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選擇性必修1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30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北方的羚羊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攝影景點。狹仄的通道、陡峭的夾壁、堅硬的巖石卻呈現(xiàn)出流水般柔美流暢的形態(tài),陽光投射在紅砂巖的巖壁上,折射出耀目的光芒。羚羊峽谷兩側的巖壁屬于哪類巖石()A.巖漿巖B.變質巖C.沉積巖D.火成巖2、讀下圖“世界某板塊邊界示意圖(箭頭表示相鄰板塊運動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之間邊界為生長邊界B.甲丙之間形成海溝、海嶺C.甲丙之間邊界為消亡邊界D.甲丁之間形成海溝、島弧3、關于巖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巖石按成因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②巖漿巖分侵入型巖漿巖和噴出型巖漿巖兩類③沉積巖按沉積物顆粒大小,可分為礫巖、砂巖、頁巖等④已形成的各種巖石均可變成變質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一條平直的河流,其上游南岸沖刷厲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則北岸沖刷厲害,南岸入海處形成河口三角洲。則此河的位置和流向與圖示相吻合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我國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時間測量工具;表為直立的標桿,圭是平臥的尺,標有刻度,主要用來測量日影長度。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房屋門朝東南B.利用圭表可測量一回歸年的時間C.表影最短的那一日氣溫全年最高D.表影最長的那一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6、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成功發(fā)射并進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330公里的預定軌道。下圖所列太陽光照圖中,與當日最吻合的是()A.B.C.D.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讀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鹽度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1)ABCD四海區(qū)鹽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2)C海區(qū)較B海區(qū)鹽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D海區(qū)較A海區(qū)鹽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E海區(qū)鹽度與北半球同緯度海區(qū)的鹽度相比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安第斯山脈是縱貫南美洲西部的高大山脈,南段山脈以東為草原和荒漠,南段山脈以西為森林,產生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8、途徑:通過大氣環(huán)流與大洋環(huán)流,驅使________在不同地區(qū)傳輸。9、自轉速度。

(1)自轉角速度: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地點均為____。

(2)自轉線速度:因緯度不同而有差異,赤道最大、兩極最小。10、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表格。

我國四大航天發(fā)射基地分布圖。

。發(fā)射基地。

有關自然條件。

發(fā)射突出優(yōu)勢。

西昌;酒泉。

位于西部內陸;人煙稀少。

酒泉;太原。

利于觀測。

西昌;酒泉。

海拔高;大氣稀薄。

文昌。

節(jié)省燃料和成本。

沿海。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在四川九寨溝發(fā)生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材料二我國部分及周邊地區(qū)某日某時海平面氣壓形勢圖(單位:hpa)。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地球內部圈層)。

(2)甲山脈是由板塊碰撞后隆起形成,屬于____(褶皺或斷塊)山脈,周邊巖漿活動頻繁,因此____(能源)豐富。

(3)圖中①地以____天氣為主,未來幾天③地可能出現(xiàn)陰天、____、____;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

(4)與②相比,④的風力更____,理由是____。12、海陸分布對氣壓帶的影響:由于海陸熱力差異,冬季亞歐大陸形成?________高壓;夏季亞歐大陸形成?________低壓。13、下圖為某半球極點為中心的氣壓帶風帶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為____半球氣壓帶,填出氣壓帶的名稱: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填出圖中風帶的風向:⑤____風,⑥____風,⑦____風。

(3)此時地球處于____附近(填近日點或遠日點),鹽城晝____(填長于或短于)夜。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幾百萬年或更早以前的樹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它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對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生物和環(huán)境演變有著重要的作用。樹木保存為化石的條件極為苛刻,樹木成為化石的幾率非常小。新疆木化石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以中晚侏羅紀沉積地層為主。新疆奇臺縣將軍戈壁的石樹溝木化石群儲量最大,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現(xiàn)在新疆大面積的森林早已不復存在。左圖為奇臺縣硅化木景區(qū),右圖為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地區(qū)景觀。

(1)根據木化石證據可推斷中晚侏羅紀奇臺縣石樹溝的主要植被類型是___,說明當時環(huán)境特征:___、___。

(2)現(xiàn)代古爾班通古特主要的植被類型是___,其植物形態(tài)和結構能適應長期___的環(huán)境特點,葉片___,以減少蒸發(fā);根系___;利于從深層土壤中吸收水分。

(3)從侏羅紀到現(xiàn)代,植被類型的變化說明了當?shù)貧夂蜃兓傮w趨勢是___。根據植被演變的過程,可以推測當?shù)卦浻卸螘r間出現(xiàn)過大面積的___(植被類型)。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是形成東亞季風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確B.錯誤16、我國北方夏季暴雨主要是冷鋒造成的。(_____)A.正確B.錯誤17、陸地環(huán)境是一個有機整體,不會因為某個地理要素的變化而變化。(_____)A.正確B.錯誤18、寒潮屬于冷鋒,降水主要在鋒后,其對農業(yè)造成的危害在冬季最大。(_____)A.正確B.錯誤19、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梅雨”、“伏旱”均與副熱帶高壓有關。(_____)A.正確B.錯誤20、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確B.錯誤21、中南半島夏季風的主要成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_____)A.正確B.錯誤22、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是形成東亞季風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確B.錯誤23、北半球冬季,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高壓切斷。(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綜合題(共3題,共6分)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紅海位于東非大裂谷上,在距今約4000萬年前,非洲和阿拉伯兩個大陸隆起部分軸部的巖石基底,發(fā)生了地殼張裂。當時有一部分海水乘機進入,使裂縫處成為一個封閉的淺海。在大陸裂谷形成的同時,海底發(fā)生擴張,熔巖上涌到海底地表,不斷產生新的海洋地殼,古老的大陸巖石基底則被逐漸推向兩側。后來,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到了距今約300萬年時,海水再次進入紅海。紅海海底沿主海槽軸部裂開,形成軸海槽,并沿著軸海槽發(fā)生緩慢的海底擴張,東西兩側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陸也在緩慢分離,形成的紅海也成為了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域。下圖為紅海所在的區(qū)域圖。

(1)紅海的形成對該區(qū)域地貌和蒸發(fā)量影響較大;請指出紅海兩岸地形特征及紅海形成后對該區(qū)域蒸發(fā)量的影響。

(2)距今約4000萬年前;非洲和阿拉伯兩個大陸隆起部分軸部的巖石基底,發(fā)生了地殼張裂形成封閉的淺海,但后面海水又慢慢地干涸,對此作出合理解析。

(3)距今約300萬年后;紅海再一次形成,到現(xiàn)在紅海是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域,請分析紅海鹽度高的原因。

(4)目前紅海仍在繼續(xù)分離,其擴張速率為每年1.0~1.5厘米,如果照此發(fā)展下去,那么兩千多萬年后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可能發(fā)生什么變化。25、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獨特,對農牧業(yè)生產影響深刻。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我國兩種水利工程示意圖坎兒井是當?shù)鬲毦咛厣墓喔扔盟こ?,其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圖1)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圖2)

材料二:新疆2006~2008年工業(yè)構成的增量及增速。時間工業(yè)構成比上年增加(億元)比上年增長%2006年輕工業(yè)81.6210.6重工業(yè)1063.5115.215.22007年輕工業(yè)111.2115.5重工業(yè)1212.9715.515.52008年輕工業(yè)140.109.8重工業(yè)1587.2516.116.1

(1)水資源是影響新疆經濟活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試述該地區(qū)河流的水文特征。

(2)從自然條件的角度分析兩種水利工程是如何因地制宜發(fā)揮作用的?

(3)讀材料二,歸納新疆工業(yè)內部結構的特點及增速特點。26、如下圖所示;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CE線為____(晨線;昏線)。

(2)圖中A、B、C、D四點中,線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角速度的關系是____。

(3)此日A、B、C、D四點中晝長由短到長的順序是____。

(4)這一天是北半球____日。

(5)這一天北極圈與赤道的晝長相差____小時,北極圈與南極圈晝長相差____小時;此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在全球的分布規(guī)律為____。

(6)此時C點時刻為____,E點晝長為____小時。

(7)圖中五點中,太陽高度小于0°的是____,等于0°的是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分析】

【詳解】

從材料中可知;羚羊峽谷兩側的巖壁為紅砂巖,而砂巖屬于沉積巖,C正確。巖漿巖常見的為花崗巖和玄武巖;變質巖常見的有板巖;片巖、大理巖、石英巖等;火成巖即巖漿巖;ABD均不包括砂巖,ABD錯誤。故選C。

【點睛】

按巖石成因,可分為三大類:巖漿巖(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巖漿巖主要包括侵入巖(常見的有花崗巖)和噴出巖(常見的有玄武巖);沉積巖主要包括有石灰?guī)r、砂巖、頁巖等;變質巖常見的有板巖、片巖、大理巖、石英巖等。2、D【分析】【分析】

【詳解】

題意表明箭頭表示相鄰板塊運動方向;甲乙之間板塊相向運動,碰撞擠壓為主,應為消亡邊界,A錯誤;甲丙之間板塊相離運動,以板塊張裂為主,應為生長邊界,一般形成海嶺,而海溝出現(xiàn)在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擠壓邊界,不會出現(xiàn)在生長邊界,B;C錯誤;甲丁之間板塊相向運動,根據板塊分布情況可知,此地為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邊界,太平洋板塊俯沖在亞歐板塊之上,在邊界處形成海溝和島弧,D正確。故選D。

【點睛】3、D【分析】【分析】

【詳解】

巖漿巖噴出地表為噴出型巖漿巖;侵入巖石裂縫未噴出地表為侵入型巖漿巖。巖漿巖為巖漿活動形成的,沉積巖為沉積物固結成巖形成的,變質巖生成的條件為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①②正確。礫巖;砂巖、頁巖的沉積物依次由大變小,③正確。具備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任何巖石都可以變?yōu)樽冑|巖,④正確。故本題選D。

【點睛】

石灰?guī)r經變質作用可形成大理巖,頁巖變質后可形成板巖,砂巖變質后形成石英巖。4、D【分析】【分析】

【詳解】

平直河段的河水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會導致平直河道兩岸河水流速差異較大,從而出現(xiàn)沉積作用和侵蝕作用的差異。圖①河流上游位于北半球,河水順著流向向右偏轉,右岸(南岸)侵蝕作用強,左岸(北岸)沉積作用強,容易形成沙洲,圖①河流下游位于南半球,河水順著流向向左偏轉,左岸(北岸)侵蝕作用強,右岸(南岸)沉積作用強,河口容易形成三角洲,與題意相符,①符合題意;圖②河流上;下游均位于北半球,圖②河流下游河水順著流向向右偏轉,右岸(南岸)侵蝕作用強,左岸(北岸)沉積作用強,河口容易形成三角洲,②不符合題意;圖③河流上游位于南半球,河水順著流向向左偏轉,左岸(南岸)侵蝕作用強,右岸(北岸)沉積作用強,北岸容易形成沙洲,圖③河流下游位于北半球,河水順著流向向右偏轉,右岸(北岸)侵蝕作用強,左岸(南岸)沉積作用強,入??谌菀仔纬扇侵?,③符合題意;圖④河流上、下游均位于南半球,圖④河流下游河水順著流向向左偏轉,左岸(南岸)侵蝕作用強,右岸(北岸)沉積作用強,北岸入海處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④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

【點睛】5、B【分析】【分析】

【詳解】

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圭表主要測量的是正午日影,正午時太陽在正南方,圭表朝南,可知圖中房屋坐北朝南,A錯誤。古人利用圭表測量正午日影,連續(xù)兩次測得表影長最小值時間間隔大致為一個回歸年,B正確。表影最短的那一日表示此時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C錯誤;表影最長的那一日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最大,D錯誤。故選B。6、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該日為6月16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極有極晝現(xiàn)象,極晝范圍接近最大;A圖中北極極晝范圍過小,不會是6月16日,A不對。BC北極出現(xiàn)極夜,不符合題意,排除。D圖中北極有極晝,極晝范圍接近最大,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鹽度分布示意圖為主要資料設置試題;涉及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

(1)根據圖中海水等鹽度線可判斷B>A>C>34‰,而D<34‰;所以四海區(qū)鹽度由高到低排序為BACD。

(2)C海區(qū)和B海區(qū)位于同一緯度;且附近都無河流注入,可排除緯度和河流因素。C地有秘魯寒流經過,海區(qū)溫度低于B地,蒸發(fā)弱,鹽度低。

(3)D海區(qū)和A海區(qū)位于同一緯度;同樣可排除緯度因素的影響。但D海區(qū)位于近岸處,有陸地河流注入,鹽度被稀釋,所以D海區(qū)鹽度低于A海區(qū)。

(4)E海區(qū)鹽度較北半球同緯度海區(qū)的鹽度高。因為E地緯度接近南緯60°;北半球同緯度地區(qū)陸地廣闊,有較多河川徑流入海,稀釋海水。

(5)安第斯山脈南段受到盛行西風影響;南段山脈以西地區(qū)為迎風坡,降水多;南段山脈以東地區(qū)為背風坡,降水少。

【點睛】【解析】BACDC點附近有寒流經過,C處水溫更低,蒸發(fā)弱,鹽度低D位于近岸處,有陸地河流注入,稀釋鹽度高北半球60°附近陸地廣闊,有較多河川徑流入海,對海水有稀釋作用山脈西側為迎風坡降水多,東側是背風坡降水少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水分和熱量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15°每時10、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四大發(fā)射基地的區(qū)位條件;難度較小,按照氣象條件;緯度因素、地勢因素、地形條件、安全因素等角度分析。

【詳解】

西昌位于西部內陸;人煙稀少,安全性強,即便發(fā)射失敗或有其他墜落物所造成的危害也比較小。晴天多;陰雨天少,風速小,濕度低,有利于發(fā)射和跟蹤。文昌是我國緯度最低的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可以節(jié)省燃料和成本。海運對貨物的適應性更強,運輸量更大。

【點睛】【解析】。發(fā)射基地。

有關自然條件。

發(fā)射突出優(yōu)勢。

西昌。

位于西部內陸;人煙稀少。

①保證安全。

酒泉;太原。

②晴天多;能見度高。

利于觀測。

西昌;酒泉。

海拔高;大氣稀薄。

文昌。

③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

節(jié)省燃料和成本。

沿海。

④海運便利;方便運輸大宗物資。

④海運便利;方便運輸大宗物資。

11、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我國部分及周邊地區(qū)某日某時海平面氣壓形勢圖”及相關資料為載體;考查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山脈的形成,天氣系統(tǒng)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基本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技能。

(1)

陸地地殼平均厚度為33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所以震源位于地殼。

(2)

甲山脈為喜馬拉雅山脈;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擠壓后形成的,屬于褶皺山脈,周邊巖漿活到比較頻繁,因此地熱能豐富。

(3)

圖中①地位于曖鋒鋒前;以陰雨天氣為主,③地位于冷鋒鋒前,未來幾天將有冷鋒過境天氣,帶來陰天;大風、雨雪等天氣。

(4)

④地比②等壓線更密集;氣壓梯度更大,水平氣壓梯度力更大,所以風速更大。

【點睛】【解析】(1)地殼。

(2)褶皺地熱能(或地熱)

(3)陰雨大風降溫。

(4)大(或強)④地等壓線比②地更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更大。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亞洲亞洲13、略

【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和季節(jié)移動;結合圖示作答,難度較小。

(1)

由圖可知圖中的風向向右偏;所以為北半球,根據緯線可知①為赤道低氣壓帶,②為副熱帶高氣壓帶,③為副極地低氣壓帶,④為極地高氣壓帶。

(2)

北半球0-30°為東北風;30°-60°為西南風,60°-90°為東北風。

(3)

此時氣壓帶風帶北移;太陽直射點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為夏季,地球位于遠日點附近,鹽城晝長夜短。

【點睛】【解析】(1)北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

(2)東北西南東北。

(3)遠日點長于14、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硅化木景區(qū)和古爾班通沙漠的圖文材料為背景;涉及植被的類型;氣候判斷等知識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詳解】

(1)由材料可知;中晚侏羅紀時的樹木具有木質結構和紋理,故其類型為森林。結合所學知識及化石特征可知,當時氣候濕潤,有利于植被生長,森林茂密,植被種類繁多。

(2)結合圖片信息可知;古爾班通沙漠的植株低矮,葉片面積細小,根系發(fā)達,為典型的荒漠植被,主要生存在氣候干旱的環(huán)境當中。

(3)由古時候的森林演變?yōu)楦珊档幕哪梢钥闯霎數(shù)貧夂蜈呄蚋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植被會呈現(xiàn)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演變特征。故當?shù)乜赡艹霈F(xiàn)過大面積的草原?!窘馕觥?1)森林

氣候濕潤植被茂密。

(2)荒漠干旱面積較小發(fā)達。

(3)濕潤至干旱草原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5、×【分析】【分析】

【詳解】

東亞季風的形成主要與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關;南亞夏季風的形成與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有關,所以錯誤。

【點睛】16、√【分析】【分析】

【詳解】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等均是受冷鋒影響而形成;故正確。

【點睛】17、×【分析】【分析】

【詳解】

陸地環(huán)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各自然地理要素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所以錯誤。

【點睛】18、×【分析】【分析】

【詳解】

寒潮由快行冷鋒所致,冷鋒降水主要在鋒后,可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大范圍劇烈降溫,特別是在秋春季節(jié)農作物成熟期及生長期產生的凍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所以該題表述錯誤。19、√【分析】【分析】

【詳解】

“梅雨”產生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的鋒區(qū)(可稱梅雨鋒),是極地氣團和副熱帶氣團相互作用的產物。梅雨雨帶的位置和穩(wěn)定性,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脊線一般穩(wěn)定在北緯20°~25°之間)和強度密切相關;大體上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被副熱帶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題描述正確。20、√【分析】【詳解】

當挾帶著大量泥沙的河流進入海洋時,如果河流入海處水下坡度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所挾帶的泥沙便會沉積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積體,稱為三角洲。隨著沉積物質的增加,堆積體向海洋一側擴展,發(fā)展成為面積廣大的三角洲平原。據此可知,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故本題結論是正確的。21、×【分析】【分析】

【詳解】

中南半島夏季風是由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引起的;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本來位于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成為西南風。故中南半島的夏季風主要成因為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此說法錯誤。

【點睛】

東亞季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陸間熱力環(huán)流的季節(jié)變化。南亞季風其形成主要是由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引起的,同時也有海陸熱力差異和地形因素的影響。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赤道低氣壓帶移至南半球,亞洲大陸冷高壓強大,風由蒙古西伯利亞吹向印度,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成為東北風,即亞洲南部的冬季風。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至北半球,本來位于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至印度半島,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成為西南風,即為南亞的夏季風。22、×【分析】【分析】

【詳解】

東亞季風的形成主要與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有關;南亞夏季風的形成與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有關,所以錯誤。

【點睛】23、×【分析】【分析】

【詳解】

北半球冬季;陸地降溫較快,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壓,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切斷,故錯誤。

【點睛】四、綜合題(共3題,共6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題以材料為背景;以圖為載體,考查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綜合分析的能力。

【詳解】

(1)讀圖結合所學知識;紅海由于位于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的張裂地帶,面積不斷擴大,地處東非裂谷帶上,兩岸陡峭壁立,紅海形成后,水域面積增加,蒸發(fā)量增大。

(2)據題干可知;紅海為封閉的淺海,水量較少,在大陸裂谷形成的同時,海底發(fā)生擴張,水域的蒸發(fā)面積加大,熔巖上涌導致溫度升高,蒸發(fā)加劇,該地緯度低,常年受副高;信風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蒸發(fā)量大,所以后面海水又慢慢干涸。

(3)紅海常年受副高控制;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鹽度高。四周均為熱帶沙漠氣候區(qū),基本上沒有大江大河注入,海水得不到稀釋,海域封閉,南部僅有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通,外界的淡海水難以進入,海水的置換能力差。

(4)如果阿拉伯半島繼續(xù)向亞洲擠壓,兩千萬年后波斯灣會不斷縮小,可能變成湖泊,甚至消失,阿拉伯半島緊靠亞歐大陸,不再是半島。【解析】(1)紅海地處東非裂谷帶上,兩岸陡峭壁立;紅海形成后,形成了一定的水域面積,蒸發(fā)量增大。

(2)封閉的淺海,水量較少:在大陸裂谷形成的同時,海底發(fā)生擴張,水域的蒸發(fā)面積加大;熔巖上涌導致溫度升高,蒸發(fā)加劇:加之該地緯度低,常年受副高;信風控制,氣溫高,蒸發(fā)大,所以后面海水又慢慢干涸。

(3)地處副熱帶海區(qū),受副高控制,蒸發(fā)旺,降水少,鹽度高:四周均為熱帶沙漠氣候區(qū),基本上沒有大江大河注入;海域封閉,南部僅有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通,外界的淡海水難以進入。

(4)阿拉伯半島不斷向亞洲壓擠,兩千萬年后波斯灣可能變成湖泊甚至消失,阿拉伯半島緊靠亞歐大陸,不再是半島。25、略

【分析】【分析】

本題主要通過圖文表格材料考查新疆地區(qū)的自然特征;涉及河流水文知識和工業(yè)問題,旨在考查信息獲取能力和闡釋能力,體現(xiàn)了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的核心素養(yǎng)。

【詳解】

(1)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從流量;含沙量、結冰期、補給形式等方面來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多屬內流河,水量??;水量季節(jié)變化大;該地有高大山脈,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形成夏汛;風沙大,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氣溫低,河流有結冰期;春季由于降水少,冰川融水少,有斷流現(xiàn)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