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初中語文寫景類寒假校內作文寫作技法分析(附名家名篇+學生范文)_第1頁
2025年上海市初中語文寫景類寒假校內作文寫作技法分析(附名家名篇+學生范文)_第2頁
2025年上海市初中語文寫景類寒假校內作文寫作技法分析(附名家名篇+學生范文)_第3頁
2025年上海市初中語文寫景類寒假校內作文寫作技法分析(附名家名篇+學生范文)_第4頁
2025年上海市初中語文寫景類寒假校內作文寫作技法分析(附名家名篇+學生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寫景文是指以描寫有代表性的自然現(xiàn)象、自然環(huán)境等為主的文章。自然現(xiàn)象、自然環(huán)境通常指季節(jié)與時令的變化、大地山川、日月星辰、風云雨雪、花草樹木、地域風貌的形態(tài)或狀況。寫景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法:1.對比寫景法。運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能夠突現(xiàn)“景”的細微差異。如《紫藤蘿瀑布》一文,作者把十幾年前的一株零丁的藤蘿同眼前的紫藤蘿瀑布對比著寫,表現(xiàn)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兩個時期迥然不同的時代特征;《故鄉(xiāng)》一文,作者把二十年前故鄉(xiāng)的美好同現(xiàn)實中故鄉(xiāng)的蕭條進行對比,揭示辛亥革命以來廣大農(nóng)村經(jīng)濟日趨破敗的現(xiàn)實。2.擬人寫景法。運用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把“景”人格化,能使“景”富有生機。如《山中訪友》一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那“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白云、瀑布、懸崖、峽谷、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雷陣雨、老柏樹、螞蟻……一個個與之互訴心聲,展現(xiàn)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3.比喻寫景法。運用比喻的表現(xiàn)手法,使所繪之景更生動形象、更具體可感。如朱自清的《春》,文中分別用“火”、“霞”、“雪”喻春花,用“牛毛”、“花針”、“細絲”喻春雨,用“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喻春天,一連串的比喻,寫出了江南春天的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春的美景、春的氣息、春的聲響都一一刻入讀者的腦海里。4.動靜結合法。景物描寫要動靜結合。自然現(xiàn)象、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有的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有的處于變化狀態(tài),既要寫出它的靜態(tài),例如景物的位置、形態(tài)、大小、色彩等,又要寫出它的動態(tài)、景物瞬間的形態(tài)、位置、聲音、色彩等方面的變化。寫景要做到有動有靜,動靜結合,逼真?zhèn)魃瘢o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魯迅的《社戲》寫春夜出航時連山之景:“淡黑起伏的連山,仿佛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币痪洌o為動,以動寫靜,襯托出想看社戲的急切心情。5.簡筆勾勒法。也叫“白描”,是一種文字簡練單純、不作任何修飾渲染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手法能保持生活的原滋原味。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前部分寫百草園冬景時,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寫出了百草園的其樂無窮。6.細筆描繪法。也稱工筆描繪,即注重細部的描繪,表現(xiàn)其獨有的特征。7.綜合表現(xiàn)法。即綜合調動各種表現(xiàn)手法,來描摹景物的特征。寫景時可以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或調動多種感官多側面多層次地反復描繪。如魯彥的《聽潮》一文,作者調動視覺、味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寫潮來時的情景,這種先聲奪人之勢,緊緊抓住了讀者的閱讀欲望?!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一文也調動視覺、聽覺、味覺等感官描繪百草園美麗景色,寫得有聲有色有趣。有時甚至還將某一種感覺轉化成另一種感覺來描寫景物。如宗璞在《紫藤蘿瀑布》一文中寫到:“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籠罩著我。”作者以視覺寫嗅覺,把虛幻的芳香形象地展示在讀者面前。怎樣才能寫好景呢?1.抓住特點。也就是要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特征。觀察要講究方法,一般是按照“整體——局部(重點觀察部分)——整體”的順序進行,不但要觀察景物的靜態(tài),還要觀察它的動態(tài),抓住它的特征。景物的特點是客觀存在的,由于自身構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狀、色彩、態(tài)勢、光澤、聲響等構造特征千差萬別,具有鮮明的個性。從地理因素講,高山、平原、荒漠,都是風姿迥異,即使同是風、霜、雨、雪,江南塞北也各有不同。就時間因素講,一年之內,春、夏、秋、冬的景色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季節(jié),南國北疆也有差異,因此,我們寫景時一定要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本質特征。2.寫出層次。確定了特點,還要按一定順序描寫。寫景的順序要符合表達需要。寫景的文章,通常是用第一人稱“我(作者)”觀察的順序描寫,或按觀察點的轉變和時間的先后去安排。如果是固定觀察點,可按空間順序來寫,也可按時間順序描寫,還可以按作者的行蹤線索來寫。如果是移動觀察點,一般是將時間與空間的順序結合起來寫。特別是在描繪某一場景時,要注意動靜結合,或先靜后動、或先動后靜、或化靜為動、或以動寫靜;還要注意把聽到的、看到的、嗅到的、嘗到的、摸到的、想到的按某種順序多層次地表現(xiàn)出來,給讀者以全方位的感受。3.融入感情?!耙磺芯罢Z皆情語”,自然界中“景”本身并無任何感情色彩可言,但它一經(jīng)作者寫入作品,便會帶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純自然物了。融情于景,往往是作者在描寫景物的同時,用抒情的筆調,直接或間接地抒發(fā)自己對景物的或褒或貶的感情。寫景時要調動想象,把自己對景物的獨特、真實的感受表露出來??梢灾笔阈匾?,如朱自清的《春》,文章通過對初春景色的描繪、渲染,抒發(fā)了熱愛春天、熱愛生命、對未來充滿信心與美好憧憬的誠摯感情;也可以結合敘述、描寫等,滲透在字里行間間接抒情,如陸定一的《老山界》,文中描寫戰(zhàn)士們半夜露宿懸崖邊的場景:“……除此之外,就是寂靜。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一段,“春蠶咀嚼桑葉”的安寧、“野馬在平原上奔馳”的自由、“山泉在嗚咽”的清幽、“波濤在澎湃”的博大,透露出紅軍戰(zhàn)士以苦為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4.錘煉語言。任何文章都需錘煉語言,寫景文更是如此。一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錘煉:1詞語的富于變化(要斟酌每一個動詞、形容詞、量詞等是否準確);2長短句的交錯使用(長句顯得莊重,短句顯得活潑);3句與句的音韻是否和諧(和諧的音韻利于朗讀);4貼切地運用修辭格(如:引述典故、詩句,能增加文章的傳奇色彩,給景物增添詩情畫意,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運用排比、對偶等,能增強文章語言的氣勢……)等,這樣盡可能地把抽象的描得形象具體,呆板的繪得靈飛神動,繁雜的畫得層次分明,膚淺的寫得豐厚深邃,使文章語言優(yōu)美,意蘊豐厚。學生范文屬于烏鎮(zhèn)的古老和安逸一直想去烏鎮(zhèn),想去領略它的古老,想去享受它的安逸,也想去探訪茅盾筆下的那個林家鋪子……第一次接觸烏鎮(zhèn)是從我爸的口中??此硷w色舞地描繪著烏鎮(zhèn)的古老,我不以為然——不就小小的一個鎮(zhèn)嘛,用得著說得如此天花亂墜?古老?我就不信它能比河姆渡還古老!第二次接觸烏鎮(zhèn)是從自己的眼里——從街頭的巨幅廣告畫里。隔著一條街的熙熙攘攘,我注視了那幅畫很久,開始對自己先前的不以為然感到懷疑,這烏鎮(zhèn)真是夠古老的。按捺不住的好奇心讓我猛做烏鎮(zhèn)夢,還曾經(jīng)雄心勃勃地策劃著與一個朋友一同前往。策劃歸策劃,我們的策劃沒有結果;也許因為我們天生有惰性,也許因為我們的父母有許多理由阻止我們,不管怎樣,我失去了第三次接觸烏鎮(zhèn)的機會。機會總會來的,只不過遲了些。我總算踏上烏鎮(zhèn)的土地了。同行的同學真是能搞笑,說什么我們這是沿著茅盾走過的路行進。就好像踏上烏鎮(zhèn)便能聞到古老的氣息:我們臨近河道,古老化作河水靜靜地流淌;我們跨上拱橋,古老化作青苔生長在石磚上;我們來到藥房,古老化作藥味彌漫在空氣中;我們走進染坊,古老化作藍花印染依附在布帛上;我們拐人胡同,古老化為泛黃的春聯(lián)殘留在木門兩側;我們經(jīng)過布坊,古老化作婆婆手中的梭子穿梭于兩行絲線之間;我們觀看皮影戲,古老化作那一根根線牽動著皮影的一舉一動……所到之處,除了古老,還有安逸。河水是靜靜地流,藥味是緩緩地散,布帛是輕輕地飄……這個小鎮(zhèn)安逸地接受著午后陽光的洗禮。有人在納著鞋底,敞開著的門正中掛著的中國結上垂著一串銀鈴,輕輕地隨風飄,隨風響……陽光被水面反射到櫸木墻上,斑斑駁駁,水波在蠕動,光斑也在舞動……也許烏鎮(zhèn)是一幅畫,不知是哪位大師畫的,雖然用的都是暗色,卻把古老和安逸給了烏鎮(zhèn)。也許烏鎮(zhèn)是一首詩,不知是哪位詩人詠下的,雖然沒有搶眼的文字,卻將古老和安逸給了烏鎮(zhèn)。也許烏鎮(zhèn)是一朵花,不知是誰種下的,盡管是朵純樸的花,卻開得異常旺盛,它用每根花蕊、每片花瓣盡情地綻放著古老和安逸。短暫的一天,望向烏鎮(zhèn)的最后一眼落在了那條河上,它還在靜靜地流淌,有誰知道它的盡頭在哪兒么?如果無人知曉,那么我祝它永遠流下去。或許若干年后會忘了這一天,但不會忘記的是,我曾去過一個地方叫烏鎮(zhèn),那里有屬于它的古老和安逸。九龍橋九龍橋是荊州的名勝之一。它位于一東門風景區(qū)內,是入城的咽喉。它橋體優(yōu)美,設計精巧,結構堅固,令中外游客駐足觀望,流連忘返。九龍橋橫跨在護城河上。它長98米,寬15.7米,全身成弧形。遠望九龍橋,仿佛雨后彩虹,又如蛟龍出水,靜臥水面,神態(tài)安祥。站在橋下的回廊里,九拱連環(huán)、九龍噴水的勝景,盡收眼底。九龍橋是由九個半圓形、大小不一的石拱組成的,和盧溝橋一樣,屬聯(lián)拱石橋。中間的一拱最大,直徑為6米,兩旁各有兩個中拱、兩個小拱,成對稱排列,依次變小。這樣,大拱領小拱、小拱伴大拱,拱拱相聯(lián),不僅節(jié)省了石料,增大了橋身的過水量,而且九拱連環(huán),渾然一體,相映成趣。石拱的上面各有一個石雕龍頭。探出身子的龍頭,氣宇軒昂。兩耳高高翹起,似在傾聽水聲;兩眼左顧右盼,仿佛在觀花賞景。寬大的龍嘴里不時地噴起縷縷水霧。在陽光的折射下,縷縷水霧編織出七彩的水簾,條條水簾交織變幻,在護城河上搭起道道彩虹。紅、綠、青、藍、紫,如夢如幻;彩虹飛懸,水珠飛濺,如詩如畫。徜徉九龍橋,不知天上人間!順著回廊旁的石階走上去,橋上欄桿排列,橋面平坦寬闊,又是別樣的景致。橋上兩旁為雙層青石欄桿,寬約3.5米,像一個弧形走廊。欄桿每隔1米有一根欄柱,欄柱間為一長方形青石欄板。欄柱為“蓮花寶座”形,柱頭似花燈,亭亭玉立,柱基似蓮花,含苞欲放。欄板上雕龍刻鳳,鑿花鐫鳥:有“龍鳳呈祥”,有“二龍戲珠”,有“喜鵲鬧春”,有“孔雀開屏”……刻龍若騰,刻鳳若飛,刻鳥若啼,刻花若放,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令中外游客嘆為觀止。橋面為混凝土澆制,平坦光潔,堅固大牢靠,寬約9米,人車分流,秩序井然。九龍橋為疏通荊州的交通發(fā)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站在城墻上俯視城下,九龍橋便像濃筆重書的“1”字,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刂辈宄情T。橋東,楊柳依依,群鳥騰飛;橋西,翠竹青青,臺榭幽幽;橋上,游客悠悠,行車匆匆;橋下,波光粼粼,浮萍點點……好一幅優(yōu)美和諧的圖畫。難怪到荊州旅游的中外游客說,到荊州,不看九龍橋,真乃平生一大憾事!三峽之游昨日曾夢想三峽一游,今日便夢想成真。乘坐“江渝115號”,乘風破浪,來到三峽之口,白帝城之下。隱沒在綠林叢中的白帝城,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半邊臉。劉備曾在此據(jù)守,這里住過多少猛將大帥,本應當氣勢不凡,今日一見,怎如此害羞?我曾欣賞過桂林山水之清秀,目睹過大海之靜謐與瘋狂,卻一直猜思三峽風光,向往三峽美景,今見三峽,方知長江之秀麗,祖國山河之旖旎、壯美!三峽口,兩座擎天柱石,上懸下削,壁立對峙,“兩峽相抱如門閥,一穴大風從中出”;“眾水聚萬涪,瞿塘爭一門?!比ㄖ畢R于門下,奪路爭流,激起巨波,發(fā)出怒吼,更添夔門之雄偉壯麗。三峽的山——險。危險兀立,拔地而起,這里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嵯峨,又獨具“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的險峻磅礴。身處其間,剎時變得渺小異常,有一種“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的感覺。船行江面,抬頭仰望,只見一線天光,幾口懸棺掛于半空中,那古老的傳說,給三峽更添了幾許神秘……三峽的山——秀。千山一碧,青翠蒼莽,有如龍翻騰,有若鳳展翅,有似青屏障,真是無奇不有,各展英姿?!吧衽濉笔侨荷街械馁?,“她”孤峰突起,高它山一籌,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正眺望遠方……江水匆匆,細雨飄灑,江面白帆點點。山間飲牛牧羊,空中云霞悠悠,比畫卷生動,比仙境美妙。待紅日探出頭來,輕舟已過萬重山。川江號子雄渾的音符合著驚濤拍岸,化成山之魂,水之魂。山襯托水,水依托山,向人間呈現(xiàn)它的種種嫵媚和雄壯。我贊美長江,它有無限的源泉;我依戀長江,它有母親的情懷。“嘟——”一聲響亮的汽笛,把陶醉在美景中的我驚醒,望眼前的青山、綠水,縷縷詩情,悠悠畫意,盡在其中。感謝你,三峽的山,三峽的水!是你,令我領略到祖國山河的雄姿!是你,令我陶醉在祖國的青山綠水之間!九江游記前年暑假,我和姥姥到九江市探親,順便游覽了九江城。山清水秀的九江城,千百年來曾吸引過多少文人墨客登臨游覽。他們訪古潯陽江頭,留連于甘棠湖濱,足跡踏遍了玲瓏別致的錦繡江城。今日,在風光旖旎的九江城中,最使游客感興趣的是甘棠湖。甘棠湖,原名景星湖,也叫南門湖,位于九江市中心。據(jù)市區(qū)地圖介紹,湖的面積約為八十公頃,是一個“自有源頭活水來”的天然湖泊。夏天,火紅的太陽把平靜的湖面變成了一面耀眼的鏡子。一條新修繕的石橋通往水中的亭子,亭子懸掛著寫有“煙水亭”字樣的匾額,那匾額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據(jù)說煙水亭是三國名將周瑜所建。石橋的旁邊有一塊很大的青石板,上面刻著一些古老的花紋,人們說那便是周瑜的點將臺,許多游人爭先恐后地站在點將臺上留影。煙水亭中有許多古老的文物,五光十色,使人眩目。特別使我感興趣的是那閃著寒光的青銅寶劍,那恐怕就是古時武器的代表吧,要是現(xiàn)在人們再拿著那種武器去作戰(zhàn),未免太愚蠢了。湖東邊的岸上一塔巍然屹立,高聳云際,與西邊湖中的煙水亭遙相呼應,那便是游人仰慕的大勝古塔。塔高七層,紫煙作屏,塔上有一女人盤腿端坐,口中念念有詞,實令人發(fā)笑。塔旁邊是一座樣式古老的亭子,卻放出耀眼的光澤,一看便知是修過不久的。據(jù)說,那四個又尖又彎,尖頭上還雕有漂亮花紋的亭子角,也是剛剛修補起來的。原來的亭子角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一些“造反英雄”砸爛了。憑著甘棠湖堤的鐵鏈欄桿遠眺:綠蔭掩堤,風景如畫,湖山、古塔、樓房倒映水中,融為一體。湖中,游客們駕著租用的小船欣賞著這幽雅的景色,歡聲笑語,此起彼落,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當年白居易送客聽琴的潯陽江頭,如今丹楓似火,綠樹參天,江中呈現(xiàn)出“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生動景象?!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了更好欣賞大江美景,我在舅公帶領下登上了停泊在碼頭上的最大的一艘船——l1號輪船的頂部。若不是有人領路,我這個鄉(xiāng)下孩子在這五層建筑上真要轉得暈頭轉向。站在船頂上放眼觀看奔騰直瀉的大江,像一條銀色的帶子向前延伸著。那下游翻騰的水花在太陽的照射下霧氣騰騰,真是一幅“浪下三吳起白煙”的景象。長江兩岸,村鎮(zhèn)、工廠星羅棋布。那郊外一望無際的田野像一幅巨大的黃綢,嚴整而柔軟,江風吹拂,黃綢抖動,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看到這些,我更感到祖國秀麗河山的可愛。這時,也只有在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心曠神怡”!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晚霞映紅了木船上的白帆,那夕陽的余輝在—朵朵浪花上閃耀,江水被照得通紅通紅,真所謂“一道殘陽錦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入夜,華燈齊放的九江港流光飛彩,揮灑成數(shù)十里的燦爛燈河,聳立在煙波急流中的九江長江大橋工地燈影如織,船隊穿梭,焊光燭天,鐵龍飛舞……好一番熱鬧的景象!美麗幽雅的九江城,在我記憶深處打下了烙印,以至兩年后的今天我還在想念它。如果不是學習緊張,我真想再去游覽一次呢。穿行在水色江南我迷戀著旅行,熱衷于悠游山水,覽湖光山色。我尤愛江南,閉上眼,總有一個關于江南馥郁的夢在冥冥之中召喚著我,召喚我?guī)弦活w旅行的心,穿行在水色江南……聽著江南溫婉小調,吳儂軟語在耳邊呢喃,這些總會讓我想起江南水鄉(xiāng)的煙柳畫橋,想起烏鎮(zhèn)的美。在烏鎮(zhèn)旅行,穿行在水鄉(xiāng)的灰瓦白墻,小橋流水木舟之間,仿佛在一呼一吸的間隙里都充滿著江南獨有的如水氣韻,站在白石橋上,空氣里是江南一域煙雨的潮濕,有羅衫淡淡的水鄉(xiāng)女子手提荷花燈,撐一把油紙傘與我擦身而過。她回眸,仿佛有清澈的湖水在她眉黛泛濫,我的心醉在江南女子梨窩淺淺的笑容中,亦醉在烏鎮(zhèn)那雋永的流水間,難以自拔。行走在這江南水鄉(xiāng)最美的一隅,我那顆酷愛旅行的心裝滿了烏鎮(zhèn)的溫柔氣息,烏鎮(zhèn)啊烏鎮(zhèn),你在我心里盛開出一個永恒的天堂。漫步在西子湖畔,我總有一種穿行歷史的恍惚,畢竟,這里沉淀了太多太多的文明,太多太多流傳千載的故事,閉上眼,湖上有風吹來,我依稀聽見有鶴在石頭城依水的朱樓外幽鳴,猝不及防地,一個個動人的傳說帶著西湖氤氳的水汽向我迎面撲來,關于蘇堤,雷峰塔,關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絕美詩篇……在西湖旅行,我看見霧氣氤氳在流水邊,把水草和游魚的呼吸也變得如同絲綢一般柔嫩,西湖所蘊藏著的浩如煙海的歷史精髓,讓我心動。讀著李后主的“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總能無端地讓我想起秦淮紛飛的瓊花以及漫天的柳色,秦淮,這一個多情的地方,總能讓我憶起這里吹斷云水間的笙蕭,寒煙籠細雨的庭花,憶起李煜的“露華新月春風度,車如流水馬如龍”……這些關于秦淮八艷,南唐故里的故事,沉積在江南上苑的郁郁樓臺間,傾訴著瓊花月影中道不盡的往事,在秦淮旅行,我捕捉到了李后主的悲傷,以及無數(shù)水色江南的美麗所在。旅行是一個讓我心醉的過程,穿行在這如水江南,讓我在美景中洗盡心中的莽莽紅塵,讓我汲取了歷史的深沉,更讓我品味到了如水的絕代才情。帶著滿心的歡愉在水鄉(xiāng)旅行,我一路收獲著美麗。請和我一起穿行在如水的江南……江南小游順著江南的小橋流水,我在云影波心中端詳這幅美麗神奇的江水風情畫。流動的水,綠得靚麗,綠得深邃,我俯下身子,輕輕撥弄湖水,儼然低矮的房子,加上我被映入了流動的畫卷之中。這水,流動得清悠緩慢,不像三峽,“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水,玉盤一樣深錠的顏色,似用青草釀成的果酒,不像小石潭“潭中魚可白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看得清晰透徹。漁夫用槳緩緩推動著流水,我也和吳均一樣體驗一下“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自在和悠閑。第一腳踏在江南的路上,潮濕的路面,青苔早已不分季節(jié)地滋長,倒吸一口氣,新鮮的空氣,嗅不到城市間絲毫的尾氣,嗅不到城市的喧囂,只能嗅到這里土地上散發(fā)的夾雜著野花的點點幽香,這屬于江南的獨特氣息。我不禁閉上了雙眼,用我的嗅覺、聽覺去感悟這個別樣的地方,去領會這里濃厚的文化氣息。我不由得轉到一條安靜幽邃的小巷,有幾戶人家,只是窗扉緊掩,紅漆大門,雕花紋印,上前一看,門上的角落里纏繞著蜘蛛絲,那是沒有人住的房子,時過境遷,人已去,樓已空,房子的主人留下這座破敗的豪宅,過往的人群往往停住腳步,去揣測這個大戶人家的身份,地位,以及主人的浮華……這個小巷,抬起頭來,天被拉成一條細線,這條小路定有一群活潑的孩子從這兒經(jīng)過,跑跑跳跳,上學放學……定有一位老奶奶摸索著路,趕往集市……郵差騎著自行車,在狹窄的小道中搖搖擺擺,把信送往千家萬戶。還有,還有那個丁香姑娘,手持油傘,慢慢走過小巷……??!這條路承載著多少人,承載著多少數(shù)之不盡的文化情結啊,這條路究竟是一條怎樣的路呀?我往來時的路走了過去,凄厲的琵琶聲勾住了我的魂。一女子半掩著頭,妖嬈的身子隨著琵琶有節(jié)奏地搖動,調弄得碧波蕩漾,女子一凝神,道路兩旁的一切似乎冰封,又在彈指一揮間破滅……多哀怨的曲調,女子的心中有太多太多難以言表的情愫吧?我沉重地想著,靜靜地離開了……一路上,我都在回味著江南發(fā)生的事,好像是注定的,又好像是巧合,我說不清。生在大城市的我頭一遭看到這樣樸實的地方,感受這凄美的情緒。這一輩子,也只有這次令我懷著沉悶的氣息去閱讀這個地方。江南的景,江南的物或是江南的人,都是最最原始的人文遺韻。我捧著這些情感,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個有著濃濃文化氣息的地方。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