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1-4單元全冊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39/wKhkGWewB9OAVeBVAAFOa33AIzg036.jpg)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1-4單元全冊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39/wKhkGWewB9OAVeBVAAFOa33AIzg0362.jpg)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1-4單元全冊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39/wKhkGWewB9OAVeBVAAFOa33AIzg0363.jpg)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1-4單元全冊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39/wKhkGWewB9OAVeBVAAFOa33AIzg0364.jpg)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1-4單元全冊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5/39/wKhkGWewB9OAVeBVAAFOa33AIzg03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
1-4單元全冊試題
目錄
第一單元歷史坐標上的沉思1宋詞二首習題
第一單元歷史坐標上的沉思2六國論習題
第一單元歷史坐標上的沉思3阿房宮賦習題
第一單元歷史坐標上的沉思單元測評
第二單元美的真諦4滕王閣序習題
第二單元美的真諦5米洛斯的維納斯習題
第二單元美的真諦6新詩二首習題
第二單元美的真諦單元測評
第三單元洞察世道滄桑7林黛玉進賈府習題
第三單元洞察世道滄桑8雷雨習題
第三單元洞察世道滄桑單元測評
第四單元建構(gòu)精神家園9報任安書習題
第四單元建構(gòu)精神家園10富有的是精神習題
第四單元建構(gòu)精神家園單元測評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第一單元歷史坐標上的沉思
1宋詞二首
課后一起鞏固
隨堂演練
一、課文精讀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第廣2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
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橘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
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p>
A.“亂石穿空”三句,運用比擬手法,展現(xiàn)出有聲有色富有動感的畫面。
B.“小喬初嫁了”寫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襯出周瑜年輕有為,志得意滿。
C.上片抒發(fā)對英雄偉業(yè)不滅的贊嘆,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
D.此詞善用襯托,比如用“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杰”來反襯周瑜。
E.這首詞氣勢磅礴,格調(diào)豪放,以大手筆描寫開闊的背景、大戰(zhàn)的場面。
甌C項,下片作者不僅慨嘆自身的功業(yè)無成,還有豁達的自我解脫;D項,“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
杰”是正襯周瑜。
|答案|CD
2.簡要分析上片的景物描寫。
畫注詞里的寫景用詞洗練生動,著墨不多,卻能表現(xiàn)出氣勢雄偉的“江山如畫”的景象。
參考答案|在寫景方面,如“亂石穿空”寫山勢險峻,“驚濤拍岸”寫巨浪驚險,”卷起千堆雪”寫江水洶涌
澎湃,這三句描寫江山氣勢,有聲有色。
(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第3~4題。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
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
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3.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p>
A.用“千古”修飾“江山”,表現(xiàn)出深沉的古今興亡之感,蘊含著對南宋國勢日益衰微的深切憂慮。
B.“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既贊美歷史上的孫權(quán),更為現(xiàn)實中沒有孫權(quán)這樣的英雄而深表遺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一句,以韓偏胄草率北伐的歷史教訓I,警告劉義隆切勿草率出兵。
D.“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表達當時再也找不到像廉頗這樣的大將而產(chǎn)生的痛惜心情。
E.詞中表現(xiàn)了作者對祖國深沉的愛,對英雄業(yè)績的強烈向往,在藝術(shù)風格上顯得豪放悲壯,沉郁蒼涼。
畫C項,借劉義隆北伐失敗的歷史教訓,意在提醒南宋朝廷要做好北伐的充分準備,不能草率從事,免蹈歷
史覆轍;D項,用廉頗的故事,含蓄地表達自己不被重用的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答案|CD
4.說說這首詞的構(gòu)思脈絡(luò)。
1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畫“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從觀賞古跡起筆;“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
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接著寫古代的人物及事件詠史寄意,借古諷今;“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
否?”最后以典故作結(jié),抒發(fā)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
參考答案I從觀賞古跡起筆;接著寫古代的人物及事件,詠史寄意,借古諷今;最后以典故作結(jié),抒發(fā)自己壯志
未酬的感慨。
二、語言運用
5.同是豪放派詞人,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時代背景,使蘇軾與辛棄疾的豪放風格迥異。下面一段文字對
他們進行了比較評價,請補寫空缺的內(nèi)容,要求句式與橫線上的句子保持一致。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樂觀、曠達,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豪放、沉郁。如果
說蘇軾是儒雅曠達的學者,辛棄疾則是;如果說蘇軾是瀟灑出塵的白鶴,辛棄疾則
是O
gg]此題屬于仿寫題。首先弄清楚語段的主旨是比較評價蘇軾與辛棄疾;然后分析語境,補寫的語句須和上
一句句式保持一致。
答菱示例心系家y的英雄志高念遠的蒼鷹
6.(1導(dǎo)學號96914001閱讀下面一幅漫畫,回答后面的問題。
時間都去哪兒啦
(1)用簡潔的語言介紹這幅漫畫的內(nèi)容。
畫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下畫面的內(nèi)容,也就是對畫面內(nèi)容進行說明,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說明時要注意
其中的順序,同時要注意不能遺漏。
區(qū)翌嵬畫面中一個青年跪在一個巨大的手機旁,驚恐地伸出雙手想要留住從前上方的鐘表上落下的數(shù)字,
但這些數(shù)字都被手機上顯示的微信界面吸了進去。
(2)試闡述作者設(shè)計這幅漫畫的用意。
解畫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分析漫畫所要表達的意思,再用簡潔的語言加以闡釋。
參翌更|這幅漫畫揭示了一些人將所有時間都用于手機上網(wǎng)的現(xiàn)象,呼吁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機之中而使時
間白白流逝。
課時作業(yè)
一、基礎(chǔ)鞏固
L下面加點詞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羽扇饗巾(guan)titt(qianglu)
故卒(14i)浪港I盡(tao)
B.舞榭歌臺(xi。)尋覓(mi)
尋常巷型(mb)佛理(U)
C.一尊(zun)的江月(Ui)
金戈鐵馬(g。)羸弱(ying)
2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D.羞雅(nan)對峙(zhi)
縱橫碑闔(hd)千鈞一發(fā)(f&)
麗]C項,“羸”應(yīng)讀“1包”。
|答案|C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婉約辭藻烽火良晨美景
B.遙想故壘佛貍驚濤拍岸
C.巷陌魯謁彌望曉風殘月
D.漂泊喜雀倉皇灰飛煙滅
解析A項,“晨”應(yīng)為“辰”;c項,“藹”應(yīng)為“靄”;D項,“雀”應(yīng)為“鵲”。
答案|B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拿西邊壘:城堡
B.一尊還跟江月酎:把酒灑在地上以示祭奠
C.舞榭歌臺榭:高土臺上的房子
D.可攀回首堪:能夠
麗D項,堪,忍受。
答案|D
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灌人物
②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③烽火揚州隆
④除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畫第一個“風流”意為杰出、英俊、有才華;第二個指風流余韻。第一個“路”為宋代行政區(qū)劃名,相當
于現(xiàn)在的省;第二個指人生之路。
|答案|c
三、閱讀鑒賞
〈〕導(dǎo)學號9691400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第5?6題。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簽①,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回①兜整:俗語叫頭盔,詞中借指兵土。
5.下列對該詩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詩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中的“曹劉”指的是曹操和劉禪。
B.這首詞通篇三問三答,互相呼應(yīng)。風格明快,氣魄闊大,盡顯豪放風格。
C.“不盡長江滾滾流”,借用杜甫《登高》詩句,感嘆千古興亡無盡無休,一如江水滾滾東流。
D.這首詞,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無能。
3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E.“生子當如孫仲謀”,還含蓄深刻地進行了諷刺。意在言外,耐人尋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畫A項,應(yīng)指曹操和劉備;E項,“還含蓄深刻地進行了諷刺”說法不當。
6.整首詞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函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時要結(jié)合寫作背景及主旨概括。
參考答案|表達了詞人對朝廷不但不能光復(fù)神州,甚至連江南也快保不住的強烈不滿,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
愛國情感和想要建功立業(yè)的抱負。
三、語言運用
7.把下面的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
①故要識西湖,但看西子;要識西子,但看此詩。
②“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
③余謂此詩又是為西子寫生也。
④東坡又有詩云:
⑤“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⑥識者謂此詩已道盡西湖好處。
⑦東坡酷愛西湖,嘗作詩云:
麗此題考查語句的連貫。先確定首句⑦,再組合語段:⑤⑥,④②③,最后很自然地得出尾句①。
參考答案份⑤⑥④②③①
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
個字。
今天為什么還要讀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主要是文化傳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拋棄自己的民族文化傳
統(tǒng),那么閱讀代表自己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典范性文本,①。其意義又不止
于此。就個人的修養(yǎng)而言,閱讀經(jīng)典文本是使閱讀者經(jīng)歷一番文化濡染的過程,它可以改變?nèi)说臍赓|(zhì)。受傳
統(tǒng)文化熏陶比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較少的人,②。很多人都發(fā)生氣質(zhì)
的變化,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就會隨之發(fā)生變化。所以閱讀本民族的文化經(jīng)典在個人,可以改變氣質(zhì);對社
會而,言③o
解畫作答此題,要在通讀所給文段的基礎(chǔ)上進行。一方面要弄明白文段的大概內(nèi)容,對每個層次的內(nèi)容進行
概括歸納;另一方面要把握語段的行文思路。
慘考答案I①就是傳承文化的必要方式②其氣質(zhì)風度是截然不同的③可以轉(zhuǎn)變風氣
4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2六國論
課后一起鞏固
.I---------------------------------隨堂演練
一、課文精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
六國珍
芬沏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騀1: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日:不賂者以
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日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道俅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
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生艱冬,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
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己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
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火殆盡
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
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害(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
又在六國下矣。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C.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畫句式“以……”"以……”為對偶句,根據(jù)對偶句上下句斷句的一致性可確定答案為A項。
|答案|A
2.下列對文章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散文的一種,以論證為主,其特點是善于說理,可分史論和政論兩種。
B.蘇洵,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并稱為“三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C.諸侯,古代中央政權(quán)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tǒng)稱。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先祖父,“先”是對死去的長輩的敬稱,“祖父”指祖輩、父輩。
麗B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韓愈。
答案[B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宗明義,起筆即提出了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先用雙重否定,既而又自為設(shè)問,從而使這一論
斷更加鮮明突出。
B.在第二、三段里,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5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C.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論述賂秦之害的基礎(chǔ)上用巧妙的引用,精當?shù)谋扔?,形象地說明了賂秦必致滅亡的道
理,從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論點。
D.文章通過諸侯割地賂秦而造成雙方土地消長的鮮明對比,證明了“賂”的損失遠遠不及戰(zhàn)爭的損失。
甌D項,證明了“賂”的損失遠遠超過戰(zhàn)爭的損失。
ggD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或日: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日: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婁翌](1)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難道全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由于賄賂秦國
的國家而滅亡。因為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去了其他國家強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單獨保全。
(2)況且,燕趙兩國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將要全部消滅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
而滅亡,實在是不得已。
二、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5?6題。
野泊對月有感?
周莘
可憐江月亂中明,應(yīng)識逋逃病客情。
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
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
欲問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縱橫。
回①本詩約作于北宋滅亡、南宋初建之際。②行朝,指朝廷遷移不定。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律詩是一種詩歌體裁,盛行于唐代,屬于古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
名。
B.首聯(lián)承題,上句切合題目“野泊對月”的內(nèi)容,下句點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難在外,漂泊無
家,故有“野泊”。
C.本詩頷聯(lián)與杜甫《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一聯(lián)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開闊,
情感悲壯。
D.詩歌頷聯(lián)上句寫動景,下句寫靜景。詩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橫斜,耳畔傳來岳陽城凄涼的角聲。
動靜結(jié)合,渲染了空茫凄涼的意境。
E.頸聯(lián)寫了酒化成過客之淚如愁緒滴濺,浪花仿佛卷動歸鄉(xiāng)之心使人喑自驚嘆的內(nèi)容,與尾聯(lián)共同表現(xiàn)了
“野泊”時所思、所感、所痛。
麗]A項,“律詩”應(yīng)為“近體詩”;D項,上句寫靜景,下句寫動景。
|答案[AD
6.詩的最后兩聯(lián)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畫分析詩人情感,應(yīng)抓住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或句子,一般是抒
情性或議論性的句子。同時結(jié)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
參考答案|①漂泊思歸之情。“酒添客淚”寫出了詩人身在客中,不由傷感落淚,想要借酒澆愁,依舊愁心難
抑,“歸心”則透露了詩人的思歸之情。②憂國傷時之情?!坝麊栃谐ⅰ币痪浔憩F(xiàn)了詩人對朝廷的
關(guān)切,“眼中群盜尚縱橫”一句則勾勒了到處兵荒馬亂的景象。
?I------------------------------------------------------------課時作業(yè)
一、基礎(chǔ)鞏固
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注音,全正確的一項是()
6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①弊在賂秦(lu6)②率賂秦耶(shudi)
③思旗先祖父(ju6)④攀霜露(bU)
⑤怛牧以讒誅(ji)⑥為國者(wgi)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②③⑤D.①④⑥
畫此題考查字音識記?!百T”應(yīng)讀作“1?!?,“暴”應(yīng)讀作“pU”,“為”在此處讀作“w6i”。
|答案t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思聯(lián)先祖父厥:其,他的,他們的
B.率賂秦耶率:一律,一概
C.勝負之藜數(shù):次數(shù)
D.陽牧以讒誅洎:及,到
麗]C項,數(shù):天數(shù),命運。
|答案|C
3.從詞類活用的角度,選出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A.個則獲邑,木則得城
B.目削月割,以趨于亡
C.不能容于邁亞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遜由項,名詞作狀語,A、C、D三項為形容詞作名詞。
4.下列句中的“以”字,與“不賂者以賂者喪”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C.舉噠予人,如棄草芥
D.洎牧以讒誅
麗例句中的“以”和D項中的“以”均釋為“因為”;A項中“以”釋為“憑借”;B項中“以”釋為
“才”;C項中“以”釋為“把”。
§£][)
二、閱讀鑒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題。
六國論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
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
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中奉之諸
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南默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
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7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魂,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
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
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
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攘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
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
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
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般敗紗,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
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B.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C.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D.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己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函解題時,首先通讀語段,把握主要內(nèi)容。然后借助斷句技巧和關(guān)鍵詞語進行初步排除錯誤選項。由語段
中的“矣”為句末語氣詞,可排除D項。由“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的語意來看,“秦兵未出”與
“而天下諸侯己自困矣”應(yīng)是對應(yīng)的,說的是“秦兵”與“天下諸侯”的行為,故可排除B、C兩項。
|答案上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山東”在戰(zhàn)國時,指函谷關(guān)、靖山以東的地區(qū)。
B.”而韓、魏乘之于后”中的“乘”指四馬一車。古代四馬一車為一乘。
C.商鞅,衛(wèi)國人,戰(zhàn)國時政治家。主張重農(nóng)抑商,他在秦國的改革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chǔ)。
D.“背盟敗約”中的“盟約”指結(jié)盟時訂立誓約或條約。
甌B項,“而韓、魏乘之于后”中的“乘”是指“追逐追擊”。
7.比較蘇洵與蘇轍的《六國論》,對兩篇文章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蘇轍明確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因此六國的正確策略應(yīng)該是“厚韓親魏以推秦”。
B.蘇洵說的“弊在賂秦”主要說韓、魏,韓、魏之所以“賂秦”,是因為與秦接壤,“為積威之所劫”,如果
各國照蘇轍說的“厚韓親魏”的辦法去做,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C.蘇洵認為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賂秦;蘇轍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六國沒有遠略,背盟敗約,自相殘殺。
可見父子二人的觀點不盡相同。
D.兩篇《六國論》均為史論文章,均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因此結(jié)尾都談到現(xiàn)實問題,委婉地告誡當朝者要
吸取歷史教訓。
麗D項,蘇洵的《六國論》采用借古諷今的方法,蘇轍的沒有采用。
|答案卜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D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2)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參考答案|(1)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他人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而韓、魏從后面偷襲它,這就是危險
的途徑啊。
(2)放棄小小的韓、魏,拿(他們)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順秦國呢?
參考譯文|我曾經(jīng)閱讀《史記》中的六國世家,私下里(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憑著五倍的土地,
十倍的民眾,決然向西進兵,去攻打蠟山以西的方圓僅千里的秦國,而最后竟不能免于滅亡。我常常替他們
8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深思遠慮,以為一定會有使他們自我保全的計策。因此我未嘗不責備當時六國的策士們,對禍患的考慮太疏
忽了,對利害的見識太短淺了,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勢??!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地區(qū),而是在韓、魏的國土;諸侯要和秦國爭
奪天下的目標,也不是放在齊、楚、燕、趙地區(qū),而是在韓、魏的領(lǐng)地。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
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東方)的要道,卻掩護著靖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是全
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的了。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建議征服韓國,商鞅被秦
國重用,就建議征服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歸順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
這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所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武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他人的國都,燕、趙在
前面抵擋它,而韓、魏從后面偷襲它,這就是危險的途徑啊??墒钱斍貒スゴ蜓?、趙時,卻不曾有韓、魏(在
后面偷襲)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
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放棄(此指“不幫助”)小小的韓、魏,拿(他們)去抵擋
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順秦國呢?韓、魏屈服而歸順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
動軍隊直達東方各國,而且讓全天下諸侯國都遭受到它的禍害。
韓、魏是沒有能力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nèi)プ钃跷鬟叺那貒?,所以不如親
近韓、魏來抵御秦國。(如果東方各國親近韓、魏,)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等國,
然后齊、楚、燕、趙等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lǐng)域內(nèi)保全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
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方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
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應(yīng)付一切情況了,
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運用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的小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
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使自己陷入困境了。以至于讓
秦國人能夠乘虛而入,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三、語言運用
9.()導(dǎo)學號96914003依照句意,續(xù)寫句子。
愛國是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一掬同情淚,愛國是蘇洵“”的諄諄告誡,愛
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先憂后樂。在嶄新的時代背景下,愛國是錢學森的千方
百計排除阻撓回到祖國;_;
____O
胸畫笫一個橫線處應(yīng)填寫蘇洵關(guān)心國家,勸諫當權(quán)者的話;后兩個橫線處應(yīng)選取新時代背景下的人物事例,
句式應(yīng)與例句大致相同。
答案示例I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愛國是姚明簽下的隨時聽從中國隊召喚的保證書愛國是殘疾運
動員金晶舍身對奧運火炬的護衛(wèi)
9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3阿房宮賦
課后一起鞏固
.I---------------------------------隨堂演練
一、課文精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
阿房宮斌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
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韁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
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
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世蟆陵婿,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
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
盡態(tài)極妍,綴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
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遮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輜卷,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
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
檻,多于“才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
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
六國之人,則遞?:世司至萬世向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
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B.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C.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成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畫結(jié)合句中的重點詞句斷句,如“戍卒叫”“函谷舉”是兩個句子,就應(yīng)排除C、D兩項?!岸笔沁B詞,
連接“不敢言”“敢怒”,由此確定答案。
ggB
2.下列對文章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賦,一種文體,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zhì)。其特點是“鋪采摘文,體物寫志”,側(cè)重于寫景,
借景抒情。
B.妃嬪媵婿,“妃”是帝王的妾,“嬪”“嫡”都是古代宮廷中的宮妃,地位比“妃”要高;“媵”是陪嫁
的侍女。
C.錨銖,古代重量單位,一錨等于六銖,一銖約等于后來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錨、銖連用,極言其細微。
D.九土,九土即九州?!熬胖荨弊钤缫娪凇队碡暋?,相傳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國
的代名詞。
畫|B項,“嬪”“婚”地位比“妃”低。
3.()導(dǎo)學號9691400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0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A.本文起筆就不同凡響,開頭12字不僅氣魄宏大,且含義深廣,耐人尋味。既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引出阿房
宮的修建,又寫出了秦始皇統(tǒng)一以后的縱心溢志,起到了總領(lǐng)全文、暗示主題的作用。
B.文中最后一句話的第一個、第二個、第四個“后人”意思相同,指秦以后的統(tǒng)治者,主要指唐統(tǒng)治者;第
三個“后人”指唐以后的人。
C.《阿房宮賦》先抑后揚,一抑一揚,由鼎盛時的轟轟烈烈到覆滅時的煙消云散,國亡族滅,兩者形成巨大的
落差,構(gòu)成心理張力,給人以震撼。
D.《阿房宮賦》兼具散文和詩的特點,前半部分鋪排描寫宮室的宏偉豪華和宮中生活的荒淫奢靡,為后半部
分的議論張本,意在揭露秦統(tǒng)治者的窮奢極欲,并借古諷今,諷諫當時統(tǒng)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麗1c項,“先抑后揚”“一抑一揚”說法不當,文章極力鋪排秦國鼎盛時期的轟轟烈烈,為了與后文形成
對比。
gg]c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參考答案|(1)滅掉六國的,是六國自己,并不是秦國;滅掉秦國的,是秦國帝王,并不是天下百姓。
(2)假使秦國統(tǒng)一后也能愛護六國的百姓,就會傳位到三世以至于萬世而永做國君,誰又能消滅他們
呢?
二、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5~6題。
旅宿
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首聯(lián)塑造了一位獨在異鄉(xiāng),沒有知音,專注孤獨,黯然傷神的詩人形象;全詩濃厚的思鄉(xiāng)之情也油然而生.
B.頷聯(lián)描繪出一幅寒夜孤客思鄉(xiāng)圖景:寒夜孤燈,詩人思念故鄉(xiāng)舊年往事;窗外孤雁鳴叫,屋里詩人深愁難
眠。
C.頸聯(lián)設(shè)想“家書到隔年”,虛實結(jié)合,想象奇特,表現(xiàn)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詩人因愁思難耐、歸家無望
而生出的怨恨。
I).尾聯(lián)勾勒出一幅家鄉(xiāng)美麗的生活圖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達出作者回鄉(xiāng)后面對家鄉(xiāng)美景的喜悅之情。
E.全詩情感至深,含蓄蘊藉,既抒發(fā)了詩人漂泊在外的落寞、凄涼的內(nèi)心情愫,也表達了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
畫X項,“家書到隔年”是實寫,不是虛寫;D項,根據(jù)詩歌的標題“旅宿”應(yīng)知漂泊在外,寫的景物是想
象歸鄉(xiāng)后的情景,而不是“作者回鄉(xiāng)后面對家鄉(xiāng)美景的喜悅之情”.
ggCD
6.()導(dǎo)學號96914005請從虛實的角度鑒賞這首詩的頸聯(lián)。
畫注意抓住重點詞語“遠夢”和“家書到”,辨明詩歌中描寫的內(nèi)容哪些是虛,哪些是實,然后從情感表
達的角度分析藝術(shù)效果。
參考答案|故鄉(xiāng)遠在千里,只能夢中相見,這是虛寫;夢醒天明,隔年的家書都是實寫。兩句亦虛亦實,虛中寫
實,以實襯虛。表現(xiàn)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中詩人因愁思難耐、歸家無望而生出的怨恨。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時作業(yè)
一、基礎(chǔ)鞏固
11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1.下列詞語的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A不暇自哀棄擲通迤繆立遠視
B.明星熒熒煙邪霧橫雷霆乍驚
C.倚疊如山直欄橫檻日益嬌固
D.覆道行空高低冥迷春光融融
解析R項,“邪”應(yīng)為“斜”。C項,“嬌”應(yīng)為“驕”。D項,“覆”應(yīng)為“復(fù)”。
ggA
2.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各姻地勢抱:依順
B.宮車過也過:拜訪
C.人亦念其家念:顧念
D.則避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遞:傳遞
而]B項,過:經(jīng)過。
3.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盤盤焉,困困罩而望幸罩
B.千萬人之心也用之如泥沙
C.多于周身之帛縷其勢弱于秦
D.不敢言加敢怒二敗加三勝
甌A項,形容詞詞尾,……的樣子/語氣助詞,無實義;B項,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指搜刮的東西;C項,介詞,
比;D項,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表并列。
g£]c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與例句中加點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A.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B.大江冬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C.遂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D.秦師遂率
廨到例句中的“北”是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A項,北:敗逃的軍隊。C項,歸:使動用法,使……歸。D項,
方位名詞用作動詞,向東進發(fā)。
ggB
5.下列各句中與“渭流漲膩,棄脂水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戍卒叫,函谷舉
B.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C.族秦者秦也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畫“渭流漲膩,棄脂水也”屬于判斷句。C項也屬于判斷句,A項屬于被動句,B項屬于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D
項屬于賓語前置句。
|答案|c
6.名句默寫。
12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1)杜牧《阿房宮賦》中描寫渭水、樊川水流平緩的兩句是:“,。”
⑵《阿房宮賦》中,作者充分地調(diào)動自己的想象,用
“,?,?”四句虛寫出了阿房宮
建筑的神奇瑰麗。
(3)《阿房宮賦》中,作者用“,,"三句寫秦王對物
的踐踏。
(4)《阿房宮賦》中,作者用“,”兩句,對當朝統(tǒng)治者進行諷諫,意味
深長。
解畫要注意結(jié)合題干中的提示性信息,注意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
翦(1)川溶溶流入宮墻
(2)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
(3)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邈迤
(4)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二、閱讀鑒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題。
秦王初并天下,令舉相、御事日:“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
帝號?!必┫嗑S、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臣等謹與博士議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
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王日:“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日'皇
帝,」
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阜竄,乃撫東土,至于瑯邪。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萊、方
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發(fā)童男女數(shù)千人,入海求仙人。始皇為微行咸
陽,與武上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guān)中大索二十日。
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
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fù)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
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隱宮①徒刑
者七十余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發(fā)北山石,乃寫蜀、荊地材皆至。關(guān)中計宮三百,關(guān)外四百余。
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戮苜或刻其石日“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
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始皇出游。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九月,葬始
皇驪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余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
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
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蜓怨そ碁闄C,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
匠臧者,無復(fù)出者。
(節(jié)選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園①隱宮是古代的一種酷刑。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B.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C.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D.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畫仔細觀察該畫線句子,句式有其特點,根據(jù)句式,可排除A、C兩項。再根據(jù)句意,“閣道”是一個詞,不
能斷開,排除I)項。故選B項。
I答案B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13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A.丞相,是中國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長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后來的宰相。
B.“史”,是負責記錄的史官、秘書官。國君置御史。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作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負責監(jiān)
察朝廷、諸侯官吏。
C.秦王嬴政統(tǒng)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chuàng)“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tǒng)治者的正式稱號。
D.“黔首”是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呼。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廣泛使用,含義與當時常見的民、庶民同。
畫A項,丞相不一定是宰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稱呼。
?]A
9.()導(dǎo)學號9691400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國統(tǒng)一天下后,下令群臣議論帝王的稱號問題;秦始皇采納群臣的建議,把自己稱為“皇帝”。
B.秦始皇認為咸陽人口眾多,先王的宮廷狹小,于是調(diào)發(fā)隱宮徒刑者七十多萬人,挖運北山的石頭,從蜀地、
荊地輸送來木料,建造阿房宮。
C.秦始皇厭惡別人說死,但在他統(tǒng)一天下之前,就開始派人在驪山開鑿洞穴,為自己營造陵墓。
D.秦始皇夜間易服出行咸陽,在蘭池遇上盜賊,他和武士圍困盜賊,武士殺死了盜賊,在關(guān)中大肆搜查二十
天。
函A項,“采納群臣的建議”有誤。
|答案「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始皇為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
(2)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參考答案|(1)秦始皇易服出行咸陽,有四個武士隨從。夜間出來時,在蘭池遇上盜賊,被盜賊困逼。
絲良手制造帶機關(guān)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時就會自動射向目標。
參考譯文|秦國剛剛兼并天下,下令丞相、御史說:“六國國王都已各服其罪,天下完全平定了。現(xiàn)在不
改換名號,就不能頌揚建立的功業(yè),流傳后世。希望議論一下帝王的稱號?!必┫嗤蹙S、御史大夫馮劫、廷
尉李斯等都說:“我們謹慎地和博士討論,都說:'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貴。'我們冒著死
罪獻上尊號,王稱為‘泰皇'。"秦王說:"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表示地位稱號的‘帝’
字,叫作‘皇帝'。"
秦王兼并了全國,確定了皇帝這一稱號,于是撫巡東部地區(qū),到達瑯邪。齊人徐市等上書,說海中有三座
仙山,叫作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齋戒沐浴,和童男童女尋求三座仙山。于是派遣徐市
挑選童男童女數(shù)千人,到海上尋找仙人。秦始皇易服出行咸陽,有四個武士隨從。夜間出來時,在蘭池遇上
盜賊,被盜賊困逼。武士殺死了盜賊,在關(guān)中大肆搜查了二十天。
秦始皇認為咸陽人口眾多,先王的宮廷狹小,于是就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興建朝宮。首先建造前殿阿
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堂上可以坐一萬人,殿堂頂上可以樹立五丈高的旗幟。周圍環(huán)繞著架起閣
道,從殿下直達南山。在南山的山頂上修建標志,作為門闕。在空中架設(shè)道路,從阿房宮渡過渭水,與咸陽相
連接,以此象征天下閣道越過天河直至營室。阿房宮尚未建成;建成后,想另外選擇一個好的名字稱呼它。
在阿房宮建造宮殿,所以天下人稱它阿房宮。隱宮徒刑者七十多萬人,分成幾批營造阿房宮,或修建驪山工
程。挖運北山的石頭,輸送蜀地、荊地的木材,都集中到這里。關(guān)中共計宮殿三百座,關(guān)外四百多座。
有一顆星墜落在東郡,到了地面變成石頭,百姓有人在這塊石頭上刻寫說“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
聽到了,派御史挨個審問,沒有人認罪,把在石頭附近居住的人全部抓起來處死,并用火燒毀這塊石頭。
秦始皇出外巡游,到了平原津就病了。秦始皇厭惡說死,群臣沒有人敢提到死的事情。七月丙寅,秦始
皇死于沙丘平臺。九月,把秦始皇埋葬在驪山。始皇剛即位時,就在驪山開山鑿洞,等到統(tǒng)一了全國,把天下
各方的七十多萬刑徒送到驪山,把隧洞一直挖到見水的地方,用銅封錮,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宮
殿、百官和各種珍奇異寶都徙置其中,臧得滿滿的。讓工匠制造帶機關(guān)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時就會自
動射向目標。拿水銀做成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使用機械互相灌注流通,墓中上面各種天象齊備,下面有地
上景象萬千。利用人魚的脂肪做蠟燭,估計很長時期不會熄滅。有人說工匠制造機關(guān),奴隸們都知道,奴隸
14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人數(shù)眾多,就會泄漏出去。葬禮結(jié)束,已經(jīng)封藏了墓室的隨葬品,又關(guān)閉了當中的墓道,放下了最外面一段墓
道的大門,把工匠和奴隸全部關(guān)在里面,沒有一個逃出去的。
三、語言運用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
個字。
古人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可見歷史及其敘述在國家、民族、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借鑒意義。
0,正在于其著述者對待歷史有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有后人應(yīng)有的
敬意,而非憑空想象,隨意為之,并使其庸俗化。否則,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為鑒的作用,
②,使后來者通過一面夸張變形的"哈哈鏡”觀察歷史。近些年來,
③,已經(jīng)在讀者尤其是那些并不專門研究歷史的非專業(yè)讀者中造成了
不良后果,影響到他們對歷史的正確認知。
畫首先要準確理解所給材料的基本意思:對以史為鑒的態(tài)度。聯(lián)系上下文的語境,可知第一個空是對下文
的總結(jié),從正面來談以史為鑒的意義;第二個空從反面談庸俗化歷史的危害;第三個空則是談一種社會現(xiàn)象,
從下文的內(nèi)容比較容易推斷出來。
慘考答案中歷史之所以能為后世所借鑒②反而可能扭曲歷史③一些歷史讀物的庸俗化傾向
12.(____________)導(dǎo)學號96914007為下面漫畫擬一個題目,并說明寓意
爸讓你干了三年局長,買房還
借錢,難道這三年你都白干了?
畫要仔細觀察漫畫的構(gòu)成要素,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進行合理的類比、聯(lián)想。漫畫的題目要求簡明、生動,圍繞
漫畫的主題;漫畫的寓意表述要力求簡明、準確,內(nèi)容上要能揭示本質(zhì)。
答案示例1題目:訓子
寓意:諷刺了不良的家庭教育。
15
高中語文必修四試題
第一單元測評
(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第I卷(閱讀題,共7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2017?全國高考I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
青花瓷發(fā)展的黃金時代是明朝永樂、宣德時期,與鄭和下西洋在時間上重合,這不能不使我們思考:航
海與瓷器同時達到鼎盛,僅僅是歷史的偶然嗎?從歷史事實來看,鄭和下西洋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歷
史契機。近三十年的航海歷程推動了作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產(chǎn)與外銷,不僅促進技術(shù)創(chuàng)新,使青花瓷達到
了瓷器新工藝的頂峰,而且改變了中國瓷器發(fā)展的走向,帶來了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
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mào)易,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項目研發(fā)投資合同
- 農(nóng)產(chǎn)品收購書合同
- 醫(yī)院裝修法律協(xié)議合同材料
- 外包項目勞動合同
- 全款二手房屋買賣合同書
- 焊接鋼管買賣合同
- 公司財務(wù)保密協(xié)議
- 三農(nóng)產(chǎn)品電子商務(wù)推廣應(yīng)用方案
- 電子支付系統(tǒng)服務(wù)協(xié)議
- 物流配送安全免責合同書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附真題答案】
-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申報表
- 《工程地質(zhì)學》孔憲立-石振明第五章(部編)課件
- 個人股份轉(zhuǎn)讓合同協(xié)議
- 供應(yīng)商對比方案報告
- 兒童支氣管哮喘規(guī)范化診治建議(2020年版)
- ISO28000:2022供應(yīng)鏈安全管理體系
- 臨床營養(yǎng)技術(shù)操作規(guī)范(2010版)
- 我國新零售業(yè)上市公司財務(wù)質(zhì)量分析-以蘇寧易購為例
- 華為中基層管理者任職資格評價標準樣本
- 富氫水完整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