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12防震減災日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1頁
2025年512防震減災日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2頁
2025年512防震減災日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3頁
2025年512防震減災日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4頁
2025年512防震減災日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512防震減災日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

1、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可能與地震孕育、發(fā)生有關的各種征兆稱作

地震前兆,不屬于微觀前兆的是

A、井水的升降

B、地面的變形

C、地球的磁場

D、重力場的變化

您的答案:A

2、哪一次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

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A、1976年河北唐山7.8級地震

B、2001年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

C、2008年四川汶川8.0級地震

您的答案:C

3、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

A、臺網建設

B、震災預防

C、緊急救援

D、地震監(jiān)測預報

您的答案:BCD

4、國家依《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保護(),任何單位

和個人不得危害。

A、地震監(jiān)測臺站和地震設施

B、地震專用儀器和地震傳輸設備

C、地震監(jiān)測人員和地震設施

D、地震監(jiān)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huán)境

您的答案:D

5、在地震救險中,也應遵循“尊老愛幼”的品格,先救比自己年紀

小的學生,或救助年紀較大的老師或學校工作人員。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6、地震時被埋壓應拼命呼喚。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7、地震謠言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8、世界上第一臺地動儀是誰發(fā)明的?

A、祖沖之

B、張衡

C、畢升

D、蔡倫

您的答案:B

9、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的()為“防災減災日”。以

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

失。

A、41751

B、5月12日

C、10月10日

您的答案:B

10、從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公里

以內為淺源地震。

A、20公里

B、70公里

C、100公里

您的答案:B

n、地震時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穩(wěn)定物品砸傷就可以了,天花板

上的物品(如燈具)是不會掉落下來的。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12、以下災害現象中不屬于地震次生災害的是()。

A、火災、水災

B、毒氣泄漏、放射性污染

C、房倒屋塌

您的答案:c

13、天然地震中,占7%的是

A、構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您的答案:B

14、學校人員應如何避震?

A、千萬不要驚慌,在老師指導下有序撤離,來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門窗下、樓梯口、走廊。

C、跳樓

您的答案:A

15、地震避災時應面向窗戶。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16、一次地震后,一個地區(qū)的地震烈度會受到以下多種因素的影響

A、震級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場地條件

您的答案:ABCD

17、地震的三要素是

A、地震發(fā)生時間、地點和震級。

B、地震發(fā)生時間、距離和烈度。

C、地震發(fā)生時間、震源和震中。

您的答案:A

18、室內易于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

A、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

B、內墻(特別是承重墻)墻根、墻角

C、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上

D、外墻邊、窗戶房

您的答案:B

19、震前地下水有哪些異常變化

A、水位、水量的反常變化

B、水質的變化

C、水溫的變化

D、翻花冒泡

您的答案:ABCD

20、學校、醫(yī)院、商場、影劇院、機場、車站等人員較集中的公共場

所,應當設置緊急疏散場地。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21、家庭防震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準備:制定家庭防震計劃、合理放

置家具及物品、準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準備一個家庭防震包放在便

于取到處。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22、天然地震主要分為()

A、構造地震和塌陷地震

B、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

C、構造地震和火山地震

D、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

您的答案:D

23、對我國地震災害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確的?

A、我國是一個很少發(fā)生地震的國家

B、我國地震發(fā)生頻繁

C、發(fā)生在我國的地震多為深源地震

D、我國的臺灣、四川、新疆屬于地震多發(fā)區(qū)

您的答案:BCD

24、地震被埋人的施救原則不包括()

A、清除口內異物

B、自行簡易包扎

C、心肺復蘇

D、喂水

您的答案:D

25、在做化學實驗時,發(fā)生地震,應保護好自己手中的化學試劑,以

免誤傷他人。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26、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對()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

的預報。

A、15天

B、一個月

C、二個月

D、三個月

您的答案:D

27、在商場或書店中如何避震?()

A、遠離高大的貨架或書架

B、躲在高大的貨架或書架之間

C、往電梯跑,趕快乘電梯下樓

您的答案:A

28、幾級以上的地震為破壞性地震,亦稱為中強地震?

A、4級

B、5級

C、6級

D、7級

您的答案:B

29、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顯減災實效的成功地震預報是。

A、1556年陜西華縣8級地震

B、1975年遼寧海城的7.3級地震

C、1976年唐山7.8地震

D、1995年日本阪神7.2級地震

您的答案:B

30、地震發(fā)生時,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

可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險,有()

A、陽臺

B、桌子底下

C、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

D、墻角

您的答案:BCD

31、在學校組織的防震演習中,應認真參與活動,了解逃生路線,配

合老師,完成好每次的逃生訓練。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32、目前的地震預報是綜合預報,是在綜合分析研究地震活動,在

()等方面異常的異常變化,做出的預報。

A、電磁

B、重力

C、地殼形變

D、地下水動態(tài)

您的答案:ABCD

33、地震時照明最好用手電筒,不要使用蠟燭、火柴等明火。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34、地震依據成因可分為火山地震、構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

等種類,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地震為()。

A、火山地震

B、構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您的答案:B

35、地震中,被困高層的人員應到陽臺上盡力呼救。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36、地震避難時,要充分利用汽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攜帶足夠的

衣、食、住等生活用品與醫(yī)藥用品。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37、汶川地震屬()地震

A、火山

B、構造

C、陷落

您的答案:B

38、民謠:“井水是個兆,震前多報告。無雨水變渾,天旱水直冒。

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敝傅氖钱?/p>

常。

A、水文

B、地下流體

C、地象

您的答案:A

39、地震是地球(D)物質運動的結果。

A、外部

B、地殼

C、地幔

D、內部

您的答案:D

40、在城市樓房中,一旦發(fā)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迅速跳出窗外

B、迅速從樓梯跑到樓外

C、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戶外

您的答案:C

41、在我國,地震預報的發(fā)布權在0

A、中國地震局

B、省級以上人民政府

C、地震預報專家

D、省地震局

您的答案:B

42、在戶外避震應就地選擇()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樓房邊

B、開闊地

C、水塔下

您的答案:B

43、一次地震后,可以

A、只有一個震級,一個烈度

B、有多個震級,一個烈度

C、一個震級,多個烈度

D、多個震級,多個烈度

您的答案:C

44、以下對于在不同場合地震緊急避險做法有誤的是()

A、地震時應迅速離開陡峭山坡

B、地震時應迅速離開海邊

C、一次地震完后馬上回家檢查情況

D、不幸被壓,不可悲觀絕望

您的答案:C

45、地震逃生時,多人向同一個方向擁擠是很不安全的,因此處在擁

擠的人群中時,要向與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動。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46、世界上三大地震帶是:()

A、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印度洋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B、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亞歐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C、亞歐地震帶、北極洋地震帶和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D、印度洋地震帶、北冰洋地震帶和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您的答案:B

47、識別地震謠言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預報不是政府發(fā)布的

B、可向當地人民政府核實

C、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說的十分準確

D、可向當地地震部門核實

您的答案:ABCD

48、發(fā)生地震后,許多學生共同被埋,同學們因受傷、過度驚嚇,不

斷地啼哭,應穩(wěn)定其情緒,堅定逃生的信心。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49、震后救人的原則是0

A、不管遠近,先救家人

B、先救老、弱、病、殘

C、不管難易,見人就救

D、先救近處的人、年輕的和容易救的人

您的答案:D

50、建筑物地基應選在()地方。

A、舊沙灘或古河道上

B、基巖完整且穩(wěn)定的地方

C、活動斷裂帶上

您的答案:B

51、在我國發(fā)生的自然災害中,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

A、氣象災害

B、地質災害

C、地震災害

D、洪水災害

您的答案:C

52、地震后聞到廚房里有煤氣味時,應立即打電話通知有關部門修理。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53、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fā)生的地震90%屬于類型。

A、構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您的答案:A

54、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因素除震級、震中距、震源深度、發(fā)震地點、

地震類型、地質條件外,還有:()

A、建筑物抗震性能

B、地區(qū)人口密度

C、經濟發(fā)展程度

D、社會文明程度等

您的答案:AB

55、歷史上從未記錄到發(fā)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會發(fā)生地震。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56、智利大地震發(fā)生于

A、1906.4.18

B、1995.1.17,

C、1960.5.21

D、1976.7.28

您的答案:C

57、在底層樓內上課的學生,應迅速躲進桌下,不要逃離到空曠的室

外區(qū)域。

A、對

B、錯

您的答案:B

58、如果你正在上課,突然發(fā)生了強烈地震,你應該

A、立即跑出教室

B、把椅子舉起來保護頭部

C、躲在課桌下面

D、跳樓。

您的答案:C

59、地震動是由震源釋放出來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土層的振動,

常用()表述。

A、振幅

B、頻率

C、持續(xù)時間

D、振幅、頻率和持續(xù)時間

您的答案:D

60、地震發(fā)生時,應盡快撤離建筑物,如來不及,在家中如何進行個

人防護?切忌跳樓避震。

A、可選擇相對安全的地方(如堅固桌子底下、衛(wèi)生間)躲避。

B、不要關閉電源、煤氣、熄滅爐火,防止震后可急用。

C、選擇開間比較大的地方躲避

您的答案:A

61、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屬于哪

種表現。

A、驚恐反應

B、抑制型異常

C、生活習性變化

D、環(huán)境污染變化

您的答案:C

62、在戶外避震應就地選擇()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樓房邊

B、開闊地

C、徒坡下

您的答案:B

63、地震等震線圖是()確定(勾畫)的。

A、按照人的震感和破壞程度

B、按照地形地貌

C、按照發(fā)生地震的大小(震級)

D、由儀器確定。

您的答案:C

64、在公共場所避震,應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

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A、應該

B、迅速

C、不要

您的答案:C

65、地震時要保持鎮(zhèn)定,注意收聽廣播獲得最新消息。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66、汶川地震發(fā)生在()斷裂帶

A、祁連山

B、龍門山

C、鮮水河

您的答案:B

67、如果某人在地震時感覺上下顛簸前后搖晃幾乎同時進行,說明他

位于

A、遠震區(qū)

B、近震區(qū)

C、震中區(qū)

D、無法確定

您的答案:C

6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于2008年12月27日經中華人

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修訂通

過,它的實施時間是()。

A、35732

B、35793

C、36158

D、39934

您的答案:D

69、當身體被掩埋在倒塌的建筑物中時,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

倒塌物。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70、地震來了,使人感到來回擺動的是

A、橫波

B、縱波

C、面波

D、體波

您的答案:A

71、在操場或室外遇到地震時,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

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桿。

A、對

B、錯

您的答案:A

72、建筑物的地基應選在地方。

A、舊沙灘上

B、基巖完整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