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八下第六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部編版語文八下第六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部編版語文八下第六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部編版語文八下第六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部編版語文八下第六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語文八下第六單元測試題(含答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

一、積累與運用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北冥(míng)鯤(kūn)鵬遷徙(xǐ)摶(tuán)扶搖

B.嘉肴(yáo)兌(duì)命學(xiào)學半講信修睦(mù)

C.駢(pián)死槽櫪(lì)粟(lì)米食(shí)馬者

D.掛罥(juàn)塘坳(ào)布衾(jīn)口稱敕(chì)

2.下列句子中畫橫線詞語運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莊子在《北冥有魚》中對鯤鵬的描寫真是栩栩如生,讓人仿佛親眼目睹了那碩大無比的神鳥,他的想象力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B.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道之行也》中所描繪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已經(jīng)唾手可得。

C.韓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但他依然不卑不亢,面對困境,始終保持著自命不凡的態(tài)度,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

D.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達了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這種情感在當時可謂是鶴立雞群,鮮有人能理解。

3.下列對各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薄扔?/p>

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排比

C.“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薄O問

D.“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擬人

4.下列對課文寫作手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北冥有魚》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塑造了鯤鵬這一宏大的形象,闡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B.《雖有嘉肴》以“嘉肴”“至道"作類比,引出“教學相長”的觀點,使抽象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

C.《馬說》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千里馬喻人才,以伯樂喻能識別人才的人,以食馬者喻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強烈憤慨。

D.《賣炭翁》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先描寫賣炭翁的辛苦勞作,然后寫宮使的掠奪,突出了賣炭翁的悲慘遭遇。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莊子的文章,不僅有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還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如《逍遙游》《齊物論》等。

B.韓愈在《馬說》中寫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表達了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惋惜。

C.《禮記》中記載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為我們展現(xiàn)了古人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

D.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抒發(fā)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

(二)綜合實踐

品讀經(jīng)典,光亮人生。為了讓同學們深入理解并傳承寶貴的文化財富,學校將開展“走進經(jīng)典,傳承文化智慧”的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請同學們積極參與,完成以下任務:

1.語言實踐:擬寫標語

班級計劃為活動擬寫標語,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領略了排比句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請參照以下示例,圍繞“閱讀經(jīng)典"這一主題,仿寫一組排比句。

示例:經(jīng)典是勾勒時代輪廓的畫筆,__,

_________________。

2.內(nèi)容實踐:班會策劃

班級計劃舉辦一場以“古人智慧,啟迪現(xiàn)代生活”為主題的班會。請你作為策劃人,準備三個討論話題,話題要引導同學們深入思考經(jīng)典作品中古人智慧對現(xiàn)代生活的影響。

3.思想情感實踐:時代新說

在《馬說》中,韓愈強調(diào)了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性。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認為千里馬自身素質(zhì)過硬才能遇伯樂。請你以“世有千里馬,然后有伯樂"為核心觀點,結(jié)合現(xiàn)代生活實際,改寫一篇簡短的現(xiàn)當代版《馬說》。

世有千里馬,然后有伯樂。

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積累

(1)《大道之行也》中,體現(xiàn)人才得到重用,社會成員間和睦相處的句子是:

(2)《馬說》中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現(xiàn)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的名句是:

(4)《賣炭翁》描繪了賣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二、閱讀與探究

(一)課內(nèi)詩歌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中“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句,“怒號"一詞用得極為精妙,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2.詩中的“雨腳如麻未斷絕”描繪了怎樣的畫面?(2分)

這首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進行分析。(4分)

(二)課內(nèi)文言文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實詞(4分)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

一食或盡粟一石()

執(zhí)策而臨之()

2、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雖有千里之能馬之千里者

B.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無馬邪

C.策之不以其道蒙辭以軍中多務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人不知而不慍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本文表面上是在談馬,實則是借千里馬的遭遇來表達作者的情感。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4分)

(三)課外現(xiàn)代文或文言文

陳灌智理寧國

陳灌,字子將,廬陵人也。元末,世將亂,環(huán)所居筑場種樹,人莫能測。后十年,盜蜂起。灌率武勇結(jié)屯林中,盜不敢入,一鄉(xiāng)賴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詣軍門謁見。與語奇之,擢①湖廣行省員外郎,累遷大都督府經(jīng)歷。從大將軍徐達北征。尋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寧國知府。時天下初定,民棄《詩》《書》久。灌建學舍,延師,選俊秀子弟受業(yè)。訪問疾苦,禁豪右②兼并。創(chuàng)戶帖以便稽民。帝取為式,頒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門蓄泄,護瀕江田,百姓咸賴。有坐盜麥舟者,論死數(shù)十人。灌覆按③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謀劫也?!弊涫滓蝗?,余悉減死。灌豐裁④嚴正,而為治寬恤類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

【注釋】①擢:提拔。下文中的“遷"除”都與此相類似,授予官職的意思。②豪右:豪強。③覆按:復審案件。④豐裁:風紀。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實詞(4分)

盜蜂起()

灌詣軍門謁見()

延師()

有坐盜麥舟者()

2、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環(huán)所居筑場種樹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B.一鄉(xiāng)賴以全蓋以誘敵

C.而愚民哄取之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D.帝取為式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灌率武勇結(jié)屯林中,盜不敢入,一鄉(xiāng)賴以全。

灌豐裁嚴正,而為治寬恤類此。

《大道之行也》描繪了理想社會“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特征,本文中的陳灌身上也體現(xiàn)出了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能讓百姓安居樂業(yè)。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陳灌的哪些行為體現(xiàn)了“賢能”,并談談這種品質(zhì)對當今社會治理的借鑒意義。(4分)

三、寫作

在成長的漫漫長路上,我們不停地在人生的地圖里尋找前行的方向。每一個轉(zhuǎn)角,每一次駐足,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這些選擇,有的如同平靜湖面的漣漪,輕輕泛起,影響微小;有的卻似洶涌澎湃的海浪,瞬間改變我們前行的航道。那些在選擇面前的徘徊、迷茫、堅定與果敢,都構(gòu)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成長故事。

請以“那次,我選擇了______"為題,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編寫一個屬于自己的成長故事。

要求:

1.將題目補充完整,讓題目能夠準確概括故事的核心內(nèi)容。

2.故事內(nèi)容要有頭有尾,情節(jié)設計合理且富有波瀾,完整地敘述一件事。

3.運用豐富的描寫手法,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鮮明,有趣味。

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一)基礎知識

答案:A

解析:B項“兌命”的“兌"應讀“yuè”;C項“粟米"的“粟”應讀“sù”,“食馬者”的“食"應讀“sì”;D項“布衾"的“衾”應讀“qīn"。

答案:A

解析:B項“唾手可得”指極容易得到,“大同社會"還未實現(xiàn),不能用“唾手可得”;C項“自命不凡"是自以為不平凡,含貶義,與語境不符;D項“鶴立雞群”形容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不能形容情感。

答案:D

解析:“雨腳如麻未斷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雨比作麻,不是擬人。

答案:D

解析:《賣炭翁》沒有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而是通過對比等手法突出賣炭翁的悲慘遭遇。

答案:B

解析:句號應放在引號內(nèi),完整引用時,句末標點應在引號內(nèi)。

(二)綜合實踐

示例:經(jīng)典是點亮心靈之燈的火種,經(jīng)典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討論話題

話題一:《北冥有魚》中鯤鵬的遠大志向?qū)ξ覀儤淞⑷松繕擞泻螁⑹荆?/p>

話題二:《雖有嘉肴》中“教學相長”的思想在現(xiàn)代教育和自我成長中有怎樣的體現(xiàn)?

話題三:《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會"理念對構(gòu)建和諧現(xiàn)代社會有哪些借鑒意義?

現(xiàn)當代版《馬說》

世有千里馬,然后有伯樂。今之世,科技日新,信息繁雜,機遇眾多。千里馬者,當具卓越之能,堅毅之志,創(chuàng)新之思。有此素質(zhì),方能于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展露頭角??v無伯樂之先察,亦能憑己之力,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若自身庸碌,雖有伯樂無數(shù),亦難成大器。故曰:千里馬當自強,學知識,練技能,修品德,待時機成熟,伯樂自來,功名可就,大業(yè)可成。

(三)名句積累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直接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二、閱讀與探究

(一)課內(nèi)詩歌賞析

“怒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秋風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風呼嘯、聲勢浩大的特點,突出了風勢的猛烈,為下文寫屋上茅草被卷走等內(nèi)容做了鋪墊,也烘托出詩人的無奈與焦急。

描繪了秋雨細密而連綿不斷的畫面,雨點像麻線一樣密集,沒有停止的跡象,寫出了雨勢的大且持久,渲染了一種凄涼、陰冷的氛圍,也表現(xiàn)出詩人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悲慘處境。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舍己為人的高尚情操?!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現(xiàn)出詩人希望天下的寒士都能有房子住,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只考慮自己的處境;“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即使自己的茅屋破了,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進一步突出了詩人的無私奉獻精神。

(二)課內(nèi)文言文

祗:同“祇(只)”,只、僅。駢: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颍河袝r。臨:面對。

答案:D

解析:A項“雖有千里之能”的“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馬之千里者”的“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B項“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其"是代詞,代指千里馬;“其真無馬邪”的“其"是表示加強詰問語氣。C項“策之不以其道”的“以"是按照;“蒙辭以軍中多務”的“以"是用。D項“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和“人不知而不慍"的“而”都是表轉(zhuǎn)折,但是。

(1)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yǎng)它。(2)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作者借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和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文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揭示了人才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能識別人才的伯樂,“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寫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