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心肺復蘇指南1.ppt.ppt_第1頁
2017心肺復蘇指南1.ppt.ppt_第2頁
2017心肺復蘇指南1.ppt.ppt_第3頁
2017心肺復蘇指南1.ppt.ppt_第4頁
2017心肺復蘇指南1.ppt.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2010心肺復蘇指南亮點,心臟驟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三無 1、無意識病人意識突然喪失,對刺激無反應,可伴四肢抽搐; 2、無脈搏心音及大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 3、無呼吸面色蒼白或紫紺,呼吸停止或瀕死嘆息樣呼吸。 注:對初學者來說,第一條最重要!,心臟驟停的心電圖表現四種心律類型,1、心室顫動 2、無脈性室速:脈搏消失的室性心動過速。 3、無脈性電活動:過去稱電-機械分離, 4、心室停搏 注:1、2應電除顫治療! 3、4電除顫無效!,時間就是生命 “黃金4分鐘”,心搏驟停的嚴重后果以秒計算 10秒意識喪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漸停止。 4分鐘開始出現腦水腫。 6 分鐘開始出現腦細胞死亡。 8分鐘“腦死亡”“植物狀態(tài)”。,時間與搶救成功率,,醫(yī)務人員都以團體形式工作,進一步強調以團隊形式給予心肺復蘇,由不同的施救者同時完成多個操作 例如: 一名施救者立即開始胸外按壓, 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 并求援,而第三名施救者開放氣道并進行通氣。,心臟驟停的治療即心肺復蘇,四早生存鏈改為五個鏈環(huán) 新增環(huán)節(jié)心臟驟停后的綜合管理,+,簡化成人bls流程,施救者應同時獲得兩點 信息:患者有無反應以 及有無呼吸或呼吸是否 正常,如果醫(yī)務人員在10秒鐘內 沒有觸摸到頸動脈搏動, 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并使用 aed,施救者應同時獲得兩點 信息,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識別與呼叫,(一)心臟驟停的識別三無 1、無意識 2、無脈搏 3、無呼吸 檢查時間不要超過10s,如10s內不能明確感覺到脈搏,則應開始胸外按壓。 不再推薦通過“一聽二看三感覺”來評估呼吸。,(二)呼叫急救系統(tǒng) 如現場只有一個搶救者,則先進行1分鐘的現場心肺復蘇后,再聯系求救。,2010年新指南心肺復蘇操作順序發(fā)生了變化 由a-b-c改為c-a-b (一)c(compression)胸外按壓 (二)a(airway)開放氣道 (三)b(breathing)人工呼吸 操作順序不能機械分割,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早期心肺復蘇,更加強調高質量心肺復蘇,1、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 2、按壓深度至少5或胸廓前后徑的1/3 3、每次按壓后保證胸廓充分回彈 4、胸外按壓時盡可能減少中斷:在實施保持氣道通暢措施或除顫時中斷時間應不超過10s。 5、按壓職責更換:每2min更換按壓者,每次更換盡量在5s內完成。 6、通氣時不中斷按壓,避免過度通氣,心肺復蘇新理念2010,心臟驟停 現分為三期: 心電期:此期多有室顫,早期除顫高度有效 循環(huán)期:持續(xù)410min,需高質量心肺復蘇(cpr) 增加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腦氧合和預后 代謝期:10min后開始,療效差,每延長1分鐘則生存率降低8%-10% 長時間缺血引起代謝異常,d:電除顫(defibrillator),除顫適應證:心室顫動及無脈性室速 若非目擊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應先施行1.53 min的cpr后或5個循環(huán)cpr后再除顫。 如果目擊患者出現心跳驟停,應得到除顫器后立即施行除顫 。 一般在院內施行急救時,當除顫機到達后,便應在不干擾胸外心臟按壓的情況下立即進行除顫??s短最后一次胸外按壓至首次電擊除顫時間。 對于有心電監(jiān)護的患者,從發(fā)生室顫到電擊應在3min之內完成。,電除顫的時機是治療心室顫動的關鍵,盡早除顫: 可在cpr前,3min 單次電擊:減少連續(xù)電擊,隨即cpr 雙相波:120 200j 單相波:360j 電極板的位置 : 2010改為任何合適的位置,每延遲除顫時間1分鐘,復蘇的成功率將下降710%。 心臟驟停發(fā)生1分鐘內行電除顫,患者存活率可達90%, 而5分鐘后則下降到50%左右, 第7分鐘約30%, 9到11分鐘后約10%, 而超過12分鐘則只有25%,2010復蘇指南推薦,除顫次數:1次 在1次電擊除顫后立即恢復cpr,而不是3次電擊。 不在電擊除顫后立即檢查患者脈搏和心跳,應重新做 5組cpr(約2分鐘)后在再檢查脈搏和心律,評價是否再要做另1次電擊除顫。,開放氣道-人工呼吸,面罩氣囊通氣 (1)吹氣時間應當超過1秒鐘。 (2)吹氣量以能夠見到患者胸廓運動為標準(平靜呼吸) (3)避免過度通氣(通氣血流比例失調) (4)吹氣頻率68秒一次。 (5)潮氣量約需500-600ml,即1l氣囊的1/2,2l氣囊的1/3,充氣時間超過1s,使胸廓擴張。,早期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一)氣管插管或呼吸機 氣管插管后通氣頻率8-10次/分鐘,每次通氣1秒以上,通氣時不需停止胸外按壓。 建議進行二氧化碳波形圖定量分析,以確認并監(jiān)測氣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復蘇質量。 (二)藥物治療,二氧化碳圖波形,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用藥原則:必須嚴格掌握用藥時機。應該在脈搏與心律檢查評估后,除顫器充電進行中或電擊后盡早給予,盡量不中斷cpr的實施。 使用途徑:靜脈途徑和骨髓腔途徑是使用藥物的首選途徑。(不再推薦氣管內給藥),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腎上腺素: 心肺復蘇時靜脈或骨內應用腎上腺素的方法為每3-5分鐘給藥1mg,每次從周圍靜脈給藥時應該稀釋成20ml,以保證藥物能夠到達心臟。腎上腺素氣管內給藥吸收作用良好,合理的給藥劑量尚不清楚,但至少應是靜脈內給藥的2-2.5倍。不推薦遞增劑量和大劑量使用。在至少2分鐘cpr和1次電除顫后開始使用。,用于心跳驟?;颊?,需要連續(xù)靜滴腎上腺素,其給藥劑量應該與標準靜脈推注的劑量(1mg/3-5分鐘)相似。可以將1mg腎上腺素加入250ml生理鹽水中,給藥速度應從1ug/分鐘(5滴/分)開始加至3-4ug/分鐘(15-20滴/分鐘)。為減少發(fā)生液體滲漏的危險并保證較好的生物利用度,持續(xù)靜脈滴注腎上腺素時應該建立大靜脈通道。,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血管加壓素 2010版 研究結果表明,血管加壓素、去甲腎上腺素及去氧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比在預后上無差異。,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胺碘酮 對于序貫應用cpr-電除顫-cpr-腎上腺素治療無效的室顫或無脈性室速患者應首選胺碘酮,初始量為300mg快速靜推,隨后電除顫1次,如仍未恢復,10-15min后可再推注150mg,如需要可以重復6-8次。在首個24h內使用維持劑量,先1mg/min(300mg/50ml 10ml/h)持續(xù)6h,之后0.5mg/min持續(xù)18h。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2g。胺碘酮主要副作用是低血壓和心動過緩,預防的方法為減慢給藥速度,若已出現臨床癥狀,可通過補液。,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利多卡因: 如果沒有胺碘酮,可以使用利多卡因。其顯效快,時效短,(一次靜脈給藥保持15-20min),對心肌和血壓影響小。初始劑量為1-1.5mg/kg靜推,如果室顫/無脈性室速持續(xù),每5-10分鐘可再給0.5-0.75mg/kg靜推,直到最大量3mg/kg。也可靜脈滴注1-4 mg/min。,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阿托品: 新指南不建議在治療無脈性心電活動/心搏停止時常規(guī)性使用阿托品,并已將其從高級生命支持的心臟驟停流程中去掉。,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碳酸氫鈉: 大多數研究顯示,心臟驟停時應用碳酸氫鈉沒有益處,甚至與不良預后有關。在心肺復蘇的最初15分鐘內主要發(fā)生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僅用于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及長時間心肺復蘇時(15分鐘以上)。用法:5%碳酸氫鈉40-60ml靜滴,最好根據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決定用量 。使用原則:晚用、少用、慢用。,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碳酸氫鈉: 大多數研究顯示,心臟驟停時應用碳酸氫鈉沒有益處,甚至與不良預后有關。在心肺復蘇的最初15分鐘內主要發(fā)生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僅用于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及長時間心肺復蘇時(15分鐘以上)。用法:5%碳酸氫鈉40-60ml靜滴,最好根據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決定用量 。使用原則:晚用、少用、慢用。,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呼吸興奮劑: 對呼吸心臟驟停者無益,只有在自主呼吸恢復后,為提高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才考慮使用。,心肺復蘇的藥物使用,)鎂劑: 只用于低鎂血癥和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生理鹽水100ml+25%硫酸鎂10ml靜滴。,2010新的用藥方案,腺苷: 有脈搏心動過速的流程已簡化。建議使用腺苷,因為它對穩(wěn)定型、規(guī)則的、單型性、寬 qrs 波群心動過速的早期處理中,對于治療和診斷都有幫助。必須注意,腺苷不得用于非規(guī)則寬 qrs 波群心動過速,因為它會導致心律變成室顫。 腺苷6mg彈丸式注射。,心臟驟停后的綜合管理,心臟驟停后的綜合管理是指自主循環(huán)和呼吸恢復后繼續(xù)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腦功能的恢復,同時繼續(xù)維護其他器官的功能。,初期目的,(1)使心肺功能及活命器官的血流灌注達到最佳狀態(tài); (2)轉送患者至可提供心臟驟停復蘇后的綜合治療的重癥監(jiān)護病室中; (3)確定并治療心臟驟停的誘因,并預防復發(fā)。,后續(xù)目的,(1)將體溫控制在可使患者存活及神經功能恢復的最佳狀態(tài); (2)確定并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 (3)妥善使用機械通氣,盡量減少肺損傷; (4)降低多器官損傷的風險,支持器官功能; (5)客觀地評估患者預后; (6)給予存活患者各種康復性服務。,氣體交換的最優(yōu)化,持續(xù)監(jiān)測脈搏血氧飽和度,維持其在94%-99%之間,確保輸送足夠的氧,也應避免氧中毒。當血氧飽和度為100%時,對應的氧分壓可在80-500mmhg之間,因此當血氧飽和度達到100%時,應適當調低吸入氧濃度,以免氧中毒。,心臟節(jié)律及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和管理,在自主循環(huán)恢復后,應連續(xù)心電監(jiān)護直至患者病情穩(wěn)定。如需要可以應用腎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藥,并逐步調整劑量使收縮壓90mmhg,或平均動脈壓65mmhg。,亞低溫治療,亞低溫治療是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