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A卷)_第1頁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A卷)_第2頁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A卷)_第3頁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A卷)_第4頁
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A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高二語文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考生相關信息,并填涂相應數(shù)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2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國書畫,最講筆墨氣韻。即便使用現(xiàn)代印刷術復制,有時也很難將其精微處完美還原。然而,中國古人發(fā)明了一種方法,令復制的書畫作品足以亂真。這項技藝,便是神奇的“東方版畫藝術瑰寶”——木版水印?!八鶕?jù)原畫內容和筆意,持刀如筆,設色如畫,用和原作一樣的顏色、筆暈,在和原作一樣的宣紙上來印,因而能夠適應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比~圣陶道破了其中奧秘。不用油墨、網(wǎng)紋,以水為媒介,根據(jù)水墨滲透的原理顯示筆觸墨韻,木版水印既追求蒼勁淳厚、明朗清晰的肌理效果,又能有水墨淋漓、朦朧淡雅的煙雨意境,時而明麗清澄如渡春江,時而又散淡枯瘦如閱冬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韻味,備受文人青睞?!耙约埍舅灶伭蠟槊讲?,以雕版鐫刻為主要印制技術的水印版畫形成了一個歷史悠久、技術完備、成果輝煌的視覺文化生產(chǎn)與傳播系統(tǒng),曾對17世紀日本浮世繪木版畫產(chǎn)生深遠影響。因此,在世界版畫圖譜中形成了以銅版、石版、油印木刻為主的西方版畫語言樣式和以中國木版水印為代表的東方版畫語言樣式兩大板塊?!敝醒朊佬g學院教授、水印版畫家陳琦說。然而,清末,隨著機械化印刷技術不斷發(fā)展、西方照相技術逐漸普及,木版水印這項傳統(tǒng)手藝日趨衰落?!巴葱挠诘癜嫦鑫C,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組織刊印《北平箋譜》,后又邀約鄭振鐸先生共同出資,發(fā)起重刻輯印《十竹齋箋譜》等典籍的行動?!标愮锌?,“魯迅先生還專門撰寫了《重印十竹齋箋譜說明》,申明此番印制‘實不獨為文房清玩,亦中國木刻史上之一大紀念耳’?!毙轮袊闪⒑?,在黨和政府重視支持下,北京榮寶齋、上海朵云軒、天津楊柳青……一家家傳統(tǒng)老店煥發(fā)新生,浙江美術學院還開設水印工廠,為水印技藝的傳承創(chuàng)新打下基礎。木版水印的作品種類日漸豐富,由詩箋小品發(fā)展到冊頁、屏軸、手卷等中國書畫藝術形式全品類。同時,木版水印的工藝技法取得重大突破。1954年,榮寶齋發(fā)明印絹上水法,一舉攻克了1300多年來雕版絹本印刷的難關。幾十年來一幅幅木版水印佳作接連問世。2006年,木版水印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高二語文試題卷第1頁(共8頁)和作品同樣重要的,是技藝傳承、人才接續(xù)。在上海朵云軒木版水印工作間,眼前看不到一臺電腦、耳畔沒有印刷機轟鳴,有的,只是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和各色各樣古拙質樸的工具——一排排狼毫筆、羊毫筆,一柄柄刻刀,大大小小的棕帚、棕耙,各色皮紙、宣紙、綾絹。工作人員或凝神勾畫,將透明的賽璐珞版鋪在原作上,一色一版地分出一個個套版,再覆以薄若蟬翼的雁皮紙細細勾描;或潛心刻版,把繪好的雁皮紙反貼在梨木版上,運刀如筆、刀頭具眼、指節(jié)通靈,筆跡之粗細曲直、枯潤剛柔一如原作;或專注刷印,輕拈狼毫、蘸取顏料,分色撣在刻版上,提帚耥刷,再覆紙絹版上,運耙按砑。這支年輕的團隊,由勾描師、雕版師、水印師等18人組成,絕大多數(shù)是畢業(yè)于知名美術學府的80后、90后。由于是純手工制作且工藝要求極高,在榮寶齋,即便文壯這樣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傅,一年也只能印制兩三幅大作品。他所在的木版水印車間有50余人,通常一個月也難復制出一幅作品。漫長的磨礪、靜寂的勞作,年輕人坐得住、耐得了嗎?“基本工序就有32道,變化無窮。一步一步,這技藝好像牽著人走似的,總有學不完的東西!水、墨、木、紙的相遇充滿微妙變化,親手創(chuàng)造這種變化,感覺空氣都是甜的?!痹谀贻p人眼中,這門古老技藝有著穿越時光的恒久魅力。的確,數(shù)百年師徒相承所憑系的,正是這種對傳統(tǒng)技藝的摯愛。(摘編自陳雪《探尋“木版水印”的恒久魅力》,有刪改)材料二:《說文》里講:“匠,木工也?!苯裉斓摹敖场?,已成為心思巧妙、技藝精湛、造詣高深的代名詞。職業(yè)與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人與人卻從來都有職業(yè)品質、專業(yè)精神的差別。工匠精神厚植的企業(yè),一定是一個氣質雍容、活力涌流的企業(yè)。崇尚工匠精神的國家,一定是一個擁有健康市場環(huán)境和深厚人文素養(yǎng)的國家?!皩a(chǎn)品當成藝術,將質量視為生命”,正是這樣的極致追求,將我們帶往一個更為不凡的世界。一盞孤燈一刻刀,一柄標尺一把銼,構成一個匠人的全部世界。別人可能覺得他們同世界脫節(jié),但方寸之間他們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世界:不僅賦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著社會的審美追求,擴充著人類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么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xiàn)實力量。堅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壇,也不是鼓勵離群索居、“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而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yè)、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倡導質量至上、品質取勝的市場風尚,展現(xiàn)創(chuàng)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節(jié)選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現(xiàn)代印刷術有時難以完美還原中國古代書畫的精微處,主要是因為中國書畫有其獨特的筆墨氣韻。B.木板水印在效果呈現(xiàn)與意境表達方面都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韻味,其作品足以亂真。高二語文試題卷第2頁(共8頁)C.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木板水印因其變化無窮的工序而擁有穿越時光的恒久魅力,吸引著青年一代。D.堅守工匠精神是為了提升愛崗敬業(yè)的價值感,倡導品質至上的市場風尚,展現(xiàn)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中國木版水印為代表的東方版畫語言樣式得以形成,木版水印功不可沒。B.即便現(xiàn)代印刷技術先進成熟,作為純手工制作的木板水印仍然不能被替代。C.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作為文字的“匠”在保持其本義的同時被賦予了新的含義。D.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但人與人因職業(yè)品質、專業(yè)精神的不同而有了這種差別。3.下列選項不能充分體現(xiàn)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的一項是(3分)A.焊接火箭“心臟”發(fā)動機的中國第一人高鳳林,突破極限精度,破解20載難題。B.陳耀武搜集了1000多份與秦腔臉譜有關的文字和實物資料,打算開一個家庭展廳。C.敦煌第一位專業(yè)修復工匠李云鶴,堅守敦煌60載,潛心修復,為國寶延續(xù)生命。D.馮驥采用全球最尖端的開發(fā)引擎和AI渲染技術,研發(fā)國產(chǎn)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4.簡要分析材料二兩處畫橫線部分引文的論證效果。(4分)5.結合兩則材料,給出讓木版水印保持恒久魅力的建議。(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哥德巴赫猜想(節(jié)選)徐遲五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寫信給歐拉時,提出了:每個不小于6的偶數(shù)都是兩個素數(shù)之和。例如,6=3+3。又如,24=11+13等等。有人對一個一個的偶數(shù)都進行了這樣的驗算,一直驗算到了三億三千萬之數(shù),都表明這是對的。但是更大的數(shù)目,更大更大的數(shù)目呢?猜想起來也該是對的。猜想應當證明。要證明它卻很難很難。整個十八世紀沒有人能證明它。整個十九世紀也沒有能證明它。到了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問題才開始有了點兒進展。但是,以后又是十年沒有進展。一九六二年,我國數(shù)學家、山東大學講師潘承洞證明了(1+5),前進了一步;同年,王元、潘承洞又證明了(1+4)。一九六五年,布赫斯塔勃、維諾格拉多夫和數(shù)學家龐皮艾黎都證明了(1+3)。一九六六年五月,像一顆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數(shù)學的天空,陳景潤在中國科學院的刊物《科學通報》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經(jīng)證明了(1+2)。自從陳景潤被選調到數(shù)學研究所以來,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爛熳開放了。在圓內整點問題、球內整點問題、華林問題、三維除數(shù)問題等等之上,他都改進了中外數(shù)學家的結果。單高二語文試題卷第3頁(共8頁)是這一些成果,他那貢獻就已經(jīng)很大了。但當他已具備了充分依據(jù),他就以驚人的頑強毅力,來向哥德巴赫猜想挺進了。他廢寢忘食,晝夜不舍,潛心思考,探測精蘊,進行了大量的運算。一心一意地搞數(shù)學,搞得他發(fā)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樹上,還問是誰撞了他。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統(tǒng)通奉獻給這道難題的解題上了,他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他的兩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頰帶上了肺結核的紅暈。喉頭炎嚴重,他咳嗽不停。腹脹、腹痛,難以忍受。有時已人事不知了,卻還記掛著數(shù)字和符號。他跋涉在數(shù)學的崎嶇山路,吃力地邁動步伐。在抽象思維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巖升登,降下又升登!善意的誤會飛入了他的眼簾。無知的嘲諷鉆進了他的耳道。他不屑一顧;他未予理睬。他沒有時間來分辯;他寧可含垢忍辱。餐霜飲雪,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他氣喘不已;汗如雨下。①時常感到他支持不下去了。但他還是攀登。用四肢,用指爪。真是艱苦卓絕!多少次上去了摔下來。就是鐵鞋,也早該踏破了。人們嘲笑他穿的是通風透氣不會得腳氣病的一雙鞋子。不知多少次發(fā)生了可怕的滑墜!幾乎粉身碎骨。他無法統(tǒng)計他失敗了多少次。他毫不氣餒。他總結失敗的教訓,把失敗接起來,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龍繩子和金屬梯子。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一次,前進一步。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由失敗堆壘而成。他越過了雪線,到達雪峰和現(xiàn)代冰川,更感缺氧的嚴重了。多少次堅冰封山,多少次雪崩掩埋?、谒拖衲切┱鞣槟吕尸敺宓挠⑿鄣巧竭\動員,爬啊,爬啊,爬?。憾镜恼u謗,惡意的污蔑像變天的烏云和九級狂風。然而熱情的支持為他撥開云霧;愛護的陽光又溫暖了他。他向著目標,不屈不撓;繼續(xù)前進,繼續(xù)攀登。戰(zhàn)勝了第一臺階的難以登上的峻峭;出現(xiàn)在難上加難的第二臺階絕壁之前。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淵之上;他只管攀登,在無限風光之間。一張又一張的運算稿紙,像漫天大雪似的飛舞,鋪滿了大地。數(shù)字、符號、引理、公式、邏輯、推理,積在樓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為膝下群山,雪蓮萬千。他終于登上了攀登頂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臺階。他證明了這個命題,寫出了厚達二百多頁的長篇論文。閔嗣鶴教授給他細心地閱讀了論文原稿。檢查了又檢查,核對了又核對??隙耍淖C明是正確的,靠得住的。他給陳景潤說,去年人家證明(1+3)是用了大型的、高速的電子計算機。而你證明(1+2)卻完全靠你自己運算。難怪論文寫得長了。太長了,建議他加以簡化。十一九七三年春節(jié)過去了。頭一天上班,陳景潤把一沓手稿交給了李書記,說:“這是我的論文。我把它交給黨。”③李書記看看他,又輕聲問他:“是否那個(1+2)?”“是的,閔老師已看過,不會有錯誤的。”陳景潤說。數(shù)學研究所立即組織了一次小型的學術報告會。十幾位專家,聽了陳景潤的報告,一致給以高度評價。然后,數(shù)學研究所業(yè)務處將他的論文上報院部。十一……早在他的論文發(fā)表時,西方記者迅即獲悉,電訊傳遍全球。國際上的反響非常強烈。英國數(shù)學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數(shù)學家李希特的著作《篩法》正在印刷所付印。他們見到了陳景潤的論高二語文試題卷第4頁(共8頁)文立即停止印刷,并在這部書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陳氏定理”。他們譽之為篩法的“光輝的頂點”。在國外的數(shù)學出版物上,諸如“杰出的成就”“輝煌的定理”,等等,不勝枚舉。一個英國數(shù)學家給他的信里還說:“你移動了群山!”真是愚公一般的精神呵?、芑騿枺哼@個陳氏定理有什么用處呢?它在哪些范圍內有用呢?大凡科學成就有這樣兩種:一種是經(jīng)濟價值明顯,可以用多少萬、多少億人民幣來精確地計算出價值來的,叫做“有價之寶”;另一種成就是在宏觀世界、微觀世界、宇宙天體、基本粒子、經(jīng)濟建設、國防科學、自然科學、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等等等等之中有這種那種作用,其經(jīng)濟價值無從估計,無法估計,沒有數(shù)字可能計算的,叫做“無價之寶”,例如,這個陳氏定理就是。(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每個不小于6的偶數(shù)都是二個素數(shù)之和的猜想,并表明要證明它很難。B.文章將陳景潤及其證明的(1+2)比作一顆璀璨的明星,意在突出其給數(shù)學界帶來的強烈震撼,形象生動。C.被選調到數(shù)學研究所后,陳景潤如魚得水,才智進一步展現(xiàn),在很多問題上改進了中外數(shù)學家的結果。D.徐遲運用冷靜的筆調敘述了陳景潤勇攀數(shù)學高峰的經(jīng)歷,成功激發(fā)了讀者對數(shù)學家的崇敬之情。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從前文“他”的行動轉到“我”的感受,敘述角度的轉變讓讀者更能沉浸其中。B.句子②運用比喻、反復手法,凸顯陳景潤在證明(1+2)的過程中非同尋常的艱難。C.句子③“輕聲”“是否”等詞表現(xiàn)了李書記對陳景潤研究成果的試探性詢問與關心。D.句子④“什么用處”“哪些范圍內有用”,連續(xù)反詰,引發(fā)讀者思考陳氏定理的價值。8.這篇報告文學用文學的語言和手法報道社會真實事件。請結合文本內容,就作品文學性與新聞性的統(tǒng)一寫一則札記。(100字左右)(7分)二、古代詩文閱讀(41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材料一: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肮唬骸吧圃?!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晏嬰進曰:“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jié)①,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焙缶肮匆娍鬃?,不問其禮。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备叨Z文試題卷第5頁(共8頁)衛(wèi)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膘`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wèi)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wèi)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膘`公曰:“善?!比徊环テ?。靈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鬃余叭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笨鬃有?。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材料二:或以賢圣之臣,遭欲為治之君,而終有不遇,孔子、孟軻是也。孔子絕糧陳、蔡,孟軻困于齊、梁,非時君主不用善也,才下知淺,不能用大才也。夫能御驥騄者,必王良也;能臣禹、稷、皋陶者,必堯、舜也。御百里之手,而以調千里之足,必摧衡折軛之患;有接具臣之才,而以御大臣之知,必有閉心塞意之變。故至言棄捐,圣賢距逆,非憎圣賢,不甘至言也。圣賢務高,至言難行也。夫以大才干小才,小才不能受,不遇固宜。(節(jié)選自王充《論衡·逢遇篇》)【注】①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jié):把登階下階、進退揖讓和各種行走等禮節(jié)弄得特別繁瑣。9.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賦分。(3分)景公止A孔子B曰C奉子以季氏D吾不E能F以季孟之G間待之。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諸,與《孟子》中“‘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的“諸”用法不相同。B.殫,用盡,竭盡,與成語“殫精竭慮”和“殫思極慮”中“殫”字的意思都相同。C.刺,指責,抨擊,與《鄒忌諷齊王納諫》“能面刺寡人之過者”的“刺”意思相同。D.遇,與《赤壁賦》中“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的“遇”意思不相同。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晏嬰認為,在周室衰微、禮樂殘缺已久的情況下,齊景公打算用禮樂改造國家不是好辦法。B.孔子認為雖然蒲邑的男女都有誓死衛(wèi)國的志氣,但真正要討伐的只有四五人,故蒲邑可伐。C.陳蔡兩國大夫擔心孔子被楚國任用后會攻打陳蔡兩國使之陷入險境,所以圍困了孔子及其弟子。D.王充以千里馬設喻,說明才智不完備卻去駕馭能臣,必然導致能人賢士才智受壓制的后果。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今蒲,衛(wèi)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wèi)伐之,無乃不可乎?(2)故至言棄捐,圣賢距逆,非憎圣賢,不甘至言也。13.概括材料二中王充認為孔子不被重用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一中可以支持這一觀點的事實。(5分)高二語文試題卷第6頁(共8頁)(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4~15題。論詩十絕(其三)[宋]戴復古意匠如神變化生,筆端有力任縱橫。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論詩三十首·二十一[金]元好問窘步①相仍②死不前,唱酬無復見前賢。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咀ⅰ竣倬讲?,邁步迫促。②相仍,相沿襲。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戴詩一、二句指文學創(chuàng)作要做到構思精巧靈活變通,方能“筆端有力”揮灑自如。B.元詩首句意指以詩唱和酬答時會受到他人詩歌用韻的束縛,因而不能自由表抒己意。C.兩首詩在議論過程中均以對比手法來表達自己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看法,觀點鮮明集中。D.兩首詩作者就詩論詩,各自表達了不同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張,富有哲理,讀來發(fā)人深省。15.“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一句充滿哲理,請結合元好問的詩,談談你對“自我”與“隨人”兩者關系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十二章》中“,”兩句話,通過辯證地分析對待“賢”與“不賢”的態(tài)度與做法,點明了人不斷前進的方法。(2)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連用兩個問句表現(xiàn)面對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詩人不由得遐思冥想的句子是:“??”(3)在《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司馬遷用“,”對《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小雅》進行了評價。(4)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與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意思相近,發(fā)人深省,有異曲同工之妙。(5)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意蘊,“長城”在詩詞中屢見不鮮,如“,”。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4小題,17分)材料一:我最喜歡的是一頭紅犍牛,高高的肩峰,腰長腿壯,單套也能拉得動大步犁。紅犍牛的犄角長得好,又粗又長,向前彎去;幾次碰上鄰村的牛群,它都把對方的首領頂?shù)脭£嚩印N铱偸嵌嘟o它拌些料,犒勞它。但它不是首領。最討厭的還是那頭老黑牛,不僅老奸巨猾,而且專橫跋扈,雙套它也會氣喘吁吁,卻占著首領的位置。遇到外“部落”的首領,老黑高二語文試題卷第7頁(共8頁)牛倒也勇敢,但不下兩個回合,便跑得比平時都快了。那頭老生牛就好,雖然比老黑牛還老,卻和藹得很,再小的牛沖它伸伸脖子,它也會耐心地為之舔毛……和牛在一起,也可謂其樂無窮了,不然怎么辦呢?方圓十幾里內看不見一個人,全是山。偶爾有攔羊的從山梁上走過,沖我吶喊兩聲。黑色的山羊在陡峭的巖壁上走,如走平地,遠遠看去像是懸掛著的棋盤;白色的綿羊走在下邊,是白棋子。山溝里有泉水,渴了就喝,熱了就脫個精光,洗一通。那生活倒是自由自在,就是常常餓肚子。(節(jié)選自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有刪改)材料二:史鐵生的小說基調緩慢而平和,語言清新悠然,頗具藝術性。作者將當年在陜北插隊的親身經(jīng)歷融入小說,著意于陜北農民清貧閑適的心境,處處浸透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