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參與創(chuàng)造.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參與創(chuàng)造.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參與創(chuàng)造.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參與創(chuàng)造.doc_第4頁
學科教育論文-參與創(chuàng)造.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參與創(chuàng)造當前,在大力推進小學美術學科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兒童潛能開發(fā)與個性差異;引導自主參與,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己成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基本保證。然而長時期以來,小學美術繪畫教學因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與模式的影響,重講授輕參與、重技法輕創(chuàng)造,使學生沒有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沒有足夠的思維空間,更談不上認知、技能、興趣、創(chuàng)造等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因此,要真正推行美術素質教育,就必須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的各種能力與素質在主動參與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一)、心理策略:培養(yǎng)意識,形成參與定勢。l、激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發(fā)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興趣激發(fā)的方法很多,我們依據現行美術教材體系,從中高段美術教材的挖掘入手。以新激趣:學生普遍具有一種獵奇心理。新奇的東西往往會激起他們探索事物的強烈欲望,這就要求教師挖掘教學內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鮮感。如,在上會變的顏色一課時,把三原色中兩種顏色相調和,就會出現另一種顏色,這一變化,學生沒有見過,覺得很新奇,很好玩,興趣頓生。教師可利用這一效果,讓學生自己動手,調一調不同顏色混后出現的新顏色,最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規(guī)律,得出結論。以情激趣:在繪畫教學中,有許多內容都包含著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段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很快,教師要努力去撥響學生學習后的情弦。學生動了情,繼而就有了情趣,有了與教師、作品同頻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從而以情造像,圖情并茂。以美激趣:美是美術課具有的獨特的優(yōu)越之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學當中,我們應充分挖掘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需要和審美潛能讓他們體驗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學生沉浸在美的氛圍中,就會收到唯恐聆聽之不周,不知鈴聲之響的效果。2、溝通情感:我們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1)、縮短師生距離。實驗表明,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強度及時間。因此,教師可采用主動在教室里來回走動的方式接近后面的學生,縮短與他們之間的空間距離,從而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為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創(chuàng)造條件。(2)、給予學生安全感。絕大部分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為了使學生主動地、充分地參與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使學生從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回答問題不論對錯,都不會影響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回答錯誤時不會受到批評與嘲笑。針對這點,多鼓勵所有學生參與各種課堂活動,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使用一些使人輕松愉快的幽默,給學生安全感,那么,即使沒把握回答的問題,學生也會爭先恐后地參與,其創(chuàng)造性也會大大增強。(3)、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一定努力完成一項任務,都會產生成就感。既對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勵自己繼續(xù)前進。但是教師如果把學習任務的難度定得過低,學生不費多大勁就能夠達到,那么,完成了任務學生也感到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難度過高,學生可能會不愿去完成它或對此失去信心。因此,為了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應把難度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如何控制這個度,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隨機調節(jié)難度。當難度小時教師可設置一些障礙;當難度過大時,教師要適當處理,分步進行。同時,當學生失敗時,教師應給予幫助和鼓勵;當學生成功時,教師要給予表揚肯定,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主動參與學習、參與創(chuàng)造。(二)、行為策略:指導學法,賦予參與能力。教學是教和學的活動的統(tǒng)一體。教學方法既包含教師的教法,又包含學生的學法。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是實現從教到學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應有系統(tǒng)地把學法指導與學習過程聯系起來,使學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參與學習,進行創(chuàng)造。l、加強技法訓練。繪畫課對技法的要求很高,這是學生正確描繪對象,進行創(chuàng)作的基礎。技法訓練包含的內容較多,如:蠟筆水彩的構圖、造型、勾線、上色;中國畫的筆墨、布局;素描的透視、線條因此,技法訓練既要扣緊每節(jié)課的重點,又要胸有全局,點面結合;既要著眼于全班同學,又要照顧個別成績突出或能力較弱的同學,因材施教;既要表揚鼓勵,又要具體輔導,幫助他們解決技術上的困難。2、拓展想象空間。想象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世界上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繪畫教學中,我們可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來拓展想象空間,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創(chuàng)設一種不協調,使學生在探索的樂趣中尋求知識,培養(yǎng)想象力。實物演示即利用實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使他們明白完成任務的迫切性,聯系己有知識經驗進行想象。如上第八冊畫一頂帽子一課時,可以先出示幾頂漂亮的帽子,讓學生觀察外形、顏色等,然后戴到頭上讓學生作畫或根據現有的帽子想象外形更美、功能更全的帽子。語言表達即利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根據自身體會大膽想象。畫青蛙一課,教師可有意識的講述關于青蛙的童話故事,把學生的思維越遷越寬,讓他們仿佛進入了想象中的青蛙王國共同游戲,學生進入情境后,就會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媒體應用即利用電視、錄像、投影、多媒體等音像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這一方法可視性強,時空轉換快,吸引力大,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廣闊的思維空間。3、選擇創(chuàng)作途徑。(1)、觀察比較法。中高段學生的觀察力比低段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能自覺地、自主地觀察事物、分析異同。學生在繪畫中觀察比較自然和具體對象后,思維就有素材,接著以自身體驗進行繪畫就水到渠成。如五年級的牽?;ㄒ徽n,先讓學生看看生活中的牽?;?,再看看畫家筆下的牽牛花,進行比較,感知畫面的處理、提煉,創(chuàng)作作品。(2)、臨創(chuàng)結合法。學生在模擬、參考范畫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將范畫的形象加以增減、縮放、挪移、變化等處理,組成新畫面。同時,大膽用色,依照創(chuàng)意表現。但要告誡學生在作畫時,不要用尺去畫出呆板的線條,不要沿瓶蓋去畫出死板的圓圈,要讓他們知道那是一種機械的作畫方法,按照那種方法畫出來畫是無生命的。(3)、玩做結合法。學生天性愛玩,根據他們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培養(yǎng)感性認識,實現自我表現的愿望十分重要。如:畫熊貓一課,讓學生先用二年級學過的撕紙拼貼做做玩玩,再畫下來。下雪了一課可選擇一個下雪天,讓學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滾雪球、堆雪人寓教于樂。在游戲之余,學生有了切身體驗,創(chuàng)作便得心應手、各具其態(tài)。(4)、心畫學習法。在想象基礎上,學生排除一切外來干擾,閉目靜思片刻,去看心中的畫,然后把所看到的圖像在畫中表現出來。每個學生想象不同,表現的內容肯定有特色。本策略實施中要重視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重視暴露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實踐的活動和相互的討論悟出道理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擴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最終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教育目標。(三)、環(huán)境策略: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參與機會。學生有了參與的興趣、能力,還必須有參與機會,否則一切都成了無本之木。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除了進行正常繪畫活動以外,還可如下操作:l、課堂繪畫作品的展覽,讓學生在看中參與。繪畫是由線條、色彩、形體等外在形式構成的可視圖像,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