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三國演義》《圍城》《基地》(知識梳理+練習)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三國演義》《圍城》《基地》(知識梳理+練習)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三國演義》《圍城》《基地》(知識梳理+練習)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三國演義》《圍城》《基地》(知識梳理+練習)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三國演義》《圍城》《基地》(知識梳理+練習)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33《三國演義》《圍城》《基地》

(原卷版)

【考點解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

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教師要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

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

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名著閱讀考試命題往往著眼于“是不是讀了"''讀得怎么樣”“吸收得怎么樣”來考查,試題呈現(xiàn)“打

破命題模式,形式靈活多變”“減少知識性考查,注重思維進階”“單一性試題減少,綜合性試題增加”

幾大特點。

【考點點撥】

《三國演義》名著閱讀

一、作者簡介

羅貫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約生活于1330年至1400年之間。他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籍

貫山西太原,也有說法是山東東平羅莊。

羅貫中生活在一個社會動蕩、政權更迭頻繁的時代。元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百姓生活

困苦不堪,各地紛紛爆發(fā)起義。這種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為羅貫中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深刻的社會洞察。

他自幼聰慧,熟讀經(jīng)史子集等各類書籍,對歷史、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厚的造詣。早年,羅貫中

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跟隨張士誠的隊伍,這段經(jīng)歷使他親身感受了戰(zhàn)爭的殘酷與復雜,也讓他對政治、

軍事等方面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羅貫中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成就斐然。他一生著作頗豐,除了最為人所熟知的《三國演義》外,還創(chuàng)作了《隋

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傳》等多部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是他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耗費了

他大量的心血,以其宏大的敘事、鮮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節(jié)設置,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在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時,羅貫中充分發(fā)揮了他對歷史的熟悉和文學才華。他依據(jù)陳壽的《三國志》以

及裴松之的注等大量歷史資料,進行了巧妙的藝術加工。他將歷史事件與民間傳說、虛構情節(jié)相結合,以

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方式,生動地再現(xiàn)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這一時期的歷史風云變幻,塑造了眾多

膾炙人口的英雄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羅貫中通過《三國演義》不僅向讀者展示了一段精彩的歷史故事,更傳達了他對歷史興衰、英雄成敗、

人性善惡等諸多方面的思考,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也使得三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

中國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創(chuàng)作背景

《三國演義》創(chuàng)作于元末明初,這一時期的社會狀況對作品的產(chǎn)生有著重要影響。

元末,元朝統(tǒng)治者的腐敗統(tǒng)治達到了極致。政治上,官員貪污受賄盛行,官場黑暗,科舉制度也遭到

嚴重破壞,使得廣大知識分子失去了晉升的通道,社會階層矛盾日益尖銳。經(jīng)濟上,百姓遭受沉重的賦稅

和徭役壓迫,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nóng)民失去土地,生活陷入絕境,各地紛紛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

在這樣的社會動蕩背景下,民族矛盾也逐漸凸顯。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將百姓分為四等,

漢人、南人處于社會底層,備受壓迫,這進一步激起了民眾的反抗情緒。

羅貫中親身經(jīng)歷了這一時期的動蕩生活,他參與反元起義斗爭,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社會的混亂以及

人性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種種表現(xiàn)。這些經(jīng)歷成為他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的重要素材來源。

從文化層面來看,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在民間早已流傳甚廣。早在唐宋時期,就有關于三國人物和故

事的說唱、戲曲等藝術形式出現(xiàn),這些民間藝術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了三國故事的內(nèi)容,為羅貫中創(chuàng)作《三國

演義》奠定了一定的民間基礎。

同時,中國古代長期以來對歷史的重視以及豐富的史學傳統(tǒng),也為羅貫中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依據(jù)。他依據(jù)

陳壽的《三國志》以及裴松之的注等權威史學資料,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將歷史與文

學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了這部偉大的歷史演義小說。

三、作品介紹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它以三國時期(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歷史

為藍本,通過藝術加工,展現(xiàn)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作品主要圍繞魏、蜀、吳三國的興衰展開敘述。書中描繪了眾多英雄人物,如曹操、劉備、孫權等,

他們在亂世中憑借自身的才能、謀略、勇氣等,或爭奪天下,或保國安民,各自演繹著精彩的人生。

從主題上看,《三國演義》探討了諸多重要議題。它展現(xiàn)了歷史的興衰變遷,通過三國的興起、發(fā)展、

對峙到最終的統(tǒng)一,揭示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必然性。同時,作品也著重刻畫了英雄人物的形象,探討了

英雄與時代的關系,如英雄如何在亂世中崛起,又如何因時代的變遷而命運各異。

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三國演義》具有鮮明的特色。其敘事宏大,采用章回體的形式,每一回都有相對

獨立的情節(jié),同時又與整體故事緊密相連,使得故事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小說語言簡潔明快,通俗易懂,

既保留了一定的文言韻味,又便于普通讀者閱讀。

此外,作品還大量運用了對比、襯托等寫作手法,通過不同人物之間的對比,如曹操與劉備的對比,

更加鮮明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同時,書中還穿插了許多精彩的謀略描寫,如諸葛亮的空城計、草船

借箭等,這些謀略情節(jié)不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展示了古人的智慧。

四、情節(jié)梗概

第一部分:漢室衰微與黃巾起義

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時期,漢室已經(jīng)衰微不堪。皇帝昏庸,宦官與外戚爭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

在這種情況下,爆發(fā)了黃巾起義。張角率領黃巾軍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席卷全國,對東漢

王朝的統(tǒng)治造成了巨大沖擊。各地豪強地主紛紛組織武裝力量,對抗黃巾軍,這其中就包括后來成為三國

重要人物的曹操、劉備等。曹操在鎮(zhèn)壓黃巾軍的過程中初露頭角,他率領軍隊,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擊

敗了部分黃巾軍,擴充了自己的勢力。劉備則是漢室宗親,但此時的他還只是一個織席販履的平民,他懷

著興復漢室的理想,也參與到了對抗黃巾軍的行動中。

第二部分:諸侯紛爭與董卓之亂

黃巾起義被鎮(zhèn)壓后,東漢王朝并沒有恢復元氣,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混亂。各地諸侯擁兵自重,開始了

相互之間的紛爭。其中,董卓率領西涼軍進入洛陽,他廢立皇帝,專橫跋扈,引起了眾諸侯的不滿。于是,

以袁紹為盟主的十八路諸侯聯(lián)軍起兵討伐董卓。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精彩的情節(jié),如關羽溫

酒斬華雄,展示了關羽的勇猛無敵;又如呂布轅門射戟,調(diào)解了劉備與袁術之間的矛盾,顯示了呂布的武

藝高強和有一定的謀略。然而,十八路諸侯聯(lián)軍內(nèi)部存在諸多矛盾,最終并沒有能夠徹底擊敗董卓,董卓

后來被王允利用貂蟬的美人計所殺。

第三部分:官渡之戰(zhàn)與曹操崛起

董卓死后,天下并沒有因此而太平。曹操在這一時期逐漸崛起,他占據(jù)了兗州、豫州等地,不斷擴充

自己的勢力。曹操的勢力與袁紹的勢力逐漸形成對峙局面。袁紹擁兵數(shù)十萬,是當時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他自恃兵力強大,決定與曹操進行一場決戰(zhàn)。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zhàn)。在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以少勝多,他

采用了許攸的計謀,偷襲袁紹的糧草大營,最終擊敗了袁紹,奠定了自己在北方的霸主地位。這一戰(zhàn)不僅

體現(xiàn)了曹操的軍事才能和用人之道,也展示了袁紹的剛愎自用和決策失誤。

第四部分:赤壁之戰(zhàn)與三國鼎立

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后,勢力大增,他企圖進一步統(tǒng)一全國,于是率領大軍南下,進攻荊州。此時的荊州

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zhàn)而降。劉備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追擊,幸得張飛據(jù)水斷橋、趙云單騎救主等情節(jié),

才得以逃脫。劉備隨后與孫權聯(lián)合,孫權任命周瑜為大都督,率領東吳水軍,與劉備一起對抗曹操。這就

是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在赤壁之戰(zhàn)中,諸葛亮巧施妙計,如草船借箭、借東風等,周瑜也指揮若定,最終以

火攻的方式擊敗了曹操。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退回北方,劉備占據(jù)荊州南部四郡,后又入蜀,建立了蜀漢政

權。孫權則鞏固了東吳在長江以南的統(tǒng)治,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第五部分:三國發(fā)展與內(nèi)部矛盾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魏、蜀、吳三國各自發(fā)展。魏國在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繼承了王位,并于公元

265年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九品中正制等,以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蜀國方

面,劉備在建立蜀漢政權后,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蜀漢的發(fā)展和興復漢室

的事業(yè)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多次北伐中原,雖未能成功,但展現(xiàn)了他的忠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吳國則

在孫權的領導下,繼續(xù)鞏固其在長江以南的統(tǒng)治,同時也在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努力。然而,三

國各自內(nèi)部也存在著不少矛盾,如魏國的曹爽與司馬懿之間的斗爭,蜀國的李嚴與諸葛亮之間的矛盾,吳

國的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之間的斗爭等。

第六部分:三國歸晉與歷史終結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國的發(fā)展逐漸走向衰落。魏國后期,司馬懿及其家族逐漸掌握了魏國的實際權力,

經(jīng)過司馬師、司馬昭等的經(jīng)營,最終由司馬炎于公元265年廢魏帝曹奐,建立了晉朝,史稱西晉。西晉建

立后,司馬炎繼續(xù)推行擴張政策,先后出兵攻打蜀國和吳國。公元263年,蜀國被魏國所滅,劉禪投降。

公元280年,吳國也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至此,歷經(jīng)近一個世紀的三國紛爭,最終以西晉的統(tǒng)一而告

終,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五、逐章節(jié)情節(jié)概括

第001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002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003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第004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005回發(fā)矯詔諸鎮(zhèn)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zhàn)呂布第006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007回袁紹磐河戰(zhàn)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第008回王司徒巧使連環(huán)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009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第010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011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第012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zhàn)呂布

第013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楊奉董承雙救駕第014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0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孫伯符大戰(zhàn)嚴白虎第016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清水

第017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第018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019回下邳城曹操鹿兵白門樓呂布殞命第020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nèi)閣受詔

第021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第022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023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yī)下毒遭刑第024回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025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第026回袁本初敗兵折將關云長掛印封金

第027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第028回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029回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第030回戰(zhàn)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031回曹操倉亭破本初玄德荊州依劉表第032回奪冀州袁尚爭鋒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033回曹丕乘亂納甄氏郭嘉遺計定遼東第034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035回玄德南漳逢隱滄單福新野遇英主第036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037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第038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zhàn)長江孫氏報仇

第039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第040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041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第042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043回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第0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045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第046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047回闞澤密獻詐降書龐統(tǒng)巧授連環(huán)計第048回宴長江曹操賦詩鎖戰(zhàn)船北軍用武

第049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第050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

第051回曹仁大戰(zhàn)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第052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053回關云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zhàn)張文遠第054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xù)佳偶

第055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第056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057回柴??谂P龍吊喪耒陽縣鳳雛理事第058回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059回許褚裸衣斗馬超曹操抹書間韓遂第060回張永年反難楊修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061回趙云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第062回取涪關楊高授首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063回諸葛亮痛哭龐統(tǒng)張翼德義釋嚴顏第064回孔明定計捉張任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065回馬超大戰(zhàn)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牧第066回關云長單刀赴會伏皇后為國捐生

第0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第068回甘寧百騎劫魏營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069回卜周易管輅知機討漢賊五臣死節(jié)第070回猛張飛智取瓦口隘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第071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jù)漢水趙云寡勝眾第072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073回玄德進位漢中王云長攻拔襄陽郡第074回龐令明抬櫬決死戰(zhàn)關云長放水淹七軍

第075回關云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第076回徐公明大戰(zhàn)沔水關云長敗走麥城

第077回玉泉山關公顯圣洛陽城曹操感神第078回治風疾神醫(y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shù)終

第079回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第080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xù)大統(tǒng)

第081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第082回孫權降魏受九錫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083回戰(zhàn)虢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書生拜大將第084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085回劉先主遺詔托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086回難張溫秦宓逞天辯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087回征南寇丞相大興師抗天兵蠻王初受執(zhí)第088回渡瀘水再縛番王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089回武鄉(xiāng)侯四番用計南蠻王五次遭擒第090回驅(qū)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091回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第092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093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xiāng)侯罵死王朗第094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095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第096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發(fā)賺曹休

第097回討魏國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維詐獻書第098回追漢軍王雙受誅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099回諸葛亮大破魏兵司馬懿入寇西蜀第100回漢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101回出隴上諸葛妝神奔劍閣張郃中計第102回司馬懿占北原渭橋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103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第104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105回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第106回公孫淵兵敗死襄平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107回魏主政歸司馬氏姜維兵敗牛頭山第108回丁奉雪中奮短兵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109回困司馬漢將奇謀廢曹芳魏家果報第110回文鴦單騎退雄兵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111回鄧士載智敗姜伯約諸葛誕義討司馬昭第112回救壽春于詮死節(jié)取長城伯約麋兵

第113回丁奉定計斬孫姜維斗陣破鄧艾第114回曹髦驅(qū)車死南闕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115回詔班師后主信讒托屯田姜維避禍第116回鐘會分兵漢中道武侯顯圣定軍山

第117回鄧士載偷度陰平諸葛瞻戰(zhàn)死綿竹第118回哭祖廟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119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第120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降孫皓三分歸一統(tǒng)

第001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天下大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結為異姓兄弟,誓言同心協(xié)力,救困

扶危。黃巾起義爆發(fā),劉關張率領鄉(xiāng)勇參與鎮(zhèn)壓,首戰(zhàn)告捷,立下功勞,開啟了他們在亂世中的征程,為

后續(xù)的故事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第002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劉備因戰(zhàn)功得任安喜縣尉,卻遭督郵刁難。張飛氣憤之下怒鞭督郵,劉備掛印而去。與此同時,十常

侍專權,何進欲謀誅宦官,召外兵入京,引發(fā)了朝廷內(nèi)部的權力爭斗,局勢愈發(fā)混亂,為后續(xù)董卓進京等

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筆。

第003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董卓進京后,欲廢少帝立獻帝,遭丁原反對。董卓用李肅之計,以赤兔馬和金珠財寶收買呂布,呂布

殺丁原后投靠董卓,認其為義父,董卓勢力大增,更加肆意妄為,東漢朝廷的局勢愈發(fā)危急,各方勢力開

始暗流涌動。

第004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董卓廢掉少帝,立陳留王為獻帝,自封相國,獨攬大權,殘暴不仁,引起朝臣和百姓的強烈不滿。曹

操欲刺殺董卓,借獻刀之名接近董卓,卻因董卓察覺而失敗,曹操機智逃脫,回鄉(xiāng)后招兵買馬,準備討伐

董卓,天下豪杰紛紛響應,形成了反董聯(lián)盟的雛形。

第005回:發(fā)矯詔諸鎮(zhèn)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zhàn)呂布

曹操發(fā)矯詔,號召各鎮(zhèn)諸侯共同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紛紛響應,組成聯(lián)軍。董卓派華雄迎戰(zhàn),關羽

溫酒斬華雄,威震諸侯。董卓親自率軍守虎牢關,劉關張三人合力大戰(zhàn)呂布,呂布雖勇猛,但最終不敵三

人,聯(lián)軍士氣大振,然而諸侯聯(lián)軍內(nèi)部也開始出現(xiàn)矛盾和分歧。

第006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匿玉璽孫堅背約

董卓不敵聯(lián)軍,火燒洛陽,挾持獻帝遷都長安,沿途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孫堅率先攻入洛陽,

在井中發(fā)現(xiàn)傳國玉璽,便私自藏匿,背約返回江東,引發(fā)了諸侯之間的猜疑和爭斗,聯(lián)軍開始瓦解,討伐

董卓之事陷入困境。

第007回:袁紹磐河戰(zhàn)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

袁紹與公孫瓚為爭奪冀州而在磐河展開大戰(zhàn),雙方互有勝負。孫堅因藏匿玉璽之事與袁紹產(chǎn)生矛盾,

返回江東途中,遭到劉表部將的襲擊,孫堅與劉表結仇,雙方交戰(zhàn),孫堅中伏身亡,其子孫策立志為父報

仇,開始在江東崛起,江東局勢逐漸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第008回:王司徒巧使連環(huán)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王允為除董卓,利用貂蟬施展連環(huán)計,先將貂蟬許配給呂布,再將其獻給董卓,使二人反目。呂布趁

董卓上朝時,與貂蟬在鳳儀亭私會,被董卓撞見,董卓大怒,用戟擲向呂布,二人矛盾激化,呂布心生怨

恨,王允趁機勸說呂布共同除掉董卓,為后續(xù)董卓之死埋下了伏筆。

第009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王允與呂布合謀,成功刺殺董卓。董卓死后,其部將李傕、郭汜等人在賈詡的建議下,率軍進犯長安,

擊敗呂布,殺死王允,控制了朝政,天下再次陷入混亂,百姓流離失所,各方勢力也在不斷調(diào)整和重新洗

牌。

第010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

馬騰為勤王,聯(lián)合韓遂等人起兵討伐李傕、郭汜,卻兵敗退回西涼。曹操在兗州勢力漸大,因其父曹

嵩被陶謙部將所殺,曹操起兵報仇,攻打徐州,一路燒殺搶掠,所過之處雞犬不留,徐州百姓慘遭涂炭,

曹操的殘暴行為引起了各方的不滿和警惕。

第011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孔融被黃巾軍圍困,劉備率軍救援,解了北海之圍,聲名漸起。曹操攻打濮陽,呂布用計大破曹操,

曹操險些喪命,呂布趁勢占領濮陽,曹操與呂布在濮陽展開多次激戰(zhàn),雙方互有勝負,局勢陷入膠著,兗

州地區(qū)的百姓深受戰(zhàn)爭之苦。

第012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zhàn)呂布

陶謙病重,欲將徐州讓給劉備,劉備起初推辭,后在眾人勸說下暫領徐州。曹操再次攻打呂布,雙方

在濮陽激戰(zhàn),呂布最終不敵曹操,逃往徐州投靠劉備,曹操收復兗州,勢力進一步擴大,徐州則因呂布的

到來而局勢變得復雜微妙。

第013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楊奉董承雙救駕

李傕與郭汜因權力爭斗而發(fā)生內(nèi)江,相互攻伐,長安城中一片混亂。獻帝在楊奉、董承等人的護衛(wèi)下

逃離長安,途中歷經(jīng)艱險,李傕、郭汜派兵追擊,楊奉、董承奮力抵抗,最終成功護送獻帝東歸,各方勢

力對獻帝的爭奪也愈發(fā)激烈。

第014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曹操迎接獻帝至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開始在朝廷中鏟除異己,鞏固自己

的勢力。呂布趁劉備與袁術交戰(zhàn)之機,夜襲徐州,占領了劉備的根據(jù)地,劉備被迫投靠曹操,曹操與呂布

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徐州局勢發(fā)生重大變化。

第0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孫伯符大戰(zhàn)嚴白虎

孫策欲繼承父業(yè),在江東崛起。他與太史慈在神亭嶺展開激戰(zhàn),二人惺惺相惜。孫策又率軍攻打嚴白

虎,嚴白虎不敵孫策,逃往余杭。孫策在江東地區(qū)不斷擴張勢力,收攬人才,為東吳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

礎,江東地區(qū)逐漸形成了一股新興的勢力。

第016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清水

袁術派大將紀靈攻打劉備,呂布轅門射戟,化解了劉備的危機,顯示了其高超的武藝和智謀。曹操南

征張繡,張繡投降后因曹操納其嬸母而反叛,曹操在清水之戰(zhàn)中大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戰(zhàn)死,典韋

為保護曹操力戰(zhàn)身亡,曹操元氣大傷,對張繡恨之入骨。

第017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

袁術在淮南稱帝,遭到各方反對。曹操聯(lián)合呂布、劉備、孫策等勢力共同討伐袁術,袁術派大將橋蕤

等人迎戰(zhàn),被曹操擊敗,曹操勢力進一步擴張,袁術則走向衰落,天下局勢逐漸向曹操一方傾斜。

第018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惇拔矢啖睛

曹操與張繡、劉表聯(lián)軍交戰(zhàn),賈詡為張繡出謀劃策,曹操中計,損兵折將。夏侯惇在戰(zhàn)斗中被流矢射

中眼睛,他拔矢啖睛,繼續(xù)作戰(zhàn),勇猛無比,曹軍士氣大振,最終擊敗張繡、劉表聯(lián)軍,曹操對賈詡的智

謀深感忌憚,而夏侯惇的英勇事跡也在曹軍中廣為傳頌。

第19回:下邳城曹操麋兵白門樓呂布殞命

曹操圍攻下邳,呂布堅守不出。曹操采用水淹下邳之計,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xù)等人擒獲呂布,

獻城投降。曹操處死呂布,陳宮拒不投降,慷慨赴死。曹操平定徐州,勢力得到進一步鞏固,呂布的滅亡

也標志著一個割據(jù)勢力的終結,天下局勢更加清晰。

第20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nèi)閣受詔

曹操陪同獻帝到許田打獵,曹操在圍獵中與獻帝并駕齊驅(qū),接受群臣歡呼,關羽欲殺曹操,被劉備制

止。獻帝回宮后,與董承等人密謀除去曹操,董承接受獻帝的衣帶詔,聯(lián)絡各方勢力,準備討伐曹操,曹

操與獻帝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一場政治風暴即將來臨。

第21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

曹操請劉備飲酒,談論天下英雄,曹操認為天下英雄唯有他和劉備,劉備大驚失色,借雷聲掩飾過去。

劉備為防曹操謀害,假裝種菜。曹操命劉備攻打袁術,劉備趁機離開許都,占領徐州,殺了曹操任命的徐

州刺史車胄,公開與曹操決裂,曹操決定親征劉備,劉備面臨巨大危機。

第22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被關羽、張飛擊敗。袁紹應劉備之邀,準備進攻曹操,命顏良、文丑為

先鋒,曹操也積極備戰(zhàn),雙方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軍事對峙,一場決定北方局勢的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天下諸侯的

目光都聚焦在袁曹二人身上。

第23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yī)下毒遭刑

禰衡不滿曹操專權,在曹操面前裸衣?lián)艄?,大罵曹操,曹操將禰衡送給劉表,劉表又將其送給黃祖,

禰衡最終被黃祖所殺。太醫(yī)吉平欲毒殺曹操為獻帝報仇,事情敗露后被曹操處死,曹操借此機會進一步打

擊異己,朝廷內(nèi)外人人自危,曹操的統(tǒng)治更加嚴酷。

第24回: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

曹操發(fā)現(xiàn)董承等人的衣帶詔密謀,將董承等人及其家眷全部處死,連董貴妃也未能幸免。曹操又率軍

攻打劉備,劉備寡不敵眾,敗走投袁紹,關羽被曹操圍困在下邳,為保護劉備家眷,暫降曹操,曹操對關

羽禮遇有加,希望能收服關羽,劉備在袁紹處寄人籬下,等待時機重振旗鼓。

第25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關羽被圍困在下邳,曹操派張遼勸降,關羽提出降漢不降曹、善待劉備家眷、得知劉備下落便離去三

個條件,曹操應允。曹操與袁紹交戰(zhàn),顏良連斬曹操數(shù)員大將,關羽單槍匹馬沖入敵陣,斬殺顏良,解了

白馬之圍,曹操更加看重關羽,關羽則一心等待劉備的消息,時刻準備離開曹操。

第26回:袁本初敗兵折將關云長掛印封金

袁紹派文丑為先鋒,再次與曹操交戰(zhàn),關羽又斬殺文丑,曹操大獲全勝。劉備在袁紹處得知關羽在曹

操處,寫信讓關羽前來相聚。關羽得知劉備下落,毅然掛印封金,護送劉備家眷離開曹操,曹操部下欲阻

攔,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一路護送嫂嫂前往袁紹處與劉備會合,關羽的忠義之舉傳頌千古。

第27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關羽離開曹操后,單人匹馬護送嫂嫂尋找劉備,沿途經(jīng)過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黃河渡口等

五處關隘,守將皆不放行,關羽憑借高強的武藝,連斬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六員大將,

成功通過五關,最終與劉備、張飛在古城相聚,兄弟三人重逢,感人至深,關羽的英勇和忠義也成為后世

楷模。

第28回: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

關羽行至古城,張飛誤以為關羽投降曹操,前來挑戰(zhàn),關羽解釋后,張飛仍不信。此時曹操部將蔡陽

率軍追來,關羽為證明自己,斬殺蔡陽,兄弟二人釋疑。隨后,劉備、關羽、張飛與趙云等人在古城會合,

眾人推舉劉備為主,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開始謀劃未來的發(fā)展,準備在亂世中成就一番大業(yè)。

第29回: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

孫策在江東勢力日益強大,但他性格剛愎自用。道士于吉在江東廣施符水,頗得民心,孫策認為于吉

蠱惑人心,將其斬殺,自己也因此遭到于吉信徒的詛咒,不久后受傷而死。孫策死后,其弟孫權繼承父兄

基業(yè),在周瑜、張昭等大臣的輔佐下,坐領江東,開始治理江東地區(qū),東吳政權逐漸穩(wěn)定下來。

第30回:戰(zhàn)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袁紹兵多將廣,但曹操善用計謀。曹操采用許攸奇襲烏巢之計,燒毀袁紹糧

草輜重,袁紹大軍軍心大亂,曹操趁機出擊,大破袁紹軍隊,袁紹兵敗退回冀州,曹操通過此戰(zhàn)大破袁紹,

基本統(tǒng)一了北方,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勢力之一,為其進一步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31回:曹操倉亭破本初玄德荊州依劉表

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失敗后,又在倉亭與曹操交戰(zhàn),再次被曹操擊敗,元氣大傷。劉備在汝南被曹操擊敗

后,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劉表對劉備禮遇有加,但劉表妻蔡氏及蔡瑁等人對劉備心懷猜忌,劉備在荊州暫

居,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荊州的局勢也因劉備的到來而變得微妙起來。

第32回:奪冀州袁尚爭鋒決漳河許攸獻計

袁紹病死,其子袁譚、袁尚為爭奪冀州而發(fā)生爭斗,袁尚擊敗袁譚,袁譚向曹操求救。曹操趁機進軍

冀州,采用許攸之計,決漳河水淹冀州城,袁尚大敗,逃往中山。曹操占領冀州,勢力進一步擴大,河北

地區(qū)逐漸納入曹操的統(tǒng)治范圍,袁氏家族則走向衰落。

第33回:曹丕乘亂納甄氏郭嘉遺計定遼東

曹操平定冀州后,曹丕見袁紹兒媳甄氏美貌,便納為己有。郭嘉病逝,死前留下遺計,建議曹操不要

急于攻打遼東公孫康,待公孫康與袁氏兄弟自相殘殺后再出兵。曹操依計而行,公孫康果然斬殺袁尚、袁

熙,將首級獻給曹操,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平定遼東,統(tǒng)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北方局勢基本穩(wěn)定。

第34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劉表宴請劉備,席間劉備表示愿為劉表奪取荊州,蔡夫人在屏風后偷聽,與蔡瑁商議謀害劉備。蔡瑁

設計在襄陽設宴,欲趁機殺死劉備,劉備察覺后騎馬逃走,蔡瑁率軍追趕,劉備馬躍檀溪,逃脫險境,來

到水鏡先生司馬徽處,司馬徽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劉備開始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為其尋訪諸葛亮埋下伏

筆。

第35回:玄德南漳逢隱滄單福新野遇英主

劉備在南漳遇到司馬徽,司馬徽向他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tǒng),稱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回新野途中,

遇到單福(徐庶),單福才華出眾,為劉備出謀劃策,擊敗曹軍,劉備對單福十分器重,拜為軍師,在單

福的輔佐下,劉備在新野的勢力逐漸穩(wěn)固,開始有了與曹操對抗的資本。

第36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

單福識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指揮劉備軍隊大破曹軍,又設計奪取樊城。曹操得知單福是徐庶后,用

程昱之計將徐庶之母騙至許昌,徐母被逼寫信召徐庶,徐庶為救母只得離開劉備。臨行前,徐庶向劉備舉

薦諸葛亮,稱諸葛亮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劉備這才知道諸葛亮就是司馬徽所說的臥龍先生,決心親自前往拜

訪,求賢若渴之情溢于言表。

第37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徐庶離去后,司馬徽再次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強調(diào)諸葛亮的才能。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三次前往隆中

拜訪諸葛亮,前兩次均未見到諸葛亮本人,張飛對此十分不滿,劉備卻始終堅持不懈。第三次終于見到諸

葛亮,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分析天下大勢,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zhàn)略構想,劉備茅塞頓開,懇請諸葛亮出山

相助,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決定輔佐劉備成就大業(yè),從此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第38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zhàn)長江孫氏報仇

諸葛亮在隆中向劉備詳細闡述了天下三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建議劉備先取荊州為立足之地,再取益州,與

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然后等待時機,興復漢室。孫權為報父仇,率大軍進攻黃祖,黃祖兵敗被

殺,孫權占領江夏,勢力得到進一步擴張,長江流域的局勢也變得更加復雜,孫劉聯(lián)盟的雛形開始顯現(xiàn)。

第39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劉表之子劉琦因繼母蔡氏不容,向諸葛亮求救,諸葛亮三次拒絕后,為其出計讓他外出鎮(zhèn)守江夏,躲

避災禍。曹操派夏侯惇率軍攻打新野,諸葛亮初次用兵,在博望坡設下埋伏,用火攻之計大破曹軍,夏侯

惇兵敗而回,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初露鋒芒,劉備對諸葛亮更加信任,關羽、張飛等人也對諸葛亮的智謀心

悅誠服。

第40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

劉表病重,蔡夫人與其弟蔡瑁商議,欲立幼子劉琮為荊州之主,并暗中與曹操勾結,準備獻城投降。

劉表死后,劉琮繼位,在蔡氏的逼迫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操。曹操大軍逼近新野,諸葛亮獻計火燒新野,

曹軍入城后被大火燒得狼狽不堪,劉備率軍棄城而走,百姓紛紛跟隨,曹操大怒,率軍繼續(xù)追擊,荊州局

勢發(fā)生巨大變化,劉備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第41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

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荊州,劉表次子劉琮不戰(zhàn)而降。劉備不忍棄百姓而去,率領十余萬百姓渡江撤離。

在當陽長坂坡,劉備軍隊被曹操追上,雙方展開激戰(zhàn)。劉備軍隊大敗,劉備與妻兒失散。趙云單槍匹馬沖

入曹軍陣中,在亂軍之中尋找劉備妻兒。他先后救出甘夫人和幼主劉禪,懷抱劉禪,在曹操大軍中七進七

出,勇猛無比,最終成功殺出重圍,與劉備會合。此役充分展現(xiàn)了趙云的忠勇,劉備攜民渡江之舉也體現(xiàn)

了他的仁德,贏得了民心,但劉備的軍隊損失慘重,不得不前往江夏暫避曹軍鋒芒,諸葛亮則前往江東,

準備聯(lián)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孫劉聯(lián)盟開始逐漸形成,三國局勢進入了新的階段。

第42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趙云單騎救主后,張飛率領二十余騎在長坂橋斷后。他命士兵在橋后樹林中揚塵,制造疑兵之計,自

己則橫矛立馬于橋上。曹操率領大軍追至長坂橋,見張飛如此氣勢,又擔心有埋伏,不敢貿(mào)然進攻。張飛

三聲大喝,嚇死曹操部將夏侯杰,曹軍大亂,紛紛后退。劉備在趙云、張飛的掩護下,得以順利撤退。隨

后,劉備一行在漢津口與關羽率領的水軍會合,一起前往江夏。曹操見劉備逃脫,繼續(xù)進軍,準備攻打江

東。孫權在江東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深知曹操的強大,對于是否聯(lián)合劉備抗曹猶豫不決,江東內(nèi)部也出

現(xiàn)了不同的意見,文臣主和,武將主戰(zhàn),孫權在權衡利弊后,最終決定與劉備聯(lián)合,共同對抗曹操,為赤

壁之戰(zhàn)的爆發(fā)奠定了基礎。

第43回: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

諸葛亮為促成孫劉聯(lián)盟,隨魯肅前往江東。在江東,諸葛亮與東吳眾多謀士展開舌戰(zhàn)。他憑借著卓越

的口才和對天下局勢的深刻洞察,駁倒了張昭、虞翻、步鷺等主和派謀士,展現(xiàn)了非凡的智慧和外交才能。

魯肅則在孫權面前力排眾議,主張聯(lián)合劉備抗擊曹操,他向?qū)O權分析了曹操的弱點和聯(lián)合劉備的好處,堅

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最終,孫權決定與劉備聯(lián)合,共同對抗曹操,孫劉聯(lián)盟正式形成,為赤壁之戰(zhàn)的勝

利奠定了政治基礎,也改變了三國的戰(zhàn)略格局,使曹操在短期內(nèi)難以實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的目標,為劉備和孫權

的發(fā)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諸葛亮為堅定孫權抗曹的決心,用計激怒周瑜。周瑜原本就主張抗曹,他故意在孫權面前表示愿意投

降曹操,以試探諸葛亮的反應。諸葛亮識破周瑜的心思,巧妙地用曹操欲奪江東二喬之事來激怒周瑜,周

瑜大怒,堅定了抗曹的決心。孫權在周瑜和魯肅的勸說下,最終決定與劉備聯(lián)合,舉全吳之力抗擊曹操。

周瑜被任命為大都督,統(tǒng)領吳軍作戰(zhàn),他開始積極籌備與曹操的決戰(zhàn),調(diào)兵遣將,準備在赤壁與曹操一決

雌雄,赤壁之戰(zhàn)即將爆發(fā),這場戰(zhàn)役將成為決定三國命運的關鍵之戰(zhàn),各方勢力都在緊張地準備著,戰(zhàn)爭

的陰云籠罩著長江兩岸。

第45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

曹操率領大軍在三江口與東吳水軍初次交戰(zhàn),東吳水軍在周瑜的指揮下,英勇善戰(zhàn),擊敗了曹操的先

鋒部隊,曹操初戰(zhàn)失利,于是決定暫時停止進攻,操練水軍,等待時機。周瑜的同窗好友蔣干自告奮勇前

往江東勸降周瑜,周瑜將計就計,在群英會上故意裝作大醉,讓蔣干盜走假書信,使曹操誤殺蔡瑁、張允

兩名水軍都督,曹操失去了熟悉水戰(zhàn)的將領,為赤壁之戰(zhàn)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周瑜則通過這一計謀,削弱

了曹操的水軍力量,增強了東吳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勝算,孫劉聯(lián)軍在戰(zhàn)爭初期取得了一定的優(yōu)勢,士氣大振,

雙方的局勢開始發(fā)生變化。

第46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故意刁難他,要求諸葛亮在十天內(nèi)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識破周瑜的陰謀,卻

表示只需三天即可完成。他利用大霧天氣,率領二十只草船前往曹營,曹操因大霧不敢輕易出兵,只命士

兵射箭,諸葛亮成功借得十萬余支箭,完成了任務,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謀。黃蓋為了幫助周瑜實

施火攻之計,與周瑜商議后,決定詐降曹操。黃蓋在眾人面前故意與周瑜發(fā)生沖突,被周瑜打得皮開肉綻,

以此來迷惑曹操。曹操相信了黃蓋的詐降,為后續(xù)赤壁之戰(zhàn)的火攻創(chuàng)造了條件,孫劉聯(lián)軍在諸葛亮和周瑜

的謀劃下,一步步為曹操設下了陷阱,戰(zhàn)爭的局勢逐漸對曹操不利,赤壁之戰(zhàn)的決戰(zhàn)時刻即將來臨。

第47回:闞澤密獻詐降書龐統(tǒng)巧授連環(huán)計

黃蓋受刑后,闞澤受黃蓋之命,前往曹營密獻詐降書。曹操起初對闞澤的來意表示懷疑,但闞澤憑借

著自己的機智和口才,成功說服了曹操,使曹操相信黃蓋是真心投降。龐統(tǒng)為了幫助孫劉聯(lián)軍破曹,巧施

連環(huán)計,他向曹操建議將戰(zhàn)船用鐵鏈連接起來,以解決北方士兵不習慣乘船作戰(zhàn)而暈船的問題。曹操采納

了龐統(tǒng)的建議,卻不知這是龐統(tǒng)的計謀,戰(zhàn)船連接后,行動不便,為孫劉聯(lián)軍實施火攻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孫劉聯(lián)軍通過一系列的計謀,使曹操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絕境,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天平開始向?qū)O劉聯(lián)軍傾斜,

曹操的敗局逐漸顯現(xiàn)。

第48回:宴長江曹操賦詩鎖戰(zhàn)船北軍用武

曹操在長江之上宴請眾將,望著自己的大軍和滔滔江水,曹操意氣風發(fā),賦詩《短歌行》,表達了自

己渴望統(tǒng)一天下的壯志豪情。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孫劉聯(lián)軍即將對他發(fā)動致命的攻擊。此時,曹軍的戰(zhàn)

船已按照龐統(tǒng)的連環(huán)計連接在一起,士兵們在戰(zhàn)船上進行著戰(zhàn)斗準備,曹操認為自己的軍隊在數(shù)量和裝備

上都占據(jù)優(yōu)勢,對即將到來的決戰(zhàn)充滿信心,卻不知一場大禍即將臨頭,孫劉聯(lián)軍則在暗中準備著最后的

決戰(zhàn),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發(fā)動火攻,赤壁之戰(zhàn)的緊張氣氛達到了頂點。

第49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

諸葛亮在七星壇上設壇祭風,他運用自己的天文知識,預測到了東南風將起,為火攻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氣

象條件。周瑜見東南風起,立即命令黃蓋率領裝滿易燃物的戰(zhàn)船前往曹營詐降。黃蓋在接近曹營時,點燃

戰(zhàn)船,火勢迅速蔓延,曹軍戰(zhàn)船因連接在一起,無法逃脫,一時間火光沖天,曹軍大亂。周瑜率領東吳水

軍主力隨后跟進,向曹軍發(fā)起猛攻。三江口頓時成為一片火海,曹軍在孫劉聯(lián)軍的火攻之下,損失慘重,

赤壁之戰(zhàn)進入了高潮階段,曹操的軍隊開始潰敗,孫劉聯(lián)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第50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

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大敗后,率領殘軍向華容道逃竄。諸葛亮早已算到曹操會走華容道,便命關羽率領五

百校刀手在此設伏。曹操逃至華容道時,遇到關羽的阻攔。曹操向關羽求情,關羽念及昔日曹操對他的恩

情,義釋曹操,讓曹操等人逃脫。關羽此舉雖然違背了諸葛亮的軍令,但也體現(xiàn)了他的重義守信。赤壁之

戰(zhàn)以孫劉聯(lián)軍的大勝而告終,曹操元氣大傷,退回北方,暫時無力南征,孫權鞏固了在江東的統(tǒng)治地位,

劉備則趁機占領荊州南部四郡,開始有了自己的根據(jù)地,三國鼎立的雛形初步形成,各方勢力開始在新的

格局下發(fā)展壯大。

第51回:曹仁大戰(zhàn)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

曹操退回北方后,留下曹仁鎮(zhèn)守南郡。周瑜率領吳軍進攻南郡,與曹仁展開激戰(zhàn)。曹仁用計詐敗,誘

使周瑜入城,然后用弓弩手射傷周瑜。周瑜受傷后,仍堅持指揮作戰(zhàn)。諸葛亮則趁機派趙云占領了南郡,

張飛奪取了荊州,關羽攻占了襄陽,劉備勢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周瑜得知后,氣憤不已,此為諸葛亮一

氣周公瑾,孫劉聯(lián)盟內(nèi)部開始出現(xiàn)矛盾,周瑜對諸葛亮的智謀和劉備的擴張感到擔憂,決心要奪回荊州,

與劉備的矛盾逐漸加深,為后續(xù)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筆。

第52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

魯肅奉周瑜之命前往劉備處索要荊州,諸葛亮以荊州是劉表之地,劉備作為劉表的宗親,有權利接管

為由,巧妙地拒絕了魯肅。同時,諸葛亮承諾,等劉備奪取益州后,便歸還荊州。魯肅無奈,只得返回東

吳。趙云奉命進攻桂陽,桂陽太守趙范出城投降。趙范欲將寡嫂樊氏許配給趙云,趙云堅決拒絕,認為此

舉不合禮儀。后來,趙范心生反意,趙云識破他的計謀,將其擊敗,成功奪取桂陽,趙云的智勇雙全再次

得到體現(xiàn),劉備的勢力進一步擴大,這也使得周瑜更加急于奪回荊州,孫劉聯(lián)盟的關系變得更加微妙和復

雜。

第53回:關云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zhàn)張文遠

關羽奉命進攻長沙,與黃忠展開激戰(zhàn)。黃忠武藝高強,與關羽大戰(zhàn)百余回合不分勝負。在戰(zhàn)斗中,黃

忠馬失前蹄,關羽沒有趁機殺他,而是讓他換馬再戰(zhàn)。次日再戰(zhàn),黃忠為報答關羽不殺之恩,在交戰(zhàn)中只

射中關羽的盔纓。長沙太守韓玄懷疑黃忠通敵,欲殺黃忠,魏延殺死韓玄,獻城投降。關羽義釋黃忠,收

服了黃忠這員大將。孫權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合肥,張遼率領魏軍迎戰(zhàn)。張遼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英勇,他先率領

八百將士沖擊孫權的十萬大軍,后又在城中堅守,孫權久攻不下,最終被迫撤軍,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

在此次戰(zhàn)役中遭受挫折,而劉備在荊州地區(qū)則不斷發(fā)展壯大,三國之間的勢力平衡在不斷變化。

第54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xù)佳偶

周瑜為奪回荊州,又生一計,他讓孫權假意將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企圖將劉備騙到東吳,然后用

劉備換回荊州。劉備在諸葛亮的安排下,前往東吳迎娶孫尚香。吳國太在佛寺相看劉備后,對劉備十分滿

意,決定成全這門親事。孫權無奈,只得將妹妹嫁給劉備。劉備在東吳與孫尚香成親后,在東吳居住了一

段時間。周瑜又想用聲色迷惑劉備,使其喪失斗志,但劉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幫助下,成功應對了周瑜

的計謀,不僅與孫尚香感情和睦,還在東吳贏得了人心,使周瑜的計劃再次落空,孫劉聯(lián)盟在這種復雜的

情況下繼續(xù)維持著,而劉備則利用在東吳的機會,進一步鞏固了與東吳的關系,為自己的發(fā)展爭取了更多

的時間和空間。

第55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

劉備在東吳的消息被諸葛亮得知后,諸葛亮派人給劉備送去了第三個錦囊。劉備按照錦囊妙計,向?qū)O

尚香哭訴孫權和周瑜的陰謀,孫尚香深明大義,決定跟隨劉備返回荊州。孫權得知劉備要走,派陳武、潘

璋等人率軍追趕。孫尚香怒斥追兵,幫助劉備逃脫。周瑜親自率領水軍在江邊攔截,諸葛亮早已命關羽、

張飛、趙云等人在江邊設伏,周瑜再次被諸葛亮算計,氣得金瘡迸裂,此為孔明二氣周公瑾。劉備成功返

回荊州,孫劉聯(lián)盟雖然經(jīng)歷了波折,但仍然得以維持,而周瑜對諸葛亮的怨恨則越來越深,決心要再次設

法奪回荊州,雙方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第56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

曹操在鄴郡建造銅雀臺,落成之日,曹操大宴群臣,命武將比試武藝,文官吟詩作賦,以顯示自己的

文治武功。與此同時,周瑜為奪回荊州,又想出一計,他假裝要幫助劉備攻打益州,實則想在劉備出兵后,

趁機奪取荊州。諸葛亮識破周瑜的計謀,將計就計,命趙云鎮(zhèn)守荊州,自己則率領張飛、關羽等人假裝出

兵益州,實際上是在等待周瑜上鉤。周瑜率領大軍來到荊州城下,卻發(fā)現(xiàn)中了諸葛亮的計,城上趙云嚴陣

以待,周瑜又氣又急,舊傷復發(fā),最終病逝,此為孔明三氣周公瑾。周瑜的死對東吳是一個重大損失,孫

劉聯(lián)盟也面臨著新的調(diào)整,劉備在荊州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開始謀劃奪取益州,以實現(xiàn)諸葛亮隆中對的戰(zhàn)略

目標,三國局勢繼續(xù)發(fā)展變化。

第57回:柴??谂P龍吊喪耒陽縣鳳雛理事

周瑜病逝后,諸葛亮前往柴??诘跹?。他在周瑜的靈前,以真誠的態(tài)度悼念周瑜,贏得了東吳許多人

的好感,也化解了部分東吳將領對他的怨恨,顯示了諸葛亮的大度和政治智慧。龐統(tǒng)在耒陽縣任縣令,因

不理政事,被劉備派張飛前去查看。張飛發(fā)現(xiàn)龐統(tǒng)才華橫溢,在半日之內(nèi)處理完積壓的公務,對龐統(tǒng)十分

欽佩。龐統(tǒng)的才能得到了劉備的認可,劉備開始重用龐統(tǒng),龐統(tǒng)與諸葛亮共同輔佐劉備,為劉備集團增添

了重要的智囊力量,劉備在人才方面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xiàn),為其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三國局勢在各方

人才的流動和競爭中不斷演變。

第58回: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馬超為報父仇,聯(lián)合韓遂等人在西涼起兵,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曹操。馬超英勇善戰(zhàn),在潼關與曹操展

開激戰(zhàn)。曹操親自率軍迎戰(zhàn),馬超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極為勇猛,他沖入曹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曹操大敗,

在逃跑過程中,為了躲避馬超的追擊,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馬超緊追不舍,曹操險些喪命。曹操采

用賈詡的離間計,成功離間了馬超和韓遂的關系,使兩人相互猜疑,最終反目成仇。馬超在與韓遂的爭斗

中失利,被迫逃往漢中,投靠張魯。曹操通過此役雖然化解了西涼的危機,但也見識到了馬超的勇猛,對

其心生忌憚,而劉備則在荊州關注著各方局勢的變化,尋找合適的時機發(fā)展自己的勢力,三國之間的局勢

依然復雜多變。

第59回:許褚裸衣斗馬超曹操抹書間韓遂

馬超在投靠張魯后,向張魯借兵,再次與曹操交戰(zhàn)。曹操派許褚迎戰(zhàn)馬超,許褚為了顯示自己的勇猛,

脫光上衣,與馬超展開激戰(zhàn)。兩人大戰(zhàn)數(shù)百回合,不分勝負,其精彩的戰(zhàn)斗場面令人驚嘆。曹操見馬超勇

猛難敵,又采用賈詡的抹書間韓遂之計,他故意在給韓遂的書信中涂抹關鍵內(nèi)容,讓馬超誤以為韓遂與曹

操有勾結,兩人關系進一步惡化。在隨后的戰(zhàn)斗中,馬超與韓遂相互猜疑,不能協(xié)同作戰(zhàn),曹操趁機出擊,

大敗馬超。馬超再次兵敗,無奈之下,只得放棄攻打曹操,返回漢中。曹操通過一系列計謀,成功擊敗了

馬超,鞏固了自己在關中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而劉備則在諸葛亮等人的輔佐下,繼續(xù)謀劃奪取益州之事,他深知

益州的重要性,一旦奪取益州,將為實現(xiàn)興復漢室的大業(yè)奠定堅實基礎,三國局勢在各方勢力的爭斗中不

斷發(fā)展演變。

第60回:張永年反難楊修龐士元議取西蜀

益州劉璋得知曹操欲進攻漢中張魯,擔心曹操奪取漢中后會進一步攻打益州,在張松的建議下,決定

派張松前往曹操處交好。張松為人高傲,曹操因新破馬超,志得意滿,對張松態(tài)度傲慢,張松不滿曹操的

態(tài)度,在曹操面前言語頂撞。楊修與張松交談,張松展現(xiàn)出非凡的才華,反難楊修,曹操見狀,更加厭惡

張松,將其趕走。張松在歸途中遇到劉備,受到劉備的熱情款待,張松被劉備的仁德所感動,決定將益州

地圖獻給劉備,并建議劉備奪取益州。劉備在得到張松的支持后,與龐統(tǒng)商議,龐統(tǒng)認為益州地勢險要,

物產(chǎn)豐富,是成就大業(yè)的根基,力勸劉備奪取益州,劉備心動,但又擔心此舉有違道義,在龐統(tǒng)的勸說下,

最終下定決心,準備進軍益州,邁出了實現(xiàn)隆中對戰(zhàn)略的關鍵一步,三國局勢即將因劉備的決策而發(fā)生重

大變化。

第61回:趙云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

孫權得知劉備入蜀后,派人前往荊州,謊稱吳國太病重,欲接孫夫人和阿斗回東吳。孫夫人不辨真?zhèn)危?/p>

帶著阿斗上船準備返回東吳。趙云得知后,急忙駕船追趕,在江上與東吳船隊展開激戰(zhàn)。趙云孤身一人,

跳入東吳船中,奪回阿斗,張飛隨后趕到,也上船相助,兩人成功將阿斗帶回荊州。曹操準備再次進攻東

吳,孫權為避免兩線作戰(zhàn),寫信給曹操,勸曹操稱帝,曹操識破孫權的離間計,沒有上當,但也停止了進

攻東吳的計劃。劉備在益州的戰(zhàn)事進展順利,他逐漸占領了益州的部分地區(qū),勢力不斷擴大,而孫權則在

鞏固江東的同時,密切關注著劉備在益州的發(fā)展,三國之間的關系依然復雜微妙,各方勢力都在為自身利

益進行著權衡和博弈。

第62回:取涪關楊高授首攻雒城黃魏爭功

劉備在龐統(tǒng)的輔佐下,率軍進攻涪關。劉璋派楊懷、高沛率軍抵御,楊懷、高沛欲謀害劉備,被劉備

識破,劉備設計斬殺楊懷、高沛,奪取涪關。隨后,劉備繼續(xù)進軍,攻打雒城。龐統(tǒng)在攻城時,因中了敵

軍的埋伏,不幸被流矢射中身亡。劉備悲痛萬分,諸葛亮得知后,決定親自率領張飛、趙云等人入蜀增援。

在攻打雒城的過程中,黃忠和魏延為爭先鋒之位發(fā)生爭執(zhí),兩人都想在戰(zhàn)斗中建功立業(yè)。最終,黃忠在戰(zhàn)

斗中表現(xiàn)出色,率先登上雒城城墻,魏延也奮力作戰(zhàn),為奪取雒城立下功勞,劉備軍隊成功攻克雒城,為

奪取益州奠定了堅實基礎,劉備在益州的勢力進一步壯大,離實現(xiàn)興復漢室的目標又近了一步,三國局勢

因劉備在益州的勝利而發(fā)生了新的變化。

第63回:諸葛亮痛哭龐統(tǒng)張翼德義釋嚴顏

諸葛亮率領援軍到達涪城后,聽聞龐統(tǒng)已死,悲痛欲絕,親自為龐統(tǒng)舉辦葬禮,全軍將士皆為之哀傷。

之后,諸葛亮與劉備商議繼續(xù)進軍攻打成都。張飛率軍攻打巴郡,巴郡太守嚴顏堅守不出,張飛用計誘使

嚴顏出城,將其擒獲。張飛見嚴顏英勇不屈,心生敬佩,義釋嚴顏,嚴顏被張飛的大義所感動,決定投降

劉備,幫助劉備攻打其他城池。張飛義釋嚴顏的舉動在蜀地傳為佳話,許多城池聽聞后紛紛望風而降,劉

備軍隊進展順利,逐漸逼近成都,劉璋的處境日益艱難,益州的局勢對劉備越來越有利,三國局勢在劉備

勢力的不斷擴張下持續(xù)演變。

第64回:孔明定計捉張任楊阜借兵破馬超

諸葛亮設計捉拿張任,他先命士兵在金雁橋設下埋伏,然后親自率領一隊人馬引誘張任過橋。張任中

計,過橋后被蜀軍包圍,諸葛亮命張飛、趙云等人出擊,張任奮力抵抗,但最終寡不敵眾,被擒獲。劉備

勸張任投降,張任寧死不屈,劉備只得將其處死。馬超在漢中得不到張魯?shù)闹赜茫致犅剟湓谝嬷莸耐?/p>

望,決定投靠劉備。馬超率軍來到成都城下,劉璋見狀,心生恐懼,更加堅定了投降的決心。與此同時,

在西涼,楊阜不滿馬超的統(tǒng)治,聯(lián)合眾人起兵反抗馬超,馬超在與楊阜的戰(zhàn)斗中失利,再次陷入困境,只

得逃往漢中。劉備在益州的勢力不斷壯大,離奪取成都、完全控制益州的目標越來越近,三國局勢在劉備

的發(fā)展進程中不斷發(fā)生變化。

第65回:馬超大戰(zhàn)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牧

劉備攻打成都,劉璋派重兵堅守葭萌關。馬超前來投奔劉備,劉備大喜,命馬超率領軍隊前往葭萌關

迎戰(zhàn)劉璋軍。馬超在葭萌關前與劉璋部將馬岱、楊柏等人大戰(zhàn),他英勇無比,殺得敵軍大敗。隨后,劉備

親自率領大軍來到葭萌關,與馬超會合,共同攻打成都。劉璋在城中堅守數(shù)月,見大勢已去,最終開城投

降。劉備進入成都后,自領益州牧,開始對益州進行治理。他大賞功臣,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將軍,關羽、

張飛、趙云等將領也都各有封賞,劉備集團在益州站穩(wěn)腳跟,實力得到極大提升,成為三國中一股強大的

勢力,三國局勢因劉備奪取益州而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劉備開始與曹操、孫權形成更為激烈的競爭關系。

第66回:關云長單刀赴會伏皇后為國捐生

孫權得知劉備占領益州后,派諸葛瑾前往成都,向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以奪取涼州后再歸還荊州為由

推脫,孫權大怒,決定武力奪取荊州。他命呂蒙率軍進攻荊州,魯肅在陸口設下鴻門宴,邀請關羽前來赴

會,企圖在宴席上逼迫關羽交出荊州。關羽只帶少數(shù)親隨,單刀赴會,他在宴席上憑借著自己的勇猛和智

慧,挾持魯肅,安全返回荊州,挫敗了孫權的陰謀。曹操在許昌,伏皇后因不滿曹操專權,與父親伏完密

謀除掉曹操,事情敗露后,曹操將伏皇后及其家族全部處死,伏皇后為了維護漢室尊嚴,英勇就義,但曹

操的權力也因此更加集中,魏國內(nèi)部的政治斗爭更加激烈,三國局勢在各方勢力的政治博弈中不斷發(fā)展變

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