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試題】第1頁,共5頁漯河市召第二高級中學學校專業(yè)班級姓名學校專業(yè)班級姓名座號※※※※※※※※※※※※※※※※※※※※※※密封線內不得答題※※※※※※※※※※※※※※※※歷史試卷(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總得分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相繼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王朝—秦朝。下列屬于秦朝鞏固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措施是()A.實行禪讓制 B.建立宗法制 C.采用分封制 D.推行郡縣制2.公元前138年,張騫應募任使西域者,于長安出發(fā),經匈奴,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前126年,張騫逃回漢朝。其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聯(lián)合大月氏共擊匈奴 B.加強與西域經濟交流C.開辟著名的絲綢之路 D.聯(lián)合匈奴平七國之亂3.北魏吏部尚書崔亮說:“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書,尚書據(jù)狀,量人授職,此乃與天下群賢共爵人也”??梢娋牌分姓剖怯芍菘ぶ姓撠熗扑],將各品第人物的詳情上報吏部,再由吏部授予職位。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是對察舉制的繼承和發(fā)展B.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C.使人才選拔制度趨于完善D.使選官用人之權脫離了君權4.公元659年,唐朝蘇敬等23人奉敕,以《本草經集注》為基礎,增補注文與新藥,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頒布的藥典。這部藥典是()A.《唐本草》 B.《千金方》 C.《齊民要術》 D.《本草綱目》5.1644年3月19日,大順軍從正陽門、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大臣皆己逃散,崇楨帶著太監(jiān)王承恩上煤山望,最后自縊景山,史稱甲申之變。這一變局表明()A.清朝結束了明朝統(tǒng)治 B.瓦剌南下終結了明朝C.多爾袞打敗了李自成 D.明朝被農民起義推翻6.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的導論提到:“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毕铝锌萍汲删?,出現(xiàn)在宋代的有()A.雕版印刷術的出現(xiàn)B.郭守敬編定《授時歷》C.指南針應用于航海D.孫思邈完成《千金方》7.16-18世紀中期,強盛的中國是耶穌會士們口中稱頌的對象。18世紀晚期,在馬戛爾尼使團成員的著作中,他們已摒棄了之前歐洲對東方文明古國的向往之情,而是帶著優(yōu)越感來評判中國的一切。與早前歐洲耶穌會士們相比,馬戛爾尼使團成員對中國態(tài)度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廷腐敗損害自身國際形象B.英國使團成員的身份更高貴C.二者對東方文明了解的差異D.英國通過殖民擴張實力日盛8.中英《虎門條約》中規(guī)定:“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該條款()A.使中國獲得與英國對等貿易的待遇B.激化了西方列強彼此間的矛盾C.對中國的司法主權造成了嚴重破壞D.便利了英國擴大在中國的特權9.圖(左)為《點石齋畫報》上刊登的關于牙山戰(zhàn)役的圖畫。它是對戰(zhàn)斗宏大場面的全景再現(xiàn)。圖(右)來自1894年在日本出版的《日清戰(zhàn)爭畫報》。圖中上方矩形文字框中寫道:“大島旅團的士兵英勇奮戰(zhàn),將牙山的清軍駐兵打得潰不成軍?!边@兩幅圖片()A.說明中日兩國均在前線派駐記者B.說明牙山之戰(zhàn)真實歷史無從考證C.為了解甲午戰(zhàn)爭提供了可信史料D.為研究甲午戰(zhàn)爭提供了獨特視角10.20世紀初《革命方略》中說:“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材料中提到的“革命”()已有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目標B.推動了中國政治結構近代化C.使中國向西方學習發(fā)生質變D.結束了中國長期的封建專制11.明末清初,社會的劇烈動蕩,促進了思想界的活躍。其中,提出“工商皆本”和專制帝王為“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A.黃宗羲 B.徐光啟 C.王守仁 D.顧炎武12.19世紀70年代,社會上出現(xiàn)了官督商辦與官商合辦的民用股份制企業(yè),其中較著名的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此類型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A.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的目標B.強化國家的監(jiān)察職能C.有利于抵制西方的經濟侵略D.突破了學習西方器物的局限13.“美術經典中的黨史”是熱播的電視節(jié)目。節(jié)目中介紹過的四幅油畫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動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4.1918年,梁啟超游歷歐洲,回國后,他批評歐洲資本主義“乃系一種不自然之狀態(tài),并非合理之組織,現(xiàn)在雖十分發(fā)達,然已將趨末路,且其積重難返,不能挽救,勢必破裂?!绷簡⒊姆此迹ǎ〢.促使中國知識界全面回歸傳統(tǒng)文化B.反映了知識分子逐漸認同蘇俄革命C.率領知識界開始抵制西方文化入侵D.客觀上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5.圖4為1934—1936年革命根據(jù)地范圍的變化情況。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圖4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B.工農紅軍實現(xiàn)重大戰(zhàn)略轉移C.國共聯(lián)合抗戰(zhàn)的需要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16.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jù)”星星之火的歷史事件是()A.黨的民主革俞綱領的制定B.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C.井岡山革俞根據(jù)地的建立D.紅軍長征的勝利結束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世紀晚期,各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的過渡,帝國主義各國間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斗爭便更加激烈,而此時的中國成了各帝國主義國家瓜分殖民地的對象?!?9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掙脫外國資本主義和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為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1895年,中國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慘敗,日本逼迫中國簽訂極不平等的《馬關條約》?!罱K知識分子發(fā)起了戊戌變法運動。——摘編自馬冰《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背景的比較研究》材料二110年前,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發(fā)動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在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近代以來中國發(fā)生的深刻社會變革由此拉了序幕。這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先進分子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進行的一次偉大而艱辛探索?!暯健对诩o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戊戌變法的背景。(6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辛亥革命的意義。(6分)(3)上述兩次運動的最終結果如何?說明了什么?(2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是分封制崩潰、中央集權確立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鐵農具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廣,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代替。新興地主階級經濟實力增長,要求政治改革,建立地主階級統(tǒng)治。秦孝公嬴渠梁即位后,下令招賢決心圖強改革,商鞅自魏入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統(tǒng)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策略,深得孝公信任。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商鞅任左庶長,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軍功,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變法,秦國舊制度被徹底廢除,經濟得到了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逐漸成為七雄中最富強的集權國家,為秦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摘編自《商鞅變法》材料二北宋立國后,為了防止地方割據(jù),維護中央集權,官僚機構龐大臃腫;為穩(wěn)定社會秩序,抵御北方民族南侵,形成了龐大軍事體系,出現(xiàn)了冗員、冗兵、冗費,財政入不敷出,民眾負擔沉重,最終形成北宋積貧積弱局面。慶歷新政失敗后,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緩和,朝廷內外危機四伏,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開始變法,變法以發(fā)展生產,富國強兵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變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推進了軍隊建設,但由于用人不力及執(zhí)行偏差,變法帶來負面效果。元豐八年神宗死,子哲宗即位,起用司馬光為相,除置將法外全部被廢?!幾浴锻醢彩兎ā罚ǎ保└鶕?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變法在制度變革上的體現(xiàn),概括商鞅變法的必然性。(10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北宋中期面臨的社會問題,概括王安石為解決這些問題采取的措施。(8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漢武帝即位時,富商大賈勢力惡性膨脹,地方王國鑄幣泛溢。為此,政府頒行了五銖錢,由于這種錢幣制作精美,工藝精良,且具有一定的防偽性,遠非私鑄者能及,貨幣的混亂狀態(tài)被徹底剎住。對鹽的生產,全國設37個鹽官分別管理。鐵的做法也一樣,自開礦、斷冶、加工到發(fā)售,一概歸國家經營。此外,政府還加強對全國物價的掌控,打擊囤積居奇的現(xiàn)象,把富商大賈遷到都城附近或者邊遠地區(qū),使其喪失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摘編自曾昭英《漢武帝的經濟改革》材料二魏晉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把覓取人才的標準,無形中限制在門第的小范圍內,這便大錯了,唐代針對此弊,改成自由競選,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評定,把進仕之門擴大打開,經由個人各自到地方政府報名,參加中央之考試,這制度,大體來說,較以前是進步的。-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遂設四輔官。又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燮理無聞,何關政本,視前代宰執(zhí),迥乎異矣。成祖簡翰林官直文淵閣,參預機務,有歷升至大學士者。其時章疏直達御前,多出宸斷。儒臣入直,備顧問而已。-摘編自[清]張廷玉《明史》卷一〇九《宰輔年表一》(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漢武帝規(guī)范商品經濟發(fā)展的措施及主要目的。(8分)(2)據(jù)材料二指出“這制度”的名稱,并說明其較以前“進步”的理由。(6分)(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進的基本特點,結合相關史實加以說明。(6分)漯河市召第二高級中學學校專業(yè)班級姓名學校專業(yè)班級姓名座號※※※※※※※※※※※※※※※※※※※※※※密封線內不得答題※※※※※※※※※※※※※※※※歷史試卷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A5【答案】D【答案】C7.【答案】D8.【答案】D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C【詳解】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的民用企業(yè)是為了“求富”,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經濟侵略,C項正確;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的目標,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近代民用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與國家的監(jiān)察職能關系不大,排除B項;并沒有突破學習西方器物的局限,排除D項。故選C項。13.【答案】A【解析】略14.【答案】D【解析】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一戰(zhàn)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梁啟超游歷歐洲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問題暴露,他的反思將促使中國知識分子進行新的思想探索,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回歸傳統(tǒng)文化,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中國知識分子對蘇俄革命的態(tài)度,排除B項;材料只是反映了一戰(zhàn)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引起了中國知識界的反思,不能說明“知識界開始抵制西方文化入侵”,排除C項。15.【答案】B【解析】據(jù)材料圖片中延安以及1934—1936年的時間可知,這一根據(jù)地變化是因為長征勝利,紅軍三大主力的到來,故選B項;據(jù)材料可知,西安事變的發(fā)生是在1936年12月,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jù)所學可知,國共聯(lián)合抗戰(zhàn)是從1937年開始,而材料時間是1934—1936,此時正值國共對峙時期,排除C項;據(jù)所學可知,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16.【答案】C【解析】略【答案】特點:剿撫并用,和戰(zhàn)柑間;設置羈縻府州,因俗而治;民族政策具有多元性和延續(xù)性。(6分)(2)主要措施:武力征服;設置地方行政機構;和親;冊封。(4分,任答兩點即可)意義: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fā)展;促進了邊疆開發(fā)和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