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人教版2024)_第1頁
七年級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人教版2024)_第2頁
七年級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人教版2024)_第3頁
七年級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人教版2024)_第4頁
七年級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人教版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

(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

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第1章(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

5.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6.難度系數(shù):0.65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

目要求。

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太陽系附近有三顆“超級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三顆行星圍繞天蝎座

的一顆恒星運行,距離地球僅22光年,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超級地球天體類型相同的是()

A.太陽B.木星C.月球D.哈雷彗星

2.超級地球應屬于()

A.地月系B.太陽系C.銀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1.B2.C

【解析】1.地球是太陽系中的行星,超級地球應是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太陽是恒星,月球是衛(wèi)星,木星

是行星,哈雷彗星是彗星;與超級地球天體類型相同的是木星。選B正確。故選:B。

2.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zhuǎn),從而形成天體系統(tǒng),天體系統(tǒng)有不同的級別;“超級地球”圍繞一

顆恒星旋轉(zhuǎn),屬于恒星系;距離地球22光年,因為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所以“超級地球”屬于銀河系,

C正確,ABD錯誤。故選:C。

北京時間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1935.3克月壤樣品安全著陸

在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嫦娥六號探月工程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登月是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一個階

第1頁共14頁.

段性目標。下圖示意在月背著陸的“嫦娥六號”探測器。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時段中,“嫦娥六號”探測器屬于天體的是()

A.文昌發(fā)射場時B.月球背面著陸時C.太空中飛行時D.返回到地面時

4.探月工程對我國的重要意義有()

①帶動基礎(chǔ)科學研究②帶動高新技術(shù)進步

③加深對地月空間環(huán)境的研究④標志目前載人登月任務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3.C4.A

【解析】3.“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文昌發(fā)射場時仍然屬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屬于天體,A錯誤;其在月球背

面著陸時屬于月球的一部分,不屬于天體,B錯誤;其在太空飛行時可以獨立存在在宇宙空間,屬于天體,

C正確;其返回到地面時屬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屬于天體,D錯誤。故選C。

4.探月工程對我國的重要意義有:帶動基礎(chǔ)科學研究,帶動高新技術(shù)進步,加深對地月空間環(huán)境的研究,

①②③說法正確。探月工程并不能標志目前載人登月任務完成,④說法錯誤。故選A。

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

取得成功。下圖示意天問一號航行軌道。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5.與地球相比,火星()

A.距離太陽更近B.生物種類更多C.地表氣溫更低D.液態(tài)水更豐富

6.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標志著中國航天已經(jīng)走出了()

第2頁共14頁.

A.地月系B.太陽系C.銀河系D.可觀測宇宙

【答案】5.C6.A

【解析】5.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與地球相比,火星距離太陽更遠,A錯誤;火星上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有液態(tài)水和生物,BD錯誤;火星

由于距離太陽更遠,所以地表氣溫比地球更低,C正確。故選C。

6.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標志著中國航天已經(jīng)走出了地月系,A正確;地球和火星都屬于太陽系,

太陽系屬于銀河系,銀河系屬于可觀測宇宙,BCD錯誤。故選A。

下圖為手機微信啟動畫面,這顆“藍色彈珠”是我國氣象衛(wèi)星“風云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據(jù)此

完成下面小題。

7.這顆“藍色彈珠”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地球的()

A.位置B.大小C.形狀D.運動

8.這顆“藍色彈珠”的最大周長約為()

A.6371千米B.4萬多千米

C.5.1億平方千米D.6378千米

9.我國首都北京(40°N,116°E)所在的半球、所屬的緯度范圍分別是()

A.東半球,中緯度B.北半球,高緯度

C.西半球,中緯度D.南半球,低緯度

【答案】7.C8.B9.A

【解析】7.圖中“藍色彈珠”可直觀幫助我們認識地球的形狀,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C正確;不能幫助我

們認識地球的位置、大小與運動,ABD錯誤。故選C。

8.根據(jù)所學,地球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度約為4萬千米,B正確;6371千米是地球的平均半徑長度,A

錯誤;5.1億平方千米是地球的表面積大小,C錯誤;6378千米是地球的赤道半徑長度,D錯誤。故選B。

9.根據(jù)所學知識,為0°~30°是低緯度地區(qū),30°~60°是中緯度地區(qū),60°~90°是高緯度地區(qū),北京的緯度是

第3頁共14頁.

40°N,應該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并且40°N位于赤道以北地區(qū),所以北京屬于北半球。20°W以東、160°E以

西是東半球,160°E以東、20°W以西是西半球,北京的經(jīng)度是116°E,位于東半球。綜上所述,A正確,

排除BCD。故選A。

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BDS)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也是繼GPS、GLONASS之后的第

三個成熟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北斗—G1衛(wèi)星定點位置為(140°E,0°),其位置與圖中相吻合的點是()

A.甲B.乙C.丙D.丁

11.圖中四地()

A.從丙地一直向北,可以回到原地B.甲、乙所在緯線長度相等

C.丙、丁所在經(jīng)線長度不等D.甲比乙、丙、丁的位置更靠西

【答案】10.D11.D

【解析】10.在經(jīng)緯網(wǎng)上,若相鄰兩條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jīng),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jīng)線

的經(jīng)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jīng),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

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丁點的經(jīng)緯度是140°E,0°;

由此可判定,北斗—G1衛(wèi)星位于A處,D正確,ABC錯。故選D。

11.從丙地一直向北,走到北極點之后,四周均為南,不能回到原地,A錯誤;甲、乙不在同一條緯線上,

所在緯線長度不相等,B錯誤;所有的經(jīng)線長度都相等,故丙、丁所在經(jīng)線長度相等,C錯誤;甲比乙、丙、

丁的位置更靠西,D正確。故選D。

貝貝是個小小地理謎,他根據(jù)自己對地球儀的觀察繪制了下面的經(jīng)緯網(wǎng)簡圖(下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

題。

第4頁共14頁.

12.其中觀察角度相同的兩幅圖是()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

13.下列對圖中信息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甲圖有3條經(jīng)線②乙圖中有最長緯線圈③丙圖標有北極點④丁圖有赤道全貌

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

【答案】12.B13.A

【解析】12.讀經(jīng)緯網(wǎng)圖可知,甲圖的兩點是北極點和南極點,正面對著赤道;乙圖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

北半球圖;丙圖是以南極點為上方的側(cè)面圖;丁圖是面對著赤道,圖中兩點是北極點和南極點。因此,四

幅圖中,甲圖和丁圖的觀察角度相同。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3.讀甲圖可知,圖中有三條經(jīng)線,中間是0°經(jīng)線,東西兩邊是90°E和90°W經(jīng)線,故①正確;讀圖乙

可知,圖中圓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緯線圈——赤道,故②正確;讀圖丙可知,圖中極點是南極點,故③錯誤;

讀圖丁可知,圖中只能看到赤道的一半,不能看到全貌,故④錯誤,故選A。

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下圖為“某時刻地球上的晝與

夜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圖中,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

A.自東向西B.自西向東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15.此時,a地的人面朝西方,最可能看到()

A.旭日東升B.烈日當空C.晚霞滿天D.繁星閃爍

第5頁共14頁.

16.該日,北極附近()

A.晝夜平分B.晝短夜長C.出現(xiàn)極晝D.出現(xiàn)極夜

【答案】14.B15.C16.D

【解析】14.據(jù)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為逆時針方向,在南極上

空看為順時針方向,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5.讀圖和根據(jù)所學可知,地球自轉(zhuǎn)造成晝夜交替,a地是昏線處,根據(jù)地球的自轉(zhuǎn)方向,a地最可能看到

日落,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6.讀圖可知,該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極附近出現(xiàn)極晝,北極附近出現(xiàn)

極夜,此時北極附近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D正確,ABC錯誤。故選D。

圖a為某年12月22日正午北京市某中學教學樓日影示意圖,圖b為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

小題。

17.每年冬至12月22日前后,北京市()

A.晝夜等長,秋意漸濃,天氣轉(zhuǎn)涼

B.晝夜等長,春回大地,乍暖還寒

C.晝短夜長,是一年中獲得太陽光熱較少的時間

D.晝長夜短,是一年中獲得太陽光熱較多的時間

18.當教學樓正午日影范圍最小時,正值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位于圖b中()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

【答案】17.C18.A

【解析】17.每年的冬至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位于北溫帶的銅仁

市晝最短、夜最長,是一年中獲得太陽光熱較少的時間,故C正確。春分日和秋分日時晝夜等長,獲得太

陽光熱較多的時間是夏季,排除ABD。故選C。

第6頁共14頁.

18.當該地教學樓正午日影范圍最小時,說明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正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

回歸線上,此時地球是位于圖中甲處,乙處是秋分日、丙處是冬至日、丁處是春分日、排除BCD。故選A。

每年冬至日前后的正午時分左右,故宮乾清宮內(nèi)的“正大光明”匾額,會由西向東被地面金磚反射的陽

光照亮,出現(xiàn)“點亮金匾”的奇特現(xiàn)象,下圖示意地球公轉(zhuǎn)和出現(xiàn)“點亮金匾”奇特現(xiàn)象時的太陽光線位置。據(jù)

此,完成下面小題。

19.“點亮金匾”現(xiàn)象發(fā)生時,地球大致運行至公轉(zhuǎn)軌道的()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20.陽光自西向東依次點亮“明”“光”“大”“正”,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陸分布B.地球自轉(zhuǎn)C.天氣變化D.地球形狀

【答案】19.D20.B

【解析】19.從素材“每年冬至日前后的正午出現(xiàn)‘點亮金匾’的奇特現(xiàn)象”可知,此現(xiàn)象發(fā)生在冬至日前后,

此時地球大致運行至圖中公轉(zhuǎn)軌道的④處附近。故選D。

20.陽光自西向東依次點亮“明”“光”“大”“正”,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zhuǎn),B正確。跟海陸分布、天氣

變化和地球形狀無關(guān),ACD錯誤。故選B。

日晷是中國古人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早晨的陽光照射在日晷上,晷針的影子投在晷面的西側(cè),隨著

陽光的自西向東移動,晷針的影子像現(xiàn)代時鐘的時針,這樣就可以顯示時間。圖示意三明某中學早、中、

晚日晷影子的朝向,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第7頁共14頁.

①②③

21.一天中,從早到晚晷針日影方向的變化規(guī)律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22.一天中,造成日影朝向有規(guī)律的變化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轉(zhuǎn)B.地球自轉(zhuǎn)C.海陸變遷D.太陽運動

【答案】21.A22.B

【解析】21.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而日晷是利用晷針的影子在晷面上移動的位置來顯示時刻變化,所以

晷針日影的方向變化規(guī)律是按順時針自西向東轉(zhuǎn)動,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2.地球自轉(zhuǎn)導致太陽東升西落,從而導致一天中日影朝向不斷變化。地球公轉(zhuǎn)影響一年當中影子朝向變

化;海陸變遷、太陽運動與日影朝向無關(guān)。ACD錯誤,故選B。

西安市某中學開展了以“我手中的地球”為主題的地球儀制作活動,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利用手中的地球

儀演示地球公轉(zhuǎn)運動。下圖是小明制作地球儀的具體步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3.小明制作簡易地球儀的正確步驟為()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C.④①②③⑤D.④①⑤③②

24.同學們演示地球公轉(zhuǎn)運動時應該()

A.面對赤道自左向右撥動地球儀B.俯視北極點逆時針撥動地球儀

C.手持地球儀沿桌面繞光源逆時針轉(zhuǎn)動D.手持地球儀沿桌面繞光源順時針轉(zhuǎn)動

25.同學們演示的地球公轉(zhuǎn)運動所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是()

A.一天中旗桿影長變化B.一年中旗桿正午影長變化

C.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D.每天晝夜不斷的交替變化

第8頁共14頁.

【答案】23.C24.C25.B

【解析】23.結(jié)合材料及所學分析可知,制作地球儀首先應該準備材料,給乒乓球兩端打孔,再用記號筆

給乒乓球畫上經(jīng)緯線,最后把鐵絲按照一定的傾斜角度彎折成支架,將打好孔的乒乓球固定在做好的鐵絲

支架上即可完成制作,因此正確順序為④①②③⑤。故選C。

24.根據(jù)所學可知,面對赤道自左向右撥動地球儀,以及俯視北極點逆時針撥動地球儀,均為演示地球自

轉(zhuǎn),AB錯誤;地球公轉(zhuǎn)方向為自西向東逆時針轉(zhuǎn)動,將光源假設為太陽,手持地球儀沿桌面繞光源逆時針

轉(zhuǎn)動可以演示地球公轉(zhuǎn),C正確,D錯誤,故選C。

25.根據(jù)所學可知,一天中旗桿影子長短的變化、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變化屬于地球自轉(zhuǎn)產(chǎn)生

的地理現(xiàn)象,ACD錯誤;地球公轉(zhuǎn)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有:一年中太陽高度與物體正午影長的變化、晝夜長短

的變化、五帶的劃分、四季更替,B正確,故選B。

第Ⅱ卷

二、綜合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26.讀太陽系模式圖(甲圖)和太陽系“生命可居住帶”示意圖(乙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甲圖中表示地球的是(填字母),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一顆恒星是(填名稱)。(4分)

(2)地球軌道內(nèi)、外兩側(cè)軌道上分別運行著和。(填名稱)(4分)

(3)指出乙圖中顯示“生命可居住帶”出現(xiàn)生命的主要影響因素,并說明理由。。(4分)

(4)除乙圖所述因素外,請說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有利條件。。(2分)

【答案】(1)C太陽(4分)

(2)金星火星(4分)

(3)影響因素:溫度條件;理由:與太陽距離適中,有適宜的溫度。(4分)

(4)地球具有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條件;有液態(tài)水。(2分)

【分析】本題以太陽系模式圖和太陽系“生命可居住帶”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等知識點,

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綜合思維的素養(yǎng)。

【詳解】(1)根據(jù)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分布規(guī)律可知,C代表的是地球;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一顆恒星是太陽。

第9頁共14頁.

(2)地球軌道內(nèi)側(cè)是金星;地球軌道外側(cè)是火星。

(3)乙圖中顯示“生命可居住帶”出現(xiàn)生命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度條件,判斷理由是“生命可居住帶”與太陽

的距離適中。

(4)除了適宜的溫度條件,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條件還有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條件和液態(tài)水。

27.閱讀下面材料和地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材料:據(jù)報道,2021年6月的一天,我國漁民在南海某海域(東經(jīng)107度,北緯6度附近)進行海上

捕撈作業(yè)時,受到鄰國軍艦干擾。為保護我國漁民的合法權(quán)益,我國漁政船從甲地出發(fā)立即前往事發(fā)地點

維權(quán)(如下圖)。

(1)事發(fā)地點位于圖中的()(2分)

A.A區(qū)B.B區(qū)C.C區(qū)D.D區(qū)

(2)為了盡快抵達事發(fā)地點,漁政船選擇前進的方向是方向。(2分)

(3)甲地位于(填“東”或“西”)半球,處在五帶中的帶,終年有(填“極晝極夜”或“炎熱”)現(xiàn)象。

(6分)

(4)在地球儀表面,從赤道到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所有經(jīng)線等長。據(jù)此判斷,圖中①②③④各點之間的

距離最短的是()(2分)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1)C(2分)

(2)西南(2分)

(3)東熱炎熱(6分)

(4)A(2分)

【分析】本題以經(jīng)緯網(wǎng)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經(jīng)緯線特點、經(jīng)緯度判讀、經(jīng)緯網(wǎng)、方向等相關(guān)知識,考

查學生知識理解和運用能力,培養(yǎng)地理實踐力。

第10頁共14頁.

【詳解】(1)讀圖可知,A區(qū)經(jīng)度介于105°E~110°E,緯度介于15°N~20°N,B區(qū)經(jīng)度介于115°E~120°E,

緯度介于15°N~20°N,C區(qū)經(jīng)度介于105°E~110°E,緯度介于5°N~10°N,D區(qū)經(jīng)度介于115°E~120°E,緯

度介于5°N~10°N。事發(fā)地點經(jīng)緯度為東經(jīng)107度,北緯6度附近,因此ABD錯誤,故選C。

(2)讀圖可知,事發(fā)地點經(jīng)緯度為東經(jīng)107度,北緯6度附近,而漁政船經(jīng)度介于110°E~115°E,緯度介

于15°N~20°N,因此應向西南方向前進前往事發(fā)地。

(3)由圖可知,圖中甲經(jīng)度介于110°E~115°E,緯度介于15°N~20°N,因此屬東半球,熱帶地區(qū),終年炎

熱。

(4)由題意可知,從赤道到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所有經(jīng)線等長。①②位于20°N,③④位于5°N,因此

①~②短,③~④長;①③位于同一經(jīng)線,②④位于同一經(jīng)線,因此①~③、②~④等長。故BCD

錯誤,故選A。

28.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10分)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著地”方式是學習地理的最好方式。請幫助完成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

遇到的問題。

【學具制作】學習了地球和地球儀的相關(guān)知識,同學們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儀。據(jù)圖“某同學制作的

地球儀”完成第(1)~(2)題。

(1)圖中甲為制作地球儀的乒乓球,球上已標注赤道,地軸穿過的兩個點是_________(填字母);圖中乙傾

斜的鐵絲與水平面呈夾角。(4分)

(2)圖丙“某同學制作的地球儀”作品需要改進的地方是標注出經(jīng)度和緯度,相鄰兩條緯線所跨緯度是_______。

(2分)

【學以致用】

(3)同學們做出的地球儀可以模擬地球的自轉(zhuǎn),其方向是_________,當模擬地球的公轉(zhuǎn)時,可以看到太陽直射

點移動的范圍是_________。(4分)

第11頁共14頁.

【答案】(1)EG66.5°(4分)

(2)30°(2分)

(3)自西向東南北回歸線之間(4分)

【分析】本題以地球儀的制作為材料,共設置3道試題,涉及地軸、極點、經(jīng)線的特點及經(jīng)度、地軸與水

平面的夾角、自傳的方向、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范圍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jù)所學知識

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能力。

【詳解】(1)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分別是北極和南極,圖甲中,E是北極點,G是南極點,所以地軸

穿過的兩個點是E點和G點。圖中乙傾斜的鐵絲表示地軸,地軸是傾斜的,因此圖中乙傾斜的鐵絲與水平

面呈66°34′(約66.5°)的夾角。

(2)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據(jù)圖丙可推知,該地球儀上共有5條緯線將地球儀南北方向上分為

6部分,且相鄰的兩條緯線跨緯度相等,所以圖中相鄰兩條緯線所跨經(jīng)度是180÷6=30°。

(3)撥動地球儀,使地球儀繞地軸自西向東轉(zhuǎn)動,可模擬地球的自轉(zhuǎn);在地球儀自轉(zhuǎn)的同時,用燈光照射

地球儀,可模擬晝夜交替現(xiàn)象;用地球儀圍繞固定光源自西向東水平運動,可模擬地球的公轉(zhuǎn);當模擬地

球的公轉(zhuǎn)時,可以看到太陽直射點移動的范圍是南北回歸線之間。

29.【太陽光殺菌】(14分)

資料一:自然界中微生物無處不在,有些細菌和真菌能引起人類患病,因此要注意殺菌消毒。太陽光

中的紫外線對微生物的破壞力極強,一般細菌在陽光下暴曬數(shù)小時,就會被殺死,所以陽光具有殺菌作用。

資料二:地球某日光照圖(圖1)和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圖2)。思考完成:

(1)判斷圖1所示A、B、C三地中此時最適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