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階段質量檢測(四)一、基礎鞏固(16分)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潦:雨水大B無稽之言,剿襲之說 稽:根據(jù)C究其所以紛綸 究:探究D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 豪:豪爽解析:選DD項,豪:豪邁。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3分)()A上稱帝嚳,下道齊桓B光緒十七年六月在倫敦使署,公度自序C馬牛而襟裾D朱陸異同,干戈門戶解析:選AA項,名詞作狀語,往上。其他三項均為名詞用作動詞,分別是:寫序言;穿衣服;動干戈,攻擊。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項是(3分)()A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B煤炭居十七C雖源流不異,而所遇不同D未有不切于人事者解析:選CC項,“源流”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近,是“源頭流派”的意思。A項,行事:古義指“具體的歷史事件”,今義指“做事”。B項,十七:古義指“十分之七”,今義指“十七”這個數(shù)字。D項,人事:古義指“社會現(xiàn)實”,今義指“人員的升遷任免等”。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之”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非是而欲饜閱者之心目擊之而身歷之而悟于張道士之一言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其誰信之哉而紅樓夢之解脫,自律的也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A/B/C/D/解析:選A助詞,的;代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5默寫下列名篇名句。(4分)(1)淚眼問花花不語,_。(2)有我之境,以我觀物,_。(3)_。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4)衣帶漸寬終不悔,_。答案:(1)亂紅飛過秋千去(2)故物皆著我之色彩(3)昨夜西風凋碧樹(4)為伊消得人憔悴二、閱讀提升(57分)(一)課內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19分)天人性命之學,不可以空言講也。故司馬遷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說,而為經世之書。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義理以為功,此宋學之所以見譏于大雅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贝舜呵镏越浭酪病Jト缈鬃?,言為天鐸,猶且不以空言制勝,況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后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于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浙東之學,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朱陸異同,干戈門戶,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荊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紛綸,則惟騰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學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將以經世,則知性命無可空言,而講學者必有事事,不特無門戶可持,亦且無以持門戶矣。浙東之學,雖源流不異,而所遇不同,故其見于世者,陽明得之為事功,蕺山得之為節(jié)義,梨洲得之為隱逸,萬氏兄弟得之為經術史裁。授受雖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問學,則黃茅白葦,極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門戶,以為自見地耳,故惟陋儒則爭門戶也?;騿枺菏鹿夤?jié),果可與著述相提并論乎?曰: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經,同出于孔子,先儒以為其功莫大于春秋,正以切合當時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則吾不得而知之矣。學者不知斯義,不足言史學也。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未有不切于人事者切:切合B知春秋之將以經世 經:治理C而面目迥殊 殊:不同,差別D果可與著述相提并論乎 果:果敢解析:選DD項,果:果真。7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后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于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B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后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于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C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后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于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D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后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于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解析:選C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后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于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首先從“天人性命之學”切入話題,以“不可以空言講也”立論,由此展開全篇議論。B作者認為,肇自朱熹、陸九淵的學術之爭,到后世愈演愈烈,實在是治學的桎梏,學術的荊棘。究其根本,還是空言鼎沸,不食人間煙火之故。C第二段中作者用三個排比句,連貫而下,再次敘述了史學的淵源及其意義。認為“史學之本于春秋”。D文章結尾一段,作者以一問一答的反問方式,通過對質疑的辯駁,進一步批判了“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風氣,再次申明治學要“切合當時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經世致用的治學思想。解析:選DD項,作者以一問一答的設問方式。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5分)譯文:_(2)則惟騰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5分)譯文:_答案:(1)我要把我的思想托付于空洞的理論,倒不如在敘述具體歷史事件中體現(xiàn)出來深切明顯啊。(2)是因為他們只是空話沸騰而不切合世事罷了。(二)課外閱讀(38分)(全國丙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9分)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編修,尋兼司經局校書。與修大明會典成,遷左中允。武宗立,以東宮恩,進左諭德,充講官,纂修孝宗實錄。時詞臣不附劉瑾,瑾惡之。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費宏為禮部尚書。禮部事視他部為簡,自珪數(shù)有執(zhí)爭,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稱大慶法王。番僧乞田百頃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稱大慶法王與圣旨并。珪佯不知,執(zhí)奏:“孰為大慶法王,敢與至尊并書,大不敬?!痹t勿問,田亦竟止。珪居閑類木訥者。及當大事,毅然執(zhí)持,人不能奪,卒以此忤權幸去。教坊司臧賢請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請改鑄方印,珪格不行。賢日夜騰謗于諸閹間,冀去珪。御史張羽奏云南災,珪因極言四方災變可畏。八年五月,復奏四月災,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災變六十九事。今自去秋來,地震天鳴,雹降星殞,龍虎出見,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與焉,災未有若是甚者?!睒O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會戶部尚書孫交亦以守正見忤,遂矯旨令二人致仕。兩京言官交章請留,不聽。珪歸三年,御史盧雍稱珪在位有古大臣風,家無儲蓄,日給為累,乞頒月廩、歲隸,以示優(yōu)禮。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而珪適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錄先朝守正大臣,追贈太子少保,謚文毅。(節(jié)選自明史傅珪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B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C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D謂會典成于劉健等/多所糜費/鐫與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士/歷吏部左/右侍郎/解析:選B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通讀全文,大致了解內容,先從比較容易突破的地方下手,“左中允”是官職,“進左中允”就是提升為左中允的官職,顯然“進左中允”不能破讀,先排除C、D;再從語意和句子完整性上判斷,“降珪修撰”指的是降旨讓傅珪編修會典,與前面的“官”不能連讀,再排除A。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土地、戶籍等職事,部長官稱為禮部尚書。B教坊司是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歌舞的教習等演出事務。C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guī)定年齡而離職。D歷史上的“兩京”有多種所指,文中則指明代永樂年間遷都以后的南北兩處京城。解析:選A本題考查古代文化常識。A項,“禮部”,在明代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四司,分別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兇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等事務。選項提到的“土地”“戶籍”都不屬于禮部職責范圍,而應歸戶部掌管。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傅珪進入仕途,參與纂修文獻。弘治年間,他兼任司經局校書,參與編修大明會典得以升職;武宗繼位,他進位左諭德,充講官,修撰孝宗實錄。B傅珪任職禮部,勸諫講究策略。他擔任禮部尚書時,由于屢有爭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頃,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稱大慶法王,不理會給地的事。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誣蔑報復。每遇大事,他都能堅持己見,不肯隨意改易,因而觸怒許多人;后因得罪權貴被迫退休,雖有言官請留,他仍堅持離職。D傅珪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評。御史盧雍稱贊他在位時有古代大臣風范,歸鄉(xiāng)后家無積蓄,艱難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為先朝守正大臣,追謚為文毅。解析:選C本題從張冠李戴的角度設誤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把握。C項,“雖有言官請留,他仍堅持離職”有誤,原文有“兩京言官交章請留,不聽”,是說兩京言官上奏章請留,但是皇上沒有答應,這里不聽的主語是皇上,不是傅珪。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極陳時弊十事,語多斥權幸,權幸益深嫉之。(5分)譯文:_(2)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部請如雍言,不報。(5分)譯文:_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權幸”,得帝王寵幸、有權勢的人;“嫉”,痛恨。(2)“忠讜”,忠誠正直;“報”,回復,答復。答案:(1)極力奏陳當時社會弊病十件事,話語多指斥受寵的權貴,權貴愈加痛恨他。(5分。譯出大意給3分,“權幸”“嫉”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又認為傅珪剛正忠實,敢于直言,應當起用。吏部按照盧雍的話上奏,沒有回復。(5分。譯出大意給3分,“忠讜”“報”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19分)震川文鈔序張士元震川文集有昆山本、常熟本,皆不全,且為后人所涂乙,頗改舊觀。最后其曾孫莊出所藏鈔本,商訂于虞山而刻之。雖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誤然賴有此刻人始得見其大全。余生平頗嗜熙甫文,獨病其集中間有應酬率易之作,不適于讀也。因手錄其尤可法者若干首,即用熙甫讀史記之法讀之,稍稍加評注焉。蓋古今文章,自漢氏以來,至唐之韓、柳始備其格,至宋之歐、蘇、曾、王乃盡其變。自宋迄元,代有作者,姚燧牧庵、虞集道園尤為一時之杰。明正德、嘉靖間,唐應德、王道思相切劘以古學,唐學眉山,王學南豐,皆大雅之才也。而其力抗歐、曾,氣追班、馬,如江、漢之發(fā)源于岷、嶓而滔滔不竭者,熙甫一人而已。余尤喜其敘事諸文,雖世俗瑣事,皆古雅可觀。江陰楊文定公嘗言:“文章要得二南風度?!比缥醺φ婵芍^得之矣。讀之使人喜者忽以悲,悲者忽以喜,不自知其手舞足蹈而不能已也!與熙甫同時人,如王元美,方以詩震動天下,斥熙甫之文為庸,其后乃卒深服之,此豈茍然者哉?而今之剽竊補綴,肥皮厚肉,取青媲白,而自詡為工者,輒敢薄熙甫為不足學,又元美之徒所竊笑者已。是為序。注虞山:明末清初文學家錢謙益。切劘(m):切磋。眉山、南豐:眉山指眉山“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南豐是指南豐人曾鞏。王元美:明代著名文人王士禎,字元美。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雖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誤然/賴有此刻/人始得/見其大全B雖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誤/然賴有此刻/人始得見其大全C雖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誤然賴有此刻/人始得見其大全D雖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誤/然賴有此刻人/始得見其大全解析:選B“然”表轉折,此前應斷開,排除A、C;“人”在句中作主語,排除D。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震川,歸有光的別號。別號,簡稱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與名、字無聯(lián)系。在古人稱謂中,別號亦常作為稱呼之用。B序,亦稱“敘”,或稱“引”,又名“序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C正德、嘉靖,明代皇帝的年號。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月日的一種名號。D二南,詩經中的周南召南。是詩經國風中的兩部分。解析:選C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16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的標題和正文中分別用歸有光的號和字稱呼他而不稱其名,這表明了文鈔的編者對歸有光的尊重。B文章寫到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并提及王元美對歸有光的散文的態(tài)度有變化,其目的都是突出歸有光對散文的貢獻。C在明代正德、嘉慶年間,唐應德、王道思都是文章大家,但力抗歐陽修、曾鞏,氣追班固、司馬光的,只有歸有光一人。D自古以來的序文,褒獎溢美之辭甚多,能像本文作者這樣在充分肯定評價對象的基礎上,又能客觀指出其不足的,實屬難得。解析:選CC項,“嘉慶”和原文不符,應為“嘉靖”;“司馬光”應為“司馬遷”。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余尤喜其敘事諸文,雖世俗瑣事,皆古雅可觀。(5分)譯文:_(2)與熙甫同時人,如王元美,方以詩震動天下,斥熙甫之文為庸,其后乃卒深服之,此豈茍然者哉?(5分)譯文:_答案:(1)我尤其喜歡他的敘事類的文章,這些文章雖然寫的是世俗瑣事,但都古樸清雅可觀。(2)與熙甫同時代的人,如王元美,當時他以詩歌名震天下,斥責熙甫的文章平庸,后來他卻又深深為之嘆服,這難道是隨隨便便就出現(xiàn)的嗎?三、語言運用(17分)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話改寫成一句話,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減詞語)。(5分)(1)以紅樓夢為主語:_(2)以曹雪芹為主語:_答案:(1)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2)曹雪芹在他創(chuàng)作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沒落。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6分)老子:“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無為,則無不治”。孟子:“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1)老子的“無為”與孟子的“不為”含義相同嗎?為什么?試簡析。(2分)答:_(2)任選“無為”“不為”“有為”這三者之一,聯(lián)系實際談談其現(xiàn)實意義。(140字左右,4分)答:_(1)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根據(jù)題目所給語句及對老子及孟子思想的理解可知 ,老子的“無為”是指順應規(guī)律去做;而孟子的“不為”,則是指有選擇地放棄不做。答案:二者含義不同。老子的“無為”,是指不刻意去做,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妄為,即要順應自然規(guī)律來做事。孟子的“不為”,是指有選擇地放棄不做,這樣才能夠集中力量有所作為。(2分)(2)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準確、簡明、連貫的能力。解答此題需要先對“無為”“不為”“有為”的含義進行理解,這是解題的關鍵?!盁o為”就是順應規(guī)律,“不為”就是有選擇地不做,“有為”就是有所作為。然后再結合其含義和現(xiàn)實進行分析。答案:關于“無為”:老子的“無為而治”告訴我們要懂得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刻意去做,不妄為。這一觀點在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就政治層面來說,“無為”并不是指政府什么也不做,而是指政府要懂得順應民意,不強行干預,讓人民自己去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就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說,是指我們應與自然和諧共處,不過分索取,不恣意妄為,這樣才能可持續(xù)地、穩(wěn)定地發(fā)展社會經濟。“無為而治”對我們當下的官員也提出了要求:與民休息,寬容大度;順乎自然,恪守天道。(要符合“無為”的含義,聯(lián)系實際,角度任選,言之成理即可)關于“不為”:孟子說的“不為”是指有選擇地放棄不做。在今天的社會,我們當根據(jù)社會公德良俗、根據(jù)法律條文、根據(jù)自己的價值取向有所不為,不做不合法的事,不做有違良心道德的事。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總在考慮自己并未得到的東西和不切實際的目標,進而采用不正當手段達到欲望的短暫滿足,由此給自身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這正是因為不懂得“不為”。從另一方面來說,人的精力有限而人生苦短,凡能成大事者,皆貴在對目標與行為的選擇。如果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之人。所以,我們一定要舍棄一些不該做的事,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為。(要符合“不為”的含義,聯(lián)系實際,角度任選,言之成理即可)關于“有為”:孟子說的“有為”即有所作為,有所成就。人生在世,我們當積極進取,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成就自我,成就事業(yè)。如果不懷抱“有為”的思想,我們的人生就可能失去目標,失去方向,碌碌無為,不留下一絲痕跡?!坝袨椤奔钗覀冊诶щy與失敗面前懂得堅守、積極尋找出路,最終一步步走向成功?!坝袨椤倍豁б馔秊?,我們要始終把自己“有為”的人生目標與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方向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成就自己,進而有利于他人、社會。(要符合“有為”的含義,聯(lián)系實際,角度任選,言之成理即可)(該題視分析的準確、深刻,表達的精練、流暢酌情給分)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6分)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1)閱讀上面兩段文字,概括出孔子和孟子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業(yè)綜合體儲藏室所有權轉移協(xié)議
- 民營企業(yè)廠房租賃安全生產協(xié)議范本
- 涉及租賃房屋周邊商業(yè)配套的退房協(xié)議
- 房屋委托租房協(xié)議書范本
- 農產品集中采購合作協(xié)議
- 無人振搗機軌跡規(guī)劃
- 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與護理
-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宮苑類題材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制造客戶需求培訓
- 四有好老師教師培訓講座
- 《統(tǒng)計學》 課件 廖穎文 1. 緒 論
- QCC品管圈活動表格匯編
- 歷屆圖靈獎獲獎者
- 幼兒園零星改造工程施工完整方案
- 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禮儀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第四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PPT習概論2023優(yōu)化版教學課件
- 《世界遺產背景下的影響評估指南和工具包》
- DolphinScheduler體系架構突破
- 探究食育課程對小班幼兒良好飲食習慣形成的作用 論文
- 電力安全規(guī)程(變電)
- 南通鋼筋加工裝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