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桃花源記》講義
《桃花源記》教學講義
一、導入(5分鐘)
1.情境導入:
提問:如果你在旅行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那里的人們與世隔絕,生活得非常幸福,你會怎么做?你會告訴別人嗎?
引出《桃花源記》,介紹這是一篇描寫理想社會的文言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圖片展示:
展示桃花源的圖片或繪畫,引導學生想象文中的美景和理想生活。
二、作者介紹(5分鐘)
1.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潛,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稱“靖節(jié)先生"。
他是田園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等。
陶淵明出身于沒落的仕宦家庭,曾擔任過一些小官,但因厭惡官場的腐敗和虛偽,最終選擇辭官歸隱,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
2.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在41歲時辭去彭澤縣令,歸隱田園,過著清貧但自由的生活。
他的隱居生活反映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厭惡。
三、寫作背景(5分鐘)
1.時代背景:
東晉末年,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繁,百姓生活困苦。
陶淵明生活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代,親眼目睹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
2.創(chuàng)作動機:
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征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并記》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霸姟弊肥隽颂一ㄔ吹臉嫵?,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于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完美生活的愿望。
四、初讀感知(15分鐘)
1.生字詞學習:
重點字詞:豁然開朗、阡陌交通、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儼然、垂髫、邑人、間隔、問津。
注音并解釋:豁(huò)、阡(qiān)、陌(mò)、髫(tiáo)、儼(yǎn)、邑(yì)、津(jīn)。
2.朗讀節(jié)奏:
示范朗讀,指導學生劃分句子節(jié)奏。
桃花源記①
晉/太元②中,武陵③人/捕魚為業(yè)。緣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⑤,落英⑥/繽紛⑦。漁人/甚異⑧之,復前行,欲窮/其林⑨。
林盡/水源⑩,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3.文意梳理:
①選自《陶淵明集》卷六(中華書局1979年版)。
②【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376—396)。
③【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帶。
④【緣】沿著,順著。
⑤【鮮美】新鮮美好。
⑥【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⑦【繽紛】繁多的樣子。
⑧【異】驚異,詫異。這里是“對……感到驚異”的意思。
⑨【欲窮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窮,盡。
⑩【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fā)源地就到頭了。
【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
【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僅僅、只。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
【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悉】全,都。
【黃發(fā)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黃發(fā),舊說是長壽的特征,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fā),用來指小孩。
【乃】于是,就。
【具】詳細。
【要(yāo)】同“邀”,邀請。
以下是從您提供的圖像中提取的文字:
復制
【咸】全,都。
【妻子】妻子兒女。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遂與外人間(jiàn)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遂,于是、就。間隔,隔絕、不通音訊。
【乃】竟然,居然。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出。為,對、向。
【嘆惋】感嘆惋惜。
【延】邀請。
【語(yù)云】告訴(漁人)說?!罢Z”后省略“之”,代漁人。
【不足】不值得,不必。
【便扶向路】就順著舊路(回去)。扶,沿著、順著。向,先前的。
【志】做記號。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指武陵郡。
【詣(yì)】拜訪。
【南陽】郡名,在今河南南陽一帶。
【劉子驥】名驎(lín)之,字子驥,《晉書·隱逸傳》里說他“好游山澤”。
【規(guī)】打算,計劃。
【未果】沒有實現(xiàn)。
【尋】隨即,不久。
【問津】詢問渡口。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
全文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繼續(xù)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到。在那里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村里的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很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他們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囑咐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記號,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問路訪求桃花源的人了。
```
4.層次劃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林的經(jīng)過。漁人沿著小溪劃船,發(fā)現(xiàn)了一片桃花林,并對這片奇異的景象感到非常驚奇。這一部分主要描繪了桃花林的美麗景色,為后續(xù)的故事鋪墊。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并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jīng)過。漁人進入桃花源后,被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風尚所吸引。桃花源的人們對漁人也非常友好,邀請他做客并詳細詢問了外界的情況。這一部分詳細描寫了桃花源的安寧、自由和平等的生活狀態(tài),體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部分(第4、5段):寫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的情形。漁人離開桃花源后,標記了路徑并告知了太守。太守派人跟隨漁人尋找桃花源,但最終未能找到。這一部分為桃花源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暗示了這個理想世界的不存在。
五、重點字詞(15分鐘)
1.通假字:
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2.虛詞:
乃不知有漢(乃:竟然)。
遂與外人間隔(遂:于是)。
3.一詞多義:
舍:便舍船(舍棄)/屋舍儼然(房屋)。
尋:尋向所志(尋找)/尋病終(不久)。
志:處處志之(做標記)/尋向所志(標記)。
聞:村中聞有此人(聽說)/雞犬相聞(聽到)。
4.古今異義: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事業(yè))。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困境)。
緣溪行:古義(沿著)/今義(緣故,緣分。)
仿佛: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5.詞類活用:
漁人甚異之(異:形容詞作動詞,感到奇怪)。
欲窮其林(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處處志之(志:名詞作動詞,做標記。)
6.倒裝句式:
問所從來(賓語前置,應為“問從所來")。
板書設計
六、深度解讀(20分鐘)
1.“大驚”一詞,表現(xiàn)了什么?
“大驚"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久遠,與下文“自云……間隔”暗合,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
2.桃花源里的人聽了漁人的話為什么“嘆惋"?
“嘆惋”,一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二為桃源外的人一直過著痛苦的生活而嘆惋?!安蛔銥橥馊说酪?說明桃源人不愿外界打擾他們和平安寧的生活,同時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3.作者是如何介紹桃花源里的人和生活的?
從漁人和桃花源人的交談往來中,表現(xiàn)了桃花源民風的古樸淳厚,桃花源人的知禮好客;說明了桃花源人的來歷及其與世隔絕的原因。他們的先世是為“避秦時亂”而“來此絕境"的,這里既沒有帝王,也沒有王朝的更迭,人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漢、魏、晉三朝的更替,所引起的只是嘆惋而已。從而表現(xiàn)桃花源人沒有階級,沒有剝削壓迫,和平恬靜、豐衣足食的生活。表現(xiàn)了對暴政戰(zhàn)亂的厭棄憎惡和對君權王朝的大膽否定。
4.后人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
進一步加強了對世外桃源神秘氣氛的渲染。盡管漁人去時“處處志之”,卻“遂迷不復得路”,就連好游山澤的高士劉子驥也無緣一睹勝境,雖欲游而終未果,以至“后遂無問津者”,桃源遂又與世隔絕。
結尾與開頭尋得桃源的描寫是相互照應的。開始是“忘路之遠近”,結尾是“不復得路"。
5.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不得而知。用劉子驥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作證,更渲染了桃花源虛幻的烏托邦色彩,也流露出作者苦悶迷惘的心情。劉子驥之后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地嘆惋之情。
6.人物分析:
漁人:好奇心強,發(fā)現(xiàn)了桃花源,但未能保守秘密。
桃源人:善良熱情,但對外界充滿警惕。
劉子驥:高尚士人,尋找桃花源未果,象征理想社會的難以實現(xiàn)。
7.思想情感:
提問:陶淵明通過《桃花源記》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案: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和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七、課堂小練(10分鐘)
1.選擇題:
1.“便要還家"中的“要”是什么意思?()
A.需要B.邀請C.要求D.重要
答案:B
2.下列哪一項不是桃花源的特點?()
A.與世隔絕B.戰(zhàn)亂頻繁C.和平安寧D.自給自足
答案:B
2.翻譯句子: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答案: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
2.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答案:老人和小孩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九、隱士文化拓展延伸(10分鐘)
1.隱士文化介紹:
隱士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等。
隱士追求自然、遠離世俗,體現(xiàn)了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隱士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文人墨客在仕途失意后選擇隱居,通過詩文表達自己的理想和情感。
2.討論:
提問:你認為隱士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還有意義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
十、課后任務布置
1.寫作任務:
以“我心中的桃花源"為題,寫一篇短文,描述你理想中的生活。
2.背誦任務:
背誦《桃花源記》全文。
十一、拓展閱讀
閱讀材料:
```
《五柳先生傳》(節(jié)選)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
問題:
1.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
答案:陶淵明。
2.“好讀書,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
答案:喜歡讀書,但不追求深入理解。
3.五柳先生的生活態(tài)度是怎樣的?
答案:五柳先生生活簡樸,不慕榮利,安貧樂道,追求精神自由。
鞏固訓練
1.給下列加紅字注音。
豁然()儼然()阡陌()問津()
邑人()垂髫()發(fā)髻()兩鬢()
2.看拼音寫漢字,并解釋字義。
A.xián()來問訊:________
B.便yāo()還家:________
C.yuán()溪行:________
D.xún()病終: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寓代理銷售合同范本
- 冰淇淋套餐合同范本
- 出售文明公寓合同范本
- 中藥加工合同范本
- 公寓閣樓買賣合同范本
- cps推廣合同范本
- 農(nóng)戶斗雞養(yǎng)殖合同范本
- 事業(yè)物業(yè)合同范本
- 住家阿姨用工合同范本
- 與單位停車合同范例
- 10我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2025中國煙草/中煙工業(yè)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新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案(全冊)
- 2025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課件匯編(配套新教材)
- 天津2025年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輔導員崗位招聘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湘西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海南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課件 第六單元 數(shù)量間的加減關系 第2課時 求比1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
- 語文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方法研究
- 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zhí)照(CAAC)考試復習重點題庫500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