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2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課件新人教版.ppt_第1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2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課件新人教版.ppt_第2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2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課件新人教版.ppt_第3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2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課件新人教版.ppt_第4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2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課件新人教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案1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第四單元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學習探究區(qū),反饋訓練區(qū),簡述英國責任制內閣建立的基本史實,認識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主要特點及其對其他國家政治制度的影響。,課標要求,教材問題解答,學習探究區(qū),一、英國責任制內閣的形成,1.形成過程 (1)萌芽狀態(tài) 16世紀初,樞密院正式成立,它是代表 的最高行政機關。 17世紀后期到18世紀初,國王經常在王宮的密室召集外交委員會的部分親信,共商國是,國王有權 。 (2)開始形成 自18世紀早期,英王喬治一世不再參加內閣會議,而由議會 領袖主持,并成為政治慣例。,答案,英王權力,任免大臣,下院多數(shù)黨,伴隨著輝格黨和托利黨的斗爭,輝

2、格黨領袖 成為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內閣制開始形成。 發(fā)展、完善:18世紀后期和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責任制內閣進一步完善,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 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2.主要機構及職權 (1)內閣:對提交議會討論的政策作出最后的決定,按照議會規(guī)定的政策行使 ,協(xié)調和確定政府各部的職權。 (2)議會:是最高的 ,內閣由議會產生,內閣閣員大都由議會議員兼任,必須集體對議會負責。,答案,沃波爾,代議制,最高行政權力,立法機關,(3)首相:既是 ,又是議會中多數(shù)黨的領袖,但必須接受議會的監(jiān)督。 3.組閣程序 (1)先由英王任命在下院中獲勝的多數(shù)黨領袖為政府首相。 (2)再由首相根據國王授權提出內閣成員和

3、政府成員名單。 (3)最后呈請國王批準后,內閣和政府便告組成。,答案,政府首腦,材料一根據憲法的規(guī)定,英國是一個君主制國家,世襲的國王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會的組成部分、司法首腦、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國教的世俗領袖。從形式上說,英王的權力是最大和最廣泛的,但不能單獨行使,而由內閣和議會行使,所以英王的權力只具有象征性的意義。 材料二在1688年后的20多年內,內閣的地位日趨鞏固。到這時,各樞密院常設委員會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初步具有了近代政府各“部”的性能和特征。名義上的中央政府機構樞密院更加臃腫、笨拙,已不能發(fā)揮維系中央政府的核心作用。而內閣人員精干、決策迅速、處事敏捷,在指導、協(xié)調各部門工作中

4、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7世紀末18世紀初,內閣和政府日益融為一體,內閣的構成人員趨于穩(wěn)定。,深化探究,材料三英國的行政機構構成比較復雜,它包括政府、內閣、政府各部、樞密院和地方行政機構等。政府大臣中包括閣員大臣和非閣員大臣。由閣員大臣組成內閣。內閣由首相主持,是英國政府的領導核心,是行政決策機構。,思考 (1)在英國責任制內閣下,國王與內閣之間是什么關系?,答案在國王的授權下,首相提出內閣成員名單,呈請國王批準后,內閣即告組成。但國王的授權、批準只是程序上的,只具有象征意義,并不能真正約束、監(jiān)督內閣,內閣對議會負責。,答案,思考 (2)在責任制內閣下,內閣與政府是什么關系?,答案“政府”和

5、“內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內閣是政府的領導核心,由議會中的多數(shù)黨組成,內閣成員既是政府的行政官員,又是議會立法的議員。,責任制內閣有兩個特點:一是內閣對議會負責;二是內閣由議會中獲得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領袖組建。有了這兩個特點,也就標志著責任內閣制形成了。,歸納總結,在內閣權力逐漸增強的同時,國王的權力被一步步地削弱。國王不再有提名首相的權力;有些內閣大臣還把向國王呈報公文的例行手續(xù)視為多余,索性免去了這一麻煩手續(xù)。 維多利亞女王讓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組閣。該黨的領袖就是理所當然的內閣首相。19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在英國確立下來。(岳麓版),教材互補,1.英國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原因 (1)英

6、國君主立憲制確立后逐步發(fā)展,國王逐漸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 (2)國王喬治一世不懂英語,對國務也不感興趣。 (3)英國兩大政黨之間長期斗爭的推動,特別是輝格黨領袖沃波爾的努力。 2.英國責任制內閣的組建及職能,重點精講,二、英國代議制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影響,1.特點 (1)與雅典的直接民主不同,它屬于 ,具有更多的彈性、更廣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2)大多保留著中世紀的傳統(tǒng)特征 英國的議會最初是封建君主和貴族的發(fā)明?;究蚣芪窗l(fā)生根本的變化,仍然由 、上院、下院、 組成,只是國家權力的重心發(fā)生了變化。 2.影響 (1)對英國:有利于緩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促使英國進入一個 、經濟快速發(fā)展

7、的時期。 (2)對世界:促進了資產階級政治文明的發(fā)展,對 和北美及其他英國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進程,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間接民主,答案,國王,內閣,政治穩(wěn)定,歐洲,深化探究,材料一對于代替公民親自集會的代議制我們最好只限于研究少數(shù)幾個最有名的、與我們的特殊情況最為近似的例子。第一個適用于這個特征的是大不列顛的下院。 美國開國元勛漢密爾頓 材料二成百的國家,無論是新國家還是老國家,都選擇了英格蘭的議會制度。 英國史學家柯麥芝,思考(1)英國代議制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有哪些?,答案英國代議制民主是一種間接民主。具有更多的彈性、更廣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答案,思考(2)材料二中各國為什么“

8、都選擇了英格蘭的議會制度”?,答案英國的議會制度是當時最先進的代議制民主,體現(xiàn)了人民的政治理想,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具有較高的行政效率,使英國政局穩(wěn)定,經濟快速發(fā)展,促進了資產階級政治文明的進程。,答案,思考(3)材料一、二說明了什么問題?,答案英國議會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很多國家都采用了英國的代議制民主政治。,英國責任內閣制下內閣、國王與議會的關系 (1)內閣對議會負責,不對國王負責;(2)內閣由議會中獲得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組建;(3)如果議會通過了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臺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4)議會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重點精講,知識補充,英國的代議制民主政

9、治是在反封建專制的斗爭中產生的,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要求。民主作為封建專制制度的對立物,用代議制代替君主制,用普選制代替世襲制,用任期制代替終身制,這種政治體制較之封建專制是一種巨大的進步。代議制的廣泛性集中體現(xiàn)在普選權的廣泛性方面。各個階層都為爭取普選權而斗爭,終于使政治民主化得到實現(xiàn)。,返回,課堂小結,1.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據王位繼承法,漢諾威選帝侯繼位稱為喬治一世,由于其來自德意志漢諾威,對英語和政務不熟悉,對英國事務不感興趣,甚至不出席內閣會議而讓大臣料理國事。喬治一世的以上特點() A.有利于內閣制的形成 B.造成了英國政治的極端腐敗 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國的關系 D.標

10、志著內閣制的形成,解析答案,反饋訓練區(qū),1,2,3,4,5,6,解析權利法案頒布以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王作為國家元首,成為國家的象征。正是由于喬治一世放手讓大臣處理政務,才逐漸形成國王不理政務的慣例,內閣制得以逐漸確立。但內閣制的確立有一個較長的演變過程,并非在喬治一世時期就形成了,因此D項錯誤。 至于B、C兩項,從材料中看不出有這兩層意思。排除B、C、D, 故選A。,答案A,1,2,3,4,5,6,1,2,3,4,5,6,2.據統(tǒng)計,從1887年到1897年,英國內閣占用議會會議的時間平均達到會議全部時間的84.5%。在許多重大問題上,議會只規(guī)定一般規(guī)則,內閣制定具體的實行細則。這種

11、現(xiàn)象反映出英國() A.議會已有名無實 B.內閣權力在逐漸增強 C.內閣已取代議會 D.議會已喪失立法權力,解析題干給定的材料表明,英國內閣的權力逐漸增強,議會的權力和作用開始縮小。,B,解析答案,1,2,3,4,5,6,3.面對金融危機,英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過,首相可以() 強迫投反對票的議員退出議會率領全體內閣成員辭職解散下院,提前大選呈請女王做出最終裁決 A. B. C. D.,解析內閣必須接受議會監(jiān)督并對議會負責,并定期向議會匯報工作。如內閣得不到議會的信任,內閣必須集體辭職或者由內閣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舉行議會大選。所以選D。,D,解析答案,1

12、,2,3,4,5,6,4.英國是較早確立代議制民主政治的國家,其代議制的特色包括() 公民間接參與民主政治基本上保留著古老的政治框架國家權力重心維持不變將很多的慣例納入政治生活 A. B. C. D.,解析所有的代議制國家公民都是間接地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在近代的英國,議會的權力逐漸超過國王,成為國家的權力重心所在。因此,的敘述都不正確。,D,解析答案,1,2,3,4,5,6,5.歷史學家在評論1832年英國議會制度改革時說:“英國比歐洲任何國家也許更接近于革命?!边@是因為( ) A.工人階級和下層群眾獲得了解放 B.工業(yè)資產階級取得更多席位 C.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 D.英國保持了政

13、局的長期穩(wěn)定,解析1832年議會改革是在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進行的,新興工業(yè)資產階級通過改革取得了更多的席位。,B,解析答案,1,2,3,4,5,6,6.17世紀英國經歷了一次近代意義上的社會政治革命,政治制度發(fā)生了根本性變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比一切東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這些罪惡的根源,那就是不經議會同意,而妄以國王陛下名義,向人民征稅或征收其財產稅的專斷權力;如今,已由兩院斷定并以議會的一項法案,宣布這樣的權力是違反法律的。 據英國大抗議書整理 材料二洛克認為,在自然狀態(tài)里,總會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因此需要政府通過法律來保護人權。于是,人們訂立契約、建立政府。但是,

14、政府的權力不能太大,必須依法行事,還必須實行分權。,1,2,3,4,5,6,材料三自18世紀早期,英王喬治一世不再參加內閣會議,而是指定議會下院多數(shù)黨領袖沃波爾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內閣會議,由下院多數(shù)黨領袖主持內閣會議,就形成一種政治慣例。他當政期間,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之后進一步完善,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國王與議會的矛盾從本質上反映了什么問題?根據材料二,分析這一矛盾的解決體現(xiàn)了洛克民主思想的什么政治原則。,解析要注意結合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分析;,解析答案,答案本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與封建專制之間的矛盾。自由、法治、分權。,返回,1,2,3,4,5,6,(2)根據材料三,概括英國代議制民主政治的特點。,解析主要結合材料三進行歸納;,解析答案,答案國王“統(tǒng)而不治”;政黨政治;內閣對議會負責。,(3)根據上述材料,概述英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確立的基本歷程。,解析要注意題干要求的基本歷程,即要把過程中的重點階段歸納出來。,答案要求限制王權;提出民主思想并加以論證;建立并完善君主立憲制。,教材問題解答,歷史縱橫 英王喬治一世由于自己對國務不感興趣,將內閣會議主持權托交下院多數(shù)黨領袖,由此開創(chuàng)英國內閣制的先河。 學思之窗 一是到了近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