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卷歷史學科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一、非選擇題(總分40分,每題20分)1(本題2分)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新上任的鄭莊公不僅不為平王奔喪,還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搶奪成熟的莊稼,從此“周鄭交惡”。該狀況反映出A 周王朝統(tǒng)治名存實亡 B 官僚政治建立的必要性C 周王室權威受到挑戰(zhàn) D 東周時期宗法觀念淡薄2(本題2分)夏、商都城以宮城為中心,宮室族群沿中央軸線作對稱布置。宮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環(huán)繞其周圍。這反映出當時A 具有原始民主制的殘余 B 皇權至上C 政治生活等級森嚴 D 王權至尊3(本題2分)秦統(tǒng)一后,秦郡的劃分十分重視地理區(qū)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為核心而推廣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這樣的劃分客觀上A 消除了地方割據(jù)的隱患 B 遵循“犬牙交錯”的區(qū)劃原則C 有利于古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 D 弱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經(jīng)濟控制4(本題2分)六虱指的是危害國家的六事。商君書靳令指出,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zhàn)為“六虱”。這反映了秦國當時A 儒家思想沒有市場 B 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 道家思想成為主流 D 墨家思想漸趨沒落5(本題2分)北宋在禁軍的地區(qū)配置上,實行“守內(nèi)虛外”“內(nèi)外相制”的政策,名為中央駐一半,地方駐一半,實際上主要部分駐守在京師,只有少量駐扎在邊境重鎮(zhèn)。這有利于A 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 B 民族戰(zhàn)爭中處于優(yōu)勢C 專制主義的強化 D 削弱地方的割據(jù)力量6(本題2分)史書記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從其計。文中“上”指的是( )A 秦始皇 B 漢高祖 C 漢武帝 D 唐太宗7(本題2分)西周的分封制與西漢初年的王國分封制的共同之處是( )A 都是封建中央集權制 B 都是封建君主專制的產(chǎn)物C 都是為了鞏固自身的統(tǒng)治而實行的 D 都隨社會經(jīng)濟基礎的崩潰而瓦解8(本題2分)西漢賈誼認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這一思想后來發(fā)展為漢武帝時期的A 郡國并行制 B 郡縣制 C 刺史制度 D 推恩令9(本題2分)中國古代某大臣上書皇帝言:“宰相制國用,從古然也。今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 秦朝 B 漢朝 C 唐朝 D 宋朝10(本題2分)西漢統(tǒng)治者從“海內(nèi)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的認識出發(fā),采取的措施是A 實行行省制度 B 頒布推恩令 C 實行郡、國并行制度 D 設通判11(本題2分)專制主義的性質(zhì)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決定了皇權與相權的斗爭不可避免?;蕶嗯c相權的相互制約會形成一個內(nèi)在平衡。徹底打破這一平衡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12(本題2分)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漢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兩項措施的共同點是( )A 以加強中央集權為目標 B 改變了地方分裂割據(jù)的局面C 通過分封來鞏固統(tǒng)治 D 推動君主專制的進一步發(fā)展13(本題2分)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实弁饬送蹂姷恼埱螅⑾略t“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最有可能隸屬于A 唐朝的門下省 B 唐朝的吏部 C 宋朝的樞密院 D 明朝的內(nèi)閣14(本題2分)“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睂τ诓牧现兴婕爸贫鹊恼f法最為準確的是A 秦朝開創(chuàng)漢朝延續(xù) B 三省長官有相職卻沒有相權C 分工明確提高效率 D 協(xié)調(diào)了中央地方之間的矛盾15(本題2分)“通過層層嚴格考試的人才能進入衙門任職,人們?nèi)徊豢赡茉O想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這是伏爾泰在評價中國的( )A 世官制 B 察舉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舉制16(本題2分)史記集解記載:“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A 秦朝時期人們以金玉為印 B 皇權至上,皇帝獨尊C 秦以前玉璽為皇帝獨有 D 皇權為民,與民共享17(本題2分)古希臘的城邦一般以獨立的城市為中心,向周圍的鄉(xiāng)村輻射;多數(shù)城邦的經(jīng)濟都以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為主;人口從數(shù)萬到數(shù)十萬不等。由此可見,希臘城邦的特征是A 小國寡民 B 農(nóng)耕文明 C 中央集權 D 民主政治18(本題2分)有學者認為:希臘諸邦,雖則有他們共同的文化,卻從沒有他們共同的政治組織。該學者想表達的是古希臘A 獨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 小國寡民的城邦特征C 人民主權的政治特征 D 輪番而治的政治特征19(本題2分)古希臘和亞非文明古國相比,在地理環(huán)境方面的最大特色是( )A 大河流域 B 三面環(huán)海 C 鄰國眾多 D 山巒起伏20(本題2分)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中說:“我要說,我們的政治制度,不是從我們鄰人的制度中模仿得來的。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范,而不是我們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shù)人手中”。伯利克里所說的“全體公民”是指哪些人A 所有的成年男子 B 成年男性公民 C 外邦人 D 奴隸21(本題2分)在雅典,所謂的“公民”,即“一個公民是一個兵士、一個法官,并且還是政府會議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職務要親自去做,不能用代表,必須親自發(fā)言與投票”。這說明古代雅典A 防范了專制獨裁 B 易制定正確國策 C 民主范圍的廣泛 D 實行直接民主制22(本題2分)公元前5世紀,雅典公民獲得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公民的成功“依賴于在大型公共集會上談話、論辯與說服的能力”。據(jù)此可知,在當時雅典A 公民必須能言善辯 B 參政議政十分活躍 C 民主政治出現(xiàn)危機 D 內(nèi)亂引發(fā)思想紛爭23(本題2分)羅馬史學家普魯塔克在評價雅典的政治時提到:“判處陶片放逐并不是對卑鄙行為的懲罰,不,表面上這是對威望和權勢過高的人一種凌辱和貶抑的辦法, 但實際上這只是散發(fā)嫉妒仇恨情緒的一種溫和的手段”。這說明古代雅典的民主( )A 缺乏權力之間的制約平衡 B 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影響C 忽視了公民的基本權利 D 民主程序存在重大缺陷24(本題2分)有學者對羅馬法做如下評價:“羅馬法的發(fā)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個人獨裁意志的結(jié)果,而主要是憑借裁判官的審判實踐和法學家的理論活動,在改造和繼承舊有的法律規(guī)范的基礎上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梢娏_馬法A 體現(xiàn)一定的靈活性和開放性 B 不必執(zhí)行皇帝的敕令C 法官和法學家隨意曲解法律 D 具體實施具有較大的隨意性25(本題2分)古羅馬時期,一高利貸者對一欠債人的兒子(作為抵押品的債務奴隸)濫施暴行,憤怒的群眾匯聚起來,促使羅馬元老院通過了廢除債務奴隸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罰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鐐銬枷鎖;債務人應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為借款之抵押品?!毕铝杏嘘P這段材料的表述正確的是A 羅馬法的發(fā)展有利于緩和社會緊張程度 B 奴隸地位有所改善C 材料體現(xiàn)的是公民法的內(nèi)容 D 奴隸的斗爭推動了羅馬法的完善26(本題2分)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說:“有一群社會精英,他們說,改變晚宴的時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們該被換掉了,但不是通過流血的方式?!边@里所說的“不是通過流血的方式”而實現(xiàn)了“換掉了”目的的歷史事件是()A 內(nèi)戰(zhàn)爆發(fā) B 處死國王成立共和國C “光榮革命” D 承認美利堅民族獨立27(本題2分)“國王不能為非”是近代英國著名的憲法原則之一,即國王永遠沒有是非錯誤,國家政策中出現(xiàn)的一切錯誤都不能歸咎于國王,國王永遠不對國家的任何政治決策負政治責任。英國這一慣例在近代A 制約了英國資產(chǎn)階級的權力 B 意在為國王的過失進行開脫C 對英格蘭政治傳統(tǒng)有所捍衛(wèi) D 體現(xiàn)了“國王統(tǒng)而不治”原則28(本題2分)學者余秋雨曾這樣評價某國政治制度的演進:“較少的腥風血雨,較少的聲色俱厲,較少的深思高論,只有一路隨和,一路感覺,順著經(jīng)驗走,繞著障礙走,怎么消耗少,怎么發(fā)展快就怎么走溫和中包含著剛健,漸進中累積著大步。”他評價的是A 法國共和政體 B 美國民主共和制 C 英國君主立憲制 D 德國君主立憲制29(本題2分)翻開美國歷史,包括克林頓在內(nèi),共有九位美國總統(tǒng)曾在美國眾議院被提案彈劾。它體現(xiàn)了美國政體的哪一重要原則()A 中央集權 B 分權制衡 C 兩黨制 D 聯(lián)邦制30(本題2分)“如果美國繼續(xù)維持當時地域性的政治結(jié)構,美洲必然再次被歐洲列強所瓜分,從而喪失獨立戰(zhàn)爭的成果?!睘楸苊馍鲜霈F(xiàn)象的發(fā)生,聯(lián)邦黨人主張A 加強中央政府權力 B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 實行分權制衡原則 D 維護南北統(tǒng)一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31(本題20分)閱讀下列材料:(本小題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圖) 材料二 本朝鑒五代藩鎮(zhèn)之弊,遂盡奪藩鎮(zhèn)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朱熹朱子語類卷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職責分別是什么?這樣設置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的具體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對此看法如何?32(本題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的近代是一段風云變幻的歷史,英美等國不斷崛起,強制打開中國的大門,帶給中國社會從未有過的沖擊。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的問題:材料一 光榮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國極少有大起大落、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人們看到的只是逐步的變革、前進。它是英國文化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外人對這種方式評價如何,其優(yōu)劣得失如何,它確是道道地地的英國的。錢乘旦英國在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材料二 沒有均衡,制度就會因缺乏必要的張力而松弛,如同長短不一的桌子難以支撐起平展的桌面一樣。因此,“均衡”對于政治制度文明來說,猶如大壩之于河水。沒有均衡,就沒有制度,一項新的制度的建立,實際上就是形成一種新的權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會因打破均衡而消亡。(1)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分析其對英國產(chǎn)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是如何處處注重權力均衡參考答案1-5CDCAD 6-10CCDDC11-15DCACD 16-20BAABB21-25DBBAA 26-30CDCBA31(1)職能: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3分)影響: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約,加強皇權。(4分)(2)宋初主要問題:藩鎮(zhèn)割據(jù)問題。(2分)措施:收精兵;杯酒釋兵權削實權;文臣治理地方,通判監(jiān)督知州制錢谷;地方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6分)作者看法:改變了唐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王夫之與譚嗣同認識論比較研究
- 基于細粒含量和塑性指數(shù)的砂黏混合物小應變動力特性研究
- 社區(qū)消防知識教育
- 護理實習生疑難病例報告撰寫指南
- 盧梭公民教育理論
- 營養(yǎng)健康知識講座
- 車輛落戶流程
- 領獎禮儀班會課課件
- 《智能網(wǎng)聯(lián)整車綜合測試》課件-交叉路口通行場景測試評價
- 預防近視知識課件圖片
- 如何進行高質(zhì)量的護理查房
- 特征值估計技術-洞察分析
- Unit3 Weather B let's learn(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4年新濟南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全冊知識點
- 桶裝飲用水生產(chǎn)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肥胖相關性腎病臨床病理及治療新進展-課件
- 裝修工程投標用技術標范文
- 港科金融碩士面試
- 《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DLT408-2023》知識培訓
- 建筑工程危險源臺賬
- 高級考評員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