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主題:架起溝通的橋
單元教材分析:
橋對于交通來說太重要了,它使天塹變通途,橋也記載了歷史的發(fā)展,表達了人
們對理想的追求。不同風格、材料。造型各異的橋還體現(xiàn)了人們的審美觀念。
本單元力求從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相聯(lián)系的視角,引導學生了
解橋的重要,知道橋的歷史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建設而努力,
和高昂的愛國主義情懷。
木單元共設計了《高高低低的橋》,《小橋流水》《我心中的橋》三個課題,通過
繪畫、立體制作、歌曲演唱、樂曲欣賞、舞蹈、表演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
象力、觀察力、動手能力、演唱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目標:
(一)課程目標:
欣賞橋的圖片,學生能夠選擇合適的紙制材料設計與制作折紙簡單的橋梁
模型。
(二)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根據(jù)橋梁實地藝術考察或收集圖形材料信息、,撰寫一篇相關藝術
考察報告。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能夠選擇合適的材料,嘗試獨立或集體制作一座拉索結構的橋梁模
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親學生收集、處理圖形信息的能力。初步樹立學生橋梁設計制作與自然
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基本理念。
難點:讓學生從觀察、發(fā)現(xiàn)、收集、整理中找出適合紙質(zhì)橋梁模型設計制
作的設計構思。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
課時安排:5課時
課題:高高低低的橋
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jù)“設計、運用”學習領域中的階段目標設置。本課的學習主要為欣
賞和運用立體構成的基本方法進行紙制橋梁模型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目標:
(一)課程目標:
欣賞橋的圖片,學生能夠選擇合適的紙制材料設計與制作折紙簡單的橋梁
模型。
(二)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根據(jù)橋梁實地藝術考察或收集圖形材料信息,撰寫一篇相關藝術
考察報告。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能夠選擇合適的材料,嘗試獨立或集體制作一座拉索結構的橋梁模
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圖形信息的能力。初步樹立學生橋梁設計制作
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基本理念。
難點:讓學生從觀察、發(fā)現(xiàn)、收集、整理中找出適合紙質(zhì)橋梁模型設計制
作的設計構思。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
二、教與學的過程設計:
第一節(jié)
(一)欣賞討論:
欣賞不同造型的橋梁圖片,激發(fā)學生對橋梁的歷史、人文、藝術等方面問
題的探索熱情。
1、1968年12月18日,中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標志著中國橋梁建設的一個飛躍。
2、位于湖南省通道縣的普修橋,建于清代,它與當?shù)氐亩弊迕袼琢晳T、民
俗活動有密切聯(lián)系。
3、河北省趙縣的安濟橋,建于隋朝,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橋。
(二)考察安排:
1、把全班分成幾個考察隊。
2、分配考察任務。選出組長。
3、每隊提出考察方案,討論確定,課外實施。
(三)發(fā)展階段:
1、學生欣賞橋梁模型。(運用多媒體)
2、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生活中看到過哪些橋梁?這些橋梁的造型有何不
同?(對橋梁的作用、造型結構、藝術特征有初步的認識。)
3、教師:古往今來,橋梁一直扮演著推動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交流
的角色,人們對橋梁也傾注了許多美好、豐富的情感。今天,我們就用簡易的橋
梁折紙設計立體賀卡,表達一份對朋友的友情吧。
(四)演示討論:
1、展示橋梁立體賀卡。
2、平展賀卡,展示平面效果。
3、課件而示制作橋梁折紙立體賀卡。(三維動畫效果給學生以直觀感受。)
4、學生觀察思考:
1)材料要求
2)結構要求
3)制作步驟
4)制作要領
學生針對所要思考的問題展開討論。
教帥總結:材料需要用便卡紙,結構上可以采取拱橋式的造型;制作時運用切
割和折疊的技巧。
(五)學生嘗試動手:
1、學生制作折紙橋梁賀卡,寫上祝福的語言。(注意:設計卡片時應要考
慮文字的位置。)
2、展示好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六)課堂小結:布置下節(jié)課應準備的工具,以兩名到三名同學為一組帶紙板、
剪刀、膠水、棉簽、彩筆。
第二節(jié)
一、整理考察結果:
1、引導學生分析考察成果。
2、課后整理、加工考察結果。
3、建議撰寫考察報告或寫一篇考察心得。
二、橋梁常識:
1、現(xiàn)代大型橋梁設計的兩大類型:斜拉橋、懸索橋
A、斜拉橋:用錨在塔柱上的多根斜向鋼纜吊住主梁的橋。(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斜
拉橋:多羅多大橋813米)
B,懸索橋:有纜索(包括吊柱),塔和錨三者組成的橋梁。(世界上跨徑最大的
懸索橋:明石海峽大橋,主跨1991米,建成時間是1998年,在日本)
2、欣賞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橋梁:金門大橋、悉尼跨海大橋、香港大橋等等。(多
媒體圖片)
3、其他類型的橋梁:洪橋-----趙州橋
城市中常見的橋梁類型:高架橋、人行天橋、立交橋等等。
4、橋梁的基本結構:
支撐作用部分:柱、墩、供、梁、架、索。
交通部分:橋面
安全與裝飾部分:拉欄
5、橋梁的種類。根據(jù)用途分:公路橋、鐵路橋、立交橋等;根據(jù)材料分:竹橋、
石橋、木橋、鐵索橋、鋼筋水泥橋等;根據(jù)外觀分:平橋、拱橋、曲橋等。
三、學生嘗試:
1、教師用筷子搭一座橋。
提示:如何做到搭建不用連接的配件,大家觀察步驟。
2、學生分組搭橋比賽,看誰又快又好。
3、欣賞《清明上河圖》的拱橋,稱為虹橋。
引發(fā)學生對橋梁結構與力學原理的思考。
四、欣賞討論:
1、欣賞濟南黃河搭橋圖片。
2、從橋的造型、線條、色彩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等方面展開討論。
3、了解斜拉橋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纜索、塔柱、橋墩、主梁和輔助墩等。
4、斜拉橋塔柱結構的主要造型變化:四種。
五、制作步驟:1)設計草圖。
2)按尺寸制作塔柱與橋面(注意色彩搭配)
3)利用纜索平衡塔柱與橋面。
4)根據(jù)設計粘接纜索,固定橋梁結構。
六、學生分組設計制作,教師表揚好的作品并展示。
課題二小橋流水橋流水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以欣賞的形式分別向學生展示繪畫作品中的橋和古代設計優(yōu)秀的
橋梁。配以美文引導學生欣賞,啟發(fā)創(chuàng)造。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利用身邊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進行表
現(xiàn)。
2.在美術作品欣賞中能夠把握作品的主題和關聯(lián)表現(xiàn)形式。
教學準備
1.有關國慶節(jié)的影視資料
2.歌曲《小橋流水》CD光盤。
3.美術活動的材料。,
4.有關橋的詩歌與散文等。
課時: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頌歌獻給我的祖國
1.學生在課前收集關于橋的資料(圖片、文章、詩歌、歌曲等),由學生個
人或集體進行朗誦,導人課題“小橋流水”。
唐代詩人張繼在科舉落榜之后曾夜泊楓橋,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2.采取接龍式的活動,用語言描述一下自己知道的橋。
每個同學說一說,看誰說得最好最生動。還可以請去過北京的同學講述自己
的感受,分別進行總結。
3.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家庭、身邊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所發(fā)生的變化,講述自己
在生活中見過的橋對橋的理解和愛,并寫成一篇短文。
4.分小組將自己收集到的詩歌為同學們朗誦,要求富有表情?,滿懷激情,
可以單獨朗誦,
也可以兩三個同學為一組合作朗誦。在此基礎上,結合課題中《楓橋夜泊》
和的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
形象的組織,用繪畫的語言,將自己對祖國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
啟發(fā),你所聯(lián)想到橋的具體形象是什么?用自己的畫筆將他們組合在一起,采
用適當?shù)谋憩F(xiàn)方式進行刻畫。
活動二:讓我們相聚在小橋前
1.在放暑假的日子里,王小芳和她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北京,北京有好多
小橋,各種各樣的圖像的欣賞,看一看北京的橋,今天她們終于來到了北京,親
身感受這樣的氣氛。每個小組推選三名同學參加表演活動,注意步伐和節(jié)奏,感
受自己生活中尢處不在的節(jié)奏。
2.課件:欣賞各種表現(xiàn)小橋的藝術作品,例如,郵票、舞蹈、音樂作品、
繪畫作品等。其中,郵票作品中,建國15周年時和建國25周年時采用的形象和
內(nèi)容就不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中感受藝術創(chuàng)作構思的不同角度與表現(xiàn)方法,
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用自己擅長的工具、材料和方法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
第二課時
活動一■:
1.欣賞美術作品《水鄉(xiāng)》(于炳強作),欣賞后對作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
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描述。在這幅作品中畫家都表現(xiàn)了什么?從畫中橋的表現(xiàn)猜測
一下,這幅畫產(chǎn)生于哪個年代?畫中的人物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為什么會這樣?
給大家講一講。
2.根據(jù)自己的記Z和感受畫一幅橋的兒童畫創(chuàng)作,作畫的工具和材料可以
自由選擇,并將自己的作品在小組和班級里進行展評,由大家評價作品。
3.在樂曲(歌曲)的伴奏下進行美術(手工)創(chuàng)作,請你設計一座橋,看看怎
樣的橋既美觀又實用,題材可以多樣化。
活動二:我們的主題班會
1.通過開故事會的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班會。因為國慶節(jié)時常與中秋節(jié)臨近,有時還會在一天,將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和國慶節(jié)連起來同時進行有著特殊的意義。中秋的團圓氣氛與祖國節(jié)日團結1勺氣
氛有著一種必然的聯(lián)系,教師啟發(fā)學生從橋的變化引申到祖國的變化,展開藝術
活動。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分小組編排故事表演,共同演唱和朗誦等。
2.對節(jié)奏和形體組合進行練習,自己創(chuàng)編歌詞或表演形式,唱唱自己身
邊所發(fā)生的變化,展開小組活動。
教學評價建議
將同學和自己的藝術活動按照不同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例如,拍攝自己和班里
的藝術活動照片、文章收集、文本展示等形式。
課題三我心中的橋的橋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從上幾節(jié)課所學的歷史的橋、文化的橋、學習的橋引中到“心靈溝
通的橋二激發(fā)學生對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渴望。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和對有關橋的知識的了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樹立熱愛自然、
關注環(huán)境的良好品質(zhì)。
2.通過藝術課的學習,學會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材料進行橋的造型藝術的表現(xiàn)。
3.嘗試運用藝術手段進行以橋為題材的藝術表現(xiàn),陶冶情感,激發(fā)對藝術學習
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會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材料進行橋的造型藝術的表現(xiàn)。
在藝術學習與創(chuàng)作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準備
1.自然界中橋的錄像資料,有關表現(xiàn)橋的藝術作品,如繪畫、雕塑、歌曲、
影視藝術等。
2.橋造型表現(xiàn)所需的工具材料
3.學習歌曲、舞蹈時所需的錄音帶、道具等。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折一折:手工制作)
1.通過觀察、討論,使我們認識到橋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不但和生活、
文化、科學相關聯(lián),而且還寄托著人們的某些感情。造福人類,而且它們奇特的
生理特征也給人們帶來許多啟示。
2.借助相關樂曲或錄音資料重新給同學們創(chuàng)設一個自然界小橋氛圍,使同
學們在輕松、自然、和諧的氣氛中自由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教師根據(jù)同學們的不同
需要,建議性地向同學們介紹兒種有關橋造型表現(xiàn)的方法如撕紙、剪紙、折紙多
種材料制作等。
3.利用制作完成的手工作業(yè)來進行角色玩偶游戲,演一演你手中可愛的小
青蛙。
活動三:學生有感情的表現(xiàn)
畫一畫,畫出未來的橋,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看看誰設計的橋美觀,實用,而且
富有創(chuàng)作性。
活動四:
展示作業(yè),提出期望。
第二單元泥火傳情
單元概述:
陶是人類文化最早的載體,陶藝則是人類最悠久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
在兒童所喜愛的各種活動中,玩泥巴是最受歡迎的游戲之一?!巴嫣铡本褪?/p>
玩泥巴。在兒童玩陶的過程中,你能感覺到他們心靈的快樂,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臉上
充滿動人的表情。他們的雙手在不停地擺弄,或搓,或揉,或壓,或刻,使手中
冰冷的泥團變得溫熱,變得富有靈性。在這種思考、把玩、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體驗著
“玩陶”的快樂。陶藝造型的基本方法是乎捏成型、泥條盤筑和泥板拼接,兒童
掌握了這些基本方法后可任意發(fā)揮,創(chuàng)造出無窮的生動
形象。當一只神態(tài)憨趣的小狗、一座童話中的小房子、一只好看的罐子、一個構
思獨特的“牛角杯”等漸漸地顯現(xiàn)出來時,你會驚嘆人類的童年和人的童年何其
相似。不管是古代先民還是現(xiàn)代兒童,在與泥土的交互作用中往往折射出生命的
痕跡。玩陶的快樂就源自這種不自覺的生命體驗,玩陶的過程實際上是欣賞生命
價值的過程。
本單元分為“化土成器”和“泥兒生花”兩個課題。在第一學段“感受泥性”“初
識陶土”的基礎上,通過欣賞、參觀、游戲、創(chuàng)作等活動開發(fā)兒童更多的智慧和
天性,繼續(xù)探索陶藝的歷史和文化,欣賞優(yōu)秀的陶藝作品,進行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與
解說表演,在陶藝與人們的生活、情感、文化和科學的關聯(lián)中,尋找泥與火狗生
命意義和永遠也揮之不去的泥土情懷。
美術側重的課時:4課時。
課題一:化土成器
教學目標:
1.在欣賞、把玩、鑒賞、表演等多種藝術活動中,體驗玩陶的快樂,感受
古代陶藝作品帶給人的獨特的審美趣味。初步探索陶藝的歷史和與之相關的文
化,提高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
2.在仿古游戲活動中,簡單了解陶的歷史發(fā)展是人們審美智慧、創(chuàng)造精神、
科學意識及綜合素養(yǎng)的結晶。
教學重難點:
通過欣賞前間藝人的泥塑作品和各種陶俑的活動,學生有興趣探討陶作品中的情
感表現(xiàn),嘗試將其中的情節(jié)表演出來。
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古代陶藝作品圖片或光盤、繪制有仿古圖案的素燒陶坯或白瓷盤、惠
山泥人、民間泥塑作品圖片、光盤,垠二重奏《楚歌》音像資料等。
學生準備:收集的陶藝作品、泥團、素燒陶坯或白瓷盤、水粉畫工具材料等。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我的創(chuàng)意作品
1.學生在捏泥過程中了解認識泥性。
2.在交流和實踐中展示不同的捏泥的手法:如捏、搓,捻,揉等。
3.欣賞民間陶質(zhì)作品,拓展學生的視野,知道它們的不同造型。
4.學生欣賞教材上的作品,多角度地賞析,獲得陶藝制作的基本常識。如捏制
比較大的球體時注意要用大拇指將泥團捏成空心,這樣在燒制時才不會炸裂。
5.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制陶活動并展開作品展示交流活動。
活動二陶藝與陶的故事
1.上網(wǎng)或到圖書館收集各種古代陶藝作品,將自己的作品和古代先民的陶器作
品進行比較,上課時與同學一起討論、交流對作品的感受。
2.了解什么是陶藝:陶藝是陶瓷藝術的簡稱,是人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智慧地通過對
陶優(yōu)原材料加工后并進行造型、裝飾賦予人為的形態(tài),經(jīng)爐火燒煉獲得新形態(tài)的
全部過程和結果的總稱。
3.探索陶藝的歷史:中國歷來就有“陶瓷的故鄉(xiāng)”之稱。在距今約10000年前
以運用磨制石器和發(fā)明陶器為主要標志的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古
代先民就制作了豐富多彩的陶器。陶器的出現(xiàn)是人類在向大自然斗爭中獲得的一
項劃時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人類的審美智慧創(chuàng)造性地得到了發(fā)揮。恩格斯論述人類
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是“從陶器的應用開始的”。
4.了解陶藝的起源:陶藝起源于大約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代先民在對
土壤的開墾和接觸中,逐漸認識并掌握黏土的可塑性能,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懂
得了土塊經(jīng)過燒烤之后而變得堅硬,于是人類嘗試將黏土制成泥坯,把它燒制成
能盛放液體并能耐火燒的陶器。
陶藝的工具材料:兒童玩陶的工具材料有很多,除泥以外,竹簽、梳子、牙
簽、筷子、搟面杖、樹皮、紗布等都可用作工具材料。
活動三美麗永恒的陶器
1.欣賞黑陶《蛋殼黑陶豆》
黑陶是在燒制結束時,從舀頂慢慢加水,木炭熄滅后產(chǎn)生濃煙,使陶器滲碳
而成的。屬東農(nóng)山文化的膠縣三里河出土的蛋殼黑陶盤口花柄圈足豆,輪廓曲折
多變,造型穩(wěn)健俊秀,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2.欣賞彩陶《人面魚紋盆》和《舞蹈紋彩陶盆》
《人面魚紋盆》:在滾圓的臉龐上,畫著三角形的鼻子,修長的彎眉,瞇成
一線的雙眼,頭上戴尖頂飾物,或在耳旁畫出雙魚,或在嘴邊銜著雙魚。這種人
面圖案或與大魚并列,或與網(wǎng)紋相伴。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人面紋,堪稱仰韶文
化半坡類型的繪畫杰作。
《舞蹈紋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在接近盆口的內(nèi)壁,繪三組舞
蹈紋飾帶,每組1人,皆腰系獸皮,并肩攜手,歡快起舞。畫面再現(xiàn)了氏族成員
分組圍獵野獸的生動景象,堪稱仰韶文化馬家窯類型彩陶藝術之杰作。
3.欣賞陶塑《少女頭像》:甘肅禮縣高寺頭出土仰韶文化的陶塑少女頭像,
高12.5米,陶色橙黃,額上用泥條堆塑發(fā)辮,臉型圓潤豐滿,五官部位妥貼,
藝術手法頗為洗練概括。
活動四淳樸豐富的民間作品
1.欣賞泥塑《驢背短笛》;欣賞惠山泥人彩塑作品:通過圖片、影像資料觀
賞惠山泥人一一大阿福、少年十八羅漢、水滸英雄等;欣賞天津的泥人張捏狗泥
塑。
2.欣賞民間說唱俑、舞蹈俑及兵馬俑等。
3.將其中的情節(jié)表演出來:學生將泥涂在臉上、身上或手上模擬陶俑進行
表演,體驗玩陶的快樂。
活動五《秦始皇兵馬俑》影視作品或圖片欣賞千年兵馬俑
1.欣賞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影視作品或圖片,體會我國占代人民的傳統(tǒng)
陶藝的壯觀、浩大和精美。
2.師生賞析兵馬俑的神態(tài)與造型表現(xiàn)特點。
3.學生模仿兵馬俑造型的活動,增加學生市兵馬俑的精美傳神的感受。
4.欣賞舞蹈作品。
活動六表演原始人生活
陶藝作品的造型、紋飾、色彩等特征反映了當時當?shù)厝藗兊纳畋尘昂蜖顩r。
在欣賞古代陶器作品時,學生自由想像原始人的生活,用身邊的材料?,如報紙、
碗碟、木棍等將自己打扮成原始人,敲擊節(jié)奏,高聲叫喊、圍成一圈舞蹈,模擬
表演原始人狩獵、祭祀、慶祝等場面,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
活動七欣賞陶制樂器一一填的音樂
1.了解陶制樂器一一填。
2.了解樂器土員的歷史背景。
3.欣賞樂曲《楚歌》?!冻琛罚ㄌ疃刈啵┦歉鶕?jù)傳統(tǒng)琵琶曲《霸王卸甲》
中的部分段落改編而成的。樂曲描寫了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劉邦十面埋伏將
霸王項羽圍困于垓下,漢營里傳出楚歌聲,使楚”戰(zhàn)士思鄉(xiāng)厭戰(zhàn),霸王知大勢已
去,與愛姬訣別的悲愴凄婉的動人故事。
4.埃曲知多少,鼓勵學生查閱資料拓展填曲欣賞范圍。
活動八進行仿古創(chuàng)作
1.欣賞古代陶器作品的紋飾和造型特點。
2.畫壇壇罐罐。模仿古陶器的裝飾風格,體會紋樣與器皿相吻合的特點。
用水粉顏料在素燒陶坯或泥碗上設計仿古圖案,如:云紋、鳥紋、魚紋等。
3.在前面活動一的基礎上學習用泥條盤筑法進行仿古設計,創(chuàng)作一件造型
洗練、概括、古樸、稚拙的生活器皿。
4.有意將作品打碎,然后集體進行拼貼,體驗考古工作的樂趣和艱辛。
教學評價
1.學生在自由玩陶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
2.學生是否有興趣欣賞古陶器和民間陶藝作品,能夠積極參與陶器制作。
3.知道陶的歷史故事,能夠分出黑陶與彩陶作品。
4.學生在聽賞垠曲時是否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課題二泥兒生花
教學目標
1.能基本掌握玩陶的方法并能加以綜合運用,在欣賞現(xiàn)代陶藝家作品后,
進行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
2.學生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在作品中的展覽和評價交流中獲得新的認
識。
3.在創(chuàng)編連環(huán)畫、給歌曲《泥娃娃》變奏等藝術活動中,嘗試變奏創(chuàng)編,
體驗合作與交流帶來的快樂,感受藝術的魅力。
課時建議: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現(xiàn)代陶藝家作晶若干,玩陶用具,彩泥等。
學生準備:各種器皿、玩陶工具材料、陶藝作品等。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活動一欣賞中外現(xiàn)代陶藝家的作品
1.欣賞中國陶藝家作品:如《母與子》(鄧箭今)等。
2.欣賞外國陶藝家作品:如日本陶藝作品。
3.比較、了解現(xiàn)代陶藝的特征:“現(xiàn)代陶藝”指有別于現(xiàn)代:工業(yè)和日用陶
兗的大規(guī)模、機械化、標準化陶瓷生產(chǎn)產(chǎn)品。在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的表現(xiàn)中注
入了創(chuàng)造性和現(xiàn)代意識,滲透了作者的審美意識和智慧情感。
活動二憨態(tài)可掬的泥娃娃
1.學習用徒手捏制法捏一個小泥人.注意表情和形態(tài)。
2.學習彩繪,用各種釉色裝飾小泥人或進行創(chuàng)意,沒有釉色的也可用水粉
顏料來繪制。了解釉色在不同的溫度下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xiàn)象叫窯變。
活動三: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同學交流。
小組內(nèi)交流,選出比較有特點的在班級內(nèi)交流。
收拾與整理
第二課時
活動一、泥娃娃過河(連環(huán)畫創(chuàng)編)
1.根據(jù)泥娃娃的特點,創(chuàng)編一一個泥娃娃過河的蠻話故事,可用集體創(chuàng)編
的形式,也可采用故事接龍的形式。
2.將故事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小組分工,各組負責畫一段故事情節(jié),
要有字、有頁碼。
3.將故事進行整理,、裝訂、編碼并命題,沒計封面。將故事用說或表演的
形式表現(xiàn)出來。
4.把連環(huán)畫放入班級藝術檔案袋。
活動二、嘗試為《泥娃娃》進行變奏
用陶器或其他打擊樂進行簡單編配,為熟悉的歌曲《泥娃娃》伴奏。
活動三、個性化的表現(xiàn)方式
1.師生共同討論創(chuàng)作意象,學生自由選擇主題,確定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方法,并大
膽嘗試抽象表現(xiàn)形式。
2.具體方法舉例。
用泥板成形法做陶杯
(1)在墊布上用木棍滾壓一塊大泥板,將它裁成長約35厘米,寬約20厘米的長
方形,另外再打制一塊圓形的泥板做底。
⑵用墊布托起長方形的泥板,圍合成一個圓筒,放在泥底上。
(3)將泥板接合處打毛涂上泥漿,用手指輕輕捏合。圓筒和底部的粘接處也用手
指抹平粘牢。
(4)用泥刀將杯口挖成斜波浪形,并用手捏出水嘴;再將底部多余的泥切去。
(5)用刻、挖、粘貼等方法對杯口進行裝飾。
(6)搓一根粗細均勻的泥條,將它彎曲成“S”形,粘接在與水嘴相對的位置做
把手。
(7)壺身的圖案裝飾,可以用泥板粘接,也可用竹簽、泥刀刻,圖案的內(nèi)容可靈
活變化。
(8)運用泥板圍合的方法,切,挖,亥人粘接,可以做出各種漂亮的器皿,如花
瓶、水壺等。
另外,用泥條盤筑法和徒手捏制法還可以捏出自己想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將幾種方
法綜合運用,會有不凡的表現(xiàn)。如《貓頭鷹》,就是綜合運用了幾種造型的方法
創(chuàng)作而成。
教學評價:
1.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意作品是否有自己的想法。
2.幾種玩陶的方法是否運用自如,能否充分利用身邊垂手可得的材料玩陶。
3.在表演、義賣等綜合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并積極貢獻智慧。
教學思路拓展
1.學生可將自己的作品置于案頭、書桌作裝飾品,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2.可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進行變奏,如用旋律加花、節(jié)奏變化、節(jié)拍變化等
方法進行變奏。
教學參考資料
陶器
依陶器的用途可分為飲食器、炊煮器和儲藏器。如果按陶質(zhì)來分有紅陶、灰
陶、白陶和
黑陶。如以器表裝飾情況來分,則有素陶、彩陶、印紋陶和擬形陶。裝飾紋
樣有動、植物和人物。
第三單元明月寄深情
單元概述:
靜謐的夜晚碧空如洗,月如鉤、如盤,如冰鏡玉璧般動人,引人遐想。古往
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
寄托深情。著名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等,更是家喻戶曉而千古吟誦。人們還賦
予了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隨著科技
的發(fā)展,人類登上r月球,實現(xiàn)「飛天奔月的夢想。
本單元設置了“月亮的情懷”“月亮的遐想‘,"月亮頌’’三個課題。
通過欣賞、感受、體驗、制作、表演等藝術活動,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體驗溫柔、
抒情、浪漫情懷,引發(fā)學生的自由想像,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分析
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課時建議:3課時。
課題一月亮的情懷
教學目標
1.在欣賞歌曲、詩詞朗誦的活動中,感受古人對月亮的吟誦,體驗溫柔、
浪漫的情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拓展想像的空間,提高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
2.通過欣賞樂曲《月光》、歌曲《月光光》,學習歌曲《明月兒時有》,學生能
夠用流暢、舒展的聲音表現(xiàn)留戀、向往的情感。
3.學生嘗試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月亮寶盒”,發(fā)揮想像,巧手變寶,借物
抒情。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師生共同收集以月亮為主題的藝術資料。
2.工藝制作的材料、工具。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月亮的吟誦
1.結合圖片及影像資料,學生欣賞有關月亮的經(jīng)典詩詞,在交流涌讀中深
入體會古人的抒月情懷。
2.欣賞歌曲《明月兒時有》,知道這是根據(jù)蘇軾的著名詩詞編配的。能夠分
析向的意境與歌曲中音樂要素的表現(xiàn)特點。
3.欣賞{月光光}的舞蹈圖片,在詩、音、舞、畫的交融中進一步感受月亮
的人文情結,在談JL賞月過程中了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思想,并用自己喜愛的藝術
形式(如舞蹈造型、詩歌、歌曲等形式)表現(xiàn)自己心叫,最美的月亮,重在學生的
參與、體驗。
活動二我的“月亮寶盒”
月亮一直是人們抒叁情晟的靈感源泉,啟發(fā)學生以月亮為素材制作一個“月
光寶盒”,送給最敬愛的人。
1.把課前準備奸的盒子用彩紙包裹起來,以月牙兒為基本形狀展開豐富的
聯(lián)想,可變換多種角度,如想像成小船、小床、香蕉,等等。
2.用剪貼或彩繪的方法進行裝飾,在:'月光寶盒"上配以自編的小詩或
創(chuàng)編一段旋律。
3.學生交流活動一一“我的月亮寶盒二
教學評價:
1.在多種藝術活動中,能夠大膽抒發(fā)自己布月亮的真摯情感。
2.能夠準確演唱歌曲,并通過制作、表演等形式提高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
課題二月亮的遐想
教學目標
1.在對月球相關知識的交流與了解中,激發(fā)學生向往月球、關注科學的興
趣,拓展想像。
2.欣賞美術作品發(fā)現(xiàn)其中豐富的想像表現(xiàn)。學生利用色彩、構圖、簡單的
透視關系等,嘗試自己進行“月亮的遐想”創(chuàng)作,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和想像,提高學
生對美的感受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
3.學唱歌曲《月亮歌》,引導學生利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進行伴奏編配,
豐富歌曲的表現(xiàn)。
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1.美術創(chuàng)作的相關工具、材料。
2.打擊樂器。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月宮探秘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月球的資料,引發(fā)學生對月球的無限遐想與科
學探索,激
發(fā)向往月球的情感。
2.通過對《月宮探秘》等想像畫的欣賞,發(fā)現(xiàn)其中的創(chuàng)作要素,如色彩、
構圖,透視關系等。
3.以“月宮探秘”為主題,學生以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作一幅想像畫。
4.學生作品的展示評價會。
活動二月亮寄深情
欣賞課本中能亮為主題的不同形式的繪畫作品,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的讀畫
(畫面形式美感及畫面背后的故事)過程,體會畫家對月亮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教學評價:
1.學生能否用藝術的形式表現(xiàn)出對月球關注和向往的情感。
3.學生能否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做到充分自由地想象與表達。
課題三:月亮頌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朗誦蘇軾著名的詩詞《水調(diào)歌頭》,
學生感受古人對月當歌、抒懷寄情的激情,并創(chuàng)設月夜情境在表演活動中加深體
會。
2.學生欣賞不同的美術作品,發(fā)現(xiàn)以月亮為題材中的不同的情感表現(xiàn)和豐
富的想像,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以《月亮頌》為主題的創(chuàng)意畫,抒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思。
3.學生欣賞舞蹈《月亮部落》,了解少數(shù)民族中有關月亮的故事和傳說,感
受他們的生活情感與月亮間不解的情緣,知道《月亮部落》舞蹈中蘊含的彝族舞
蹈風格。
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樂曲音帶、舞蹈欣賞資料、繪畫材料等。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月亮下的古今對話
1.一個小組選擇近代、現(xiàn)代以月亮抒發(fā)情懷的詩歌或散文,以小組形式或
推舉個人進行表演。
2.另一小組選擇古代以月亮抒發(fā)情懷的詩、詞等文學作品,以小組形式或
推舉個人進行表演。
3.展開“月亮下的古今對話”文藝賞析會。通過交流、朗誦,學生們走進
不同的時代,感受人們對月的情懷。
4.以不同音樂情緒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全班學生以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
為集體朗誦作品,展開班級朗誦活動。
活動二春江花月夜
1.欣賞美術圖片,感受從不同的角度,如光、影、物、水構成的月夜美,
在評析交流中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對寄情月色的情感。
2.從《春江花月夜》和其他不同的樂曲中,學生選擇與圖片情調(diào)符合的音
樂。
3.欣賞、了解張若虛的著名詩篇《春江花月夜》,詩中情境完美結合,曾贏
得“一篇蓋全唐”的美譽。
4.學生欣賞《春江花月夜》,了解樂曲的故事,感受詩與樂曲的交融,拓展
心境。
活動三月色多美好
1.藝術家與月亮。學生聆聽、講述藝術家與月亮的故事,知道古今中外藝
術家與月亮的情懷密不可分,豐富學生的常識,拓寬藝術視野。
2.欣賞有關月亮的兒童美術作品、聆聽《月亮歌》《春江花月夜》,分辨音
樂、美術作品中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感受藝術作品的情感世界。
3.學生分組選擇不同的藝術形式,如美術、音樂,展開主題為“月色多美
好''的藝術活動。
教學評價
1.學生收集以月亮為題材的音樂、詩歌及繪畫作品,并把它命名為“月亮
集“0
°2.舉辦“月亮頌.’音樂欣賞會或美術展覽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及想像力。
教學參考資料
古詩
相見歡
(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泗,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泡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第四單元美妙的創(chuàng)造
單元概述:
生活處處皆有關,只要你用關的眼睛仔細觀察,用美的心靈靜去體驗,你就
能捕捉到美,并發(fā)現(xiàn)美妙的創(chuàng)造。20世紀超現(xiàn)實主義繪畫大師米羅用單純的形
體、鮮明的色彩和富有生命力的繪畫風格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極富關感的作品,讓我們
感受到藝術大師用幻想、幽默、熱情來表現(xiàn)生活的奇妙與獨特。雕塑大師摩爾,
運用空洞、薄刻、套疊、穿插等手法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雕塑語言,大膽表現(xiàn)有韻律、
有節(jié)奏的空間形態(tài),其藝術創(chuàng)造的特點讓世人贊嘆不已。法國作曲家杜卡和圣?桑
采用錯位手法,創(chuàng)造出栩栩如生的音樂形象,為我們展現(xiàn)了音樂創(chuàng)造的馳騁空間。
我國的川劇變臉,以其惟妙惟肖、瞬間變化的臉譜成為中國的絕技絕活,讓我們
聯(lián)想到與京劇臉譜有異有同的奇妙關感。世界各民族的面具用鮮明的特點帶給人
們美的享受和情感體驗,體現(xiàn)出美妙創(chuàng)造的無窮魅力。
本單元包括“神奇的洞洞舞動的圈圈”“川劇的變臉多彩的面具”和“創(chuàng)
意無極限快樂大錯位”三個課題。在此,將帶領學生走進抽象和單純的藝術世
界,感受和體驗自然界、周圍環(huán)境與生活中所蘊藏的強烈的色彩、運動的線條、
夸張的造型的美妙,領略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標新立異與不同凡響,打破創(chuàng)造的神秘
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激勵學生運用繪畫、陶藝、制作、戲劇表演等多種方
式表達對生活的認識與情感,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造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
造興趣與藝術創(chuàng)造力。
課時:4課時°
課題一神奇的洞洞舞動的圈圈
教學目標:
1.欣賞世界著名美術大師米羅和摩爾的藝術作品,體驗大師的創(chuàng)作追求,
了解創(chuàng)作風格,在模仿性創(chuàng)作活動中展開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培養(yǎng)。
2.欣賞、體驗米羅、摩爾美術作品的抽象風格,感受概括、簡約風格的表
現(xiàn)手法,體會其作品帶給自己的視覺及心理感受,大膽表達和交流自己的審美感
受0
3.大膽想像和初步理解大師作品所表達的內(nèi)容以及造型特點,體會作品,聽蘊
含的趣味性,發(fā)現(xiàn)其中的設計要素,用自己喜歡的表現(xiàn)形式嘗試設計和創(chuàng)造自己
感興趣的事物。
課時建議:2課時。
教學準備
1.米羅、摩爾的作品以及和作品相關意境的背景音樂。
2.水粉畫用具、彩卡或油畫棒等作畫用具以及黏土和用于美工活動的廢I日物品。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活動一太湖石與摩爾的洞洞
1.欣賞太湖石與摩爾的雕塑作品,啟迪學生理解和想像自然與藝術的關聯(lián)。
提問:你能從自己手中的教材上辨認出哪幅圖片是太湖石?哪些圖片是摩爾
的雕塑作品嗎?你能說說太湖石和摩爾作品的美感特點嗎?
教師:太湖石形成于天然,由于被水嚴重地侵蝕,使其中空有洞,積水藏蟲,
有的還能通風透光,它是自然調(diào)和的天然美。摩大的雕塑也有很多洞,很像中國
的太湖石。據(jù)摩爾自己說,他從天然的鵝卵石上得到啟發(fā),因此,他的作品崇尚
自然,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形體,洋溢著與整個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氣息。
2.討論與交流生活或大自然中的美妙創(chuàng)造因素。
啟發(fā)學生觀察生活和大自然中富有美妙創(chuàng)造的事物,并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文
字、繪畫、攝影等方式記錄下來。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舉例說出生活和自然中與
摩爾的洞洞雕塑作品相似的現(xiàn)象。(見攝影作品:奧運會)
3.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芻己的經(jīng)驗,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印象深刻和
藝術感染力較強的雕塑作品,能簡略地介紹作品的名稱和造型特點,并能與摩爾
的雕塑作品進行比較。
4.引導學生把自己對摩爾的雕塑作品想像的結果用繪畫或手工制作的形式
加以個性化的再現(xiàn)和發(fā)揮,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自己的感受。
5.組織學生對自己或其他同學的創(chuàng)造作品進行交流與評價,支持和鼓勵學生大
膽說出自己的感受與建議。
第二課時
活動一、點點、圈圈形成的畫
1.欣賞米羅的作品圖片,引導學生感受和討論其作品所表達的內(nèi)容以及造
型特點。
萊羅的畫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點點、圈圈,極富節(jié)奏感,具有音樂一樣的
美。畫的色彩大多用沒有調(diào)和過的純色,明亮、熱情、單純。
欣賞這樣的畫,使人充滿幻想,欣賞者常常會被畫中的各種造型和符號深深
吸引,使欣賞者覺得畫中的事物比我們?nèi)粘K姷降母鼮樯鷦印?/p>
2.引導學生討論與交流對大師作品的感受與理解。請學生在小組內(nèi)充分發(fā)
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體會,說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作品。
活動二、繪畫游戲:點點、圈圈一幅畫。
1.提問:你能借鑒米羅大師的方法,用點點和圖圈繪出一幅莢妙的作品嗎?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到了米羅大師的作品,現(xiàn)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
你最感興趣的一幅,用不同的繪畫方法,嘗試畫一幅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與想像的畫,
你可以用水墨、水粉、油畫棒,也可以用布或紙剪貼、撕貼出一幅畫。相信你一
定會享受到這個美術游戲的樂趣。
2.鼓勵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作品,談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想法和創(chuàng)作過程。教師
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內(nèi)的表現(xiàn)及相互間的合作,鼓勵他們大膽地交流和表現(xiàn)。3.
組織學生進行審美評價。
(1)啟發(fā)學生在自己藝術實踐的基礎上,聯(lián)系大師的作品,進行初步的審美
評價。
提問:你喜歡這兩位大師的作品嗎?為什么?
(2)激勵學生對自己或別人的作品進行審美評價。
提問:你喜歡自己的作品嗎?你認為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精彩的地方?你認為哪
些同學的作品是很棒的,為什么?
(3)請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保存起來,并用簡短的文字加以說明,存人藝術成
長檔案內(nèi)。
活動三、有趣的洞
1.陶泥游戲:雕塑的洞洞。
2.學習運用摩爾的雕塑創(chuàng)作方法,在實體中挖洞,領悟空間、形態(tài)的虛實
關系,體驗大師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藝術創(chuàng)造的樂趣。
3.繪畫游戲:{彩色的圈圈}在充滿節(jié)奏感的音樂聲中,全體學生用繪畫表現(xiàn)跳
動著的點點、圈圈,富有動態(tài)的曲線、對比強烈的色塊。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
1.關注學生對欣賞大帥作品是否感興趣,是否專注,能否大膽與同學交流自己
的感受。
「2.在審美欣賞和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過程中,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感受,能
用富有個性的表現(xiàn)方式表現(xiàn)出自己的創(chuàng)意。
教學思路拓展
1.選擇有關摩爾、米羅作品的網(wǎng)站介紹給學生,讓他們深后有興趣去更深
入地了解和體驗大師。
2.開展“我們與大師對話”“我們與大師挑戰(zhàn)”等藝術沙龍和藝術展覽活動,
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興趣和藝術創(chuàng)造精神。
札記:我有一套洪恩寶寶學畫畫的軟件,里面就有一個小游戲是利用游戲給出
的工具和色彩把米羅的原畫進行重新改變。學生看到這個游戲都躍躍欲試。通過
對大師的畫的重新創(chuàng)作,學生反而理解了原畫的精髓。這也算是“欲擒故縱"吧!
教學評價建議
I.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現(xiàn)形式,井讓學
生之間相互交流感受,對積極而富有個性表現(xiàn)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
2,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年作品,結合大師的作品與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比較,提高學
生的藝術信心和成功感。
課題二川劇的變臉多彩的面具
教學目標
1.欣賞中國的地方戲劇一一川劇,初步了解中國戲劇臉譜藝術,引發(fā)學生
對川劇藝術的喜愛愿望,學會尊重地方藝術,加強民族情感。
2,通過簡單學唱川劇的唱腔和模仿川劇表演動作,激發(fā)學生深入感受川劇
奇妙的“變臉”、高亢的腔調(diào)等地方戲劇的特點。
3.了解川劇“變臉”藝術的有關知識和面具的制作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想
像,并探索“變臉”和面具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準備
1.面具數(shù)個、川劇唱段錄音和“變臉”的劇照或光盤,關于面具表演的錄
像、多媒體課件等。
2.制作面具的廢舊物品、畫紙、彩筆、顏料、剪刀、膠水、黏土及制作泥
蛆的工具等。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川劇和變臉
1:觀看有關“變臉”的川劇表演片斷,了解中國地方戲曲中有關臉譜和面
具方面的知識。
2.欣賞和模仿川劇的唱、做、念、打等基本戲劇表演技能。
3.組織同學做變臉的游戲:表演者面部光固定好一個表情,然后用手掌或
書本、手帕等遮擋物快速抹一下臉,立即換一副表情,表演時兩種表情之間的反
差要大,反應要快,看誰表演得不重復、花樣乂多。
4,你還能設想出別的一些“變臉”的游戲嗎?可以用在臉部繪畫(盡量要用
戲劇化妝油彩等健康的顏料)或手工制作而具的方式做一些準備后再表演,
活動二奇異的面具
1.刨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他們的面部非常特別,請你們先閉上眼
睛,等他們出現(xiàn)時再睜開眼睛欣賞?!?/p>
請幾位頭戴面具的學生出場,表演所飾的角色。奇特的面具和滑稽的表演激
發(fā)學生對面具探索的興趣。
2,了解面具的由來。面具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品,早在兒千年前,人們就頭
戴面具,揮動兵器,驅鬼降魔。面具又是一種世界藝術,在世界各個地區(qū)的原始
藝術中都可以找到面具。
3.欣賞不同的面具,了解面具的造型特色。
教師:我國許多少數(shù)民族和外田人都有戴面具舞蹈的習慣,下面我們欣賞幾
種中外面具,仔細,見察這些面具的速型和色彩有什么特點。
歪嘴婆婆、吞口面具、龍王、紙面具、龜殼面具、瓷畫具。
彩繪面具、銅鑄面具掛飾、木雕印第安人節(jié)日面具。
(1)面具的外形新穎、造型奇特,可設計成幾何形和不規(guī)則形的。
(2)面具的五官要夸張。眉、眼、鼻、嘴的不同表現(xiàn)方法,加上一些花紋圖
案突出五官。
(3)面具的色彩鮮艷、明快、對比強烈。
這些面具有木雕的、瓷做的、龜殼刻的、也有紙制的,種類繁多、形式多樣、
制作特別精美。
4.探究面具制作方法。
分組仔細觀察剛才學生表演時用的面具,看看教材或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進一
步了解面具的造型特色及制作材料。鼓勵學生動手拆開做好的面具,通過看、拆、
重新組裝探究面具的結構。
5小組合作制]作面具。
根據(jù)所帶來的物品和藉供的材料,討論、想像可以做成一件怎樣的面具。制
作的面具可以是一個人戴的,也可以是幾個人戴的。
6.播放音樂,展示與表演。
(1)各小組選派幾名學生上臺展示制作的面具。
(2)學生頭戴面具,在音樂聲中同舞共樂,將本課推向高潮。
活動三我畫的臉譜
1.觀看京劇或川劇表演片斷,了解有關京劇或川劇的臉譜知識。
2.展示兒童繪制的戲劇臉譜作品,組織同學用水墨、版畫或油畫棒的形式,
畫一畫戲劇臉譜。在面的過程中,不一定要臨摹,可啟發(fā)學生大膽想像,創(chuàng)造自
己的人物臉譜。
3.你還能設想出別的一些“變臉”的游戲嗎?可以用繪畫或制作的方式作一
些準備后再表演。
活動四我的另一張臉
1.鼓勵學生可以用各種不同形狀的材料來設計面具,立體或平面皆可,規(guī)
格大小與自己臉的大小相當。
2.可以試著嘗試使用下列材料來制作:布、木板、陶土、亮片、面具模型
等所有你認為合適的材料。
3.設計并畫出自己的面具草圖,確定自己制作面具所需用到的材料。
4.欣賞、分享、交流。將學生制作的作品一一掛在教室四周,請同學評選
出自己最喜歡或認為最特別的面具。
請同學們主動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并請同學介紹自己制作面具的過程及創(chuàng)作構
思,描述面具所代表的特性、意義等多種信息。
教師參與和關注學生的交流與評價,引導學生用較客觀的方式去欣賞一件藝術作
品,讓學生學會贊賞自己和他人的創(chuàng)作特點,為他人的創(chuàng)作提出具體改進意見。
課題三:創(chuàng)意無極限快樂大錯位
教學目標
1.欣賞具有豐富想像力、創(chuàng)造性和夸張強烈的藝術作品,熟悉造型藝術的
快樂和創(chuàng)造無極限的藝術法則,開展夸張創(chuàng)意活動,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
2.通過打破常規(guī)進行藝術思維的意識創(chuàng)意活動,讓學生大膽嘗試用獨特的
藝術形式表現(xiàn)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事物,學會夸張變形。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準備
具有豐富創(chuàng)意的藝術作品范例、廢舊材料、手工材料,繪畫工具等。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大膽妙想
1.欣賞達利的超現(xiàn)實繪畫作品,感受自由創(chuàng)想的藝術魅力。
談話:奇怪的藝術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規(guī)律的。比如:地球繞著太陽
轉,雪花從天上飄下來,蘋果樹結出蘋果,小貓氏著四條腿,植物的花兒和葉,
小朋友們都長著一個腦袋兩只眼睛,等等。如果我們大膽想像一下,會不會發(fā)生
這樣的事:太陽繞著地球轉,雪花從地上噴出來,蘋果樹結滿了雞蛋,小貓長
著四只汽車輪子、植物的葉子變成了一個個腦袋,小朋友們的身體變成了可樂瓶,
眼睛變成了星星、月亮,等等。告訴你,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偶爾異想天開一
下,還是很有趣的,如果畫下來呢,就更有趣了。
2.我的妙想。請學生對照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大膽設想,看看誰會
產(chǎn)生一些奇思妙想?說得越出乎意料越好。
3.快樂錯位畫一畫。請學生自己尋求合作伙伴,用繪畫的形式畫出自己或
兩人共同的妙想。
4.評價交流作品。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像,體驗創(chuàng)新和想
像的快樂。
活動二電腦魔法師(在有電腦教室的條件下進行)
1.欣賞感知多媒體動畫和奇特的配樂。給學生營造一個有趣、快樂、新奇
的科幻意境,吸引學生對藝術創(chuàng)造的探索興趣。
教師:”在科幻王國里,一切都是有規(guī)律的,突然一切進行了快樂大錯位,
你們想知道這些奇妙的創(chuàng)造嗎?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到一個很有趣、很快樂的
地方去哥找創(chuàng)意和錯位?!?/p>
2.積極想像,大膽表述。鼓勵學生想像:“你去了科幻王國,會發(fā)現(xiàn)哪些
快樂的錯位呢?”請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表感想。
3,教師示范引導。教師邊與學生討論邊在電腦上作畫(可事先調(diào)入幾個很普
通的人物、動物和植物的造型,在電腦中采用復制、移動、添加、鏡像、變形等
方法加以變化,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4.組織學生欣賞若十幅電腦創(chuàng)意繪囪作品,鼓勵學生自由、愉快地討論。
提問:你喜歡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為什么,你認為哪兒最有趣、最奇特,
如果你把科幻王國的快樂大錯位畫下來,你會怎么畫?
5.請學生將自己的想像在電腦上表現(xiàn)出來。同時鼓勵學生邊畫邊把自己的
想像用語言表達出來。學生作業(yè)時,配以快樂的音樂。
6.展示作品,分享快樂。請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在網(wǎng)上發(fā)布信息,并把自己
的想像用簡短的語言同時發(fā)布。
教學思路拓展
1.了解裝置藝術展覽會,課前請同學從家里收集一些廢舊的材料備用。
2.欣賞裝置藝術的有關作品,分析作品的特點和制作方法。
3.體驗裝置藝術。上課時以小組方式把大家?guī)淼膹U舊材料集中在一起,
教師隨意從各組中抽選一些,作即興的創(chuàng)意組合,并給新的形象起一個有趣的名
字,讓學生懂得這個新的形象就是“裝置藝術”。
4.小組嘗試制作“裝置藝術”,邊討論邊完成自己設計的藝術品。
5.組織“裝置藝術展覽會”,邀請學校的領導、教師以及家長們來參觀和評
價學生的作品。
第五單元啊,人類的朋友
在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上生活著許許多多可愛的動物朋友,它們以自己的方
式生活著、繁衍著,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自然物種的豐富性,維系著自然生命運
動的平衡,它們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朋友。動物的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神奇莫測,
有很多動物還具有人類崇尚的精神而化身成為圖騰、吉祥物、城市標志等。它們
中有行走于茫茫大漠之中,最能忍受饑寒的勇士駱駝;有奔馳在廣袤的戈壁高原,
長有美麗椅角和修長體態(tài)的高原之星藏羚羊;有喜愛清水之溪生活的美麗小?尊
魚;還有能學人說話的巧嘴小八哥……本單元通過了解幾種動物的造型特點,感
受動物的自然之美,嘗試用不同的藝術手段進行動物題材的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以更深
的層面美注野生動物的命運,用藝術的方式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本單元共設三個課題“沙漠之舟”“跪拜的藏羚羊”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你”。
三個課題以遞進交錯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認識、表現(xiàn)、反思的內(nèi)容結
構,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培養(yǎng)學生與自然界的朋友和睦為鄰、共生共
存的生態(tài)意識。
課時建議:5課時。
課題一沙漠之舟
教學目標
1.利用故事及影像資料熟悉駱駝的生活與勞作活動,了解駱駝與人類發(fā)展問
的密切關系,感受駱駝堅韌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
2.知道沙漠之舟一一駱駝的造型特點,欣賞、評析不同時期、不同手法表現(xiàn)
駱駝的藝術作品的美感,學生能夠選擇、運用繪畫、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現(xiàn)駱駝,
創(chuàng)作富有個陛的藝術作品。
3.能用歡快的歌聲和形象的舞蹈動作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贊美駱駝的
歌曲旋律、歌詞意境美感。
課時建議:3課時。
教學準備
1.表現(xiàn)自然界中駱駝的影視資料和圖片資料。課件、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2.表現(xiàn)駱駝或沙漠的歌曲、樂曲、詩歌、美術作品等。
3.學生繪畫、手工制作時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4.收集生活中、文化上與駱駝有關的資料,豐富本課的課程資源
第一課時
活動一你從沙漠中走來
在茫茫大沙漠中,不僅干旱缺水,而且天氣多變,白天好熱好熱,晚上一下
子乂變得好冷好冷,別的動物都害怕這種環(huán)境,只有我們駱駝不怕酷熱嚴寒,不
怕饑餓干渴,所以人類又稱我們?yōu)椤吧衬邸薄?/p>
通過對影視資料、圖片資料的欣賞向學生介紹駱駝是怎樣的一種動物,有條
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動物園直接感受駱駝,通過對駱駝的觀察、了解、寫生
等形式,提高學生對駱駝的整體把握和特征了解。
欣賞表現(xiàn)駱駝的藝術作品,看一看藝術家是怎樣對駱駝這一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的。這些作品向大家傳遞了哪些關于駱駝的信息,展現(xiàn)了駱駝的哪些精神。
欣賞表現(xiàn)駱駝與沙漠的樂曲,感受樂曲帶給你的意境,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與
色彩。嘗試運用美術中的色彩、線條表現(xiàn)自己對樂曲的體驗與感受。
活動二心中的駱駝
聯(lián)系對表現(xiàn)駱駝的歌曲學習和自己對駱駝的了解,思考以下問題:
(1)駱駝是怎樣的一種動物?(2)藝術家表現(xiàn)駱駝這一題材時注意突出了駱駝
的哪些特征,運用了哪些方法手段?(3)藝術作品從哪些側面刻畫了駱駝的內(nèi)在精
神?
欣賞:《三彩駱駝載樂俑》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胎呈白色。駱駝昂首朝天,張口嘶鳴,立在長方形踏板上。
駝身施淡黃色釉,頸部和前胯帶有幾條赭色斑紋。背上鋪有圓形墊子,邊飾藍彩。
墊上置支架,架上搭一平臺,罩長方形毛毯,毯子邊呈淺藍色,中間刻畫菱形紋,
分施赭、綠、藍、白各色相間的釉彩。七個男樂俑手持簫、笛、箜篌、琵琶、拍
板、排簫、笙等樂器,面向外盤腿坐在平臺四周,在全神貫注地進行演奏。樂隊
中間站一豐盈秀頰的長袖舞女,邊歌邊舞。樂俑頭戴幔頭,朱唇,穿綠、黃、藍
等色衣衫。造型新穎,獨具匠心。1959年在陜西西安墓葬出土。引導學生結合
自己的欣賞,用自己的語言對《三彩駱駝載樂俑》進行表述。談一談自己的體驗
與感受。
結合以上欣賞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駱駝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朋友。認識駱
駝吃苦耐勞的精神品格。聯(lián)系“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了解歷史上駱駝對東西
方文化交流所發(fā)揮過的重要作用。
第二課時
活動一
欣賞表現(xiàn)駱駝的藝術作品,看一看藝術家是怎樣對駱駝這一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的。這些作品向大家傳遞了哪些關于駱駝的信息,展現(xiàn)了駱駝的哪些精神。
活動二:
回憶以前學習過的手工制作內(nèi)容,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進行駱駝題材的手工制作。
制作參考:(1)表現(xiàn)駱駝的掛飾、裝飾畫、紙立體、軟雕塑等。(2)注意所選材料
不同質(zhì)地之間的對比美,培養(yǎng)學生有目的使用表現(xiàn)材料的能力。如:毛線能更好
地表現(xiàn)駱駝的鬃髻與駝峰,細沙撒在涂膠的版面上可以表現(xiàn)出沙漠背景的畫面
等。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手中的表現(xiàn)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3)想一
想在沙漠里還生活著哪些動物,它們都有哪些特點,你能用造型藝術的語言表現(xiàn)
這些動物嗎?
作業(yè)要求:選擇身邊的材料進行駱駝題材的造型表現(xiàn)。表現(xiàn)時應充分利用材料的
質(zhì)地、肌理以突出作品的視覺效果。
造型表現(xiàn)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可以是一種材料的。注意應突出對象
的特征和內(nèi)在的精神。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活動三:
評價:充分肯定學生在進行駱駝的造型表現(xiàn)時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鼓勵學生以自己獨
特的視角、表現(xiàn)手段、表現(xiàn)材料來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駱駝這一題材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第三課時
活動一:
1.欣賞故事《離不開沙漠的駱駝》(故事附后)
2?討論、交流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
組織學生分析故事情節(jié),了解故事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涵以及故事體現(xiàn)了怎樣一
種精神。
聯(lián)系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體驗。你從故事中得到哪些啟
示?獲得哪些感受?
3.聯(lián)系故事內(nèi)容組織學生進行《離不開沙漠的駱駝》的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學生分
組完成)
活動二:戲劇表演。
結合故事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給故事配上合適的樂曲。鼓勵學生開拓自己的思路,
根據(jù)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角色的感受,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戲劇表
演。進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冬季施工取暖方案范文(5篇)
- 長輸管道關鍵設備制造能力提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司他夫定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中國改性粉煤灰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七年級英語下冊任務型閱讀知識點梳理及經(jīng)典練習(超詳細)
- 2025年氫氧化亞鎳項目建議書
- 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績效自評報告【模板】
- 2025年地震電磁輻射觀測儀項目建議書
- 2025年中國高溫高壓閥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2026年中國數(shù)據(jù)終端設備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BMS基礎知識培訓
- 水刀除銹施工方案
- 英語-廣東省大灣區(qū)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試卷和答案
- 2024年06月日照銀行社會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醫(yī)院培訓課件:《靜脈采血法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
- 《修繕學習交底資料》課件
-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復習解答題壓軸題十七大題型專練(范圍:第四、五章)(含答案)
- 單層鋼結構工業(yè)廠房施施工組織設計
- 投資公司組織架構和運作流程
- 筑牢安全防線共創(chuàng)平安校園
- 2024年大學生電子版三方協(xié)議書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