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物化學_第1頁
2025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物化學_第2頁
2025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物化學_第3頁
2025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物化學_第4頁
2025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物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蛋白質構造和功能重點章節(jié)

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氨基酸的分類。

蛋白質的分子構造。

蛋白質的變性。氨基酸與多肽

(一)氨基酸的構造

蛋白質的基本構造:L-a-氨基酸(甘氨酸除外,其無DL之分)

(二)氨基酸的分類

非極性脂肪族氨基酸6(普亮亮攜餅干)

極性中性氨基酸6(蘇甲天施半谷)

含芳香族氨基酸3種

酸性氨基酸2

堿性氨基酸3

記憶措施:

冬天(天冬氨酸)的谷(谷氨酸)子是酸的,撿(堿性氨基酸)來(賴氨酸)精(精氨酸)讀(組氨酸)。(三)肽鍵和肽鏈

(1)肽鍵:

概念:是由一種氨基酸的α-羧基與另一種氨基酸的α-氨基脫水縮合而形成的化學鍵。

肽鍵特點:不能自由旋轉,具有部分雙鍵性質。

(2)肽鏈:→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氨基酸以肽健相連的化合物。(寡肽和多肽)

蛋白質的構造

(一)蛋白質的一級構造

1.定義:是指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一條線)

2.重要的化學鍵:肽鍵。

3.意義:一級構造非空間構造,但它決定著蛋白質空間構造。

(二)蛋白質的二級構造

1.定義:某一段肽鏈的局部空間構造。(彈簧)

2.重要的化學鍵:氫鍵。

3.蛋白質二級構造的重要形式:α-螺旋、β-折疊、β-轉角、無規(guī)卷曲。(三)蛋白質的三級構造

概念:是指整條肽鏈中所有原子在三維空間構造。(整條肽)

重要的化學鍵:鹽鍵、疏水鍵、二硫鍵、氫鍵等。

(四)蛋白質的四級構造

概念:蛋白質分子中各亞基的空間排布。(多條鏈)

重要化學鍵:氫鍵,疏水鍵和離子鍵。

成人血紅蛋白由2條α鏈和2條β鏈構成,各亞基分別含一種血紅素蛋白質構造與功能的關系

(一)蛋白質一級構造與功能的關系

1.空間構造決定著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蛋白水解酶可破壞一級構造

2.β亞基谷氨酸序列變?yōu)槔i氨酸就會患鐮刀型貧血。稱分子病。

(二)蛋白質高級構造與功能的關系

蛋白質構象變化可引起疾病,如蛋白的二級構造α螺旋變?yōu)棣抡郫B就會患瘋牛病。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一)等電點

(二)蛋白質的沉淀

(三)蛋白質的變性

1.概念: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原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導致其理化性質變化和生物活性的喪失。

2.本質:破壞非共價鍵和二硫鍵,不變化蛋白質的一級構造。

3.意義:1.高溫滅菌。2.利于消化吸取。

4.特點:

(1)化學性質變化:生物活性的喪失。

(2)物理性質的變化:溶解度減少、粘度增長、結晶能力減少、生物活性喪失、易沉淀、易被蛋白酶水解。例題下列氨基酸屬于酸性氨基酸的是()

A.丙氨酸

B.賴氨酸

C.絲氨酸

D.谷氨酸

E.苯丙氨酸

『對的答案』D

『答案解析』冬天(天冬氨酸)的谷(谷氨酸)子是酸的。第二節(jié)核酸的構造和功能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核酸的分子構成。

DNA的雙螺旋構造。

RNA的分類和構造特點。核酸基本單位-核苷酸

(一)核苷酸分子構成:

核-核糖(戊糖)

苷-堿基(五種)嘌呤(A\G),嘧啶(U\C\T)

↓↓↓↓↓

酸-磷酸腺\鳥尿\胞\胸腺

(二)核酸(RNA和DNA)

記憶:兩種核酸有異同。腺胞鳥磷能共用;RNA中獨含尿,DNA中僅含胸。

RNA所含堿基:AUCG。DNA所含堿基:ATCG。DNA的構造與功能

(一)DNA堿基構成的規(guī)律:

DNA分子中A與T摩爾數(shù)相等,C與G摩爾數(shù)相等,即A=T,C≡G。因此A+G=T+C,A/T=G/C。

一級構造:核苷酸的排列次序(堿基的序列)

二級構造:雙螺旋構造(彈簧)

三級構造:超螺旋構造(電話線)

(二)DNA的基本功能

以基因的形式荷載遺傳信息,并作為基因復制和轉錄的模板。它是生命遺傳的物質基礎,也是個體生命活動的信息基礎。DNA的理化性質及其應用

1.DNA的變性:在某些理化原因作用下,DNA雙鏈解開成兩條單鏈的過程,其本質是雙鏈間氫鍵的斷裂。變性後①OD260增高(增色效應):對波長260nm的光吸取增強的現(xiàn)象。②粘度下降③生物活性喪失。

2.DNA復性

3.核酸的紫外線吸取

RNA的分類及特點mRNA(信使)tRNA(搬運)rRNA(核糖體)功能蛋白質合成模板氨基酸轉運的載體蛋白質合成的場所含量占RNA的1-5%占RNA的15%占RNA的80%分子量大小各異分子量最小差異較大分布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質細胞質二級構造三葉草三級構造倒L型構造特點5/端帽子構造3/端多聚A尾帶有遺傳信息密碼具有稀有堿基、反密碼子。3/端為-CCA核糖體大、小亞基例題DNA堿基構成的規(guī)律()

A.[A]=[C];[T]=[G]

B.[A]+[T]=[C]+[G]

C.[A]=[T];[C]=[G]

D.[A]+[T]/[C]+[G]=1

E.[A]=[G];[T]=[C]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A=T;G≡C第三節(jié)酶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酶的催化作用及活性中心。

酶的共價修飾及同工酶。酶的分子構造和催化作用

(一)酶的概念:酶是一類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對其特異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有機生物催化劑。

(二)酶的分子構成

(三)酶的催化作用

酶的活性中心:指酶分子能與底物結合并發(fā)生催化作用的局部空間構造。凡具有活性的酶都具有活性中心。

1.活性中心內的必需集團:它包括兩個集團(結合集團和催化集團),其特點是與催化作用直接有關,是酶發(fā)揮催化作用的關鍵部位。

2.活性中心外的必需集團:在活性中心外的區(qū)域,尚有某些不與底物直接作用的必需基團,這些基團與維持整個酶分子的空間構象有關。

(四)酶促反應的特點

酶不僅催化體內化學反應,并且在體外也能發(fā)揮催化作用。

1.有效地減少反應的活化能,具有極高的催化能力。

2.高度的專一性

3.可調整性(這是與無機催化反應的不一樣點)

4.不穩(wěn)定性

(五)酶-底物復合物酶促反應動力學

(一)底物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米-曼氏方程式

[S]:底物濃度。

V:反應速度。

Vmax:最大反應速度。

Km:等于酶促反應速度為最大反應速度二分之一時的底物濃度。

(二)最適pH:酶催化活性最大時的環(huán)境pH。

(三)最適溫度:酶促反應速度最快時的環(huán)境溫度。(0-40℃)酶活性的調整

1.變構調整

2.共價修飾

3.酶原激活

4.同工酶

(1)概念:是指催化相似的化學反應,而酶蛋白的分子構造、理化性質乃至免疫學性質不一樣的一組酶。

(2)舉例:乳酸脫氫酶(LDH1~LDH5共5種同工酶)心、腎以LDH1為主;肺以LDH3和LDH4為主;骨骼肌以LDH5為主;肝以LDH5為主。血清中LDH含量的次序是LDH2>LDH1>LDH3>LDH4>LDH5。

核酶例題肝中較豐富的LDH同工酶是

A.LDH1

B.LDH2

C.LDH3

D.LDH4

E.LDH5

『對的答案』E

『答案解析』腎以LDH1為主;肺以LDH3和LDH4為主;骨骼肌以LDH5為主;肝以LDH5為主。第四節(jié)糖代謝重點章節(jié)

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糖酵解。

三羧酸循環(huán)。

糖異生原料和關鍵酶。糖代謝的概況

糖的分解代謝

(一)糖(無氧)酵解:在缺氧狀況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過程稱之為糖酵解。

1.反應部位:胞漿

2.不可逆的反應環(huán)節(jié)

3.生理意義:①迅速提供能量,如骨骼肌在劇烈運動時的相對缺氧;②為紅細胞供能。4.糖糖酵解的代謝途徑

(二)糖的有氧氧化

1.概念:有氧狀況下,葡萄糖徹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2.部位:胞漿及線粒體

3.三羧酸循環(huán)生理意義:

(1)供能,是機體產(chǎn)生能量的重要方式

(2)三大營養(yǎng)物質分解代謝的共同途徑

(3)三大營養(yǎng)物質互相轉換的樞紐、為呼吸鏈供H。4.基本途徑

第一階段:酵解途徑

第二階段:丙酮酸的氧化脫羧

第三階段:三羧酸循環(huán)和氧化磷酸化

(三)三羧酸循環(huán)

1.概念: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縮合生成含三個羧基的檸檬酸,反復的進行脫氫脫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反復循環(huán)反應的過程。

2.反應部位:是線粒體。

3.反應環(huán)節(jié):乙酰草酰成檸檬,檸檬又生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蘋果落在草叢中。

4.考試要點:通過一次三羧酸循環(huán),①消耗一分子乙酰CoA,②經(jīng)四次脫氫,二次脫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1分子FADH2,3分子NADH+H+。2分子CO2,1分子GTP。(一共生成10個ATP)無H2O生成。③不可逆環(huán)節(jié)(第1、3、4個環(huán)節(jié))其關鍵酶有:檸檬酸合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異檸檬酸脫氫酶④整個循環(huán)反應為不可逆反應。

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糖異生

1.概念:是指從非糖化合物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倪^程部位:重要在肝、腎細胞的胞漿及線粒體

2.原料:乳酸、甘油、丙酮酸及生糖氨基酸等。(三酸一甘油)

3.途徑:糖異生途徑基本是糖酵解的逆反應過程。

4.生理意義

(1)維持血糖濃度恒定(短期饑餓)

(2)補充肝糖原

(3)調整酸堿平衡

5.關鍵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倆羧倆磷酸)磷酸戊糖途徑

1.概念:磷酸戊糖途徑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NADPH),前者再深入轉變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應過程。

2.細胞定位:胞液。

3.生理意義:生成NADPH和5-磷酸核酮糖。

4.反應過程可分為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氧化反應生成磷酸戊糖,NADPH+H+及CO2,

第二階段:則是非氧化反應包括一系列基團轉移。

5.關鍵酶: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

6.蠶豆?。杭t細胞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血糖水平的調整

血糖濃度3.89~6.1lmmol/L。參與的激素特點調整的機制胰島素體內唯一減少血糖水平的激素增進葡萄糖向細胞內轉運、加速糖原合成、克制糖原分解、加緊糖的有氧氧化、克制肝內糖異生以及減緩脂肪動員的速率胰高血糖素體內升高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使肝糖原分解增長、克制糖酵解而加速糖異生、加速氨基酸的攝取從而增強糖異生、加速脂肪動員糖皮質激素引起血糖升高,肝糖原增長增進肌蛋白分解產(chǎn)生氨基酸進行糖異生,克制肝外組織攝取和運用葡萄糖例題下列屬于糖酵解途徑關鍵酶()

A.6-磷酸葡萄糖酶

B.丙酮酸激酶

C.檸檬酸合酶

D.蘋果酸脫氫酶

E.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

『對的答案』B

『答案解析』丙酮酸激酶、已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已磷是由6個果糖做成的)第五節(jié)生物氧化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NADH呼吸鏈和FADH呼吸鏈的構成。

呼吸克制劑及甲狀腺素對氧化磷酸化影響。ATP與其他高能化合物

生物氧化(走究竟):物質在生物體內進行的氧化作用稱生物氧化,重要指糖、脂肪、蛋白質等在體內分解時逐漸釋放能量,最終身成CO2和H2O的過程。

(一)ATP的生成循環(huán)

在機體能量代謝中,ATP幾乎是組織細胞能直接運用的唯一高能化合物。體內ATP的生成方式有兩種: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二)ATP的運用

ATP是直接供能物質,ADP直接被磷酸化。

(三)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含高能磷酸鍵的化合物重要有四種類型:①磷酸酐;②混合酐;③烯醇磷酸;④磷酸胍類。氧化磷酸化

(一)氧化磷酸化:呼吸鏈電子傳遞的氧化過程偶聯(lián)ADP磷酸化生成ATP的過程。

(二)呼吸鏈的構成和排列次序

1.呼吸鏈概念及作用

(1)呼吸鏈:線粒體內膜上由酶和輔酶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的遞氫體和電子傳遞體稱為呼吸鏈。(助理)

(2)電子傳遞鏈的構成成分:

①NADH②黃素蛋白③鐵硫蛋白④泛醌⑤細胞色素C

(3)呼吸鏈電子的排列次序

要點小結:

1.NADH呼吸鏈的構成。

2.FADH呼吸鏈的構成。

3.兩條呼吸鏈的共用部分。

4.細胞色素C的排列次序。(四)氧化磷酸化的調整

1.電子傳遞克制劑(呼吸鏈)

如:魚藤酮、粉蝶霉素A、異戊巴比妥、抗霉素A、二巰基丙醇CO、CN-、N3-及H2S

2.解偶聯(lián)劑

使氧化與磷酸化偶聯(lián)過程脫離。

如:2,4-二硝基苯酚

3.氧化磷酸化克制劑

氧化磷酸化速度受ATP/ADP比值影響。ATP多時克制磷酸化,ATP少時磷酸化加緊。重要受ADP調整,ADP多時磷酸化加緊。此外還受寡霉素、甲狀腺素的影響。例題調整氧化磷酸化的重要激素是()

A.腎上腺素

B.腎上腺皮質激素

C.甲狀腺素

D.胰島素

E.生長激素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原因有ADP、ATP和甲狀腺素。第六節(jié)脂類代謝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脂肪酸的合成部位、原料。

酮體的生成和運用。

脂肪酸的β氧化。脂類的生理功能

(一)儲能和供能:脂肪是禁食、饑餓時體內能量的重要來源。

(二)參與生物膜的構成:①磷脂和膽固醇→構成生物膜;②鞘磷脂→構成神經(jīng)髓鞘;③膽固醇→維持生物膜通透性;④糖脂、脂蛋白→參與細胞膜信號轉導活動,起載體和受體作用。

(三)脂類衍生物的調整作用:

(四)營養(yǎng)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ㄉ南┧崾乔傲邢偎?、血栓烷和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質的前體。

脂肪的消化吸取

脂肪的合成代謝脂肪酸的合成代謝

(一)合成部位:肝臟(重要)胞液

(二)合成原料:重要是乙酰CoA、NADPH。

1.乙酰CoA的來源:所有在線粒體內產(chǎn)生,通過檸檬酸-丙酮酸循環(huán)出線粒體。

2.NADPH的來源:磷酸戊糖途徑(重要來源)脂肪的分解代謝

(一)脂肪動員

1.概念: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漸水解為FFA(脂肪酸)及甘油,并釋放入血以供其他組織氧化運用的過程。

2.關鍵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促脂解激素: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等。

抗脂解激素:胰島素、前列腺素E2、煙酸等。

3.脂肪動員產(chǎn)物去向:

甘油:經(jīng)血運到肝腎腸,徹底氧化和糖異生

FFA:和白蛋白結合運送經(jīng)β氧化供能(心肝腎,骨骼?。ǘ┲舅幡卵趸?/p>

β-氧化口訣

β-氧化是重點,氧化對象是脂酰,

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切掉兩個碳,

產(chǎn)物乙酰CoA,最終進入三羧酸。(三)酮體的生成、運用和生理意義

1.酮體: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三者總稱(酮體三兄弟)

2.生成原料:乙酰CoA

3.代謝定位:(肝內合成,肝外用)

(1)生成:肝細胞線粒體

(2)運用:肝外組織(心、腎、腦、骨骼肌等)線粒體

4.關鍵酶:HMGCoA合成酶。

5.意義:饑餓時腦組織供能。膽固醇的代謝

(一)膽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及酶:

乙酰CoA通過檸檬酸-丙酮酸循環(huán)出線粒體

(二)關鍵酶:HMG-CoA還原酶

(三)膽固醇的轉化和去路血漿脂蛋白的代謝

(一)血漿脂蛋白構成

血漿所含脂類統(tǒng)稱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及其酯以及游離脂酸。

(二)血漿脂蛋白的分類

1.電泳法

2.超速離心法CM、VLDL、LDL、HDL(三)血漿脂蛋白的合成部位及功能CM

(乳糜微粒)VLDL

(極低)LDL

(低)HDL

(高)密度<0.950.95-1.0061.006-1.0631.063-1.210構成脂類含TG最多,

80-90%含TG(甘油三脂)

50-70%含膽固醇及其酯最多,40-50%含磷脂25%膽固醇20%蛋白質至少,1%5-10%20-25%最多,約50%合成部位小腸粘膜細胞肝細胞血漿肝腸血漿功能運送外源性TG及膽固醇運送內源性TG及膽固醇轉運內源性膽固醇肝外膽固醇轉運到肝→抗動脈粥樣硬化【例題】酮體是指()

A.草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

B.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酸

C.乙酰乙酸,β氨基丁酸,丙酮酸

D.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

E.乙酰乙酸,β氨基丁酸,丙酮

『對的答案』D

『答案解析』酮體三兄弟: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三者總稱。第七節(jié)氨基酸代謝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氨基酸轉氨基及脫氨基過程。

尿素的生成。

一碳單位的來源,生理功能。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及營養(yǎng)作用

(一)氨基酸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1.氨基酸:①構成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位②生物合成的原料③轉變?yōu)樘呛椭竟┠堋?/p>

2.蛋白質:①生命的物質基礎②維持細胞、組織的生長、更新、修補③參與多種重要的生理活動④氧化供能。

(二)營養(yǎng)必需氨基酸概念和種類

1.概念: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應的氨基酸,稱為營養(yǎng)必需氨基酸。

2.種類: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甲硫氨酸)、纈氨酸、色氨酸和賴氨酸。

記憶措施:蘇亮亮笨蛋且色賴。

(三)氮平衡

蛋白質在腸道的消化、吸取及腐敗作用氨基酸的一般代謝

(一)轉氨基作用

(二)脫氨基作用

(三)α-酮酸的代謝(一)轉氨基作用

1.概念:氨基酸脫去氨基生成對應的α-酮酸的過程。

2.反應式

3.轉氨酶

轉氨酶的輔酶是磷酸吡哆醛(VitB6)

血清轉氨酶的活性,可作為臨床上疾病的診斷或預後的指標(肝細胞破裂)通過此方式并未產(chǎn)生游離的氨。(二)脫氨基作用

1.氧化脫氨基

2.聯(lián)合脫氨基

(1)定義:兩種脫氨基方式的聯(lián)合作用,使氨基酸脫下α-氨基生成α-酮酸的過程。是體內最重要的脫氨基方式。

(2)類型:

1)轉氨基偶聯(lián)氧化脫氨基作用(體內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方式)

2)轉氨基偶聯(lián)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重要在肌肉組織進行。)

(三)α-酮酸的代謝??及被嵝〗Y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冬天的谷子是酸的堿性氨基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撿來精讀必需氨基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甲硫氨酸)、纈氨酸、色氨酸和賴氨酸。蘇亮亮笨蛋且色賴生酮氨基酸亮氨酸、賴氨酸同樣來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蘇氨酸一本落色書含羥基(OH-H)的氨基酸蘇氨酸、絲氨酸、酪氨酸蘇州絲綢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烙印含酰胺基(-CONH-)的氨基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含琉基(-SH)的氨基酸半胱氨酸臭雞蛋含氨基(-NH2)的氨基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堿性氨基酸氨的代謝

(一)體內氨的來源

(二)氨的轉運

(三)氨的去路

氨有兩個去路分別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合成尿素。尿素的生成

1.生成過程:尿素生成的過程稱為鳥氨酸循環(huán)又稱尿素循環(huán)。

2.生成部位:重要在肝細胞的線粒體及胞液中。

3.關鍵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Ⅰ)。

4.耗能:合成1分子的尿素消耗3個ATP。

5.中間產(chǎn)物:鳥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小鳥呱呱叫,很精靈。)

個別氨基酸的代謝

(一)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二)一碳單位的代謝

1.概念: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只具有一種碳原子的基團,稱為一碳單位。

2.載體:四氫葉酸(FH4)

3.來源:甘氨酸、組氨酸、色氨酸及絲氨酸

4.生理功能:

1)合成嘌呤及嘧啶的原料

2)將氨基酸與核酸代謝親密聯(lián)絡起來

5.記憶:施(絲)舍(色)一根竹(組)竿(甘),讓他去參與五四(四氫)運動。(三)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謝

1.酪氨酸由苯丙氨酸轉變而來。

2.酪氨酸可轉變?yōu)楹谏睾投喟桶贰?/p>

3.人體缺乏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礙稱為白化病

4.苯丙氨酸羥化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轉變?yōu)槔野彼?,苯丙氨酸?jīng)轉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并從尿中排出的一種遺傳代謝病叫苯酮酸尿癥

5.多巴胺生成↓→帕金森病。

【例題】

一碳單位代謝過程中的輔酶是()

A.葉酸

B.二氫葉酸

C.四氫葉酸

D.NADPH

E.NADH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施(絲)舍(色)一根竹(組)竿(甘),讓他去參與五四(四氫)運動。第八節(jié)核苷酸代謝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核苷酸的合成原料。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核苷酸的代謝

(一)嘌呤核苷酸的代謝:腺嘌呤(adenine,A)鳥嘌呤(guanine,G)

1.嘌呤堿合成途徑:

原料: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單位。

2.嘌呤堿分解產(chǎn)物:尿酸、尿素→痛風

(二)嘧啶核苷酸的代謝:尿嘧啶(uracil,U)

胞嘧啶(cytosine,C)胸腺嘧啶(thymine,T)

核苷酸代謝的調整例題男,51歲,近3年來出現(xiàn)關節(jié)炎癥狀和尿路結石,進食肉類食物時病情加重。該患者發(fā)生的疾病波及的代謝途徑是()

A.糖代謝

B.脂肪代謝

C.嘌呤核苷酸代謝

D.嘧啶核苷酸代謝

E.氨基酸代謝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嘌呤堿分解產(chǎn)物→尿素尿酸→痛風。第九節(jié)遺傳信息的傳遞重點章節(jié)

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DNA復制、轉錄、逆轉錄和翻譯概念。

DNA復制過程。

RNA合成。遺傳信息的傳遞概述

中心法則遺傳信息的傳遞包括DNA的生物合成(復制)、RNA的生物合成(轉錄)、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目前將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式歸納為中心法則

DNA生物合成

(一)DNA的合成概念

半保留復制:DNA生物合成時,母鏈DNA解開為兩股單鏈,各自作為模板按堿基配對規(guī)律,合成與模板互補的子鏈。子代細胞的DNA,一股單鏈從親代完整地接受過來,另一股單鏈則完全從新合成。兩個子細胞的DNA都和親代DNA堿基序列一致。這種復制方式稱為半保留復制。

半保留復制

(二)DNA復制過程

DNA復制過程分為起始、延長和終止3個階段。

1.起始過程:①復制起始:在復制起始點ori所在部位首先由DNA拓撲異構酶和解鏈酶松馳解開一段雙鏈,形成復制叉。DNA解鏈形成引起體;②引物合成:引物是一小段RNA(提供3′-OH作為合成起點)引物酶催化的從5’→3’方向合成的短鏈RNA分子。留有3’-OH末端,以便DNA的復制延長。

2.延長過程:復制的延長是指在DNA-pol(DNA聚合酶)催化下,以單鏈的DNA母鏈為模板,以dATP、dGTP、dCTP和dTTP為原料逐一加入至引物的或延長中子鏈的3’-OH上,形成磷酸二酯鍵。領頭鏈沿5’→3’方向持續(xù)復制,形成完整子鏈。隨從鏈不持續(xù)復制,形成岡崎片段。隨從鏈從3′-5′不持續(xù)復制。最終合成的兩條新子鏈。

3.終止過程:①切除引物;②彌補空缺;③連接切口。

4.DNA復制過程要點

DNA復制過程

(三)逆轉錄(反轉錄)

反轉錄:以RNA為模板,合成與其互補的DNA的過程

反轉錄酶:RNA-pol=全酶+6因子

(四)DNA損傷(突變)與修復

1.引起突變的原因:紫外線(UV)、多種輻射。

2.引起突變的分子變化類型

點突變:DNA分子上的堿基錯配稱點突變如鐮狀紅細胞貧血癥患者血紅蛋白的基因突變。

缺失:一種堿基或一段核苷酸鏈從DNA大分子上消失。

插入:本來沒有的一種堿基或一段核苷酸鏈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間。

重排:DNA分子內較大片段的互換,稱為重組或重排。

3.DNA損傷的修復

直接修復、光修復、切除修復、重組修復(如倒位或轉位後需要此種修復措施)、SOS修復RNA的生物合成

(一)RNA生物合成的概念:

1.轉錄: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2.復制:以R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二)轉錄體系及轉錄過程

1.轉錄體系

(1)原料:NTP(ATP,UTP,GTP,CTP)

(2)模板:DNA

(3)酶:依賴DNA的RNA聚合酶

2.轉錄過程RNA的轉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起始、延長和終止?!纠}】逆轉錄是指()

A.以R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B.以D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

C.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

D.以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

E.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逆轉錄:以RNA為模板,合成與其互補的DNA的過程。逆轉錄酶:依賴RNA的DNA聚合酶。第拾節(jié)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蛋白質合成體系和遺傳密碼。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概述

(一)蛋白質合成概念

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又稱翻譯。

(二)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和遺傳密碼

1.原料:20種氨基酸

2.其他體系:

mRNA(模板-密碼子)

tRNA(運載體-反密碼子)

rRNA(核糖體-場所)。

3.遺傳密碼

(1)密碼子:在mRNA的開放閱讀框架區(qū),以每3個相鄰的核苷酸為一組,代表一種氨基酸(或其他信息),這種三聯(lián)體形式的核苷酸序列稱為密碼子。起始密碼子:AUG;終止密碼子:UAA、UAG、UGA。

(2)遺傳密碼的特點:方向性;持續(xù)性;簡并性;通用性;擺動性。

例題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時的起始密碼子是()

A.UGA

B.UAA

C.AUG

D.UAG

E.AGU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起始密碼子:AUG(哎呦急了,開始吧)終止密碼子:UAA、UAG、UGA第拾一節(jié)~拾四節(jié)基因體現(xiàn)與調控、信號轉導、DNA重組技術及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第拾一節(jié)基因體現(xiàn)調控

(歷年未考察)

基因體現(xiàn)是指基因轉錄及翻譯的過程,即生成具有生物學功能產(chǎn)物的過程。所有生物的基因體現(xiàn)都具有嚴格的規(guī)律性,即體現(xiàn)為時間特異性和空間特異性。基因體現(xiàn)的時間特異性是指某一特定基因的體現(xiàn)按一定的時間次序發(fā)生。血漿中AFP的水平可以作為肝癌初期診斷的一種重要指標。第拾二節(jié)信號傳導

(歷年未考察)

由細胞分泌的調整靶細胞生命活動的化學物質稱為細胞間信息物質,也稱為第一信使,包括激素、生長因子、神經(jīng)遞質等等。第一信使與細胞膜上特異受體結合後,在胞質內產(chǎn)生的細胞內信號分子,如cAMP、Ca2+、三磷酸肌醇、甘油二酯、神經(jīng)酰胺、NO、CO等稱為第二信使,它們能誘導細胞產(chǎn)生一系列生物學效應。有一類重要的信號通路開關,即鳥苷酸結合蛋白(簡稱G蛋白,亦稱GTP結合蛋白)。特點是結合的核苷酸為GTP時處在活化形式,作用于下游分子使對應信號途徑開放。這些G蛋白自身均具有GTP酶活性,可將結合的GTP水解為GDP,回到非活化狀態(tài),使信號途徑關閉。第拾三節(jié)DNA重組技術

(歷年未考察)

重組DNA技術是在人們對自然界基因轉移和重組的認識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新技術。依賴整合酶、在兩個DNA序列的特異位點間發(fā)生的整合稱位點特異的重組。發(fā)生在同源序列間的重組稱為同源重組,又稱基本重組。而轉座重組即某些基因從一種位置移動到另一種位置。

當細胞與細胞、或細菌通過菌毛互相接觸時,質粒DNA從一種細胞轉移至另一細胞,這種類型的DNA轉移稱為接合作用。通過自動獲取或人為地供應外源DNA,使細胞或培養(yǎng)的受體細胞獲得新的遺傳表型,這就是轉化作用。由病毒攜帶、將宿主DNA片段從一種細胞轉移至另一細胞的現(xiàn)象或機制,稱為轉導作用。在接合、轉化、轉導或轉座過程中,不一樣DNA分子間發(fā)生的共價連接即為重組。第拾四節(jié)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細胞癌基因:存在于生物正常細胞基因組中的癌基因,或稱原癌基因。

2.病毒癌基因:存在于病毒基因組中的癌基因,它不編碼病毒的構導致分,對病毒復制也沒有作用,感染宿主細胞能隨機整合于宿主細胞基因組,使細胞持續(xù)增殖。

3.抑癌基因:克制細胞過度生長、增殖從而遏制腫瘤形成的基因。最常見的抑癌基因是p53。

癌基因激活與過量體現(xiàn)與腫瘤的形成有關,抑癌基因的丟失或失活也也許導致腫瘤發(fā)生。

生長因子例題

有關病毒癌基因的論述對的的是

A.重要存在于朊病毒中

B.在體外不能引起細胞轉化

C.感染宿主細胞能隨機整合于宿主細胞基因組

D.又稱為原癌基因

E.可直接合成蛋白質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病毒癌基因是感染宿主細胞能隨機整合于宿主細胞基因組,使細胞持續(xù)增殖。第拾五節(jié)血液生化考試大綱及考分預測

血漿蛋白的功能。

血紅素合成的原料、部位及關鍵酶。血液的化學成分

血漿蛋白質

(一)分類

鹽析法:白蛋白、球蛋白和纖維蛋白

電泳法: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

b球蛋白、g球蛋白

清蛋白:分子量最小,電荷大,電泳時最快

γ球蛋白:分子量最大,電荷小,電泳時最慢。(二)血漿蛋白質的來源

除γ-球蛋白(由漿細胞合成)外,絕大多數(shù)血漿蛋白質在肝細胞內的多核蛋白體上合成。除白蛋白外,幾乎所有的血漿蛋白質均為糖蛋白。血漿蛋白質具有多態(tài)性,它至少有兩種表型,每一種表型的發(fā)生率不少于1%~2%。

(三)血漿蛋白質的功能

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維持血漿正常的pH、運送作用、催化作用、營養(yǎng)作用、免疫功能及凝血、抗凝血和纖溶作用。紅細胞的代謝

(一)血紅素的生物合成

合成原料:甘氨酸、琥珀酰CoA、Fe2+

合成部位:合成的起始和終末階段均在線粒體內進行,而中間階段在胞漿內進行。

合成酶:是ALA合酶(δ氨基γ酮戊酸),其輔酶是磷酸吡哆醛。

調整:是腎產(chǎn)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二)成熟紅細胞的代謝特點例題在血漿蛋白電泳中,泳動最慢的是()

A.1球蛋白

B.清蛋白

C.球蛋白

D.2球蛋白

E.球蛋白

『對的答案』C

『答案解析』清蛋白:分子量最小,電荷大,電泳時最快。球蛋白:分子量最大,電荷小,電泳時最慢。第拾六節(jié)肝生化本節(jié)考點

膽色素的代謝。

維生素的作用。肝臟的生物轉化作用

(一)肝臟生物轉化的概念和特點

(二)生物轉化的反應類型及酶系

第一相反應:包括氧化、還原、水解反應。其中氧化反應是最為常見。

第二相反應:結合反應。

1.葡糖醛酸的結合:是最重要、最普遍的結合反應。

2.硫酸結合:也是常見的結合反應。

(1)硫酸供體: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2)催化酶:硫酸轉移酶。

(三)影響肝臟的生物轉化的原因

肝臟生物轉化與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及誘導物或服用藥物狀況有關。膽汁酸的代謝

(一)膽汁的重要有機成分:

1.膽汁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