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公務員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歷代公務員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歷代公務員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歷代公務員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歷代公務員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代公務員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我國古代最早的選官制度是()。A.科舉制B.察舉制C.世卿世祿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C2.科舉制正式確立于()朝代。A.隋B.唐C.宋D.明答案:A3.下列哪一項不是唐朝科舉考試的科目()。A.進士B.明經(jīng)C.秀才D.舉人答案:D4.宋代為防止考官徇私舞弊,采用了()制度。A.糊名B.世襲C.推舉D.自薦答案:A5.明朝時期,科舉考試的命題范圍是()。A.諸子百家B.詩詞歌賦C.四書五經(jīng)D.歷史典籍答案:C6.清朝末年廢除科舉制是在()年。A.1905B.1911C.1912D.1919答案:A7.察舉制中的“孝廉”主要注重()方面的品德。A.孝順和廉潔B.才能和學識C.武功和謀略D.口才和交際答案:A8.九品中正制主要依據(jù)()來評定人才等級。A.門第B.才能C.品德D.財富答案:A9.唐代科舉考試中,進士科主要考()。A.帖經(jīng)、墨義B.詩賦、時務策C.經(jīng)義、論D.算術、天文答案:B10.以下哪個朝代的科舉考試中武舉開始出現(xiàn)()。A.唐B.宋C.元D.明答案:A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科舉制的積極影響包括()。A.打破門第限制B.選拔人才較為公正C.促進教育發(fā)展D.加強中央集權答案:ABCD2.察舉制的選拔標準有()。A.孝廉B.茂才C.賢良方正D.文學答案:ABCD3.以下屬于明朝科舉考試特點的有()。A.采用八股文B.考試分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C.命題范圍局限于四書五經(jīng)D.考官權力很大答案:ABC4.世卿世祿制的特點有()。A.官職世代相襲B.貴族壟斷官職C.依據(jù)血緣關系D.注重才能選拔答案:ABC5.唐代科舉考試的??瓢ǎǎ?。A.進士科B.明經(jīng)科C.秀才科D.明法科答案:ABCD6.科舉制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有()。A.考試內(nèi)容僵化B.束縛思想C.舞弊現(xiàn)象嚴重D.忽視實用技能答案:ABCD7.以下關于九品中正制的說法正確的是()。A.由曹魏創(chuàng)立B.中正官負責評定人才C.后期導致門閥士族壟斷仕途D.初期起到了選拔人才的積極作用答案:ABCD8.宋朝科舉考試在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有()。A.增加殿試B.實行糊名法C.實行謄錄法D.設立武舉答案:ABC9.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反映了()。A.社會階層的變動B.統(tǒng)治者的需求C.文化教育的發(fā)展D.民族融合的進程答案:ABC10.清代科舉考試的級別包括()。A.童試B.鄉(xiāng)試C.會試D.殿試答案:ABCD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科舉制是中國古代唯一的選官制度。()答案:錯誤2.察舉制在東漢后期逐漸被門閥士族所控制。()答案:正確3.九品中正制的評定標準完全是依據(jù)門第。()答案:錯誤4.唐朝的科舉考試允許考生自由發(fā)揮,沒有格式限制。()答案:錯誤5.宋代科舉考試中武舉與文舉一樣受重視。()答案:錯誤6.明朝的八股文要求文章必須有固定的格式和段落。()答案:正確7.清朝的童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初級考試。()答案:正確8.世卿世祿制下平民有機會擔任高官。()答案:錯誤9.科舉制廢除的主要原因是其完全不能選拔人才。()答案:錯誤10.察舉制中的茂才科比孝廉科選拔標準更高。()答案:正確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1.簡述科舉制的歷史意義。答案:科舉制打破門第限制,使寒門子弟有機會入仕;選拔人才相對公正客觀;促進教育發(fā)展,提高社會文化水平;加強中央集權,將選官權收歸中央。2.簡要說明察舉制的選拔流程。答案:由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后任命官職。3.明朝八股文有哪些特點?答案:格式固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組成,內(nèi)容局限于四書五經(jīng),不許考生自由發(fā)揮。4.簡述九品中正制的發(fā)展歷程。答案:曹魏創(chuàng)立,初期綜合門第和才能評定人才。后來門第因素逐漸占主導,東晉南北朝時,門閥士族完全壟斷仕途,隋朝時被科舉制取代。五、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1.討論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的影響。答案:一方面促進教育發(fā)展,使更多人重視文化學習,推動文化傳承。另一方面,考試內(nèi)容局限于四書五經(jīng),束縛思想,一定程度上限制文化創(chuàng)新。2.分析察舉制在西漢時期的積極作用。答案:為西漢選拔眾多人才,充實官員隊伍。促進社會重視品德和才能,推動社會風氣向積極方向發(fā)展。3.探討九品中正制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答案:后期過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