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電工測量和試驗用手持和手操電流傳感器的特殊要求 征求意見稿_第1頁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電工測量和試驗用手持和手操電流傳感器的特殊要求 征求意見稿_第2頁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電工測量和試驗用手持和手操電流傳感器的特殊要求 征求意見稿_第3頁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電工測量和試驗用手持和手操電流傳感器的特殊要求 征求意見稿_第4頁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8部分:電工測量和試驗用手持和手操電流傳感器的特殊要求 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第8部分:電工測量和試驗用手持和手操電流傳感器的特殊要求1范圍和目的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1章均適用。1.1.1本文件適用的設備用下列內(nèi)容代替:本文件規(guī)定了手持和手操電流傳感器的安全要求,這些電流傳感器用于測量、檢測或注入電流,或者指示電路上的電流波形,而不用物理上斷開被測電路的電流路徑。這些電流傳感器在測試或測量之前和/或之后手動操作,但在測試或測量期間不一定是手持的。它們可能是獨立的電流傳感器或其他設備的附件或組合設備的部件。這些包括作為電氣測試和測量設備、實驗室設備或過程控制設備的一部分的測量電路。注1:組合設備是指通過永久連接與電流傳感器電連接的設備,該永久連接本文件涵蓋的電流傳感器類型在附錄FF中定義。1.1.2不包括在本文件范圍內(nèi)的設備增加下列新段:本文件不適用于用作固定式設備的電流傳感器。1.2.1包括在本文件范圍內(nèi)各方面的內(nèi)容用下列新的c)代替第二段c):c)電流傳感器引起的火焰蔓延或閃弧(見第9章);用下列兩個新段代替第三段:第16章、第101章和附錄GG中規(guī)定了對正常使用、合理可預見的誤用和人體工程學因素引起的危害的防護要求。附錄BB為設備制造商提供了有關危險的指南,這些危險應被考慮用于對危險導體(包括電網(wǎng)電源導體和電信網(wǎng)絡導體)進行試驗和測量的設備。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2章均適用。用下列新的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代替IEC60068-2-75、IEC60364-4-44:2007/AMD1:2015、IEC61010-031、IEC61180(所有部分)、IEC62262: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2GB/T16895.10-2021低壓電氣裝置第4-44部分:安全防護-電壓干擾和電磁干擾防護(IEC60364-4-44:2018,IDT)GB/T20138-2023電器設備外殼對外界機械碰撞的防護等級(IK代碼IEC62262:2002/AMD1:2021,IDT)GB/T42125.7—2024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第7部分:電氣試驗和測量用手持式和手動探頭組件的安全要求(IEC61010-031:2022,IDT)IEC60068-2-75:2014環(huán)境試驗第2-75部分:試驗-試驗Eh:錘擊試驗(Environmentaltesting—Part2-75:Tests—TestEh:Hammertests)IEC61180:2016低壓電氣設備的高電壓試驗技術定義、試驗和程序要求、試驗設備(High-voltagetesttechniquesforlow-voltageequipment-Definitions,testandprocedurerequirements,testequipment)增加下列新的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IEC61000-4-5:2014/AMD1:2017電磁兼容性(EMC)第4-5部分:測試和測量技術浪涌抗擾度測試(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4-5:Testingandmeasurementtechniques—Surgeimmunitytest)注:GB/T17626.5-201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3術語和定義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3章均適用。3.1設備和設備的類別增加下列兩個新術語和定義:3.1.101手持hand-held正常使用時通過單手支撐。3.1.102鉗形萬用表clampmultimeter用于測量沒有物理斷開導體的帶電電網(wǎng)電源上的電流、帶電電網(wǎng)電源上的電壓和電阻等其他電氣量的手持式多量程多功能測量儀。3.2零部件和附件增加:增加下列三個新術語和定義:3.2.101用于環(huán)繞或部分環(huán)繞被測導體的電流傳感器零部件。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33.2.102鉗尾jawend當夾住導體時鉗的開口部分。3.2.103手指防護裝置protectivefingerguard指示安全接觸限制并減少操作人員接觸危險帶電零部件風險的外殼部分。3.5安全術語用下列新定義取代3.5.4的定義:3.5.4電網(wǎng)電源mains電氣供電系統(tǒng)增加下列新定義:3.5.101測量類別measurementcategory根據(jù)預定連接到電網(wǎng)電源電路類型,試驗和測量電路的分類。3.6絕緣增加:增加下列新術語和定義:3.6.101非絕緣導體uninsulatedconductor不是通過固體絕緣實現(xiàn)絕緣,或通過固體絕緣來實現(xiàn)絕緣但不能滿足相關電壓對地的基本絕緣要求的導體。4試驗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4章均適用。4.3.2.5電網(wǎng)電源將現(xiàn)有標題和文本替換為:4.3.2.5供電電源下列要求適用:a)連接到電網(wǎng)電源的供電電源電壓應在電流傳感器能設置的任何額定電源電壓的90%和110%之間,或者,如果電流傳感器額定電壓波動較大,則應在波動范圍內(nèi)的任何電源電壓下;b)電網(wǎng)電源頻率應為任何額定頻率;c)交流和直流設備應連接到交流或直流電源;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4d)由單相交流電網(wǎng)電源供電的設備應分別按正向極性和反向極性相連接;e)如果連接方式允許反連,電池供電和直流設備應分別按正向極性和反向極性連接。4.3.2.6輸入和輸出電壓將現(xiàn)有標題和文本替換為:4.3.2.6輸入和輸出電壓或電流輸入和輸出電壓或電流包括浮動電壓,不包括電網(wǎng)電源電壓,應設置為任何在額定范圍內(nèi)的電壓或電流值,如果可能,分別與正向極性和反向極性連接。4.4.2.8輸出下列內(nèi)容代替原來的內(nèi)容:輸出應開路和短路,一次施加一個。增加下列新條:4.4.2.101浪涌保護裝置電網(wǎng)電源電路或測量電網(wǎng)電源的電路中使用的浪涌保護裝置應短路和開路。5標志和文件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5章均適用。5.1.2標識在符合性聲明之前增加下列新的列項并增加一個新段:aa)電流傳感器被設計成僅與特定型號的設備一起使用,應清晰地指示設備的標識,如果該信息僅在文件中給出,用表1序號14的符號;bb)對A型電流傳感器,用表1序號102的符號;cc)對B型和C型電流傳感器,用表1序號101的符號;dd)對D型電流傳感器,用表1序號101和序號14的符號。相關的符號(14、101或102)應在鉗或者鉗的測量類別標識(如果有)的臨近處標記(見5.1.5.101和5.1.5.102)。增加下列2個新符號:序號符號標準說明不能在非絕緣的危險帶電導體上進行夾裝或移除,這可導致電擊、電灼傷或者閃弧5IEC60417-6300表明電流傳感器能安全地與非絕緣的危險帶電導體一起使用5.1.5端子、連接件和操作裝置增加下列新條:5.1.5.101測量電路端子5.1.5.101.1通則本文件范圍內(nèi)的電流傳感器的某些測量電路端子也可用作輸出端子。除了5.1.5.101.4以外:a)被測電網(wǎng)電源的標稱交流有效值相線-中線電壓或直流電壓的值應標記為額定測量類別的測量電路端子,或其他測量電路端子對地額定電壓值;注:測量類別的電氣間隙和固體絕緣規(guī)定為被測電網(wǎng)電源的標稱交流有效值相線-中線電壓或直流電壓。中性點認b)應按適用的情況標記預定一起使用的測量電路端子對或端子組的額定電壓或者額定電流;c)如果適用,按照5.1.5.101.2和5.1.5.101.3的規(guī)定,應在測量電路單個端子、端子對或端子組上標上適當?shù)臏y量類別,或標上GB/T42125.1—2024表1序號14的符號。測量電路端子通常為對或組。每個端子對或組可以有額定電壓或額定電流,或者兩者都有,并且每個獨立端子可以有對地額定電壓。對于某些電流傳感器,端子間額定電壓可不同于端子對地額定電壓。為了避免誤解應清晰標記。如果電流測量端子預定不與無內(nèi)部保護的電流互感器連接,則應標記GB/T42125.1—2024表1序號14的符號(見101.2)。標志應放置在端子附近的位置。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如多路輸入電流傳感器標志可以放置在銘牌或刻度牌上,或者直接在端子上標記GB/T42125.1—2024表1序號14的符號。對于任何測量電路的端子組,如果GB/T42125.1—2024表1序號14的符號標記在端子附近,則該符號不需要重復標記。通過目視檢查來檢驗是否合格。如果適用,按照5.1.5.101.2和5.1.5.101.3的規(guī)定,同時考慮5.1.5.101.4中的例外情況。5.1.5.101.2額定用于測量類別的測量電路端子額定在測量類別Ⅱ、Ⅲ或Ⅳ的范圍內(nèi)測量時,測量電路端子應標記相關的測量類別。測量類別的標志應按適用的情況標為“CATⅡ”、“CATⅢ”或“CATⅣ”。預定用于電網(wǎng)電源電壓測量的測量電路端子的額定電壓應等于或大于其額定交流有效值相線-中線電壓或直流電壓。允許標記一種以上測量類別及其額定電壓。通過目視檢查來檢驗是否合格。5.1.5.101.3額定用于連接到電壓超過6.3.1限值的測量電路端子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6額定連接到電壓超過6.3.1限值,但不屬于額定用于測量類別的測量電路端子應標記GB/T42125.1—2024的表1序號14的符號[也見5.4.1bb)]。通過目視檢查來檢驗是否合格。5.1.5.101.4永久連接、專用或非危險帶電的測量電路端子在下列情況下,無需標記測量電路端子:a)預定永久連接并且不可觸及的[見5.4.3aa)和bb)],或b)僅用來與其他設備的特定端子連接的,或c)其他指示明顯表明額定電壓不超過6.3.1限值。注:輸入的額定電壓預定不超過6.3.1限值的可接受的指示,其例子有:——單量程指示電壓表或電流表的滿刻度偏轉(zhuǎn)標志或多量程鉗形萬用表的最大標志;——電壓選擇器開關的最大量程標志;——標志的電壓或功率,其額定值單位表示為dB、mW或W。要在文檔中通過目視檢查來檢驗是否合格。5.1.5.102鉗的電壓和電流額定值當鉗具有額定測量類別時,預定用于非絕緣導體的電流傳感器應標記被測電網(wǎng)電源的標稱交流有效值相線-中線電壓或直流電壓,否則標記鉗的對地額定電壓值。A型、B型或C型電流傳感器的鉗,在測量類別內(nèi)進行測量時,應在交流有效值相線-中線電壓或直流D型電流傳感器的鉗和輸出電路端子不應標記任何測量類別。額定電流值應標記在鉗上或其附近。除非交直流兩用,否則應標記電流的類型。通過目視檢查來檢驗是否合格。5.4.1通則增加下列兩個列項,并在列項后面增加一個新段:aa)如果測量電路符合測量類別的額定值,則有關每個相關測量類別的信息(見5.1.5.101.2bb)對于未標明額定測量類別但可能因連接到此類電路而被誤用的的A型、B型和C型電流傳感器,不要使用電流傳感器測量電網(wǎng)電源的警告,以及包括瞬態(tài)過電壓在內(nèi)的詳細額定值(更多信息見AA.2.4)。對于相同的測量電路,某些電流傳感器可以有多個測量類別額定值。對于此類電流傳感器,文檔應明確指出對預定使用和不應使用情況下電流傳感器的測量類別。5.4.3設備安裝增加下列兩個新列項:aa)對于額定用于測量類別的永久連接的測量電路端子,測量類別、適用情況下的額定電壓或額定電流的信息(見5.1.5.101和5.1.5.102);bb)對于不是額定用于測量類別的永久連接的測量電路端子,在適用的情況下,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和額定瞬態(tài)過電壓的信息(見5.1.5.104和5.1.5.102)。5.4.4設備操作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7下列內(nèi)容替換原來的文本:如果適用,使用說明應包括:a)操作控制件及其用于各種操作模式的標識和說明;b)設計上僅用于特定型號設備的電流傳感器,設備的清晰標識;c)間歇工作限值的規(guī)范;d)如果磁回路能達到危險的溫度,對應頻率的電流限值的規(guī)范;e)在電流傳感器上使用的與安全有關的符號的解釋;f)與附件和其他設備互連的說明,包括指出適用的附件、可拆卸的零部件;g)消耗材料更換的說明;h)清洗和去污的說明;i)夾裝和移除電流傳感器的說明;j)夾裝和移除B型電流傳感器時,被測電流安裝點的斷電說明,或在危險帶電安裝時采用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說明;k)夾裝和移除C型電流傳感器時,當工作在危險帶電設施時,或非限能安裝時,被測電流安裝點的斷電說明;l)手指防護裝置的功能說明,指出手持部分的安全限制區(qū)域;m)對操作人員的警告是D型電流傳感器僅用于絕緣導體或限能電路導體;n)如果所要進行測量的部位有可觸及的危險帶電零部件,則對操作人員宜使用專用防護設備的警告;o)如果柔性電流傳感器用于鉗的柔性芯的磨損指示體是可見的,則對操作人員不使用柔性電流傳感器的警告(見8.103);p)如果鉗尾的磨損指示體是可見的,則對操作人員不使用電流傳感器的警告(見8.104);q)如果磁回路能達到危險溫度,則對操作人員不要在超出額定頻率上使用電流傳感器的警告(見10.101)。說明書中應聲明,如果不是按制造商規(guī)定的方法使用電流傳感器,可能會損壞電流傳感器提供的防護。通過目視檢查以檢驗是否合格。6防電擊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6章均適用。6.1.2例外增加下列新列項:aa)滿足6.101要求的鉗尾導電零部件。6.5.1通則將文本、符合性聲明和圖4替換為下列文本、符合性聲明和圖4:應防止可觸及零部件在單一故障條件下變?yōu)槲kU帶電。初級防護措施(見6.4)應補充下列a)或b)中的一種。或者,應使用下列c)或d)中的一種保護方法(見圖4和附錄DD)。a)附加絕緣(見6.5.3);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8b)限流或限壓裝置(見6.5.6);c)加強絕緣(見6.5.3);d)保護阻抗(見6.5.4)。通過檢查并按6.5.3、6.5.4或6.5.6的規(guī)定(如適用)來檢驗是否合格。危險帶電零部件6.4.6.4.1b)基本絕緣6.4.1a)外殼或擋板6.4.1c)6.5.16.5.1d)保護阻抗6.5.1c)加強絕緣6.5.1a)附加絕緣6.5.1a)附加絕緣限流或限壓裝可觸及零部件圖4電擊防護措施可接受的方案6.5.2保護連接用下列標題代替6.5.2標題并刪除內(nèi)容:6.5.2不使用6.5.5自動斷開電源將6.5.5的標題改為下列標題并刪除內(nèi)容:6.5.5不使用6.6與外部電路的連接增加下列兩個新條和表:6.6.101測量電路端子6.6.101.1通則當確定預期僅連接到符合GB/T42125.7—2024的手持式探頭組件的手持式電流傳感器的測量電路端子的爬電距離值時,允許將材料組別I的爬電距離適用值應用于所有材料組別。9未裝配位置、部分裝配或裝配位置的測量電路端子的要求分別在6.6.101.2、6.6.101.3和6.6.101.4中定義。專用測量電路端子的要求在6.6.101.5中定義。附錄CC提供了有關4mm“香蕉”端子推薦尺寸的信息。6.6.101.2未裝配位置的測量電路端子當額定電壓施加到電流傳感器的任何其他端子上時,以下要求適用于處于未裝配位置的測量電路端子。1)處于未裝配位置的鎖緊式或螺紋固定式端子的可觸及零部件,包括不需要使用工具解鎖或擰下螺釘?shù)亩俗樱粦kU帶電。通過目視檢查來檢驗是否合格。2)其他未裝配測量電路端子的可觸及零部件應通過保護阻抗或電氣間隙以及爬電距離與危險帶電零部件絕緣,并滿足2a)和2b)的要求。a)對于額定電壓不超過3000V的測量電路端子,電氣間隙應至少為表101中的適用值。表101未裝配測量電路端子的電氣間隙施加在端子導電零部件的最大電壓電氣間隙交流有效值mm直流mm600V以上允許線性內(nèi)插法。注:見附錄EE。對于額定電壓超過3000V的測量電路端子,電氣間隙應至少為表K.15中的D2值,其中Um等于峰值電壓的1.25倍(見K.3.2)。如果設備的額定運行海拔高度高于2000m,則電氣間隙值應乘以GB/T42125.1—2024表3中的適用系數(shù)。通過下列試驗之一來檢查是否合格:i)檢查和測量從最不利位置接觸端子外部零部件的試驗指的最接近位置的電氣間隙(見圖1);ii)6.8.3.1的交流電壓試驗,或如果端子只承受直流應力,6.8.3.2的直流電壓試驗,持續(xù)時間至少5s,或6.8.3.3的脈沖電壓試驗,使用表K.15中要求的電氣間隙適用的試驗電壓。表10的修正系數(shù)適用于表K.15中給出的電氣間隙對應的試驗電壓值。b)爬電距離值應至少為6.6.101.22a)中規(guī)定的適用電氣間隙值。通過檢查和測量從最不利位置接觸端子外部零部件的試驗指的最接近位置的爬電距離來檢驗是否合格。此外,對于預期用于潮濕場所的設備,電壓額定值高于16V交流有效值、22.6V交流峰值和35V直流的端子導電零部件應是不可觸及的。通過目視檢查和測量來檢驗是否合格。6.6.101.3處于部分裝配位置的測量電路端子處于部分裝配位置的測量電路端子零部件的可觸及零部件應以基本絕緣方式與危險帶電零部件絕緣。通過目視檢查和測量來檢驗是否合格。6.6.101.4處于裝配位置的測量電路端子處于裝配位置的測量電路端子的可觸及零部件,如果在測量操作期間不預期手持或接觸,則應以基本絕緣方式與危險帶電零部件絕緣。在其他測量電路的處于裝配位置的端子可觸及零部件應通過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與危險帶電零部件絕緣。通過目視檢查和測量來檢驗是否合格。6.6.101.5專用測量電路端子專用測量電路端子是預定用于連接元器件、傳感器和裝置的端子。注:這些專用端子包括但不限于熱電偶插座端子。在正常條件或單一故障條件下,甚至當最大額定電壓施加在任何其他測量電路端子時,預定連接到專用測量電路端子的元器件、傳感器和裝置不應是可觸及且危險帶電的。通過目視檢查和測量來檢驗是否合格。將預定連接到專用測量電路端子的元器件、傳感器和裝置進行連接。如果適用,當以下的電壓施加到測量電路端子之間時,進行6.3的測量以確定不超過6.3.1和6.3.2的限值:a)任何額定電網(wǎng)電源頻率下的最大額定交流電壓;b)最大額定直流電壓;c)最大額定測量頻率下的最大額定交流電壓。6.6.102輸入/輸出電路引線6.6.102.1通則輸入/輸出電路引線用于將電流傳感器連接到外部設備,以測量二次電路上的電流或為電流傳感器供電。輸入/輸出電路引線應符合6.6.102.2和6.6.102.3的要求,輸出電路引線的連接應符合8.105的要求(也見表D.101,“2和3”列)。6.6.102.2對危險帶電設施的防護當電流傳感器通過電線或試驗引線連接到測量儀器和/或外部電源時,輸入/輸出電路引線的外表面能很容易接觸到被測設施的危險帶電零部件。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輸入/輸出電路引線和可能與設施零部件接觸的裝配端子的外表面和導體之間應具有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對于A型、B型和C型電流傳感器,輸入/輸出電路引線和裝配的端子的絕緣基于K.101的要求,即鉗的電壓額定值和測量類別額定值或輸入/輸出電路的該額定值中的較高者,但不低于測量類別Ⅱ中的300V。對于D型電流傳感器,輸入/輸出電路引線和裝配端子的絕緣基于K.101測量類別Ⅱ中300V的要求。通過目視檢查、測量適用值或K.101.2中電氣間隙的電壓試驗、測量K.101.3中爬電距離的適用值以及K.101.4.1a)和b)中固體絕緣的電壓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6.6.102.3防止測量或控制設備電位升高與測量或控制設備(功率計、電能質(zhì)量分析儀等)連接時,當測量或控制設備的內(nèi)部接地處于危險帶電導體的電位,電流傳感器的輸入/輸出電路引線的內(nèi)部導體可能保持在危險帶電電壓。制造商應指定一個電壓值,并規(guī)定測量類別是否額定用于該連接。本文件對用于連接測量或控制設備的電流傳感器端子不要求最低電壓額定值。未裝配的端子應符合9.101.2的要求。如果電流傳感器僅設計用于特定型號的設備,則電流傳感器的額定值應與該特定測量或控制設備的額定值一致。按照9.101.2的規(guī)定,通過目視檢查和下列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a)如果電流傳感器標明額定測量類別,則通過測量適用值或K.101.2中的電氣間隙電壓試驗,通過測量K.101.3中的爬電距離適用值,以及通過K.101.4.1a)和b)中的固體絕緣電壓試驗;b)如果電流傳感器未標明額定測量類別,則通過測量K.3.2、K.3.3或K.3.101中適用于電氣間隙的值和K.3.4中適用于爬電距離的值,以及通過K.3.5中適用于固體絕緣的電壓試驗。6.7.1.3爬電距離在第三段后增加下列新段:對于不由電網(wǎng)電源或測量電路供電的電流傳感器,允許將材料組別Ⅰ的爬電距離適用值應用于所有材料。6.7.1.5基于電路類型絕緣要求用下列內(nèi)容替換原來的內(nèi)容:特定類型電路的絕緣要求規(guī)定如下:a)標稱電網(wǎng)電源電壓不超過300V的過電壓類別Ⅱ的電網(wǎng)電源電路見6.7.2;b)僅通過變壓器與a)中的電路分離的二次電路見6.7.3;c)過電壓類別Ⅲ或IV或大于300V的過電壓類別Ⅱ的電網(wǎng)電源電路見K.1;d)僅通過變壓器與c)中的電路分離的二次電路見K.2;e)具有下列一種或多種特性的電路見K.3:1)最大可能瞬態(tài)過電壓受供電電源或電流傳感器內(nèi)部限制在低于電網(wǎng)電源電路規(guī)定值的已知值;2)最大可能瞬態(tài)過電壓高于電網(wǎng)電源電路規(guī)定值;3)工作電壓是多個電路的電壓之和,或者是混合電壓;4)工作電壓包括重復峰值電壓,其可包括周期性非正弦波形或具有某種規(guī)律的非周期波形;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5)工作電壓的頻率在30kHz以上;6)測量類別不適用的測量電路。f)額定測量類別的測量電路見K.101。注1:與電網(wǎng)電源類型和標稱電壓有關的相電網(wǎng)電源的瞬態(tài)過電壓水平對應于表K.101中規(guī)定的脈沖電壓值。6.8.1通則用下列三個新段代替第二和第三段:電壓試驗的試驗設備在GB/T17627-2019中規(guī)定。對于測量未裝配端子的電氣間隙[見6.6.101.22)a)ii)],使用試驗指在最不利位置以最接近的方式施加到電氣外部零部件上,確定施加試驗電壓的參考點。另一種替換方式,能使用具有試驗指形狀的尖端的試驗探頭來施加試驗電壓。對于其他試驗,除未裝配的端子周圍外,外殼的可觸及絕緣零部件在任何地方都覆蓋金屬箔。對于不超過10kV交流峰值或10kV直流的試驗電壓,從箔片到端子的距離不超過20mm。對于較高的電壓,是防止閃絡的最小距離。有關這些最小距離的指南見表9。6.8.3.1交流電壓試驗用下列句子替換第一句:電壓試驗儀應能夠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將試驗電壓保持在規(guī)定值的±3%容差范圍內(nèi)。6.8.3.2直流電壓試驗在第一段開頭增加新句子:電壓試驗儀應具有穩(wěn)定輸出,能夠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將試驗電壓保持在規(guī)定值的±3%容差范圍內(nèi)。增加下列新條:6.101危險帶電導體的防護6.101.1通則電流傳感器需要針對危險帶電導體的附加保護措施。適用時,應滿足下列條的要求:6.101.2(對于A型電流傳感器,通過手指防護裝置進行保護)、6.101.3(對于A型電流傳感器,手持式或手操零部件的絕緣)或6.101.4(對于A型、B型和C型電流傳感器,輸入/輸出電路的絕緣)。6.101.2通過手指防護裝置的防護在鉗位或測量時為了減少操作人員接觸危險帶電導體的危險,A型電流傳感器應具有手指防護裝置,以向操作人員警告安全觸及的限制范圍。手指防護裝置應覆蓋至少50%的周長,并且應至少延伸到手持部分的相對兩面。危險帶電零部件與手指防護裝置之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應滿足鉗額定值加強絕緣的要求。圖101給出了從手指防護裝置到鉗和危險帶電導體的電氣間隙d的示例。通過目視檢查、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測量來檢驗是否合格。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圖101手指防護裝置與鉗和危險帶電導體之間的電氣間隙6.101.3A型電流傳感器的手持或手操零部件的絕緣如果A型電流傳感器的鉗在開放或閉合位置,其手持或手操零部件應通過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與鉗的非絕緣導體隔離(見表D.101,“1和3”列)。如果磁路的導電零部件可能接觸導體,則認為磁路保持在鉗對地的額定電壓(見表D.101,“3和5”具有磨損指示體的鉗尾在新的情況下應至少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在磨損指示體變得可見時應至少提供基本絕緣。通過目視檢查、使用6.2.3的金屬針對斷開和閉合位置的鉗的可接觸部件的判定、可觸及的手持或手操部件的判定和下列方法來檢驗是否合格。a)如果電流傳感器標明額定測量類別,則通過測量適用值或K.101.2的電氣間隙的電壓試驗,通過測量K.101.3的爬電距離適用值,以及通過K.101.4.1a)和b)的固體絕緣電壓試驗;b)如果電流傳感器未標明額定測量類別,則通過測量K.3.2或K.3.3中適用于電氣間隙的值和K.3.4中適用于爬電距離的值,以及通過K.3.5中適用于固體絕緣的電壓試驗。注:金屬試驗針模擬非絕緣導體。除金屬針外,鉗外殼的外表面在試驗過程中覆蓋金屬箔,并處于打開和閉合位置。如果對于額定測量類別Ⅲ或IV的A型電流傳感器鉗尾包括磨損指示體,則在8.101的鉗尾磨損試驗和8.102的鉗口沖擊試驗(如適用)前后均需要進行測量和試驗。如果鉗尾未包括磨損指示體,則在8.101的鉗尾磨損試驗和8.102的鉗口沖擊試驗(如適用)后需要進行測量和試驗。6.101.4輸入/輸出電路的絕緣A型、B型和C型電流傳感器的輸入/輸出電路應通過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與鉗口部分隔開,鉗口部分在打開和閉合位置時能被非絕緣導體接觸(見表D.101、“1和2”列以及“2和6”列)。如果磁路的任何導電零部件能接觸導體,則認為其保持在鉗對地的額定電壓。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具有磨損指示體的鉗尾在新的情況下應至少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在磨損指示體變得可見時應至少提供基本絕緣。通過使用6.2.3中的金屬針在打開和閉合位置確定鉗的可接觸零部件,并且:a)如果電流傳感器標明測量類別,則通過測量適用值或K.101.2中的電氣間隙的電壓試驗,通過測量K.101.3中的爬電距離適用值,以及通過K.101.4.1a)和b)中的固體絕緣電壓試驗;b)如果電流傳感器未標明額定測量類別,則通過測量K.3.2或K.3.3中適用于電氣間隙的值和K.3.4中適用于爬電距離的值,以及通過K.3.5中適用于固體絕緣的電壓試驗。注:金屬試驗針模擬非絕緣導體。除金屬針外,鉗外殼的外表面在打開和閉合位置均覆蓋有金屬箔。如果鉗尾包括磨損指示體,則在鉗尾磨損試驗8.101和鉗撞擊試驗8.102(如適用)前后都要進行測量和試驗。如果鉗尾不包括磨損指示體,則在8.101的鉗尾磨損試驗和8.102的鉗撞擊試驗(如適用)后進行測量和試驗。7防機械危險GB/T42125.1—2024的第7章均適用。8耐機械應力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8章均適用。增加下列5個新條、3個表和5個圖:8.101鉗尾磨損試驗當電流傳感器在導體上進行裝夾或移除,特別是母線時,其鉗尾可能會受到磨損。這些電流傳感器的設計應確保在進行8.101的鉗尾磨損試驗后安全,該試驗旨在模擬插入和移除期間鉗的磨損。此要求僅適用于額定測量類別Ⅲ和Ⅳ的A型和B型電流傳感器。8.101的要求不適用于帶滑動鉗的電流傳感器、帶叉形鉗的電流傳感器和柔性電流傳感器。鉗尾可能帶有一個磨損指示體來查看使用限制。磨損指示體具備對比色特性,當達到磨損限值時會顯示對比色的顏色。將正常條件下電流傳感器樣品和已按10.5.2a)中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的電流傳感器樣品,按照下列方式進行處理。試驗表面由剛性物質(zhì)組成,雙面被砂布覆蓋,試驗表面最小尺寸為50mm×450mm,厚度不超過2mm。砂布是120目粗砂,由氧化鋁研磨料、布襯和涂層組成。打開鉗,如圖102定位電流傳感器,然后閉合鉗。將電流傳感器沿著試驗表面做200mm距離的移動,如果受到設計的限制可移動較短的距離,共50次循環(huán)(一次循環(huán)包括一個前向和一個反向的移動),用以研磨鉗的閉合點(見圖102)。若鉗尾的絕緣有磨損指示體,則在50次循環(huán)結(jié)束前如果磨損指示體可見,結(jié)束處理。處理完每個樣品后,更換砂布。a)如果鉗尾包括磨損指示體,則試驗至少有25次循環(huán)。在磨損指示體變得可見后2次循環(huán)終止試驗,但總共不超過50次循環(huán)。注:如果磨損指示體在第23次循環(huán)前可見,則執(zhí)行25次循環(huán);如果磨損指示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b)如果鉗不包括磨損指示體,則在完成50次循環(huán)時終止試驗。圖102鉗尾磨損試驗磨損試驗后,依據(jù)6.101.3和6.101.4提交電流傳感器樣品的符合性聲明。8.102鉗撞擊試驗當電流傳感器在導體上進行裝夾或移除,特別是母線時,其可能會受到撞擊和損壞。這些電流傳感器的設計應確保在進行8.102的鉗撞擊試驗后安全,以模擬插入過程中鉗的應力。此要求僅適用于測量類別Ⅲ和Ⅳ的A型電流傳感器,柔性電流傳感器不適用。撞擊所需的正常能量防護等級見表102。試驗在一個電流傳感器樣品上進行。按照IEC60068-2-75:2014,通過Eha(擺錘)試驗、Ehb(彈簧錘)試驗或Ehc(垂直錘)試驗對樣品進行試驗,能量水平根據(jù)電流傳感器質(zhì)量從表102中確定。表102鉗撞擊試驗能量水平電流傳感器質(zhì)量kg能量水平JIK等級≤0.51IK06>0.5~≤12IK075IK08使電流傳感器冷卻到最低額定環(huán)境溫度保持至少4h,然后在3min內(nèi)進行試驗。電流傳感器牢固地固定在剛性支撐物上,并盡可能地張開??稍诿總€樣品鉗口外部表面接近鉗尾的最多3個點進行試驗。3個點中2個位于靠近鉗尾的外表面,第3點位于傳感器內(nèi)表面與開口正對面(見圖103)。每個點撞擊1次。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圖103鉗撞擊試驗的撞擊點撞擊試驗完成后,電流傳感器樣品恢復到參考試驗溫度(見4.3.1并提交6.101.3和6.101.4的符合性聲明。8.103柔性電流傳感器絕緣的高溫壓力試驗在受到正常使用中可能發(fā)生的機械應力時,用于柔性電流傳感器鉗的軟線不應造成危險。為達到此要求,軟電線的設計應確保在進行8.103的壓力試驗后安全,以模擬軟電線在使用過程中的應力。軟線可能帶有一個磨損指示體來查看使用限制。磨損指示體具備對比色特性,當達到磨損限值時會顯示對比色的顏色。對于新設備,軟線應至少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并滿足如下要求:a)對于不帶磨損指示體的軟線,超過典型磨損壽命后應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b)對于帶有磨損指示體的軟線,當對比色可見后至少應提供基本絕緣。通過下列試驗檢驗是否合格:對三個軟線樣品進行試驗。每個樣本長度為50mm~100mm,取自長度為150mm~300mm柔性電流傳感器。壓痕裝置如圖104所示,由一個能壓在樣品上,邊緣寬度為0.70mm±0.01mm的矩形刀片組成。樣品放置位置如圖104所示。將一根沒有護套的扁平軟線放在樣品扁平側(cè)。樣品以這種方式固定在支架上可以使其不會在刀片的壓力下彎曲。在垂直于樣品軸向上施加力,刀片也垂直于樣品軸線。圖104壓痕裝置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刀片對樣品施加的壓縮力F由下式給出:其中:F——壓縮力,單位N;e——樣品絕緣層厚度的平均值;d——樣品外徑的平均值;e和d的單位均為mm,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并通過從試件末端切下的薄片上測量。在空氣中(即在空氣烘箱中)進行試驗??諝鉁囟染S持在105℃及以上。加載的樣品在試驗位置保持4h。隨后,樣品迅速冷卻;冷卻能通過向樣品的刀片受壓處噴灑冷水實現(xiàn)。在樣品冷卻到絕緣恢復停止的溫度后,將其從試驗裝置中取出。隨后,將樣品浸入冷水繼續(xù)冷卻。上述處理后,對于額定用于測量類別,按照K.101.4a)和b)的適用試驗未進行潮濕預處理的規(guī)定,對于沒有額定用于測量類別,按照K.3.5的適用試驗未進行潮濕預處理的規(guī)定來檢查每根軟線樣品。在軟線的內(nèi)部導體和包裹在外部軟線護套上的金屬箔之間施加電壓。如果磨損指示體的對比色可見,則使用基本絕緣試驗電壓值,否則使用加強絕緣試驗電壓值。8.104柔性電流傳感器端蓋的拉力試驗用于柔性電流傳感器的鉗的柔線端蓋應安全地固定,這樣可以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力。通過目視檢查以及對每個端蓋做如下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將端蓋卡住使其不能移動,使軟線能夠承受表103規(guī)定的軸向拉力,持續(xù)1min。施加拉力后,絕緣體位移不應超過2mm。如果絕緣體位移超過2mm,那么再重復拉15次,每次持續(xù)15s。最后一次施加拉力后:a)如果進行了16次試驗,則絕緣體位移不應超過第1次拉力試驗位移點1mm;b)如果電流傳感器有額定測量類別,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不應降低至K.101.2和K.101.3中規(guī)定的加強絕緣的適用值以下,或如果電流傳感器沒有額定測量類別,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不應降低至K.3.2或K.3.3和K.3.4給出的適用值以下;c)如果電流傳感器有額定測量類別,電流傳感器應通過K.101.4.1a)和b)中規(guī)定的加強絕緣試驗且不進行潮濕預處理。如果電流傳感器沒有額定測量類別,電流傳感器應通過K.3.5中適用的試驗且不進行潮濕預處理。表103柔性電流傳感器端蓋的拉力拉力N5直徑不超過5mm時,拉力為50N,直徑大于20mm8.105輸入/輸出引線的連接8.105.1通則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輸入/輸出引線與電流傳感器和端子(見圖105)的連接應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力,而不會造成可能導致危險的損壞。輸入/輸出引線的絕緣應采用機械固定,以避免回縮。圖105帶應力消除的電流傳感器示例根據(jù)8.105.2或8.105.3對電流傳感器樣品進行調(diào)節(jié)。檢查前,輸入/輸出引線的每個應力消除(或連接點)僅承受下列a)~c)中三項調(diào)節(jié)試驗中的一項。注:為了試驗目的,需要準備專用樣品,其制造工藝與正在檢查的電流傳感器保持一致。樣品調(diào)節(jié)后,通過目視檢查和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a)輸入/輸出引線的絕緣未被切割或撕裂,并且在套管中移動不超過2mm;b)輸入/輸出引線的銅絞線斷裂不超過75%;c)已執(zhí)行6.6.102.2和6.6.102.3符合性聲明的規(guī)定(如適用)。8.105.2拉力試驗夾緊電流傳感器或連接器,使其不能移動,輸入/輸出導線經(jīng)受1min的穩(wěn)定軸向拉力,該拉力為表104中拉力值的兩倍。8.105.3彎曲試驗輸入/輸出導線的每個應力消除(或連接點)在類似于圖106所示的裝置中進行彎曲試驗。電流傳感器或端子被固定到設備的振蕩構(gòu)件,使得當振蕩構(gòu)件處于其行程的中點時,輸入/輸出引線的軸線在該處輸入/輸出引線進入電流傳感器或端子是垂直的并且穿過振蕩軸線。通過圖106中所示的距離d的變化,振蕩構(gòu)件被定位成使得當試驗設備的振蕩構(gòu)件在其整個行程上移動時,輸入/輸出引線進行最小的橫向移動。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圖106彎曲試驗輸入/輸出引線加載重物,從而施加來自表104的力。振蕩構(gòu)件移動到豎直方向的每一側(cè),總角度為90°(豎直方向的每一側(cè)為45°)。彎曲的次數(shù)為5000次。彎曲的速度是60次/min。一個完整的循環(huán)是兩個彎曲。具有標稱圓形橫截面面積的輸入/輸出引線的電流傳感器或端子在2500次彎曲之后在振蕩構(gòu)件內(nèi)圍繞垂直軸旋轉(zhuǎn)約90°;具有扁平柔性輸入/輸出引線的電流傳感器或端子不這樣旋轉(zhuǎn),并且僅在垂直于橫截面的較薄尺寸的方向上彎曲。如果危險可能由導體斷裂或?qū)w之間短路引起,則等于電流傳感器額定電流的電流通過每個導體,它們之間的電壓為額定電壓。試驗過程中,試驗電流不應中斷,導線之間不應短路。表104輸入/輸出電極導線連接測試的拉力mmN4659防止火焰蔓延將標題改為:9防止火焰蔓延和閃弧除下列情況外,GB/T42125.1—2024的第9章適用增加下列2個新條、2個圖和表:9.101測量電路的防護9.101.1通則電流傳感器應提供防護,防止因測量電路的正常使用和可合理預見的誤用而引起的火災或閃弧,如下列a)和b)規(guī)定:a)在任何端子規(guī)格內(nèi)的電量,當施加于端子或任何其他兼容端子時,范圍和功能設置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設置(見9.101.2);b)在電壓測量功能中,當施加在測量電路上時,出現(xiàn)臨時過電壓或瞬態(tài)過電壓(見9.101.3)。如適用,按照9.101.2和9.101.3的規(guī)定來檢驗是否合格。9.101.2輸入和量程不匹配的防護9.101.2.1通則在正常條件和在可合理預見的誤用時,當測量端子的最大額定電壓或電流施加在端子或任何兼容的端子上,在任意功能和量程設置組合的情況下,不應導致危險。注:即使文檔或標志禁止輸入和量程的不匹配,這是一種可合理預見連接到預定用于電流或電阻的測量輸入端上??赡艿奈kU包括電擊、灼熱、著顯然不屬于類似類型且不會固定探頭組件或附件的連接器的端子不需要進行試驗,且僅能通過使用工具接近的端子不需要滿足9.101.2.1的要求。電流傳感器應針對這些危險提供保護。應使用下列a)或b)中的技術之一:a)使用經(jīng)過認證的過電流保護裝置,在危險發(fā)生前中斷短路電流(見9.101.2.2);b)使用未經(jīng)認證的限流裝置、阻抗或兩者的組合,以防止危險發(fā)生(見9.101.2.3)。通過目視檢查、評估電流傳感器設計以及按照9.101.2.2和9.101.2.3的規(guī)定(如適用)來檢驗是否合格。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9.101.2.2由經(jīng)認證的過流保護裝置進行防護如果過流保護裝置經(jīng)認可的測試機構(gòu)認證并且滿足下列a)~c)中的所有要求,則認為該過流保護裝置是合適的。a)過流保護裝置的交流和直流額定電壓至少應分別與電流傳感器上任何測量電路端子的最大交流和直流額定電壓相同。b)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時間-電流特性(速度)應確保額定輸入電壓、端子和量程選擇的任何可能組合都不會導致危險。注:在實際應用中,下級電路元素(如元件和印制線路板)的選擇要能夠承受過流保護裝置允許通過的能量。c)過流保護裝置的交流和直流額定分斷能力應分別超過可能的交流和直流短路電流??赡艿慕涣骱椭绷鞫搪冯娏鲬嬎銥槿魏味俗拥淖畲箢~定電壓除以過流保護的測量電路阻抗,同時考慮到9.101.2.4中規(guī)定的試驗引線的阻抗。對于測量類別Ⅱ和Ⅲ,可能的交流短路電流不需要超過表AA.1的適用值。此外,電流傳感器內(nèi)過流保護裝置周圍以及測量電路內(nèi)保護裝置后應有足夠大間距,以防止保護裝置動作后產(chǎn)生電弧。通過檢查過流保護裝置的額定值和進行下列試驗來檢查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保護裝置是熔斷器,則更換為開路的熔斷器。如果保護裝置是斷路器,則將其設置為斷開狀態(tài)。任何端子的最大額定電壓的2倍施加于過流保護測量電路的端子持續(xù)1min。在試驗過程中和試驗后,不應對電流傳感器造成損壞。9.101.2.3用未經(jīng)認證的電流限制裝置或阻抗進行防護用于限流的裝置應能夠安全地承受、耗散或中斷在正常條件下以及在可合理預見的誤用情況下應用任何兼容端子的最大額定電壓所產(chǎn)生的能量。用于限制電流的阻抗應是a)中規(guī)定的適當單個元器件或b)中規(guī)定的元器件組合。a)適當?shù)膯蝹€元器件,其構(gòu)造、選擇和試驗應確保對相關危險防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該元器件應:1)額定電壓為正常狀態(tài)下或可合理預見的誤用事件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最大電壓;2)如果是電阻器,額定值為正常狀態(tài)下或可合理預見的誤用事件中可能出現(xiàn)的功率或能量耗散的兩倍;3)滿足附錄K中端子之間基本絕緣的適用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要求。b)元器件的組合應:1)承受正常條件下或可合理預見的誤用事件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最大電壓;2)能夠消耗在正常情況下或可合理預見的誤用事件中可能產(chǎn)生的功率或能量;3)滿足附錄K中組合元器件的端子之間基本絕緣適用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要求。通過目視檢查和下列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在同一設備上進行三次。如果試驗導致任何元器件發(fā)熱,則在重復試驗之前允許電流傳感器冷卻??赡艿慕涣骱椭绷鞫搪冯娏饔嬎惆凑杖魏味俗拥淖罡哳~定電壓除以電流限制測量電路的阻抗,同時考慮到9.101.2.4中規(guī)定的試驗引線的阻抗。對于測量類別Ⅱ和Ⅲ,可能的交流短路電流不應超過表AA.1中的值。對任何端子來說,將與最大額定電壓相同的電壓施加在測量電路端子兩端1min。試驗電壓源應能夠按適用的情況提供至少是可能的交流或直流短路電流。如果功能或量程控制件對輸入電路的電特性產(chǎn)生影響,試驗應在功能或量程控制件的每一個位置組合下重復進行。試驗過程中,測量電壓源的輸出。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如果電源電壓的壓降超過20%持續(xù)10ms以上,則認為試驗結(jié)果是有異議的,應采用較低阻抗的電壓源重復進行。試驗過程中和試驗后,不應發(fā)生危險,也不應發(fā)生著火、飛弧、爆炸現(xiàn)象或損壞阻抗限制裝置或損壞任何預定用于提供電擊、過熱、飛弧或著火防護的元器件,包括外殼和印制線路板的走線。熔斷器的斷開除外。注2:該試驗可能極其危險。可能使用爆炸防護板或其他措施來保護9.101.2.4用于試驗的試驗引線9.101.2.2和9.101.2.3的試驗應使用制造商指定或提供用于電流傳感器的所有試驗引線進行,如果制造商沒有指定試驗引線,試驗應使用符合下列規(guī)范的試驗引線進行:a)每根試驗引線的長度為1.0m;b)導體的橫截面為1.5mm2,多股銅線[可接受16AWG(美國線規(guī))橫截面的導體];c)與測量電路端子兼容的連接器;d)通過裸線連接到試驗電壓源,連接到合適的螺紋接頭或套管連接器(扭線連接器)或提供低阻抗連接的等效方法;e)布置得盡可能筆直。按照這些規(guī)格制造的試驗引線的直流電阻大約為每根15mΩ,或每對30mΩ。為了計算9.101.2.2和9.101.2.3中可能的故障電流,這些試驗引線可能使用30mΩ的值。如果制造商提供的試驗引線與設備永久連接,那么制造商提供的附加試驗引線應原裝使用。當6.8.3的試驗程序應用于電流傳感器時,試驗引線可能是未經(jīng)更換的隨試驗發(fā)生器提供的試驗引9.101.3電網(wǎng)電源過電壓防護額定測量類別的電壓測量電路在電網(wǎng)電源相反極性的導電零部件間,包括用于限制電流的設備或元器件的端子之間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應滿足基本絕緣的要求。通過目視檢查和測量來檢驗是否合格。此外,這些電壓測量電路應考慮預期的瞬態(tài)過電壓。使用表K.101中的適用值通過以下脈沖電壓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當電路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工作時,脈沖電壓與電網(wǎng)電源電壓結(jié)合施加在每對額定用于電源電壓測量的端子之間。電壓測量功能選擇器已設置為正確的功能和范圍。按照GB/T17626.5-2019,6.2,對來自組合波發(fā)生器的每個極性間隔最多1min的五個脈沖進行脈沖電壓測試。發(fā)生器產(chǎn)生1.2/50μs的開路電壓波、8/20μs的短路電流波,測量類別Ⅱ的輸出阻抗最大值(峰值開路電壓除以峰值短路電流)為12Ω,測量類別Ⅲ和Ⅳ的最大值為2Ω。如果需提高阻抗,可以串聯(lián)電阻。用于試驗的電網(wǎng)電源電壓是被測電網(wǎng)電源的最大額定相線-中線電壓。對于測量額定電壓大于相線-中線交流400V電壓或400V直流電壓的電網(wǎng)電源電壓,試驗可以使用電壓至少為交流400V或直流400V電壓的電網(wǎng)電源電壓源進行。在這種情況下,電網(wǎng)電源的電壓源不需要與測量電路的額定電壓相匹配。對于測量直流電源額定電路,能使用交流電源。使用交流電源時,脈沖與電網(wǎng)電源電壓相位同步,定時出現(xiàn)在電網(wǎng)電源電壓峰值處,極性與周期相同,相位允差為±10°(見GB/T17626.5-2019,6.2)。注1:該試驗可能極其危險。能使用防爆罩和其他裝置來保不應出現(xiàn)危險。試驗期間不應發(fā)生電氣間隙閃絡或固體絕緣擊穿,但允許局部放電。局部放電的波形會在連續(xù)的脈沖中提前出現(xiàn)。第一個脈沖擊穿可能表明絕緣系統(tǒng)完全失效,也可能表明設備中的過電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壓限制裝置正在運行。如果存在過電壓限制裝置,在試驗期間不應破裂或過熱。電網(wǎng)電源裝置的電流斷路器的跳閘是一個故障跡象。如果試驗結(jié)果有問題或不確定,應再重復試驗兩次。注2:在空隙中的局部放電可能導致波形中持續(xù)時間極短的局部缺口,這種缺口可能在脈9.102防止閃弧和短路的危險9.102.1通則當電流傳感器臨時橋接兩個高能量導體時,可導致短路,從而導致高電流流過電流傳感器。電流傳感器可變熱,或者可能熔化。這可以導致電流傳感器附近的操作人員或旁觀者燒傷。當電流流過電流傳感器時,如果觸點斷開(由操作人員操作、熔化或其他事件造成則可以發(fā)生電弧。電弧將使電弧附近的空氣電離,從而允許電流傳感器附近的電流繼續(xù)流動。如果有足夠的可用能量,那么空氣的電離將繼續(xù)擴散,并且通過空氣的電流繼續(xù)增加。其結(jié)果是產(chǎn)生類似于爆炸的閃弧,并可能導致操作人員或旁觀者受傷或死亡。電流傳感器的構(gòu)造應能減少閃弧和短路的風險。按照9.102.2和9.102.3的規(guī)定來檢驗是否合格。如適用,在8.101的鉗尾磨損試驗后進行9.102.2和9.102.3的所有測量和試驗。9.102.2夾持過程中的短路保護A型和B型電流傳感器應具有附加防護,以防止在導體之間和母線之間插入和移除期間由鉗引起的短路。此要求不適用于帶有叉式鉗的A型電流傳感器,該鉗不夾持導體或母線。注:保護措施的示例包括:套管、手指防護裝置、蓋或鉗尾相對側(cè)的距離。為了本文件的目的,假設單個鉗尾不能使電氣設施中的兩個分開的導體短路。兩個非絕緣導體之間的最大電壓(在夾持期間可能短路)被認為等于或低于電流傳感器額定值的配電系統(tǒng)的相線-相線電壓。通過檢查和(如適用)進行交流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6.8.3.1的試驗,持續(xù)時間至少為1min,或?qū)τ谥绷麟娏鱾鞲衅鳎?.8.3.2的1min直流試驗,使用表105中的試驗電壓,將表105中的每個電壓施加在試驗引線之間,不超過但包含鉗的最高額定電壓,同時將圖107和表105中針對所考慮電壓的每個指定試驗探頭插入鉗開口,如圖108所示。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圖107檢查短路保護的試驗探頭圖108使用圖107的試驗探頭表105圖107試驗探頭的厚度和試驗電壓VVV6>150≤300>300≤600>6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3000如果鉗無法打開至適當尺寸,則探頭厚度將等于鉗最大開口。試驗電壓值適用于在2000m處進行的試驗。對于其他試驗場所海拔高度,采用表10的修正。9.102.3閉合位置的短路保護在閉合位置,A型、B型和C型電流傳感器的鉗應在鉗外殼的外表面和所有導電部件(包括小金屬部件,如螺釘或鉚釘)之間具有基本絕緣,鉗尾部除外。該要求也適用于帶有叉形鉗的A型電流傳感器,通過吸收鉗的剛性外殼,而鉗尾不處于閉合位置。鉗尾的導電零部件在閉合位置不應是可觸及的。通過目視檢查、K.101.4的固體絕緣試驗以及按照6.2確定鉗尾在閉合位置是否可觸及來檢驗是否合格。對于電壓試驗,鉗外殼的絕緣外表面覆蓋金屬箔,鉗尾周圍除外。箔片到鉗尾的距離為適用的電氣間隙。10設備的溫度限值和耐熱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10章均適用。10.5耐熱增加下列新條:10.5.101電流傳感器的耐熱包圍可能會過熱的磁材料的鉗的絕緣材料應足夠耐熱。通過a)或者b)檢查材料數(shù)據(jù)以檢驗是否合格。對于剛性絕緣材料,如果材料數(shù)據(jù)不能確信,要進行下列之一試驗。a)絕緣材料樣品,至少2.5mm厚,按照圖14的試驗裝置進行球壓試驗。按10.101規(guī)定的溫度±2℃或105℃±2℃,取較高溫度值,在加熱箱內(nèi)進行試驗。被試零部件通過支撐使其上表面呈水平狀態(tài),然后使試驗裝置的球形部分以20N的力壓在該表面上。1h后取下試驗裝置,浸入冷水使樣品在10s內(nèi)冷卻到接近室溫。由球體引起的壓痕的直徑不應超過2mm。注1:如有必要,能使用零部件的2個或多個截注2:該試驗的更多內(nèi)容見IEC606b)ISO306:2013的維卡軟化試驗,方法A120。維卡軟化溫度應至少為105℃。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增加下列新條:10.101電流傳感器的其他溫度大部分電流傳感器依靠感應連接到被測電路。在這些情況下,測量電路的性能將取決于被測信號的頻率。當電流傳感器在高頻下測量電流時,渦流在電流傳感器的磁回路內(nèi)能引起明顯發(fā)熱。當電流傳感器在引起最高溫度的頻率下測量最大電流時,如果溫度過高可能會造成危險,易接觸表面不應超過表19規(guī)定的值,并且繞組絕緣材料的溫度不應超過表20規(guī)定的值。注:不認為電流傳感器的手指防護裝置(見6.101.2)能提供防灼傷的保護。按10.4的規(guī)定檢驗是否合格。11防流體和固體異物的危險GB/T42125.1—2024的第11章均適用。12防輻射(包括激光源)、聲壓和超聲壓GB/T42125.1—2024的第12章均適用。13對釋放的氣體和物質(zhì)、爆炸和內(nèi)爆的防護GB/T42125.1—2024的第13章均適用。14元器件和組件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第14章均適用。增加新條:14.101探頭組件和附件GB/T42125.7—2024范圍內(nèi)的探頭組件和附件應滿足相關要求。通過檢查文件或執(zhí)行GB/T42125.7—2024的所有相關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15利用聯(lián)鎖裝置的保護GB/T42125.1—2024的第15章均適用。16應用引起的危險GB/T42125.1—2024的第16章均適用。17風險評定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GB/T42125.1—2024的第17章均適用。增加下列新章節(jié):101測量電路101.1通則電流傳感器應提供在測量電路正常使用和可合理預見的誤用情況下的危險防護措施,規(guī)定a)~c)如下:a)當改變量程時,或者使用帶有內(nèi)部電流互感器的電流傳感器時,可能中斷被測電路的電流測量電路(見101.2);b)顯示的電壓值可能不正確或模糊不清(見101.3);c)應對可能來自可合理預見的誤用導致的其他危險進行風險評定(見第16章和第17章)。即使文件或標志禁止在電流傳感器用于測量目的時進行互連(見6.6),電流傳感器與預期與電流傳感器一起使用的其他裝置或附件之間的任何互連不應引起危險。如果適用,按6.6、101.2、101.3、101.4、第16章和第17章的規(guī)定來檢驗是否合格。101.2具有內(nèi)部電流互感器的電流傳感器當電流互感器變壓器的二次電路與其負載斷開時,開路兩端之間可能出現(xiàn)高電壓,并可能導致危險情況。如果輸出電路的開路條件下可能產(chǎn)生高電壓,高于6.3.2限值的電壓不應可觸及。通過輸出電路端子或連接器的檢查來檢驗是否合格,當可能發(fā)生二次電路的中斷時,電流傳感器在鉗的額定電流操作的情況下,當中斷輸出電路時,通過測量輸出電路電壓來檢驗是否合格。輸出電路電壓的測量見6.3.2的規(guī)定。101.3指示裝置101.3.1通則當操作電流傳感器測量電網(wǎng)電源電壓時,以及在可合理預見的誤用情況下,讀取電壓值不應產(chǎn)生危注:本文件范圍內(nèi)的電流傳感器可能具有電壓和功率測量功能。當顯示的電壓值的誤差小于10%,或者當值超出量程時有指示,或者有明確的指示表明該值不正確時,則認為顯示的電壓值是明確的。顯示關閉也認為是明確的。相關時應進行101.3.2、101.3.3和101.3.4的試驗。在試驗期間,施加于端子的交流有效值電壓頻率為50Hz或60Hz。電流傳感器在測試期間和之后不需要保持其正常精度。101.3.2電池電量電流傳感器顯示的電壓值不應受到其電池電壓預期變化的影響。通過下列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對于額定用于電網(wǎng)電源電壓測量的每個測量電路端子,下面列項中的電壓施加于這些端子?!涣鳒y量端子連接到60V交流有效值。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直流測量端子連接到120V直流。連接到電池連接器的直流電源的供電電壓從最大電池電壓降低到零的速率不超過20mV/s。在考慮電池阻抗和無紋波條件的情況下,試驗所用的直流電源應為電池或類似電源。當沒有顯示時,試驗終止。試驗過程中顯示的電壓值應明確。101.3.3超量程指示當電壓值大于電流傳感器設定范圍的最大絕對值時,電流傳感器應能夠明確顯示超量程電壓值。注:模糊指示的示例包括下列內(nèi)容,除非另有明確的超限值指示:a)模擬儀表,其止點位于量程的精確末端;b)當真實值高于最大量程時,數(shù)字儀表顯示低值(通過下列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超量程電壓施加到測量電路端子上,該端子的額定電網(wǎng)電源電路電壓測量值設置為每個電壓測量范施加到端子的超量程電壓的值設置為額定電壓測量范圍的110%。對于額定直流電壓的測量,施加正負兩極的超量程電壓。試驗期間顯示的電壓值應明確。101.3.4永久過電壓電流傳感器應能夠承受永久過電壓,并持續(xù)給出不超過最大額定電壓的任何危險帶電電壓的明確指示。通過下列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過電壓施加到測量電路端子上持續(xù)5min,該測量電路端子是額定用于設置每個電壓測量范圍的設備的電網(wǎng)電源電壓測量。施加到端子上的過電壓值是基于端子之間的額定電壓:a)當端子額定電壓值不超過1000V交流有效值時,過電壓值是端子額定電壓值乘以1.9,但不超過1100V交流有效值;b)當端子額定電壓值大于1000V交流有效值時,過電壓值是額定電壓值乘以1.1;c)當端子額定電壓為直流時,過電壓值為額定電壓值乘以1.1。注2:1.9倍增系數(shù)是由10%過電壓條件下的相線-相上述試驗可能需要在任何設置、端子和電壓額定值的組合中重復進行。在施加每個過電壓后,每個額定電網(wǎng)電源電壓測量的測量電路端子應依次:1)基于測量端子輸入類型測量60V交流有效值電壓或120V直流的電壓;2)測量一個等于受試端子額定電壓上限。顯示的電壓值應明確。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除下列內(nèi)容外,GB/T42125.1—2024的所有附錄都適用。(規(guī)范性)其間規(guī)定絕緣要求的零部件(見6.4和6.5.3)用下列標題替換附錄D標題。(規(guī)范性)其間規(guī)定絕緣要求的零部件(見6.4、6.5.3和6.101)在附錄D結(jié)尾處增加下列新段、圖和表。圖D.101和表D.101顯示了電流傳感器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之間需要按照規(guī)定進行絕緣。2——輸入/輸出電路6——鉗外殼圖D.101電流傳感器零部件(也見表D.101)表D.101電流傳感器的絕緣要求電流傳感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DDBDDDDBD-BDDD-BD-BD-D-BDBD--b3和6是電流傳感器外殼的零部件[也見圖D.2c確定固體絕緣的間隙和試驗電壓時,不考慮瞬態(tài)(見K.3)。當危險帶電電壓施加到例如鉗形萬用表的輸入端(見圖D.1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規(guī)范性)例行試驗F.1概述用下列內(nèi)容代替第一段:制造商應對有帶電危險零部件和可觸及導電零部件的設備100%執(zhí)行F.2~F.4和F.101試驗。增加下列新章:F.101電流傳感器的鉗對于A型、B型和C型電流傳感器,基本絕緣的試驗電壓適用于:a)鉗或鉗尾暴露的導電零部件;b)手持或手操區(qū)域的可觸及零部件,以及連接起來的輸入輸出電路。D型電流傳感器及鉗和鉗尾沒有可觸及導電零部件的其他電流傳感器無需進行這類試驗。電壓試驗是使用表K.103中的適用試驗電壓或交流電壓進行的沖擊電壓試驗。使用表K.104中適用于相應測量類別的試驗電壓進行電壓試驗。脈沖電壓試驗是GB/T17627-2019中規(guī)定的1.2/50μs試驗,每種極性至少有三個脈沖,最小間隔為1s。對于交流電壓試驗,試驗電壓在5s內(nèi)升至規(guī)定值,并保持至少2s。對于非額定測量類別的電流傳感器,試驗電壓值為鉗對地額定電壓的1.5倍,但不小于350V交流有效值。試驗期間不應發(fā)生電氣間隙閃絡或固體絕緣擊穿。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規(guī)范性)6.7不包括的絕緣要求K.2二次電路中的絕緣K.2.1通則刪除注。在K.2.1最后增加下列兩個新段和示例:假定接地二次電路的最大瞬態(tài)過電壓等級比具有相同過電壓類別或測量類別的一次電路的表K.101中考慮的標稱交流有效相線-中線電壓或直流電壓的脈沖電壓系列低一個級別。示例:在測量類別Ⅲ中,如果測量的電網(wǎng)電源電路的額定電壓交流有效值相線-中線電壓是2000V,則適用的脈沖二次電路的電氣間隙確定為:1)對于接地二次回路,采用K.2.2或K.3.2中的方法,使用低一級的瞬態(tài)過電壓值。或2)對于所有二次電路,通過K.3.2中的方法,使用K.4中定義的Ut值。K.3未在6.7、K.1或K.2中要求的電路中的絕緣將K.3標題替換為:K.3未在6.7、K.1、K.2或K.101要求的電路中的絕緣以及測量類別不適用的測量電路的絕緣K.3.1通則用下列內(nèi)容替換原來內(nèi)容:K.3涵蓋的這些電路具有下列a)~g)中的一個或多個特性:a)測量類別不適用的測量電路;b)最大可能瞬態(tài)過電壓大于表K.101中針對假定電網(wǎng)電源電路的系列脈沖電壓的值;c)最大可能瞬態(tài)過電壓由供電電源或設備內(nèi)部限制在低于電源電路規(guī)定值的已知值;d)發(fā)生衰減的瞬態(tài)過電壓值按K.4的方法確定;e)工作電壓是多個電路的電壓之和,或者是混合電壓(也見K.3.101);f)工作電壓包括重復峰值電壓,其可包括周期性非正弦波形或具有某種規(guī)律的非周期波形;g)工作電壓頻率在30kHz以上;對于a)~e),電氣間隙根據(jù)K.3.2確定。對于fg電氣間隙根據(jù)K.3.3確定。在所有情況下,K.3.4涉及爬電距離,K.3.5涉及固體絕緣。K.3.2電氣間隙計算用下列新的符合性聲明、表K.15、表K.16和注2(包括示例1和示例2)替換現(xiàn)有的符合性聲明、表K.15、表K.16和注2。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通過目視檢查和測量,或者通過6.8.3.1的交流電壓試驗持續(xù)時間至少為5s,或者對于僅承受直流應力的測量電路,通過6.8.3.2的直流電壓試驗持續(xù)時間至少為5s,或者通過6.8.3.3的脈沖電壓試驗,使用表K.16要求的電氣間隙適用的試驗電壓。表10的修正系數(shù)適用于試驗電壓值。表K.15K.3.2計算的電氣間隙值最大電壓U電氣間隙最大電壓U電氣間隙DmmDmmDmmDmm14.1~2660.0100.01040003.003.802830.0100.01045303.534.803300.0100.01056604.997.153540.0120.01360005.507.904530.0300.03070706.849.555000.0400.04080008.0011.05660.0530.05389109.3712.97070.0810.0971130013.017.78000.100.131410016.823.28910.120.191770021.829.911300.220.362260029.239.214100.430.662830037.651.315000.500.763540050.866.917700.771.044530068.089.222601.261.555660085.025001.501.807070028301.832.208910035402.543.16100000215注:見附錄EE。表K.16基于電氣間隙的試驗電壓要求的電氣間1.2/50μs交流有效值50/60Hz要求的電氣1.2/50μs50/60Hzmm直流mm直流0.01033023033016.5140007600107000.02544031044017.014300780011000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0.04052037052017.5147008000113000.06360042060018.0150008200116000.180650070019.0158008600121000.21140620880164009000127000.3131071010101990010800153000.5155084012002330012600179001950106015002650014400204002440133018802970016200229002.03100169024003290017900253002.53600196027703600019600277003.04070221031303900021200300003.54510245034704200022900323004.04930268037904500024500346004.553302900410047900261005.05720311044005090027700391005.56100332046905370029200413006.06500352049705661030800435006.56800371052505940032300457007.07200390055106220033800479007.57500408057806500035400500008.07800430060307050038400542008.58200440063007600041300584009.08500460065008130044200626009.588004800680086600471006670010.0910049507000919005000070700GB/T42125.8—XXXX/IEC61010-2-032:202310.5950052007300971007470011.0990054007600102300556007870011.51030056007900107400584008260012.01060058008200112500612008650012.51100060008500200117500639009040013.0114006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