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速記清單】(原卷版+解析)_第1頁
北京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速記清單】(原卷版+解析)_第2頁
北京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速記清單】(原卷版+解析)_第3頁
北京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速記清單】(原卷版+解析)_第4頁
北京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速記清單】(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01觀?單元時空

02述?考點列陣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

考點1地球的形狀和大?。ɑA講解)

考點2地球儀(基礎講解)

考點3緯線和緯度(重點掌握)

考點4經線和經度(重點掌握)

考點5在地球儀上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重點掌握)

考點6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重點掌握)

第二節(jié)地圖

考點1地圖和平面圖(基礎講解)

考點2地圖上的方向(重點掌握)

考點3地圖的比例尺(重點掌握)

考點4地圖的圖例(重點掌握)

考點5影像地圖和電子地圖(基礎講解)

第三節(jié)地形圖

考點1在地圖上確定地面高度(基礎講解)

考點2在地形圖上識別地形(重點掌握)

03明?疑難解讀

疑難點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課標新增)

疑難點2經緯度的判讀

疑難點3方格經緯網實地范圍的判讀

疑難點4一天中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

疑難點5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與晝夜長短的變化

疑難點6二分二至日位置的判讀或太陽光照圖的判讀

疑難點7晝夜現象、晝夜交替現象和晝夜長短的區(qū)別

疑難點8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拓展)

(―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天圓地方

—根據太陽和月亮推測

(―地球的形狀------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首次證明

J衛(wèi)星照片

J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平均半徑------6371千米

—地球的大小最大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地球和地球儀是縮小的地球模型

—地球儀—Q

基本要素------地軸、兩極、赤道、緯線、經線

緯線及其特點

一緯線和緯度緯度的劃分

南1匕半球的分界線------赤道

經線及其特點

—經郵經度經度的劃分

東西半球的劃分------20°W與160年

地球和地圖自轉------方向、周期、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的運動T2

公轉------方向、周期、產生的地理現供

方向

(―地圖三要素比例尺

圖例

地圖

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合適的地圖

J地圖的選擇遙感地圖

地圖家族新成員—Q

電子地圖

海拔和相對高度

—陸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等高線與等高線地形曲

判斷地勢高低

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判斷坡度陡緩

判斷地形部位

J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設色原則

—分層設色地形圖—Q

五種地形類型的判讀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

地球的形狀和大?。ɑA講解)

1、人們對地球的認識過程:蓋天說(天圓地方)一觀測月全食,推測地球是個球體一(首

次證明地球是圓的)一衛(wèi)星圖片。

2、證明地球是球形的證據

(1)站得高望得遠;

(2)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3)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

(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月全食。

3、地球的形狀:地球并非正圓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略長,是一個,的不規(guī)則球體。

4、地球的大?。浩骄霃角祝畲笾荛L(赤道周長)約為千米,表面積平方千米。

(拓展: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

平均半徑

約6371千米

赤道周長的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

約5.1億平方千米

點撥:毛澤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指的是坐在赤道。

速記口訣

地球是個圓球體,這個事實人共知地球是個橢球圖

6371(廬山起義)是半徑五點一億表面積

五點一億表面積六三七一是半徑

要知赤道有多長,坐地日行八萬里(4萬千米)坐地日行八萬里

地球儀(基礎講解)

1、概念: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的的地球模型。

南極

1、緯線:地球儀上有繪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圓圈,在其中與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最大的圓圈是赤道,赤道和

赤道平行的圓圈統(tǒng)稱為,也稱為

2、緯線的特點

(1)形狀:(除極點外)。

(2)長度:長度,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

(3)指示方向:。

3、緯度的劃分

下90°向

130°度

(北緯"N”)數

4-20°越

赤^__-_-10°大

——0°越

(南緯"S”)--10°

--20°南

--30°度

90°大

緯度的分布規(guī)律

(1)起始線:緯線(赤道)。

(2)度數劃分:從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

(3)表示:北緯用“”表示;南緯用“-------”表示。

(4)規(guī)律:緯度向北為北緯,向南------為南緯。

4、高、中、低緯度的劃分:0°-30°為一緯度;30°-60°為.緯度;60°-90°為緯度。

5、南北半球分界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是一半球,以是一半球。

經線和經度(重點掌握)

1、經線:地球儀上許多連接南北兩極的圓弧線(半圓),統(tǒng)稱經線,也稱為。經線標注了度數,

叫經度。

2、經線的特點

(1)形狀:(除極點外)。

(2)長度:。

(3)指示方向:?

3、經度的劃分

180030°20°10°10°20°30°180°

卜-……

W~~F-本H~~I~biH

(西經“W”)初(東經“E”)

子I

越往西度數越大午越往東度數越大

經度的分布規(guī)律

(1)起始線:(0°經線)。

(2)度數范圍: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

(3)表示:東經用“”表示;西經用“”表示。

(4)規(guī)律:經度向東增大為,向西增大為o東經和西經的180°是重合的,通常把它稱為

180°經線。

4、經線圈: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可以組成一個經線圈。

(1)兩條經線的經度之和為180°;

(2)方向相反(一條為東經度經線,另一條則為西經度經線(0°和180°經線除外)。每個經線圈都能平

分地球。

5、東西半球的劃分:和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從向東為東半球,從

向西到為西半球。

拓展:東西半球的判斷:

180°0°180°

20°W160°E

1-1-------西半球----->1V---------東半球-------I

西半球

(1)小小為東:東經小于160°,西經小于20°是東半球;

(2)大大為西:東經大于160°,西經大于20°是西半球。即是如果已知地點是東經就同160°E進行比

較,大于160°E就在西半球,小于160°E就在東半球;如果已知地點是西經,就同20°W作比較,大于

20°W就在西半球,小于20°W就在東半球。

6、赤道與本初子午線的標志

(1)0。緯線(赤道)地面標志:。

(2)0°經線(本初子午線)地面標志:o

(1)統(tǒng)緯網定義:在地球儀上,和相互交織而形成。

(2)經緯網作用: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一地點的經緯度位置,在航海、航空、交通、軍事、氣

象觀測等方面有廣泛用途。

(3)經緯度的判讀方法:

①判大?。喊凑战浘暥葦抵档淖兓?guī)律,找出大的數值;

②畫箭頭:按從小到大的方向繪制箭頭;

③定方向:按照“”判定箭頭的指向:

④寫字母:按照箭頭的指向寫上相應方向的字母;

(4)讀經緯:最后讀出所在點的經緯度。

①一般情況下,表示某地點的經緯度,先寫再寫。

②緯度和經度的代號:為North的首字母,為South的首字母,為East的首字母,

為West的首字母。

③經度分東經和西經,緯度分北緯和南緯,寫經度數時,必須說明度數是東經或西經。寫緯度時必須說明

是北緯還是南緯。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重點掌握)

1、自轉

(1)概念:地球的自轉是指地球繞著的旋轉運動。

(4)產生現象:

①同一地區(qū)產生_______;

②不同地點產生_______;

③(位置越偏東,時間和日出越早)

④:一天中正午影子最短,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長。

2、公轉

(1)概念: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不停地公轉。

(2)方向:地球公轉的方向與自轉方向一致,也是o

(3)周期:公轉一周的時間是。

(4)特征: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永遠指向

(5)產生現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至(6月22日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

(北半球夏半年)

次年春分.

乂次年3月21日前后卜▲“赤道

秋分

春分(9月23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_______隹)

冬至(12月22日前后)71[--------南回歸線

②(以北半球為例)

日期節(jié)氣陽光直射點北半球晝夜長短極晝極夜現象

3月21日前后無

6月22日前后北極圈及其以北為一,南極圈及其以南為一

9月23日前后無

12月22日前后北極圈及其以北為一,南極圈及其以南為一

(南北半球相反)

季節(jié)月份節(jié)氣

春季______________月

夏季______________月

秋季______________月

冬季______________月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以北半球為例)

a、一天之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物影長度最o

b、正午太陽高度從直射點向南、北兩極遞減,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物影越;反

之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物影越o

c、北半球一年之中,冬至日太陽高度最低,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物影長度最o夏至日北回歸線及

其以北地區(qū)太陽高度最高,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物影長度最_______O

第二節(jié)地圖

地圖和平面圖(基礎講解)

1、地圖定義:把地球表面某一地區(qū)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______,用不同的______和_______繪制在平

面上,并標注上相關的______和_______,就成了地圖。

2、平面圖定義:把地球表面小范圍區(qū)域當做______繪制而成的地圖O

3、地圖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W

地圖上的方向(重點掌握)

地圖上的方向:辨別地圖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一般地圖:_____________________O

2、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一*般指向______o

3、有經緯網的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方向、

【極地判斷方向:離極點判斷南北,地球方向確定東西()1

4、閱讀地圖方法:

(1)要首先判斷地圖上的方向。方法是:先看經緯線或指向標;如果沒有經緯線或指向標,按“上北下南,

左西右東”法則確定地圖方向。

(2)如果有經緯線,但沒有注明東經或西經、南緯或北緯,要根據加以判斷。如:經度自

西向東增大,屬于東經,自西向東減小,屬于西經;緯度自北向南增大,屬于南緯,自北向南減小,屬于

北緯。

地圖的比例尺(重點掌握)

1、基本概念:表示實際地理事物在地圖上縮小程度,等于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的比值。

2、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計算距離:如果是直線距離,用直尺在圖上量出兩地之間的距離,然后利用比例尺公式就可以計算出兩

地之間的實地距離,再把單位厘米換算成米或者千米。

4、表示形式:

1000100200千米

線段式■-il________1________1

一千萬分之一

文字式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千米

數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

5、比例尺大小比較及與范圍和內容的關系:

分母比例尺范圍內容簡記

小尺大圍小內容

大尺小圍大內容

6、注意

(1)如圖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但表示的內容詳細,精確度高;反之,比例

尺越小,地圖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大,但表示的內容簡略,精確度低。

(2)如果地圖所表示的實際范圍相同,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

(3)規(guī)律:大范圍地區(qū)的地圖多采用較小比例尺(如世界政區(qū)圖),小范圍地區(qū)的地圖多選用較大比例尺

地圖的圖例(重點掌握)

1、圖例和注記

①圖例:圖例是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號和它們的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字。常用的圖例符號有統(tǒng)一

的規(guī)定。

②注記:在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

注記。

2、圖例和注記的作用:圖例和注記可以幫助我們區(qū)別不同的地理事物,用文字來注記山脈、河流、國家和

城市等的名稱,用數字來注記陸高海深等,了解它們的特征。

影像地圖和電子地圖(基礎講解)

1、地圖的特點

地圖類型特點實際應用

覆蓋范圍廣、時效性強、信息量大、地圖與應用與各種類型的實時監(jiān)測工作,如環(huán)境、土地、

遙感圖像

影像相結合森林、草地、氣象、災害預防等領域。

需要以各類媒體設備為載體,存儲方便,可查找各種場所及其位置;查找一些出行的路線,

電子地圖

隨意縮放(改變比例尺大?。⑿薷?、截取例如公交怎么坐,開車怎么走,根據需要選擇路

以及發(fā)送,內容豐富,更新快、時效性強。線等。

2、地圖的選擇

需求地圖類型

去某地游玩,尋找景點

外出旅游,確定行程路線

了解國際時事,確定事件發(fā)生地點

開車自駕游

山地越野

第三節(jié)地形圖的判讀

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的垂直距離。以為單位。如圖中甲地海拔為米。

2、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的垂直距離。以為單位。如圖中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米、

3、等高線:

(1)定義:地圖上依次連接成的曲線稱為等高線。

(2)特點:同等高線海拔相同。

考點2在地形圖上識別地形(重點掌握)

1、地形的五種基本類型:O

(1)平原:海拔,寬廣平坦,起伏小;

(2)高原:海拔,頂面寬闊,平緩的高地,邊緣有崖壁;

(3)丘陵:海拔,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不大、坡度緩;

(4)山地:海拔,高度、起伏大,多呈脈狀分布;

(5)盆地:,周圍是山地或高原,中間是平原或丘陵;

2、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統(tǒng)稱。

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判斷地勢高低:等高線上的海拔數值越大,地勢越;數值越小,地勢越。

(2)判斷坡度陡緩: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坡度;等高線稀疏,坡度

4、判斷地形部位:

①:等高線閉合,海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內高外低)

②:等高線呈明顯彎曲,彎曲部分由海拔高處向海拔低處凸出。

③:等高線呈明顯彎曲,彎曲部分由海拔低處向海拔高處凸出。經常會發(fā)育河流。

④:多條等高線重疊的部分??梢蚤_展攀巖運動。

⑤:兩山頂之間相對平緩、形似馬鞍的部位。

名稱山峰盆地山脊

景觀圖

等高線

示意圖

判斷閉合曲線,數值中間―四周小閉合曲線,數值中間―四周大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處凸出

名稱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線

示圖

判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一處凸出兩個山峰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等高線—的部分

5、等高線地形圖上海拔的計算:

(1)位于等高線上的點海拔為等高線的數值,即h。(如:11丙=,11丁=)

(2)山頂海拔:假設數值最大的那條等高線海拔為M,等高距為d,則M<山頂海拔<M+d。(如:700<h用

<700+100)

(3)乙的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層設色地形圖

(1)定義:在等高線地形圖的不同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這種以一定次序的顏色、色調的變化來

顯示地勢起伏狀況的地圖就是分層設色地形圖。

(2)做法:用綠色一黃色一褐色的顏色漸變表示陸地上地勢由低到高的變化,表示平原,

等色表示山地和高原,表示雪山冰川;用淺藍到深藍的變化表示海水由淺到深的變化。

7、地形剖面圖

(1)定義:地形剖面圖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成的。它是沿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直線下切而顯露出來

的地形垂直剖面。

(2)優(yōu)點: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3)繪制步驟:

①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確定剖面線;

②將剖面線與等高線的交點投射到間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線上,得到不同的交點;

③將這些點用平滑曲線依次連接起來。

疑難點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課標新增)

(1)宙中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目前所知的天體系統(tǒng)

分為四級,具體如下圖所示:

(2)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3)中國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

①天宮空間站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②嫦娥工程中國探月工程

③神舟五號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④天問一號中國進入火星探測時代

⑤羲和號中國進入探日時代

疑難點2經緯度的判讀

(1)辨別經緯線:緯度判斷看橫線(橫緯),經度判斷看豎線(豎經)

(2)判讀經緯度:

①判大?。喊凑战浘暥榷葦档淖兓?guī)律,找出小的數值;

②畫箭頭:按從小到大的方向繪制箭頭;

③定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判定箭頭的指向;

④寫字母:按照箭頭的指向,寫上相應的字母;

⑤讀經緯:最后讀出所在點的經緯度。

疑難點3方格經緯網實地范圍的判讀

60°

50°

50°

40°

(1)同一緯度范圍內,跨經度數相同的兩個區(qū)域,所示區(qū)域的實地范圍相同。(例如:左圖中①②③處實

地面積相等)

(2)跨經緯度數相同的兩個區(qū)域,緯度越高,所示區(qū)域的實地范圍越小,(例如:右圖中陰影①的面積小

于陰影②的面積)

疑難點4一天中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

從早晨到中午,太陽高度(角)由小到大,物體影子由長變短;而從中午到傍晚,太陽高度(角)由

大到小,物體影子由短變長。

0

東-----—西南------------U------北東一J-I--------西

早晨影子長中午影子短傍晚影子長

疑難點5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與晝夜長短的變化

夏至最長,夜最短

23.5°N^^6月22日

直射點北移直射點南移

晝長大于夜長晝長大于夜長

疑難點6二分二至日位置的判讀或太陽光照圖的判讀

判讀的關鍵是看北極圈以內的晝夜狀況,陰影代表黑夜,空白代表白晝。如果北極圈以內全是白晝,

則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如果全是黑夜,則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白晝黑夜各一半,則是“二分日”。

1、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則相反;北極圈及其以北有極晝現象。

2、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半球則相反;南極圈及其以南有極晝現象。

疑難點7晝夜現象、晝夜交替現象和晝夜長短的區(qū)別

1、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出現晝夜現象;

2、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出現晝夜交替現象;

3、由于地球繞太陽公轉,出現晝夜長短的變化。

疑難點8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拓展)

(1)選擇交通線:一般盡量與等高線平行,避免跨越太多的等高線,避開陡崖和易滑坡處;盡可能少的通

過河流。

(2)水庫修建:水庫應建在河谷、山谷地區(qū)的“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利于集水。水壩應建在工程量較

小、壩身最短、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盡量少淹沒良田,少遷居民,避開斷層。

(3)引水渠:遵循水可自流的原則,由地勢高處向地勢低處引流。

(4)道路修建:山地道路多沿等高線修建。

(5)戶外運動選址

①瀑布、蹦極、攀巖等活動:位于陡崖處;

②露營地選擇在兩山峰之間的鞍部;

③登山選擇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的線路;

④漂流活動適宜選在等高線密集且有河流流經的山谷處。

(6)療養(yǎng)院:應建在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新(向陽的一側)森林覆蓋率高的地方

(7)居民區(qū)的選址:盡量建在地勢平坦開闊、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遠離污染、向陽的地方。

(8)交通指示牌選址:轉彎處視野不佳的地方應設置凸面鏡和轉彎指示牌。

01觀?單元時空

02述?考點列陣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

考點1地球的形狀和大?。ɑA講解)

考點2地球儀(基礎講解)

考點3緯線和緯度(重點掌握)

考點4經線和經度(重點掌握)

考點5在地球儀上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重點掌握)

考點6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重點掌握)

第二節(jié)地圖

考點1地圖和平面圖(基礎講解)

考點2地圖上的方向(重點掌握)

考點3地圖的比例尺(重點掌握)

考點4地圖的圖例(重點掌握)

考點5影像地圖和電子地圖(基礎講解)

第三節(jié)地形圖

考點1在地圖上確定地面高度(基礎講解)

考點2在地形圖上識別地形(重點掌握)

03明?疑難解讀

疑難點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課標新增)

疑難點2經緯度的判讀

疑難點3方格經緯網實地范圍的判讀

疑難點4一天中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

疑難點5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與晝夜長短的變化

疑難點6二分二至日位置的判讀或太陽光照圖的判讀

疑難點7晝夜現象、晝夜交替現象和晝夜長短的區(qū)別

疑難點8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拓展)

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天圓地方

—根據太陽和月亮推測

L地球的形狀------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首次證明

I—衛(wèi)星照片

J證明3是球體的證據

平均半徑------6371千米

—地球的大小最大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是縮小的地球橫型

地球和地球儀—域儀—Q

基本要素------地軸、兩極、赤道、緯線、經線

緯線及其特點

一緯線和緯度緯度的劃分

南1匕半球的分界線------赤道

經線及其特點

—經線和經度經度的劃分

東西半球的劃分------20°W與160卡

地球和地圖自轉------方向、周期、產生的地理贓

—地球的運動—

公轉------方向、周期、產生的地理現缺

方向

(―地圖三要素比例尺

SB例

地圖

(―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合適的地圖

J地圖的選擇—遙速地圖

——地圖家族新成員—Q

電子地圖

f—海拔和相對高度

—陸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等高線與等高線地形圖

判斷地勢高低

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判斷坡度陡緩

判斷地形部位

J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設色原則

——分層設色地形圖—Q

五種地形類型的判讀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

考點

1地球的形狀和大?。ɑA講解)

1、人們對地球的認識過程:蓋天說(天圓地方)一觀測月全食,推測地球是個球體一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首

次證明地球是圓的)一衛(wèi)星圖片。

2、證明地球是球形的證據

(1)站得高望得遠;

(2)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3)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

(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月全食。

3、地球的形狀:地球并非正圓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略長,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4、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拓展: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

平均半徑

約6371千米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

約5.1億平方千米

點撥:毛澤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指的是坐在赤道。

速記口訣

地球是個圓球體,這個事實人共知地球是個橢球圖

6371(廬山起義)是半徑五點一億表面積

五點一億表面積六三七一是半徑

要知赤道有多長,坐地日行八萬里(4萬千米)坐地日行八萬里

考點2地球儀(基礎講解)

1、概念: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的按一定比例縮小的地球模型。

2、地球儀基本要素:地軸、兩極、赤道、緯線、經線。

要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