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內容闡釋型”解析與訓練_第1頁
2025屆高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內容闡釋型”解析與訓練_第2頁
2025屆高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內容闡釋型”解析與訓練_第3頁
2025屆高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內容闡釋型”解析與訓練_第4頁
2025屆高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內容闡釋型”解析與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內容闡釋型”解析與訓練

考點:

1.印證式示例

2.應用式示例

3.修飾式示例

4.印證式試題

5.應用式試題

6.修飾式試題

【考點研究】

一、內容闡釋型的模式

1.印證式一一題干中明顯顯示詩句中的關鍵詞。

2.應用式——實踐中的某個理念出自某個詩句。

3.修飾式一一修飾語是具體詩句,中心語是概括性詞語。

4.題干設計一一象的特點與名句印證

二、印證式示例

問題1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項羽縱火焚燒

秦的宮殿的史實。

答案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解析人物——項羽

名句中對應人物——楚人

三、應用式示例

問題1小華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時,欣賞南宋畫家牟益創(chuàng)作的《搗衣圖》,那搗衣的圖景讓他想起張若

虛《春江花月夜》中的兩句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解析印證點----搗衣

情境一一《搗衣圖》

四、修飾式示例

問題1李白在《蜀道難》中發(f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長嘆,

讓我們感受到詩人西望蜀道時的感慨和嘆息。

答案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解析中心語一一長嘆

修飾語——名句

名句對應點——長咨嗟

【考題對接】

一、印證式試題

(一)印證式古詩試題

1.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描寫祭神賽會,香火不斷的句子是“

1.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2.姜夔的《揚州慢》中“,”寫出假如這位多情的詩人今日再重游

故地,他也必定會為今日的揚州城感到吃驚和痛心。

2.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3.秦觀的《鵲橋仙》中贊嘆牛郎織女雖一年方可一聚,但其美好卻勝過諸多長相廝守的句子是:

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4.秦觀在《鵲橋仙》中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勝似人間長相廝守的美好,正是:

4.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5.在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中,通過對室內活動細節(jié)描寫,寫出作者消除悶熱的暑氣的兩句是:

5.燎沉香,消褥暑。

6.柳永《望海潮》中關于杭州桂花飄香、荷花滿湖的四時美景的詞句“,"

據(jù)說讓金主完顏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7.《念奴嬌?過洞庭》中,以江為酒,對星細酌,萬物為友,用奇崛想象之語表達詞人愉悅的心境和豪邁

的氣度的句子是:“,,萬象為賓客”。

7.盡挹西江,細斟北斗。

8.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中用“,"兩句形容自遠而來清澈的長江好

像一條長長的白絹、兩岸碧綠山峰林立的美麗景色。

8.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9.黃庭堅在太和縣令任上,有志難伸,孤獨寂寞,","兩句想象自己

辭官歸隱后,坐在船上,吹著笛子,永訣機心。

9.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10.《虞美人》中,",”兩句寫詞人身居囚屋,聽著春風,望著

明月,懷念故國的愁思。

10.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11.《春江花月夜》中以“,”來描寫蜿蜒曲折的江水和月光照耀的原野。

11.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12.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寫月光照射下波光閃耀千萬里的句子是“,"o

12.潮涌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13.高適《燕歌行》中,突出表現(xiàn)士兵們不為功勛、不懼死亡、奮勇殺敵的句子是“,

13.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14.《燕歌行》中揭示主旨,以漢代名將來和現(xiàn)實中的將軍作對比的句子是:“

14.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15.李白《蜀道難》中“,"兩句寫山勢高險,即便是善飛的黃鶴、

輕捷的猿猴都很難越過。

15.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16.李白在《蜀道難》中,摹寫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觸摸到星星,行人行走艱難而撫胸嘆息的句子是

16.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17.《蜀道難》中寫出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的句子:“飛湍瀑流爭喧口,破崖轉石萬壑雷。”

17.飛湍瀑流爭喧鹿,破崖轉石萬壑雷。

18.李白在《蜀道難》中通過描寫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嘆息來襯托蜀道之高險的句子是

18.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19.李白的《蜀道難》中,",”句描寫了飛流直下,瀑布喧囂,

水石激蕩的動人場景。

19.飛湍瀑流爭喧圈,破崖轉石萬壑雷。

20.李白的《蜀道難》中用“,”兩句寫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

之曲。

20.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兩句描寫夢中的聲音,震動林

泉,使人心驚膽戰(zhàn)。

21.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22.李白一向自視甚高,詩中提及的人物也多氣韻非常。如《將進酒》中,作者借曹植證明“惟有飲者留其

名”的句子是“,”。

22.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23.《將進酒》中","兩句描寫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

珍貴,自己只渴望醉生夢死。

23.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24.李白的《蜀道難》中,“,”句描寫了飛流直下,瀑布喧

囂,水石激蕩的動人場景。

24.飛湍瀑流爭喧磨,林崖轉石萬壑雷。

25.《登岳陽樓》中,杜甫描寫洞庭湖波浪掀天,浩茫無際、承載萬物的句子是“,

25.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

26.杜甫《登岳陽樓》中,“,"兩句寫詩人站在岳陽樓上遙望關

山以北,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26.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27.杜甫《登高》中“,"一聯(lián)由眼前之景聯(lián)想到淪落他鄉(xiāng)、年老

多病的處境。

27.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8.李商隱在《錦瑟》中,寫美好的愿望終如藍天之煙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o

28.藍田日暖玉生煙。

2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后,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獨自一人喝酒的兩

句是:“,"。

2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30.《琵琶行》中點明詩人秋夜送別友人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

30.濟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31.白居易《琵琶行》中“,"寫琵琶女夢到少年事的傷感。

31.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32.白居易《琵琶行》一詩中,“,”兩句描寫了琵琶女在夢中

憶起昔日錦繡年華而感傷落淚的情形。

32.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3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回憶當年“名屬教坊第一部”時,感嘆自己的演奏讓樂師贊揚、長

相讓同行嫉妒的兩句是","O

33.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3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后,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獨自一人喝酒

的兩句是:“,"。

3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35.《短歌行》中,寫曹操想象賢才穿過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自己的詩句是“,

3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36.屈原《離騷》中的“,”兩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賢、愿保持清

白獻身正道的決心。

3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7.屈原在《離騷》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懷王行事荒唐,不能體察自己憂國憂民之情的兩句是:

37.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38.《離騷》中可以佐證“既因為屈原用香蕙作佩帶而貶黜他,又因為采集白芷而給加上罪名”的詩句是:

38.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苣。

39.自古以來,愛情被無數(shù)的才子佳人歌詠,《靜女》就曾描繪了男子在約會地點找不到愛人而徘徊的場景:

39.愛而不見,搔首胸胴。

40.《無衣》中描寫將士們修理矛戟,準備一起行動的句子是:“

40.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41.《無衣》中,描寫將士們修理鎧甲兵器,共同趕赴戰(zhàn)場的句子是“

41.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二)印證式古文試題

L姚鼐的《登泰山記》中","兩句,描繪了日出前泰山霞光

繽紛絢麗的壯觀景象。

1.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2.歸有光《項脊軒志》中“,"兩句,寫自己在軒中讀書時臥時起,時

而吟唱,時而靜坐的情景。

2.偃仰嘯歌,冥然兀坐。

3.《項脊軒志》中,寫作者在修葺之后的項脊軒中獨自靜默端坐,聽自然界各種聲音的句子是:

3.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4.蘇軾《赤壁賦》中闡明從變化的一面看天地萬物,天地萬物時刻都在變化,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的

句子是“,n

4.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5.蘇軾在《赤壁賦》提出與“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相對的觀點是“,

5.(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蘇軾在《赤壁賦》中,以“,"兩句形容簫聲婉轉悠長,

如同不斷的細絲,給人以美的享受。

6傘吾梟鼻木絢加繆

7:星《赤壁標》不,需套用“,”兩句,描寫白己任憑小船

飄蕩而越過廣闊江面的情景。

7.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8.蘇軾《赤壁賦》中,“,"兩句表明,月亮雖然有圓有缺,

但月亮還是月亮。

8.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9.蘇軾《赤壁賦》中“,"兩句寫出了曹操戰(zhàn)船浩蕩,揮師南

下直取赤壁的浩大聲勢。

9.岫臚千里,旌旗蔽空。

10.蘇軾《赤壁賦》中寫面對清風徐來、秋江澄靜之景,情不自禁吟誦《詩經?月出》之語,對柔和月色高

歌的句子是“,”。

10.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11.《赤壁賦》中寫飄逸得好像變成了神仙,脫離了現(xiàn)實社會,登上了仙境的句子是“,

11.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12.蘇軾《赤壁賦》中,表明將人生短暫的感慨寄托于簫聲的句子是“

12.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13.蘇軾《石鐘山記》認為正確判斷事物需要深入實際調查,文中用比喻描繪考察途中巨石陰森恐怖之狀的

兩句是",”。

13.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14.蘇洵《六國論》中,“,"兩句,回憶趙國曾經對秦國用武

并獲得一定成效的歷史事實。

14.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

15.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作者表明自己與司馬光私交甚篤,書信往來不應草率隨便的兩句是:

15.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

16.杜牧《阿房宮賦》中,用谷粒作為比較對象,從細微之處突出阿房宮耗費之巨的句子是

16.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17.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千古不變,正如《阿房宮賦》中杜牧指出,六國足以抵御秦國而保全自己的

途徑是”,n

17.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纂

18.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宮的繁華奢靡,其中把阿房宮所奏之樂與市井言語進行對比的句子是:

18.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19.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訓,必將讓再后來的人為之扼腕嘆息的句子是:

19.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20.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兩句描寫宮殿、樓閣隨地形

而建,彼此環(huán)抱呼應,宮殿結構參差錯落,精巧工整。

20.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21.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勾勒出阿房宮占地廣闊、凌云蔽日的宏偉氣勢,

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

21.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22.杜牧《阿房宮賦》中,以彩虹為喻,寫出樓閣間的雙層通道給人的觀感的兩句是“,

22.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23.杜牧《阿房宮賦》中,",”兩句用故作疑問的話把阿房宮中水面上的長橋

比作“云中龍”。

23.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24.《師說》中強調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年齡大小無關的兩句是:“,

24.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5.在韓愈的《師說》中,“士大夫之族”輕視師道,以地位、官職為理由拒絕從師學習的語句是:

25.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26.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用“,”兩句說明開始時做得好的很多,能

堅持到最后的卻很少。

26.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27.《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勸誡皇帝要不驕不躁、恪守職分、虛懷若谷、從諫如流的句子是

27.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28.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兩句,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

到善始善終。

28.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29.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形象地寫出他植者通

過傷害自己所種的樹來驗看其是否成活的行為。

29.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30.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描述春日草木生長茂盛、泉水緩緩流淌的動人之景的句子是:

30.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3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認識到自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錯誤已不可挽救、未來的

事情尚可補救的句子是:“,"。

31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32.£《陳情表》%,李密向晉武帝陳述了自己的家庭情況,其中提到生活孤單沒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

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的兩句是:“,"。

32.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33.為了打消晉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陳情表》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職顯達的句子是“,

33.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

34.《陳情表》中,李密面對晉武帝的征召,以“,"兩句講述自己內外

無親的處境。

34.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35.賈誼《過秦論》中,“,"兩句寫“百越之君”愿意投降秦國,把自己的

性命交給獄官。

35.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36.《過秦論》一文中,“,"兩句形象地描寫了秦始皇派遣了得力的將領和士

兵守衛(wèi)要塞、盤問過往行人的情景。

36.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37.《過秦論》中描寫陳涉起義,天下一呼百應的句子是“,"。

37.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38.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通過“,”兩句來寫周文王和孔

子,表明古代偉大作品往往是圣賢在困頓中奮發(fā)努力寫就的。

38.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39.《屈原列傳》中具體解釋“其文約,其辭微”的句子是“,"。

39.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40.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文章的內容雖然細小但含義卻極宏大,所舉的事例雖然淺

近但意義卻很深遠的兩句是:","o

40.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41.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且認為后天學習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勸學》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勸勉人們

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勸人為“善”,文中“,"可見。

41.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42.《荀子?勸學》中,",”兩句表達了君子本性與普通人

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他們善于借助外物的觀點。

49君子牛非異相.蓋假干物也

43:在《〈論語》十二最中,孔¥用“文”和“質”對“君子”下了定義的句子是:“,

43.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4.《論語?泰伯》中",”強調了“士”應當胸懷寬廣,意志

堅定,因為肩負使命,路途遙遠。

4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5.在《〈論語》十二章》中,",”這兩句很好地闡釋了“文”

和“質”的關系: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

4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4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的“,”兩句指出不順應自然規(guī)律強

為,肯定會失??;緊緊把持東西不放,反而會失去。

46.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二、應用式試題

1.足球比賽結束前十分鐘容易進球,領先球隊必須在最后時刻仍保持專注、嚴密防守,堅持到終場哨音結

束,正如《《老子》四章》中所言","o

1.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2.歷史長河中,在往圣先賢的憧憬里,有一個他們從未抵達的理想家園,即《禮記?禮運》中的

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3.我們在寫作時,語言既不能毫無修飾,也不能過于浮夸,這與《論語?雍也》中

“,"兩句所表述的意思相一致。

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4.語文老師批閱作文時,看到學生作文中質樸或過于華美的語言,就引用《論語?雍也》中的“,

”作為評語,引導學生文質兼?zhèn)洹?/p>

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5.《論語》中孔子所說的“,”兩句用在黨員身上,就是要向先進典

型學習,加強自身修養(yǎng),而對于反面典型要對照反省,引以為戒。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要承擔起實現(xiàn)強國夢的重大責任,在《《論語》十二

章》中曾子也說過類似的語句:","o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7.家史采訪活動中,爺爺回憶幼年境況時,用《陳情表》中的“,”來

形容外面沒有可以依靠的親戚、家里也無人照看門戶的情形。

7.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8.小明與家人泛舟西湖之上,微風拂動衣襟,他開心地說:“這就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說

的:,??!”

9:自古而今,中品民族對“為官:為人”的品質要求一以貫之。我們黨堅持“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也

說明黨對領導干部做人的嚴格要求。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樹木、清泉為喻,對執(zhí)政者提出了

“,”的要求。

9.思國之安者,必裝其德義?!?/p>

10.語文課上,老師用《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來勸誡同學們,開

頭做得好的很多,堅持到底的卻很少,引導同學們做事情要善始善終。

10.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1L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看興,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質,這里我們可以用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

”,"兩句來警醒自己。

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12.蘇軾《赤壁賦》中的丁,。常被用來勉勵人們修身自好,不慕身外

之物。

12.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13.面對疫情,白衣衛(wèi)士集結出征,讓人想到《秦風?無衣》中將士們修整鎧甲兵器共赴前線的情景

13.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14.李爺爺經常對著我們幾個晚輩訴說逝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就像曹操《短歌行》中所

寫的“,"。

1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5.李老師退款后住在城里,晚上常被馬路上的車流聲吵得睡不著覺,她懷念老家的狗吠和雞鳴聲,想起了

《歸園田居》中的詩句“,”=

15.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16.張教授來到一個偏遠荒涼之地調研,他住的房子旁邊蘆葦叢生,竹影婆娑,此情此景,讓他不禁想起白

居易《琵琶行》中的描述“,"。

16.住近溫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17.世事無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卻時有不如意,每每感傷之余,我們往往會借助《琵琶行》中的

“,"兩句來抒發(fā)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17.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8.國慶假期,小張一家人去南京游玩,看到江水清澈平靜,山峰林立,腦海中不禁回想起王安石的《桂枝

香?金陵懷古》中的名句“,"。

18.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19.縱橫摔闔,張弛有度,習近平強調:一個高明的領導,要講究領導藝術。他引用了《念奴嬌?赤壁懷古》

中“,”兩句,指出這是領導藝術的最高境界。

19.談笑間,橘櫓灰飛煙滅。

20.語文學習小組準備選擇陸游《書憤》中的詩句來拍攝微電影,小明覺得“,"

兩句意象最為密集且各具特色,畫面感十足,最合適不過。

20.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21.小禾和爸媽在觀賞壺口瀑布時,導游說旅游團有一個小活動,誰能背出含有“黃河”二字的古詩文,可

以獲贈一張3D明信片。她脫口而出:“,

2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白日依山盡,黃

河入海流)

22.習近平總書記到岳麓書院考察調研,面對熱情洋溢的青年學子,他希望同學們珍惜時光,不負韶華,這

不禁讓我們想起“,"兩句古詩。

22.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

可輕/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23.暑期中,小明和爸爸媽媽到山間游玩,面對山水勝景,他不禁吟誦起前人的寫景名句:

2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24.小剛離開西安前往新疆,一進入塞外,大西北的壯闊景象使他不禁吟誦起前人的寫景名句

2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25.小剛在他創(chuàng)作的歷史小說《正氣歌》中寫道:文天祥月下獨步于江邊,眼前壯闊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誦

起前人的寫景名句”,99

25.江天一g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6.學校開展關于“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的學習活動,小明的選題是“唐詩中的洞庭湖”,他登上岳陽樓遠眺,

洞庭湖浩瀚無邊,氣象恢宏,眼前壯闊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誦起古人的寫景名句

26.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27.班級組織秋游活動,小明同學跟隨大家伙兒登上山頂,極目遠眺,但見群山綿延,江流逶迤,頓覺胸

襟為之一開,不禁吟誦起古人寫景名句?,”O(jiān)

27.千里澄江似豢,翠峰如簇。(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江流天地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