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應用 學案 高二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應用 學案 高二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應用 學案 高二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應用 學案 高二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應用 學案 高二下學期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應用學習目標1.初步學會利用逆推法分析有機合成路線的思想。2.熟知有機合成的基本規(guī)律,學會評價、優(yōu)選合理的有機合成路線。3.了解原子經濟和綠色化學的思想。一、有機正向合成路線的設計1.正向合成分析法(1)含義從確定的某種原料分子開始,逐步經過的構建和的引入或轉化來完成。(2)設計方法首先要比較原料分子和目標化合物分子在結構上的異同,包括和兩個方面的異同;然后設計由原料分子轉化為分子的合成路線。2.正向合成的表示方法有機合成路線用反應流程圖表示。示例:原料中間體(Ⅰ)中間體(Ⅱ)……目標化合物3.正向合成的基本要求(1)起始原料要廉價易得、低毒性、低污染。(2)應盡量選擇步驟最少的合成路線,步驟越少,最后產率越高。(3)合成路線要符合“綠色環(huán)?!钡囊?。(4)有機合成反應要操作簡單、條件溫和、能耗低、易于實現(xiàn)。(5)要按一定的反應順序和規(guī)律引入官能團。4.常見正向合成的設計方法方法舉例一元官能團合成路線CH3—CH2XCH3—CH2OHCH3—CHOCH3—COOH酯二元官能團合成路線CH2X—CH2XCH2OH—CH2OHOHC—CHOHOOC—COOH鏈酯、環(huán)酯、聚酯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路線(1)(2)芳香酯(3)芳香酯1.已知RXRMgX(X表示鹵素原子),以苯甲醇為原料制備,畫出合成路線圖(無機試劑及有機溶劑任選)。已知R1COOR2+R2—OH(R、R1、R2均表示烴基)。二、有機逆向合成分析法1.概念逆合成分析法就是從逆推、設計合理的合成路線的方法。在逆推過程中,需要逆向尋找能順利合成目標化合物的有機化合物,直至選出合適的。如圖所示:2.優(yōu)選合成路線原則3.一般程序4.實例分析(1)逆推法分析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2)設計合成路線(設計四種不同的合成路線)②(3)評價優(yōu)選合成路線路線①由甲苯分別制備和較合理。路線②④制備苯甲酸的步驟多、成本較高,且使用較多的Cl2,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路線③的步驟雖然少,但使用了價格昂貴的還原劑LiAlH4并要求無水操作,成本較高。2.以和為原料合成,請用合成反應的流程圖表示出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必要的反應條件)。提示:①+②RCH2CHCH2+Cl2RCHClCHCH2+HCl;③合成反應流程圖示例如下(無機試劑可任選):ABC……→H微專題4有機推斷題的突破1.通過物理特征突破有機物中各類代表物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溶解性、密度、熔點、沸點等往往各有特點,解題時可考慮通過物理特征找到突破口。2.從反應條件突破反應條件可能的有機反應濃硫酸,加熱①醇的消去反應②酯化反應③苯的硝化反應④醇的分子間脫水稀硫酸,加熱①酯的水解反應②二糖、多糖的水解反應強堿的水溶液,加熱①鹵代烴的水解反應②酯的水解反應強堿的醇溶液,加熱鹵代烴的消去反應新制Cu(OH)2或銀氨溶液,加熱醛基的氧化反應酸性KMnO4溶液①烯烴、炔烴的氧化反應②某些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應③醇、醛、苯酚的氧化反應O2、Cu(或Ag),加熱醇的催化氧化反應H2、催化劑,加熱①烯烴、炔烴的加成反應②芳香烴的加成反應③醛、酮還原為醇(羧基、酯基、肽鍵中的碳氧雙鍵不能加成)濃溴水①烯烴、炔烴的加成反應②苯酚的取代反應Cl2,光照①烴的取代反應②中側鏈的取代反應3.從轉化關系突破(1)連續(xù)氧化關系結論ⅠA為醇、B為醛、C為羧酸、D為酯結論ⅡA、B、C三種物質中碳原子數(shù)相同,碳骨架結構相同結論ⅢA分子結構中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上至少有2個氫原子,即含—CH2OH結論Ⅳ若D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A為CH3OH,B為HCHO,C為HCOOH,D為HCOOCH3(2)重要的“三角”轉化關系①鹵代烴在強堿的醇溶液中加熱、醇在濃硫酸催化下加熱均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②烯烴在一定條件下分別與HX(X為鹵素原子)、H2O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鹵代烴、醇。③鹵代烴在強堿的水溶液中發(fā)生取代反應可生成醇,醇與濃的HX發(fā)生取代反應可生成鹵代烴。4.從實驗現(xiàn)象突破實驗現(xiàn)象結論使溴水褪色可能含碳碳雙鍵、碳碳三鍵、醛基、酚羥基(產生白色沉淀)等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能含碳碳雙鍵、碳碳三鍵,也可能是苯的同系物、醇、醛、酚等遇FeCl3溶液顯紫色說明含酚羥基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并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有銀鏡出現(xiàn)說明該物質中含有—CHO加入Na,有H2產生可能有—OH或—COOH或—OH和—COOH加入NaHCO3溶液有氣體放出說明含—COOH5.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確定官能團的數(shù)目(1)烴和鹵素單質的取代:每取代1mol氫原子,消耗1mol鹵素單質(X2)。(2)的加成:與H2、Br2、HCl、H2O等加成時按物質的量之比1∶1加成。(3)含—OH的有機物與Na反應時:2mol—OH生成1molH2。(4)(5)物質轉化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的變化:a.RCb.RCc.RCOOH1.化合物M可用作消毒劑、抗氧化劑、醫(yī)藥中間體。實驗室由芳香烴A制備M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已知:R1COOR2請回答:(1)B的化學名稱為。(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化合物A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C生成D的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C.化合物F與苯甲酸互為同系物D.可用新制Cu(OH)2檢驗物質B中的官能團(3)M的結構簡式為。(4)由F轉化為G的化學方程式為。2.端炔烴在催化劑存在下可發(fā)生偶聯(lián)反應,稱為Glaser反應。2R—C≡C—HR—C≡C—C≡C—R+H2該反應在研究新型發(fā)光材料、超分子化學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下面是利用Glaser反應制備化合物E的一種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1)B的結構簡式為,D的化學名稱為。(2)①和③的反應類型分別為、。(3)E的結構簡式為。用1molE合成1,4-二苯基丁烷,理論上需要消耗mol氫氣。(4)化合物也可發(fā)生Glaser偶聯(lián)反應生成聚合物,該聚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寫出以2-苯基乙醇為原料(其他無機試劑任選)制備化合物D的合成路線。1.按下列路線制備聚氯乙烯,沒有發(fā)生的反應類型是()C2H5BrCH2CH2CH2Cl—CH2ClCH2CHClA.加成反應 B.消去反應C.取代反應 D.加聚反應2.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是指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的反應。下列屬于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的是()A.用電石與水制備乙炔的反應B.用溴乙烷與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制備乙烯的反應C.用苯酚稀溶液與飽和溴水制備2,4,6-三溴苯酚的反應D.用乙烯與氧氣在Ag催化下制備環(huán)氧乙烷()的反應3.由1-氯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時,需要經過下列哪幾步反應()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4.化合物A()可由環(huán)戊烷經三步反應合成:,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1可用試劑是氯氣B.反應3可用的試劑是氧氣和銅C.反應1為取代反應,反應2為消去反應D.A可通過加成反應合成Y5.已知CH2CHCH3+H2OCH3CH(OH)CH3,試以1-丁烯為主要原料合成CH3CH2COCOOCH(CH3)CH2CH3,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和應用一、1.(1)碳骨架官能團(2)官能團碳骨架目標化合物對點訓練1.見解析解析苯甲醇為,目標產物為,根據(jù)已知信息可知,可以由和反應得到??梢杂珊桶l(fā)生酯化反應得到,而苯甲醇可以被氧化成苯甲酸,根據(jù)RXRMgX可知可以由生成,而可以由和HBr發(fā)生取代反應得到,由此可得出合理的合成路線如圖:二、1.產物原料中間起始原料2.化學原理安全可靠綠色合成思想3.碳骨架特征官能團碳骨架引入轉化綠色合成4.(2)①②③④(3)苯甲醇苯甲酸對點訓練2.解析本題可用逆合成分析法解答,其思維過程為→……→中間體→……→起始原料其逆合成分析思路為?由此確定可按以上6步合成。微專題4有機推斷題的突破遷移應用1.(1)對甲基苯甲醛或4-甲基苯甲醛(2)BC(3)(4)+CH3CH2OH+H2O解析(1)(3)由A的分子式以及B的結構簡式可知A為,由C的分子式可知,B中醛基被氧化為羧基,C為,結合F的結構簡式可知,C發(fā)生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生成D為,D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的E為,E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F,F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G,G為,G發(fā)生已知信息中同類型的反應生成M,M為。B的化學名稱為對甲基苯甲醛或4-甲基苯甲醛。(2)化合物A為,甲基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A正確;C生成D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故B錯誤;化合物F為,與苯甲酸結構不同,不互為同系物,故C錯誤;B為,官能團為醛基,則可用新制Cu(OH)2檢驗物質B中的官能團,故D正確。(4)F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G,則由F轉化為G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H2O。2.(1)苯乙炔(2)取代反應消去反應(3)4(4)(5)解析(1)B(C8H10)與Cl2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可生成(C),則B的結構簡式為。A與CH3CH2Cl在AlCl3、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B),顯然反應①為取代反應,(D)經④Glaser反應得到E(C16H10),結合Glaser反應原理推知,E的結構簡式為。D的化學名稱為苯乙炔。(2)反應①是苯與CH3CH2Cl的取代反應;反應③中轉化為,生成了碳碳三鍵,故該反應為鹵代烴的消去反應。(3)用1molE()合成1,4-二苯基丁烷,理論上需要消耗4mol氫氣。(4)化合物可發(fā)生Glaser偶聯(lián)反應生成聚合物,結合Glaser偶聯(lián)反應的反應原理及原子守恒寫出化學方程式:。(5)2-苯基乙醇的結構簡式為,根據(jù)乙醇和鹵代烴的性質,可先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再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最后在NaNH2、H2O條件下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D)。課堂達標訓練1.C[①為消去反應,②為加成反應,③為消去反應,④為加聚反應。]2.D[CaC2+2H2OCa(OH)2+C2H2↑,不是“原子經濟性反應”,A項不符合題意;C2H5Br+NaOHCH2CH2↑+NaBr+H2O,不是“原子經濟性反應”,B項不符合題意;苯酚與飽和溴水的反應是取代反應,有副產物HBr生成,C項不符合題意;乙烯與O2生成環(huán)氧乙烷的反應為CH2CH2+12O2,無副產物生成,屬于“原子經濟性反應”,D項符合題意。]3.B[由1-氯丁烷制取1,2-丁二醇,官能團由—Cl轉化為—OH,且官能團數(shù)目由1個變?yōu)?個,應先在NaOH醇溶液和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氯代烴的消去反應生成CH2CHCH2CH3,然后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CH2BrCHBrCH2CH3,最后在NaOH水溶液、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4.C[由制取,環(huán)戊烷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和氫氧化鈉的水溶液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Y,Y為,在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所以反應1的試劑和條件為Cl2、光照,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NaCl,反應3可用的試劑為O2、Cu,由上述分析可知,反應1可用的試劑是氯氣,故A正確;反應3是將羥基氧化成酮羰基,所以可用的試劑是氧氣和銅,故B正確;反應1為取代反應,反應2為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C錯誤;A為,Y為,則羰基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可實現(xiàn)轉化,故D正確。]5.①CH3CH2CHCH2+Br2CH3CH2CHBrCH2Br②CH3CH2CHBrCH2Br+2NaOHCH3CH2CH(OH)CH2OH+2NaBr③CH3CH2CH(OH)CH2OH+O2CH3CH2COCHO+2H2O④2CH3CH2COCHO+O22CH3CH2COCOOH⑤CH2CHCH2CH3+H2OCH3CH(OH)CH2CH3⑥CH3CH2COCOOH+HOCH(CH3)CH2CH3CH3CH2COCOOCH(CH3)CH2CH3+H2O解析①明信息:通過分析找規(guī)律,從給出的反應中可找出丙烯與水反應的規(guī)律。即水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