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歷史(河北卷)_第1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歷史(河北卷)_第2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歷史(河北卷)_第3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歷史(河北卷)_第4頁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歷史(河北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河北卷)歷史(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6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1-9題每小題2分,10-11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戰(zhàn)前列強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zhàn)后則變?yōu)椤巴顿Y+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甲午戰(zhàn)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加速發(fā)展B.《馬關條約》使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C.甲午戰(zhàn)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D.列強侵華方式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2.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少帥張學良的部隊沖入委員長的行營,要求他停止對共產黨的‘圍剿’,以便一致對日抗戰(zhàn)。這兵變的目的既達,中國的政治從此改觀……”“中國的政治從此改觀”可以解讀為(

)A.國民政府統(tǒng)一全國 B.全民族抗戰(zhàn)正式開始C.中國開始局部抗戰(zhàn)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3.“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鼻嗄陮W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的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B.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C.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D.社會主義革命時代4.作為集郵愛好者,小明將自己收藏的郵票進行分類,把以下四張郵票放在一起。它們反映的主題是(

)A.開辟新道路 B.國共合作 C.敵后抗戰(zhàn) D.解放戰(zhàn)爭大決戰(zhàn)5.人民公社集體生產組織下的勞動時間與收入之間幾乎沒有多少關聯(lián)性,或者說在大規(guī)模組織的生產中,一個人所掙得的工分數(shù)與其付出的勞動時間有直接關系,但與其努力程度的關聯(lián)則很小。這表明(

)A.農業(yè)生產監(jiān)督與計量成本高昂 B.理想化制度設計導致公社運行效率低C.多勞多得分配方案得以貫徹落實 D.公社體制點燃了民眾的理想主義激情6.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是我國首次將電磁彈射技術用于航母。材料說明我國(

)A.堅持“政治建軍”原則 B.積極推進科技強軍策略C.開始產生國防海防意識 D.軍事實力已居世界首位7.19世紀中期以前,西方職業(yè)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學徒制。19世紀中期以后學校教育成為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國家建立了大量的職業(yè)學校,學習內容從以實踐經驗為主轉為以科學理論為主。這一變化說明(

)A.工業(yè)革命要求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B.西方教育體系開始轉型C.科技進步推動科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 D.科技革命推動大眾教育普及8.“1768年,英國人安東尼·培根就開始從事黑奴貿易。8年后,他竟賺了7.6萬英鎊,他用這筆錢在英國開了一家鐵廠,幾年以后發(fā)展成為英國最大的鐵廠之一,他本人也成為著名的企業(yè)家”。這一事例應證了下列哪個觀點(

)A.資本主義的掠奪與血腥性 B.當時英國已經建立世界殖民霸權C.殖民擴張推動世界市場的迅速拓展 D.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9.如圖反映的歷史事件在該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是(

)A.英國光榮革命 B.美國獨立戰(zhàn)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內戰(zhàn)10.1919年英國畫家伯拉德·帕特瑞吉在《龐奇》雜志上發(fā)表了一幅漫畫—《超重》。畫中有兩句對話。威爾遜總統(tǒng)說:“這根橄欖枝(寫有“國際聯(lián)盟”字樣)給你,現(xiàn)在趕緊忙活起來吧?!焙推进澱f:“我當然想讓每個人高興,但是這根樹枝是不是有點太沉了?”該漫畫的寓意是(

)A.一戰(zhàn)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的軍事對抗 B.一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加劇了國際矛盾C.國聯(lián)成為美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 D.國聯(lián)難以承擔世界和平的重任11.美國黑人領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既是一個結局,也是一個開端……遲早將出現(xiàn)獨立的中國、自治的印度、代議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用了新式武器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削弱了歐洲的力量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 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巨大災難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

會議秘密召開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所以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為掩護,繼續(xù)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這艘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獡烤幇娼滩摹吨袊鴼v史》(八年級上冊)浙江嘉興南湖游船材料二

井岡山在湘贛邊境,中段則在江西的遂川、寧岡、永新、蓮花和湖南的茶陵、桂東等縣之間,四面山峰環(huán)繞,頗為險要,山上還有一片平地,周圍有十九個圩場,中間有上、中、下、大、小五井(村莊),山的四周都是梯田,出產豐富,周圍各縣的農民,因為受過大革命的影響,覺悟程度較高,地勢險要,出產豐富,群眾條件好,這就是建立根據地的條件?!獡_榮桓《回憶井岡山斗爭時期》材料三

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fā)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zhàn),為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獡烤幇娼滩摹吨袊鴼v史》(八年級上冊)翻身農民丈量分配土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這艘船上,召開了哪次重要的會議?會議的召開具有什么標志性意義?(4分)(2)根據材料二回答,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優(yōu)勢有哪些?經過井岡山的斗爭,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指導解放區(qū)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什么?土地改革對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13.圖片與文學是承載歷史的重要載體,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5分)材料一

……日本的新統(tǒng)治者致力于日本社會的轉型,以獲得同外國勢力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平等地位……變革使日本成為東亞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強國……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強化中央集權……材料二

俄羅斯現(xiàn)代化的第一個高峰發(fā)生在十八世紀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葉卡捷琳娜時期……第二個高峰發(fā)生在亞歷山大二世(如下圖)統(tǒng)治時期。1861年改革是當下受到高度關注的一次自由主義導向的改革……第三個高峰也就是前蘇聯(lián)時期?!T紹雪《普京和俄國政治》(1)材料一文字材料中“變革”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為實現(xiàn)“首要目標”,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圖片反映了變革中的哪項措施?這次“變革”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8分)(2)材料二圖中描繪了俄國被宣布“解放”的農民伏在地上親吻主人腳面的情景。出現(xiàn)這種情景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認為1861年改革是俄羅斯現(xiàn)代化的“第二個高峰”,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5分)(3)俄、日沖破了舊制度,對國家的發(fā)展產生了共同的作用是什么?(2分)14.人類追求解放的偉大事業(yè)首先是思想的解放和進步:人類歷史上重大的社會變革都需要長期的、深刻的思想準備,思想解放不僅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更是社會變革的先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應問題。(10分)【資產階級思想解放】材料一:十八世紀的法國,人民還處于黑暗之中。以伏爾泰等為代表的啟蒙思想家以理性主義為武器,對封建專制制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促進了思想解放,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1)材料一指的是哪場運動?法國大革命期間通過的哪一部文獻體現(xiàn)了這場運動宣傳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2分)【馬克思主義誕生】材料二:“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guī)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在實踐中運用,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什么?(2分)(3)哪次革命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變成現(xiàn)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2分)【中國的思想解放】材料三: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傳入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以及民族危機的加深,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救亡圖存,發(fā)展資本主義,掀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4)請問這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名稱是什么?(2分)材料四:這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5)這場運動的名稱是什么?(2分)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河北卷)歷史(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6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1-9題每小題2分,10-11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戰(zhàn)前列強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zhàn)后則變?yōu)椤巴顿Y+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甲午戰(zhàn)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加速發(fā)展B.《馬關條約》使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C.甲午戰(zhàn)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D.列強侵華方式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zhàn)爭后,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guī)定“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這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原來的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中國的民族危機加深。題干材料“甲午戰(zhàn)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zhàn)后則變?yōu)椤顿Y+特權’。”說明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D項正確;甲午戰(zhàn)爭后,《馬關條約》簽訂使民族危機進一步加劇,在這種情況下,19世紀末,中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一些代表人物(以張謇等為主要代表)宣揚以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即實業(yè)),“實業(yè)救國”作為救國救民的主要途徑,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不是加速發(fā)展,排除A項;簽訂《馬關條約》列強不是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排除B項;甲午戰(zhàn)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題干材料無法體現(xiàn),排除C項。故選D項。2.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少帥張學良的部隊沖入委員長的行營,要求他停止對共產黨的‘圍剿’,以便一致對日抗戰(zhàn)。這兵變的目的既達,中國的政治從此改觀……”“中國的政治從此改觀”可以解讀為(

)A.國民政府統(tǒng)一全國 B.全民族抗戰(zhàn)正式開始C.中國開始局部抗戰(zhàn)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答案】D【詳解】據材料可知,這是西安事變中場景再現(xiàn),而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兩黨從分裂對峙走向了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D項正確;1928年底東北易幟,標志者國民政府形式上統(tǒng)一全國,排除A項;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fā),標志著全民族抗戰(zhàn)正式開始,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zhàn)開始,排除C項。故選D項。3.“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鼻嗄陮W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的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B.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C.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D.社會主義革命時代【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信息“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1919年”,可知反映的是五四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C項正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并非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排除A項;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排除B項;這一時期的革命,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排除D項。故選C項。4.作為集郵愛好者,小明將自己收藏的郵票進行分類,把以下四張郵票放在一起。它們反映的主題是(

)A.開辟新道路 B.國共合作 C.敵后抗戰(zhàn) D.解放戰(zhàn)爭大決戰(zhàn)【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人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序幕。在井岡山地區(qū),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zhàn)爭,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井岡山會師壯大革命力量,古田會議是新的革命道路開辟后,加強對黨和軍隊建設的史實,A項正確;題干史實發(fā)生在國共十年內戰(zhàn)期間,排除B項;敵后抗戰(zhàn)發(fā)生在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期間,圖片史實發(fā)生在國共十年內戰(zhàn)期間,排除C項;解放戰(zhàn)爭大決戰(zhàn)指的是戰(zhàn)略決戰(zhàn)階段的三大戰(zhàn)役,排除D項。故選A項。5.人民公社集體生產組織下的勞動時間與收入之間幾乎沒有多少關聯(lián)性,或者說在大規(guī)模組織的生產中,一個人所掙得的工分數(shù)與其付出的勞動時間有直接關系,但與其努力程度的關聯(lián)則很小。這表明(

)A.農業(yè)生產監(jiān)督與計量成本高昂 B.理想化制度設計導致公社運行效率低C.多勞多得分配方案得以貫徹落實 D.公社體制點燃了民眾的理想主義激情【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一個人所掙得的工分數(shù)與其付出的勞動時間有直接關系,但與其努力程度的關聯(lián)則很小”和所學知識可知,人民公社體制存在某些缺陷,為贏得“工分數(shù)”,一些農民盡可能地“偷懶”而“出工不出力”,生產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表明理想化制度設計導致公社運行效率低,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農業(yè)生產監(jiān)督與計量成本問題,無法得出其成本高昂,排除A項;人民公社體制突出的是平均主義分配原則,而非多勞多得分配方案,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人民公社集體生產組織下工作效率低,無法看出點燃了民眾的理想主義激情,且材料中大家積極性不高,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6.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是我國首次將電磁彈射技術用于航母。材料說明我國(

)A.堅持“政治建軍”原則 B.積極推進科技強軍策略C.開始產生國防海防意識 D.軍事實力已居世界首位【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是我國首次將電磁彈射技術用于航母”和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我國軍事科技迅猛發(fā)展的表現(xiàn),也是我國積極推進科技強軍的結果,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政治建軍”的內容,排除A項;國防海防意識不是現(xiàn)在才產生的,排除C項;軍事實力已居世界首位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7.19世紀中期以前,西方職業(yè)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學徒制。19世紀中期以后學校教育成為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國家建立了大量的職業(yè)學校,學習內容從以實踐經驗為主轉為以科學理論為主。這一變化說明(

)A.工業(yè)革命要求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B.西方教育體系開始轉型C.科技進步推動科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 D.科技革命推動大眾教育普及【答案】A【詳解】19世紀中期以后西方國家開始進入工業(yè)革命時期,所以這一時期西方主要資本主要國家建立大量職業(yè)學校并且以教授科學理論為主,都是為了培養(yǎng)更適合工業(yè)革命需要的高素質勞動力,A項正確;材料中的變化是為了適應工業(yè)革命的需要,并不能說明西方高等教育體系的轉型,排除B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勞動力培養(yǎng)方向的變化,沒有體現(xiàn)理論的創(chuàng)新,排除C項;材料不能表明大眾教育普及,排除D項。故選A項。8.“1768年,英國人安東尼·培根就開始從事黑奴貿易。8年后,他竟賺了7.6萬英鎊,他用這筆錢在英國開了一家鐵廠,幾年以后發(fā)展成為英國最大的鐵廠之一,他本人也成為著名的企業(yè)家”。這一事例應證了下列哪個觀點(

)A.資本主義的掠奪與血腥性 B.當時英國已經建立世界殖民霸權C.殖民擴張推動世界市場的迅速拓展 D.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開始從事黑奴貿易”“他竟賺了7.6萬英鎊,他用這筆錢在英國開了一家鐵廠,幾年以后發(fā)展成為英國最大的鐵廠之一”可知,殖民掠奪為西歐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為補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開始進行奴隸貿易,這一滅絕人性的奴隸貿易持續(xù)了幾百年,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shù)的黑人,歐洲殖民者大發(fā)橫財,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A項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英國以及建立世界殖民霸權,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展,排除C項;雖然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但材料體現(xiàn)的是對殖民者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A項。9.如圖反映的歷史事件在該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是(

)A.英國光榮革命 B.美國獨立戰(zhàn)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內戰(zhàn)【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讀圖可知,該事件為美國獨立戰(zhàn)爭,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轉折點,薩拉托加位于北美洲東北部哈德遜河中上游西河谷,美國獨立戰(zhàn)爭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反抗英國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zhàn)爭,以及其他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B項正確;英國光榮革命是指1688年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被推翻,由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共同繼承王位的歷史事件,排除A項;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至1794年7月法國爆發(fā)的資產階級革命,這次大革命瓦解了波旁王朝,同時較為徹底地摧毀了法國封建制度,排除C項;美國內戰(zhàn)是美國歷史上維護聯(lián)邦統(tǒng)一與主權完整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也是一場解放黑人的革命戰(zhàn)爭,排除D項,故選B項。10.1919年英國畫家伯拉德·帕特瑞吉在《龐奇》雜志上發(fā)表了一幅漫畫—《超重》。畫中有兩句對話。威爾遜總統(tǒng)說:“這根橄欖枝(寫有“國際聯(lián)盟”字樣)給你,現(xiàn)在趕緊忙活起來吧。”和平鴿說:“我當然想讓每個人高興,但是這根樹枝是不是有點太沉了?”該漫畫的寓意是(

)A.一戰(zhàn)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的軍事對抗 B.一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加劇了國際矛盾C.國聯(lián)成為美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 D.國聯(lián)難以承擔世界和平的重任【答案】D【詳解】據所學可知,一戰(zhàn)后建立了國際聯(lián)盟,目的是為了維護國際和平,但卻成為大國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并沒有能維護和平,材料《超重》就諷刺了這一點,D項正確;一戰(zhàn)爆發(fā)于1914年,時間不符,排除A項;一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緩和了國際矛盾,排除B項;美國并未加入國聯(lián),排除C項。故選D項。11.美國黑人領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既是一個結局,也是一個開端……遲早將出現(xiàn)獨立的中國、自治的印度、代議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用了新式武器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削弱了歐洲的力量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 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巨大災難【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信息“遲早將出現(xiàn)獨立的中國、自治的印度、代議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推動了中國、印度、埃及等亞非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戰(zhàn)爭的方式,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到歐洲的發(fā)展狀況,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巨大災難,排除D項。故選C項。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

會議秘密召開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所以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為掩護,繼續(xù)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這艘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獡烤幇娼滩摹吨袊鴼v史》(八年級上冊)浙江嘉興南湖游船材料二

井岡山在湘贛邊境,中段則在江西的遂川、寧岡、永新、蓮花和湖南的茶陵、桂東等縣之間,四面山峰環(huán)繞,頗為險要,山上還有一片平地,周圍有十九個圩場,中間有上、中、下、大、小五井(村莊),山的四周都是梯田,出產豐富,周圍各縣的農民,因為受過大革命的影響,覺悟程度較高,地勢險要,出產豐富,群眾條件好,這就是建立根據地的條件。——據羅榮桓《回憶井岡山斗爭時期》材料三

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fā)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zhàn),為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獡烤幇娼滩摹吨袊鴼v史》(八年級上冊)翻身農民丈量分配土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這艘船上,召開了哪次重要的會議?會議的召開具有什么標志性意義?(4分)(2)根據材料二回答,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優(yōu)勢有哪些?經過井岡山的斗爭,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指導解放區(qū)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什么?土地改革對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答案】(1)會議:中共一大或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2分)標志性意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2分)(2)優(yōu)勢: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資源豐富;群眾條件好。(2分)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或井岡山道路。(2分)(3)法律文件:《中國土地法大綱》;(1分)作用: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2分)【詳解】(1)會議:根據材料“會議秘密召開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所以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或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進行并完成了會議議程;標志性意義:根據所學可知,在中共一大上,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制定了黨的綱領,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因此,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2)優(yōu)勢:根據材料可知,“四面山峰環(huán)繞,頗為險要”說明井岡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山上還有一片平地,周圍有十九個圩場,中間有上、中、下、大、小五井(村莊),山的四周都是梯田,出產豐富”說明井岡山地區(qū)資源豐富,便于革命隊伍的生存;“因為受過大革命的影響,覺悟程度較高”說明井岡山地區(qū)群眾條件好,便于革命隊伍的發(fā)展壯大。或根據材料“因為受過大革命的影響,覺悟程度較高,地勢險要,出產豐富,群眾條件好,這就是建立根據地的條件?!敝苯拥贸鼍畬浇⒏锩鶕氐膬?yōu)勢。革命道路:根據所學可知,毛澤東在井岡山地區(qū)帶來工農革命軍開展土地革命和有機戰(zhàn)爭,開創(chuàng)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或井岡山道路。(3)法律文件:根據所學可知,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作用:根據材料“激發(fā)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zhàn),為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可知,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激發(fā)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zhàn),為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13.圖片與文學是承載歷史的重要載體,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5分)材料一

……日本的新統(tǒng)治者致力于日本社會的轉型,以獲得同外國勢力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平等地位……變革使日本成為東亞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強國……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強化中央集權……材料二

俄羅斯現(xiàn)代化的第一個高峰發(fā)生在十八世紀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葉卡捷琳娜時期……第二個高峰發(fā)生在亞歷山大二世(如下圖)統(tǒng)治時期。1861年改革是當下受到高度關注的一次自由主義導向的改革……第三個高峰也就是前蘇聯(lián)時期。——馮紹雪《普京和俄國政治》(1)材料一文字材料中“變革”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為實現(xiàn)“首要目標”,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圖片反映了變革中的哪項措施?這次“變革”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8分)(2)材料二圖中描繪了俄國被宣布“解放”的農民伏在地上親吻主人腳面的情景。出現(xiàn)這種情景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認為1861年改革是俄羅斯現(xiàn)代化的“第二個高峰”,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5分)(3)俄、日沖破了舊制度,對國家的發(fā)展產生了共同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案】(1)事件:明治維新;(2分)措施: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分)措施: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分)積極影響: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2分)(2)原因:廢除了農奴制,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2分)理由:1861年改革是俄國自上而下進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所以1861年改革是俄羅斯現(xiàn)代化的“第二個高峰”。(3分)(3)作用: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掃清了障礙,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2分)【詳解】(1)變革:根據材料二“變革使日本成為東亞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強國……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強化中央集權”和所學知識可知,“變革”指的是明治維新。措施: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實現(xiàn)“首頁目標”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措施:根據材料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了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積極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2)原因:根據材料“第二個高峰發(fā)生在亞歷山大二世(如下圖)統(tǒng)治時期。1861年改革是當下受到高度關注的一次自由主義導向的改革”和所學知識可知,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了農奴制,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所以出現(xiàn)了材料中所描繪的情景。理由: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61年改革是俄國自上而下進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所以1861年改革是俄羅斯現(xiàn)代化的“第二個高峰”。(3)作用: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俄、日通過改革的方式,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掃清了障礙,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14.人類追求解放的偉大事業(yè)首先是思想的解放和進步:人類歷史上重大的社會變革都需要長期的、深刻的思想準備,思想解放不僅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更是社會變革的先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應問題。(10分)【資產階級思想解放】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