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班用)第四講:利用外資與外債管理問題研究.ppt_第1頁
課程班用)第四講:利用外資與外債管理問題研究.ppt_第2頁
課程班用)第四講:利用外資與外債管理問題研究.ppt_第3頁
課程班用)第四講:利用外資與外債管理問題研究.ppt_第4頁
課程班用)第四講:利用外資與外債管理問題研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利用外資與外債管理問題研究,專題講座,一、關于負債經營的理論分析,1、引進外資以彌補經濟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兩個缺口” (1) 封閉型國家很難走出貧困 根據國民收入的平衡公式: 國民收入(Y)=消費(C)+投資(I) 因為 儲蓄(S)是國民收入減去消費的余額 即:S=Y-C 所以 S=C+I-C 所以 S=I 即:儲蓄=投資 然而,在一個封閉的國家中,(2)在開放型國家中,出現(xiàn)了兩個缺口,在開放型國家中有了外貿活動,國民收入受到進出口的影響。 Y=C+I+出口(X)-進口(M) 因為 S=Y-C 所以 S=C+I+X-M-C 整理后:S=I+X-M 移項后:I-S=M-X 即:投資-儲蓄=進口-出口 舉例: A國政府年初制定了8%的經濟發(fā)展速度. 1300億美元I-1200億美元S=900億美元M-800億美元X 經濟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兩個缺口”,(3)兩缺口定義,儲蓄缺口:指一國為生產一定量產品所需的投資額超過了本國生產水平所能提供的儲蓄額。 外匯缺口:指為維持一定速度的經濟增長所需的進口額超過與這種生產相聯(lián)系的出口數(shù)額。,(4)儲蓄缺口要靠外匯缺口彌補。,(5)要想保持外匯缺口,即少出口多進口就必須要有外匯來源,因此要從國外借款。 (6)一筆國外貸款可起到雙重作用,即同時彌補了兩個缺口。利用貸款引進機器設備,一方面是進口,而這項進口不需要用出口換來的外匯支付,從而彌補了外匯缺口。另一方面同時又是投資,而這項投資不需要動用國內儲蓄,所以也彌補了儲蓄缺口。,2、利用外資的時間差效應,(1)兩種引進技術的發(fā)展模式 第一種:國際貿易型發(fā)展模式。是指通過商品和勞務的國際交換來利用發(fā)達國家的技術和生產力。(如出口紡織品,進口機器設備) 第二種:國際負債型發(fā)展模式。是指采用借外債的方式來利用發(fā)達國家的技術和生產力。,比較兩種引進技術模式的差別:,第一種發(fā)展模式(國際貿易型發(fā)展模式)的利用,在現(xiàn)實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這種發(fā)展模式要求一國的進出口額保持平衡,這樣,利用發(fā)達國家成果的規(guī)模就受到本國產品現(xiàn)有的出口能力的嚴重制約。 第二種發(fā)展模式(國際負債型發(fā)展模式)的利用則可以克服發(fā)展中國家出口能力弱的制約,能以較大的規(guī)模利用發(fā)達國家的技術成果,并能因此產生加速本國經濟發(fā)展的時間差效應。,(2)利用外資實際上是一種資本的期貨交易,利用外資不僅包括外資的借入使用過程,而且包括外資的償還過程,因此,從全過程看,它可以被看作為一種資本的期貨交易:即用發(fā)展中國家的遠期資本來換取發(fā)達國家的現(xiàn)期資本。利用外資實際是以未來的資金流出為代價,取得當前的資金流入。 比較一下前面所述引進技術的兩種模式,可以發(fā)現(xiàn): 前者是通過國際貿易實現(xiàn)了資源利用“質”的轉換;(實際是在用勞動力換外國的資金和技術) 后者則不僅實現(xiàn)了資源利用質的轉換,而且實現(xiàn)了資源利用的時間上的轉換,極大的縮短了發(fā)展中國家追趕發(fā)達國家的過程。,(3)利用外資的時間差效應,在國際資金的借貸和償還過程中,資金從流入轉為流出之間存在著一個時間差。在這段時間內,引資國的經濟不但有可能出現(xiàn)量上的增長,而且有可能出現(xiàn)質的變革。 在量的方面,由于資源利用在時間上的轉換,引資國可以把本國潛在的未來的資源通過利用外資轉化為當前的、現(xiàn)實的、可利用的資源。 在質的方面,由于利用外資而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因而大大提高了本國資源使用的效率和開發(fā)的深度,引起國民經濟結構質的變化,獲得的效益要遠遠大于同樣規(guī)模的本國資本投資所產生的效益。 時間上的節(jié)約。,3、負債經營是落后國家走出貧困惡性循環(huán)的一條通道,投資率低,生產力水平低,人均收入低,儲蓄率低,封閉型 國家,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huán),應該換個發(fā)展思路,從外部入手,以負債經營的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提高國內落后的生產力水平,如韓國的負債經營。與北朝鮮的比較。 新中國的負債經營之路。,開放型 國家,生產力水平低 (提高),人均收入低 (提高),儲蓄率低 (提高),投資率低 (提高),以負債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二、從負債經營到債務危機,1、 良性發(fā)展的東亞負債經濟。 亞洲“四小龍”和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目前正在走著一條良性循環(huán)的負債經營之路。這其中韓國做的尤為突出,為經濟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樹立了一個利用外資發(fā)展本國經濟的較好范例。19621987年中,韓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年均8.7%的高速度增長,1988年又比上年增長1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87美元躍升到了1988年的4045億美元,1995年突破1萬美元。在這些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數(shù)字中,有近四個百分點是使用外資所帶來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外資的引進,韓國的經濟這些年里只能以低速度或中等速度向前發(fā)展,決不會取得為世人所驚嘆的“漢江奇跡”。,從已經走過來的經濟發(fā)達國家日本的情況看,更能清晰地表明這一發(fā)展過程中負債經營的作用。,日本戰(zhàn)后曾大量引入美國資金和技術設備來發(fā)展本國經濟,走出口導向之路,逐步地由債務國轉變成了債權國。1968年日本首次出現(xiàn)3億美元的海外債權,此后,連年翻番。1983年底債權額達到373億美元,1985年底又上升到1000億美元,成為世界頭號債權國。到2000年底,日本海外債權已達11109億美元。如果沒有當年負債經營的含辛茹苦,很難想象出日本人民能在戰(zhàn)后焦土上創(chuàng)造出今日的經濟奇跡。,中日兩國經濟發(fā)展比較,國內生產總值 日本 中國 1960年 1 : 1 1980年 4 : 1 1985年 5 : 1 明治維新與百日維新給我們的反思。,2、惡性循環(huán)的拉美負債經濟,同樣是引入外資發(fā)展經濟,有些發(fā)展中國家卻由于對外資管理和使用不當?shù)仍蚨钌畹叵萑肓藗鶆瘴C之中,并由此引發(fā)出一系列的經濟問題。 在債務的困境中,拉美國家陷得最深。世界銀行1988年公布的17個債務大國中,拉美國家就占了12席。,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拉美各國當時的形勢非常危機。,例如按1988年底的數(shù)字看,頭號債務國巴西外債累計余額達到1210億美元,通貨膨脹率高達934,不得不實行極為嚴厲的經濟緊縮計劃。 二號債務國墨西哥,外債高達1040億美元,通貨膨脹率為160,為控制通貨膨脹而不得不采取了結凍工資、物價和匯率的政策。 又如背負190億美元外債的秘魯,其經濟形勢更為嚴峻,1988年的通貨膨脹率竟高達1700。,從石油危機到債務危機。,1982年8月,由于墨西哥政府向其債權國宣布無力償還已到期的195億美元外債本息而引發(fā)了債務危機。很多債務國緊隨其后宣布無力償還所欠外債,從而使債務危機發(fā)展成為了一場全球性危機。這場危機的高峰發(fā)生在80年代中后期,其中的經驗教訓是值得人們深思的。,三、外債的定義,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定義,外債是指“包括一切對非當?shù)鼐用褚酝鈬泿艦楹怂銌挝坏挠袃斶€責任的負債”。 這一定義對外債規(guī)定了兩個基本判斷標準: 一是債權方必須是非居民,對本國居民的負債即使是外幣負債也不算外債; 二是債務必須具有制約性償還責任,規(guī)定有明確的還款期限。,我國外匯管理局所頒發(fā)的外債統(tǒng)計監(jiān)測暫行規(guī)定對外債所下的定義 :,外債是指中國境內的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金融機構或者其他機構,對中國境外的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yè)或其他機構用外國貨幣承擔的具有契約性償還義務的全部債務。,我國的外債規(guī)模:,1985年底158億美元; 1988年底400億美元; 1998年底1460億美元; 2000年底1457億美元; 2004年底 2286億美元; 2007年底3736.18億美元.,四、監(jiān)測外債的指標體系,1、償債率 償債率=當年償債額/當年出口創(chuàng)匯額 即到期債務本息與當年商品和勞務出口收匯的比率。 國際上一般都采用償債率作為衡量一國償債能力的綜合指標。其經濟含義是指一國吸收外資的規(guī)模應受其近期出口能力的制約。 國際公認的償債率安全線為20。 中國的情況:1987年12.6%;1997年7%;2004年3.19% 。.,2、借債率(債務率),借債率=當年外債余額/當年出口創(chuàng)匯額 即債務還本付息后的余額與當年商品和勞務出口收匯的比率。 國際公認的借債率安全線為100。 中國的情況:1988年74%;1997年63%;2003年44%。 2007年3736.18/12180=30.7% .,3、負債率,負債率=當年外債余額/當年GDP 安全線為30% 中國的情況:1988年10.7% 1998年15.2% 2003年13.74% 2006年:3736.18億美元/32883億美元 =11.36%.,4、短期債務率,短期債務率=短期債務額/全部外債額 短期債務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債務。短期債務大部分為商業(yè)貸款,因而利息率較高,短期債務越多,債務負擔越大,也就越易陷入債務危機。 安全線為25 中國的情況:1986年22%;1995年11%;2003年39.79%; 2007年短期債務率=2200.84億美元/3736.18=58.9%(其中“熱錢”較多)。.,5、流動外匯持有額,流動外匯是指可以馬上拿出使用的外匯,它由三部分組成: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普通提款權。這個指標的含義是指一個國家在任何時候都有可隨時使用的外匯,以應付必需的進口額和保障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并能及時清償短期債務。 國際上通常認為流動外匯持有額應達到可支付3-4個月的進口額。 中國的情況: 2007年中國進口額9558億美元;外匯儲備15300億美元,僅外匯儲備就可以支付19個月的進口額。.,6、配套資金率,配套資金率=本幣/外匯 即本幣與外債的投入比率。借用外債只有與足夠的人民幣配套資金相適應,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效用,取得預期的經濟收益。 根據一些國家的經驗,一個新建項目配套資金率一般為3:1;一個老企業(yè)的技術改造項目配套資金率約為1.5:1;從國家整體看,配套資金率為2.5:1。 當然,這只是一個粗略的數(shù)據。此指標對一個國家確定外債總額規(guī)模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7、外債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