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口腔組織病理學習題庫+參考答案_第1頁
7月口腔組織病理學習題庫+參考答案_第2頁
7月口腔組織病理學習題庫+參考答案_第3頁
7月口腔組織病理學習題庫+參考答案_第4頁
7月口腔組織病理學習題庫+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月口腔組織病理學習題庫+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40題,每題1分,共40分)1.關于基底樣鱗狀細胞癌病理表現(xiàn)描述哪項是錯誤的選項【A】間質內可見玻璃樣變和炎癥細胞浸潤選項【B】核分裂少選項【C】癌細胞小,核深染,胞漿少選項【D】癌細胞擁擠成分葉狀片塊或條索選項【E】小葉周邊細胞呈柵欄狀排列2.掃描電鏡觀察到的牙釉質齲透明層的磷灰石晶體直徑在選項【A】25~30nm選項【B】15~20nm選項【C】45~50nm選項【D】55~60nm選項【E】35~40nm3.形成""釉梭""的原因是選項【A】釉柱的畸變選項【B】膨大的釉叢選項【C】造牙本質細胞的膨大部分選項【D】鈣化不良的釉柱選項【E】造牙本質細胞埋入牙釉質中4.下列哪項不屬于牙瘤組成成分選項【A】牙骨質選項【B】牙周膜選項【C】牙髓選項【D】牙釉質選項【E】牙本質5.牙周炎發(fā)展過程中的始發(fā)期一般持續(xù)選項【A】8~10天選項【B】2~4天選項【C】4~6天選項【D】1個月選項【E】6~8天6.關于牙釉質描述哪項是錯誤的選項【A】乳牙礦化程度比恒牙低選項【B】礦化程度越低,牙釉質越透明選項【C】外觀呈乳白色或淡黃色選項【D】覆蓋牙冠部表面的一層硬組織選項【E】牙釉質的厚度因部位不同而異7.天皰瘡最常見的病理改變是選項【A】氣球樣變性選項【B】空泡樣變性選項【C】基底細胞液化選項【D】網狀樣變性選項【E】棘層松解8.腮腺腫瘤鏡下見腫瘤細胞體積小、核深染,密集成團,團片周邊部細胞呈單層柱狀排列,基底膜增厚明顯。最可能的病理診斷是選項【A】腺泡細胞癌選項【B】管狀腺癌選項【C】乳頭狀囊腺瘤選項【D】多形性低度惡性腺癌選項【E】基底細胞腺瘤9.男,60歲,腮腺區(qū)無痛性包塊2年,近3個月來腫物區(qū)有疼痛和麻木感,包塊質硬,與周圍組織粘連,不活動。鏡下可見腫瘤組織內可見腺管樣上皮、軟骨樣組織和黏液樣組織,其中上皮細胞成分豐富,核多形性,瘤體組織侵犯包膜。病理診斷為選項【A】腺泡細胞癌選項【B】腺樣囊性癌選項【C】多形性腺瘤選項【D】惡性多形性腺瘤選項【E】腺癌10.下列哪項為牙源性鈣化囊腫與早期成釉細胞瘤的主要區(qū)別點選項【A】基底層上方及纖維性囊壁內可見影上皮細胞選項【B】核出現(xiàn)極性倒置選項【C】核呈柵欄狀排列,染色深選項【D】襯里上皮基底層細胞呈柱狀選項【E】基底層上方多層細胞呈網狀11.關于牙髓的神經,以下哪項是錯誤的選項【A】牙髓內神經很豐富選項【B】靠近多細胞層的神經纖維形成網狀,稱為神經壁層選項【C】大多數是無髓神經選項【D】神經軸突止于成牙本質細胞突起之間或牙本質小管內選項【E】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牙髓神經常反應為痛覺12.發(fā)生于下頜角以上和腮腺的鰓裂囊腫常來源于選項【A】第二鰓裂選項【B】第四鰓裂選項【C】第五鰓裂選項【D】第三鰓裂選項【E】第一鰓裂13.下列哪種組織由外胚層上皮發(fā)育而來選項【A】以上都不是選項【B】牙骨質選項【C】牙槽骨選項【D】牙周膜選項【E】釉質14.鼻腭管囊腫如果靠近鼻腔其襯里上皮多為選項【A】立方上皮選項【B】呼吸性上皮選項【C】過度角化上皮選項【D】復層鱗狀上皮選項【E】柱狀上皮15.關于成釉細胞瘤,以下哪項是錯誤的選項【A】可局部浸潤選項【B】良性腫瘤選項【C】易復發(fā)選項【D】少有轉移選項【E】快速生長16.下述哪種變化肯定為異常增生改變選項【A】粒層明顯選項【B】上皮錯角化選項【C】上皮過度不全角化選項【D】上皮過度正角化選項【E】棘層增厚17.過度正角化是指選項【A】臨床上為乳白色或灰白色選項【B】A+C+D選項【C】粒層增厚不明顯選項【D】黏膜或皮膚的角化層過度增厚選項【E】細胞核消失18.在各種口腔黏膜中哪種黏膜下層不明顯選項【A】口底黏膜選項【B】軟腭黏膜選項【C】唇黏膜選項【D】頰黏膜選項【E】舌腹黏膜19.鐘狀期成釉器時細胞分化為4層,從內向外排列順序為選項【A】內釉上皮→中間層→星網狀層→外釉上皮選項【B】外釉上皮→星網狀層→中間層→內釉上皮選項【C】內釉上皮→外釉上皮→中間層→星網狀層選項【D】內釉上皮→星網狀層→外釉上皮→中間層選項【E】內釉上皮→星網狀層→中間層→外釉上皮20.被稱為舌弓的是第幾對鰓弓選項【A】第4對選項【B】第2對選項【C】第5對選項【D】第3對選項【E】第1對21.口腔黏膜表面不全角化時,上皮哪層細胞不明顯選項【A】棘層選項【B】粒層選項【C】基底層選項【D】角化層選項【E】基底膜22.通過刺激哪一項能使唾液分泌量多而稀薄選項【A】副交感神經選項【B】雌激素分泌選項【C】交感神經選項【D】糖皮質激素分泌選項【E】肽類激素分泌23.慢性牙髓炎選項【A】炎細胞釋放出大量的化學介質如組胺、白介素選項【B】若得不到及時治療,炎癥迅速向周圍擴散選項【C】以上都不是選項【D】血管壁有中性粒細胞游出和纖維蛋白滲出選項【E】有大量的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浸潤24.關于牙骨質齲病理形態(tài)描述哪項是錯誤的選項【A】掃描電鏡可見表面的凹陷內有大量的細菌和菌斑選項【B】牙骨質齲進展緩慢,可刺激牙髓組織修復性反應出現(xiàn),形成修復性牙本質選項【C】顯微放射攝影顯示表層和表層下均脫礦,礦化程度一樣選項【D】脫礦的牙骨質易沿生長線崩裂、缺失,使病變較快累及牙本質選項【E】可形成牙骨質下的潛行性齲25.關于咀嚼黏膜的敘述,錯誤的是選項【A】膠原纖維束粗大且排列緊密選項【B】有角化層選項【C】固有層較薄選項【D】上皮釘突多而長選項【E】上皮有角化26.下列屬純漿液腺的是選項【A】舌前腺選項【B】味腺選項【C】舌下腺選項【D】舌腭腺選項【E】舌后腺27.基底樣鱗狀細胞癌常發(fā)生于選項【A】下唇選項【B】頰部選項【C】口底選項【D】牙齦選項【E】舌根28.兒童一般在幾歲之前居住于高氟區(qū)才會發(fā)生氟斑牙選項【A】9~10歲選項【B】12歲選項【C】11歲選項【D】8~9歲選項【E】6~7歲29.下列哪種結構不是多形性腺瘤中的特征性病理改變選項【A】鱗狀上皮化生選項【B】淋巴樣組織選項【C】軟骨樣組織選項【D】黏液樣組織選項【E】腫瘤性上皮30.多形性腺瘤占全部涎腺上皮性腫瘤的50%以上,占其全部良性腫瘤的選項【A】97%選項【B】57%選項【C】87%選項【D】67%選項【E】77%31.關于氟斑牙描述哪項是不正確的選項【A】重癥者牙釉質缺損,牙面粗糙不平選項【B】多見于上前牙選項【C】釉柱間區(qū)有時可發(fā)育良好選項【D】鏡下見牙釉質表層多孔狀選項【E】牙面上有白堊色斑點或黃褐色斑點32.關于牙周炎致病菌菌膜上所含脂多糖描述哪項是錯誤的選項【A】活化破骨細胞,促進骨的吸收、破壞選項【B】脂多糖是細菌在繁殖過程中直接釋放的物質選項【C】增強吞噬細胞釋放溶酶體酶,引起組織損傷選項【D】抑制成纖維細胞的生長、繁殖選項【E】主要損傷細胞成分33.WHO(1971)對口腔鱗狀細胞癌的分級主要依據選項【A】形態(tài)學特征選項【B】浸潤深度選項【C】腫瘤大小選項【D】淋巴結轉移與否選項【E】以上都是34.鱗狀上皮化生可見于成釉細胞瘤的哪種類型選項【A】濾泡型選項【B】基底細胞型選項【C】棘皮瘤型選項【D】叢狀型選項【E】單囊性35.關于白斑,以下哪項是錯誤的選項【A】上皮單純性增生屬于良性病變選項【B】在臨床和病理上可診斷為其他疾病的病變也可稱為白斑選項【C】是指在粘膜表面發(fā)生的白色斑塊,不能擦掉選項【D】白斑可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上皮異常增生選項【E】疣狀白斑的上皮呈疣狀增生36.用于標記涎腺腺上皮細胞的標記物不包括選項【A】細胞角蛋白選項【B】乳鐵蛋白選項【C】S-100蛋白選項【D】CEA選項【E】淀粉酶37.四環(huán)素色素在牙體內沉著方式正確的是選項【A】沿釉柱沉著選項【B】沿生長線沉著于牙本質內選項【C】在牙本質內彌散分布選項【D】沿牙本質小管沉著選項【E】沿生長線沉著于牙釉質內38.不參與牙根形成的細胞是選項【A】外釉上皮細胞選項【B】星網狀層細胞選項【C】B+D選項【D】內釉上皮細胞選項【E】中間層細胞39.下述哪種變化不是扁平苔蘚的病理表現(xiàn)選項【A】上皮釘突不規(guī)則伸長選項【B】基底膜界限不清選項【C】基底細胞液化變性選項【D】棘細胞內皰形成選項【E】膠樣小體出現(xiàn)40.角化不良常見于選項【A】紅斑狼瘡選項【B】類天皰瘡選項【C】白斑選項【D】扁平苔蘚選項【E】鱗狀細胞癌答案與解析一、單選題答案1.答案:【B】答案說明:基底樣鱗狀細胞癌的病理表現(xiàn)為癌細胞小,核深染,胞漿少,癌細胞擁擠成分葉狀片塊或條索,小葉周邊細胞呈柵欄狀排列,間質內可見玻璃樣變和炎癥細胞浸潤,其核分裂象較多,而不是核分裂少。2.答案:【A】3.答案:【C】答案說明:釉梭是造牙本質細胞的胞漿突起的末端膨大,在穿過釉質牙本質界包埋在釉質中而形成的,所以形成“釉梭”的原因是造牙本質細胞的膨大部分。4.答案:【B】答案說明:牙瘤是由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組成的,牙周膜不屬于牙瘤的組成成分。5.答案:【B】答案說明:牙周炎發(fā)展過程中的始發(fā)期一般持續(xù)2~4天,所以答案選A。6.答案:【B】答案說明:牙釉質礦化程度越高,越透明。牙釉質是覆蓋牙冠部表面的一層硬組織,外觀呈乳白色或淡黃色,乳牙礦化程度比恒牙低,且牙釉質的厚度因部位不同而異。7.答案:【E】答案說明:天皰瘡的病理特征性表現(xiàn)是棘層松解,即上皮細胞間橋溶解,導致棘層細胞松解、裂隙或水皰形成?;准毎夯R娪诒馄教μ\等;氣球樣變性常見于病毒感染等;空泡樣變性不是天皰瘡典型的病理改變;網狀樣變性也不是天皰瘡的特征性病理改變。8.答案:【E】答案說明:鏡下見腫瘤細胞體積小、核深染,密集成團,團片周邊部細胞呈單層柱狀排列,基底膜增厚明顯,這些表現(xiàn)符合基底細胞腺瘤的病理特征。管狀腺癌細胞呈腺管狀排列;乳頭狀囊腺瘤有乳頭結構;腺泡細胞癌細胞呈腺泡狀;多形性低度惡性腺癌細胞形態(tài)多樣,這些均與題干描述不符。9.答案:【D】答案說明:惡性多形性腺瘤又稱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其病理特征為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異形性,核多形性,且瘤體組織侵犯包膜,鏡下可見腺管樣上皮、軟骨樣組織和黏液樣組織等多形性表現(xiàn),符合該患者的癥狀及病理表現(xiàn)。多形性腺瘤一般不侵犯包膜;腺樣囊性癌主要由上皮和肌上皮細胞構成;腺泡細胞癌主要由腺泡樣細胞構成;腺癌主要起源于腺上皮。所以該患者病理診斷為惡性多形性腺瘤。10.答案:【A】答案說明:牙源性鈣化囊腫的病理表現(xiàn)中,基底層上方及纖維性囊壁內可見影上皮細胞,這是其特征性表現(xiàn)之一,也是與早期成釉細胞瘤的主要區(qū)別點。早期成釉細胞瘤一般無此表現(xiàn)。其他選項在兩種病變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不是主要區(qū)別點。11.答案:【C】答案說明:牙髓內神經很豐富。牙髓神經大多數是有髓神經,傳導痛覺??拷嗉毎麑拥纳窠浝w維形成網狀,稱為神經壁層。神經軸突止于成牙本質細胞突起之間或牙本質小管內。牙髓神經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常反應為痛覺。所以選項B中說大多數是無髓神經是錯誤的。12.答案:【E】答案說明:鰓裂囊腫主要來源于鰓裂殘余組織,發(fā)生于下頜角以上和腮腺者常來源于第一鰓裂。第二鰓裂來源的鰓裂囊腫最常見,多位于頸上部。第三、四鰓裂來源的鰓裂囊腫少見,多位于頸根部。一般不存在第五鰓裂來源的鰓裂囊腫。13.答案:【E】答案說明:外胚層上皮發(fā)育形成釉質。牙骨質、牙周膜、牙槽骨分別由牙囊細胞、中胚葉細胞等發(fā)育而來,并非外胚層上皮。14.答案:【B】答案說明:鼻腭管囊腫如果靠近鼻腔,其襯里上皮多為呼吸性上皮。鼻腭管囊腫可內襯復層鱗狀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狀上皮,當靠近鼻腔時,受鼻腔環(huán)境影響,多為呼吸性上皮。15.答案:【E】答案說明:成釉細胞瘤是一種較常見的牙源性上皮性腫瘤,生長緩慢,并非快速生長。它雖然是良性腫瘤,但具有局部浸潤性生長的特點,術后易復發(fā),且少有轉移。16.答案:【B】答案說明:上皮錯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層或基底層出現(xiàn)個別或一群細胞角化,而無粒層增厚,這是一種異常的角化現(xiàn)象,肯定為異常增生改變。上皮過度正角化和過度不全角化只是角化程度的改變,不一定是異常增生。粒層明顯和棘層增厚也可見于多種正?;蛄夹郧闆r,不一定代表異常增生。17.答案:【B】答案說明:過度正角化是指黏膜或皮膚的角化層過度增厚,粒層增厚不明顯,細胞核消失,臨床上為乳白色或灰白色,所以答案是E,包含了A、C、D選項的內容。18.答案:【E】答案說明:舌腹黏膜的黏膜下層不明顯。舌腹黏膜較薄,與深部組織附著緊密,黏膜下層不明顯,而頰黏膜、唇黏膜、口底黏膜、軟腭黏膜的黏膜下層相對明顯。19.答案:【A】答案說明:在鐘狀期成釉器時,細胞分化為4層,從內向外依次為內釉上皮、中間層、星網狀層和外釉上皮。內釉上皮是形成釉質的細胞;中間層細胞較小,與釉質形成有關;星網狀層細胞體積大,營養(yǎng)來自內釉上皮;外釉上皮覆蓋在成釉器表面。20.答案:【B】答案說明:舌弓是指第二對鰓弓。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鰓弓按順序依次出現(xiàn),第二對鰓弓即舌弓,它主要參與顏面和頸部的部分結構發(fā)育等。21.答案:【B】答案說明:不全角化時,上皮粒層不明顯。不全角化時,有角化層,但細胞核未完全消失,粒層不明顯,棘層、基底層等基本正常,基底膜也正常。22.答案:【A】答案說明:副交感神經興奮可使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的唾液,交感神經興奮時唾液腺分泌少量黏稠的唾液。雌激素、糖皮質激素、肽類激素一般不直接影響唾液分泌的這種特性。23.答案:【D】24.答案:【C】答案說明:牙骨質齲時,顯微放射攝影顯示表層下脫礦,表層礦化相對較高,礦化程度不一樣。A選項,掃描電鏡下可見牙骨質齲表面的凹陷內有大量細菌和菌斑;C選項,脫礦的牙骨質易沿生長線崩裂、缺失,病變會較快累及牙本質;D選項,牙骨質齲可形成牙骨質下的潛行性齲;E選項,牙骨質齲進展緩慢,可刺激牙髓組織修復性反應出現(xiàn),形成修復性牙本質。25.答案:【C】答案說明:咀嚼黏膜包括硬腭和牙齦黏膜,其上皮有角化,固有層厚,乳頭多而長,膠原纖維束粗大且排列緊密,所以選項B中固有層較薄的敘述錯誤。26.答案:【B】答案說明:純漿液腺包括腮腺、味腺,舌腭腺、舌前腺、舌下腺均為混合性腺,舌后腺是純黏液腺。27.答案:【E】28.答案:【E】答案說明:兒童在6~7歲之前居住于高氟區(qū)才會發(fā)生氟斑牙,這是因為在牙齒發(fā)育礦化期,過量的氟進入人體,會使正在發(fā)育的牙齒產生氟斑牙。6~7歲之后牙齒礦化基本完成,一般不會再因為高氟環(huán)境導致氟斑牙。29.答案:【B】答案說明:多形性腺瘤鏡下腫瘤細胞的類型多樣,包括腫瘤性上皮、肌上皮、黏液樣組織、軟骨樣組織等。鱗狀上皮化生也較為常見。而淋巴樣組織不是多形性腺瘤中的特征性病理改變。30.答案:【C】31.答案:【C】答案說明:氟斑牙鏡下觀察可見釉質表層多孔狀,柱間質礦化不良,而不是釉柱間區(qū)有時可發(fā)育良好。氟斑牙多見于上前牙,牙面上有白堊色斑點或黃褐色斑點,重癥者牙釉質缺損,牙面粗糙不平。32.答案:【B】答案說明:脂多糖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外膜的組成成分,不是細菌在繁殖過程中直接釋放的物質。其他選項關于脂多糖對細胞成分的損傷、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繁殖、活化破骨細胞促進骨吸收破壞、增強吞噬細胞釋放溶酶體酶引起組織損傷等描述均正確。33.答案:【A】答案說明:口腔組織病理學(A2型題)一、A2型題:34.答案:【C】答案說明:棘皮瘤型成釉細胞瘤的組織學特點是腫瘤內出現(xiàn)鱗狀上皮化生,有時可見角化珠形成。而濾泡型、叢狀型、單囊性、基底細胞型一般無鱗狀上皮化生表現(xiàn)。35.答案:【B】答案說明:白斑是指在粘膜表面發(fā)生的白色斑塊,不能擦掉。上皮單純性增生屬于良性病變,疣狀白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