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姜堰區(qū)張甸、港口初級中學(xué)2025屆物理八下期末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姜堰區(qū)張甸、港口初級中學(xué)2025屆物理八下期末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姜堰區(qū)張甸、港口初級中學(xué)2025屆物理八下期末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姜堰區(qū)張甸、港口初級中學(xué)2025屆物理八下期末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姜堰區(qū)張甸、港口初級中學(xué)2025屆物理八下期末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江蘇省姜堰區(qū)張甸、港口初級中學(xué)2025屆物理八下期末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yīng)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關(guān)于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靜止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B.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物體會慢慢停下來D.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2.在防城港高鐵站的站臺上標有一條安全線,人必須站在安全線以外的區(qū)域候車,以免產(chǎn)生危險,這主要是因為高速列車經(jīng)過時,列車與人之間的空氣A.流速大,壓強小 B.流速小,壓強小C.流速大,壓強大 D.流速小,壓強大3.關(guān)于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北京夏季室外的平均氣溫約為1°CB.青藏高原地區(qū)水的沸點是100°CC.105Pa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D.105Pa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04.小明同學(xué)在“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如下圖甲所示,圖乙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次木塊受到的拉力相等B.兩次木塊的動能一樣多C.木塊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較大D.兩次拉力對木塊做的功一樣多5.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zhì)量都相同的甲、乙兩薄壁平底容器,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 B.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C.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 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6.如圖所示,一個木塊A放在長木板B上,彈簧秤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長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長木板B以速度v勻速運動,水平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T,下列關(guān)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地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FC.若長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時,地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7.大氣壓強的值為105Pa,則大氣壓對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壓力大約是()A.1N B.10N C.100N D.1000N8.如圖所示,在研究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如果物體重為1牛頓,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A.1牛頓 B.0.5牛頓 C.2牛頓 D.1.5牛頓9.關(guān)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A.太陽是銀河系中的普通一員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絕對不動的C.空氣中細小的灰塵就是分子D.在夸克、質(zhì)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10.合肥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如圖)已經(jīng)遍及市區(qū)的各個地方,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下列有關(guān)公共自行車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車座寬大柔軟是為了增大對人體的壓強B.輪胎的花紋是為了減小車輪與地面的摩擦C.用車閘剎車時,車閘相當于一個費力杠桿D.騎自行車勻速下坡時,阻力對自行車做功11.如圖所示的幾種現(xiàn)象中,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與其它三個不一樣的是()A.手拉開弓B.運動員罰點球C.小明壓彎跳板D.熊貓拉彎竹子12.如圖一塊正方形的磁鐵重2N,在大小為F=3N的拉力下從A點水平直線運動到E點,已知AB=BC=DE=4m,其中AC段接觸面的材料是木,DE段接觸面的材料是鐵,磁鐵對鐵有吸引力,磁鐵每經(jīng)過相同時間,用虛線框記錄物體位置,根據(jù)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B段磁鐵的動能保持不變B.BC段磁鐵的機械能逐漸增大C.DE段由于受磁力作用磁體對接觸面壓力變大,所以DE段摩擦力一定比AB段要大D.DE階段中磁鐵對鐵的吸引力大小等于鐵對磁鐵的吸引力二、填空題13.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后,飛身一躍,利用自身的_______,在空中繼續(xù)向前以提高成績;撐桿跳運動員利用撐桿彈跳,撐桿彎曲,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______。14.如圖是某球員傳球時足球的一段運動軌跡,足球在A點的重力勢能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點的重力勢能。若不計空氣阻力,足球在上升的過程中,____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當足球運動至最高點時,動能__(選填“為零”或“不為零”)。15.某同學(xué)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簡單機械,如鑰匙,當把鑰匙插入鎖孔開鎖時,鑰匙就相當于______(選填“滑輪”、“輪軸”或“斜面”);如右圖中的開瓶器,它屬于_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若沿豎直向上的方向用力開啟瓶蓋,在圖中______點用力最?。ㄟx填“A”、“B”、“C”或“D”)。16.如圖所示,假期小明和爸媽一起去旅游,在將較重的攝像機和較輕的衣物裝進旅行箱時,你覺得他應(yīng)該把重的攝像機放在箱的_____(上部/下部)較合理.這樣放的理由是______.三、實驗題17.(8分)如圖,小明用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A、B,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撞擊同一塊木塊C。(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______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方法叫______;(2)比較以上甲、乙兩圖可得出結(jié)論:______;(3)也可讓同一鋼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這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18.(8分)某同學(xué)家中有一個如圖所示的紫砂壺,他特想知道紫砂壺的密度,于是將此壺帶到學(xué)校實驗室進行了測量。(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______處,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時,發(fā)現(xiàn)指針在分度盤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端調(diào)節(jié),直到指針指向分度盤的中央。(2)將壺蓋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用鑷子增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壺蓋的質(zhì)量是______g。(3)測量壺蓋的體積時,他發(fā)現(xiàn)壺蓋放不進量筒,于是設(shè)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步驟: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壺蓋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標記;b、然后取出壺蓋;c、先往量筒裝入40mL的水,然后將量筒的水緩慢倒入燒杯中,使水面到達標記處,量筒里剩余水的體積如圖所示,則壺蓋的體積為______cm3。(4)則該紫砂壺密度是______kg/m3。(5)根據(jù)以上步驟,你認為這個同學(xué)測出的紫砂壺密度比真實值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_。19.(8分)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小芳同學(xué)用了質(zhì)量可忽略不計的輕質(zhì)杠桿尺、支架、細線、彈簧測力計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進行實驗。(1)當把杠桿組裝在支架上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yīng)將杠桿兩側(cè)的平衡螺母向_____端調(diào)節(jié)(選填”左”“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兩端各懸掛一定數(shù)量的鉤碼后,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衠.如果在兩側(cè)各取下一個鉤碼,杠桿_____端將下沉(選填“左”“右”);若要讓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右側(cè)的三個鉤碼懸掛在離支點更_____(選填“近”或“遠”)的位置。(3)如果在C點改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如圖乙所示.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小,應(yīng)沿_____的方向拉.若將細線一端系在C點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的D點如圖丙所示,則細線對杠桿的拉力將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圖操作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四、作圖題20.(8分)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中漂浮,畫出物體A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圖.(__________)21.(8分)如圖,請畫出潛水艇懸浮時受力的示意圖。(________)五、計算題22.(10分)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積為5.0×10-3m2的圓柱形容器,容器中裝有質(zhì)量為0.5kg的水?,F(xiàn)將一個質(zhì)量分布均勻、體積為5.0×10-5m3的物塊(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塊漂浮在水面上,物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求物塊受到的浮力大?。唬?)求物塊的密度;(3)用力緩慢向下壓物塊使其恰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求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23.(12分)“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也悄然進入我們縣城,如圖是出現(xiàn)在我縣城路邊的共享電動自行車。車的質(zhì)量為20kg,初二的小陽同學(xué)在上學(xué)的路上租借了一輛自行車,從站點到學(xué)校的路程為1500m,騎車用時5min(設(shè)小陽騎車行駛時做勻速直線運動),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總重力的0.1倍。求:(g=10N/kg)(1)若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05m2,估算小陽騎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強;(2)騎行過程中動力的功率。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解析】A.靜止的物體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故A錯誤.B.由牛頓第一定律知道,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B錯誤.C.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D正確為答案.2、A【解析】

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帶動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此時人外側(cè)的空氣流動速度慢,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可知:列車與人之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人外側(cè)空氣流速慢壓強大,會產(chǎn)生一個向內(nèi)側(cè)的壓強差,將人推向火車,易出現(xiàn)危險。故選A。3、C【解析】

A.北京夏季室外的平均氣溫約為35°C,故A錯誤;B.青藏高原地區(qū)海拔較高,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低于100°C,故B錯誤;CD.105Pa是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水的沸點是100°C,故C正確,D錯誤。故選C。4、A【解析】試題分析:由于兩次都是勻速運動,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是平衡的,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于兩次拉的時候壓力與接觸面都相同,所以摩擦力是相等的,因此可知兩次的拉力相等,A正確;因為兩次的速度不相等所以動能就不一樣多,B錯;兩次的摩擦力相等,所以C錯;由于拉木塊的時間不確定,所以無法判斷出做功的多少,D錯;應(yīng)選A.考點: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5、C【解析】

A.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液體的總重力。兩容器和兩液體的質(zhì)量都相等,則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都相等,即F甲=F乙。故A錯誤。B.C.由圖可看出,甲液體體積小于乙液體體積,即V甲<V乙,兩液體質(zhì)量相等,根據(jù)ρ=可知,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密度,即ρ甲>ρ乙;圖中兩液面相平,即兩液體深度相同,根據(jù)可知,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于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即p甲>p乙。故B錯誤,C正確。D.兩容器底面積相同,且F甲=F乙,根據(jù)p=可知,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即p′甲=p′乙。故D錯誤。6、D【解析】

A.由于此時木塊A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此時木塊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A錯誤;B.此時長木板以速度υ勻速運動也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此時長木板受拉力F、地面對木板的摩擦力f、木塊A對木板的摩擦力f’=T,且F=f+f’,故地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F–f’=F-T,故B錯誤;C.若長木板以2υ的速度運動時,此時長木板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此時地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f=F-f’',故C錯誤;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長木板上,此時木塊A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觸面的情況和壓力有關(guān),跟速度無關(guān),所以此時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D正確。7、B【解析】

估測出大拇指指甲表面積是1cm2,根據(jù)公式F=PS=105Pa×1cm2=10N.所以選B.8、B【解析】

觀察動滑輪上繩子段數(shù)從而分析倍數(shù)關(guān)系.【詳解】觀察動滑輪上兩段繩子,則拉力為重力的一半,重力為1牛頓,則拉力為0.5牛頓.9、A【解析】

A.銀河系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星系,他由非常多的恒星和行星組成,太陽是其中一顆普通的恒星,A正確;B.地球并不是是宇宙的中心,世間萬物的運動與靜止都是相對的,因此恒星不是絕對靜止的,B錯誤;C.分子的直徑數(shù)量級是10-10m,是肉眼不可見的,空氣中細小的灰塵是肉眼可見的,肉眼可見的都不是分子,C錯誤;D.在夸克、質(zhì)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夸克,尺度最大的是原子,D錯誤。故選A。10、D【解析】

試題分析:A.車座寬大柔軟,增大了受力面積,減小了對人體的壓強,坐起來很舒服,故A錯誤.B.輪胎的花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了車輪與地面的摩擦,故B錯誤.C.用車閘剎車時,車閘相當于一個省力杠桿,故C錯誤.D.騎自行車勻速下坡時,阻力對自行車做功,故D正確,符合題意為答案.11、B【解析】

A.運動員對弓弦的拉力,使弓發(fā)生了形變;B.運動員罰點球時,把足球踢出,足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改變了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C.小明對跳板的壓力,使跳板發(fā)生了形變;D.熊貓拉彎竹子,是力改變了竹子的形狀;由此可知,B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它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選B。12、C【解析】

A.由圖知道,在AB段磁鐵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相等,說明磁鐵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故動能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知道,在BC段磁鐵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一直在增大,說明磁鐵做加速直線運動,即速度增加,動能變大,而重力勢能不變,所以,磁鐵的機械能逐漸增大,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知道,在DE段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變大,速度增大,說明摩擦力小于拉力,即DE段摩擦力小于AB段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D.磁鐵對鐵的吸引力大小與對磁鐵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總是大小等于,故D不符合題意。二、填空題13、慣性形變【解析】

物體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稱之為慣性,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后,由于具有慣性,跳起后會繼續(xù)向前運動一段,撐桿受力彎曲,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14、小于動能不為零【解析】

第一空.球質(zhì)量不變,B點位置高于A點,因此足球在A點的重力勢能小于在B點的重力勢能;第二空.足球在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第三空.對于斜上拋的物體在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平方向上速度不為零,因此動能不為零。15、輪軸省力D【解析】

[1]鑰匙插入鎖孔開鎖時,鑰匙與鎖孔組成一個輪軸,鑰匙柄相當于輪,鎖孔相當于軸,由于動力作用在輪上,輪半徑就是動力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可以省力。[2][3]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動力臂越長、越省力,如圖開瓶器在開啟瓶蓋時,A點為支點,B點為阻力作用點,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沿豎直向上的方向用力開啟瓶蓋,在圖中D點動力臂最長、最省力,用力最小。16、下部阻力臂變小【解析】

第一空、第二空.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分析,阻力臂越小越省力,如圖所示,支點、動力的作用點及方向是確定的,所以動力臂的大小是一定的,又因為阻力一定,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阻力臂越小越省力,所以較重物品放在旅行箱的下部時,阻力臂較小,更省力.三、實驗題17、木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轉(zhuǎn)換法運動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大速度【解析】

(1)[1][2]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木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木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越大,則小球的動能越大,這種方法叫轉(zhuǎn)換法。(2)[3]兩個小球從同一高度滑下,所以到達水平桌面時的速度相等,所以比較以上甲、乙兩圖可得出結(jié)論:運動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大。(3)[4]讓同一鋼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小球到達水平桌面時的速度不同,所以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18、零刻度線左43.4143.1×103偏小取出壺蓋時,壺蓋上會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體積大于壺蓋的體積【解析】

(1)[1][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盤天平調(diào)節(jié)平衡時,發(fā)現(xiàn)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的右側(cè),應(yīng)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或?qū)M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2)[3]由圖乙可知,壺蓋的質(zhì)量20g+20g+3.4=43.4g(3)[4]在量筒上,10mL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2mL,即量筒的分度值為2mL;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為26mL,則壺蓋的體積為V=40mL-26mL=14mL=14cm3(4)[5]壺蓋的密度為ρ==3.1g/cm3=3.1×103kg/m3(5)[6][7]因為取出壺蓋時,壺蓋上會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體積大于壺蓋的體積,由ρ=可知,測量結(jié)果偏小。19、左右近豎直向上大于【解析】

(1)[1]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左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2]設(shè)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若A、B兩點各取下一個鉤碼,則左側(cè)右側(cè)因為,所以杠桿右端會下沉。[3]若要讓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左側(cè)力與力臂乘積不變,減小右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可將右側(cè)的三個鉤碼懸掛在離支點更近的位置。(3)[4]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