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_第1頁
番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_第2頁
番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_第3頁
番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_第4頁
番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番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番茄痰素過剩癥狀 植株高大,莖葉生長旺盛,但結果少,表現出明顯的徒長癥狀。頂端幼嫩葉片在傍晚會出現卷曲,這是由于頂端幼葉中的生長素含量增加,促使葉面加速生長造成的。土壤銨態(tài)氮含量越多頂部葉片卷曲的程度越嚴重。小葉片中肋隆起,葉片反轉,呈船底形。莖上出現灰白色至褐色斑塊,這是因為根吸收了過多的銨態(tài)氮之后會引起氨害,組織和細胞受到損傷并在莖上出現褐色斑點。病因 施用銨態(tài)氮肥過多,同時又遇到低溫或土壤經過消毒處理等情況,由于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的活動受到抑制,使銨積累于土壤中,引起銨態(tài)氮過剩。防治方法 嚴格控制銨態(tài)氮肥和尿素的用量,在地溫較低的苗期或在進行了土壤消毒的情況下,

2、應少施或不施銨態(tài)氮化肥和尿素,施用硝態(tài)氮肥可以避免銨離子中毒現象的發(fā)生。但值得注意的時,生產無公害蔬菜時,對硝態(tài)氮肥的施用量以及蔬菜產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有嚴格的限制,施用硝態(tài)氮肥對生產無公害蔬菜不利。當前,比較適宜的方法是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在地溫較高的條件下,如發(fā)現氮肥過剩,可通過加大澆水量加以緩解。番茄肥害癥狀 植株受害初期,葉片表面出現白色或灰白色不規(guī)則斑點,隨病情發(fā)展,斑點擴大,壞死斑中部有時呈枯綠色,后期穿孔。與病害不同的是,枯斑不會無限擴大。在高溫、干旱條件下病情發(fā)展十分迅速,葉緣枯焦。病因 一次性大量施用化肥,番茄根系受害,吸收功能降低,使葉片受到影響,導致上述癥狀。防治方法 科學

3、施肥,施肥量不可過大,施肥要均勻,施肥后立即澆水或隨水施肥。出現癥狀后立即澆水,一般澆水23次后肥害即可解除,此時,葉片上的病斑不再擴展,壞死部分干枯或穿孔,植株恢復正常生長。番茄頂裂果癥狀 果實臍部及其周圍果皮開裂,有時胎座組織及種子隨果皮外翻、裸露,受害果形狀難看,嚴重時失去商品價值。病因 頂裂果主要是由于番茄畸形花花柱開裂造成的,有時柱頭受到機械損傷也造成頂裂果。番茄花的雌蕊花柱開裂的直接原因是開花時缺鈣。一般施用氮、鉀肥過多會阻礙植株對鈣的吸收,夜溫低、土壤干旱會加重病情。防治方法 育苗期間,夜間最低溫度不能低于8,春季定植不可過早。施足有機肥,避免施用過量的氨態(tài)氮肥和鉀肥。土壤不能過

4、干。 土壤缺鈣時,可在定植前施用石灰補鈣,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石灰5070千克。作為應急措施,可用0.5的氯化鈣葉面追施,也可噴施綠芬威3號等含鈣復合微肥。番茄白粉虱溫室白粉虱成蟲和若蟲主要群集在蔬菜葉片背面,吸吮植物的汁液,被害葉片褪綠、變黃,植株的長勢衰弱,此外白粉虱分泌的大量密露,堆積在葉片和果實上,易引起病害的發(fā)生,嚴重降低番茄商品價值。密露可造成植株葉片氣孔堵塞,影響光合作用,導致減產13成。番茄落花落果病癥狀:在早春或高溫季節(jié)栽培番加,落花、落果常普遍而嚴重、有時第一穗花果可能全部脫落,第二穗花果大部分脫落。發(fā)病條件:(1)早春溫度偏低,尤其花期夜溫低于15。(2)白天溫度偏高,

5、如白天高于34、夜間高于20,或白天40高溫持續(xù)達4小時。(3)光照不足。(4)花粉遇干旱缺水或供肥不足。防治方法:(l)加強栽培管理,培育適齡壯苗。育苗期晝溫保持25,夜溫15,防止徒長成僵苗。苗齡7080天為宜。(2)適期定植,以避免過早受凍、僵苗不發(fā)育,定植時要帶土,避免傷根,利于緩苗。(3)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防止偏施氮肥;澆水要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或積水,保證水、氣、肥、溫的協(xié)調。(4)使用遮陽網覆蓋,防止高溫危害。(5)早春開花期氣溫低,用生長素噴花或涂抹,用來代替植物受精時需要的天然生長素,刺激果實發(fā)育,防止落花落果。番茄裂果病癥狀:在果實發(fā)育后期或轉色期遇夏季高溫、烈日、干旱和

6、暴雨等情況,果皮的生長與果肉組織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時,膨壓增大,則出現裂果。特別是陣雨或暴雨,導致根系生理機能障礙及硼的吸收運轉受到妨礙,都會產生裂果。防治方法:噴灑85比久(B9)及0.1的96硫磺銅,0.1的硫酸鋅可提高抗熱性,增強抗裂和抗日灼能力。番茄木栓化硬果癥狀 植株中上部容易出現木栓化硬皮果。病果體積小且果形不正,表面產生塊狀木栓化褐色斑,嚴重時斑塊連接成大片,并產生深淺不等的龜裂,病部果皮變硬。病因 由植株缺硼引發(fā)。土壤酸化,硼被大量淋失,或施用過量石灰都易引起硼缺乏。土壤干旱,有機肥施用少,也容易導致缺硼。鉀肥施用過量,可抑制對硼的吸收。在高溫條件下植株生長加快,因硼在植株體內移

7、動性較差,往往不能及時、充分地分配急需部位,也會造成植株局部缺硼。防治方法施用硼肥 土壤缺硼,應在基肥中適當增施含硼肥料。出現缺硼癥狀時,應及時葉面噴布0. 10. 2硼砂溶液,710天1次,連噴23次。也可每667平方米撒施或隨水追施硼砂0.50.8千克。增施有機肥料 有機肥中營養(yǎng)元素較為齊全,尤其要多施用腐熟廄肥,廄肥中含硼較多,而且可使土壤肥沃,增強土壤保水能力,緩解干旱為害,促進根系擴展,并可促進植株對硼的吸收。改良土壤 要預防保護地內土壤酸化或堿化。一旦土壤出現酸化或堿化,要加以改良,將土壤酸堿度調節(jié)至中性或稍偏酸性。改良砂質土壤可用摻入粘質土壤的方法加以改良。合理灌溉 保證植株的水

8、分供應,防止土壤干旱或過濕,否則均會影響根系對硼的吸收。番茄細菌性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莖、果實和果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葉片染病,由下部老熟葉片先發(fā)病,再向植株上部蔓延,發(fā)病初始產生水漬狀小圓點斑,擴大后病斑暗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將病葉對光透視時可見病斑周緣具黃色暈圈,發(fā)病中后期病斑變?yōu)楹稚蚝谏?,如病斑發(fā)生在葉脈上,可沿葉脈連續(xù)串生多個病斑,葉片因病致畸。莖染病,初始產生水漬狀小點,擴大后病斑暗綠色,圓形至橢圓形,病斑邊緣稍隆起,呈瘡痂狀。果實和果柄染病,初始產生水漬狀小斑點,稍大后病斑呈褐色,圓形至橢圓形,逐漸擴大后病斑轉成黑色,中央形成木栓化瘡痂。苗期染病,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

9、產生圓形或近圓形暗褐色斑,周緣具黃色暈圈。本病區(qū)別于細菌性瘡痂病的是果實不腐爛,莖桿、葉片發(fā)病維管束系統(tǒng)、木質部不變褐色。番茄茶色果癥狀 又稱著色不良果, 果實成熟后變紅,但紅中顯露出褐色而使果實呈茶褐色,果實表面發(fā)污,光澤度差,商品性明顯降低。病因 茶色果是果實成熟過程中色素變化不正常所致。由于果實的葉綠素分解慢而番茄紅素(又稱茄紅素)形成量又少就會形成茶色果。低溫、弱光是產生茶色果的根本原因,果實成熟期氣溫低于24,葉綠素就會增多,并延遲番茄紅素形成,導致茶色果的出現,12月栽培時茶色果多。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土壤鹽分濃度過高,各種元素吸收過多,植物體內鹽分濃度提高,妨礙了

10、果實葉綠素分解而引起的。也可能是鉀、硼缺乏,葉綠素分解酶活性低,導致果實不能轉紅。在連作、土壤鹽漬化的棚室,若再過量施肥,則容易引起茶色果。茶色果的發(fā)生還與土壤水分有關,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透氣性差的沿海低洼地區(qū)的保護地茶色果發(fā)生較多。防治方法科學施肥 避免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避免營養(yǎng)生長過旺。正確使用乙烯利進行果實催熟處理 可進行株上涂果催熟,方法是 當果實長到足夠大小,顏色由綠轉白時,用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直接涂抹植株上的果實,乙烯利應涂在萼片與果實的連接處。4、5天后即可大量轉色。也可采用 全株噴藥的方法催熟,方法是在植株生長后期采收至上層果實時,可全株噴灑8001000毫克

11、/升的乙烯利,既可促進果實轉紅,又兼顧了莖葉生長。在采收最后一批果實前,用4000毫克/升的乙烯利全田整株噴灑,可加快成熟,提高產量,不考慮植株死活,因為采收后就拉秧了??茖W澆水 采用滴灌或膜下澆水方式,澆水要適時、適量,保持土壤濕度適中,避免忽干、忽濕或過干、過濕。低洼地塊栽培番茄時,應進行高畦栽培,提高土壤透氣性,注意排水。環(huán)境調控 保護地番茄需要有1000 1100以上的有效積溫才能開始著色,即番茄黃色素和紅色素交互發(fā)生,果實逐漸呈現粉紅色。紅色素在 10 25下開始顯現,2025顯現迅速。在溫度過低光照又弱時,會抑制紅色素顯現,使果實著色不勻,色澤不鮮艷。因此,果實成熟期保持棚室薄膜清

12、潔,適當提高溫度,保證白天溫度在25以上,但不能過高。不宜過度密植,及時摘除底部老葉,增強田間通透性。番茄芽枯病癥狀:主要發(fā)生在夏秋保護地。被害株引起幼芽枯死,被害部長出皮層包被,在芽枯處形成一線形或“Y”字形縫隙,有時邊緣不整齊。發(fā)病條件:主要在蕾期發(fā)生,原因是中午放風不及時,高溫燙傷了幼芽生長點,使莖受傷而引起。定植后控水嚴重地塊發(fā)病重。防治方法:(l)及時放風,棚溫控制在35以下。(2)適當蹲苗,發(fā)現植株萎蔫及時澆水。(3)使用遮陽網覆蓋,防止高溫危害。番茄根結線蟲病一、為害癥狀主要發(fā)生在根部的須根或側根上。病部產生肥腫畸形瘤狀根結,解剖根結可見很小的乳白色線蟲埋于其內。一般在根結之上可

13、生出細弱新根,再度染病,則形成根結狀腫瘤。地上部輕病株癥狀不明顯,重病株矮小,發(fā)育不良,結實少,干旱時中午萎蔫或提早枯死。三、發(fā)生規(guī)律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根結線蟲常以2齡幼蟲或卵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翌年條件適宜,越冬卵孵化為幼蟲,繼續(xù)發(fā)育并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細胞增生,形成根結。線蟲發(fā)育至4齡時交尾產卵,雄蟲離開寄主進入土中,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結里孵化發(fā)育,2齡后離開卵殼,進入土中進行再侵染或越冬。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土溫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病原線蟲發(fā)育快;10以下幼蟲停止活動,55經10分鐘線蟲死亡。地勢高燥、土壤質地疏松、鹽分低的條件適宜線蟲活動,

14、有利發(fā)病,連作地發(fā)病重。四、防治措施1.合理輪作。選用無病土育苗。2.根結線蟲多分布在39厘米表土層,深翻可減少為害。3.在播種或定植時,穴施10粒滿庫顆粒劑,每畝5公斤,或5粒滿庫顆粒劑,每畝10公斤;番茄生長期間發(fā)生線蟲,應加強田間管理,徹底處理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與此同時,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強寄主抵抗力。番茄放射狀紋裂果癥狀 放射狀紋裂果表現為以果蒂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狀開裂,一般始于果實綠熟期,先出現輕微裂紋,轉色后裂紋明顯加深、加寬。病因 放射狀紋裂果的發(fā)生 除與品種特性有關外,主要是受環(huán)境影響,高溫、強光、干旱等因素會使果蒂附近的果面產生木木栓層,果實糖分濃度增高,當久

15、旱后突然澆水過多或遇到大雨,植株迅速吸水,使果實內的果肉迅速膨大,滲透壓(膨壓)增高,將果皮漲裂。防治方法 水肥管理 深翻地,增施有機肥,使根系健壯生長。合理澆水,避免水分的忽干忽濕,特別應防止久旱后澆水過多。避免土壤過濕或過干,土壤濕度以80左右為宜。溫室通風口應避免落進雨水。秋延后番茄在溫度急劇下降時,更要注意土壤濕度管理,避免濕度變化過快。露地栽培時,平時要多澆水,避免突然下雨時土壤濕度劇烈變化,雨后及時排水。 番茄裂果與植物吸收的鈣和硼也有關,鈣、硼供應不足可引起裂果,要補充鈣肥和硼肥,調節(jié)土壤中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比例,氮肥、鉀肥不可過多,否則會影響植對鈣的吸收。在干旱條件下,鈣的吸收也會

16、受到影響,因此要均勻地澆水,以利植株對鈣的吸收。品種選擇 選擇抗裂性強的品種,一般果形大而圓、果實木栓層厚的品種,比中小型品種、高樁型果、木栓層薄的品種更易產生裂果。環(huán)境條件 注意防止果皮老化,防止陽光直射果肩是防老化的有效措施,因此在選留花序和整枝綁蔓時,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內側,靠自身的葉片遮光。打頂尖時在最后一個果穗的上面要留兩片葉,為果穗遮光。保護地要及時通風,降低空氣濕度,縮短果面結露時間。噴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噴施85比久(B9)水劑20003000毫克/升,增強果實抗裂性。及時采收 成熟后及時采收,即在果實開裂前采收。番茄筋腐果癥狀 番茄筋腐果又稱條腐果、帶腐果,俗稱“黑筋”、“烏

17、心果”等,各地普遍發(fā)生,且日趨嚴重。筋腐果有兩種類型,其中褐變型筋腐果最常見。褐變型筋腐果 多發(fā)生在植株下部的果實上,從幼果期開始發(fā)病。到果實膨大期,果面著色不均,進而出現局部褐變,切開果實,可看到果皮內的維管束呈黑褐色或茶褐色。橫切后可見果肉維管束組織呈黑褐色。發(fā)病較輕的果實,部分維管束變褐壞死,果實外形沒有變化,但維管束褐變部位不轉紅;發(fā)病較重的果實,果肉維管束全部呈黑褐色。病果胎座組織發(fā)育不良,部分果實伴有空腔發(fā)生,嚴重時發(fā)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變硬凸凹不平,不堪食用,癥狀與番茄晚疫病類似。除輕微發(fā)病的果實外,均無商品價值。發(fā)病植株的莖、葉沒有明顯癥狀。病因 番茄筋腐果病因十分復雜,至今尚

18、有許多不明之處,有待進一步研究。病因 綜合分析認為,番茄植株體內碳水化合物不足和“碳氮比”下降,引起代謝失調,致使維管束木質化,是發(fā)病的直接原因。不良環(huán)境,如光照不足、氣溫偏低或過高、連陰天、高濕、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不足、晝夜溫差小、夜間溫度偏高、地溫低、土壤濕度過大或過小等,均會造成植株體內碳水化合物不足。有機肥施用較少,偏施、過施氮肥,特別是銨態(tài)氮過剩時,缺鉀,缺硼、鈣等微量元素,植株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不平衡,也會使植株體內“碳氮比”下降。另外,澆水過多,土壤潮濕,通透性不好,均會妨礙番茄植株根系吸收營養(yǎng),導致植株體內養(yǎng)分失去平衡,阻礙鐵的吸收和轉移,也是產生褐色筋腐果的原因。防治方法 對

19、于筋腐病,應認真分析原因,采用相應的防治方法。褐變型筋腐果:科學施肥 采取配方施肥,根據番茄對氮、磷、鉀、鈣、鎂的吸收比率,以及各種肥料在不同土壤上的吸收速率施肥,保證各種元素的比例協(xié)調,改善土壤營養(yǎng)狀況。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多施用腐熟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坐果后,每1015天噴施1次復合肥,或噴施葉面肥。發(fā)病重的溫室注意輪作換茬,這有利于緩和土壤養(yǎng)分的失衡狀況,促進蔬菜對養(yǎng)分的平衡吸收。在日照短氣溫低的 12月至翌年 2月份,適時噴灑 1糖液或 0.20.3磷酸二氫鉀,或噴施復合肥;1520天1次,連續(xù)噴23次。改善環(huán)境條件 改善環(huán)境條件,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光合產物的積累;采用透光性能好

20、的薄膜。適當稀植,防止栽培過密,增加行間透光率,改善光照條件。保持適宜的土壤濕度,要小水勤澆,不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適當降低夜溫,促進光合產物的運輸和積累。棚室栽培時,使用無滴膜,及時清除膜面灰塵。科學整枝 植株定植不要過密,適度整枝,保證通風透光。選擇適宜品種 不同品種筋腐病發(fā)生輕重不同,中雜7號、西粉3號和早豐發(fā)病較輕,而蘇粉2號、蘇粉1號發(fā)生較重。番茄裂筋病癥狀 又稱番茄“天窗”莖,影響植株生長,植株易從開裂處折斷。 露地、保護地番茄都有發(fā)生,主要發(fā)生在高溫期番茄上。多是在定植后2030天發(fā)生在第3花穗附近。初時莖任一部分壞死變褐,714天

21、后莖部異常,在節(jié)間出現縱溝凹陷,逐漸形成孔洞。輕微時,只形成縱溝或線形、“Y”字形縫隙。嚴重時,縱溝深凹成洞,并穿透莖形成中空,狀如“天窗”,癥狀不僅出現在主枝,腋芽也有發(fā)生。裂莖一旦發(fā)生,發(fā)生部位的節(jié)間就顯著縮短,葉對生,花穗弱,往往著果不良。病因 主要是番茄定植成活后,由于高溫,控水過度,氮肥過多抑制了鈣、硼的吸收,致使幼嫩生長點受害或莖受傷所致。防治措施 選用節(jié)間伸長容易、均勻的品種。合理用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保護地應根據前茬的殘肥量調節(jié)基肥量,最好測土施肥。要特別注意避免氮肥過多。注意鈣、硼微量元素的施用。發(fā)現土壤干燥應及時澆水,但避免灌大水。肥水過多易徒長,易發(fā)生裂莖病。避免高

22、溫影響,露地番茄遇高溫,尤其是高溫大風天氣,要灌水降溫。保護地番茄要加強放風降溫,務使棚內溫度超過35。利用溫室進行番茄越夏栽培時,最好仍采用舊的塑料薄膜為覆蓋物遮光降溫,不要施用黑色的遮陽網,因為在我國北方,黑色遮陽網遮光過重。發(fā)生裂莖時,可用側枝代替主枝開花結果。番茄生長點壞死葉片黃化癥狀 在生長的中后期,生長點停止生長或壞死,葉片異常,葉片小而硬,葉面皺縮??拷L點的頂部幼葉黃化,葉片尖端呈黃褐色,而后擴展至葉緣呈黃褐色。有時葉片卷曲,進而黃化, 出現枯死斑。果實多發(fā)生臍腐病。病因 番茄生長點壞死和葉片黃化是植株缺鈣所致。番茄果實含鈣量高,葉片中所含的鈣占植株總含鈣量的6,莖占27.8

23、,根系占5,其余均被果實占有。鈣在植株體中移動性差,但能協(xié)調平衡眾多營養(yǎng)和水分吸收量。缺鈣時,會出現臍腐果和斑點果,生理受阻后首先影響生長點及幼葉,葉卷曲,葉尖先黃化,繼而擴展致使整葉、葉片邊線干枯呈黃褐色。土壤酸化,土壤供鈣不足,尤其在砂性較大的土壤中更容易出現缺鈣現象。在鹽漬化的土壤中,雖然土壤含鈣量較多,但土壤可溶性鹽濃度高,根系對鈣的吸收受阻,導致植株缺鈣。施用氮肥或鉀肥過多時,也容易發(fā)生缺鈣現象。在土壤干燥,空氣濕度低,連續(xù)高溫時尤其容易發(fā)生缺鈣現象。防治方法 在砂性較強的土壤上每茬都應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如果土壤酸化,應施入石灰,進行土壤改良。避免一次性施入大量銨態(tài)氮肥和鉀肥。每66

24、7平方米施硝酸鈣2025千克。如果在土壤水分含量較高的條件下出現缺鈣癥狀,可葉面噴施0.10.3的氯化鈣或硝酸鈣溶液,每3天噴施1次。也可葉面噴300倍的過磷酸鈣(含鈣40)的米醋浸出液,補鈣效果很好。(參見番茄臍腐病防治)番茄收土壤鹽漬化為害癥狀 葉片缺乏活力,嚴重時中午呈現萎蔫,晚上又恢復,這是根部吸水受阻的結果,應與某些根莖病害相區(qū)別。受害植株的葉色變得異常濃綠,且呈閃閃發(fā)光狀。果實膨大不良,果皮發(fā)亮,著色不良,紅綠界限分明。根系變?yōu)楹稚?,根尖齊鈍。有時植株生長不整齊,表現七高八低。莖變細,植株從正常的三角形變成了頂部平齊的梯形。番茄植株細弱,葉片變小,節(jié)間明顯變長。還可觀察土壤表面。沒

25、有發(fā)生積鹽的土壤滲水比較快,發(fā)生積鹽后,水的下滲困難。土壤一干燥,地表就變成白色,出現白色結晶,表明土壤含鹽量已相當高,至少說明前茬栽培期間土壤溶液濃度高達5 000毫克升以上。土壤表面出現綠苔,表明此處鹽分濃度已很高,尤其發(fā)生紅霉時,表明鹽分濃度已相當高。從棚膜上水珠預測有害氣體的發(fā)生,積鹽會造成土壤有害氣體的釋放和積累。用pH試紙測試,還可用舌尖舔嘗,如感到水珠滑溜則表明有氨氣積累;若有麻酥酥的感覺,則表明有亞硝酸氣積累。但若能被舌頭判斷出來,表明危害已經發(fā)生了。病因 目前生產上出現的土壤鹽漬化多是由于在大棚、溫室等保護設施中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在大量施用化肥的情況下,如果處理不當,經多年

26、栽培后,土壤鹽分含量提高,就會出現土壤鹽漬化現象。鹽類有易溶于水、稍溶于水和幾乎不溶于水幾類。棚室中以溶于水的鹽類危害最大。因為當它們溶于水后,使得土 壤溶液濃度增高。土壤本身雖有一定的緩沖能力,但十分有限,當一次施用氮素化肥量過大時,就有大量的離子游離出來,對蔬菜產生危害。眾所周知,露地條件下,田間的施肥量大大超出了實現蔬菜產量的實際需要量,其中有一部分化肥隨雨水流失。溫室大棚的施肥量又遠遠超過露地,由于塑料棚室沒有降水淋溶流失過程,大量的鹽分遺留在土壤當中,使土壤鹽漬化,土壤溶液濃度提高,對蔬菜產生濃度危害。防治方法 以防為主,預防土壤積鹽的最根本的方法以施用有機肥為主,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

27、,嚴禁過量施用速效氮肥。其次是要選擇那些施入土壤后對土壤溶液濃度增加較小的化肥品種,如硝酸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銨等。一旦土壤積鹽發(fā)生,除了注意科學施肥外,還應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茖W施肥 最根本的是堅持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施用多元復合肥,嚴禁過量施用氮素化肥。大量使用腐熟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夏季種植玉米 玉米是喜氮作物,利用夏季休閑期在溫室的土壤上種植一茬玉米,可吸收土壤中過量的速效氮,減輕鹽漬化程度,而且在栽培玉米的過程中無需施肥,玉米的產量也比普通大田的產量高。換土 起出表土,換用新土。洗鹽 利用夏季休閑期間,向溫室內灌水,大水洗鹽,將鹽份溶于水中,而后再排放到大棚、溫室外。 比較先進

28、的方法是在地下鋪設排水管道,灌水洗鹽排出田外。水淹 夏季休閑期,向棚室內灌大水,而后閉棚升溫,既有消除鹽害的作用,又可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等。番茄白絹病癥狀 主要為害莖基部或根部。病部初呈暗褐色水浸狀斑,表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集結成束,向莖上部延伸,致植株葉色變淡,菌絲自病莖基部向四周地面呈輻射狀擴展,侵染與地面接觸的果實,致病果軟腐,表面產出白色絹絲狀物,后菌絲糾結成菜籽狀菌核,致莖部皮層腐爛,露出木質部,或在腐爛部上方長出不定根,終致全株萎蔫枯死。發(fā)病規(guī)律 以菌核或菌絲遺留在土中或病殘體上越冬。菌核抗逆性強,耐低溫,在10或通過家畜消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條件下經56年仍具萌發(fā)力。菌核萌發(fā)后

29、產生菌絲,從根部或近地表莖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后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及圓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擴散。菌絲不耐干燥。病菌發(fā)育適溫32,最高40,最低8。在田間病菌主要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及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防治方法農業(yè)措施 發(fā)病重的菜地應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有條件的可行水旱輪作效果更好。深耕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層,可減少該病發(fā)生。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病穴撒石灰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追施硫酸銨、硝酸銨或噴灑愛多收6000倍液,發(fā)病少,果實膨大快,調整土壤酸堿度,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消石灰l00150千克,使土壤呈中性至微堿性。藥劑防治 病區(qū)可用40五氯硝基苯1千克加

30、細干土40千克混勻后撒施于莖基部土壤上,或噴灑0五氯硝基苯00倍懸浮液,或50混殺硫可濕性粉劑,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710天1次,此外,也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于發(fā)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天1次。番茄縱裂果癥狀 在番茄果實的側面有一條由果柄部向果頂部走向的彌合線條。輕者在線條上出現小裂口,重者形成大型裂口,有時胎座、種子外露。病因 縱裂果產生是由于在花芽分化過程中,雄蕊不能從子房上分離出來,開花時雄蕊靠在子房上,開花后果實開始膨大時把雄蕊嵌在里面,在果實側面上形成縱向的從果實基部到果頂的彌合線,不能彌合之處便形成開裂。一般在花芽

31、分化期,低溫特別是夜溫偏低、氮多、鈣少易產生縱裂果。防治方法 增施腐熟有機肥和磷鉀肥,肥料要充足,施肥要均勻,避免偏施氮肥。育苗期要保持充足光照,溫度不要過低,特別夜溫不能長時間低于8。開花期和果實膨大期,噴施補鈣葉面肥。番茄早疫病癥狀 該病發(fā)生普遍,葉片受害初期出現針尖大小的黑褐色圓形斑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具有明顯的同心輪紋,病斑周圍有黃綠色暈圈,潮濕時病斑上生有黑色霉層。莖及葉柄上病斑為橢圓形或梭形,黑褐色,多產生于分枝處。果實多在綠熟期之前(青果)受害,多在花萼或臍部(后期在果柄處)形成黑褐色近圓形凹陷病斑,病部密生黑色和白色霉層。發(fā)病后期,莖基部病斑繞莖一周,植株枯死,產量損失嚴重。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在土壤或種子上越冬,借風雨傳播,從氣孔、皮孔、傷口或表皮侵入,引起發(fā)病,病菌可在田間進行多次再侵染,結果盛期發(fā)病嚴重。在氣溫20 25,相對濕度80以上或陰雨天氣,病害易流行。重茬地、低洼地、瘠薄地、澆水過多或通風不良地塊發(fā)病較重。防治方法加強管理 施足腐熟的有機底肥,合理密植。棚室栽培時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濕度。露地栽培時,注意雨后及時排水。與非茄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早期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帶出田外集中銷毀。番茄拉秧后及時清除田間殘余植株、落花、落果,結合翻耕土地,搞好田間衛(wèi)生。 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