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5704-2023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規(guī)范_第1頁
DB13-T5704-2023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規(guī)范_第2頁
DB13-T5704-2023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規(guī)范_第3頁
DB13-T5704-2023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規(guī)范_第4頁
DB13-T5704-2023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60.01

CCSP40

13

河北省地方標準

DB13/T5704—2023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規(guī)范

specificationfordelineationof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2023-05-06發(fā)布2023-06-06實施

河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13/T5704—2023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地下水位漏斗劃分的總體要求、單個漏斗劃分、復合漏斗劃分、漏斗圖面標示、

漏斗分級與命名、漏斗要素的統(tǒng)計與分析對比的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劃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T51040地下水監(jiān)測工程技術規(guī)范

DZ/T0271區(qū)域地下水位監(jiān)測網(wǎng)設計規(guī)范

DZ/T0329水文地質調查圖件編制規(guī)范第1部分水文地質圖(1:50000)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淺層地下水shallowgroundwater

與當?shù)卮髿饨邓虻乇硭w有直接補排關系的地下水,包括潛水及與潛水具有較密切水力聯(lián)系

的承壓水,一般埋藏較淺。

[來源:GB/T34968-2017,3.1]

深層地下水deepgroundwater

自然狀態(tài)下,與其他水體水力聯(lián)系微弱且不可更新或難以更新的地下水,一般埋藏較深。

[來源:GB/T34968-2017,3.2]

地下水分水嶺groundwaterdivide

地下水流域的分界線。

[來源:GB/T14157-1993,3.12.8]

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groundwaterlevel(head)contour

滲流場中地下水位(水頭)相等的各點連線。又稱為等水位線。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因區(qū)域地下水開采,在含水層中形成地下水位(水頭)顯著低于周邊地下水位(水頭)的曲

面,該曲面所圍成的形似漏斗狀封閉空間體稱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簡稱漏斗。一年及以上持

續(xù)存在的漏斗稱為常年性漏斗。

漏斗邊界boundaryof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用于標識漏斗范圍的界線稱為漏斗邊界。

地下水位復合漏斗compound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1

DB13/T5704—2023

在一定區(qū)域、同一含水巖組內有兩個或以上相鄰漏斗、且緊鄰漏斗邊界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形態(tài)

基本一致的共同封閉等水位線的空間體稱為地下水位復合漏斗。單個漏斗與復合漏斗及復合漏斗與

復合漏斗均可進一步復合形成新的復合漏斗。

漏斗邊界數(shù)值groundwaterlevelofdepressionconeboundary

漏斗邊界所對應的地下水位(水頭)數(shù)值。

封閉等水位線closedcontourofgroundwater

地下水位等值線圖中閉合的最外圍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

漏斗要素essentialfactorof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表征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特征的各要素。包括中心位置、中心水位(埋深)、漏斗面積、封閉面

積、封閉等水位線、體積、含水巖組等。

漏斗中心coreof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漏斗區(qū)域內地下水位(水頭)的最低值所在的位置。

漏斗封閉面積closedareaof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漏斗封閉等水位線所包圍的面積。

反漏斗inversegroundwaterdepressioncone

在區(qū)域含水層中形成地下水位(水頭)顯著高于周邊地下水位(水頭)的水丘狀曲面。

漏斗對比分析基準年referenceyearforcomparativeanalysisofgroundwaterdepression

cone

為進行漏斗對比分析而選擇的起始年。簡稱基準年。

4總體要求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應在編制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圖的基礎上進行,以區(qū)域水文地質條

件為背景,取得的水位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劃分所用的監(jiān)測站點密度和監(jiān)測精度應符合GB/T51040、DZ/T0271要求。

監(jiān)測站點數(shù)量不足時應補充統(tǒng)測站點。漏斗內監(jiān)測站點密度宜大于區(qū)域上監(jiān)測站網(wǎng)密度。

所用監(jiān)測站點位置應保持穩(wěn)定,出現(xiàn)損毀影響正常監(jiān)測時,應及時修復,損毀嚴重無法修復的,

應按規(guī)定申請報廢或遷建。

監(jiān)測站點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序列不宜不少于1年。

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圖編圖應滿足下列要求:

a)按不同地下水含水巖組分別編圖;

b)按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分別編圖;

c)不同層位的監(jiān)測站點不應混合編圖;

d)采用計算機編圖的,應選用相同的差值算法,宜采用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編圖結果應

行人工校核。

水位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應為同一集中時段內取得的、鑒別篩選后的穩(wěn)定水位數(shù)據(jù)。

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圖比例尺選用應符合以下要求:

e)跨市級行政區(qū)編圖比例尺宜采用1:500000;

f)跨縣級行政區(qū)編圖比例尺宜采用1:200000;

g)縣級行政區(qū)內編圖比例尺宜采用1:100000;

h)城市市區(qū)編圖比例尺宜采用1:50000;

2

DB13/T5704—2023

i)特殊情況可按適用原則選擇圖幅比例尺。

采用整數(shù)水位值繪制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

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圖中的等水位線間隔應根據(jù)圖幅或編圖比例尺確定,要求如下:

a)全省或1:500000、1:200000比例尺圖幅等水位線間隔值為2m,采用偶數(shù)水位值;

b)市縣或1:100000、1:50000及更大(以下)比例尺圖幅等水位線間隔值為1m;

c)特殊情況以實際要求為準。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邊界確定時,應綜合考慮水文地質條件及區(qū)域地下水流場宏觀特征,尤其

應對工作區(qū)邊界外地下水流場情況進行了解。

單個漏斗的確定應根據(jù)圖幅比例尺的不同來確定:

a)編圖比例尺為1:500000、1:200000時,單個漏斗應有5個監(jiān)測站點控制,5條或以上地

下水位(水頭)等值線封閉??刂泣c較少時,至少滿足3個監(jiān)測站點控制,3條地下水位

(水頭)等值線封閉;

b)編圖比例尺為1:100000、1:50000時,單個漏斗應有5個監(jiān)測站點控制,5條或以上地

下水位(水頭)等值線封閉;

c)編圖比例尺為1:500000、1:200000時,平原區(qū)面積小于100km2的漏斗不予劃定。

復合漏斗的確定應滿足:參與復合的兩個及以上單個漏斗的漏斗邊界外鄰應有至少3條與本

復合漏斗形態(tài)基本一致的封閉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劃分一般以年末地下水位監(jiān)測值為依據(jù),也可根據(jù)需求采用低水位期、

高水位期地下水位監(jiān)測值劃分。

地下水監(jiān)測站網(wǎng)發(fā)生較大變動或監(jiān)測站網(wǎng)密度增加較大時,應重新劃分漏斗。

5單個漏斗劃分

以分水嶺的中心點作為漏斗邊界或邊界劃分的控制點。

存在一個地下水分水嶺的漏斗邊界圈定:以分水嶺中心點為控制點,沿最外圍封閉等水位線和

相鄰未封閉等水位線之間圈定漏斗邊界,開口部位漏斗邊界與封閉等水位線趨勢一致且其頂端不超

越分水嶺。劃分示例見附錄A中圖A.1。

存在多個地下水分水嶺的漏斗邊界圈定:

a)區(qū)域內分水嶺水位值相等時:以分水嶺中心點為控制點,漏斗邊界沿最外圍封閉等水位線

與相鄰未封閉地下水位等值線中間圈定,開口部位與封閉等水位線線平行。邊界的頂端接

近但不能超越分水嶺。劃分示例見附錄A中圖A.2;

b)區(qū)域內分水嶺水位值不相等時:以各分水嶺中心點為控制點,漏斗邊界自分水嶺水位數(shù)值

最大的控制點開始,沿開口等水位線和相鄰未開口等水位線中間依次向分水嶺水位值較小

的一端延伸,在接近該分水嶺時按內側封閉等水位線形態(tài)延伸并最終與另一端延伸線相連。

邊界的頂端接近但不能超越分水嶺。劃分示例見附錄A中圖A.3。

位于地下水補給來源方向(如山區(qū)平原接觸地帶)含水層逐漸變薄、連通甚至出露地表的地帶,

當?shù)叵滤唬ㄋ^)等值線未封閉時:

a)當圖幅外圍有證據(jù)證明等水位線能夠沿趨勢封閉時,應視為封閉等水位線;

b)如圖幅外圍無證據(jù)證明地下水位(水頭)等水位線能夠沿趨勢封閉時,按未封閉等水位線

(留有缺口)處理。

存在隔水邊界或者深部含水層尖滅界線時:

a)若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與隔水邊界或深部含水層尖滅界線相交時向漏斗內彎曲(有閉

合趨勢),則以該邊界作為漏斗邊界(或等值線封閉在隔水邊界);

b)若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與隔水邊界或深部含水層尖滅界線相交時呈垂直或者向漏斗外

彎曲(無閉合趨勢),則忽略該邊界,重新劃定漏斗邊界。

處于圖幅邊界附近,外圍無控制點確定等水位線走向以保證其能夠在可控范圍內封閉的,按未

封閉等值線處理。

山間盆地、壩上高原及巖溶水分布區(qū)的漏斗邊界延伸至地質隔水邊界時,以地質隔水邊界作為

漏斗邊界,不能穿越。

3

DB13/T5704—2023

6復合漏斗劃分

估測能夠形成復合漏斗的單個漏斗數(shù)量與相對位置,確定各單個漏斗的最外圍封閉等值線數(shù)值

大小,向外依次尋找共同包圍、形態(tài)一致的封閉地下水位(水頭)等值線。

構成復合漏斗的單個漏斗應符合5.2、5.3的要求。

復合漏斗邊界沿最外圍封閉等水位線及相鄰的未封閉等水位線中間劃定,趨勢走向與漏斗分布

形態(tài)基本一致。劃分示例見附錄A中圖A.4。

淺層地下水復合漏斗外圍封閉等值線區(qū)內出現(xiàn)地表水體或地下水位反漏斗時,劃分應符合以下

要求:

a)地表水體或地下水位反漏斗位于復合漏斗區(qū)邊緣時,可縮小漏斗區(qū)范圍以舍去地表水體或

地下水位反漏斗區(qū)范圍;

b)地表水體或地下水位反漏斗位于復合漏斗區(qū)中間位置時,可保留其在漏斗中,但在復合漏

斗面積統(tǒng)計時扣除。反漏斗范圍的劃定方法與漏斗邊界劃分基本一致。

7漏斗的圖面標示

漏斗名稱、漏斗邊界、漏斗面積、漏斗中心、中心水位埋深及地下水流向等要素應在圖面標示。

漏斗中心以漏斗范圍內地下水位最低值的監(jiān)測站點所在的地理位置作為標志點。

漏斗范圍內地下水位最低點的位置發(fā)生變動并保持一年以上時,漏斗中心相應變更。

漏斗邊界數(shù)值為包圍漏斗邊界的相鄰兩條地下水位等值線的內插值。

地下水流向的圖例標識按DZ/T0329執(zhí)行。

漏斗邊界、漏斗面積、漏斗中心、中心水位埋深的圖例按附錄B執(zhí)行。

8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分級與命名

漏斗分級

8.1.1編圖比例尺為1:500000、1:200000時,平原區(qū)不同規(guī)模的漏斗分級標準如下:

a)面積大于3000km2的漏斗為特大型漏斗;

b)面積大于1000km2小于或等于3000km2的漏斗為大型漏斗;

c)面積大于500km2小于或等于1000km2的漏斗為中型漏斗;

a)面積大于100km2小于或等于500km2的漏斗為小型漏斗。

8.1.2平原區(qū)其他編圖比例尺參照上述分級執(zhí)行。

8.1.3山間盆地、壩上高原、巖溶水分布區(qū)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不進行規(guī)模分級。

漏斗命名

8.2.1漏斗名稱應根據(jù)漏斗范圍所在行政區(qū)名稱確定,不同行政區(qū)級別名稱不應混編。

8.2.2單個漏斗命名:

——采用漏斗范圍內顯著地標或漏斗中心所在地,加深淺層地下水(層組)命名,如滄州深層

地下水漏斗;

——跨行政區(qū)的可采用行政區(qū)名稱縮寫,加深淺層地下水(層組)命名,如寧柏隆淺層地下水漏

斗。

8.2.3復合漏斗命名:

——以單個漏斗名稱加深淺層地下水(層組)加“-”連接符加“復合”兩字命名;

——命名順序以漏斗面積大小排列,最多三個參與命名,如南宮-景縣-滄縣深層地下水復合漏

斗。

9漏斗要素的統(tǒng)計與對比分析

漏斗要素的統(tǒng)計

9.1.1漏斗要素應根據(jù)管理需求,按照年末及年內任意時段分別統(tǒng)計,統(tǒng)計表應符合附錄C。

4

DB13/T5704—2023

9.1.2漏斗要素統(tǒng)計內容包括:

a)深、淺層地下水(或含水巖組);

b)漏斗中心位置;

c)中心水位(埋深/標高);

d)漏斗面積;

e)封閉等水位線;

f)封閉面積;

g)漏斗體積。

9.1.3漏斗體積計算見附錄D。

9.1.4漏斗體積計算時,應注明所用數(shù)據(jù)資料的日期。

9.1.5計算漏斗基準年的分布面積和體積時,應注明基準年所采用的數(shù)據(jù)日期。

9.1.6有其他要求的,按要求統(tǒng)計相關漏斗數(shù)據(jù)。

漏斗對比分析

9.2.1漏斗對比應首先確定對比分析的基準年,宜選擇近期水平年。

9.2.2漏斗分析對比,應以水文地質條件作為基礎,根據(jù)漏斗區(qū)域內地下水取水井數(shù)量、開采量和

引調水等數(shù)據(jù),結合氣象條件變化與漏斗形成發(fā)展過程進行綜合分析。

9.2.3漏斗面積及體積的對比分析應在同精度或同比例尺條件下進行。

9.2.4漏斗對比面積為現(xiàn)狀年采用基準年漏斗邊界數(shù)值圈定的面積;對比體積為現(xiàn)狀年采用基準年

漏斗邊界數(shù)值圈定的體積。

9.2.5在進行漏斗對比分析時可以采用枯水期、平水期或豐水期等相同或不同時段,宜每年年末均

進行漏斗對比分析。

9.2.6漏斗對比分析內容應按照附錄E的要求填寫。

5

DB13/T5704—2023

A

A

附錄A

(規(guī)范性)

漏斗劃分示例

圖A.1存在一個地下水分水嶺的漏斗邊界圈定示例

6

DB13/T5704—2023

圖A.1存在多個地下水分水嶺的漏斗邊界圈定示例(分水嶺水位相等)

7

DB13/T5704—2023

圖A.1存在多個地下水分水嶺的漏斗邊界圈定示例(分水嶺水位不等)

8

DB13/T5704—2023

圖A.1復合漏斗邊界圈定示例

9

DB13/T5704—2023

B

B

附錄B

(規(guī)范性)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圖例

B.1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圖面標識應與圖B.1列出的圖例一致,未做要求的,按國家或行業(yè)制圖標準

執(zhí)行。

圖B.1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圖例

10

DB13/T5704—2023

C

C

附錄C

(規(guī)范性)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統(tǒng)計

表C.1年末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要素統(tǒng)計表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要素

深、淺層開采

序漏斗漏斗封閉封閉等水中心水中心水

漏斗名稱(或含水深度中心

號面積體積面積位線標高位埋深位標高

巖組)(m)位置

(km2)(km3)(km2)(m)(m)(m)

1

2

3

...

表C.2年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要素統(tǒng)計表

深、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要素

開采日期

序層(或漏斗漏斗封閉封閉等水中心水中心水

漏斗名稱深度(年月中心

號含水巖面積體積面積位線標高位埋深位標高

(m)日)位置

組)(km2)(km3)(km2)(m)(m)(m)

1

2

3

...

表C.3年末地下水位復合漏斗要素統(tǒng)計表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要素

深、淺層開采

漏斗漏斗封閉封閉等水位中心水

漏斗名稱(或含水深度中心中心水位

面積體積面積線標高位標高

巖組)(m)位置埋深(m)

(km2)(km3)(km2)(m)(m)

單個漏斗1

單個漏斗2

單個漏斗3

...

復合漏斗

11

DB13/T5704—20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