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1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1頁
湖北鄂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1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2頁
湖北鄂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1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3頁
湖北鄂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1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4頁
湖北鄂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1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北鄂州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3年)【甲】唐雎不辱使命《戰(zhàn)國策》①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④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薄疽摇竣俣麨槁尻柫?。時湖陽公主蒼頭①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②,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扣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②主即還宮訴帝③,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钡墼唬骸坝窝裕俊毙唬骸氨菹率サ轮信d,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奔匆灶^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④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币螂窂婍椓睥莩?。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節(jié)選自《后漢書》,有刪改)【注】①蒼頭:奴仆。②驂乘:古代乘車時居右邊陪乘的人,其任務(wù)在于隨侍尊者。③帝:指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字文叔。湖陽公主是他的姐姐。④小黃門:泛指宦官。⑤強項令:硬脖子縣令。強,硬。項,脖子。8.下列對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派遣B.故不錯意也錯:誤會C.大言數(shù)主之失失:過失D.使宣叩頭謝主謝:道歉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長跪而謝之曰B.以君為長者以刀畫地C.休祲降于天宣于夏門亭候之D.欲箠殺之帝令小黃門持之10.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甲文中唐雎臨危受命,出使秦國,最終不辱使命,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B.乙文中董宣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quán)貴,寧死不屈,最終贏得了光武帝的賞賜。C.甲文以對話為主。第③段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恐嚇唐雎,唐雎則以“布衣之怒”震懾秦王,對話尖銳激烈,表現(xiàn)了唐雎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精神。D.乙文以敘事為主。第②段中,皇帝抓住董宣,強迫他給湖陽公主磕頭,但董宣拒不低頭認錯,將故事情節(jié)推向高潮。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以上兩文中劃橫線的句子。(1)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答案】8.B9.D10.D11、【答案】(1)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陛下用圣明道德使國家中興,卻放縱奴仆殺好人,將憑什么治理天下呢?【解析】【8題詳解】考查文言實詞的理解。B.有誤,“故不錯意也”,意思是所以不在意。錯:通“措”,放置;故選B?!?題詳解】考查一詞多義及用法的理解辨析。A.而: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B.以:介詞,把/介詞,用;C.于:介詞,從/介詞,在;D.之:均為代詞,指董宣;故選D?!?0題詳解】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D.有誤,結(jié)合“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可知,皇帝命令宦官挾持著董宣,強迫他給湖陽公主磕頭;故選D。11、【詳解】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shù)恼{(diào)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句重點詞語:(1)雖然,即使這樣;守,守護;易,交換;(2)興,使……興;縱,放縱;何以,憑什么。【參考譯文】【甲】秦王派人對安陵國國君安陵君說:“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yīng)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實在是善事;即使這樣,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衛(wèi)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后很不高興。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國。秦王對唐雎說:“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么?況且秦國滅掉韓國、魏國,而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只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在意?,F(xiàn)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lǐng)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這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并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所以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這僅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fā)怒的情景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鼻赝跽f:“天子發(fā)怒的時候,會倒下數(shù)百萬人的尸體,鮮血流淌數(shù)千里?!碧砌抡f:“大王曾經(jīng)聽說過百姓發(fā)怒嗎?”秦王說:“百姓發(fā)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fā)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fā)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nèi)齻€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fā)怒,那么就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五步之內(nèi)淌滿鮮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喪服,現(xiàn)在就是這個時候。”說完,拔劍出鞘立起。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么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乙】董宣,為洛陽令。當(dāng)時湖陽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殺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這個家奴當(dāng)隨從,董宣就在夏門亭等候他們。于是就攔住車馬,用刀在地上畫著,大聲數(shù)落公主的過失,呵斥那個家奴下車,就殺了那個家奴。公主立即回宮向皇帝告狀?;实酆苌鷼?,召來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頭說:“請讓我說一句話再死?!被实壅f:“想說什么?”董宣說:“陛下圣德,使國家中興,卻放縱家奴殺良民,將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請讓我自殺。”就用頭撞擊房柱,血流滿面?;实勖罨鹿賿冻种屗念^向公主道歉,董宣不聽從?;鹿購娛苟念^,董宣兩手撐地,始終不肯低頭。公主說:“文叔做普通人的時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們不敢上門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勢竟然不能使一個洛陽令聽命嗎?”皇帝笑著說:“天子與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為強項令,放了他,賜給他錢三十萬。董宣把錢全部分給了下屬官員。董宣從此開始打擊豪強惡霸勢力,沒有誰不震驚害怕的。(2023年湖北鄂州)【甲】曹劌論戰(zhàn)《左傳》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薄疽摇砍⒎R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患之。張丐曰:“臣請令魯中立?!蹦藶辇R見魯君①。魯君曰:“齊王懼乎?”曰:“非臣所知也,臣來吊②足下。”魯君曰:“何吊?”曰:“君之謀過③矣。君不與④勝者而與不勝者,何故也?”魯君曰:“子以齊、楚為孰勝哉?”對曰:“鬼且不知也?!薄叭粍t予何以吊寡人?”曰:“齊、楚之權(quán)敵也,不用有魯與無魯。足下豈如令眾而合⑤二國之后哉!楚大勝齊,其良士選卒必殪⑥,其余兵⑦以待⑧天下;齊為勝,其良士選卒亦殪。而君以魯眾合戰(zhàn)勝后,此其為德也亦大矣?!濒斁詾槿?,身退師。(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有刪改)注:①魯君:魯國國君。②吊:悼念死者。③過:錯誤。④與:幫助。⑤合:聯(lián)合。⑥殪(yì):死。⑦亡:沒有。⑧待:防備,抵御。(1)下面對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賜福,保佑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獄:監(jiān)獄C.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患之患:憂慮,擔(dān)憂D.魯君以為然,身退師身:親自(2)下面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乃入見乃為齊見魯君B.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子以齊、楚為孰勝哉C.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君之謀過矣D.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3)下面對甲、乙兩個文段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甲文通過記敘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曹劌忠君愛國的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刻畫了一位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B.乙文通過敘述張丐主動出使,勸說魯國國君撤兵的故事,表現(xiàn)了他高超的外交才能。C.甲、乙兩文都是關(guān)于戰(zhàn)爭題材的文章,甲文強調(diào)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zhàn)術(shù)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乙文則說明只有獲得別國的幫助才能取勝的道理。D.甲、乙兩文都運用對話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甲文中主要描寫曹劌與魯莊公對話,乙文中主要描寫張丐與魯君對話。(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上面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窘獯稹浚?)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解釋。ACD.正確;B.有誤,“獄”的意思是訴訟案件。故選:B。(2)本題考查文言文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于是;B.把/認為;C.代詞/結(jié)構(gòu)助詞,的;D.表修飾/表轉(zhuǎn)折。故選:A。(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ABD.正確;C.有誤,乙文說明了成功的外交同樣也可以取勝。故選:C。(4)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重要詞語有: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再,第二次(擊鼓);衰,衰減;三,第三次(擊鼓);竭,盡。整句的意思是: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答案:(1)B(2)A(3)C(4)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军c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dāng)?shù)匮a充出來;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biāo)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5.調(diào)。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xí)慣;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緟⒖甲g文】【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魯莊公接見自己。他的同鄉(xiāng)說:“打仗的事當(dāng)權(quán)者自會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dāng)權(quán)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給別人?!辈軇セ卮鹫f:“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濒斍f公說:“祭祀神靈的牛、羊、玉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辈軇フf:“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是不會保佑你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辈軇セ卮鹫f:“這才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钡鹊烬R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潰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闭f完就向下看,查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戰(zhàn)勝齊軍后,魯莊公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是靠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設(shè)下埋伏。我看他們車輪碾過的痕跡散亂,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下了,所以決定追擊他們。”【乙】楚國準(zhǔn)備進攻齊國,魯國親附楚國,齊王很憂慮此事。張丐說:“臣下請求去魯國使它中立?!庇谑菫辇R國去拜見魯國國君。魯康公說:“齊王害怕了嗎?”張丐說:“這不是臣下所能知道的事情,臣下是來哀悼您的。”魯康公說:“為什么哀悼我?”張丐說:“君王的謀劃錯了。君王不幫助勝利者而去幫助失敗者,這是什么緣故?”魯康公說:“您認為齊、楚兩國哪一方能取勝呢?”張丐回答說:“就是鬼也不知道?!濒斂倒f:“這樣說來,那么您憑什說哀悼寡人?”張丐說:“齊國、楚國勢均力敵,不在乎有魯國還是沒有魯國的幫助。您哪里趕得上保持中立在兩國交戰(zhàn)之后聯(lián)合勝利一方啊。如果楚國大勝齊國,楚國的良將精兵一定有很多傷亡,其余的軍隊完全可以對付天下的侵略者;如果齊國取勝,齊國的良將精兵也會有很大死傷。然而君王率領(lǐng)魯國的兵眾聯(lián)合戰(zhàn)勝的一方,這大概施的恩德也夠大了?!濒斂倒J為很對,親自率領(lǐng)軍隊后退。(2022年湖北鄂州)【甲】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①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②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yù)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乙】王冕僧寺夜讀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驙颗碡?zé)蹊①“田者。父怒,撻②之,已而復(fù)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③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觯鹣ド?,?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④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xué)遂為通儒。注:①蹊xī:踩踏、踐踏。②撻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為什么。④恬:安靜、平靜。8.下面對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錄畢,走送之(行走)B.同舍生皆被綺繡(同“披”,穿)C.執(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持,拿著)D.安陽韓性聞而異之(詫異,對……感到驚訝)9.下面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冕因去,依僧寺以居B.門人弟子填其室暮歸,忘其牛C.足膚皸裂而不知安陽韓性聞而異之D.況才之過于余者乎父怒,撻之10.下面對以上文段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甲文第①段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說明了為學(xué)之難。B.甲文第②段中,“同舍生”的豪華裝束與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對比,突出了作者內(nèi)心的充實與強大。C.乙文中,王冕因為“聽書忘?!痹獾搅怂赣H的鞭打,后來變得有些癡呆。D.乙文中,王冕“僧寺夜讀”,表現(xiàn)了他專心致志、好學(xué)不倦的可貴品質(zhì)。11.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上面甲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緟⒖即鸢浮?.A9.B10.C11.(我)經(jīng)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參考譯文】【乙】王冕是諸暨縣的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xué)堂,去聽學(xué)生念書。聽完以后,總是默默地記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一個人牽了牛來責(zé)備牛踩了莊稼。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后,王冕仍是這樣。王冕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為何不由著他呢?”王冕于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亮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坦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以后對此感到很驚訝,收他做弟子,后來他成了大學(xué)問家。(2021湖北鄂州)【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保ü?jié)選自《左傳?莊公十年》)【乙】張騫,漢中人也,建元中為郎①.時,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而怨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yīng)墓與甘父②俱出隴西使月氏。徑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單于留騫十余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單于死,國內(nèi)亂,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騫以校尉從大將軍擊匈奴,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西北國始通于漢矣。(選文有刪改)【注釋】①郎:郎官,一種官職。②甘父:張騫的隨從,匈奴人。11.用“/”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騫以郎應(yīng)募與甘父俱出隴西使月氏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①又何間焉②小大之獄③匈奴得之④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②月氏遁而怨匈奴,無與共擊之。14.下列句子中,加粗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公將鼓之蠻夷愛之B.必以信寬大信人C.何以戰(zhàn) 以其頭為飲器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募能使者15.【甲】文中的曹劌和【乙】文中的張騫都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請結(jié)合選文,分別說說他們的愛國情懷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緟⒖甲g文】(1)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斷句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根據(jù)句意進行分析。句意為:張騫以郎官的身份應(yīng)募出使月氏,與甘父一起離開隴西,出使月氏。故斷為:騫以郎應(yīng)募/與甘父俱出隴西/使月氏。(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chǔ)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①句意:你又何必參與呢?間:參與。②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案件:指訴訟事件。③句意:被匈奴人截獲。得:俘獲。④句意:張騫便帶著他的匈奴妻子以及甘父一起逃跑回到漢朝。亡:逃跑。(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重點詞:弗,不。專,獨自專有。以,把。句意:衣食這類用來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②重點詞:遁,逃跑。無,沒有。之,代詞,他們,指匈奴。句意:月氏人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沒有人和他們一起打擊匈奴。(4)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jié)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A.之:音節(jié)助詞,不譯/之:代詞,他,指張騫;B.信:守信/信:誠實;C.以:憑借/以:用;D.使:出使/使:出使。故選:D。(5)本題考查比較閱讀能力,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分析。從【甲】文中“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可以知道,曹劌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積極“請見”,足見其愛國情懷。從曹劌與魯莊公的“三問三答”及“戰(zhàn)則請從”(請戰(zhàn)),可以知道,他關(guān)心國家命運,詳問戰(zhàn)前政治準(zhǔn)備,足見其愛國情懷。從【乙】文中的“單于留騫十余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可以看出,張騫的愛國情懷。答案:(1)騫以郎應(yīng)募/與甘父俱出隴西/使月氏。(2)①參與;②指訴訟事件;③俘獲;④逃跑。(3)①衣食這類用來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②月氏人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沒有人和他們一起打擊匈奴。(4)D(5)曹劌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在:國家危難,挺身而出,積極“請見”;關(guān)心國家命運,詳問戰(zhàn)前政治準(zhǔn)備,“戰(zhàn)則請從”(請戰(zhàn))。

張騫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在:“單于留騫十余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騫與胡妻及甘父俱亡歸漢”?!军c評】“之”的用法:①旁人皆為之感愴(之:代詞)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與民同游觀之樂(之:的)④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補充音節(jié))⑥何陋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⑦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參考譯文】【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魯莊公接見自己。他的同鄉(xiāng)說:“打仗的事當(dāng)權(quán)者自會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dāng)權(quán)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庇谑侨氤ヒ婔斍f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安身立命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給別人?!辈軇セ卮鹫f:“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神靈的牛、羊、玉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辈軇フf:“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是不會保佑你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濒斍f公和他共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潰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闭f完就下了戰(zhàn)車,查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戰(zhàn)勝齊軍后,魯莊公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是靠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設(shè)下埋伏。我看他們車輪碾過的痕跡散亂,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下了,所以決定追擊他們?!薄疽摇繌堯q是漢中人,建元年間被任命為郎官。那時,匈奴投降過來的人說匈奴打敗了月氏王,并且用月氏王的頭顱做酒器,月氏人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沒有人和他們一起打擊匈奴。漢王朝正想準(zhǔn)備消滅匈奴,聽說此言,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國又是必經(jīng)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夠出使的人。張騫以郎官的身份應(yīng)募出使月氏,與甘父一起離開隴西,出使月氏。途徑匈奴,被匈奴人截獲,被送到單于那里。單于扣留張騫十多年,給他娶妻,并生了孩子,然而張騫仍持漢節(jié)不肯投降。張騫堅強有毅力,待人寬厚、誠實,匈奴人(當(dāng)?shù)厝耍┫矚g他。單于死了,匈奴國內(nèi)混亂,張騫便帶著他的匈奴妻子以及甘父一起逃跑回到漢朝。當(dāng)初,張騫出發(fā)時有一百多人,離漢十三年,只有他們二人得以回還。張騫以校尉的身份隨從大將軍攻打匈奴,他知道水源和有牧草的地方,軍隊能夠沒有物資缺乏,……漢朝西北方向的國家開始與漢朝相往來了。(2020湖北鄂州)【甲】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dāng)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乙】鄭蘇仙夢冥府北村鄭蘇仙,一日夢至冥府,見閻羅王方錄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稱所至但飲一杯水今無愧鬼神。王譏曰:“設(shè)官以治民,下至驛丞閘官,皆有利弊之當(dāng)理,但不要錢即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飲,不更勝公乎?”官又辯曰:“某雖無功亦無罪。”王曰:“公一身處處求自全,某獄某獄避嫌疑而不言,非負民乎?某事某事畏煩重而不舉③,非負國乎?三載考績之謂何,無功即有罪矣?!惫俅罄仟N,鋒棱頓減。(選自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注】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樹立。③舉:上報(朝廷)。11.用“/”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稱所至但飲一杯水今無愧鬼神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2)咨諏善道(3)但不要錢即為好官(4)鋒棱頓減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飲,不更勝公乎?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寄臣以大事設(shè)官以治民B.陛下亦宜自謀無功亦無罪C.攸之、祎、允之任三載考績之謂何D.察納雅言避嫌疑而不言15.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如何做官的問題,請概括它們所倡導(dǎo)的觀點。(3分)【參考答案】11.(2分,每多劃一處扣1分)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稱所至但飲一杯水/今無愧鬼神12.(共4分,每小題1分)(1)怠慢(2)詢問(3)只(4)立刻(或忽然)13.(共4分,每小題2分)(1)(2分)(如果)沒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來祭告先帝的在天之靈。(2)(2分)立個木偶在公堂上,它連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潔嗎(不更勝過你嗎)?14.(2分)B15.(3分。關(guān)鍵要答出“勤政盡責(zé)”,“廉潔”這點不答出也可得)為官不但要廉潔,更要勤政,要做實事,敢于擔(dān)責(zé)。不能空占其位,不謀其政,整天無所事事混日子。【乙文參考譯文】北村有位叫鄭蘇仙的人,一天做夢夢見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見閻王爺正在登記剛抓到冥府的人。有一個穿官服的人氣昂昂地進了大殿,自稱在世時所到之處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現(xiàn)在對鬼神沒有愧疚。閻王微笑著說:“設(shè)立官制是為了治理國家、造福百姓,下到管理驛站、閘門的小官,都是按著理法來權(quán)衡利弊。只說不要老百姓的錢就是好官,那么立個木偶在公堂上,它連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潔嗎?”這官聽了又辯解道:“我雖沒有功勞,但也沒有罪呀!”閻王又說:“你一生處處求的是保全自己,某個案子,你為了避開嫌疑沒敢說話,這不是辜負了百姓嗎?某件事情,你怕麻煩沒有上報朝廷,這不是辜負了國家嗎?(對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績,為什么?無功就是罪?。 碑?dāng)官的大吃一驚,非常不安,剛來時的傲氣一下子就消減了。(2019湖北鄂州)【甲】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疽摇吭酵豕篡`棲于會之稽上越王勾踐棲①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③進對④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eq\o\ac(○,5)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eq\o\ac(○,7),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曰:“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執(zhí)其手而與之謀。【注】①棲:退守,②昆:兄。③種:指文種,④進對:進諫,eq\o\ac(○,5)資:積蓄,準(zhǔn)備eq\o\ac(○,6)絺(chī):細葛布,eq\o\ac(○,7)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將士。11.請用“/"給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朝服衣冠(2)皆以美于徐公(3)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4)乃號令于三軍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2)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C.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不求聞達于諸侯D.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考答案】11.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12.服:穿戴以:認為知:管理乃:于是,就13.(1)所有的大臣、官吏、老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責(zé)我的過錯的人,可得上等獎賞。(2)如果能夠聽到您的這番話,又有什么遲的呢?14.B15.(1)以事設(shè)喻(類比或設(shè)喻說理)(2)招攬和培養(yǎng)謀士和勇士15.【甲】文中鄒忌和【乙】文中文種在進諫方式上有著相似之處,二人都通過______的方式委婉進行勸諫,文種以商人夏天就要儲備皮貨,冬天就要儲備細葛布,旱時就要準(zhǔn)備好船只,澇時就要準(zhǔn)備好車輛,“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時就要

______

(2分)

【解析】11.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本題根據(jù)句意來句讀。句意是:就像蓑笠一樣,雨已經(jīng)下起來了,一定要到處去找蓑笠。據(jù)此,答案為: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點睛:文言文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①句首關(guān)聯(lián)詞或語氣詞之后要停頓;②有些古今異義詞朗讀時要分開;③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停頓;④需要著重強調(diào)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⑥并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⑦古代的國名、年號、官職、人名、地名等應(yīng)作停頓。⑧根據(jù)句子表達的意思來句讀。12.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點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14.試題分析:考查對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理解。A項中“誠”分別為“確實,實在”和“果真”;B項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C項中的“聞”分別是“使……聽到”和“聞名,傳揚”;D項中的“間”分別是“間或,偶爾”和“參與”的意思。據(jù)此,答案為B。15.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梳理和概括。【甲】文寫鄒忌以切身經(jīng)歷設(shè)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疽摇课膶懳姆N用生活中的瑣事和“下雨找蓑笠”,類比設(shè)喻來向越王進諫。據(jù)此,第一空可填寫“以事設(shè)喻”“類比設(shè)喻”等作答。根據(jù)乙文的內(nèi)容,從“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可知:文種以商人夏天就要積蓄皮貨,冬天就要積蓄細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時就要招攬和培養(yǎng)“謀臣與爪牙之士”。據(jù)此理解填寫作答?!緟⒖甲g文】【甲】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呢?”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麗,于是又問他的小妾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和他坐著談話。鄒忌問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啊?!庇诌^了一天,徐公前來拜訪,(鄒忌)仔細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他美麗;再照著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為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認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庇谑青u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懼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麗。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nèi)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饼R威王說:“說得真好?!庇谑窍铝艘坏烂睿骸八械拇蟪?、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zé)、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闭顒傄幌逻_,所有大臣都來進言規(guī)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了敵國?!疽摇吭酵豕篡`退守到會稽山上,向三軍下令說:"凡是我父輩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夠幫助我出謀劃策打敗吳國的,我將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大夫文種進見回答說:"我聽說,商人夏天的時候就準(zhǔn)備皮貨,冬天的時候就準(zhǔn)備細葛布。天旱的時候就準(zhǔn)備船,有大水的時候就準(zhǔn)備車輛,就是打算在缺少這些東西的時候派上用場。即使沒有被四鄰侵擾的時候,然而謀臣與武士,不可不選拔出來供養(yǎng)他們。就像蓑笠一樣,雨已經(jīng)下來了,肯定要到處找?,F(xiàn)在君王您已經(jīng)退守到會稽山上了,然后才尋求出謀劃策的大臣,恐怕太遲了吧?"勾踐說:"如果能夠讓我聽聽您的高見,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著文種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終于使文種去吳國議和。(2018湖北鄂州)【甲】隆中對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姡豢汕乱?。將軍宜枉駕顧之?!庇墒窍戎魉煸劻?,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節(jié)選自陳壽《隆中對》)【乙】高帝求賢詔蓋聞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②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③下相國,相國酂侯④下諸侯王,御史中執(zhí)法⑤下郡守。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⑥、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⑦病,勿遣。(選自《古文觀止》)【注釋】①伯:同“霸”。②游:交游?!皬奈矣巍奔磪⒓又卫硖煜?。③昌:周昌,跟從劉邦入關(guān)破秦,建漢后為御史大夫,封汾陰侯。④酂侯:即蕭何。曾為沛縣吏,秦末佐劉邦起義。在楚漢戰(zhàn)爭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⑤御史中執(zhí)法: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⑥義:同“儀”,指儀表,包括身材尺寸、膚色。⑦癃(lóng)?。菏肿悴混`活的病。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謂為信然(2)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4)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2)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君與俱來B.凡三往,乃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C.其有意稱明德者其如土石何D.皆待賢人而成名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14.甲文寫徐庶對諸葛亮的贊語和向劉備提出“枉駕顧之”的建議的作用是。乙文列舉周文王和齊桓公的例子的作用是。(2分)15.甲文中劉備“思賢若渴”,乙文中漢高祖劉邦發(fā)詔令求賢,他們都渴求賢才來輔佐自己,但他們求賢的目的又有所不同。請指出不同點。(3分)【參考答案】11.(1)確實這樣(2)接近,趨向(3)緣故(4)通“無”,不(每小題1分)12.(1)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想要為天下伸張正義。(2)賢士大夫有愿意跟從我治理天下的,我一定能叫他們顯貴。(每題2分)13.A(2分)14.從側(cè)面烘托了諸葛亮的才能;說明了賢才的重要性。(2分。每空1分)15.劉備還處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求賢的目的是興復(fù)漢室;劉邦已平定了天下,求賢的目的是守住漢室的江山。(3分)【參考譯文】【甲】諸葛亮親自在田地中耕種,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當(dāng)時人們都不承認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潁川(河南禹州)的徐庶與諸葛亮關(guān)系甚好,說確實是這樣。適逢先帝劉備駐扎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是人間臥伏著的龍啊,將軍可愿意見他?”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毙焓f:“這個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訪,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軍你應(yīng)該屈尊親自去拜訪他”。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于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tǒng)治崩潰,奸邪的臣子盜用政令,皇上蒙受風(fēng)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任,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我才智與謀略短淺,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現(xiàn)在還沒有罷休,您認為該采取怎樣的辦法呢?”【乙】聽說行王道的沒有能超過周文王的,行霸道的沒有能超過齊桓公的,他們都是依靠賢能的人才成就了事業(yè)。如今天下賢者的智慧才能難道不如古代的人么?憂慮在于當(dāng)人主的不交結(jié)賢士的緣故,賢士有什么道路被進用?如今我依靠上天的神靈和賢士大夫,平定了天下,因而創(chuàng)建了一家的天下,想讓它長治久安,世世代代事奉宗廟不絕。賢人已經(jīng)和我共同平定了天下,卻不跟我共同使天下安定受益,能行嗎?賢士大夫有愿意跟從我治理天下的,我一定能叫他們顯貴。因此布告天下,使大家明白我的意思。這個布告由御史大夫周昌下傳相國,相國酂侯蕭何下達各諸侯王,御史中丞下達各郡郡守。那些確實可稱為有美德的人,郡守必須前去勸勉,并為他駕車,送到京師相國府,登記他們的品行、儀表和年齡。有賢才而郡守不舉薦,發(fā)覺后就罷免他的官職。年老手足不靈活有病的,不要送。(2017湖北鄂州)【甲】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疽摇啃∈巧接涀晕魃降揽趶奖保恻S茅嶺=1\*GB3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dāng)其垠=2\*GB3②。其上,為睥睨梁之形=3\*GB3③;其旁,出堡塢=4\*GB3④,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huán)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5\*GB3⑤,益奇而堅,其疏數(shù)偃仰,類智者所施設(shè)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6\*GB3⑥,而列是夷狄=7\*GB3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8\*GB3⑧,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被蛟唬骸捌錃庵`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9\*GB3⑨?!笔嵌?,余未信之?!咀⑨尅?1\*GB3①黃茅嶺:在湖南零陵縣城西面。=2\*GB3②垠:邊界,盡頭。=3\*GB3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墻。梁(lì):屋的正梁。=4\*GB3④堡塢(bǎowù):村落外邊,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衛(wèi)。=5\*GB3⑤箭:小竹子。=6\*GB3⑥中州:中原,指現(xiàn)在的黃河中下游一帶。=7\*GB3⑦夷狄:古代漢族統(tǒng)治階級對中原以外少數(shù)民族的侮辱性稱呼,這里指偏遠地區(qū)。=8\*GB3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9\*GB3⑨楚之南:湖南一帶是古代楚國的南部。11.請用“/”給文中劃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其岸勢犬牙差互 (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3)益奇而堅(4)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2)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投以小石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固勞而無用潭西南而望C.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D.是二者,余未信之是日更定矣15.這兩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而寫的作品,在《小石潭記》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圍清幽冷寂的氛圍,表達了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記》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卻在荒遠之地,抒發(fā)了自己的不平之氣。(2分)【參考答案】11、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劃對一處1分)12、(1)像狗牙那樣(2)凄清(3)更加(4)有的人(每小題1分)13、(1)小石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2)從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過黃茅嶺下來。(每小題2分)14、D(2分)15、凄苦孤寂;有才能卻無法施展。(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沿著它走過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條稍微偏北而后向東,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積石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矮墻和棟梁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像堡壘,有一個像門的洞。從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遠。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zhì)地堅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唉!我懷疑造物者的有無已很久了,到了這兒更以為造物者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煙輻輳的中原地區(qū)去,卻把它擺在這荒僻遙遠的蠻夷之地,即使經(jīng)過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造物者似乎不會這樣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沒有的吧?有人說:“造物者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币灿腥苏f:“這地方山川鐘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產(chǎn)奇峰怪石。”這二種說法,我都不信。(2016湖北鄂州)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恚胍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庇谑侨氤娡?,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11.用“/”標(biāo)出下列句子朗讀的語義停頓,有誤的一項是(2分)A.今/齊地/方千里B.蓋/余之勤/且艱若此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窺鏡而自視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B.皆以美于徐公以土礫凸者為丘C.王之蔽甚矣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1)鄒忌修八尺有余(2)客之美我者(3)臣之妻私臣(4)時時而間進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15.這篇短文在寫作上采用了設(shè)喻說理的方法,請結(jié)合短文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3分)【參考答案】11.B(2分)12.C(2分)13.(1)長(2)認為……美(3)偏愛(4)間或﹑偶然(每個詞1分,滿分4分)14.(鄒忌)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滿分2分。每譯錯一個字扣1分,扣完為止。)15.鄒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這件事設(shè)喻,來說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國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共3分,意近即可)(2014湖北鄂州)【甲】傷仲永(節(jié)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乙】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禮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11.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限劃一處。(2分)⑴余聞之也久⑵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⑴即書詩四句⑵稍稍賓客其父⑶無從致書以觀⑷同舍生皆被綺繡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或以錢幣乞之或遇其叱咄B.未嘗識書具嘗趨百里外C.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每假借于藏書之家D.還自揚州手自筆錄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⑴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⑵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15.閱讀這兩則短文,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啟示?請寫出三點。(3分)【參考答案】11.⑴余聞之也/久⑵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每句1分,滿分2分)12.⑴書寫⑵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dāng)作賓客⑶得到⑷通“披”,這里是穿的意思(每個詞1分,滿分4分)13.B(2分)14.⑴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⑵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每句1分,有明顯錯誤不給分。滿分2分)15.提示:可以從博覽群書、刻苦學(xué)習(xí)、誠心求教、人的天資與后天教育的關(guān)系、后天教育與成才的關(guān)系等方面來回答,言之成理皆可。(每點1分,滿分3分)【參考譯文】【甲】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yè)。,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3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jié)同宗族的人為內(nèi)容,傳送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伸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xué)習(xí)、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遣年問,我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l“(池已經(jīng))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保?013湖北鄂州)【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選自韓愈《馬說》)【乙】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曰:“有生之?dāng)?shù),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笔甯父衅溲裕煸S焉。明年,犬隨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攙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已。張元怪之,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y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選自《北史·孝行傳·張元》)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①雖有千里之能②張元怪之,隨犬出門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C.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②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D.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②若見而不收養(yǎng)28.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與“犬隨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C.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9.用“/”給下面文句斷句,要求根據(jù)語意劃出兩處。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3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句。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谑甯笧樯咚鶉?,仆地不得行。31.和諧社會,人類要了解動物,更要和動物友好相處。甲文采用①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乙文則主要表達了②的主旨?!緟⒖即鸢浮?7.C(均為轉(zhuǎn)折連詞,但是。A①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②代詞,指“汪汪之聲不已”;B①代詞,指馬,②代詞,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現(xiàn)”,②動詞,看見)28.A(都是名詞作狀語,修飾動詞;BCD項加點詞都活用為動詞)29.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yǎng)之。30.①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谑甯副簧咭Я?,趴在地上走不了。31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關(guān)愛動物,善有善報【參考譯文】有一條狗被人拋棄了,驚惶不安地在田間小路(走著)。張元看見了,立刻將小狗收養(yǎng)了。他的叔父很生氣,(說):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丟掉。張元乞求(叔父)不要丟棄它,說:(小狗)也是有生命的東西,不能不重視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實際,出生老死,這是自然的道理。(但)現(xiàn)在它是被人所遺棄,這是有敗道義的。倘若看見(它將死)而不收養(yǎng)的話,就是沒有仁慈之心了。(張元)的叔父被他的話感動了,于是就允許(張元撫養(yǎng)小狗)了。第二年,狗跟隨著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著。張元感到很奇怪,跟著狗走出家門,看見叔父(倒在地上)已經(jīng)不省人事。(張元)馬上(把醫(yī)生)請來醫(yī)治叔父,沒過幾天(叔父)就痊愈了。從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親人一樣。(2012湖北鄂州)杯弓蛇影樂廣字修鋪,遷河南尹,嘗有親客①,久闊②不復(fù)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③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庇跁r河南④聽事⑤壁上有角⑥,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fù)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fù)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睆V乃告其所以,客豁然⑦意解⑧,沈疴⑨頓愈。(選自《晉書·樂廣傳》)【注釋】①親客:關(guān)系密切的朋友。②久闊:久別不見。③蒙:受,承蒙。承人厚意,表示感謝時常用的謙詞。=4\*GB3④河南:晉朝郡名。=5\*GB3⑤聽事:官府辦理政事的廳堂,亦作“廳事”。=6\*GB3⑥角:即裝飾有牛角之類的弓。=7\*GB3⑦豁然:在此形容心情舒暢。⑧意解:不經(jīng)直接說明而想通了某一疑難問題,放下了思想負擔(dān)。⑨沈疴(chénkē):長久而嚴重的病。疴,重病。23.選出下列對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2分)A.廣問其故 (原因,緣故)B.意甚惡之 (兇惡、兇猛)C.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料想、猜到)D.廣乃告其所以 (……的原因)24.從本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啟示?請寫出兩點。(4分)【參考譯文】樂廣字修鋪,在河南做官,樂廣有一位親密的朋友,分別很久不見再來了。問到原因時,有人告訴說:“前些日子他來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時候,仿佛看見杯中有一條小蛇在晃動。心里雖然十分厭惡它,可還是喝了那杯酒?;氐郊依?,就身得重病?!碑?dāng)時河南聽事堂的墻壁上掛著一張角弓,上面還用漆畫了一條蛇。樂廣心想,杯中所謂的小蛇無疑是角弓的影子了。于是,他便在原來的地方再次請那位朋友飲酒。問道:“今天的杯中還能看到小蛇嗎?”朋友回答說:“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樣?!睒窂V指著墻壁上的角弓,向他說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悟,積久難愈的重病一下子全好了。(2011湖北鄂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語文》人教版九下)2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⑴所以動心忍性⑵曾益其所不能⑶人恒過然后能改⑷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22.作者認為人在接受大任之前必須在哪些方面經(jīng)受一番磨練?你覺得這有道理嗎?為什么?(3分)(2011湖北鄂州)李勉①埋金天寶②中,有書生旅③次宋州。時李勉少年貧苦,與一書生同店。而不旬日④,書生疾作,遂死不救,臨絕⑤語勉曰:“某⑥家住洪州,將于北都⑦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币虺瞿医鸢賰蛇z勉,曰:“某之仆使,無知有此者,足下為我畢死事⑧,余金奉⑨之?!泵阍S為辦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數(shù)年,勉尉⑩開封。書生兄弟赍⑾洪州牒⑿來,而累路⒀尋生行止,至宋州,知李為主喪事,專詣開封,詰⒁金之所。勉請假至墓所,出金付焉。(選自《尚書讀錄》)【注釋】①李勉:唐朝人。②天寶:唐玄宗時期的年號。 ③旅:寄旅,客居。④不旬日:沒過多長時間。⑤臨絕:臨死。⑥某:指自己,“我”。⑦北都:今太原。⑧畢死事:處理后事。⑨奉:送。⑩尉:縣尉。此處用作動詞,做縣尉。⑾赍(jī):攜帶。⑿牒:證件。⒀累路:沿路。⒁詰(jié):詰問,追問。23.選出下列加點的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2分) A.有書生旅次宋州 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B.臨絕語勉曰 此中人語云C.因出囊金百兩遺勉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D.勉許為辦事 安陵君其許寡人24.請簡要概括本文所寫的故事,并寫出你從中得到的一點啟示。(4分)【參考答案】23.A(2分)24.故事:李勉年青時為一書生處理后事而不貪圖其金錢。 啟示:人生在世,應(yīng)樂行善事,不貪錢財。(故事、啟示各2分,表述簡明、內(nèi)容合理即可。共4分)【參考譯文】【乙】天寶中,天寶(唐玄宗年號)年間,有書生旅次宋州。有書生游學(xué)住在宋州。時李勉少年貧苦,當(dāng)時李勉年少窮困,與書生同店,和一個書生住在同一個店里。而不旬日,沒過多長時間(十天),書生疾作,書生患了病,遂至不救。無法醫(yī)治而死,臨絕語勉日:書生臨死告訴李勉說:“某家住洪州,“我家住在洪州,將于北都求官,我將到北都(今太原)謀求官職,而于此得疾而死,在這里得病將要死了,其命也。”這是命啊。”因出囊金百兩遺勉,并從口袋里兩百兩金子給李勉,曰:說:“汝為我畢死事,余金奉之?!薄澳鸀槲姨幚砗笫?,余下的錢送給你了。”勉許為辦事,李勉答應(yīng)他為他辦后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和書生一同埋葬了。后數(shù)年,幾年以后,勉尉開封。李勉做了開封縣尉。書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來,書生的兄弟帶著洪州官府開的證明,累路尋生行止。沿路打聽書生的行路、住宿,至宋州,到了宋州,知李為主喪事,知道是李勉為書生主持的喪事,專詣開封,專門到開封面見他,詰金之所。詰問金子的下落。勉請假至墓所,李勉向上級請假到了墓地,出金付焉。挖出金子交給了他們。(2009湖北鄂州)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節(jié)選自《核舟記》)2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2)神情與蘇、黃不屬(3)臥右膝,詘右臂支船(4)珠可歷歷數(shù)也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1)蘇、黃共閱一手卷。(2)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22.從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藝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3分)【參考答案】20.(1)大約 (2)類似 (3)同“屈”,彎曲 (4)分明可數(shù)的樣子(全對給2分,全錯給0分,其他給1分)21.(1)蘇軾和黃魯直一同觀賞一幅書畫卷子。 (2)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卷子下邊的衣褶里。(每句1分,共2分)22.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用料體積??;②所刻東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畫細膩逼真,情態(tài)畢備,富有詩情畫意。(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2009湖北鄂州)【甲】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吳廣以為然。……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疽摇砍叙B(yǎng)狙⑴以為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