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市場需求、供應與均衡價格
一、單項選擇題
1.價格是影響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價格和需求的變動成()。
A.成正方向變更B.成反方向變更C.不相關D.完全等價
[答案]:B
[解析]:一般而言,產品自身價格和需求的變動呈反方向變更。參見教材P1。
2.需求量的變動是指()。
A.由于消費者收入的變動引起的需求的變動B.由于消費者偏好的變動引起的需求的變動
C.同一條需求曲線上點的移動D.需求曲線的移動
[答案]:C
[解析]:選項ABD都是關于需求變動的描述。需求量的變動,是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價格變動對需求
的影響。需求量的變動是由價格的變動引起的,是同一條需求曲線上點的移動,價格上升,需求削減,價
格下降,需求增加。參見教材P2。
3.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價格上升,供應增長,價格下降,供應削減,這種變動表現為()。
A.供應曲線發(fā)生位移B.需求曲線發(fā)生位移C.供應沿供應曲線變動D.需求沿需求曲線變動
[答案]:C
[解析]:價格上升,供應增長,價格下降,供應削減,這種變動表現為供應沿供應曲線變動。參見教
材P3。
4.已知某一時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D=50-5P,供應函數為S=-10+5P,則均衡價格為().
A.4B.5C.6D.1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供應與需求相等時的價格,所以令50-5P=-10+5P,解除P=6。
參見教材P4。
5.在我國,愛護價格屬于政府對市場價格的()。
A.平衡措施B.干預措施C.緊急措施D.引導措施
[答案]:B
[解析]:在我國,愛護價格屬于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預措施。參見教材P5。
6.最高限價的目標是()。
A.愛護消費者利益或支持某一產業(yè)的發(fā)展B.愛護生產者利益或支持某一產業(yè)的發(fā)展
C.愛護消費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產者的生產成本D.愛護生產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產者的生產成本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最高限價的目標。最高限價的目標是愛護消費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產者的生產成本。
參見教材P4。
7.以下對最高限價和愛護價格分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愛護價格的目的是愛護生產者利益或支持某一產業(yè)的發(fā)展
B.我國采納愛護價格支持農業(yè)生產和穩(wěn)定農夫收入水平
C.當實施最高限價、出現短缺現象時,就會出現嚴峻的排隊現象
D.當某種產品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可能影響生產進行時,可采納愛護價格方式干預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最高限價和愛護價格的理解。當某種或某些產品價格上漲幅度過大,有可能影響
居民的基本生活須要或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時,政府可以實行最高限價方式進行干預,所以選D。參見教
材P4-5。
8.某商品的價格為5元/件時,銷售量為500件;當價格提高到7元/件時,銷售量為300件。依據弧彈性公
式計算,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是()。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弧彈性的計算公式。弧彈性=200/[(500+300)⑵+2/[(5+7)/2卜1.52。
9.一般來說,()的產品需求彈性較大。
A.用途少B.壟斷性C.生活必需D.有很多相近的替代品
[答案]:D
[解析]:一般來說,有很多相近的替代品的產品需求彈性較大。參見教材P6。
10.若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
A.增加B.削減C.不變D.無影響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的理解。若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削
減,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增加。
11.企業(yè)實行薄利多銷策略的理論基礎是()1>
A.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小于1時,降低價格使得銷售收入增加
B.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時,降低價格使得銷售收入增加
C.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小于1時,提高價格使得銷售收入削減
D.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時,提高價格使得銷售收入增加
[答案]:B
[解析]: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大于1時,商品富有彈性,降低價格可以使銷售收入增加,選項B說法正
確。參見教材P7。
12.兩種商品為互補品,則交叉彈性系數為()。
A.負數B.正數C.零D.1
[答案]:A
[解析]:兩種商品為互補品,Eij<0,這時的交叉彈性系數為負數。參見教材P8。
13.用以衡量需求變動對消費者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的彈性系數是()。
A.供應價格彈性系數B.需求收入彈性系數C.需求交叉彈性系數D.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需求彈性系數的概念。參見教材P8。
14.假如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大于1,則該商品屬于()。
A.高檔品B.必需品C.低檔物D.生活用品
[答案]:A
[解析]:收入彈性的大小,可以作為劃分高檔品和必需品的標準。凡是收入彈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
以稱為高檔品或奢侈品。小于1的則稱為必需品。收入彈性為負的商品稱為低檔品。參見教材P9。
15.確定供應彈性的首要因素是()。
A.資金有機構成B.時間C.產品價格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像程度
[答案]:B
[解析]:確定供應彈性的首要因素是時間。參見教材P9
二、多項選擇題
1.關于確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A.價格和需求的變動呈反方向變更B.價格是影響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假如預期價格將下跌,很多消費者將提前購買
D.互補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會引起另一種商品需求隨之降低
E.消費者的偏好支配著他在運用價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間的消費選擇
[答案]:ABDE
[解析]:本題考查確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假如消費者預期價格要上漲,就會刺激人們提前購買;假如預
期價格將下跌,很多消費者就會推遲購買。所以,選項C錯誤。該題要求考生駕馭每個因素對需求變動的
詳細影響。參見教材P1。
2.以下屬于替代品的是()。
A.煤氣和電力B.鏡架和鏡片C.汽車和汽油D.石油和煤炭E.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車
[答案]:ADE
[解析]:替代品是指運用價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來滿意人們同一須要的商品。選項BC則屬于互補品。
參見教材P1。
3.影響供應的因素主要有()。
A.預期B.生產成本C.消費者收入D.生產技術E.消費者偏好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影響供應的因素。選項CE屬于影響需求的因素。參見教材P3。
4.下列關于最低限價的說法,正確的是()。
A.實施最低限價,往往出現供不應求現象,造成短缺B.它屬于政府對價格的干預措施
C.最低限價又稱愛護價格或支持價格D.最低限價低于均衡價格E.主要應用于農產品上
[答案]:BCE
[解析]:本題是對最低限價的全面考查。實施最低限價,會刺激生產、限制消費,導致生產過剩。選
項A說法有誤。最低限價高于均衡價格,而最高限價才低于均衡價格,選項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5。
5.在一般狀況下,政府實施愛護價格可能產生的結果或問題有()。
A.限制生產B.市場短缺C.黑市交易D.市場過剩E.變相降價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愛護價格分析。當實施愛護價格,出現過?,F象時,假如沒有政府的收購,就會出
現變相降價或黑市交易等問題,并可能導致市場價格的下降。參見教材P5
6.對于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而言,下列()說法是錯誤的。
A.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增加B.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削減C.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增加
D.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削減E.適合采納薄利多銷策略
[答案]:CDE
[解析]: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價格上升會使銷售收入增加,價格下降會使銷售收入削減。銷售收入
與價格變動成同方向變動趨勢。參見教材P7。
7.關于需求收入彈性的類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Ey=O,表明不管收入如何變動,需求數量不變
B.Ey<0,表明收入增加時買得少,收入降低時買得多
C.Ey<l,表明收入彈性高,需求數量的相應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D.Ey>l,表明收入彈性低,需求數量的相應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E.Ey=l,表明收入變動和需求數量變動是成相同比例的
[答案]:ABE
[解析]:本題考查需求收入彈性的類型。選項CD說法反了。參見教材P8。
其次章消費者行為分析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探討消費者行為時,我們須要假定消費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這是()假設。
A.社會人B.經濟人C.困難人D.自我實現人
[答案]:B
[解析]:在探討消費者行為時,我們須要假定消費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這是所謂的經濟
人假設。參見教材P10?
2.基數效用理論運用()來分析消費者行為。
A.成本曲線B.預算約束線C.無差異曲線D.邊際效用論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基數效用論的分析方法?;鶖敌в美碚撨\用邊際效用論進行分析。參見教材P10。
3.在序數效用理論中,()是用來描述消費者偏好的曲線。
A.無差異曲線B.平均成本線C.預算約束線D.等產量線
[答案1:A
[解析]:本題考查無差異曲線的概念。無差異曲線是用來描述消費者偏好的曲線。參見教材PU。
4.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消費者的偏好程度越高。這是依據偏好的()假定來判定的。
A.完備性B.可傳遞性C.多比少好D.可加總性
[答案]:C
[解析]:較高的無差異曲線代表的物品量多于較低的無差異曲線,因此消費者偏好程度越高的無差異
曲線離原點越遠。參見教材P11-12。
5.無差異曲線從左向右下方傾斜,凸向原點,這是由()確定的。
A.消費者收入B.風險厭惡程度C.消費者偏好D.商品邊際替代率遞減
[答案]:D
[解析]:無差異曲線從左向右下方傾斜,凸向原點,這是由商品邊際替代率遞減確定的。參見教材P12。
6.假如無差異曲線上任何一點的斜率為dy/dx=-2,則意味著當消費者擁有更多的商品x時,情愿放棄()
單位商品x而獲得1單位的商品y?
A.1/2B.lC.3/2D.2
[答案]:A
[解析]:由題干dy/dx=-2,加上負號表示商品邊際替代率為2,表示放棄2單位的Y可以獲得1單位的
X,反過來也就是放棄1/2單位的X可以獲得1單位的Y。參見教材P12。
7.預算線的斜率取決于()。
A.消費偏好B.商品的價格C.無差異曲線的走勢D.消費者的支付實力
[答案]:B
[解析]:預算線的斜率是兩種商品價格的負比率,所以預算線的斜率取決于商品的價格。參見教材P13。
8.對預算線的斜率說法錯誤的是()。
A.斜率是兩種商品價格比率的負值B.斜率是兩種商品價格的負比率C.斜率是兩種商品價格比率的
正值D.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變更總支出數量的前提下,兩種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答案1:C
[解析]:斜率是兩種商品價格比率的負值或兩種商品價格的負比率,選項C說法錯誤。參見教材P13。
9.甲商品和乙商品的價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變,則預算線()。
A.不變B.發(fā)生旋轉C.向右上方平行移動D.向左下方平行移動
[答案]:D
[解析]:兩種商品的價格同比例同方向變動,并不會變更預算線的斜率,只會導致預算線發(fā)生平移。
假如價格同比例上升,表示消費者的全部收入用來購買其中任何一種商品的數量同比例于價格的上升而削
減,預算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同理,假如價格同比例下降,預算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參見教材P14。
10.某一種商品價格發(fā)生變更而收入不變,導致預算線的位置發(fā)生了變更,從而引起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的
切點即消費者均衡點移動,那么連接這些消費者均衡點的曲線稱為()。
A.需求曲線B.恩格爾曲線C.價格一消費曲線D.收入一消費曲線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價格一消費曲線的概念。參見教材P16。
11.在名義收入不變時,因為該商品價格的變更,而導致消費者實際收入發(fā)生變更,進而導致消費者所購買
的該商品數量的變更,稱為()。
A.乘數效應B.彈性效應C.替代效應D.收入效應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收入效應的概念。參見教材P16
12.對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應與價格成()變動,收入效應與價格成()變動。
A.反方向,正方向B.正方向,反方向C.反方向,反方向D.正方向,正方向
[答案1:C
[解析]:對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收入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參教材P17。
二、多項選擇題
1.由于人們對效用的相識不同,就形成了兩種效用理論,即()。
A.總效用論B.基數效用論C.序數效用論D.邊際效用論E.平均效用論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查效用理論的分類。由于人們對效用的相識不同,就形成了兩種效用理論,即基數效
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參見教材P10。
2.以下關于邊際效用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邊際效用是遞減的B.總效用達到最大值時,邊際效用為0C.一般來說,邊際效用取決于消費
數量的多少D.從數學的意義上看,邊際效用就是總效用函數的斜率E.在肯定范圍內,消費量越大,
則邊際效用就越大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邊際效用理論。一般來說,總效用(TU)取決于消費數量的大小,在肯定范圍內,消
費量越大,則總效用就越大,選項CE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10。
3.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
A.公允性B.無差異性C.完備性D.可傳遞性E.消費者總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答案]:CDE
[解析]: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完備性、可傳遞性和消費者總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參見教材P11。
4.在分析消費者行為時,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征有()。
A.在收入增長時向右移動B.隨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能相交C.無差異曲線從左向右下方傾
斜,凸向原點D.無差異曲線的形態(tài)和價格變動關系親密E.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消費者的偏
好程度越高
[答案]:BCE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無差異曲線的特征。無差異曲線具有以下特征(1)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代
表消費者的偏好程度越高。離原點越近,代表消費者的偏好程度越低。(2)隨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能相交
——偏好的可傳遞性。(3)無差異曲線從左向右下傾斜,凸向原點。參見教材P12。
5.在預算約束線圖形中,把包括了預算線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區(qū)域,稱為()。
A.均衡區(qū)域B.消費者預算可行集C.預算空間D.預算外空間E.以上選項都對
[答案]:BC
[解析]:在預算約束線圖形中,把包括了預算線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區(qū)域,稱為消費者預算可行集或預
算空間。參見教材P13。
6.確定預算線變動的因素有()。
A.價格彈性B.商品的價格C.消費者偏好D.商品邊際替代率E.消費者收入
[答案]:BE
[解析]:預算線表示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給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
種商品的各種組合。所以確定預算線變動的因素就是商品的價格和消費者的收入。參見教材P13。
7.消費者均衡的實現是以()為前提。
A.成本不變B.偏好不變C.彈性不變D.收入不變E.價格不變
[答案]:BDE
[解析]:消費者均衡的實現是以三個條件為前提的:偏好不變、收入不變和價格不變。參見教材P15。
第三章生產和成本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1.美國經濟學家科斯認為企業(yè)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是作為()的替代物。
A.價格機制或競爭機制B.價格機制或供求機制C.市場機制或供求機制D.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
[答案]:D
[解析]:企業(yè)的本質或者顯著特征是作為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的替代物。參見教材P18
2.生產函數是()之間的函數關系。
A.最大產量與投入成本B.最大產量與投入要素C.平均產量與投入成本D.平均產量與投入要素
[答案]:B
[解析]:生產函數表示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投入量與產品的產出量之間的關系。參見教材P19。
3.在其他投入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由于新增一單位的投入而多生產出來的產量或產出稱為()。
A.總產量B.平均產量C.邊際產量D.固定產量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邊際產量的概念。參見教材P20。
4.當一種生產要素被用于生產單位某產品時所放棄的運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這指的是()。
A.邊際成本B.機會成本C.顯成本D.隱成本
[答案1:B
[解析]:本題考查機會成本的概念。參見教材P22。
5.企業(yè)購買或租用的生產要素所實際支付的貨幣支出屬于()。
A.顯成本B.隱成本C.正常利潤D.可變成本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顯成本的概念。參見教材P22。
6.下列屬于企業(yè)固定成本的是().
A.原材料費用B.管理人員工資C.生產工人工資D.燃料和動力費用
[答案1:B
[解析]: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廠房和設備的折舊,以及管理人員工資費用等。可變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
燃料和動力以及生產工人的工資費用等。參見教材P23。
7.由產量變動引起的可變成本的變動就是()。
A.固定成本B.邊際成本C.平均成本D.總可變成本
[答案]:B
[解析]:邊際成本也就是由產量變動引起的可變成本的變動。參見教材P23。
8.某企業(yè)生產機器設備,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平均固定成本為100元,消耗的平均可變成本為60元,
一天共生產200件產品,那么單位產品消耗的平均總成本為()。
A.60B.100C.160D.320
[答案]:C
[解析]:平均總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所以答案是C。參見教材P23。
9.當某企業(yè)的產量為4個單位時,其總固定成本、總可變成本分別是1400元和800元,則該企業(yè)的平均總
成本是()元。
A.150B.200C.350D.550
[答案]:D
[解析]:平均總成本=總成本/產量=(1400+800)/4=550元。參見教材P23。
10.下列關于成本的計算公式表示錯誤的是()。
A.MC=TC/QB.AVC=TVC/QC.AFC=TFC/QD.ATC=TC/Q
[答案]:A
[解析]:邊際成本MC=ATC/AQ。參見教材P23
11.關于短期總成本曲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總成本曲線從原點起先,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B.總成本曲線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C.
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起先,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可變成本的那個點起先,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下
降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短期總成本的走勢??偪勺兂杀厩€從原點起先,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偣?/p>
定成本曲線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參見教材P24。
12.短期成本曲線中平行于橫軸的一條直線是()。
A.總可變成本曲線B.平均可變成本曲線C.總成本曲線D.總固定成本曲線
[答案]:D
[解析]:總固定成本曲線是平行于橫軸的一條直線。參見教材P24
13.當邊際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正好相等時,()處于最低點
A.邊際成本B.平均可變成本C.平均總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答案]:B
[解析]: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交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所以當邊際成本與平均
可變成本正好相等時,平均可變成本處于最低點。參見教材P25。
二、多項選擇題
1.企業(yè)的主要組織形式包括()。
A.公司制企業(yè)B.綜合型企業(yè)C.合伙制企業(yè)D.專業(yè)型企業(yè)E.個人獨資企業(yè)
[答案]:ACE
[解析]:企業(yè)的主要組織形式包括個人企業(yè)、合伙制企業(yè)和公司制企業(yè)。參見教材P18。
2.企業(yè)生產過程中所運用的各種生產要素一般被劃分為()。
A.土地B.服務C.資本D.勞動E.企業(yè)家才能
[答案]:ACDE
[解析]:選項B屬于產出。參見教材P19。
3.下列關于總產量(TP)、邊際產量(MP)、平均產量(AP)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MP=0時,TP最大
B.MP曲線與AP曲線相交之前,MP>AP,AP上升
C.MP曲線與AP曲線相交之后,MP<>
D.AP曲線和MP曲線相交時,TP最大
E.MP曲線與AP曲線交于AP曲線的最高點
[答案]:ABCE
[解析]:AP曲線和MP曲線相交時,AP最大,選項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21。
4.依據生產規(guī)模和產量的變更比例的比較,可以將規(guī)模酬勞分為()。
A.規(guī)模酬勞遞減B.規(guī)模酬勞遞增C.規(guī)模酬勞不變D.規(guī)模酬勞先減后增E.規(guī)模酬勞先增后減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規(guī)模酬勞的分類。參見教材P22。
5.關于成本和利潤的表述正確有()。
A.企業(yè)全部的顯成本和隱成本共同構成企業(yè)的總成本B.企業(yè)的經濟利潤是指企業(yè)的總收益和總成
本之間的差額C.企業(yè)所追求的最大利潤,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潤D.經濟利潤也稱為超額利潤E.
經濟利潤中包括正常利潤
[答案]:ABD
[解析]:企業(yè)所追求的最大利潤,指的是最大的經濟利潤。經濟利潤也稱為超額利潤。選項CE說法有
誤。參見教材P22。
6.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yè)可變成本的有()。
A.貸款利息費用B.生產工人工資C.廠房和設備折舊D.燃料和動力費用E.管理人員工資
[答案]:BD
[解析]: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廠房和設備的折舊,以及管理人員工資費用等??勺兂杀局饕ㄔ牧?、
燃料和動力以及生產工人的工資費用等。參見教材P23。
7.關于成本曲線的正確表述有()。
A.總固定成本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B.平均固定成本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D.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U型曲線E.平均總
成本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答案]:BD
[解析]:總固定成本曲線是平行于橫軸的一條直線。平均可變成本曲線和平均總成本曲線一樣都是U
型曲線。參見教材P24。
第四章市場結構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I.一個行業(yè)內部買方和賣方的數量及其規(guī)模分布、產品差別的程度和新企業(yè)進入該行業(yè)的難易程度的綜
合狀態(tài)稱為()。
A.組織結構B.市場結構C.企業(yè)類型D.組織形式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結構的概念。參見教材P26。
2.區(qū)分壟斷競爭市場和完全競爭市場的主要依據是()。
A.進入障礙的大小B.生產者的數目多少C.本行業(yè)內部的企業(yè)多少D.各企業(yè)生產者的產品差別程度
[答案]:D
[解析]:區(qū)分壟斷競爭市場和完全競爭市場的主要區(qū)分是本行業(yè)內產品的差別程度。參見教材P26。
3.現實生活中,某些農產品如玉米、小麥等的市場近似于()。
A.完全競爭市場B.壟斷競爭市場C.寡頭壟斷市場D.完全壟斷市場
[答案]:A
[解析]:某些農產品如玉米、小麥等的市場近似于完全競爭市場。參見教材P27。
4.整個行業(yè)只有唯一供應者的市場結構是()。
A.完全壟斷市場B.完全競爭市場C.寡頭壟斷市場D.壟斷競爭市場
[答案]:A
[解析]:完全壟斷市場是指整個行業(yè)只有唯一供應者的市場結構。參見教材P27。
5.當行業(yè)中只有一家企業(yè)能夠有效率地進行生產,或者當一個企業(yè)能以低于兩個或更多企業(yè)的成本為整個
市場供應一種產品時,這個行業(yè)就是()。
A.政府壟斷B.自然壟斷C.對專利權的完全壟斷D.對特殊原材料的完全壟斷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壟斷的概念。參見教材P27
6.下列不屬于壟斷競爭市場特征的是()。
A.同行業(yè)中只有少數的生產者B.生產者對價格有肯定程度的限制C.企業(yè)進入或退出市場比較
簡潔D.同行業(yè)各個企業(yè)生產的產品存在肯定差別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征。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具有很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選項A說法
有誤。參見教材P27。
7.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個別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是()。
A.是向右上方傾斜的B.是向右下方傾斜的C.與橫軸平行D.與整個行業(yè)需求曲線一樣
[答案]:C
[解析]: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個別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水平線。參見教材P28。
8.關于完全競爭市場行業(yè)的供求曲線和個別企業(yè)的需求曲線,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整個行業(y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B.整個行業(yè)的供應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
曲線C.整個行業(yè)的需求曲線和某個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是相同的D.個別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平行于
橫軸的水平線
[答案]:C
[解析]: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價格就是由整個行業(yè)的供應和需求曲線確定的,整個行業(yè)的需求曲線是
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供應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個別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平行于橫軸
的水平線。可見,整個行業(yè)的需求曲線和某個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是不同的,所以選項C說法錯誤。參見教材
P28。
9.關于完全壟斷企業(yè)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企業(yè)的需求曲線就是行業(yè)的需求曲線B.邊際收益曲線位于平均收益曲線的下方C.平均收益
曲線與需求曲線是重合的D.平均收益曲線比邊際收益曲線陡峭
[答案]:D
[解析]:在完全壟斷市場上,即平均收益曲線與需求曲線是重合的;但邊際收益曲線位于平均收益曲線
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線陡峭。選項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30。
10.完全壟斷企業(yè)進行產量和價格決策的基本原則是()。
A.邊際成本大于邊際收益B.邊際成本小于邊際收益C.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D.邊際成本
不等于邊際收益
[答案1:C
[解析]: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yè)產量決策的基本原則是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完全壟斷企業(yè)進行產
量和價格決策的基本原則也是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兩者可以結合起來記憶。參見教材P31。
11.壟斷廠商通過對小批量購買的消費者收取額外價格,侵蝕了一部分消費者剩余,得到更多的利潤,這種
對小批量消費者收取額外價格的行為屬于()。
A.一級價格卑視B.二級價格卑視C.三級價格卑視D.四級價格卑視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二級價格卑視,二級價格卑視就是批量作價。參見教材P32。
12.企業(yè)實現價格卑視的基本原則是()。
A.不同市場上的邊際收益不相等B.不同市場上的邊際收益相等并且等于邊際成本C.相同市場
上的邊際收益不相等D.相同市場上的邊際收益相等并且等于邊際成本
[答案]:B
[解析]:企業(yè)實現價格卑視的基本原則是不同市場上的邊際收益相等并且等于邊際成本。參見教材P33
13.實施價格卑視的基本條件不包括()。
A.同一產品不能在不同市場之間流淌B.企業(yè)生產的商品或服務具有耐用品性質
C.消費者之間存在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D.不同消費者所在的市場能被隔離開
[答案]:B
[解析]:實行價格卑視的基本條件是:第一,必需有可能依據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劃分出兩組或兩組
以上的不同購買者;其次,市場必需是能夠有效地隔離開的,同一產品不能在不同市場之間流淌。參教材P33。
14.關于壟斷競爭企業(yè)和完全壟斷企業(yè)需求曲線的比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壟斷競爭企業(yè)和完全壟斷企業(yè),短期中都遵循利潤最大化原則B.壟斷競爭企業(yè)和完全壟斷企業(yè)
面臨的需求曲線都有右下方傾斜的形態(tài)C.完全壟斷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既是企業(yè)的需求曲線,也是市場需
求曲線D.完全壟斷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比壟斷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具有更大彈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壟斷競爭企業(yè)和完全壟斷企業(yè)需求曲線的異同點。壟斷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比
完全壟斷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具有更大彈性,選項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33。
二、多項選擇題
1.完全競爭市場具有的特征有()。
A.每個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只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而非確定者B.生產者是市場價格的確定者,
而非接受者C.買賣雙方對市場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D.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是同質的,即不存在產品差
別E.資源可以自由流淌、企業(yè)可以自由進入或退出市場
[答案]:ACDE
[解析]: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只能是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價格的確定者。參見教
材P26。
2.形成完全壟斷的條件有()。
A.政府壟斷B.自然壟斷C.社會壟斷D.對某些產品的專利權而形成的完全壟斷E.對某些
特殊的原材料的單獨限制而形成的對這些資源和產品的完全壟斷
[答案]:ABDE
[解析]:形成完全壟斷的條件包括
(1)政府壟斷(2)對某些產品的專利權而形成的完全壟斷(3)對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單獨限制而
形成的對這些資源和產品的完全壟斷(4)自然壟斷。參見教材P27。
3.關于完全壟斷市場的正確表述有()。
A.完全壟斷企業(yè)的需求曲線就是行業(yè)的需求曲線B.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沒有非常相近的替代品C.
企業(yè)是價格的接受者D.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E.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答案]:ABE
[解析]:完全壟斷市場上,企業(yè)是價格的確定者,而不是價格的接受者。完全壟斷市場的需求曲線是
向右下方傾斜的。選項C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27。
4.寡頭壟斷市場的主要特征包括()。
A.在一個行業(yè)中,只有很少幾個企業(yè)進行生產B.它們所生產的產品有肯定的差別或者完全無差別
C.它們對價格有較大程度的限制D.企業(yè)可以自由進入或退出市場E.進入這一行業(yè)比較困難
[答案]:ABCE
[解析]:寡頭壟斷市場上,進入這一行業(yè)比較困難。參見教材P27。
5.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yè)的下列曲線在同一條線上的是().
A.平均收益曲線B.邊際收益曲線C.無差異曲線D.需求曲線E.總成本曲線
[答案]:ABD
[解析]: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yè)的平均收益曲線、邊際收益曲線和需求曲線都是同一條線。參見教
材P28
6.關于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價格形成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協議價格制和價格領袖制都是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價格形成模型B.價格領袖制模型下領袖企業(yè)只
須要考慮本企業(yè)的利益確定價格C.協議價格制模型是通過限制各個生產者的產量,使行業(yè)邊際收益等
于行業(yè)邊際成本D.價格領袖制是行業(yè)中某一個占支配地位的企業(yè)領先確定價格,其他企業(yè)以這個價格
作參照,并與其保持一樣E.協議價格制就是在生產者或銷售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市場份額劃分協議的條
件下,通過維持協議價格來使行業(yè)凈收益最大
[答案]:ACDE
[解析]:本題考查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價格形成模型。領袖企業(yè)在確定價格時,不能只考慮本企業(yè)的利
益,還必需考慮到整個行業(yè)的供求狀況,否則就會遭到其他寡頭壟斷企業(yè)的報復。參見教材P34。
7.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可稱作()。
A.盈利的均衡條件B.盈虧平衡的均衡條件C.虧損最小的均衡條件D.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
件E.以上選項均正確
[答案]:CD
[解析]: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既可稱作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也可稱作虧損最小的均衡條件。參
見教材P29。
第五章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
一、單項選擇題
1.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的標準是()。
A.還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間安排公允
C.可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安排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削減
D.不行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安排來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削減
[答案1:D
[解析]:資源實現最優(yōu)配置的標準是,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安排,已經不行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
變好,而不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壞。換言之,社會已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假如資源在某種配置下,不行能
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安排來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削減,那么社會就實現
了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參見教材P35。
2.具有經濟效率特征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是()。
A.市場處于寡頭壟斷的狀態(tài)B.市場處于壟斷競爭的狀態(tài)
C.市場存在外部影響的狀態(tài)D.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狀態(tài)
[答案1:D
[解析]: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狀態(tài)是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而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又被稱為經濟效率。參見教
材P35。
3.一般認為,只有在()市場上,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才是最低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
配!置。
A.寡頭壟斷B.壟斷競爭C.完全競爭D.不完全競爭
[答案]:C
[解析]:一般認為,只有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才是最低的,市場機制才能
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參見教材P35。
4.某人或某企業(yè)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yè)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這
稱為()。
A.外部經濟B.規(guī)模經濟C.外部不經濟D.規(guī)模不經濟
[答案1:c
[解析]:所謂外部不經濟就是某人或某企業(yè)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yè)
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參見教材P36。
5.某生產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時,其產量水平()帕累托最優(yōu)產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某生產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時,由于其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成本,于是傾向于擴大生
產,所以其產量水平大于帕累托最優(yōu)產量。參見教材P36。
6.某化肥廠在其生產過程中,向旁邊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導致了旁邊地區(qū)糧食產量大幅度下
降,但該廠卻沒有對旁邊種糧農夫進行相應的賠償。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
A.生產的外部不經濟B.生產的外部經濟C.消費的外部經濟D.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外部不經濟的含義。所謂外部不經濟就是某人或某企業(yè)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
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yè)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依據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
外部性可以分為生產的外部性和消費的外部性。本題中外部性是由生產造成的,所以選A。參見教材P36。
7.只能由政府供應的公共物品是()。
A.社會公共物品B.純公共物品C.準公共物品D.公益性公共物品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純公共物品的理解。純公共物品一般通過納稅間接購買而被動消費,消費時無法
分割,只能由政府供應。參見教材P37。
8.在消費或運用上,公共物品的特點是()。
A.競爭性和排他性B.非競爭性和排他性C.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D.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的特點。參見教材P37。
9.公共物品的非競爭性是指()。
A.消費者數量不多B.生產成本為零
C.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
D.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費者進行消費,其中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解除在外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非競爭性的特點。參見教材P37。
10.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緣由是()。
A.壟斷B.外部性C.市場失靈D.信息不對稱
[答案1:D
[解析]: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參見教材P39。
11.下列現象屬于逆向選擇的是()。
A.購買了健康保險之后,就不留意維護身體健康B.劣幣驅除良幣
C.購買財產保險后不留意防盜D.購買汽車保險后不仔細駕駛汽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逆向選擇的理解。選項ACD屬于道德風險。參見教材P39。
12.科斯定理的含義是()。
A.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那么無論在起先時將財產權賜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
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
B.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最小,那么無論起先時將財產權賜予誰,市場均衡的
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實現資源的帕累托最優(yōu)
C.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實現資源的帕累托最優(yōu)
D.無論財產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
[答案]:B
[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起先時將財產權賜
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參見教材P40。
13.為了愛護和促進競爭,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值競爭,政府可以實行的措施有()。
A.明晰產權B.法律手段和公共管制C.稅收合補貼手段D.合并相關企業(yè)
答案]:B
[解析]:選項ACD屬于消退外部性的方法,只有選項B正確。參見教材P40。
二、多項選擇題
1.在下述()狀況下,市場失靈狀況存在。
A.壟斷的出現B.公共物品的生產C.外部經濟的存在D.外部不經濟的存在E.私人物品的生產
[答案]:ABCD
[解析]:導致市場失靈的緣由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參見教材P35。
2.在經濟社會中,整個經濟實現一般均衡,并且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應具備的條件是()o
A.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B.信息是完全的C.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D.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E.政府供應公共物品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的條件。在一個經濟社會中,整個經濟實現一般均衡,
并且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
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參見教材P35。
3.關于生產的外部經濟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產者的社會成本等于私人成本B.生產者的私人成本低于社會成本C.生產者的產出水平小
于社會最優(yōu)產出水平D.生產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E.生產者的產出水平大于社會最優(yōu)產出水平
[答案1:CD
[解析]: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來說,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因而缺乏生產主動性,其
產出水平就會低于社會最優(yōu)產出水平。參見教材P36。
4.公共物品的特點有()。
A.非競爭性B.非排他性C.壟斷性D.競爭性E.排他性
[答案]:AB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的特點就是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參見教材P37。
5.下列有關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的表述正確的有()。
A.對于純公共物品消費者更情愿實行搭便車行為,導致市場產量遠遠低于最優(yōu)產量
B.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全部消費者需求曲線沿縱向相加得到的
C.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在水平方向相加得到的
D.對于純公共物品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
E.對于準公共物品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
[答案]:ABE
[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縱向相加得到的。選項C說法有誤。對于準公共物
品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選項D說法有誤。參見教材P37。
6.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目的主要有()。
A.克服市場失靈B.優(yōu)化資源配置C.限制市場價格D.限制生產產品的總量
E.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和不足
[答案]:ABE
[解析]: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目的是克服市場失靈,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或不足,優(yōu)化資源配置P40
7.為了消退外部性對市場的影響,政府可以實行()。
A.稅收和補貼B.規(guī)定限價C.合并相關企業(yè)D.公共管制E.明晰產權
[答案]:ACE
[解析]:政府對外部性進行干預的方式和措施包括:稅收及補貼、合并相關企業(yè)、明晰產權。教材P40。
8.在限制壟斷方面,政府進行公共管制實行的做法包括()。
A.合并相關企業(yè)B.規(guī)定限價C.補貼政策D.規(guī)定利潤率E.明晰產權
[答案]:BD
[解析]:選項ACE屬于消退外部性的方法。參見教材P40。
第六章國民收入核算和簡潔的宏觀經濟模型
一、單項選擇題
1.國內生產總值是按()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肯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A.生產價格B.價值形態(tài)C.市場價格D.成本價格
[答案]:C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肯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參見
教材P42。
2.國內生產總值是用()來計量的。
A.半成品B.最終產品C.中間產品D.在產品
[答案]:B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肯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所以
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
3.下列不屬于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的是()。
A.支出法B.生產法C.市場價格法D.收入法
[答案]:C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包括支出法、收入法和生產法。參見教材P42。
4.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中()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
A.生產B.支出C.最終運用D.創(chuàng)建原始收入
[答案]:D
[解析]: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建原始收入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參見教材P42
5.各單位按收入法計算的增加值應包括勞動者酬勞、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和()。
A.凈出口B.最終消費C.營業(yè)盈余D.資本形成總額
[答案]:C
[解析]: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酬勞+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yè)盈余。參見教材P42。
6.用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下列屬于政府所得收入的是()。
A.營業(yè)盈余B.勞動者酬勞C.生產稅凈額D.固定資產折舊
[答案]:C
[解析]:勞動者酬勞為居民所得,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yè)盈余為企業(yè)、單位所得,生產稅凈額為政府所
得。參見教材P43。
7.按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公式是()。
A.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凈出口
B.國內生產總值=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C.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D.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折舊
[答案]:C
[解析]: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
出口。參見教材P43。
8.以下對政府部門的儲蓄表述正確的是()。
A.政府部門的儲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B.政府部門的儲蓄包括私人儲蓄和企業(yè)儲蓄
C.政府部門的儲蓄肯定是正值D.政府部門的儲蓄肯定是負值
[答案]:A
[解析]:政府部門的儲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私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0-2025年中國快充類純電動客車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Ψ治黾巴顿Y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中間輥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縫編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直升機及其動力裝置翻修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 軌道交通專業(yè)實習報告
- 2025年中國繁花似錦毯紡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中國防護鞋套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混紡毛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福建省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課前背本第8課時走進法治天地
- 福建省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課前背本第24課時建設美麗中國
- 四川省瀘州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鄒忌諷齊王納諫》課件(共45張)
- 機械制圖教學課件(全套)
- 熱能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 液位測量
- 化學纖維精品課件
- 中式面點師初級(五級)教學計劃、大綱
- QC成果構造柱澆筑新技術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附圖)
- 2020 ACLS-PC-SA課前自我測試試題及答案
- BIM技術應用管理辦法
- 信息論與編碼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數
- 空間幾何向量法之點到平面的距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