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20
P66
DB36
江西省地方標準
DB36/T1759—2023
布敦巖瀝青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
施工技術規(guī)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onstructionofbutonrockasphalt
planthotrecycledasphaltpavement
2023-04-07發(fā)布2023-10-01實施
江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36/T1759—2023
布敦巖瀝青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布敦巖瀝青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技術應用的術語、定義和符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
施工工藝、質量控制與驗收。
本文件適用于各等級公路中、下面層采用廠拌熱再生技術的建設和養(yǎng)護。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JTG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
JT/T860.5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第5部分:天然瀝青
JTGD50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
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JTG/T5521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guī)范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布敦巖瀝青ButonRockAsphalt(BRA)
產自印度尼西亞布敦島的天然巖瀝青礦,是石油在巖石夾縫中經過長期的沉積變化,在熱、壓力、
氧化、觸媒、細菌的綜合作用下生成的瀝青類物質,并經過去除雜質、脫水、碾磨等加工后形成的粉粒
狀材料。
3.2
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RAP)
采用銑刨、開挖等方式從瀝青路面上獲得的舊路面材料。
3.3
布敦巖瀝青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CentralplanthotrecyclingasphaltmixturewithButon
RockAsphalt
在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中按一定比例外摻添加布敦巖瀝青而形成的再生瀝青混合料。
1
DB36/T1759—2023
3.4
干法工藝dryprocess
將布敦巖瀝青直接投入到瀝青混合料拌合樓的拌缸中,與礦料先干拌一定時間后,再加入基質瀝青
進行拌合的瀝青混合料拌合工藝。
3.5
布敦巖瀝青摻量ButonRockAsphaltcontent(BRAC)
布敦巖瀝青占除布敦巖瀝青外瀝青混合料總重量的百分率。
4材料技術要求
4.1一般規(guī)定
4.1.1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所使用的各種原材料運至現場后應進行檢驗,經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1.2布敦巖瀝青宜采用防潮、不易破損的塑料編織袋包裝,儲存在干燥、防水的倉庫中,以避免日
曬、雨淋,減少原材料結團、結塊。
4.1.3新集料與RAP的堆放場地應進行硬化處理,堆放場地排水通暢,采用防雨棚遮蓋。
4.2布敦巖瀝青
4.2.1BRA的相關技術要求見表1。
表1BRA的相關技術要求
檢測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顏色黑色或褐色粉末目測
三氯乙烯溶解度(%)≥18T0607
瀝青含量(%)26~30T0735或T0722
砂、泥土等雜質含量(%)≤2T0333
含水量(%)≤2T0612
灰分含量(%)≤80T0614
密度(g/cm3)1.60~1.90T0603
閃點(℃)≥230T0611
軟化點(℃)≥80T0606
抽提出的瀝青25℃針入度(0.1mm)0~10T0604
15℃延度(cm)實測T0605
4.2.2BRA的粒徑規(guī)格要求見表2。
表2BRA粒徑規(guī)格
篩孔尺寸(mm)4.752.361.18
通過篩孔質量百分率(%)10095~100>80
4.3瀝青結合料
宜采用70號或9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其技術指標應滿足現行行業(yè)標準JTGF40相關規(guī)定。
4.4瀝青混合料回收料
2
DB36/T1759—2023
4.4.1RAP使用原則
RAP在使用前必須經過破碎、篩分等預處理;不同料源、品種、規(guī)格的RAP材料應分別回收、分隔堆
放、不得混雜,保證材料均勻一致。
4.4.2RAP的回收
4.4.2.1RAP可以采用冷銑刨、機械開挖等方式進行回收。銑刨時針對不同路況路段宜分段銑刨、分層
銑刨,做到分別回收、分開堆放不混雜。
4.4.2.2同一批次銑刨應保持恒定的銑刨速度、深度等參數,嚴格控制材料變異,必要時通過試驗段確
定銑刨參數。
4.4.3RAP的預處理與堆放
4.4.3.1RAP宜采用柔性破碎設備加工,通過振動篩分裝置將RAP篩分成不少于兩檔,條件允許時宜篩
分成三檔。
4.4.3.2經過預處理的RAP應均勻堆放,轉運和堆放過程中應避免材料離析;預處理后的RAP應及時使
用,避免長時期堆放引起結團。
4.4.4RAP的檢測項目與質量要求
RAP技術指標的檢測與要求見表3。
表3RAP的檢測項目與質量要求
再生類型材料檢測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含水率(%)≤3T0305
瀝青混合料回收
RAP礦料級配實測T0302干篩法
料
瀝青含量(%)實測T0722
(RAP)
砂當量(%)≥60T0334
25℃針入度(0.1mm)≥10
T0726或T0727回收瀝
60℃動力黏度(Pa·s)實測
廠拌熱再生,預RAP中的瀝青青,按JTGE20進行試
軟化點(℃)實測
處理后的RAP驗
15℃延度(cm)實測
針片狀顆粒含量(%)≤15T0312
壓碎值(%)實測T0316
RAP中的粗集料
≤設計級配允
最大顆粒粒徑(mm)—
許的最大粒徑
RAP中的細集料棱角性實測T0345
4.5集料、填料等其他材料
粗集料、細集料、填料等其他材料,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
5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5.1一般規(guī)定
3
DB36/T1759—2023
5.1.1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以RAP中的各檔礦料與新集料的合成級配作為級配設
計依據。
5.1.2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包括: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和生產配合
比驗證三個階段。
5.1.3本文件采用馬歇爾設計方法進行配合比設計。若采用其他設計方法設計,應按照本方法進行設
計檢驗,滿足要求方可使用。
5.2目標配合比設計
5.2.1設計流程
BRA廠拌熱再生混合料的目標配合比設計宜按照圖1步驟進行,廠拌熱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具體方
法參見附錄A。
瀝青混合料的類型規(guī)范規(guī)定的礦料級配范圍
確定合適的工程設計級配
新集料、礦粉、瀝青結合料試驗馬歇爾法或旋轉壓實法
確定最佳油石比
RAP性能分析
RAP替代部分新集料、瀝青結合料,保持原有級配和油石比
BRA性能分析
不同BRA摻量下瀝青結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BRA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
經濟技術比較,確定最佳BRA摻量
完成配合比設計,提供材料品種、礦料級配、標準配合比、新瀝青用量、摻量
BRA
圖1BRA廠拌熱再生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流程圖
5.2.2瀝青混合料回收料用量
對瀝青混合料回收料進行試驗檢測,試驗分析瀝青混合料回收料中的舊瀝青的老化性能指標以及舊
集料的相關性能指標,并以此為參考來進行摻加瀝青混合料回收料的配合比設計。并測試不同配比的再
生混合料的各項路用性能,經過對試驗數據的分析確定最佳瀝青混合料回收料的用量。
5.2.3布敦巖瀝青摻量
布敦巖瀝青摻量宜為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總質量的2%~4%,可結合項目所在地區(qū)的氣候和交通設計條
件、路面結構、費用成本、已有工程使用技術經驗及工程案例、布敦巖瀝青的檢測結果進行相應調整。
4
DB36/T1759—2023
5.3生產配合比設計
按照目標配合比確定好冷料倉比例及進料速度后,在熱料倉取料進行礦料的級配試驗,確定熱料倉
的礦料級配組成。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瀝青用量及±0.3%三個瀝青用量進行試拌及配合比試驗,確定
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
5.4生產配合比驗證
拌和機按生產配合比結果進行試拌、鋪筑試驗段。通過路面芯樣檢測各參數大小,確定生產用的標
準配合比。其他宜按照JTGF40熱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
比設計檢驗。
5.5技術要求
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性能應滿足JTGF40中技術要求,性能技術指標見表4。江西等南方地
區(qū)應重點關注BRA熱再生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定性。
表4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技術要求
技術指標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動穩(wěn)定度/(次/mm)≥5000T0719
浸水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85T0709
凍融劈裂殘留強度比/%≥80T0729
低溫彎曲破壞應變/με≥2500T0715
滲水系數/(mL/min)≤100T0730
6施工工藝
6.1一般規(guī)定
6.1.1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宜選用間歇式拌合設備,應配備獨立的RAP加熱滾筒,采用干法工
藝進行拌合。
6.1.2BRA熱再生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拌合廠采用拌合機械拌制。拌合廠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有關環(huán)境保
護、消防、安全等規(guī)定。
6.2拌和
6.2.1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拌合流程按圖2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
DB36/T1759—2023
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集料布敦巖瀝青顆粒
冷料倉配料
破碎機破碎
冷料輸送
振動篩篩分
干燥滾筒烘干、加熱儲存、輸送
冷料輸送、提升
熱料提升
干燥滾筒烘干、加熱
篩分、貯存
計量加入計量加入計量加入
攪拌鍋干拌≥30s
攪拌鍋濕拌≥15s計量噴入加熱、保溫基質瀝青
攪拌≥20s計量加入儲存、輸送礦粉
出料
圖2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拌合流程圖
6.2.2采用干法工藝拌合時,為保證BRA添加量的準確性,應在原拌合樓基礎上加裝一套全自動的提
升、計量及儲存裝置能夠將巖瀝青一次性加入到每盤料中,并設置稱重裝置來精確記錄BRA的摻量。當
瀝青混合料拌合樓存在兩個礦粉倉時,可將符合質量標準的BRA提升到其中一個獨立的礦粉倉中計量加
入。當拌合樓無兩個礦粉倉時,可采用加裝機械裝置或人工投料等方式將提前計量好的BRA直接投入拌
合鍋。必須保證投放時機,在噴入基質瀝青前通過高溫礦料的混合作用將BRA熔融分散。
6.2.3按生產配合比確定各種材料的用量參數,輸入控制拌合樓的計算機,設置溫度、時間等工藝參
數。
6.2.4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拌合過程中,先將BRA、加
熱后的新集料和RAP一起投入攪拌缸中干拌不少于30s,接著噴入基質瀝青濕拌不少于15s,最后加入
礦粉拌和不少于20s。可根據現場拌和效果及時調整干拌和濕拌時間。
6.2.5拌合后的混合料應均勻地裹覆瀝青,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集料分離現象,根據
現場拌合效果對初定的干拌時間進行檢查和調整。
6.2.6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應按表5控制。
表5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控制
工藝環(huán)節(jié)控制溫度(℃)
瀝青加熱155~165
集料加熱185~195
RAP加熱110~130
瀝青混合料出廠165~175
瀝青混合料廢棄高于195
混合料運輸到場不低于160
6.3運輸
6
DB36/T1759—2023
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運輸,參照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6.4攤鋪
6.4.1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宜比熱拌瀝青混合料高5~10℃,攤鋪前熱再生料溫度應
控制在155℃以上,松鋪系數經試驗段試鋪確定。
6.4.2當路面溫度低于15℃時或遇大風、雨雪等天氣時,不得攤鋪。
6.4.3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攤鋪的其他要求,參照JTGF40對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相關規(guī)定
執(zhí)行。
6.5碾壓
6.5.1BRA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溫度宜比熱拌瀝青混合料高5~10℃。瀝青路面的壓實與成型,參
照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施工中各環(huán)節(jié)的溫度控制見表6。
表6BRA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施工溫度控制
工藝環(huán)節(jié)溫度控制(℃)
混合料到場≥160
攤鋪≥155
初壓≥150,緊跟攤鋪機
復壓緊跟初壓
終壓表面溫度≥90
開放交通路表溫度<50
6.5.2接縫處理的設置等其它環(huán)節(jié)參照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6.6養(yǎng)生及開放交通
6.6.1碾壓完畢后應封閉交通,待路表溫度降至50℃以下時可以通車。
6.6.2鋪筑好的瀝青路面應嚴格控制交通,不得被污染。
7質量控制與驗收
7.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7.1.1BRA的顏色、雜質等在施工中隨時目測,每批次進行一次全面質量檢測,其技術要求應滿足表1
的要求。對BRA是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購入并運至生產現場的相同規(guī)格材料為一批。
7.1.2施工過程中對預處理后RAP的質量檢驗應符合表7的規(guī)定。
表7RAP的檢驗頻度與質量要求
質量要求
檢驗項目檢驗頻度試驗方法
高速、一級公路其他等級路
RAP含水率(%)每日一次≤3≤3T0305
T0722,
RAP中集料的毛體積相對密度1次/5000tRAP實測實測T0304,
T0330
RAP中礦料級配0.075mm篩孔通過率1次/2000tRAP±3±4T0722,
7
DB36/T1759—2023
(%)T0302,
0.075mm以上篩孔通過率1次/2000tRAP±8±10
T0327
7.1.3瀝青結合料、集料和礦粉等原材料的質量檢驗按相關技術規(guī)范執(zhí)行。
7.2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的質量控制
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的質量控制管理應符合表8的要求。
表8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的質量控制要求
檢驗項目頻率質量標準試驗方法
外觀隨時均勻、色澤亮、無花白料、離析、油團目測
混合料出廠溫度逐車檢測評定165~175℃自動檢測與打印、存儲
逐盤測量記錄,每天
混合料溫度波動標準差小于5℃自動檢測與打印、存儲
標準差評定
NMAS與0.075mm:±1%
T0722或
每日2次2.36mm,4.75mm:±4%
T0735
其他篩孔:±5%
礦料級配檢查
NMAS與0.075mm:±1%
逐盤在線檢測2.36mm,4.75mm:±4%自動檢測與打印、存儲
其他篩孔:±5%
T0722或
每日2次±0.3%
油石比T0735
逐盤在線檢測±0.2%自動檢測與打印、存儲
每日匯總±0.1%總量檢驗
布敦巖瀝青摻量
逐盤在線檢測±0.2%自動檢測與打印、存儲
最大理論密度每日1次實測記錄T0711
馬歇爾試件孔隙率每日2次與設計偏差±1%T0702、T0705
馬歇爾試件VMA每日2次與設計偏差±1%T0702、T0705
馬歇爾穩(wěn)定度、流值每日2次符合設計要求T0702、T0709
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每2日1次符合設計要求T0702、T0709
車轍試驗每日1次符合設計要求T0719
低溫彎曲實驗必要時符合設計要求T0715
熱料倉篩分結果每2日1次實測測定T0302
7.3現場施工的質量控制
施工質量的現場控制管理按JTGF40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8
DB36/T1759—2023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1適用要求
BRA具有較好的抗車轍性能、抗高溫性能、抗老化性能,生產工藝簡單,性能穩(wěn)定,在國內外的
路面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BRA用于具有高溫、多雨、重載等特點的瀝青路面結構,能夠提高瀝青路
面使用品質和延長瀝青路面使用壽命。摻BRA的再生瀝青混合料可使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機場
道路以及其他等級公路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可用于鋪筑瀝青路面的中、下面層。
對于路面面層為三層瀝青混凝土結構層組成的瀝青路面,BRA可在中、下面層使用;對于路面面
層為兩層瀝青混凝土結構層組成的瀝青路面,BRA可在下面層使用。
在冬季嚴寒區(qū)應用BRA時應經過論證和室內試驗檢驗。
2BRA技術要求
參考JT/T860.5印尼布敦巖瀝青的技術要求、相關標準、研究報告等技術資料的相關規(guī)定并結合實
體工程檢測數據,同時考慮了各批次BRA原材料性能存在一定的波動性。BRA技術要求如表1所示。
表1BRA技術指標
形態(tài)密度/(g/cm3)粒徑/mm有效成分含量/%
油性黑色顆粒1.6~1.91~334~35
飽和分%芳香分%膠質%瀝青質%
抽提物四組分
10~1545~6015~2015~20
抽提物篩孔(mm)通過率/%
2.361.180.60.30.150.075
10095~10085~9570~8550~7040~50
3BRA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流程
以BRA廠拌熱再生AC-20C瀝青混合料為例,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
3.1原材料
瀝青:采用70號A級瀝青,經測試,該瀝青的各項指標符合JTGF40的技術要求,試驗結果見表
2。
9
DB36/T1759—2023
表2瀝青性能指標
項目單位標準要求檢測結果試驗方法
針入度(25℃,100g,5s)0.1mm60~8066T0604
針入度指數PI—-1.5~+1.0-0.86T0604
軟化點(環(huán)球法),不小于℃4649.0T0606
15℃延度,不小于cm100>100T0605
質量損失,不大于%±0.8-0.007T0610
RTFOT后殘留
殘留針入度比,不小于%6167T0604
物
殘留延度(10℃),不小于cm67T0605
溶解度,不小于%99.599.92T0607
閃點,不小于℃260307T0611
粗集料:各項指標應符合JTGF40中的技術要求,粗集料應潔凈干燥。
細集料:各項指標應符合JTGF40中的技術要求,細集料應潔凈干燥。
礦粉:為石灰?guī)r礦粉,經測試,礦粉各項指標符合JTGF40中的技術要求,試驗結果見表3。
表3礦粉的性能指標
項目單位質量要求試驗結果試驗方法
表觀密度,不小于t/m32.452.748T0352
含水量,不大于%10.74T0103
<0.6mm%100100
粒度范圍<0.15mm%90~10095.1T0351
<0.075mm%70~10080.9
外觀—無團粒結塊無團粒結塊—
BRA:相關技術指標符合表1中要求。
RAP:為某高速公路路段的銑刨回收料,試驗結果見表4。
表4RAP篩分通過百分率
RAP規(guī)格通過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
(mm)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9.5~1910010010096.319.219.50.20.00.00.00.00.00.0
4.75~9.510010010010020.210014.10.20.00.00.00.00.0
4.75以下10010010010021.2100100.054.926.89.14.21.50.4
3.2礦料設計級配確定
根據本地區(qū)工程經驗,通過對各種集料多次篩分確定其級配組成。經過反復調整、計算,確定AC-20C
混合料的級配曲線如圖1所示。
10
DB36/T1759—2023
100
級配上限
90
級配下限
80
級配中值
70
/%合成級配
60
50
40
通過百分率30
20
10
0
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1926.5
篩孔尺寸/mm
圖1AC-20C級配曲線
3.3最佳油石比確定
1、試件成型
按預估的瀝青用量范圍,中粒式瀝青混合料(AC-20C型)按0.5%間隔變化取值區(qū)間為3.0%~5.0%
的不同油石比,按JTGF40中要求制備5組標準馬歇爾試件。
2、馬歇爾試驗
1)物理指標測定。按上述方法制成型的試件,經12小時后測定其毛體積相對密度、空隙率、礦料
間隙率、瀝青飽和度等物理指標,馬歇爾試驗結果見表5。
2)力學指標測定。測定物理指標后的試件,在60℃溫度下測定其馬歇爾穩(wěn)定度和流值,試驗結果
見表5。
表5馬歇爾試驗匯總表
毛體積穩(wěn)定度
編油石毛體積相理論最大相空隙率礦料間隙率瀝青飽和度流值
密度值MS
號比%對密度對密度VV/%VMA/%VFA/%FL/mm
/g/cm3/KN
13.02.3492.3422.5618.314.643.27.141.8
23.52.3732.3662.5426.614.253.58.392.3
34.02.3932.3862.5235.213.862.39.532.8
44.52.4042.3972.5064.113.970.59.473.4
55.02.4122.4052.4863.014.178.78.024.1
技術標準———3.0~6.0≥13.065~75≥8.01.5~4.0
3、馬歇爾試驗結果分析
1)繪制油石比與物理—力學指標關系圖
根據馬歇爾試驗結果匯總表表5,繪制油石比與毛體積密度、空隙率、礦料間隙率、穩(wěn)定度、流值、
有效瀝青飽和度關系圖,見圖2。
11
DB36/T1759—2023
2)確定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
從圖2得出,由于試件毛體積密度未出現最大值,則取目標空隙率4%所對應的油石比a3作為OAC1,
且OAC1介于OACmin~OACmax之間,所以OAC1=4.32%。
3)確定油石比中值OAC2
由圖2得出,各指標符合瀝青混合料技術指標的瀝青用量范圍:
OACmin=4.03%,OACmax=4.66%,OAC2=(OACmin+OACmax)/2=4.34%。
4)綜合確定最佳油石比OAC
目標配合比最佳油石比OAC由OAC1和OAC2的中值綜合確定,即:OAC=(OAC1+OAC2)/2=4.33%。
綜上所述確定最佳油石比為:4.3%;最佳瀝青用量為:4.1%。計算過程見表6。
12
DB36/T1759—2023
圖2各指標與油石比的關系曲線
表6確定最佳油石比
密度最大值a1穩(wěn)定度最大值a2目標孔隙率a3飽和度范圍的中值a4OACminOACmax最佳油石比OAC/%
—4.264.324.334.034.66
4.33
OAC1/%4.32OAC2/%4.34
3.4未摻RAP瀝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馬歇爾試驗結果
AC-20C型瀝青混合料在油石比OAC=4.3%時,其各項試驗結果見表7:
表7未摻RAP時最佳油石比下馬歇爾試驗結果
試驗項目試驗結果試驗項目試驗結果
試件毛體積相對密度2.401試件礦料間隙率VMA/%13.6
試件毛體積密度/(g/cm3)2.394瀝青飽和度VFA/%66.9
理論最大相對密度2.526穩(wěn)定度值MS/KN9.45
試件空隙率VV/%5.2流值FL/mm2.85
3.5不同RAP摻量下AC-20C瀝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確定
在確定未摻RAP的最佳油石比之后,由于摻RAP后的合成級配與未摻RAP相接近,如果隨意選取
初始油石比制作馬歇爾試件,會增加試驗量、造成極大的浪費。因此需要對不同RAP摻量下混合料的油
石比(新添加瀝青與總集料質量之比)進行估算,見表8。
表8新添加集料油石比估算
RAP摻量/%油石比/%
04.3
203.5
302.9
402.5
502.0
按照規(guī)范,稱取1200g混合料,制作馬歇爾試件,量取試件的大小,根據直徑101.63mm、高度63.5mm
的標準尺寸再調整剩余四次稱取的量,制作5個試件進行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
對RAP摻量為20%、30%、40%、50%情況下的混合料,以預估油石比為中心,取±0.2%為范圍,
13
DB36/T1759—2023
也即三組,分別制取馬歇爾試件,取五個試件的毛體積密度、穩(wěn)定度、流值,作出馬歇爾試驗指標曲線
確定最佳油石比。不同摻量的最佳油石比如下表9。
表9不同RAP摻配率下的最佳油石比
RAP摻量油石比/%穩(wěn)定度/KN流值/mm空隙率/%
3.311.992.785.9
20%3.511.042.394.5
3.710.732.304.0
2.710.552.835.9
30%2.910.932.535.0
3.111.062.514.5
2.311.191.765.9
40%2.512.282.325.0
2.711.791.884.6
1.810.991.536.5
50%2.012.382.115.7
2.211.001.875.1
以5.0%空隙率為主要控制指標,結合不同油石比下的馬歇爾試件的穩(wěn)定度與流值,確定20%、30%、
40%、50%舊料摻量下的新集料油石比分別為3.5%、2.9%、2.5%、2.0%。
3.6確定RAP最佳摻量
采用車轍試驗來檢驗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抗車轍能力,試驗結果見表10。
表10不同RAP摻量下的車轍動穩(wěn)定度
RAP摻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行業(yè)智能管理平臺開發(fā)采購合同
- 戶外運動裝備租賃使用安全免責協(xié)議書
- 硬件設備購銷合同
- 游戲行業(yè)虛擬物品交易風險告知免責協(xié)議
- 獨家代理手房合同
- 工程總承包聯(lián)合體協(xié)議書
- 基于大數據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
- 專利申請與維護合同
- 工傷補償的協(xié)議書
- 交通網絡運輸承包經營合同
- 小學科學冀人版六年級下冊全冊同步練習含答案
- 郵政儲蓄銀行-客戶經理(個人消費貸款)-試題+答案
- 2024年3月10日國考公務員稅務局面試真題及解析
- 市政造價員道路工程預決算入門講解(零起步培訓課件)
- VOC廢氣治理工程中低溫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 《管理統(tǒng)計學》課件
- 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導論緒論
- 市政工程監(jiān)理實施細則(完整版)
- 量具能力準則Cg-Cgk評價報告
- 旅游管理-我國老年旅游市場現狀及開發(fā)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