和聚變放出能量7、英國生物學家首次用羊的體細胞成功地克隆出小羊“多利”.克隆羊的生殖方式屬于()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無性生殖D.有性生殖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8、螞蟻過的是群居生活;它們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它們常常要走出家門,在地面上尋找食物。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螞蟻尋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進行了以下實驗:選擇1只正要回家的螞蟻,用剪刀剪掉螞蟻的左右側(cè)觸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觀察它的運動情況。

(1)該實驗基于的假設是____。

(2)該小組的實驗設計還不夠完善,請你提出改進意見____。

(3)對于螞蟻,你還想探究的問題是:____。9、蕨、葫蘆蘚和胎生枸杞都不開花,它們可以用____(填“種子”或“孢子”)進行繁殖。10、一束白光經(jīng)過棱鏡后,不但改變了光的____,而且分解成單色光,在光屏上得到的彩色光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我國自主研制的“蛟龍?zhí)枴碧綔y器己在7000m的深海探測實驗成功,到達7000m深度時,探測器受到的海水壓強是____Pa。人站在鐵路邊觀察火車通過時,要隔開一定距離,這是因為火車通過時速度較快,導致其附近的空氣流速變大而使氣壓變____,容易把人“吸向”火車發(fā)生安全事故。(海水密度取1.0×103kg/m3)12、甲、乙兩金屬塊體積相等,甲的質(zhì)量是乙的3倍,則ρ甲=____ρ乙.13、5月31號的國際田徑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賽中,我國選手蘇炳添以9.99秒獲得季軍,刷新了亞洲人在國際田聯(lián)賽的記錄,則黃炳添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約為____m/s.14、在地球儀上,指示東西方向的是____線,它與地軸____,并環(huán)繞地球一圈,其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由赤道向兩極____,到兩極成____。15、皮膚有____等感覺功能。皮膚的各部位對各種刺激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觸摸一般用____,因為這個部位的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所有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體。17、要想觀察血液中的紅細胞,可以將實驗材料制成切片進行觀察。18、制作臨時裝片時,實驗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觀察細胞。19、將取下的口腔上皮細胞放在載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幾下,以便細胞分散。20、植物細胞都含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葉綠體、細胞核等結(jié)構(gòu)。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1題,共4分)21、圖片18、物體A放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請在圖中畫出這三個力的示意圖。評卷人得分五、解答題(共1題,共5分)22、光線L射到某平面鏡上;使其沿水平方向傳播,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所需平面鏡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7題,共14分)1、B【分析】【解答】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長是4萬千米。

故選B

【分析】本題考查地球形狀和大小的認識。2、C【分析】【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fā)育發(fā)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另外,體重增加,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肺等內(nèi)臟器官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fā)育和智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解答】男;女孩進入青春期后;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下,身體迅速生長,隨著生殖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男女身體形態(tài)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最后形成了真正的兩性分化。青春期生長突增在起止的早晚、突增幅度和突增側(cè)重的部位上都顯示著明顯的性別差異,突增開始的年齡女孩約為9-11歲,男孩約為11-13歲,男孩一般比女孩晚兩年。由于個體差異很大,所以,通常把10歲至20歲這段時間統(tǒng)稱為青春期。

故選:C3、B【分析】【解答】在動物界中只有哺乳動物和鳥類為恒溫動物;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等的體溫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蝙蝠、鯨屬于哺乳動物,家鴿、鴕鳥屬于鳥類,青蛙屬于兩棲動物,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帶魚屬于魚類。故正確答案為B。

【分析】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正確區(qū)分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4、D【分析】【解答】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的發(fā)育也必須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jīng)過變態(tài)發(fā)育才能上陸地生活。

【分析】與青蛙一樣,蟾蜍、大鯢和蠑螈等其他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的發(fā)育也必須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jīng)過變態(tài)發(fā)育才能上陸地生活,成體既能在陸地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本題考查兩棲動物的發(fā)育。5、D【分析】【分析】地球自轉(zhuǎn);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著一個地方太陽輻射的強度.人們在經(jīng)歷晝夜更替的同時,也感受著天氣的變化.考查地球自轉(zhuǎn)的有關(guān)知識,要理解記憶.

【解答】解:A;北半球地區(qū);夏季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夏季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故A正確.

B;每一時刻;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棗莊處于東八區(qū),華盛頓位于西五區(qū),兩地相差13小時,故棗莊處在正午時,華盛頓正是黑夜.故B正確.

C;地球自轉(zhuǎn)是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轉(zhuǎn)動的運動方式;其周期為一天.我們每天經(jīng)歷的晝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時區(qū)的差異(東部的時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運動所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故C正確.

D;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判定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為逆時針;在南極上判定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為順時針.故D錯誤.

故選:D.6、D【分析】【分析】(1)納米材料中分子之間的距離平均為4nm;(2)超導體材料無電阻,根據(jù)焦耳定律Q=I2Rt可知;超導體材料無法產(chǎn)生熱量;(3)半導體材料具有單向?qū)щ娦?,對電流無放大功能;(4)原子核的聚變和裂變都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解答】解:A;納米材料中分子之間的距離為零;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A是錯誤的;

B;電熱水壺可用超導材料制作;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B是錯誤的;

C;半導體二極管有放大電流的功能;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C是錯誤的;

D;原子核通過裂變和聚變放出能量;符合實際情況;所以D是正確的.

故選D.7、C【分析】【分析】動物體細胞核移植:將動物的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一個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其重組并發(fā)育成一個新的胚胎,這個新的胚胎最終發(fā)育為克隆動物個體.【解答】解:克隆就是從原型中產(chǎn)生出同樣的復制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其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生殖,克隆羊“多利”的遺傳與提供細胞核親本相同,故為無性生殖.

故選:C.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8、螞蟻可能是依靠觸角回家選10只螞蟻剪去觸角,十只螞蟻不剪去觸角,進行觀察研究加:螞蟻如何殊取食物?.螞蟻獲取食物后如何把信息傳遞給同伴?等等【分析】【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螞蟻觸角與辨別食物方向有關(guān),實驗變量是觸角,在設計實驗時,要給螞蟻提供觸角的有無兩種環(huán)境,因此,沒剪觸角的螞蟻是起對照作用?!窘獯稹浚?)提出問題:由于螞蟻在尋找食物的行進中;頭部的觸角像天線似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所以提出的問題是螞蟻是靠觸角辨別食物方向的嗎?作出假設:螞蟻是靠觸角尋找食物;

(2)小組實驗設計還不夠完善;每組中的螞蟻太少,偶然性大,應多放幾只數(shù)量相同的螞蟻。

(3)根據(jù)探究“螞蟻是通過什么來尋找食物的?”(提示:可以考慮味覺;視覺、嗅覺或者其他);螞蟻在所經(jīng)過的道路上釋放出化學氣息,當蟻群中其他成員用觸角探測到這種氣息后,就會循著特定的路線找到同伴引導的目標,在這條路線上的螞蟻越多,留下的氣味就會越大,于是,就會有更多的螞蟻參與進來.所以提出的問題是:螞蟻是通過氣味來尋找食物的嗎?(意思對即可)。

故答案為:(1)螞蟻是靠觸角尋找食物;

(2)每組中的螞蟻太少;偶然性大,應多放幾只數(shù)量相同的螞蟻;

(3)螞蟻是通過氣味來尋找食物的嗎?9、孢子【分析】【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種多樣;根據(jù)能否產(chǎn)生種子可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兩大類。

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解答】孢子植物一般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因此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都不結(jié)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

故答案為:孢子10、傳播方向紅橙黃綠藍靛紫【分析】【分析】白光是復色光;是由7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解答】當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折射后;在光屏可以看到一條7種顏色的光帶,其顏色從上到下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故答案為:傳播方向、紅、橙、黃、綠、藍、靛、紫11、7×107Pa小【分析】【解答】根據(jù)液態(tài)壓強公式P=ρgh

可得:

火車快速通過時;會帶動空氣流速加大,從而導致周圍氣體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會大于火車周圍氣壓,人在外側(cè)大氣壓作用下壓向火車,導致危險。

【分析】液態(tài)壓強計算直接用液體壓強公式P=ρgh計算。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能夠利用該原理原理解釋常見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12、3【分析】【解答】代入密度公式可知甲乙兩金屬塊的體積相等,甲的質(zhì)量是乙的三倍,則說明甲的密度是乙的三倍。

【分析】考查關(guān)于密度的計算13、10【分析】【解答】路程s=100m;時間t=9.99s;

則蘇炳添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v==≈10m/s.

故答案為:10.

【分析】知道路程s和時間t,根據(jù)v=求出平均速度14、緯線垂直縮短點【分析】【解答】在地球儀上;指示東西方向的是緯線,它與地軸垂直,并環(huán)繞地球一圈,其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由赤道向兩極,到縮短,兩極成點。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地球和地球儀的重要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對該知識點做重點記憶。15、觸覺、痛覺、冷熱覺指尖觸覺神經(jīng)末梢比較集中【分析】【分析】皮膚內(nèi)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別感受觸覺;痛覺和冷熱覺等。

【解答】皮膚內(nèi)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別感受觸覺;痛覺和冷熱覺等。各個部位的皮膚對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觸摸一般用指尖,因為這個部位的觸覺神經(jīng)末梢比較集中;要測試病人額上的溫度,一般用手背,因為手背上的神經(jīng)末梢對熱比較敏感。

故答案為:觸覺、痛覺、冷熱覺;指尖;觸覺神經(jīng)末梢比較集中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才有葉綠體的存在,比如葉肉細胞。而在非綠色部分的細胞中,是沒有葉綠體的,比如根部的細胞。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植物細胞和葉綠體關(guān)系的理解,極易犯錯。17、B【分析】【解答】要想觀察血液中的紅細胞;因為血液呈液態(tài),因此只能制成涂片來進行觀察,而不能制成切片進行觀察,故錯誤。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三種常用的玻片標本――切片、涂片和裝片的理解。18、B【分析】【解答】在制作臨時裝片時;因為要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需要讓可見光穿過被觀察的物體,這樣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而非是越大越有利于觀察細胞。故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