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過關(guān)小卷04(八上詩歌、文言文)(原卷版)_第1頁
古詩文過關(guān)小卷04(八上詩歌、文言文)(原卷版)_第2頁
古詩文過關(guān)小卷04(八上詩歌、文言文)(原卷版)_第3頁
古詩文過關(guān)小卷04(八上詩歌、文言文)(原卷版)_第4頁
古詩文過關(guān)小卷04(八上詩歌、文言文)(原卷版)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詩文過關(guān)小卷04(八上詩歌、文言文)(試題分值:70分測試時間:45分鐘)一、詩歌鑒賞(共16分)(4分)閱讀《野望》,完成下面小題。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1.(2分)依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下面橫線處填寫恰當(dāng)?shù)膬?nèi)容。詩歌首聯(lián)交代了時間“”和地點“東皋”,此時此地的詩人滿腹心事,無可訴說。尾聯(lián)呼應(yīng)首聯(lián),以“相顧無相識”的處境,表達的心境。2.(2分)元末明初文學(xué)家宋濂認為“詩緣情而托物”,即詩歌借助景物來寄托情感。請你從《野望》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中任選一聯(lián),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緣情托物的。(4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3.(2分)“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一聯(lián),歷來被人們稱道。請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4.(2分)對于本詩,清人沈德潛曾評價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從全詩來看,你同意他這種說法嗎?為什么?(4分)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2分)下列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忘言”二字,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和自然之趣,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B.在這里可以領(lǐng)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剛要把它說出來,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C.安閑的田園生活才是人生真意,這種樂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對會意者無須敘說。D.“忘言”指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知音難覓,對不明白人生真意的人無須多說。6.(2分)在“經(jīng)典誦讀”詩會活動中,小豫認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可以改成“望”,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4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小題。雁門太守行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7.(2分)汪曾祺曾說“李賀的詩是畫在黑底子上的畫,故顏色特別濃烈”。請你結(jié)合全詩對其色彩藝術(shù)進行分析。8.(2分)初中階段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過多首以戰(zhàn)爭為素材的詩歌,請你說說這首詩的三四句與辛棄疾的《破陣子》中“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描寫戰(zhàn)爭的異同。二、文言文閱讀(共54分)(14分)文言文閱讀,完成各小題?!炯住克窗l(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③。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晃岬撘婧?,吾施益博??梢悦庥诨己酰俊焙鹫扇嗽唬骸吧圃昭院?!堯、舜其猶病諸⑤?!保ā秾O叔敖遇狐丘丈人》)【注釋】①仆:對自己的謙稱。②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③怨歸之:怨恨會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層。⑤堯、舜其猶病諸: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特別擔(dān)心做不到呢。9.(2分)給下列句子斷句,只劃一處。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10.(4分)解釋下列加點詞。(1)必先苦其心志

(2)入則無法家拂士(3)仆聞之

(4)孫叔敖蹴然易容曰11.(2分)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蘭是女郎B.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子知之乎C.曾益其所不能/其一犬坐于前D.然后知生于憂患/孫叔敖曰:不然12.(4分)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可以免于患乎?13.(2分)【甲】文中,列舉舜、孫叔敖等人的事例是為了論證什么觀點?【乙】文中,孫叔敖所持的觀點與【甲】文中哪句話意思相近?(13分)文言文閱讀,完成各小題?!炯住勘鄙接薰?,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乙】居衛(wèi)河側(cè)者言:河之將決中流之水必凸起然不知其在何處也。及棒椎魚集于一處,則所集之處不一兩日潰矣。棒椎魚者,象其形而名,平時不知在何所,至河暴漲乃麋①至。護堤者見其以首觸岸,如萬杵齊筑②,傳響不絕,則決在斯須間③矣,此為數(shù)④也!然唐堯洪水,天數(shù)也;神禹隨刊⑤,則人事也。惟圣人不委⑥過于天,先事而籌謀,后事而補救。(節(jié)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注】①麋(qún):成群。②筑:猛搗。③須間:轉(zhuǎn)瞬間。④數(shù):天數(shù)。⑤神禹隨刊:大禹實地勘察,因勢利導(dǎo)。⑥委:推卸。14.(4分)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懲山北之塞

(2)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3)象其形而名

(4)傳響不絕15.(4分)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及棒椎魚集于一處,則所集之處不一兩日潰矣。(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16.(2分)用“/”給【乙】文中畫線句斷句(斷兩處)。河之將決中流之水必凸起然不知其在何處也。17.(3分)【甲】文中的愚公算得上【乙】文所說的“圣人”嗎?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愕目捶?。?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竣僮匀龒{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保ㄟx自《三峽》)18.(3分)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略無闕處()

(2)素湍綠潭()

(3)屬引凄異()19.(4分)把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疽摇孔渣S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選自《水經(jīng)注·江水》)20.(2分)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東入西陵界/任意東西 B.其石彩色/秦王色撓C.略盡冬春/略無慕艷意 D.泠泠不絕/來此絕境21.(2分)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22.(4分)我國長江三峽以險著稱,但在三峽上卻建了很多大型水電站,例如三峽水電站和葛洲壩水電站,為什么要選在這里建水電站?請你結(jié)合【甲】【乙】兩篇選文的內(nèi)容分析理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題?!炯住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ㄌK軾《記承天寺夜游》)【乙】①予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觀,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①,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fēng)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完②之計。②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fēng)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③酒,瀹④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③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ㄌK軾《超然臺記》有刪改)【注】①比:連續(xù),連。登:莊稼成熟。②茍完:大致完備。③秫(shú):黏黃米,可釀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④瀹(yuè):煮。23.(4分)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①念無與為樂者()

②相與步于中庭()③獄訟充斥

()

④擷園蔬

()24.(2分)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水陸草木之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