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防火要點小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_第1頁
消防安全防火要點小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_第2頁
消防安全防火要點小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_第3頁
消防安全防火要點小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_第4頁
消防安全防火要點小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防安全知識第1頁一、兩知一會

(一)知道火災危害性在社會生活中,火災是威脅公共安全,危害人們生命財產災害之一。俗話說:“水火無情”;“賊偷二分之一,火燒全光”。第2頁火災危害性詳細表達在以下五個方面1、火災會造成慘重直接財產損失1993年8月5日,深圳市安貿危險品儲運企業(yè)清水河倉庫,因化學危險物品混存而發(fā)生反應,引發(fā)火災爆炸事故,大火燃燒了16小時,有15人死亡,8人失蹤,873人受傷,在搶險中僅公安干警就有54人傷亡,2名公安局副局長殉職,燒毀建筑面積39000平方米,火災直接財產損失15.2億元,天天有460萬元財產被燒毀。第3頁

2、火災造成間接財產損失更為嚴重,一旦發(fā)生重、特大火災,造成間接財產損失之大,往往是直接財產損失數(shù)十倍。1990年7月3日,四川省梨子園鐵路隧道因油罐車外溢油氣碰到電火花造成爆炸起火。參加滅火搶險戰(zhàn)斗有解放軍第13集團軍、二炮集團、成都軍區(qū)、達縣軍分區(qū)預備師以及武警達縣支隊、四支隊、四川省消防總隊。這起火災直接財產損失僅500萬元,但致使鐵路運輸中止23天,26日全線通車,造成成千上萬旅客滯留和許多單位停工待料,間接財產損失難以估算。第4頁

3、火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全球每年在火災中死亡人數(shù)最多6個國家是:(1)印度,年均2萬人;(2)俄羅斯,年均1.35萬人;(3)美國,年均5千人;(4)中國,年均2.1千人;(5)日本,年均2千人;(6)烏克蘭,年均1.7千人。第5頁

4、火災會造成生態(tài)平衡破壞據(jù)資料統(tǒng)計,我國年均森林火災毀林面積達100萬公頃(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日本60%),森林大面積降低,造成洪水泛濫。第6頁5、火災會造成不良社會政治影響如火災發(fā)生在首腦機關,通信樞紐、涉外單位、古建筑、風景區(qū)等都會造成嚴重政治影響,甚至涉及全國乃至全世界。第7頁(二)知道怎樣報警發(fā)生火災時,應從容快速、簡明準確地報警,基本要求是:1.用電話報警時,要從容冷靜地撥打“119”火警電話(油田電話撥119、地方電話或手記撥8718119到油田消防指揮中心);要講清楚起火地點及其所在小區(qū)、街道、門牌號、幾幢幾室,說明是什么東西著火,有沒有爆炸危險物品情況;要講清報警人姓名、單位和所在電話號碼;待對方說明能夠掛斷電話時,方可掛斷電話第8頁

2.報警后,要馬上親自或派人到單位門口、街道口或交叉路口迎候消防車,并率領消防隊快速趕到火場。第9頁二、初起火災撲救家中一旦起火,不要驚慌失措,假如火勢不大,應快速利用家中備有簡易滅火器材和其它可利用物品(如:水、濕棉被、砂土、干粉等),采取有效辦法控制和撲救火災。并馬上撥打119火警電話,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則用土、沙泥、干粉滅火器等滅火。若火勢已大,必須馬上報火警。第10頁

1.油鍋著火,不能潑水滅火,應關閉爐灶燃氣閥門,直接蓋上鍋蓋或用濕抹布覆蓋,令火窒息,還可向鍋內放入切好蔬菜冷卻滅火。

2.燃氣罐著火,要用浸濕被褥、衣物捂蓋滅火,并快速關閉閥門。

3.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不可直接潑水,要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

4.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通風排煙。門窗緊閉時,室內供氧不足,火勢發(fā)展遲緩;一旦門窗打開,新鮮空氣大量涌入,加速火勢蔓延。所以沒有滅火準備時不能隨便開啟門窗。。第11頁三、火場逃生火場逃生最關鍵就是頭腦要保持從容冷靜,切不可驚惶失措。假如起火部位在自家之外。用手先試一下門把手及門是否灼熱。假如不以為熱,可用身體和腳抵住房門,小心地將門開一條縫,觀察門外火情。若煙霧彌漫,熱氣由門縫逼進灼熱難耐或用手伸到門外上方感到熱氣逼人,應馬上關閉房門,向房門潑水,并用濕棉被、毛巾等物品封住房門,以暫阻火勢蔓延進家。第12頁

若煙霧不大,門外上方熱度能夠忍受,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時把全身用水淋濕或披一條濕棉被,采取低頭彎腰方法打開房門逃生。假如火將門封住,無法由房門逃生,只有依靠外窗和陽臺。若樓層不高,可利用床單、窗簾、衣服等物品連接成救生繩捆于窗框、暖氣管等物體上,沿繩下滑逃生;也可利用水漏管道下滑逃生。第13頁

居住在二樓居民在萬不得已情況下,可將床墊、棉被、沙發(fā)墊等緩沖物扔到窗下,再跳樓逃生。跳時候應采取用手攀窗臺或陽臺外沿,身體垂直向下姿態(tài)跳下。假如居住樓層很高,用盡家中之物也無法擁有足夠長度救生繩,應不時地向房門潑水爭取時間,到陽臺或窗口持醒目之物揮舞、呼叫或利用現(xiàn)有長度救生繩下滑到其它樓層暫避。假如樓層已經著火燃燒,但樓梯還未燒斷,火勢并不十分猛烈時,可披上用水浸濕衣被,從樓上快速沖下。

第14頁

在無路逃生情況下,可利用衛(wèi)生間等暫時辟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還用濕棉被堵住門,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lián)絡,方便盡早獲救.利用標志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墻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箭頭等標志,被困人員按標志指示方向次序逃離,可解燃眉之急。要提倡利人利己。碰到不顧他人死活行為和前擁后擠現(xiàn)象,要果斷阻止。只有有序地快速疏散,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傷亡第15頁

火場上當自己衣服著火時,應趕快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就更有效了。

在撤離火災現(xiàn)場時,當濃煙滾滾、視線不清、嗆得你喘不過氣來時,不要站立行走,應該快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著,方便尋找逃生之路。第16頁

假如火不但封了門,窗外也是一片火海時,應將門窗全部關閉,用濕棉被、毛巾、衣物等封堵門窗,同時采取打電話、敲打臉盆、向窗外拋東西等伎倆吸引外部人員注意,方便獲救。

逃離途中切記不可使用電梯。因為火災中線路常被燒壞,會使你被困電梯中無法逃生。第17頁四、消防安全,注意防火小學生不得玩火,不能夠隨身攜帶火種。一:不能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二:不得隨意點火,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處用火;三:不能夠在公共場所燃放鞭炮、煙花等危險物品,更不允許做將點燃鞭炮亂扔這種不安全事;四:預防電氣火災,依據(jù)防濕、防潮、防熱、防腐等詳細要求,合理選取線路種類;確保各類電器、線路質量安全,確保線路能在電器添置情況下,不出現(xiàn)過負荷情況;第18頁

雷雨天收看電視則不應使用室外天線,以防雷擊起火。使用洗衣機時不可一次投入過多衣物,預防電機過載,甚至“悶車”。電熱毯輕易因折疊造成電熱絲斷裂產生火花或長時間通電而起火,所以使用電熱毯時,人不能離開且不能在固定位置折疊。電熨斗在使用時和使用后都有較高溫度,易引燃被燙熨衣物,所以使用后應放置在專用架子上,讓其自然降溫,預防因余熱引發(fā)火災。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消防安全知識兒歌火災來了不要怕,先把心情定下來。假如火苗燒得小,想法把它毀滅掉。假如火苗燒得大,跑到屋外空地上,趕快撥打119,千萬不要貪財物,千萬不要跳下樓,千萬不要躲衣柜。假如實在逃不掉,跑到陽臺再呼救。第28頁第29頁消防安全知識兒歌火災來了不要怕,先把心情定下來。假如火苗燒得小,想法把它毀滅掉。假如火苗燒得大,跑到屋外空地上,趕快撥打119,千萬不要貪財物,千萬不要跳下樓,千萬不要躲衣柜。假如實在逃不掉,跑到陽臺再呼救。第30頁

同學們,快快來,我們都來講安全。

不玩電器不玩火,把住預防這一關。

火災一旦已發(fā)生,不要驚慌和慌亂。

聽從指揮快速跑,乘坐電梯不安全。

濃煙圍困呼吸難,要把身體貼地面。

弄濕毛巾捂口鼻,離開火場去求援。

快快撥打“119”,消防隊來保平安。第31頁第32頁第33頁消防安全搶答題1.碰到火警后應該撥打那個電話?A120B.112C.1192.下面哪種情況下著火了,不能用水撲滅呢?A.電器起火B(yǎng).衣服著火C.紙張著火第34頁

3.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確?

A.用浸濕毛巾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