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2F/wKhkGWepb-uALzCbAAJwjPPLXoY237.jpg)
![2018年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2F/wKhkGWepb-uALzCbAAJwjPPLXoY2372.jpg)
![2018年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2F/wKhkGWepb-uALzCbAAJwjPPLXoY2373.jpg)
![2018年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2F/wKhkGWepb-uALzCbAAJwjPPLXoY2374.jpg)
![2018年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2F/wKhkGWepb-uALzCbAAJwjPPLXoY23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內(nèi)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自然風光”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古詩三
首》《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和《美麗的小興安嶺》四篇課文組成。編排
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學會課文圍繞一個意思去寫的方法,體會祖國山河的壯麗,
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2.本單元重點:
(1)借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描寫了美麗的景色,
很多片段都有關鍵句,根據(jù)這個句子可以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如《富饒的西沙群
島》中“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全文的關鍵句,”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是一個段的關鍵句?!逗I小城》中“小城的公園更美”“小城的街道更美”都是
段落的關鍵句?!睹利惖男∨d安嶺》中,“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
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就是全文的關鍵句。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在
學習課文時一定要抓住這些關鍵句去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
(2)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去寫。學會文章中關鍵句的作用,學會在關鍵句的
引領下,寫作。這樣的關鍵句可以是整個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個段落的中
心句。
內(nèi)容教學要點課時教學建議
本課三首古詩詞分別描寫1.分析重點字詞來
17.古詩三首了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段的自然理解古詩大意。
景觀。重點是理解三首詩詞的大22.借助圖片引導學
意,理解詩詞中蘊含的作者情生進入古詩意境,
感。悟詩情、明詩理。
本課作者記敘了西沙群島的風L通過分析關鍵
18.富饒的西沙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詞、重點句,感受
群島地方。重點是通過理解關鍵句,2體會西沙群島的
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美麗富饒。
2.借助圖片,理解
課文。
19海濱小城本課寫了海濱小城的美麗、2L借助關鍵詞句理
整潔,重點是了解海濱小城的美解課文。
麗的場景及其特點,從中體會作2.抓住事物特點,
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按照空間變換順
序記敘的方法。
20.美麗的小興本課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21.分析重點詞句來
安嶺美麗和豐富的物產(chǎn),重點是學習理解課文大意。
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特色進2.借助圖片理解課
行觀察的方法。文。
習作本次習作主題是《這兒真11.仔細觀察,抓住
美》,引導學生把身邊的美景介景物的特點。
紹給別人,重點是圍繞一個意2.圍繞一個意思去
思,用上最近學過的詞語,按一寫。
定的順序描寫下來。
語文園地本次園地主要內(nèi)容是交流21.指導學生用合作
學習圍繞一個意思的寫作方法,探究法來學習中
學習帶有相同偏旁的字,積累心句、字詞。
ABB式詞語和古詩《早發(fā)白帝2.利用插圖學習和
城》,重點是掌握圍繞一個意思理解古詩。
的寫法,積累字詞和古詩。
17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宜”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斷、楚”等13個生字,認識多
音字“抹、磨”。正確讀寫詩句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體會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
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體會詩文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斷、楚”等5個生字,正確讀寫詩句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理解詞義句意,掌握古詩的學
習方法,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
3.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jié)合,理解詩意,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
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4.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培
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揭示課題。
1.在以前的學習和閱讀中,同學們一定積累了很多古
詩?,F(xiàn)在,我們來背誦古詩,好不好?學生自愿背誦李白【設計意圖:運用多
的古詩。(5首)媒體課件介紹作者
2.同學們朗誦得真熟練,感情也很豐富。今天,我們李白,有效地吸引了
再來學習一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板書:李白)關于李學生的注意力?!?/p>
白,你了解多少?
3.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4.教師評議。
(課件出示2)|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
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
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xiàn)存近萬首詩,
他的詩以磅礴雄偉的氣勢、熾烈奔放的情感、豐富奇麗的
想象、大膽驚人的夸張、清新自然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了瑰麗
多彩的藝術形象,達到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
藝術效果,被稱為“詩仙”。
5.學生閱讀資料,教師談話導課:是啊,李白是中國
唐代一位非常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
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的一生大部分
時間都是在漫游中度過的。25歲的時候就懷著濟世安民的
雄心壯志離開了家鄉(xiāng)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
乘船順江東下,在經(jīng)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被
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
的詩一一《望天門山》。(板書課題:望天門山)今天,我
們就來學習——《望天門山》(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剛才讓老師領略了你們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現(xiàn)在再
去過難關,有信心嗎?(課件出示3)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麗廣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大家喜歡這首詩嗎?那就趕快自己讀一讀吧,注意
讀準字音,待會兒老師檢查,看誰讀得好。
3.你們剛才的表現(xiàn)也激起了老師的表現(xiàn)欲,我也要讀
一讀。(師范讀)現(xiàn)在你們是否也想讀?你覺得我哪里讀得
不錯,欣賞我的,你可以學習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獨到
的見解,你就讀出你自己的感覺。
4.指名讀,大家注意聽他字音讀準了沒有。指名點評。
(課件出示4:生字)
duanchuzhigufan
斷楚至孤帆
(1)注意讀準翹舌音“楚、至",前鼻音“斷、帆”。
(2)識記生字:【設計意圖:鼓勵學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生字的?生多種方法識記生
換一換:“繼”換掉”,加上“斤”,就是“斷”;“定”字,體現(xiàn)部編版教材
換掉力口上“林”,就是“楚”;“狐”把“力”多元識字的理念。這
換成“子”,就是“孤工是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
減一減、:到一至,變成“至二主體性,主動性和自
加一加:“巾+凡=帆”。覺性,可以提高自學
5.男生來讀讀。女生來讀讀。全班一起讀。能力。】
6.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
幅畫,那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呢?再去讀讀、找找、畫畫。
7.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
(課件出示5)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三、小組合作,再讀學習。
1.為了把課文讀得更好,老師建議大家再來讀課文。
可以對照注釋和查閱的資料來理解詩句的意思。理解了詩
意后,再來讀課文,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出色。
2.(課件出示6、7)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
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
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江南通
志》記云:“兩山石狀曉巖,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
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
|山?!?/p>
(2)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3)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
所以叫楚江。
(4)開:劈開,斷開。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zhuǎn)向北流。一作“直
北”。回:回漩,回轉(zhuǎn)。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設計意圖:鼓勵學
1所改變,并更加洶涌。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理
(6)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解古詩中字詞的意
(7)出:突出,出現(xiàn)。思。增強理解詞語的
(8)日邊:天邊。能力?!?/p>
(9)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
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3.個人自學開始。
4.小組交流學習收獲。
四、合作探究,品讀詩句。
(一)學習前兩句詩。
1.(課件出示8)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有關圖片)
2.指名讀一讀前兩句。
3.引導想象: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
所以叫楚江。流經(jīng)古代楚國的這一段叫楚江,終點在天門
山,天門山以東是吳國,流經(jīng)吳國的長江段,叫吳江。天
門山高、俊秀、險,詩人寫到天門山猶如被江水沖擊而隔
斷似的。
4.(1)指導學生觀看水流撞擊到山石上,激起回旋,
形成洶涌的波濤的情景。“碧水東流一一至此回”,師一邊
讀一邊用動作演示。
(2)指名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3)從這兩句我們可以體會出江水怎么樣?(水勢湍
急、激蕩回旋)
5.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1)指名讀,生點評優(yōu)點或缺點
(2)教師范讀,學生聽老師讀,注意哪里有停頓,哪
些詞是重讀的。
(3)學生練習,再指名讀。
(4)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二)學習后兩句詩。
1.談話過渡:這么壯美的景色,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
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詩人是在船上看到的:兩岸
青山相對出)
2.(課件出示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相關圖片)
3.學生觀察,暢談感受。(指示學生看順流而下的小船,
站在船頭的詩人。)
4.全班交流,教師小結(jié):詩人用詞多么精妙啊,一個
“出”字把山給寫活了。
5.這青山仿佛是要出來迎接自己一樣,詩人的心情怎
樣呢?(高興、激動、自豪)
6.指導朗讀:李白在高大的天門山面前,絲毫沒有感【設計意圖:結(jié)合課
到自己的渺小,自己雖從遙遠的天邊來,卻有這青山專程文插圖,根據(jù)對詞語
相迎,這又是多么豪邁呀!讓我們齊讀后兩句。的理解,展開想象,
(三)再讀悟情。理解詩句。訓練學生
1.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再把詩讀一讀,看理解和欣賞詩句的
看詩中都描繪了哪些色彩鮮明的景物?(課件出示10)(青能力?!?/p>
山碧水白帆紅日)
(板書:青山碧水白帆紅日)
2.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你們看,青的山、綠的水、白白
的帆、紅紅的太陽,構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圖畫呀!真是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作者在詩中還用了六個動詞,使得山水景物呈現(xiàn)出
躍躍欲出的動態(tài),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同學們
再讀讀古詩,看作者用了哪六個動詞?(斷、開、流、回、
出、來)(板書:斷開流回出來)
4.同學們,詩歌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寫景如
畫,更在于借景抒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呢?
(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5.請同學們帶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滿腔的愛一起朗
誦。
五、合作朗讀,升華情感。
1.談話引讀:浩浩的長江水啊,咆哮著奔騰向前,像
一頭猛獸一樣撞開了天門山,洶涌澎湃的江水撞擊在巖石
上,形成了巨大的回旋。(男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2.談話接讀:一只輕快的小帆船從遠處的紅日之下順
流而來,它越駛越近,巨人一樣挺立的天門山也越來越清
晰地撲進我的眼簾。(女生齊誦: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
一片日邊來。)
3.眼前壯麗的山河不禁激發(fā)了詩人報效祖國、建攻立
業(yè)的雄心壯志。他滿懷希望,滿懷激情地吟誦著一一(指
名讀詩)
4.想象一下,此時的你也和詩人一起站在順流而下的
小船上,眼前的景色怎不讓你激動,你也情不自禁地吟誦
著一一(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
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五、感情朗讀,指導背誦。
1.同學們,這么好的一首詩,你們想不想背下來?試
試看。(學生配樂感情朗誦。)
2.誰愿意上前面背給大家聽?(指名配樂朗誦。)
3.我相信同學們都能背下來。請同學們站起來,面向
聽課的老師,讓我們用激情的朗誦表達出詩中的情。
4.全班一起朗誦。(配樂)
六、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11)斷楚至孤帆
1.鏈接前置性學習,反饋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小組內(nèi)
評價書寫。
2.小組長匯報本組內(nèi)寫的錯別字或不規(guī)范的字。
3.依據(jù)小組長的匯報,重點對以下幾個字進行范寫指
導。
“楚”一一上下結(jié)構,書寫時要注意“林”的兩捺都
變成了點。下面是橫勾,不是禿寶蓋?!驹O計意圖:培養(yǎng)學
“孤”一一左右結(jié)構,左窄右寬,右邊是個“瓜”,不生愛寫字的興趣,教
會學生正確的寫字
是“爪二
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
“帆”一一左右結(jié)構,第五筆是橫折彎鉤。
書寫習慣打下基
4.學生針對易錯的生字再次練寫。
礎。】
5.展示學生作品。
6.過關評價。
七、總結(jié)拓展,積累運用。
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因此,
也寫下了大量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你們想一想,我們
曾學過李白的哪一首詩也是抒發(fā)了這種感情?(《望廬山瀑
布》)
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壯美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對
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江山真是美如畫,歷代詩人都為
之陶醉,并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之作,像這種贊美祖國大好河
山的詩不僅李白寫過,其他詩人也有很多,請你們回去后
繼續(xù)搜集背誦,看誰背得多!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根據(jù)古詩內(nèi)容完成填空。
1.《望天門山》是代詩人所作,人稱,他寫了大量
歌頌祖國河山的詩篇,我知道的還有《》《》O
2.這首詩通過、、、、、六個動詞,讓我
們仿佛看到了的美景。
3.本詩第一句中一詞寫出了天門山的山勢奇險;一、二句中、
兩個字寫出了長江沖決一切奔騰向前的水勢;二、三句中、寫出
了水和山的顏色美。
二、請按下列提示從詩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1.使人聯(lián)想到佳木蔥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聯(lián)想到清江如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拓展。
古往今來,人們用美好的語言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如寫山的''橫看成嶺側(cè)
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水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還能
找出描寫美好河山的詩句嗎?
參考答案:
一、1.唐李白詩仙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
2.斷開流回出來天門山
3.中斷開流
二、1.兩岸青山相對出。2.碧水東流至此回。
三、示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青山碧水白帆紅日
斷開流回出來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由學生背誦最喜歡的古詩引出今天要學的詩,然后,安排自學,讓學生有獨
立思考、小組合作、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鼓勵學生學生查閱
工具書、查閱資料理解詩意,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收獲中,變單
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從而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自悟、自
得。
二、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jié)合,并不斷
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自由讀,指
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
字的凝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
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yǎng)了學
生的語感。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
詞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該運用各種方法去激發(fā)
學生的想象力,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并鼓勵學生不受詩句約束,大膽想象。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文中“亦、宜”等3個生字,會寫“飲、初”2個生字,認識多音字
“抹工了解詩句的大概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nèi)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
的古詩。
“教學過程L
一、欣賞美景,揭示詩題。
1.同學們?nèi)ミ^西湖嗎?(如果有去過的,請學生做簡
單介紹。)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西湖。
2.鼓勵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說說欣賞西湖十景給自【設計意圖:充分
己留下的印象。(美景如畫、風景優(yōu)美、如詩如畫、山清水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
秀、美不勝收、人間仙境……)識經(jīng)驗進入語文學
3.談話揭題:同學們,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绷?。多媒體展示西
人們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間天堂,是因為那里風景優(yōu)美、氣湖美景,可以使學
候宜人,所以從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來贊美生感受西湖的美
它。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描寫西湖的古詩。板題:麗。通過圖片展示,
(課件出示13)《飲湖上初晴后雨》,學生齊讀課題。(板設懸來引出課題,
書:《飲湖上初晴后雨》)吸引學生的注意
4.(課件出示14)簡介作者:|蘇軾(1037—1101)"力,激起學生閱讀
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文本的欲望。】
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
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
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
辛棄疾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
H?!贰稏|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特別喜歡西湖,他第一次來到杭州就覺得這里特|
別熟悉,幾乎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在杭州兩次做官,
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治理杭州,西湖在當時也會遇到污染的
問題,他在西湖興修水利,建起了“蘇堤”和“三潭映月”
兩道獨特的景觀。
二、鼓勵交流,理解詩題。
1.(課件出示15)《飲湖上初晴后雨》,學生齊讀。
2.小組交流:通過讀題目,你讀懂了什么呢?
3.代表發(fā)言,師生評議,教師小結(jié):
(1)知道了天氣:先是晴天,后來下雨了。
(2)知道了地點:西湖的小舟上。
(3)知道了詩人在做什么:飲酒聊天,欣賞美景。
4.談話激趣:詩人蘇軾曾經(jīng)在杭州做過地方官員,他
非常喜歡西湖,經(jīng)常到西湖來觀賞美景,有一天,他和朋
友乘坐游船蕩漾在西湖上,一邊飲酒聊天,一邊欣賞西湖
美景,剛開始的時候是陽光明媚,后來忽然下起了雨???/p>
到這奇妙的景象,蘇軾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
美妙詩篇一一《飲湖上初晴后雨》。。
三、學習字詞,明確節(jié)奏。
(課件出示16)突出顯示“飲”“初”“亦”“抹”“宜二
1.大詩人蘇軾筆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
打開課本把朗誦詩句,借助拼音學會詩中的生字,把生字
讀正確。
2.生自由朗讀。
3.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課件出示詩句。
①指名多個學生朗讀,師生評議。
②指導生字:
yinchuyimoyi
飲初亦抹宜
指名讀,教師領讀,提示讀音:
“亦、宜”整體認讀音節(jié),“飲”前鼻音。“抹”是多音
字,在文中讀mo,組詞“涂抹”;還有一個讀音是ma,組
詞“抹布”。
③識記生字
熟字加偏旁:飲=欠+勺初=刀+未宜=且+—
減一減:跡4-=亦
4.再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根據(jù)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在
課本上標出這首詩的節(jié)奏。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課件出示17)
飲湖上初晴后前
宋(蘇軾)
水光/敝趣/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板書:《飲湖上初晴后雨》古詩)
5.指名讀,提示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教師范讀,
學生齊讀。
四、品讀詩句,理解大意。
1.小組交流積累的學習古詩的方法。
2.代表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看課本注釋、看課本插圖、
讀古詩題目、讀古詩詩句、查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搜集
資料……
3.引導理解:
(1)詩人在這首詩中寫了西湖怎樣的美景?
(2)晴、雨時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設計意圖:交流
(3)欣賞晴雨時的美景,詩人有怎樣不同的感受?學習古詩的方法,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理解古詩。為自主探究詩句意
五、細讀詩句,交流探究。思做好充分的準
(一)賞讀“水光激港晴方好二備。】
1.“敝港”是什么意思?(敝港:波光閃動的樣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課本注釋知道的。)
2.“激涌”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波光粼粼,波光
閃閃,波光閃動,湖水蕩漾,浮光躍金,湖水耀金……)
3.是什么讓西湖水面出現(xiàn)“激潮”的景象?(是陽光
和微風讓西湖水面出現(xiàn)“激港”的景象。)這也讓我們了解
到當時的天氣是怎樣的?(晴天。)
4.面對這樣美麗的西湖美景,請你用一個字來抒發(fā)自
己心中的贊嘆。(好、美、妙、奇……)詩人怎么表達自己
的感情的?(方好。)
5.“方”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正當,恰好。)你是怎
么知道的?(查字典。)“晴方好”又是什么意思?(方好:
正好,正顯得美。)
6.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句子的意思?(|西湖晴天
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艷麗,
看起來特別美。|)
8.鼓勵學生感情朗讀,讀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賞讀”|山色空蒙雨亦益]”1.正當詩人和朋友陶
醉在這陽光明媚鮮艷中水光山色的西湖美景中時,忽然天
氣發(fā)生了變化,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說說發(fā)生了什么變
化?(雨)
2.用上課文中的詞語說說,雨中的景色發(fā)生了什么樣
的變化?(山色空蒙。)
2.“空蒙”是什么意思?(空蒙:霧氣迷蒙,景物若
隱若現(xiàn)。)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課本注釋知道的。)
3.“空蒙”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朦朦朧朧、云霧
迷漫、隱隱約約、若隱若現(xiàn)……)
4.面對這樣美麗的西湖美景,請你用一個字來抒發(fā)自
己心中的贊嘆。(奇……)詩人怎么表達自己的感情的?(亦
奇。)
5.“亦”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也。)你是怎么知道的?
(查字典。)“亦奇”又是什么意思?(亦奇:也顯得非常
奇妙。)
6.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句子的意思?(|雨天的山
色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
卜也顯得非常奇妙。|)
7.鼓勵學生感情朗讀,讀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三)個性賞讀一一晴雨西湖。
1.晴天時西湖很美,雨天時西湖也美。我們怎樣才能
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晴雨時西湖不同的美呢?(注意停頓、重
音、有感情...)
2.生自由練讀
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1)為了表現(xiàn)不同情況下的美把“水光激灘”和“山
色空蒙”讀重音。
(2)因為是晴天和雨天兩種不同的天氣造成了西湖兩
種不同的美,所以把“晴”和“雨”讀重一點。
(3)把“方好”和“亦奇”讀得重,讀出作者的感受。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學
生齊讀。
(四)賞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1.談話過渡:晴天的西湖,陽光照耀下,水波粼粼,
波光艷麗;雨天的西湖,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1國對
這么奇妙的景色,你要用什么詞語來比喻它呢?(美麗的
畫卷、人間仙境等。)
2.詩人蘇軾是用什么來比喻西湖的?(西子)你從怎
么知道的?(讀詩:欲把西湖比西子。)
3.課件出示圖片和文字資料,了解西子:西子指西施,
它是春秋時期越過的美女。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
四大美人。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傳說西
施在河邊洗衣,魚兒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記了游動,
沉了下去。
4.詩人蘇軾是怎樣贊美西施的?(淡妝濃抹總相宜。)
5.“淡妝”是什么意思?(素淡的妝容。)“濃抹”是
什么意思?(濃重華麗的打扮。)“相宜”什么意思?(合
適)“”總相宜(都非常合適。)
6.作者寫這句詩只是為了贊美西施嗎?(不是,是在
借西施來贊美西湖。意思是說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濃抹,
雨天就如西施淡妝,不管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都很美。)
7.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若把西湖當
作是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合適,美妙多嬌。)
8.指導朗讀:讀出作者對西湖的的贊嘆之情。
六、指導寫字,規(guī)范書寫
(課件出示18:生字田字格課件)
飲初
1.讀準字音,指導寫字。
師范寫指導:【設計意圖:對重
“飲”左窄右寬,第二筆是橫勾,第三筆是豎提,撇難點生字的書寫指
要注意避讓,捺可舒展。導,培養(yǎng)學生愛寫
“初”左窄右寬,左邊是“未”,不是“木”。字的興趣,教會學
2.筆順記憶生字筆順,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正確的寫字方
學生描紅書中生字,仿影、臨寫。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
3.教師巡視并進行寫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靜,一筆書寫習慣打下基
一畫寫端正。礎。】
4.投影展評,進行寫字修正。
七、總結(jié)延伸,背誦積累
1.蘇軾在一天之中同時領略了西湖晴雨時的不同的
美,他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高興……)
2.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心情把整首詩有感情地讀一
讀。
3.學生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4.我國歷代詩人都喜歡以大自然為題材進行寫作,留
下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句和美文,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
搜集閱讀,并和同學一起分享。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默寫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2.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
3.按要求寫詩句。
(1)詩中寫西湖晴天景色優(yōu)美的句子是:
(2)詩中寫西湖雨天景色美好的句子是:
4.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簡短的小故事。
參考答案
1.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激潮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2.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特
別美。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
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當作是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合適,美妙多嬌。
3.(1)水光敝潮晴方好。
(2)山色空蒙雨亦奇。
4.
改寫《飲湖上初晴后雨》
一天,蘇軾和他的朋友一起來到西湖劃船、吟詩、喝酒作樂……他當時,晴
空萬里,西湖十分美麗,他們盡情地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著西湖的美麗景色。
在太陽的映照下,西湖呈現(xiàn)出了翠綠的顏色,湖面上波光粼粼,波光艷麗,
看起來特別美。微風把岸邊花草樹木的清香送到船上,是那么讓人心醉……
他們玩得興致正濃時,天上卻飄下了絲絲細雨。朋友遺憾地要離開時,卻發(fā)
現(xiàn)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顯得更加奇妙。蘇軾
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連聲贊嘆:“西湖不僅晴天十分美麗迷人,就連雨天也是那
么奇妙誘人?。 迸笥崖犃?,若有所思地說:“西湖的美勝過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
西施呀!”蘇軾笑著說說:“要是把西湖比做天生麗質(zhì)的絕代美女西施的話,那就
太貼切了!西施不管是談雅的裝飾還是濃艷華麗的打扮,都顯得十分美麗。而西
湖則是不管晴天還是雨天都顯得很奇特、美麗?!?/p>
望著眼前美麗、奇特的景象,蘇軾詩興大發(fā),他乘興寫下了一首絕世好詩“水
光激潮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奔磁d為詩
歌提名為一一《飲湖上初晴后雨》。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敝,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課堂一開始,我就通過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播放了美麗的西湖視頻,讓學生
對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觀的感受,營造了閱讀期待。首先我從詩題入手,通過指
導學生的朗讀來進一步理解題意,使學生在情感輪廓上有個大致的方向。隨后
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后,學生交流讀懂詩的內(nèi)容。在突破詩歌的教學難點,
主要抓住“激潮”“空蒙”“好”這幾個重點詞,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
晴天時陽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麗、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隱隱約約,朦朧、
神秘。想象畫面,用語言描繪,感受這首古詩蘊含的美妙的意境。這不僅為后
兩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很好地
把詩歌的內(nèi)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
不足之處:這次詩詞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過于引導,學生想象沒有放開,對
后兩句的理解有點困難,有的環(huán)節(jié)時間過于倉促,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庭、未”等4個生字,會寫“鏡、未”等6個生字,認識多音
字“磨”,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練習。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
能力,學習通過查閱工具書了解相關資料理解詩句意思、。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望洞庭》一詩所描繪
的景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比賽,激趣導入。
1.背誦比賽:同學們已經(jīng)讀過很多古詩,現(xiàn)在老師想
請大家來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古詩。
2.學生自愿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師生評議。
3.教師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背誦了很多古詩。同學們背【設計意圖:背誦古
誦的古詩中有寫人的,有寫事的,有寫物的,我發(fā)現(xiàn)大多詩的形式引入課題,
數(shù)同學喜歡寫景的古詩。一千年前的一個秋天,有位詩人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
經(jīng)過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入教學情境?!?/p>
傳誦的詩歌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學習的《望洞
庭》,這位詩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詩人劉禹錫。(板書:望
洞庭)
4.簡單介紹作者:
(課件出示20)|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
哲學家、詩人。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其詩通俗
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nèi)容?!吨裰υ~》《柳枝詞》
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
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二、朗讀古詩,生字指導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對
準節(jié)奏。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交流節(jié)奏。(課件出示21)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板書:望洞庭)
3.課件出示本詩的生字。(課件出示22)
jingweimoyaoyinpanting
鏡未磨遙銀盤庭
(1)指名讀。
(2)重點強調(diào):前鼻音“銀盤”,后鼻音“鏡庭”。
(3)指名小組齊讀生字。
(4)識記生字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境一鏡末一未搖一遙很一銀挺一庭
組詞擴展:磨面磨坊盤子玉盤
(4)全班齊讀。
4.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
【設計意圖:鼓勵學
說一說。(課件出示23、24)
生自主解決字、詞,
(1)望:從遠處看。
交流詩句的意思。體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3)湖光:湖面的波光。
理念?!?/p>
(4)兩: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諧,優(yōu)美。
(6)潭面:指湖面。
(7)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國2
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5.再讀古詩,小組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
思。(課件出示25)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頡7
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
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
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
螺,十分惹人喜愛。)
三、再讀古詩,深入探究。
(-)探究交流:湖光秋月兩相和。
1.學生齊讀,思考:從這句詩中讀出了什么?
(1)讀出時間:秋天的夜晚。
(2)讀出了當時作者眼前見到的景物:洞庭湖水清
澈透明,與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
(3)讀出了“兩相和”中的“兩”是指:湖光和秋
月。''和”是指水月澄潔,一片寧靜的氛圍,一派和諧的
美。
2.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秋夜,洞
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
和諧。3.學生自由朗讀,讀出寧靜與和諧的氛圍。
(二)探究交流:潭面無風鏡未磨。
1.學生齊讀,思考:從這句詩中讀出了什么?
(1)讀出湖面的樣子:風平浪靜。
(2)讀出了月光下作者眼前見到的景物:一是月光
下不真切;二是浩闊湖面,漣漪輕起,波光粼粼。
(3)讀出了精確的比喻:把“潭面”比作“銅鏡”。
2.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湖上無
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
3.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交流: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1.學生自由朗讀。
2.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1)遙望:遠望。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
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2)山水翠: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
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
(3)運用比喻的寫法,把洞庭比作白銀盤;把君山
比作青螺。
3.自由朗讀,想象詩人描繪的景象。
4.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
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四、學習新字,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26)鏡未磨遙銀盤
(2)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3)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讀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
認讀。
(4)開火車讀、齊讀。
(5)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
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磨”半包圍結(jié)構,“廣”寫大,寫長,里面“林、
石”注意穿插避讓,寫得扁一些。
“盤”上下結(jié)構,上長下短。注意“舟”不要寫太長,
橫基本壓住橫中線。
(6)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7)展示學生作業(yè),點評優(yōu)缺點。
五、積累內(nèi)化,遷移運用。
1.教師小結(jié):我們一起學習了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七
絕《望洞庭》。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yōu)美景色。
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
湖面平靜的情狀,第三、四句集中描寫湖中的君山。全詩
極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通過對洞庭湖高曠清超的描
寫,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采,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
喜愛和贊美之情。
2.指名有感情讀背,齊讀,學生自由朗讀。
3.其實寫洞庭湖的詩還有許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
集并閱讀。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默寫古詩《望洞庭》。
2.寫出加點詞語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寫出.默寫古詩《望洞庭》。
潮為秋月則相和,潭面無風曾本縻。
遙望洞庭中水翠,自專艮裁里一奇螺。
3.寫出詩人運用比喻的詩句,并寫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參考答案
一、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二、1.湖面的波光。指湖光和秋月。和諧,優(yōu)美。指湖面。制作、磨
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
詩句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
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
2.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青螺:這
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詩句的意思: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
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3.把洞庭湖面比作銅鏡。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白銀盤里的青螺。
【板書設計】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1.展開想象,體會意境。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適當引導,借助多種方式激發(fā)
學生根據(jù)詩句展開想象,用豐富的想象使詩句描繪的美景如在眼前。為下面的品
讀古詩、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打下了基礎。
2.品讀詩句,欣賞美景。通過學生自讀詩句,結(jié)合注釋,欣賞畫面初步理解
詩意。然后師生交流,共同品讀,感悟。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深入
探究,課件展示圖片及教師語言渲染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學生想象、體會。學生
在教師的引導下層層探究,在層層探究中賞美、悟美。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古詩的語言文字和聽過語言
文字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意境,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忽略了結(jié)合語文教學引導
學生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社會,進而對學生進行人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教育。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望天門山》這首詩是李白第一次經(jīng)過天門山時所作,通過描繪長江流經(jīng)天
門山時的壯觀景象及內(nèi)心體驗,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
的情感。
詩人通過一系列動詞“開”“回”“出”“來”,把天門山景物的壯觀表現(xiàn)
得淋漓盡致。“開”--展現(xiàn)了楚江不可阻遏的氣勢;一個開字,把澎湃的江流
那不可阻擋的氣勢,表現(xiàn)得形神俱足?!盎亍?-展現(xiàn)了江流激蕩的雄姿;一個
回字,既映襯出山勢的險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開”到“回”,互相映
襯,互相補充,把長江流經(jīng)天門時的壯觀景象生動逼真、繪聲繪色地表現(xiàn)了出來。
“出”--展現(xiàn)了蔚為壯觀的景象;一個出字,把兩山隔江對峙,爭奇斗勝得景
象寫活了,給我們展現(xiàn)了蔚為壯觀的動人景象:江水湍急,舟行輕快,兩岸青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廠房長期租賃合同書
- 大數(shù)據(jù)智能營銷服務合同
- 環(huán)保設施建設施工合同
- 智慧物流園區(qū)運營服務協(xié)議
- 院校與企業(yè)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
- 房屋交易居間合同
- 合同資料員勞動合同
- 做時間的主人活動方案
- 個人勞務分包合同協(xié)議書
- 市場拓展策略實施方案
- 2025年中華工商時報社事業(yè)單位招聘12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安全生產(chǎn)事故調(diào)查與案例分析(第3版)課件 呂淑然 第1-4章 緒論-應急預案編制與應急管理
- Starter Unit 1 Hello!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2025年初中語文:春晚觀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課時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導學案)-【上好課】2022-2023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新目標Go For It!)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解讀講座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高一(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 省級產(chǎn)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東方航空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微生物燃料電池MF》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