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紀版高三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新世紀版高三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新世紀版高三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新世紀版高三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新世紀版高三歷史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世紀版高三歷史上冊月考試卷676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題文】下列史實發(fā)生在三國鼎立后至西晉代魏之前的是①曹操打敗袁紹②馬鈞發(fā)明翻車③劉備三顧茅廬④衛(wèi)溫到達夷洲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2、明朝有學者言:“惟夫國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婦之所是,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非;匹夫匹婦之所非,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是?!币陨涎哉摚ǎ〢.否定了君主制度B.受西方啟蒙思想影響C.強調對民意的尊重D.主張建立法治社會3、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訪華,看到“打倒帝國主義!”口號時,曾經表示過不滿。尼克松訪華時,毛澤東竟然提起此事,并笑著說:“我認為,像我這樣的人放了許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內。都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嘛?!泵珴蓶|說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A.中美之間的矛盾是虛構的B.中國認為美國已經不是帝國主義國家C.中國有意淡化中美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D.中國感謝美國幫助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4、英國《權利法案》規(guī)定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法國1875年憲法規(guī)定“共和國總統(tǒng)由兩院聯(lián)合組成的議會依絕對多數(shù)票選出,內閣山總統(tǒng)任命,但對議會負責”;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实墼谲娛?、財政問題上享有否決權?!边@說明英、法、德三國()A.議會都居于國家權力中心B.法律地位至高無上C.資產階級完全掌握了國家權力D.政體都體現(xiàn)了權力制衡的原則5、“我們時代最使人震驚的事業(yè)是按照他腦海里所構想的模式締造了一個諾大的國家,改變了每個工人、每個農民、每個中產者的生活,引入了一種全新的組織,并且成為全世界的一種新秩序的象征,為一些人所欽佩,為許多人所痛罵,但卻沒有人能無視它。”這里評價的人物是()A.梭倫B.孟德斯鳩C.列寧D.毛澤東6、20世紀30年代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大綱》稱: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即追求近代化。此結論()A.正確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主要矛盾B.是鑒于歐美列強歷史發(fā)展經驗認識C.是基于近代國情與特殊使命的認識D.是對中國民主革命歷程的正確反思7、《新全球史》記載;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鐵制農具在中國驟然增加,鐵犁;鐵鎬、鐵鍬、鐵鋤、鐵鐮刀和鐵耙在鄉(xiāng)村里成為日常用具。這一現(xiàn)象給當時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包括()

①私田開始出現(xiàn)。

②農業(yè)產量的提高。

③“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

④小農經濟逐步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有人認為,蘇聯(lián)解體是因為“(蘇聯(lián))共產黨經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一折騰,就進一步喪失了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至此,能夠抵抗國家離心力的凝聚力量已喪失殆盡”。據(jù)此判斷,蘇聯(lián)共產黨“進一步喪失了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的原因是戈爾巴喬夫()A.經濟改革成效不佳B.簽署了《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lián)盟條約》C.主動放棄與美國爭霸D.實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改革9、馬克思在對新航路開辟后出現(xiàn)的某一歷史現(xiàn)象分析時指出:“一方面是工資和地租跌價,另一方面是工業(yè)利潤增多”這一歷史現(xiàn)象在西歐產生的影響()A.促進了商品種類的增多B.促進了貿易范圍的擴大C.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D.促使商路及商業(yè)中心的轉移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英國憑借工業(yè)革命的優(yōu)勢先后打敗荷蘭和法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____。(判斷對錯)11、秦漢時期由于“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這促使統(tǒng)治者逐漸放寬抑商政策,商業(yè)環(huán)境相對寬松。____(判斷對錯)1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誕生了電力工業(yè)、石油工業(yè)、汽車工業(yè)和紡織工業(yè)等新興工業(yè)。____(判斷對錯)13、日內瓦會議和平解決了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____(判斷對錯)14、(20分)近現(xiàn)代以來,世界經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世界正在成為一個經濟單位。南北美洲和東歐(與西伯利亞一起)生產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亞洲提供各種奢侈商品,而西歐則指揮這些全球性活動,并愈益全力于工業(yè)(手工業(yè))生產?!度蛲ㄊ罚?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

材料三。

?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概括當時世界發(fā)生的主要變化,并指出導致這種變化的歷史事件。(4分)(2)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的特點及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3)近代以來,中國人為迎接工業(yè)文明的挑戰(zhàn)、努力融入世界經濟大潮而不懈努力。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與圖片分別對應的歷史事件及其對中國社會的主要影響。(10分)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阿爾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說:“為了鼓勵人們投資,采取了責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開了投資的閘門。1901年,世界出現(xiàn)了第一個擁有十億美元的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睂е鹿局瓶焖侔l(fā)展的主要因素是蒸汽時代機器的普及。____(判斷對錯)16、1787年憲法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強調加強國家權力,又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體現(xiàn)了一定的民主精神。____(判斷對錯)17、阿爾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說:“為了鼓勵人們投資,采取了責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開了投資的閘門。1901年,世界出現(xiàn)了第一個擁有十億美元的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睂е鹿局瓶焖侔l(fā)展的主要因素是蒸汽時代機器的普及。____(判斷對錯)18、達爾文被稱為“生物學領域的牛頓”,其理論打破了神學的禁錮,把生物學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客觀上推動啟蒙運動在歐洲大規(guī)模展開。____(判斷對錯)19、1944年7月,美、蘇、中、法等國代表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舉行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評卷人得分四、簡析題(共2題,共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4年,英國國會議員諾斯科特、杜維廉提出了一項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一是將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為智力工作和機械工作兩大類,前者由大學生來擔當,后者由低級人員來充任;二是初任人員均應在年輕時通過選拔考核;三是各部人員實行統(tǒng)一管理,并可在各部間互相轉調、提升;四是官員的提升以上級的考核報告為依據(jù)?!幾浴爸Z斯科特——杜維廉報告”材料二1883年1月1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文官制度法,主要內容:成立由3人組成的美國文官委員會,其中必須有反對黨1人,任期6年。委員會負責制定文官管理細則;主管文官考試和錄用、保障文官權益等;通過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資以實績?yōu)橐罁?jù),公布待補文官職位缺額;經考試錄用的文官實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職位,不得任意撤換;受到懲罰的文官,有權提出申訴等。文官委員會向總統(tǒng)負責,委員會的建議須總統(tǒng)批準后下達各行政部門執(zhí)行。委員會任命主考官1人,并設地方考試委員會?!幾浴?883年彭德爾頓聯(lián)邦文官法》(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諾斯科特——杜維廉報告出臺的原因。(2)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英美兩國文官制度遵循的原則。(3)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英美兩國推行文官制度的意義。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4年,英國國會議員諾斯科特、杜維廉提出了一項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一是將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為智力工作和機械工作兩大類,前者由大學生來擔當,后者由低級人員來充任;二是初任人員均應在年輕時通過選拔考核;三是各部人員實行統(tǒng)一管理,并可在各部間互相轉調、提升;四是官員的提升以上級的考核報告為依據(jù)?!幾浴爸Z斯科特——杜維廉報告”材料二1883年1月1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文官制度法,主要內容:成立由3人組成的美國文官委員會,其中必須有反對黨1人,任期6年。委員會負責制定文官管理細則;主管文官考試和錄用、保障文官權益等;通過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資以實績?yōu)橐罁?jù),公布待補文官職位缺額;經考試錄用的文官實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職位,不得任意撤換;受到懲罰的文官,有權提出申訴等。文官委員會向總統(tǒng)負責,委員會的建議須總統(tǒng)批準后下達各行政部門執(zhí)行。委員會任命主考官1人,并設地方考試委員會。——摘編自《1883年彭德爾頓聯(lián)邦文官法》(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諾斯科特——杜維廉報告出臺的原因。(2)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英美兩國文官制度遵循的原則。(3)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英美兩國推行文官制度的意義。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2題,共12分)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但宋之于唐,卻不能說有什么大變動,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于時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涂改地在變。縱說它有變動,卻不能說它有建立。材料2: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識大體,立意把相權拿歸自己,但因宋初承襲五代積弊,社會讀書人少,學術中衰,反對的也只曉得唐制不過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覽大局,來為有宋一代定制創(chuàng)法?!陨暇藻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3: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tǒng)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S仁宇《中國人歷史》材料4:其實中國歷史上以往一切制度傳統(tǒng),只要已經沿襲到一百兩百年的,也何嘗不與當時人事相配合。又何嘗是專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專制黑暗四字來抹殺?——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序》請回答:(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1中秦漢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變動”分別指什么?(4分)(2)據(jù)材料2,分析宋朝在政治體制上未能有“大變動”的原因有哪些?(2分)(3)請用明清相關史實說明材料3中“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的觀點。(3分)(4)結合明清相關史實說明,君主專制的強化不能簡單地用“專制黑暗來抹殺”,而是“利澤長久”。(3分)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但宋之于唐,卻不能說有什么大變動,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于時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涂改地在變。縱說它有變動,卻不能說它有建立。材料2: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識大體,立意把相權拿歸自己,但因宋初承襲五代積弊,社會讀書人少,學術中衰,反對的也只曉得唐制不過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覽大局,來為有宋一代定制創(chuàng)法。——以上均摘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3: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tǒng)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S仁宇《中國人歷史》材料4:其實中國歷史上以往一切制度傳統(tǒng),只要已經沿襲到一百兩百年的,也何嘗不與當時人事相配合。又何嘗是專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專制黑暗四字來抹殺?——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序》請回答:(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1中秦漢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變動”分別指什么?(4分)(2)據(jù)材料2,分析宋朝在政治體制上未能有“大變動”的原因有哪些?(2分)(3)請用明清相關史實說明材料3中“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的觀點。(3分)(4)結合明清相關史實說明,君主專制的強化不能簡單地用“專制黑暗來抹殺”,而是“利澤長久”。(3分)評卷人得分六、材料解析題(共2題,共16分)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自殷商時便確立了官品等級薪俸制度,以后各朝代不斷完善。古代把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的職位都納入相應的品級,根據(jù)職位品級的高低確定薪俸的多寡,使職、權、責相等的職位享受同等待遇。職官既要求有才干,又要具備一定資歷。由于職官的職位是有限的,就出現(xiàn)了資歷與職位之間的矛盾。為緩解這一矛盾,設置散官。散官只表示資歷,其與官員的職位品級相對應,享受同樣的薪俸。官員一般通過考試考核提升資歷,以獲取較高職位和報酬。同時規(guī)定職官的待遇高于同級非職官,體現(xiàn)以責定俸,按勞分配的原則。在《舊唐書·職官一》中規(guī)定:于有功績者,通過封爵,提高其俸祿標準,使之薪俸待遇高于同一品級的其他職官。除了按品級等支付薪俸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補貼”,如養(yǎng)廉費、公費、雜供給等。先秦之前官員主要是從封地中收取地租作為俸祿。東漢實行“半錢半米”制。明初,百官俸祿給米,問以錢鈔。清代是俸銀和祿米?!岳詈辍吨袊即倨返燃壭劫褐频奶攸c與啟示》材料二法國雖然有較長的資本主義歷史,但在政治制度上長期保留中央集權的封建官僚制度。直到二戰(zhàn)后,才建立統(tǒng)一的公務員制度。受歷史和傳統(tǒng)的影響,其公務員制度和工資制度強調統(tǒng)一管理。公務員不分中央和地方公務員,統(tǒng)稱國家公務員。公務員不僅包括行政人員,也包括軍官、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和司法審計人員。上述各類人員(公務員)被統(tǒng)一納入工資指數(shù)等級表中。所謂指數(shù)等級工資制是指工資標準由工資指數(shù)與工資基數(shù)構成。工資指數(shù)的等級與公務員的職務等級相對稱,職務越高,指數(shù)越大;工資基數(shù)是根據(jù)最低生活費用來確定的,隨物價的變化而浮動。并規(guī)定工資基數(shù)不得低于最低生活費用的120%,高于勞工保障工資額。不同部門之間的公務員的職級要相對應,做到同工同酬。法國社會對公務員十分崇敬,政府也極力維護其社會地位。在《法國公務員總章程》中:在制定公務員工資時,不僅考慮國家的財政狀況、民間的工資水平,還要與所屬的職務和級別相稱。此外,公務員工資的確定與調整一直有不定期地同公務員工會進行談判和協(xié)商的傳統(tǒng)。一般公務員增加工資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正常晉升工資指數(shù)等級,分為考績晉級和定期年資晉級兩種。第二,工資水平的調整,分為調整指數(shù)工資等級和調整工資基數(shù)。此外公務員津貼獎金名目繁多:住房津貼、家屬撫養(yǎng)津貼、家族津貼、安家津貼、地區(qū)生活津貼、超時津貼、夜間工作津貼等?!浴斗▏珓諉T工資制度》(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我國古代官員薪俸制度的特點。(2)結合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官員薪俸制度和西方公務員制度有何異同。(3)結合材料一、二,請談談你對實行國家公職人員薪俸制度的認識。25、馬克思說:“各種經濟時代的區(qū)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遍喿x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王景)遷廬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驅率吏民,修起蕪廢,教用犁耕,由是墾辟倍多,境內豐給。是歲,牛疫。京師及三州大旱,詔勿收兗、豫、徐州田租,其以開倉賑給貧人。——摘自《后漢書》卷七十六、卷三材料二近代中國工業(yè)十分落后,農業(yè)機器主要依賴進口。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間機器進口的狀況。

表每5年平均機器和工具年進口值單位:1000海關兩

——摘編自章有義《明清及近代農業(yè)史論集》材料三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際,農業(yè)部發(fā)布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2010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2%,這標志著我國農業(yè)生產告別了以人畜力作業(yè)為主的時代、進入了機械化作業(yè)為主的新時代?!浴都铀僦袊r機化進程的強大推力,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七年記》《農民日報》2011年4月2日(1)依據(jù)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特征。(2)依據(jù)材料二指出中國近代農業(yè)生產工具使用的基本狀況,并簡要分析形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3)結合材料三概括中國當代農業(yè)機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試分析農業(yè)生產力發(fā)展的基本趨勢。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解析】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22年孫權稱王,注意不要把東漢末年史實劃人三國時期?!窘馕觥俊敬鸢浮緾2、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明清時期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際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主要思想主張:

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倡導言論自由,建立監(jiān)督機構;

思想上:主張?zhí)岢珓諏崒W風和行為;“經世致用”;

經濟上:重視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提出“工商皆本”.【解析】【解答】A項錯誤;中國受啟蒙思想的影響是在十九世紀末期;

B項錯誤;材料中明顯可以看出作者主張保留君主;

分析材料大意是說;封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應當尊重民意,百姓認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矯之以為非”,百姓認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矯之以為是”,故C項正確.

D項錯誤;主張建立法治社會是在近代才出現(xiàn)的.

故選C.3、C【分析】【分析】根據(jù)關鍵信息“像我這樣的人放了許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內.都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嘛.”體現(xiàn)了毛澤東有意淡化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解析】【解答】A中美之間矛盾是存在的不是虛構的;

B美國仍是帝國主義國家;仍然威脅中國;

C與題意符合;故正確.

D美國對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席位是阻礙.

故選C4、D【分析】材料中“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征稅”說明國王權力受到限制;“共和國總統(tǒng)由兩院聯(lián)合組成的議會依絕對多數(shù)票選出,內閣由總統(tǒng)任命,但對議會負責”說明總統(tǒng)權力受到限制;皇帝在軍事;財政問題上享有否決權,說明皇帝與議會之間制衡,故三國均體現(xiàn)制衡原則,故D項正確;

A不適合德國;

B德國沒有體現(xiàn);

C中德國是封建和資產階級聯(lián)合執(zhí)政.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近代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度;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

英國首相是選舉的議會多數(shù)黨領袖擔任,內閣和首相對議會負責;德國宰相由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英國議會是國家政治權力的中心,擁有實權,限制王權;德意志議會只有制定法律和預算的權力,對政府、皇帝沒有監(jiān)督權.【解析】【答案】D5、C【分析】本題考查列寧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和所學知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梭倫是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改革家,代表奴隸主階級利益,與材料“締造了一個諾大的國家,改變了每個工人、每個農民、每個中產者的生活”不符,故A項錯誤;孟德斯鳩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與材料“締造了一個諾大的國家,改變了每個工人、每個農民、每個中產者的生活”不符,故B項錯誤;列寧領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材料“締造了一個諾大的國家,改變了每個工人、每個農民、每個中產者的生活”相符,故C項正確;毛澤東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起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但中國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材料“成為全世界的一種新秩序的象征”,故D項錯誤。故選C。【解析】【答案】C6、C【分析】【分析】本題以《中國近代史大綱》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對近代化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材料的綜合閱讀理解能力.【解析】【解答】A;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是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根據(jù)這一矛盾,條件過于單一,不能得出近代化的結論,故排除;

B;只是借鑒列強的發(fā)展;條件過于單一,也不能得出近代化的結論,故錯誤;

C;近代國情指的是中國面臨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實現(xiàn)國家獨立、民族富強不斷努力;該項的范圍覆蓋較廣,故正確;

D;中國民主革命歷程總結;如果不結合當時的國情,也不能得出近代化的觀點,故錯誤;

故選C.7、D【分析】【分析】據(jù)材料提到,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鐵制農具在中國驟然增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私田開始出現(xiàn),早于鐵農具驟然增加,故①排除;鐵農具驟然增加導致農業(yè)產量的提高,故②正確;“宗廟之犧,變?yōu)轭爱€之勤”反映了牛耕,鐵犁的增加有利于牛耕的推廣,故③正確;鐵農具驟然增加也導致小農經濟逐步形成,故④正確;排除含①的選項,故選D。8、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戈爾巴喬夫改革。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戈爾巴喬夫實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改革,疾風暴雨式地推行政治體制改革,最終使“能夠抵抗國家離心力的凝聚力量喪失殆盡”,蘇聯(lián)最終解體。因此D項符合題意。9、C【分析】略?!窘馕觥俊敬鸢浮緾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英國的殖民擴張.考查英國世界殖民霸權的確立.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遷移與運用的能力.【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英國打敗荷蘭和法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之時工業(yè)革命尚未展開,故本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11、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及其影響;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

“重農抑商“政策也導致地主官僚不斷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農民破產流亡,影響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激化了階級矛盾,造成農民起義不斷爆發(fā).地主官僚集團也因瘋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敗.到了明清時期,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xiàn),而統(tǒng)治階級依然堅持“重農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措施.【解析】【解答】統(tǒng)治者并未放寬抑商政策;故材料表述錯誤.

故選B.12、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產生的新興工業(y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遷移、運用能力.【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誕生了電力工業(yè)、石油工業(yè)、汽車工業(yè)等新興工業(yè),而紡織工業(yè)屬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工業(yè)部門,故本題是錯誤的.13、√【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內瓦會議的意義,這是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重要的國際會議.學習時要注意其背景、目的、特點、內容、意義等.【解析】【解答】日內瓦會議是一次成功的會議.這次會議對新中國來說是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的.通過這次會議,印度支那的戰(zhàn)火熄滅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這就再一次打亂了美國從朝鮮、臺灣、印度支那三條戰(zhàn)線威脅新中國的戰(zhàn)略部署,鞏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通過這次會議,世界看到了同美國所掌控的安理會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國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國外交風格,看到了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看到了在處理國際問題當中新中國的分量.所以本題是正確的.14、略

【分析】(1)本題考查對新航路開辟的掌握,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概括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而西歐則指揮這些全球性活動,并愈益全力于工業(yè)(手工業(yè))生產”,說明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出現(xiàn)。第二小問,結合所學,與新航路開辟有關。(2)本題考查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的特點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考查學生讀圖運用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英國海外貿易遍及各大洲,可見范圍廣,英國處于中心地位。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可從英國的經濟狀況——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市場——殖民戰(zhàn)爭,獲得廣闊殖民地;交通——汽船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等方面分析。(3)本題考查近現(xiàn)代以來,中國應對世界經濟大潮的舉措,涉及洋務運動、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第一圖是洋務運動,標志中國近代工業(yè)的起步;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第二圖是中國開放中建立經濟特區(qū),特區(qū)的改革,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第三圖加入世貿,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析】(1)變化: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出現(xiàn)(拓展)。(2分)新航路開辟(或地理大發(fā)現(xiàn))。(2分)(2)特點:范圍廣泛,處于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位。(2分)原因:英國最早進行工業(yè)革命,成為當時的“世界工廠”;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掌握世界殖民霸權;具有海上交通的便利條件(或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4分)(3)洋務運動:標志中國近代工業(yè)的起步;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3分)建立經濟特區(qū):對外開放的第一步;對沿海實行外向型經濟戰(zhàn)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區(qū)的改革,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4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壟斷組織,旨在考查學生再認再現(xiàn)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據(jù)“1901年;世界出現(xiàn)了第一個擁有十億美元的公司-美國鋼鐵公司”聯(lián)系已學知識可知此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因為第二次了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蒸汽時代”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所以題干說法有誤.

故答案為:×16、√【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1787年憲法》的意義,旨在考查學生再認再現(xiàn)已學知識的能力.【解析】【解答】結合已學知識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體現(xiàn)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將西歐啟蒙思想與美國實際相結合,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鞏固了獨立戰(zhàn)爭的重大成果,帶來美國的長期穩(wěn)定,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建立起聯(lián)邦制國家,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也有利于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美國創(chuàng)立的聯(lián)邦制;三權分立制和民主(總統(tǒng))共和制,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制度的建設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故答案為:√.17、×【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壟斷組織,旨在考查學生再認再現(xiàn)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據(jù)“1901年;世界出現(xiàn)了第一個擁有十億美元的公司-美國鋼鐵公司”聯(lián)系已學知識可知此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因為第二次了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蒸汽時代”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所以題干說法有誤.

故答案為:×18、×【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及影響.達爾文的進化論的提出,是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跨出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對宗教神權的統(tǒng)治者進行了挑戰(zhàn),是無神論與有神論的斗爭.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權的影子,他們的神權思想統(tǒng)治人類很久了.所以這是真理挑戰(zhàn),最終在人類歷史上確認了人類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解析】【解答】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物種起源》標志著進化論的誕生;主張人是由猿演變來的,打破了上帝創(chuàng)人說,啟蒙運動是在17;18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在其后,應該是啟蒙運動促進了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xiàn);

故答案為:×.19、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個戰(zhàn)時盟國的代表,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建立了戰(zhàn)后新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xié)定。布雷頓森林體系是該協(xié)定對各國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guī)則、采取的措施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故題目是正確的。

【點評】本題考查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四、簡析題(共2題,共6分)20、略

【分析】本題考查近代英美的文官制度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提煉及運用材料信息和調動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1)考查近代英國文官制度方案提出的背景。依據(jù)材料一中英國國會議員諾斯科特、杜維廉方案提出的時代及其中的行政工作的分類、選拔考核的要求、統(tǒng)一管理和官員提升考核依據(jù)的規(guī)定,認識理解此前的英國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新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諾斯科特——杜維廉報告出臺的原因,包括責任內閣制實行以來任人唯親的弊端,多黨制體制下政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不足、大工業(yè)時代政府工作的專業(yè)化和工作效率的需要等。(2)考查近代英美文官制度實行遵循的原則。材料一反映了英國文官制度方案所提出的行政工作的分類、選拔考核的要求、統(tǒng)一管理和官員提升考核依據(jù)的規(guī)定,材料二體現(xiàn)了美國文官制度法中的組織機構、考試錄用的辦法、職位常任及其法律保障等制度;依據(jù)以上理解概括歸納近代英美文官制度遵循的主要原則,即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職位分類,職務常任;統(tǒng)一管理,職業(yè)保險;價值中立,道德行政。(3)考查英美文官制度實行的意義和綜合概括能力。綜合以上兩則材料;認識和把握文官制度實施的時代背景和用人機制;管理辦法等新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總結近代英美實行文官制度的重大意義,包括競爭機制引入減少政府中的腐敗現(xiàn)象,激發(fā)公職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促進了文官的專業(yè)化和政府管理的科學化,使政府結構趨于完善等。

【解析】(1)原因:責任內閣制的形成,首相和大臣掌握官吏任免權,任人唯親,造成官吏腐??;多黨制政治體制,政黨“分贓”不均,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大工業(yè)時代政府工作專業(yè)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的需要。(9分)(2)原則: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職位分類,職務常任;統(tǒng)一管理,職業(yè)保險;價值中立,道德行政。(8分)(3)意義:競爭機制引入文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政府中的腐敗現(xiàn)象;激發(fā)公職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促進了文官的專業(yè)化及政府管理的科學化;使政府結構趨于完善。(8分)21、略

【分析】本題考查近代英美的文官制度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提煉及運用材料信息和調動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1)考查近代英國文官制度方案提出的背景。依據(jù)材料一中英國國會議員諾斯科特、杜維廉方案提出的時代及其中的行政工作的分類、選拔考核的要求、統(tǒng)一管理和官員提升考核依據(jù)的規(guī)定,認識理解此前的英國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新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諾斯科特——杜維廉報告出臺的原因,包括責任內閣制實行以來任人唯親的弊端,多黨制體制下政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不足、大工業(yè)時代政府工作的專業(yè)化和工作效率的需要等。(2)考查近代英美文官制度實行遵循的原則。材料一反映了英國文官制度方案所提出的行政工作的分類、選拔考核的要求、統(tǒng)一管理和官員提升考核依據(jù)的規(guī)定,材料二體現(xiàn)了美國文官制度法中的組織機構、考試錄用的辦法、職位常任及其法律保障等制度;依據(jù)以上理解概括歸納近代英美文官制度遵循的主要原則,即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職位分類,職務常任;統(tǒng)一管理,職業(yè)保險;價值中立,道德行政。(3)考查英美文官制度實行的意義和綜合概括能力。綜合以上兩則材料;認識和把握文官制度實施的時代背景和用人機制;管理辦法等新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總結近代英美實行文官制度的重大意義,包括競爭機制引入減少政府中的腐敗現(xiàn)象,激發(fā)公職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促進了文官的專業(yè)化和政府管理的科學化,使政府結構趨于完善等。

【解析】(1)原因:責任內閣制的形成,首相和大臣掌握官吏任免權,任人唯親,造成官吏腐??;多黨制政治體制,政黨“分贓”不均,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大工業(yè)時代政府工作專業(yè)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的需要。(9分)(2)原則: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職位分類,職務常任;統(tǒng)一管理,職業(yè)保險;價值中立,道德行政。(8分)(3)意義:競爭機制引入文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政府中的腐敗現(xiàn)象;激發(fā)公職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促進了文官的專業(yè)化及政府管理的科學化;使政府結構趨于完善。(8分)五、材料題(共2題,共12分)22、略

【分析】試題分析:第(1)問,解題時抓住題干中的“論中國政治制度”,結合秦漢、唐朝的歷史圍繞政治“大變動”歸納,即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于完善,可以結合具體的制度歸納亦可。第(2)問,考查閱讀材料歸納整理的能力,結合“立意把相權拿歸自己”、“社會讀書人少,學術中衰”可以得出原因為相權的削弱、人才的缺乏等。第(3)問,考查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即君主專制的強化,結合明清的歷史即可歸納出。第(4)問,分析材料可知主要強調了明清君主專制強化所帶來的積極方面的影響,可以從促進國家發(fā)展等方面歸納即可。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發(fā)展與完善、君主專制強化達到頂峰【解析】【答案】(1)秦漢: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的確立、三公九卿、郡縣制)。唐朝:完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2)加強專制君權的需要(削弱相權);缺乏人才。(2分)(3)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3分)(4)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促進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為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發(fā)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等。(3分)23、略

【分析】試題分析:第(1)問,解題時抓住題干中的“論中國政治制度”,結合秦漢、唐朝的歷史圍繞政治“大變動”歸納,即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于完善,可以結合具體的制度歸納亦可。第(2)問,考查閱讀材料歸納整理的能力,結合“立意把相權拿歸自己”、“社會讀書人少,學術中衰”可以得出原因為相權的削弱、人才的缺乏等。第(3)問,考查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即君主專制的強化,結合明清的歷史即可歸納出。第(4)問,分析材料可知主要強調了明清君主專制強化所帶來的積極方面的影響,可以從促進國家發(fā)展等方面歸納即可??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發(fā)展與完善、君主專制強化達到頂峰【解析】【答案】(1)秦漢: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的確立、三公九卿、郡縣制)。唐朝:完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2)加強專制君權的需要(削弱相權);缺乏人才。(2分)(3)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3分)(4)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促進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為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發(fā)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等。(3分)六、材料解析題(共2題,共16分)24、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古代官員薪俸制度的特點,旨在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據(jù)材料一信息“自殷商時便確立了官品等級薪俸制度”“把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的職位都納入相應的品級,根據(jù)職位品級的高低確定薪俸的多寡,使職、權、責相等的職位享受同等待遇”“官員一般通過考試考核提升資歷,以獲取較高職位和報酬。同時規(guī)定職官的待遇高于同級非職官,體現(xiàn)以責定俸,按勞分配的原則”“除了按品級等支付薪俸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補貼’”等,結合所學知識,從古代官員薪俸制度的起源、制度的內容、制度的執(zhí)行方式等方面提煉得出特點。(2)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古代官員薪俸制度與西方公務員制度的比較,旨在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綜合材料一、二信息,結合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