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與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 陳夢舫_第1頁
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與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 陳夢舫_第2頁
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與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 陳夢舫_第3頁
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與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 陳夢舫_第4頁
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與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 陳夢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控與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陳夢舫 研究員,主要內容,污染場地現(xiàn)狀分析 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 污染場地概念模型 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 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 總結,污染耕地約有1.5億畝,中重度污染耕地高達5000萬畝 全國工業(yè)企業(yè)搬遷遺留的嚴重污染場地超過50萬家 礦區(qū)、油田以及飲用水源地土壤環(huán)境安全日趨惡化 土壤污染呈現(xiàn)出流域性和區(qū)域化發(fā)展的態(tài)勢,我國土壤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嚴重影響農產品安全和人體健康,2014年4月17日“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場地污染現(xiàn)狀分析,北京:根據(jù)北京奧運行動計劃,四環(huán)路區(qū)內200多家污染企業(yè)搬遷,置換800萬m2工業(yè)用地再開發(fā),

2、沈陽:2008年,56家污染企業(yè)搬遷改造;2009年,搬遷改造城區(qū)內所有重污染企業(yè),江蘇?。?000-2005年 ,400家化工企業(yè)搬離城區(qū),關停小化工企業(yè)1000多家;2010年,置換土地30萬畝,廣州:2007年,147家大型工業(yè)企業(yè)關閉、停產、搬遷,重慶:2010年, 主城區(qū)112家污染企業(yè)“環(huán)保搬遷”,污染企業(yè)搬遷掀起“熱潮”,場地污染現(xiàn)狀分析,存在大量高風險污染場地,1000多個農藥生產基地 (含44家生產POPs有機氯農藥遺留場地) 80 余處金屬渣堆放區(qū)域,無防雨、防滲措施(總量600萬噸) 難以計數(shù)的化工企業(yè)遺留場地,場地污染現(xiàn)狀分析,有機類污染場地,北京原某農藥廠:表層土壤六

3、六六濃度在1-440 mg/kg,DDTs濃度在5-966 mg/kg,農藥生產車間和農藥存放場地土壤污染最為嚴重。 華北某農藥廠:下風向200 m處土壤中DDT濃度達到2624.0 mg/kg,原生產車間、廢物堆放場土壤中DDT濃度分別高達677940mg/kg和791600 mg/kg。巴塞爾公約推薦標準為50mg/kg。,工業(yè)污染場地種類多、范圍廣、危害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農藥企業(yè)關閉和搬遷遺留場地、農藥流通和儲存過程中形成的農藥污染場地近千處,其中包括44家生產POPs有機氯農藥企業(yè)歷史遺留場地。,農藥生產車間土壤污染,農藥廠受污染土壤,無機類污染場地:金屬渣堆存場地,上世紀50年代

4、至今,廣州、上海、蘇州、長沙、黃石、青島、濟南、天津、錦州、沈陽、重慶等地都生產、堆存過鉻渣,總堆存量約600萬噸,分散于80余處,大部分沒有防雨、防滲措施。 天津某化工廠鉻渣堆放場地周邊土壤中Cr含量為581-7060 mg/kg;杭州某化工廠原萬噸鉻渣堆放點土壤Cr含量達到172-20392 mg/kg,地下水中Cr6+含量達10.5-227.3 mg/L,污染嚴重。,湖南,甘肅,露天堆放,大片土地嚴重污染,垃圾堆放,化工廠廢水排放,加油站,特定場地的地下水污染狀況,礦區(qū),化工廠:1,2-二氯乙烷,苯胺,硝基苯,氯苯,苯 等 垃圾堆放: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重金屬等 加油站:苯系物,石油

5、烴,多環(huán)芳烴 等 礦區(qū):重金屬(高錳、高砷、高鎘、高鐵),氰化物等,場地污染現(xiàn)狀分析,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結果(2005-2010),主要污染物: 硝酸鹽、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鹵代烴; 主要來源: 農藥、化肥,生活污水、工業(yè)“三廢” 、石油化工含油廢水排放,場地污染現(xiàn)狀分析,我國地下水污染的空間分布,經濟快速發(fā)展下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態(tài)勢,污染面積在擴大 污染物種在增多 污染類型在疊加 污染濃度在提高 多源性、多樣性、復合性,場地污染現(xiàn)狀分析,12,污染場地環(huán)境管理框架體系有待健全 各類技術指南、規(guī)范偏重于土壤 (土壤、地下水定義模糊) 場地調查與風評工作重視程度低(污染邊界,特征,介

6、質) 修復方案的制定與評估結論嚴重脫節(jié),修復工程針對性差 修復技術單一(水泥窯、異位熱脫附、填埋),場地污染現(xiàn)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城市污染場地(棕地)關注污染物,Challenging to treat,VERY difficult to treat!,有機溶劑,氯代烴類,重金屬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可持續(xù)管理 框架體系,1980 - 1990,1991 - 2004,2005 現(xiàn)在,將所有物質都恢復到自然背景值,污染場地風險管理框架體系,技術上難以達到 無需清除徹底 成本高,可持續(xù)性管理框架基于風險管理框架,更加關注修復過程中環(huán)境,社會及經濟效益的平衡,可行性,

7、平衡性,容忍性,污染物,暴露途徑,受體,風險,污染場地風險管理框架強調源-暴露途徑-受體鏈,關注修復技術的選擇及環(huán)境效益,完全清除,我國目前處于完全清除階段,急需盡早建立污染場地風險管理和可持續(xù)管理框架體系,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完全清除 1980 to 1990,風險管理框架 1990 to 2004,可持續(xù)管理框架 2005 to present,美國超級基金地下水修復1986-2011年數(shù)據(jù),自污染場地風險管理框架體系實施以來,昂貴的抽提技術持續(xù)減少,而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制度控制持續(xù)上升,自然衰減監(jiān)測技術、生物與物化修復技術已逐步占主導地位,抽提技術,社會制度控制,自然衰減監(jiān)測,

8、原位修復,抽提技術,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核心:建立污染場地環(huán)境管理框架體系,污染物遷移行為特征的研究,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工程技術的實施,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健康與環(huán)境評估模型,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經口攝入 和皮膚接觸 表層土壤,吸入室內 污染物蒸氣,飲用地下水,下層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物淋溶,表層土壤污染源,地下水遷移,蒸氣入侵,生態(tài)環(huán)境,魚,吸入室外污物蒸氣和土壤顆粒物,貝殼,地下水 水平遷移,魚苗,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問題,人體健康:Human Health 水環(huán)境:Water Environment,污染場地通用概念模型 Generic Conceptual Site Mod

9、el,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傳統(tǒng)的方法,基于風險的方法,實施,修復選擇,場地調查,通用標準,場地調查,修復選擇,實施,風險評估,特定場地標準,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需要的場地特征數(shù)據(jù)增多, 修復成本卻降低,健康: HERA, RBCA, CLEA 水環(huán)境: HERA, RBCA, RTM,MODFLOW, RT3D MT3DMS, PTH3D,可持續(xù)修復,第四階段 (TIER 4) 基于場地特征條件 推導地下水 特定場地評估基準 (修復目標),第二階段 (TIER 2) 基于保守條件 推導土壤與地下水 成因場地評估基準 (篩選值),第一階段 (TIER 1),定性風險評估,常用

10、模型,定量風險評估,第三階段 (TIER 3) 基于場地特征條件 推導土壤與地下水 特定場地評估基準 (修復目標),項目資金投入越來越多,問題識別 Problem Formulation,毒性評估 Toxicity Assessment,風險表征 Risk Characterisation,暴露評估 Exposure Assessment,源 - 途徑- 受體聯(lián)合體,健康: HERA, RBCA, CLEA 水環(huán)境: HERA, RBCA, RTM,多層次風險評估體系,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Official Chinese Guidelines Published in Feb 201

11、4, effective from July 1st 2014, but need improvement,場地環(huán)境調查技術導則 (HJ 25.1-2014) 場地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導則 (HJ 25.2-2014) 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HJ25.3-2014) 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 (HJ 25.4-2014),出臺一系列場地環(huán)境管理辦法 環(huán)發(fā)201466號關于加強工業(yè)企業(yè)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再開發(fā)利用過程中污 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污染場地環(huán)境風險管理框架模式,污染暴露鏈:污染物暴露途徑受體,污染場地概念模型,污染物,暴露途徑,受體,風險,Relationship of Contamin

12、ant-Exposure Pathway-Receptors,Pollutant Linkage,水文地質概念模型:Understanding geology/hydrogeology, natural attenuation processes is critical for risk assessment,Conceptual Exposure Model(暴露概念模型),污染場地概念模型,E,W,NCP Aquifer System,4個第四紀含水層單元。第一與第二個為 “淺層含水層區(qū)” ,第三與第四個為 “深層含水層區(qū)”。 地下水儲存潛勢高,山麓地區(qū)為重要的補給源。,污染場地概念模型,

13、North China Plain (NCP),2013年5月,華北六省市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結果顯示:120家企業(yè)利用滲坑、滲井偷排工業(yè)廢水,污染場地概念模型,(a) shallow aquifer (b) deep aquifer,污染場地概念模型,Irrigation 農田灌溉 - 食品安全 (健康) Drinking Water 飲用地下水 - (健康) Indoor and Outdoor Vapour Intrusion 室內外蒸氣入侵(健康) Discharge to Surface Water 河流釋放 (生態(tài)風險),河北邢臺滲坑風險-水文地質概念模式,污染場地概念模型,27,W

14、eak Aquifer,Widespread Complicated Site Histories,Clay dominated geology Weak aquifer (high WT) Composite Contaminants,Slowly migrating off-site Hidden, longevity Difficult to treat,Yangtze Delta Region Hydrogeological Conceptualization,污染場地概念模型,Hyporheic Zone (潛流交換帶),黃鐵礦氧化區(qū),酸性礦坑水與巖石相互作用 Neutralisat

15、ion, dilution, sorption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重金屬元素沉淀 Metal Precipitation and Co-Precipitation,廢棄礦山環(huán)境污染過程演化,地下水污染過程:有次序氧化還原過程示意圖,污染場地概念模型,污染場地概念模型,干凈地下水,地下水污染物自然衰減過程 BTEX Oxidation,污染場地概念模型,地下水污染物自然衰減過程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污染場地概念模型,三氯乙烯 - TCE,二氯乙烯 - DCE,氯乙烯 VC,乙烯,三氯乙烷,二氯乙烷,風險估算(Risk estimat

16、ion)+風險判斷(Risk evaluation) 風險估算(Risk estimation):風險大小 風險判斷(Risk evaluation):風險是否值得關注,風險評估基本要素,風險計算=暴露劑量/毒性(環(huán)境質量標準) Risk estimation=Exposure assessment/ toxicity 暴露劑量(Exposure):通過口腔攝入、呼吸及皮膚進入人體的污染物劑量 毒性(Toxicity):人體暴露于污染物發(fā)生的效應,暴露劑量與環(huán)境濃度密切相關 通過多介質環(huán)境模擬預測 (Multimedia Environmental Modelling),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

17、術方法學,可容許日均吸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 針對某污染物,在生命周期中每天每單位體重攝入而仍未有顯著健康風險的劑量。an estimate of the amount of a contaminant, expressed on a body weight basis, that can be taken in daily over a lifetime without appreciable health risk. 考慮非土壤背景值(Non-soil background taken into account) 容許日均土壤攝入量(Tolerabl

18、e Daily Soil Intake) = TDI - MDI 基于成人的日均攝入量(Mean Daily Intake based on adult data) C-RAG: 20% 規(guī)則-若無MDI-取保守值 (20% rule if no MDI is available Conservative),毒理參數(shù)概念與收集,臨界效應 Threshold Effects 非致癌污染物,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指示劑量 Index Dose 暴露于土壤污染物而造成的最小人體健康風險劑量(A dose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to present minimal

19、human health risk from exposure to soil contaminants) 最小健康風險(非0)(Minimal health risk-but not zero) 不考慮非土壤污染源(Soil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 of other sources ) 在合理實用的范圍內盡可能低的條件下推導(ALARP applies ) 基于已建立標準/由可能傳遞最小風險的空氣或水體情況估計得出,如WHO的空氣質量或水質標準(Based on established standards/estimates such as from air or

20、water, which convey a minimal risk,e.g. air quality or water standards derived by WHO),非臨界效應 Non-Threshold Effects 致癌污染物,毒理參數(shù)概念與收集,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健康基準值推導框架 Health Criteria,STEP 1,化學性質(CHEMICAL CHARACTERISTICS),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毒理參數(shù)TOXICITY DATA,背景暴露BACKGROUND EXPOSURE (MDI),臨界值?,指示劑量(Index D

21、ose),no,TDI,TDSI,導出 SSL,yes,STEP 2,STEP 4,STEP 3,毒理參數(shù)概念與收集,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通過劑量-效應評估(人體數(shù)據(jù)及動物試驗)推導關注污染物的毒理參Toxicity data for a particular contaminant was derived from Dose-Response Evaluation (human data or animal testing),非致癌物 Non-Carcinogen 參考劑量 Reference Dose (RfD) (mg/kg/d, 口攝和皮膚接觸) 參考濃度 Referenc

22、e Concentration (RfC) (mg/m3 , 吸入) 致癌物 Carcinogen 致癌斜率因子 Cancer Slope Factor (mg/kg/d)-1 (口攝和皮膚接觸) 單位致癌因子 Unit Risk factor (mg/m3)-1 (吸入),臨界值 Threshold 可容許日均吸入量 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 (mg/kg/d, 口攝, 皮膚接觸, 呼吸攝入) TDSI = TDI MDI or 20% TDI 非臨界值( ALARP 原則) Non-Threshold (ALARP Principal) 指示劑量(只用于英國

23、)Index Dose (only used in UK) (mg/kg/d,口攝, 皮膚接觸, 呼吸攝入),英國 UK,美國 USA,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毒理參數(shù)概念與收集,英國:臨界值及非臨界值 美國:致癌物及非致癌物 UK: Threshold and Non-threshold USA: Carcinogen and Non-carcinogen,劑量 Dose (mg/kg/d),效應&風險 Response & Risk,A,B,A: 無臨界值污染物,任何暴露 水平均有風險 (Toxicant has no threshold, there is some risk a

24、t any level of exposure .),10-5,10-4,10-6,Dutch,UK ?,USEPA,TDI,Index Dose,無效應劑量 NOAEL,致癌斜率因子=風險/劑量 Slope Factor = Risk/Dose,失眠Sleep Loss,脫發(fā)Hair Loss,腎功能衰竭 Kidney Failure,LOAEL,LOAEL=最低有毒性反應劑量 TDI=非致癌效應的容許日均吸入量 NOAEL=無效應劑量 UF=不確定因子 MF=修正因子,B: 臨界值污染物,其存在有限 劑量水平不會影響健康 (Toxicant has a threshold, there i

25、s a finite dose below which no adverse health effects will occur .),毒理參數(shù)概念與收集,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國際致癌污染物風險目標水平比較,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美國ASTM RBCA 導則發(fā)展史,英國CLEA 導則發(fā)展史,EA, (1999) Methodology for the Derivation of Remedial Targets for Soil and Groundwater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R & D Publication 20. EA, (2

26、006) Remedial Target Methodology and Remedial Target Worksheet V3.1: Hydroge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Land Contamination.,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C-RAG: Chinese Risk Assessment Guideline published in Feb 2014,Huma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oftware (Developed in August 2012) Developed by Centre

27、for Site Remediation (SiteRem)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RA Dealing With Both Soil and Groundwater Risks,Publically Available FREE from July 1st 2015,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Location of Applications,環(huán)境保護部環(huán)境規(guī)劃院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上海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環(huán)保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 輕工業(yè)環(huán)境保護研究所 浙江大學 重慶大學

28、浙江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 武漢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上海地質調查研究院 鄭州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所 常州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 江西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HERA widely accepted in more than 500 project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主要使用單位,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HERA, RBCA,CLEA,RTW,RiscHuman,MODFLOW、MT3DMS,RT3D,Statistical Models:PRO-UCL、CL:AIRE & CIEH,Data Visualisation:SADA、Arc G

29、IS、SURFER,Model Framework for Undertaking Risk Assessment,GW Vistas, GMS, Visual MODFLOW,Numerical Models,Statistical Tests and Data Visualization,Risk Assessment,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1)計算日均暴露劑量 Calculation of Average Daily Exposure (ADEs),2)計算背景暴露劑量 Calculation of Background Exposure,3)計算總日均暴露劑量 Calcula

30、tion of TOTAL Exposure,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土壤健康風險評估 (土壤為污染源),4)計算土壤篩選值 Calculate Generic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Soil,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4,4,POC,3,3,2,2,1,4,4,POC for soils at Tiers 1, 2, 3, and 4 (第1,2,3,4層次土壤評估的合規(guī)點),POC for groundwater at Tiers 2, 3, and 4 (第 2, 3, 4層次地下水評估的合規(guī)點),土壤與地下水修復目標制定的多層次結構,POC,土壤

31、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水環(huán)境風險評估 (土壤與地下水為污染源),Contaminant Soil Sources 土壤污染源,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Contaminant Groundwater Sources 地下水污染源,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不同層次土壤修復目標計算方法,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不同層次地下水修復目標計算方法,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開發(fā)背景,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4) Chinese Risk 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Contaminated Sites, C-RAG, 20

32、14 沒有相關配套軟件,HERA軟件介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開發(fā)背景,RBCA:基于EXCEL VBA編程,土壤與地下水評估,功能比較全面,但穩(wěn)定性差,操作復雜,與C-RAG的計算方法不一致 CLEA:基于EXCEL VBA編程,僅土壤健康評估,功能比較全面,操作便利,與C-RAG的計算方法一致 RBCA+CLEA: 眾多參數(shù)并非根據(jù)我國特定的環(huán)境與地質場景所設,全英文的操作界面更是給從業(yè)人員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HERA: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HERA軟件介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基于Windows平臺,使用

33、微軟Visual Studio C#界面設計與C#編程,比基于EXCEL設計的美國RBCA及英國CLEA同類軟件的穩(wěn)定性高,功能更全面,界面設計更合理,操作更便利。,開發(fā)平臺,HERA軟件介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功能 多層次污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系統(tǒng); 基于保護人體健康和水環(huán)境的風險評估; 計算土壤及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篩選值/修復目標、風險值/危害商、暴露途徑貢獻率、介質濃度; 多層次數(shù)據(jù)庫管理(更新參數(shù)值及添加關注污染物); 根據(jù)英國CL: AIRE & CIEH統(tǒng)計導則分析污染物數(shù)據(jù)。,HERA軟件介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特點 攬括美國ASTM RBCA 2

34、081,英國CLEA導則及我國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C-RAG)中的主要評估模型; 包含20余種多介質溶質遷移模型; 收錄610種污染物理化與毒性參數(shù); 考慮原場與離場的健康及水環(huán)境受體; 快速構建污染場地概念模型。,HERA軟件介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暴露途徑 (Exposure Pathways Included),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基于RBCA、 CLEA 、C-RAG 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 多層次評估框架 正向與反向計算方法,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610種污染物 石油烴

35、氯代溶劑 農藥 重金屬,選擇污染物,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選擇污染物,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功能 鑒別檢測數(shù)據(jù)的異常值 鑒別檢測數(shù)據(jù)的正態(tài)或者非正態(tài)分布 計算平均值、標準差和置信區(qū)間,統(tǒng)計界面,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HERA軟件的所有運算均使用第三層次數(shù)據(jù)庫中的相應數(shù)值,理化毒性數(shù)據(jù)庫管理,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共享數(shù)據(jù)庫 編輯理化毒性數(shù)據(jù)庫 可恢復默認參數(shù),理化毒性數(shù)據(jù)庫管理,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基礎數(shù)據(jù)庫 添加或刪除污染物 編輯理化毒性數(shù)據(jù)庫 可恢復默認參數(shù) 導入或導出數(shù)據(jù)庫,理化毒性數(shù)據(jù)庫管理,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原場與離場健康與水環(huán)境受體 多種暴

36、露途徑,選擇暴露途徑,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暴露途徑示意圖,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模型選擇,22種多介質溶質遷移解析模型,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設置參數(shù)暴露受體參數(shù),參數(shù)默認值與C-RAG相符,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設置參數(shù)土壤性質參數(shù),綜合C-RAG、ASTM和CLEA模型中的土壤類型,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設置參數(shù)地下水性質參數(sh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設置參數(shù)建筑物特征參數(sh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設置參數(shù)空氣特征參數(sh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設置參數(shù)作物吸收參數(shù),參考CLEA模型參數(shù),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

37、學,執(zhí)行計算,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篩選值/修復目標,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風險值/危害商,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貢獻率,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介質濃度,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暴露途徑,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過程因子,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參數(shù)報表,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理化毒性報表,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學,污染場地地下水原位修復技術,生物/生物化學/生物吸收,物理化學,化學,微生物及鐵 去除As,礦物質,原位PRB修復技術 原位注射技術(鐵基材料),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零價鐵 生物碳 炭-鐵,1. 化學-

38、生物修復技術,2. 地下水滲透反應墻 (PRB技術),在地下水注射多類生物、化學及其復合材料降解,包括: ZVI/nZVI (零價鐵:顆粒與納米級) Molasses (糖漿) Vegetable Oils (植物油) Bio-Magnetite (生物磁鐵礦) Fe3O4 (磁性氧化鐵) Biochar (生物炭) Graphene (石墨烯),地下水污染羽,處理過的地下水,地下水位,隔水層,在地下水流場中設置化學-生物障礙墻,使污染羽流經障礙墻,污染物還原無害化,處理多類關注污染物:氯代烴,石油污染物,重金屬,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基于零價鐵的地下水重金屬修復技術,零價鐵可以發(fā)生以下反應,修復重金屬,鐵與As反應,還原Cr6+和Hg2+,原位地下水修復技術,優(yōu)點 無深度、污染介質、空間限制 已驗證過的氧化還原過程 快速清理,無毒性的中間產物 容易注射,隨地下水流動,納米零價鐵技術應用前景,國際納米零價鐵修復技術應用推廣 美國自2000年開始研發(fā),已在44多個場地進行了中試 近期歐盟NANOREM項目將在瑞士、捷克、以色列、葡萄牙及德國等6個場地進行中試 在我國還未得到應用,有待研究和推廣,應用場地分布情況,處理多種關注污染物:氯代烴、農藥、多氯聯(lián)苯、重金屬、硝酸鹽,原位地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