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產品加工技術提升手冊_第1頁
三農產品加工技術提升手冊_第2頁
三農產品加工技術提升手冊_第3頁
三農產品加工技術提升手冊_第4頁
三農產品加工技術提升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產品加工技術提升手冊TOC\o"1-2"\h\u21867第一章三農產品加工概述 3318011.1三農產品加工的定義與意義 393121.1.1定義 3170661.1.2意義 377431.2三農產品加工的發(fā)展趨勢 4143591.2.1高科技加工技術廣泛應用 4135631.2.2綠色、生態(tài)加工理念深入人心 4118941.2.3加工產業(yè)鏈條延伸 4172121.2.4個性化、定制化加工產品增多 4195111.2.5國際化發(fā)展加速 414989第二章原材料選擇與處理 4302492.1原材料的選擇標準 420912.1.1品質標準 4147412.1.2安全標準 533792.1.3地域特色 5164422.1.4供應穩(wěn)定性 5115722.2原材料的處理方法 5258622.2.1清洗 5200932.2.2脫皮 5306602.2.3切割 5167912.2.4烹飪 5284432.2.5添加輔料 5291272.3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59052.3.1建立原材料采購標準 637412.3.2加強原材料檢驗 6172242.3.3建立原材料追溯體系 678792.3.4加強過程監(jiān)控 6282162.3.5建立原材料儲備制度 611981第三章食品加工技術 687733.1蔬菜加工技術 688023.2水果加工技術 6255793.3畜產品加工技術 79570第四章糧油加工技術 7111894.1糧食加工技術 8250284.1.1脫殼與去皮 8104844.1.2粉碎與研磨 825574.1.3蒸煮與烘干 8110144.1.4配方與調制 89434.2油料加工技術 8281214.2.1剝殼與破碎 873204.2.2壓榨與浸出 8111604.2.3精煉與調制 8174274.3糧油產品的質量控制 993734.3.1原料驗收與檢測 9219474.3.2生產過程控制 961774.3.3產品檢驗與監(jiān)測 996964.3.4貯存與運輸管理 915169第五章茶葉加工技術 9181625.1茶葉的采摘與制作 9269605.2茶葉的加工方法 10304885.3茶葉的質量評價與檢測 1024459第六章藥材加工技術 10244466.1藥材的采收與加工 10101606.1.1藥材的采收 10233366.1.2藥材的加工 11122946.2藥材的炮制技術 11269556.2.1炮制方法 11176166.2.2炮制工藝 11203446.3藥材的質量控制與檢測 12323306.3.1質量控制 12210266.3.2檢測方法 124001第七章畜產品加工技術 12241297.1肉類加工技術 1216617.2乳制品加工技術 1354087.3蛋品加工技術 1318463第八章水產品加工技術 14295998.1水產品的處理與加工 14164108.1.1水產品的預處理 14226318.1.2水產品的加工方法 1456838.2水產品的冷藏與保鮮 1522798.2.1冷藏技術 15112498.2.2保鮮技術 1548838.3水產品的質量檢測與評價 15265848.3.1感官檢測 1567148.3.2理化檢測 15172648.3.3微生物檢測 1520336第九章飼料加工技術 16313589.1飼料原料的加工 1667469.1.1糧食類原料的加工 16279369.1.2蛋白質類原料的加工 16239149.1.3礦物質和維生素類原料的加工 1650359.2配合飼料的加工 16227179.2.1配方設計 1667709.2.2原料采購與儲存 1623729.2.3混合 16114969.2.4制粒 1635529.2.5包裝與儲存 17293729.3飼料的質量控制 17108939.3.1原料質量控制 1758519.3.2加工過程質量控制 174789.3.3成品質量控制 17121599.3.4儲存與運輸質量控制 1780169.3.5信息反饋與改進 1722449第十章三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檢測 1732110.1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監(jiān)控 17356310.1.1監(jiān)控原則 17193210.1.2監(jiān)控方法 171862310.2加工產品的質量檢測 18514410.2.1檢測項目 183114110.2.2檢測方法 182173110.3質量管理體系與認證 181418410.3.1質量管理體系 181108210.3.2認證 18第一章三農產品加工概述1.1三農產品加工的定義與意義1.1.1定義三農產品加工,是指以農產品為原料,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方法,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處理,以改變其性質、提高其附加值的過程。三農產品加工包括糧食、油料、蔬菜、果品、畜產品、水產品等各類農產品的加工。1.1.2意義三農產品加工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通過加工,農產品可以轉化為更具市場競爭力、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從而提高農民收入。(2)保障糧食安全:加工農產品可以延長其保質期,降低糧食損耗,提高糧食儲備能力。(3)促進農業(yè)結構調整:發(fā)展農產品加工業(yè),可以引導農業(yè)向高效、綠色、生態(tài)方向轉型,推動農業(yè)現代化。(4)拓寬農民就業(yè)渠道:農產品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5)提高農業(yè)產業(yè)鏈條完整性:農產品加工可以連接農業(yè)生產、流通、消費等環(huán)節(jié),形成完整的產業(yè)鏈條。1.2三農產品加工的發(fā)展趨勢1.2.1高科技加工技術廣泛應用科技的進步,農產品加工領域的高科技技術不斷涌現。如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等在農產品加工中的應用,將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加工的效率和質量。1.2.2綠色、生態(tài)加工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對健康、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綠色、生態(tài)農產品加工將成為未來發(fā)展的主流。這要求企業(yè)在加工過程中,采用環(huán)保、節(jié)能、低碳的技術和工藝,保證產品符合綠色、生態(tài)標準。1.2.3加工產業(yè)鏈條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yè)鏈條將不斷延伸,涵蓋從原料采購、加工生產、產品研發(fā)、市場營銷到售后服務等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將通過產業(yè)鏈整合,實現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高整體競爭力。1.2.4個性化、定制化加工產品增多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將更加注重個性化、定制化產品的研發(fā)和生產。這要求企業(yè)提高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1.2.5國際化發(fā)展加速我國農產品加工業(yè)將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競爭力,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同時加強與國外農產品加工企業(yè)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第二章原材料選擇與處理2.1原材料的選擇標準原材料的選擇是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質量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的品質。以下為原材料選擇的標準:2.1.1品質標準選擇原材料時,應遵循國家或行業(yè)標準,保證其品質達到規(guī)定要求。品質標準包括外觀、色澤、口感、營養(yǎng)成分等方面。2.1.2安全標準原材料必須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還應關注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污染物的含量,保證產品安全。2.1.3地域特色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土壤等條件,選擇具有地域特色的原材料,以突出產品的地方特色。2.1.4供應穩(wěn)定性選擇具有穩(wěn)定供應的原材料來源,以保障生產線的正常運轉。同時考慮原材料的季節(jié)性波動,做好儲備和調度工作。2.2原材料的處理方法原材料的處理方法對提高產品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常見的原材料處理方法:2.2.1清洗清洗是去除原材料表面雜質、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采用清水、鹽水或清潔劑等清洗劑進行清洗,保證原材料清潔。2.2.2脫皮對于果實、蔬菜等原材料,脫皮可以去除表皮的雜質和不良物質。采用機械脫皮、手工脫皮等方法,根據不同原材料的特性進行選擇。2.2.3切割切割是將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狀和大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采用機械切割、手工切割等方法,根據產品需求進行切割。2.2.4烹飪烹飪是對原材料進行熱處理,使其熟化、軟化,提高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根據不同原材料的特性,選擇適當的烹飪方法,如蒸、煮、炒等。2.2.5添加輔料根據產品需求,添加適量的輔料,如調味料、防腐劑等,以改善產品口感、延長保質期等。2.3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是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下為原材料質量控制的措施:2.3.1建立原材料采購標準制定嚴格的原材料采購標準,包括品質、安全、地域特色等方面,保證原材料符合要求。2.3.2加強原材料檢驗對采購的原材料進行嚴格檢驗,包括外觀、口感、營養(yǎng)成分、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等,保證原材料質量。2.3.3建立原材料追溯體系建立原材料追溯體系,對原材料的來源、加工過程、質量等信息進行記錄,便于追溯和質量管理。2.3.4加強過程監(jiān)控對原材料處理過程進行實時監(jiān)控,保證處理方法、工藝參數等符合要求,提高產品質量。2.3.5建立原材料儲備制度根據原材料的季節(jié)性波動,建立原材料儲備制度,保障生產線的正常運轉。同時加強儲備原材料的質量管理,防止原材料變質。第三章食品加工技術3.1蔬菜加工技術蔬菜加工技術是保障食品安全、提高蔬菜附加值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蔬菜加工主要包括清洗、切割、漂燙、冷卻、干燥、包裝等步驟。蔬菜清洗是加工過程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目的是去除蔬菜表面的泥土、微生物和農藥殘留。清洗設備通常采用高壓水槍、超聲波清洗機等,同時可結合化學清洗劑提高清洗效果。蔬菜切割技術對蔬菜的形狀、大小和口感有重要影響。切割設備有切片機、切塊機、切條機等,根據不同蔬菜的特性和加工需求選擇合適的切割方式。蔬菜干燥和包裝技術對蔬菜的保質期和口感有重要影響。干燥設備有熱風干燥、真空干燥、冷凍干燥等,可根據蔬菜特性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干燥方式。包裝材料有塑料薄膜、復合材料等,需具備良好的阻隔性、保濕性和保鮮性。3.2水果加工技術水果加工技術同樣對提高水果附加值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水果加工主要包括清洗、去皮去核、切片、護色、干燥、包裝等環(huán)節(jié)。水果清洗是去除表面污物、微生物和農藥殘留的關鍵步驟。清洗設備有高壓水槍、滾筒式清洗機等,可結合化學清洗劑提高清洗效果。去皮去核和切片技術對水果的形狀、口感和營養(yǎng)成分有重要影響。去皮去核設備有機械式、氣流式等,切片設備有圓盤式、帶式等。根據水果種類和加工需求選擇合適的加工方式。護色環(huán)節(jié)是為了保持水果原有的色澤,防止褐變。護色方法有化學護色、物理護色等,如采用檸檬酸、抗壞血酸等化學物質進行護色。干燥和包裝技術對水果的保質期和口感有重要影響。干燥設備有熱風干燥、真空干燥、冷凍干燥等,包裝材料有塑料薄膜、復合材料等,需具備良好的阻隔性、保濕性和保鮮性。3.3畜產品加工技術畜產品加工技術涉及肉類、乳制品、蛋類等加工過程,對提高畜產品附加值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畜產品加工主要包括屠宰、分割、熟制、干燥、發(fā)酵、包裝等環(huán)節(jié)。屠宰環(huán)節(jié)需遵循嚴格的衛(wèi)生規(guī)范,保證畜產品安全。屠宰設備有氣動式、電動式等,根據屠宰規(guī)模和畜種選擇合適的設備。分割技術對肉類的形狀、大小和口感有重要影響。分割設備有手工分割、機械分割等,根據加工需求選擇合適的分割方式。熟制環(huán)節(jié)包括煮、烤、蒸等加工方法,對肉類的口感、營養(yǎng)成分和保質期有重要影響。熟制設備有蒸汽爐、烤箱等,根據肉類種類和加工需求選擇合適的熟制方式。干燥和發(fā)酵技術對畜產品的保質期和口感有重要影響。干燥設備有熱風干燥、真空干燥、冷凍干燥等,發(fā)酵過程需控制適宜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以保證發(fā)酵產品的品質。畜產品包裝技術對產品的保質期、口感和衛(wèi)生安全有重要影響。包裝材料有塑料薄膜、復合材料等,需具備良好的阻隔性、保濕性和保鮮性。第四章糧油加工技術4.1糧食加工技術糧食加工技術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高糧食利用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糧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小麥、玉米等谷物的加工。以下是糧食加工技術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4.1.1脫殼與去皮糧食加工的第一步是脫殼與去皮。脫殼是將谷物的外殼去除,去皮則是將谷物的皮層去除。脫殼與去皮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糧食的純凈度和口感。4.1.2粉碎與研磨粉碎與研磨是將糧食加工成粉末的過程。粉碎是將糧食破碎成較小的顆粒,研磨則是將糧食顆粒磨成更細的粉末。粉碎與研磨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糧食的消化吸收率。4.1.3蒸煮與烘干蒸煮是將糧食加熱至一定程度,使其熟化的過程。烘干則是將糧食中的水分去除,以便于儲存。蒸煮與烘干是保證糧食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4.1.4配方與調制根據不同食品的要求,將糧食與其他原料進行合理配比,經過調制,制成各種食品。配方與調制是糧食加工技術的核心環(huán)節(jié)。4.2油料加工技術油料加工技術是指將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大豆等加工成食用油的過程。以下是油料加工技術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4.2.1剝殼與破碎剝殼是將油料作物的外殼去除,破碎則是將油料作物破碎成較小的顆粒。剝殼與破碎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油料的提取效率。4.2.2壓榨與浸出壓榨是將油料作物中的油脂通過機械壓力擠出,浸出則是利用有機溶劑將油料作物中的油脂提取出來。壓榨與浸出是油料加工的核心環(huán)節(jié)。4.2.3精煉與調制精煉是將提取出的油脂進行凈化處理,去除雜質和有害物質。調制是根據不同用途,將油脂與其他原料進行合理配比,制成各種食用油。精煉與調制是保證油脂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4.3糧油產品的質量控制糧油產品質量控制是保證糧油產品安全、營養(yǎng)、可口的重要措施。以下是糧油產品質量控制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4.3.1原料驗收與檢測對原料進行嚴格的驗收與檢測,保證原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不合格的原料不得進入生產環(huán)節(jié)。4.3.2生產過程控制加強對生產過程的監(jiān)控,保證生產工藝、設備運行正常。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把控,防止污染和品質下降。4.3.3產品檢驗與監(jiān)測對成品進行檢驗,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定期對產品進行監(jiān)測,了解產品質量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生產工藝。4.3.4貯存與運輸管理加強對糧油產品的貯存與運輸管理,保證產品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不受污染、不變質。遵循相關法規(guī),保證產品安全到達消費者手中。第五章茶葉加工技術5.1茶葉的采摘與制作茶葉的采摘與制作是茶葉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到茶葉的質量和口感。采摘時間對茶葉的品質具有重要影響。一般而言,春季是茶葉的最佳采摘期,此時茶葉的口感鮮爽,營養(yǎng)價值高。采摘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采摘標準: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嫩芽,保證茶葉的嫩度和品質。(2)采摘時間:早晨采摘,避免陽光直射,以保持茶葉的新鮮度。(3)采摘方法:輕采輕放,避免損傷茶葉。采摘后的茶葉需進行制作,主要包括萎凋、揉捻、發(fā)酵、烘干等環(huán)節(jié)。以下是各環(huán)節(jié)的簡要介紹:(1)萎凋:將采摘的茶葉攤放在通風陰涼處,使茶葉失去部分水分,有利于提高茶葉的香氣和口感。(2)揉捻:通過揉捻使茶葉的細胞破碎,有利于茶葉的發(fā)酵和提取。(3)發(fā)酵:茶葉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經過微生物作用,產生特有的香氣和口感。(4)烘干:將發(fā)酵后的茶葉進行烘干,使茶葉失去大部分水分,便于保存。5.2茶葉的加工方法茶葉加工方法繁多,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加工方法:(1)綠茶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殺青、揉捻、烘干等環(huán)節(jié)。殺青是為了破壞茶葉中的酶活性,保持茶葉的綠色。(2)紅茶加工方法:包括萎凋、揉捻、發(fā)酵、烘干等環(huán)節(jié)。紅茶的發(fā)酵時間較長,使茶葉呈現出紅色特征。(3)烏龍茶加工方法: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包括萎凋、搖青、揉捻、烘干等環(huán)節(jié)。烏龍茶的發(fā)酵程度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4)白茶加工方法:主要包括萎凋和烘干兩個環(huán)節(jié)。白茶的發(fā)酵程度較低,保留了茶葉的原始風味。5.3茶葉的質量評價與檢測茶葉的質量評價與檢測是保證茶葉品質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下從幾個方面介紹茶葉的質量評價與檢測:(1)外觀評價:觀察茶葉的形狀、色澤、大小等特征,判斷茶葉的成熟度和加工工藝。(2)香氣評價:聞取茶葉的香氣,判斷茶葉的品種和發(fā)酵程度。(3)口感評價:品嘗茶葉的滋味,判斷茶葉的口感、回味等特征。(4)內含物檢測:通過實驗室檢測茶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等內含物的含量,評價茶葉的營養(yǎng)價值和品質。(5)衛(wèi)生指標檢測:檢測茶葉中的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保證茶葉的衛(wèi)生安全。第六章藥材加工技術6.1藥材的采收與加工6.1.1藥材的采收藥材的采收是藥材加工的第一步,正確的采收方法對于保證藥材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藥材的采收應根據藥材的生長周期、藥用部位、生長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以下為幾種常見藥材的采收方法:(1)根類藥材:應在植株成熟期,即秋季或初冬進行采收。此時,根部的有效成分含量較高。(2)莖葉類藥材:應在植株生長旺盛期,即夏季或秋季進行采收。(3)花類藥材:應在花盛開期進行采收,以保證藥材的有效成分含量。(4)果實類藥材:應在果實成熟期進行采收,此時果實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6.1.2藥材的加工藥材加工主要包括干燥、切割、篩選、炮制等環(huán)節(jié)。(1)干燥:將采收的藥材進行干燥處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保證藥材的穩(wěn)定性。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人工干燥等。(2)切割:將干燥后的藥材進行切割,以便于制劑和煎煮。切割方法有切片、切丁、切段等。(3)篩選:對加工后的藥材進行篩選,去除雜質和不合格品。(4)炮制:根據藥材的特性和臨床應用需求,對藥材進行炮制處理,以提高藥材的藥效。6.2藥材的炮制技術6.2.1炮制方法藥材炮制方法主要包括炒、炙、蒸、煮、煅、燒等。(1)炒:將藥材與炒熱的砂或滑石粉共同炒制,以達到減毒、增強藥效的目的。(2)炙:將藥材與蜂蜜、醋、酒等輔料共同炒制,以改變藥材的性質和增強藥效。(3)蒸:將藥材與輔料共同蒸制,以改變藥材的性質和增強藥效。(4)煮:將藥材與輔料共同煮制,以達到減毒、增強藥效的目的。(5)煅:將藥材進行高溫煅燒,以改變藥材的性質和增強藥效。(6)燒:將藥材進行直接燃燒,以去除雜質和增強藥效。6.2.2炮制工藝藥材炮制工藝應根據藥材的特性和臨床需求進行選擇。炮制工藝包括:(1)清潔:對藥材進行清潔處理,去除雜質和不合格品。(2)熱處理:對藥材進行炒、炙、蒸、煮等熱處理,以改變藥材的性質和增強藥效。(3)輔料處理:對藥材與輔料進行混合,以改變藥材的性質和增強藥效。(4)干燥:將炮制后的藥材進行干燥處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6.3藥材的質量控制與檢測6.3.1質量控制藥材質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采收質量:保證藥材的采收質量,包括藥用部位、生長環(huán)境、采收時間等。(2)加工質量:保證藥材的加工質量,包括干燥、切割、篩選、炮制等環(huán)節(jié)。(3)炮制質量:保證藥材炮制后的質量,包括炮制方法、工藝、輔料等。(4)貯藏質量:保證藥材在貯藏過程中的質量,包括濕度、溫度、防蟲、防霉等。6.3.2檢測方法藥材檢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顯微鏡檢測:通過顯微鏡觀察藥材的形態(tài)、組織結構等特征,以鑒別藥材的真?zhèn)?。?)理化檢測:通過化學、物理方法檢測藥材的有效成分含量、雜質等指標。(3)藥效檢測:通過藥效實驗檢測藥材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價值。(4)質量標準檢測:根據藥材的質量標準,對藥材進行檢測,以保證其符合規(guī)定要求。第七章畜產品加工技術7.1肉類加工技術肉類加工技術在保證食品安全、提高產品附加值及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肉類加工主要包括肉的預處理、屠宰、分割、熟處理及包裝等環(huán)節(jié)。在預處理環(huán)節(jié),需對原料肉進行清洗、修整和分級。清洗是為了去除肉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修整則是為了去除不合格的部分,分級則是按照質量、大小和部位對肉進行分類。屠宰環(huán)節(jié)需遵循衛(wèi)生、人道和高效的原則。首先進行麻醉,以減少動物的痛苦。然后進行放血、褪毛、去內臟等操作,最后對肉體進行清洗和消毒。分割環(huán)節(jié)是將肉體按照部位進行切割,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分割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肉的衛(wèi)生和質量。熟處理環(huán)節(jié)包括煮、烤、炸等烹飪方法。烹飪過程中,要控制好火候、時間和溫度,以保證肉類食品的口感、營養(yǎng)價值和安全性。包裝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延長肉類產品的保質期,防止微生物污染。常見的包裝方法有真空包裝、氣調包裝和冷藏保鮮等。7.2乳制品加工技術乳制品加工技術是將牛奶、羊奶等原料乳轉化為各種乳制品的過程。乳制品加工主要包括預處理、標準化、殺菌、發(fā)酵、成型、冷卻、包裝等環(huán)節(jié)。預處理環(huán)節(jié)包括原料乳的接收、過濾、標準化和均質化。接收時要檢查原料乳的質量,過濾是為了去除雜質,標準化是為了調整原料乳的成分比例,均質化則是為了提高乳制品的口感和穩(wěn)定性。殺菌環(huán)節(jié)是為了殺死原料乳中的微生物,防止腐敗。常見的殺菌方法有巴氏殺菌、高溫短時殺菌和超高溫殺菌等。發(fā)酵環(huán)節(jié)是將乳制品中的乳糖轉化為乳酸,使產品具有特殊的風味和口感。常見的發(fā)酵劑有乳酸菌、酵母菌等。成型環(huán)節(jié)是將發(fā)酵后的乳制品進行成型,如制成奶酪、酸奶等。成型方法有凝固成型、切割成型和涂抹成型等。冷卻環(huán)節(jié)是為了降低乳制品的溫度,減緩微生物的生長速度,延長保質期。包裝環(huán)節(jié)是為了防止乳制品受到污染,保持產品的衛(wèi)生和質量。常見的包裝方法有真空包裝、無菌包裝和冷藏保鮮等。7.3蛋品加工技術蛋品加工技術主要包括雞蛋、鴨蛋等蛋類的清洗、消毒、分級、包裝和深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清洗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去除蛋殼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保證蛋品衛(wèi)生。消毒環(huán)節(jié)則是為了殺死蛋殼表面的微生物,防止污染。分級環(huán)節(jié)是根據蛋的大小、重量和品質進行分類。分級后的蛋品可以進行包裝,常見的包裝方法有紙箱包裝、塑料托盤包裝等。深加工環(huán)節(jié)是將蛋品轉化為各種加工產品,如皮蛋、咸蛋、蛋粉等。皮蛋加工主要包括原料蛋的選擇、腌制、包裹和成熟等步驟。咸蛋加工則是將蛋品浸泡在鹽水中,經過一定時間后取出,清洗干凈即可。蛋粉加工是將蛋品進行干燥、研磨和混合,制成粉末狀產品。在蛋品加工過程中,要注重衛(wèi)生和質量控制,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營養(yǎng)價值。第八章水產品加工技術8.1水產品的處理與加工8.1.1水產品的預處理水產品的預處理是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清洗、去內臟、去頭尾、去皮、去鱗等步驟。預處理的目的在于去除水產品中的雜質和異味,保證產品的衛(wèi)生安全。(1)清洗:采用清水或鹽水清洗水產品,去除表面泥沙、雜質和部分微生物。(2)去內臟:將水產品解剖,取出內臟,避免污染肉質。(3)去頭尾:根據加工需求,去除水產品的頭尾部分。(4)去皮:將水產品的皮膚剝離,減少腥味和雜質。(5)去鱗:采用去鱗機或手工去鱗,去除水產品表面的鱗片。8.1.2水產品的加工方法水產品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蒸煮:將水產品放入蒸煮設備中,用蒸汽或水煮的方式進行加工,使肉質熟透,便于食用。(2)燒烤:將水產品串在燒烤架上,用炭火或電烤的方式進行加工,使肉質鮮嫩、香辣可口。(3)炸制:將水產品裹上面糊,放入油中炸至金黃,口感酥脆。(4)煮制:將水產品與調料一起燉煮,使肉質鮮嫩、湯汁濃郁。(5)腌制:將水產品用調料腌制,使肉質入味,便于保存。8.2水產品的冷藏與保鮮8.2.1冷藏技術冷藏技術是水產品保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冷藏庫:將水產品存放在溫度為0℃至4℃的冷藏庫中,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延長產品的保質期。(2)冷藏柜:采用冷藏柜對水產品進行冷藏,便于零售商和消費者使用。(3)冷藏鏈:在水產品的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保持產品在低溫環(huán)境下,保證產品質量。8.2.2保鮮技術保鮮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真空包裝:將水產品放入真空包裝袋中,抽出空氣,使產品與氧氣隔離,延長保質期。(2)氣調包裝:通過調整包裝內的氣體組成,降低氧氣濃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長。(3)化學保鮮:采用食品級化學物質,如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等,對水產品進行防腐處理。(4)生物保鮮:利用生物活性物質,如抗菌肽、溶菌酶等,對水產品進行保鮮。8.3水產品的質量檢測與評價8.3.1感官檢測感官檢測是評價水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色澤、氣味、口感等方面的評價。檢測人員需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驗,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8.3.2理化檢測理化檢測是對水產品中的營養(yǎng)成分、有害物質、微生物等進行分析,以評價產品的安全性和營養(yǎng)價值。常用的理化檢測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等。8.3.3微生物檢測微生物檢測是對水產品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進行定量分析,以評價產品的衛(wèi)生狀況。常用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有平板計數法、MPN法等。通過以上檢測與評價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水產品的質量,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yōu)質的水產品。第九章飼料加工技術9.1飼料原料的加工飼料原料加工是飼料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對原料進行清洗、破碎、烘干、熟化等處理。以下對幾種常見飼料原料的加工方法進行詳細介紹。9.1.1糧食類原料的加工糧食類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麥、大麥等。加工過程中,首先進行清洗,去除雜質和灰塵,然后進行破碎處理,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對于含水量較高的糧食,還需要進行烘干處理,降低水分含量,以保證飼料的質量。9.1.2蛋白質類原料的加工蛋白質類原料包括豆餅、魚粉、肉骨粉等。這類原料的加工主要目的是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加工過程中,通常采用烘干、熟化和破碎等方法。對于魚粉等易變質原料,還需進行防腐處理。9.1.3礦物質和維生素類原料的加工礦物質和維生素類原料主要包括石粉、骨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等。這類原料的加工主要是進行粉碎和混合,使其均勻分布于飼料中,提高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9.2配合飼料的加工配合飼料是將多種飼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以滿足動物營養(yǎng)需要的飼料。配合飼料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驟:9.2.1配方設計根據動物的營養(yǎng)需求和原料的營養(yǎng)成分,設計合理的飼料配方。配方設計應遵循營養(yǎng)平衡、原料搭配合理、成本效益高等原則。9.2.2原料采購與儲存按照配方采購原料,并進行妥善儲存,以保證原料的新鮮度和質量。9.2.3混合將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進行混合,保證飼料營養(yǎng)成分的均勻分布。9.2.4制粒將混合好的飼料進行制粒處理,以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和消化吸收率。9.2.5包裝與儲存將制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