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相關技能課件_第1頁
急救相關技能課件_第2頁
急救相關技能課件_第3頁
急救相關技能課件_第4頁
急救相關技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救技能---氣道開放技術急診科王興蕾

2010心肺復蘇指南2010AHA第8部分氣道管理概要中明確指出:在持續(xù)較長的室顫行心臟驟停和所有表現(xiàn)其他心律的患者,通氣和胸外心臟按壓同等重要。主要內容1.

手法開放氣道2.

口咽通氣管3.鼻咽通氣管4.簡易人工呼吸器5.氣管插管6.聯(lián)合導氣管7.

喉罩通氣道8.環(huán)甲膜穿刺9.環(huán)甲膜切開10.氣管切開術

方法:仰頭抬頦法托頸壓額法托下頜法

懷疑頸椎損傷應使用托頜法開放氣道。一、手法開放氣道打開氣道前后對比

凡已懷疑或已確診有氣道阻塞,或有必要避免發(fā)生者,需要采取非器械或建立人工氣道來確保持氣道通暢。注意適應癥

二、口咽通氣管呼吸道梗阻的患者1氣道分泌物增多時便于吸引2癲癇發(fā)作或抽搐時保護舌齒免受損傷3同時有氣管插管時,取代牙墊作用4口咽通氣管的結構

主要包括翼緣、牙墊部分、咽彎曲三部分

口咽通氣管的型號大中小臨床型號的選擇①口咽通氣管長度相當于從門齒至耳垂或下頜角的距離。合適的口咽管應該是:口咽通氣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將舌根與口咽后壁分開,使下咽部到聲門的氣道通暢。因此,較為安全的選擇方法是:寧長勿短,寧大勿小,因為口咽管太短不能經(jīng)過舌根,起不到開放氣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誤入氣管。

②口咽通氣管應有足夠寬度,以能接觸上頜和下頜的2-3顆牙齒為最佳??谘释夤艿牟迦敕椒?、選擇合適的口咽通氣管;2、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放平床頭,協(xié)助患者取平臥位,頭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軸線(口、咽、喉)盡量一直走向;3、清潔口腔內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4、置管方法分為兩種:一種為直接放置:將通氣管的咽彎曲沿舌面順勢送至上咽部,將舌根與口咽后壁分開;另一種為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彎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當其內口接近口咽后壁時(已通過懸雍垂),即將其旋轉180°,借患者吸氣時順勢向下推送,彎曲部分下面壓住舌根,彎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雖然后者比前者操作難度大,但在開放氣道及改善通氣方面更為可靠。

口咽通氣管的插入方法5、對于意識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與食指將患者的上唇齒與下唇齒分開,另一手將口咽通氣管從后臼齒處插入,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準確。6、測試人工氣道是否通暢:以手掌放于通氣管外側,于呼氣期感覺是否有氣流呼出,或以少許棉絮放于通氣管外,觀察其在呼吸中的運動幅度,此外還應觀察胸壁運動幅度和聽診雙肺呼吸音。7、檢查口腔,以防止舌或唇夾置于牙和口咽通氣管之間??谘释夤艿牟迦敕椒?、旋轉180°,借患者吸氣時順勢向下推送4、彎曲部分下面壓住舌根,彎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口咽通氣管的放置技巧對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張口,切勿急于強行插入或撤出,一定要耐心說服,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取得合作。操作中重視與患者交流,按照正確步驟放置,吸痰時注意鼓勵患者做咳痰動作。放置成功后,妥善固定好,以免脫出。注意口咽通氣管的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精心護理懸雍垂損傷門齒折斷咽部出血應激性反應窒息煩躁不安口咽通氣管的護理要點護理要點保持管道通暢加強呼吸道濕化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口腔護理

口咽通氣管的護理要點加強呼吸道濕化

監(jiān)測生命體征保持管道通暢

及時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誤吸,甚至窒息。吸痰前后吸入高濃度氧,達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谘使芡饪谏w一層生理鹽水紗布,既濕化氣道又防止吸入異物和灰塵。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記錄,并備好各種搶救物品和器械,必要時配合醫(yī)生行氣管插管術??谇蛔o理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續(xù)放置于口腔內,但每隔2~3h重新?lián)Q位置,并每隔4~6h清潔口腔及口咽管次,防止痰痂堵塞。每天更換口咽管一次,換下的口咽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備用。1234提高搶救速度和質量節(jié)省急救人員體力適用范圍廣有效預防舌后墜口咽通氣管的臨床效應面罩球體儲氧袋連接管及單向閥氧氣連接管氧氣儲氧閥簡易呼吸器的結構

氧氣儲氣閥及氧氣儲氣袋必須組合,如未接氧氣時應將兩項組件取下。面罩充氣閥安全閥為避免過高的氧氣流量及過低擠壓次數(shù)而造成球體及儲氣袋內壓力過高,特設計儲氣安全閥釋放出過量氣體,以便保持低壓的氧氣供應,保障患者的安全。安全閥裝置,自動提供調節(jié)肺部的壓力,使其維持40cmH2O±5cmH2O安全閥簡易呼吸器工作原理吸氣動作流程:

當擠壓球體時,產(chǎn)生正壓,將進氣閥關閉,內部氣體強制性推動鴨嘴閥打開,并堵住出氣閥,球體內氣體即由鴨嘴閥中心切口送向病人;需用氧氣時,則氧氣經(jīng)氧氣儲氧閥充滿儲氣袋,隨球體復原的吸氣作用(負壓),暫存于球體內,再次擠壓球體時直接進入患者體內。適應證心肺復蘇;各種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各種大型的手術中;轉運危重患者時;在意外事件中的應用(突然氧氣供應中斷或壓力過低、停電、呼吸機故障無法正常運作時)。評估是否有使用簡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適應證立即通知醫(yī)生。準備并連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應備氧氣進行輔助氧療,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氧氣流量使儲氣袋充盈。備開口器、口咽通氣道。開放氣道1.清除口腔與喉中、假牙等任何可見的異物。2.將病人仰臥,去枕,頭后仰。3.將患者的嘴張開,必要時插入口咽通氣道防止舌咬傷和舌后墜。4.搶救者應位于患者頭部的后方,將頭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顎使其朝上,使氣道保持通暢。使用面罩將面罩扣住口鼻,單手操作時用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母指和食指成C形按住面罩,中指和無名指小指(構成“E”字)則緊按住下顎,按緊不漏氣。使用面罩使用面罩如果患者插有氣管內管及曾做氣管切開者,應摘除面罩,單向閥接頭直接連接氣管內管接頭進行操作。連接氣管內管管接銜擠壓球囊

單手或雙手規(guī)律、均勻地擠壓呼吸囊,擠壓球囊時間應長于1秒鐘,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開始下一次擠壓,應盡量在病人吸氣時擠壓呼吸囊,將氣體送入肺中,同時觀察胸廓起伏情況。頻率成人:12-16次/分;兒童:14-20次/分;嬰兒:35-40次/分;每次通氣要持續(xù)1-2秒。吸呼比1:1.5;潮氣量潮氣量應控制在足以產(chǎn)生可見的胸廓起伏;胸外按壓與擠壓球囊之比為30:2擠壓球囊觀察及監(jiān)測

注視患者胸部是否隨著壓縮球體而上升與下降;經(jīng)由透明蓋,觀察單向閥是否正常運作;經(jīng)由面罩透明部分觀察患者嘴唇與面部顏色的變化;在呼氣當中,觀察面罩內是否呈霧氣狀;密切觀察病人對呼吸器的適應性,胸腹聽診呼吸音、生命體征、氧飽和度。操作中的注意事項1.選擇合適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2.接氧氣進行氧療時,安全閥應處于開啟狀態(tài)。

如未接氧氣時應將氧氣儲氣閥及氧氣儲氣袋取下。3.在使用中應隨時注意

----有無發(fā)紺的情況

----適當?shù)暮粑l率

----鴨嘴閥是否正常工作

----接氧氣時,注意氧氣管是否接牢5.發(fā)現(xiàn)病人有自主呼吸時,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6.對清醒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解釋應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義,緩解緊張情緒,使其主動配合。注意日常保養(yǎng)保存方法

1、每次消毒后應晾干組裝,并置于急救盤內備用。2、單向閥應定期檢查、測試。3、彈性呼吸囊不宜擠壓變形后放置,以免影響彈性。

1.取下單向閥和儲氣閥時,擠壓球體,將手松開,球體應很快的自動彈回原狀。2.將出氣口用手堵住,擠壓球體時,將會發(fā)覺球體不易被壓下。如果發(fā)覺球體慢慢地向下漏氣,請檢查進氣閥是否組裝正確。檢測3.

將單向閥接上球體,并在患者接頭處接上呼吸袋。擠壓球體,鴨嘴閥會張開,使得呼吸袋膨脹,如呼吸袋沒有膨脹時,檢查單向閥、呼吸袋是否就組裝正確。4.

將儲氧閥和儲氧袋接在一起,將氣體吹入儲氧閥,使儲氧袋膨脹,將接頭堵住,壓縮儲氧袋氣體自儲氧閥溢出。如未能覺到溢出時,請檢查安裝是否正確。檢測四、氣管插管

氣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吸道,保障呼吸道通暢,達到機體氧的需求與

CO2的排泄的重要措施,是現(xiàn)代麻醉學與現(xiàn)代急救醫(yī)學必不可缺少的基本

技術,是通氣支持與呼吸治療的關鍵技術,在危重疑難患者與心肺復蘇搶

救及治療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因此,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道(氣管插管)是

麻醉科醫(yī)師與急診科、ICU乃至其他醫(yī)務工作者也理應學會的技術。是建立人工氣道、進行人工通氣的最常用方法。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維持氣道通暢,減少氣道阻力,保證有效的通氣量。為給氧、加壓人工呼吸、氣管內給藥提供條件。氣管插管作用物品準備

喉鏡1套、氣管導管、導管芯、牙墊1個、呼吸囊

5ml注射器、無菌吸痰管2根、膠布、聽診器、手套、備用氣管導管、氧氣、咽喉噴霧器、吸引設備等

氣管導管:醫(yī)用橡膠或聚乙烯塑料制成,質地柔軟可塑性強,無毒、無刺激。導管的規(guī)格現(xiàn)在用導管內徑(ID)標號,從2.5mm-11.0mm,每一號相差0.5mm。導管的選擇應根據(jù)病人的性別、體重、身長等因素決定。物品準備

喉鏡:操作前務必檢查喉鏡是否明亮,如果喉鏡上的小電珠忽明忽暗,應及時更換。物品準備插管的方法,根據(jù)插管途徑,分為經(jīng)口腔和經(jīng)鼻腔插管兩種;亦可依據(jù)插管時是否利用喉鏡暴露聲門,分為明視和盲插兩類,病員清醒,則稱為清醒插管。操作方法經(jīng)口腔明視插管術

經(jīng)口腔明視氣管插管,臨床上應用最廣。適當應用鎮(zhèn)靜劑,當咬肌松弛,咽喉反射減弱或消失,即可進行插管。應用肌松藥作輔助時,則靜脈用藥可以適當減少,但必須注意肌松藥的作用消失過早,仍可發(fā)生嗆咳、惡心、嘔吐、喉痙攣等意外,同時還必須做好控制呼吸的準備。操作步驟

1、擺放體位:

病人取仰臥位,清除松動牙齒及義齒,清除口腔異物或分泌物,用抬頦推額法,以寰枕關節(jié)為轉折點使頭部充分后仰,以便口、咽、喉呈一條直線(頸椎傷患者除外)。操作步驟

2、面罩加壓給氧:

使用簡易呼吸器面罩加壓給氧2~3分鐘(交予助手操作),使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5%以上,保證氣管插管時體內具有一定氧含量。

操作步驟

3、暴露聲門:打開喉鏡,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撥開病人口唇及上下齒,左手緊握喉鏡柄,將喉鏡送入病人口腔的右側向左推開舌體后居中,以避免舌體阻擋視線,緩慢地沿中線向前推進,暴露病人的口懸雍垂(第一解剖標志)、咽和會厭(第二解剖標志),行至會厭和舌根之間,左手上提,挑起會厭,暴露聲門。舌(Tongue)軟腭(SoftPalate)喉鏡暴露聲門會厭(Epiglottis)喉鏡暴露聲門聲帶(Vocal

Cords)聲門(Glottis)會厭(Epiglottis)喉鏡暴露聲門喉鏡暴露聲門如何持喉鏡?Right!Wrong!注意:1、切勿把口唇壓在鏡片與牙齒之間,以免造成損傷;

2、不要把牙齒作為支點而挑起會厭。操作步驟

4、插入氣管導管:操作者用右手將氣管導管沿著喉鏡氣管槽插入口腔,并對準聲門位置送入氣管內,請助手幫助將導絲拔除,繼續(xù)將導管向前送入3-5cm,插管時導管尖端距門齒距離通常在21~23cm。注意氣管導管不可送入過深,以防止進入單側主支氣管造成單側通氣。操作過程中如聲門暴露不滿意,可請助手從頸部向后輕壓喉結,或向某一側輕推,以取得最佳視野。插入導管氣管導管的深度導管尖端在氣管的中段,距離隆突4cm。男性:

門齒不超過22cm;女性:

門齒不超過21cm。兒童:

雙唇12cm+(年齡/2)。操作步驟5、確認導管位置:按壓胸部時,導管口有氣流。人工通氣時,可見雙側胸廓對稱起伏,聽診雙肺可聽到清晰的肺泡呼吸音。如用透明導管,吸氣時管壁清亮,呼氣時可見明顯的“白霧”樣變化。如能監(jiān)測呼氣末CO2分壓(ETCO2)則更易判斷,ETCO2有顯示則可確認無誤。2010指南操作步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