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專業(yè)論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pdf_第1頁
(倫理學專業(yè)論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pdf_第2頁
(倫理學專業(yè)論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pdf_第3頁
(倫理學專業(yè)論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pdf_第4頁
(倫理學專業(yè)論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倫理學專業(yè)論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pdf.pdf 免費下載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容摘要 本文作者在探討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淵源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對他 的教育倫理思想作了理論上的概括:第一,堅持人道主義的教育原則。蘇霍姆林 斯基所要確立的人道主義教育原則,就是全身心地熱愛每一個學生,充分地相信 每一個學生,尊重理解學生,和學生建立朋友、同志式的師生關(guān)系。第二,追求 教育無痕的教育藝術(shù)。即隱蔽教育意圖,寓教育于無意之中。這是蘇霍姆林斯基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他教育倫理思想的顯著特點,體現(xiàn)了 他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和教育智慧。第三,確立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與以往全面發(fā) 展學說不同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內(nèi)涵包括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和 個性發(fā)展三個方面,他把“和諧教育說、“精神生活說納入了全面發(fā)展的理 論之中,用德、智、體、美、勞“相互滲透說豐富了全面發(fā)展的理論,凸顯了 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就是培養(yǎng)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這一思想特征。蘇霍姆林斯 基的教育思想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芒,具有重要的倫理價值,對我們今天的教育, 特別是素質(zhì)教具有重大的啟示作用。 關(guān)鍵詞: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人道主義教育無痕全面發(fā)展 a b s t r a c t o nt h eb a s i so fe x p l o r i n gt h eo r i g i no fs u k h o m l i n s k i i se d u c a t i o n a le t h i c s t h o u g h t s ,t h ea u t h o ro ft h i sa r t i c l eg e n e r a l i z e sh i se d u c a t i o ne t h i c st h o u g h t sf r o m t h r e e 他s p e c t s :f i r s t i y a d h e r i n gt ot h ee d u c a t i o np r i n c i p l eo fh u m a n i t a r i a n i s m 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h u m a n i t a r i a n i s mw h i c hs u k h o m l i n s k i iw a n t st o e s t a b l i s hi st ol o v ee v e r ys t u d e n tw h o l e - h e a r t e d l y , b e l i e v ei ne v e r ys t u d e n tf u l l y , r e s p e c ta n du n d e r s t a n ds t u d e n t s ,a n de s t a b l i s ht h et e a c h e r - s t u d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n t h ec o m p a n i o n a b l et y p e s e c o n d l y , p u r s u i n gt h ea r to fe d u c a t i o nt r a c e l e s s n e s s t h a ti st oc o n c e a l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i n t e n t i o n ,a n dr e s i d ee d u c a t i o nu n i n t e n t i o n a l l y i ti st h ei d e a lr e a l mp u r s u e db ys u k h o m l i n s k i ii nh i se d u c a t i o n a la c t i v i t i e sa n di ti s a l s oar e m a r k a b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h i se d u c a t i o n a le t h i c st h o u g h t sw h i c hr e f l e c t h i sa r t i s t i ca n di n t e l l i g e n c eo fe d u c a t i o n t h i r d l y e s t a b l i s h i n g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d u c a t i o n a lo n e c t i v e d i f f e r e n t e df r o mt h ep a s tt h e o r y ,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u k h o m l i n s k i ii n c l u d e sa l l - r o u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h a r m o n i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h ea l s ob r i n g s t h e h a r m o n i o u se d u c a t i o n ”a n dt h e “s p i r i t u a ll i f e ” i n t oh i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s et h ee t h i c s ,i n t e l l e c t ,p h y s i q u e , g o o d l i n e s s ,w o r kw h i c h i n t e r p e n e t r a t e se a c ho t h e rt or i c hh i st h e o r y , w h i c h s t r e s s e dt h a tt h en u r t u r i n go f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m e a n st r a i n i n g a l l - r o u n da n d h a r m o n i o u si n d i v i d u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e d u c a t i o nt h o u g h t so fs u k h o m l i n s k i ii s s h i n i n g w i t ht h eh u m a n i s t i ce v e r y w h e r et h a th a si t si m p o r t a n te t h i c s 。v a l u e w h i c hp l a y sa ne n l i g h t e n i n gr o l ei nt h eq u a l i t y - o r i e n t e de d u c a t i o ni no u rt o d a y s e d u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s u k h o m l i n s k i i ;e d u c a t i o ne t h i c s ;h u m a n i t a r i a n i s m ;e d u c a t i o n t r a c e l e s s n e s s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學位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人鄭重聲明: 1 、堅持以“求實、創(chuàng)新一的科學精神從事研究工作。 2 、本論文是我個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 3 、本論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和有關(guān)材料均是真實的。 k 4 、本論文中除引文和致謝的內(nèi)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機構(gòu)已 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貢獻均己在論文中作了聲明并表示了 謝意。 作者簽名: 日期: 學位論文使用授權(quán)聲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師范大學有關(guān)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學 校有權(quán)保留學位論文并向國家主管部門或其指定機構(gòu)送交論文的電子 版和紙質(zhì)版;有權(quán)將學位論文用于非贏利目的的少量復制并允許論文 進入學校圖書館被查閱;有權(quán)將學位論文的內(nèi)容編入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庫進行 檢索;有權(quán)將學位論文的標題和摘要匯編出版。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 密后適用本規(guī)定。 作者簽名: 日期: 前言 在偶然的機會里,筆者讀到了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瓦里 西亞歷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 1 9 1 8 1 9 7 0 ) 的教育著作把整個心 靈獻給孩子,我的心靈為之震顫,我的整個情感融入了這本書中。我為蘇霍姆 林斯基熱愛孩子、獻身教育的偉大精神所感動,也為他剛直不阿、無私奉獻的人 格魅力所吸引,我決心研讀他的的教育著作,汲取他的教育思想的精華?;谖?的研究方向( 教育倫理學) 和在中學l o 多年的從教經(jīng)歷,我決定把“蘇霍姆林斯 基的教育倫理思想研究作為我碩士畢業(yè)論文的題目,得到了導師的肯定。我買 來了五卷本的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和有關(guān)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論著。把南 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內(nèi)所藏的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和評介他的論著都復印下來,同 時也下載和復印了許多研究他的教育思想的論文。我如饑似渴地研讀他的著作, 享受著這一美味盛宴,竭力汲取更豐富的營養(yǎng),借鑒別人對他教育思想的評介, 在細細地體會和感悟中,我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寫成了這篇論文。 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從事小學和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他當過語文教師、教導 主任、教育局長和中學校長,無論做什么工作,他始終不忘要和孩子們在一起。 他無限熱愛教育事業(yè),把整個心靈都獻給了孩子們;他善于求索,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 造了各種獨特的教育教學的形式;他品德高尚,心地無私,默默無聞地為一所普 通的農(nóng)村中學帕夫雷什中學奉獻3 3 年,并把它變成享譽世界的實驗學校;他 腳踏實地,勤奮寫作,著作宏厚。蘇霍姆林斯基給世人留下了4 1 部專著,6 0 0 多 篇論文,近1 2 0 0 篇童話、故事和短篇小說等。他的著作僅在蘇聯(lián)出版的就有3 0 0 萬冊,有些被譯成3 0 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fā)行。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書獲 得烏克蘭共和國國家獎和烏克蘭教育協(xié)會一等獎,連續(xù)發(fā)行2 0 版,并在波蘭、德 國、日本和捷克斯洛伐克出版。他生前曾多次應邀到東歐一些國家講學。在1 9 7 0 年他去世后,他的教育遺產(chǎn)在西方已廣為傳播,引起那里同行的極大興趣。從上 世紀7 0 年代開始,陸續(xù)涌現(xiàn)出一大批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者和專家,也涌現(xiàn)一 批有關(guān)的論著和論文。設在德國馬堡的國際蘇霍姆林斯基學會舉辦過多屆年會, 旨在研討和推廣這位教育家的育人之方。蘇霍姆林斯基以卓越的教育實踐和先進 的教育思想,贏得了世界聲譽,被稱為是“前蘇聯(lián)教育界超群絕倫的人力,“教 育思想的泰斗 ;他的教育活動被認為是一項長達3 0 年的“教育實驗;他的著 作被認為是“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修;他的教育思想被認為是“活的教育學, “不僅旨在解決今天的學校任務,而且旨在發(fā)展明天的教育學。蘇聯(lián)政府先后 授予他兩枚列寧勛章,一枚紅星勛章,多枚蘇維埃聯(lián)盟獎章。他還當選為蘇聯(lián)教 育科學院候補院士。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同樣也受到我國教育界的重視,從上世紀8 0 年代起, 我國陸續(xù)翻譯、出版了他的一些著作,教育界開始掀起學習、借鑒蘇霍姆林斯基 的教育思想的熱潮。在傳播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過程中,杜殿坤、唐其慈、 王家駒、王義高、畢淑芝、姚光智、吳式穎、王天一等起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后 來參與傳播的人越來越多。及至2 0 0 0 年以后,中國又一次大量出版、再版或重印 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及研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著作( 其中十分突出的是 2 0 0 1 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蘇霍姆林斯基選集) 。同時,許多相關(guān) 的研究論文紛紛問世。較早開始有意識在實踐中運用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以指 導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線教師有魏書生、李鎮(zhèn)西、李吉林、吳辰等。在他們的 積極影響下,我國建立了多所蘇霍姆林斯基實驗學校,如“江陰華士實驗學校一、 “張家界高級中學等。華士實驗學校的吳辰校長于2 0 0 2 年親自率團到烏克蘭帕 夫雷什中學進行實地考察,使該校與帕夫雷什中學結(jié)為友好學校。2 0 0 4 年烏克蘭 教科院授權(quán)江陰華士實驗學校成立了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2 0 0 4 年1 0 月,在江陰華士實驗學校召開了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討會,蘇霍姆林斯基的 女兒蘇霍姆林斯卡婭也參加了此次會議。1 為何這位教育家的遺產(chǎn)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蓋因它提出并解決著當代世 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棘手問題;也因它是實際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具體而不空泛,富有 操作性,應用性強。在我國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利用國內(nèi)外一切可 利用的教育資源。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在“檢索 了世界教育資源之后,認為蘇 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遺產(chǎn)是其中最全面、最豐富、最適用者,對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有 1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情況,作者參考了以下資料:朱小蔓張男星:一叢能在異國開花 的玫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當代中國的傳播與生長 盯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 0 0 6 ,4 2 極大的借鑒作用。這不僅因為蘇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深邃與平實,也因為這種思想 與中國社會發(fā)展和教育追求在許多方面的不謀而合。筆者認為,認識蘇霍姆林斯 基的忠心耿耿于青少年兒童的教育的思想修養(yǎng)和品德情操,了解蘇霍姆林斯基的 教育思想的精神實質(zhì)和內(nèi)涵,不僅對我國教師素養(yǎng)的提高有促進作用,對我國教 育的發(fā)展也有重要的指導價值。至今,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論文頗多, 但研究他的教育倫理思想的論文卻很少見,本文作者在探討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 倫理思想的淵源的基礎上,試圖從三個方面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作系 統(tǒng)的梳理和理論上的概括:人道主義的教育原則;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教育無 痕的教育特點。當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內(nèi)容相當豐富,這里僅就其 主要方面進行論述。其中,創(chuàng)新之處是對他的教育無痕的教育特點的概括。教育 無痕是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藝術(shù)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他教育智慧的體現(xiàn),對我 們今天的學校教育手段、教師的教育方法等方面有深遠的啟迪意義。 第一章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的淵源 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勤于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研究,因而,他的教育倫理思 想里不僅包含了對生活的豐富而智慧的感悟,也凝聚著歷史上眾多思想家的精華, 人民的教育才智,帕夫雷什中學教師集體的智慧和心血。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 著作,心靈會激蕩,情感會升華,智慧會受到深深的啟迪。 第一節(jié)對生活經(jīng)歷的感悟 一、家庭的熏陶 蘇霍姆林斯基是在蘇維埃共和國和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哺育下成長起來的杰出教育 家。1 9 1 8 年9 月2 8 日,他出生在烏克蘭帕夫雷什鎮(zhèn)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父親既種田, 又擅長木工,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和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他們都當過教師,從事過教育工作。兩個哥哥和他一樣參加過紅軍,在衛(wèi)國戰(zhàn)爭 中立下了戰(zhàn)功。在他的童年生活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的外祖母。外祖母是個 有知識、有文化、有涵養(yǎng)的女性,在她的教育和熏陶下,小瓦西里對音樂、童話 故事等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此播下了他審美思想的種子,也影響到他日后喜歡 用音樂,用童話故事來教育他的學生。他在回憶外祖母時深情地說:“她是一位 了不起的人,滲透到我內(nèi)心的一切美好、明智和真誠的品質(zhì)都是受恩于她。力“她 在我面前打開了童話、本族語言和人性美的世界。一小瓦西里十分喜愛吹蘆笛。 一天中最令他陶醉的時刻就是牛羊在樹蔭下乘涼打噸的時候,他可以帶上他自制 的、心愛的蘆笛,躲在一棵橡樹下,對著那草原、池塘、大路、山丘的美麗景色, 激動不已地吹出一首首心靈的贊歌。他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對音樂的深厚感情 塑造了他重視審美教育,特別是早期的審美教育的理念。 二、鄰人的關(guān)愛 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小時候住在一間雜貨鋪附近,每天都 能看到大人將一種東西交給雜貨鋪老板,然后換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 天,他將一把石子遞給老板“買 糖,雜貨鋪主人遲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 4 把糖“賣 給了他。蘇霍姆林斯基回憶說,這個老人的善良和對兒童的理解影響 了他終身。這位雜貨鋪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擁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沒有用成人 的邏輯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而是用寬容維護了一個幼小生命的尊嚴。這是對兒童 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正是這種理解和尊重,在蘇霍姆林斯基幼小的心田 中播下深深的種子,啟迪著他在教育實踐中始終如一地堅持這種精神:不斷地深 入兒童的精神世界,對待童心寬容、理解、尊重。 三、老師的教誨 從1 9 2 6 年開始,小瓦西里在自己村莊上的農(nóng)村七年制學校上學。畢業(yè)后, 經(jīng)過一年的師資訓練班培訓,到家鄉(xiāng)的小學做教師和少先隊輔導員。1 9 3 4 年他進 入克列明楚格師范學校學習,他如饑似渴,不知疲倦。這段時間的學習,為他以 后的教育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每每回憶起教育學、文學、歷史等學科的老師, 總是感到十分親切。他認為雖然他們教的科目不同,但都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 傾注了滿腔的熱情,使每門學科都反映出每個教師獨特的性格和智慧,也使每門 、 學科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格調(diào)和風格。在這所學院里,他加入了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第一學年結(jié)束后,因胸膜炎惡化,需要住院治療,被迫中斷學習??祻秃螅郊?鄉(xiāng)的母校當小學教師。期間,他以函授方式,學完了馬卡連柯曾就讀過的波爾塔 瓦師范學院語言文學專業(yè)函授班的全部課程,通過國家考試,取得了中學教師資 格證書,被任命為中學的語文教師。函授畢業(yè)后,蘇霍姆林斯基無論在專業(yè)知識 上,還是在教育信念上,都達到了完全合格的中學教師的要求。不久,他被任命 為校長,這使他十分高興,因為他將有機會跟全體教師一道去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 信念1 。 四、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 1 9 4 1 年7 月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蘇霍姆林斯基應征上了前線。1 9 4 2 年2 月9 日,他身負重傷住院。經(jīng)過5 個月的治療,他的右臂比以前短了6 公分,胸 腔里還殘留著彈片。這使他無法重返前線戰(zhàn)斗。他希望回到學校工作,被任命為 烏瓦中學的校長。烏克蘭解放后,根據(jù)他的要求,被調(diào)到他故鄉(xiāng)的學校帕夫 雷什中學工作。 1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教育科學出版社,2 0 0 1 年8 月版,第4 卷第4 l 頁 5 戰(zhàn)爭給整個社會和學校遺留下深重的災難和創(chuàng)傷。法西斯匪徒絞死了他親愛 的妻子,打死了他l o 個月大的孩子。他所在的村子戰(zhàn)前有5 1 0 0 人,在衛(wèi)國戰(zhàn)爭 中有8 3 7 人犧牲;戰(zhàn)前6 屆畢業(yè)生總共1 4 7 人,其中有4 3 人在戰(zhàn)場上獻出了年輕 的生命,有6 9 人慘死在法西斯的集中營里。全村有2 7 6 名青少年被趕到德國為法 西斯服苦役,其中有1 9 4 人被活活餓死、殺死。1 戰(zhàn)前懷著珍愛的感情建立起來的圖書館、實驗室、樹木繁茂的果園等,全被 毀壞殆盡,甚至連課桌椅也都盡遭焚毀。既無練習本,也無教科書。戰(zhàn)爭不僅造 成了生命財產(chǎn)的重大損失,而且給人們的心靈留下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蘇霍姆林斯基 在一封書信中寫到:“言語難于表達我所遭受的痛苦。我竭力地工作、工作、工 作。日夜不停地工作。一連三年左右,我是夜里兩點鐘醒來就不能再躺下睡覺, 于是就工作。我做了很多工作,寫了很多東西。這并非由于某種深奧的原因,而 只是由于痛苦但是,我并不認為科學著作是我生活中的主要部分。主要的是,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造就人,這是最崇高的幸福。一2 蘇霍姆林斯基和全體教師一道,帶領學生們?yōu)橹亟ㄐ@而付出了艱辛的勞 動。修復了教室和實驗室,修建了學校體育館、校內(nèi)風力發(fā)電站,開辟試驗田、 果園,植樹、筑花壇、鋪設林蔭道、修建“玻璃房 一培育花草的溫室。制作標 本模型、繡像等。蘇霍姆林斯基意識到,要消除戰(zhàn)爭在人們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不是那 么容易。學校所屬小區(qū)里3 2 名6 歲的孩子中,就有1 1 個孩子失去了父親,有兩 個孩子父母雙亡,有的家庭失去了友愛的氣氛,有的孩子的父母還有劣行,對孩 子產(chǎn)生惡劣影響。讓蘇霍姆林斯基感到難過的不是戰(zhàn)后初期歲月的艱難,而是孩 子們的性格中染上了粗野、兇狠和殘忍。這讓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沉重。他說: “我對自己未來的學生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認識到我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就 是要為那些在家庭中未曾享有過天倫之樂的孩子恢復童年。一3 他認為沒有幸福就 沒有4 童年,猶如沒有太陽就沒有花朵一樣。他堅持為人的幸福而教育的信念,在 這樣信念的支持下,他獨具匠心地創(chuàng)辦了“藍天下的學校 。在這所“快樂學校修 里,每個孩子都會享受到童年的快樂,“學校全體人員將盡一切力量,使他們成 1 本段數(shù)據(jù)作者引用了以下資料:張慶遠; 蘇霍姆林斯基的德育理論與實踐【m 】, 四川人民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4 頁 2 常建譯:蘇聯(lián)杰出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未發(fā)表過的書信, 外國教育研究1 9 8 4 ,2 第3 頁 3 芬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明,教育科學出版社,2 0 0 1 年8 月版,第3 卷第2 5 頁 4 同上,第3 卷3 4 頁 6 為熱愛祖國、熱愛鄉(xiāng)土和勞動人民的愛國主義者,成為誠實、正直、勤勞、善良 和熱情的人,使他們既富有同情心又對邪惡和虛偽毫不妥協(xié),使他們面對困難時 勇敢頑強,使他們謙虛樸實、品德優(yōu)美、身體健康、體質(zhì)強壯。一 第二節(jié)對教育遺產(chǎn)的繼承和發(fā)展 一、共產(chǎn)主義的教育教養(yǎng)理論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的基礎,來自于馬克思列寧主義關(guān)于年輕一代的 共產(chǎn)主義教育、教養(yǎng)的理論。他在培養(yǎng)共產(chǎn)主義新人的過程中,依據(jù)的是馬克思、 恩格斯、列寧的天才思想,是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和蘇聯(lián)政府關(guān)于國民教育和青年人的培 養(yǎng)問題的歷史性決議和決定。他緊密聯(lián)系學校工作實際來揭示蘇維埃教育學理論 的思想基礎,來說明那些科學的、民主而人道的教育和教養(yǎng)原則,捍衛(wèi)并推廣這 些原則,是他全部教育活動的主旨。蘇霍姆林斯基深信:“蘇維埃教育學的主要 基礎乃是列寧的思想和教育學遺產(chǎn),正如a b 盧那察爾斯基所肯定的,列寧是 蘇維埃教育學堅強有力的奠基人 1 ,“對每個教師、宣傳員、黨的工作者來說, 其思想、知識、靈感的豐富源頭正在于列寧的那座取之不盡的智慧寶庫 2 ,蘇維 埃學校的使命就是教導年輕一代按照列寧方式去生活、斗爭和勞動。在貫徹執(zhí)行 列寧提出的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和受到全面訓練的人,即會做一切工作的人 3 的任務過程中,他提出了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一系列理論和實踐,為實現(xiàn)培養(yǎng) 共產(chǎn)主義新人這一目標,他獻出了畢生的精力。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是馬列主義教 育思想的天才宣傳者,也是馬列主義教育思想的忠實的踐行者。 二、經(jīng)典的教育思想遺產(chǎn)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的重要源泉,就是經(jīng)典性的教育思想遺產(chǎn)。他遵 循列寧的關(guān)于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態(tài)度,廣泛運用至今仍未喪失其意義的經(jīng)典的教育 思想,這些思想關(guān)系到教育內(nèi)容的各個方面。蘇霍姆林斯基深信;不全面了解許 多世紀內(nèi)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不思考和運用思想理論遺產(chǎn),就不可能有今天教育勞 動的高度文明。他經(jīng)常求教于夸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第斯多惠、烏申斯 基、托爾斯泰、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創(chuàng)作,求教于杰出的蘇聯(lián)教育 理論家、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的著作,以及文學藝術(shù)經(jīng)典作家們的著作。他自稱 1 同上,第4 卷4 頁 2 同上,第l 卷2 1 頁 3 列寧選集第4 卷【l 咽,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1 5 9 頁 7 是克魯普斯卡婭、加里寧、沙茨基、馬卡連柯等教育家的忠實的學生,他非常尊 重克魯普斯卡婭和馬卡連柯,視他們?yōu)榫裆系膶?。他相信自己全部的生活?創(chuàng)造,帕夫雷什中學所有的一切,都是馬卡連柯的產(chǎn)物。但蘇霍姆林斯基不是簡 單地重復前人的思想,他一面理解和重申前人的思想,一面為確立和發(fā)展新思想 而奮斗。 三、人民的教育智慧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的豐富的源泉,就是人民的教育智慧,就是勞動 群眾的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他曾寫到:“我們把知識、科學之光帶給人民。而人民是 活生生的、永恒的教育智慧的源泉。如果我們沒有這種跟人民的經(jīng)常性精神交往, 則我們就不可能成功地對年輕一代進行教學和教育。1 蘇霍姆林斯基如饑似渴地 吮吸著俄羅斯、烏克蘭民間豐富的教育學思想,在他的著作里,以及在實際的教 育教學工作中,經(jīng)常使用諸如諺語、俗語、民間格言、益智習題、故事、民歌、 寓言、傳說等群眾創(chuàng)作的瑰寶,使他的教育思想充滿著活力。 第三節(jié)對教育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運用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的另一個重要的活力源泉就是教育教學實踐。這 里包括他本人的從教實踐,他領導的帕夫雷什中學教師集體的智慧結(jié)晶,其他教 育工作者的實踐經(jīng)驗。這位教育家堅信,只有當教育理論在成千上萬的教師的教 育勞動中得以運用、豐富和完善時,教育理論才能獲得發(fā)展。 一、蘇霍姆林斯基本人的教育實踐 蘇霍姆林斯基在3 0 多年的教育活動中,依據(jù)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教育學、心理 學理論,汲取歷史上優(yōu)秀教育家的思想遺產(chǎn),堅持從蘇聯(lián)的實際教育狀況出發(fā), 進行了大量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探索工作,尤其在帕夫雷什中學2 3 年的實踐 中,其成就和創(chuàng)造性的經(jīng)驗是驚人的。作為校長,他從不把自己的職務局限在行 政領導和處理日常事務性工作上,而是以一個教育者的姿態(tài)在學校工作的每一領 域中發(fā)揮強有力的作用。在學校的領導工作中,他特別重視對教師的選擇和培養(yǎng)。 對學生的培養(yǎng),他不認為教育過程只是學校大門之內(nèi)的事情,特別強調(diào)學校教育、 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機結(jié)合,使兒童得到全面和諧的培養(yǎng)。他總是從教學實 際出發(fā),一直堅持既當校長又當任課教師,既教書又當班主任。他認為,真正的 1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m ,教育科學出版社,2 0 0 1 年8 月版,第l 卷第1 8 頁 8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和兒童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意愿,才能融通孩子們的心靈。 他先后教過3 7 0 0 名學生,跟蹤觀察和研究了2 9 個班級,7 0 0 余名學生從入學到畢 業(yè)整個l o 年學習期間的生活。根據(jù)大量的調(diào)研資料,分析了這些學生在童年、少 年和青年時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成長過程,揭示了他們的知覺、思 維、情感、興趣、需要、意志的心理發(fā)展和語言發(fā)展的不同特點,以及各種不同 因素對形成學生精神面貌所起的作用。共寫了3 7 0 0 多頁觀察日記,積累了豐富的 實際工作經(jīng)驗。 二、帕夫雷什中學教師集體的智慧 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教師集體的作用,他在選擇教師時堅持兩條標準:一 是熱愛兒童,二是有科學的鉆研精神。他鼓勵教師博覽群書,能夠獨立地進行教 育科研。在帕夫雷什中學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每隔一周的星期一定為“校務會議 的時間。在“校務會議一上,教師要作各種科研性的報告或討論,其主題是:研 究兒童的個性及其發(fā)展;研究具體學科的學術(shù)問題;研究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研究 讀書過程中的有趣問題。如對兒童個性發(fā)展問題的報告,教師不僅介紹情況,還 應當說說自己的想法,以及打算進行積極教育的計劃;現(xiàn)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收 效如何,遇到哪些困難,等等。教師報告后,大家進行討論,有時候進行激烈的 爭論,在爭論中尋求真理。這實際上就是全體教師的一種“教育實驗室打。在這 座實驗室里,教師們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形成了堅強有力的教學集體,形成了 團結(jié)友愛、朝氣蓬勃的良好校風,特別是積累了豐厚的教育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在 短短的幾年內(nèi),帕夫雷什中學有2 6 位教師先后在各級教育性報刊上發(fā)表過質(zhì)量較 高的科研論文。帕夫雷什中學,這所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中學,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領 導下,成為教育智慧的化身,成為名揚世界的、受到成千上萬個教育工作者朝圣 的“麥加。來這里參觀的人們不禁贊嘆:帕夫雷什中學既是少先隊員之宮,也 是少年技術(shù)和自然科學活動中心,既是體育學校,也是音樂學校,既是少兒圖書 館,也是少兒劇院而參觀者看到的只是蘇霍姆林斯基豐富卓越的教育實踐的 一部分。 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和借鑒其它教育工作者的經(jīng)驗 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問題的關(guān)注并不局限于帕夫雷什中學,他通過報刊和其 它途徑與全國的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他多次應邀出國 9 訪問、講學、交流和介紹帕夫雷什中學的經(jīng)驗。同時,他時時注意學習和借鑒別 人的經(jīng)驗。但他絕對地指責機械地搬用別人的經(jīng)驗的做法。他曾把教育經(jīng)驗比作 盛開的玫瑰花。他說,如果缺乏關(guān)于土壤,植物生長、繁榮時間的知識,不善于 移植它們,移植工作肯定會失敗。形式主義地移植別人的經(jīng)驗,即使是非常好的 經(jīng)驗也不能帶來好的效果。必須從一開始就領會新的先進經(jīng)驗的實質(zhì),分析自己 的實踐與值得借鑒的經(jīng)驗的相互聯(lián)系,仔細體驗別人和自己教育集體的特點,采 用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措施與方法。蘇霍姆林斯基創(chuàng)造性地、理智地去領會和運 用好的教育經(jīng)驗,不斷地充實自己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人道主義: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的基本原則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和醫(yī)生一樣最富有人道主義精神。他說,我們作教 師的應當在自己的集體里發(fā)揮我們的教育道德,應當把在教育工作中確立人道主 義原則視為每個教師教育素養(yǎng)的最重要的品質(zhì)。蘇霍姆林斯基所要確立的人道主 義原則,指的就是全身心地熱愛學生,為教育和挽救每一個學生,奉獻出自己的 全部力量。 第一節(jié)熱愛了解孩子 一、熱愛孩子,依戀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寫道:“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我可以不假思索地 回答說:愛孩子一1 。他一生的教育實踐最突出的就是熱愛孩子,關(guān)心每個學生的 成長。他說,只有你自己依戀孩子們,離開他們感到無法生活,只有在跟他們的 接觸中你才能找到幸福和歡樂時候,孩子們才會依戀你。 蘇霍姆林斯基對兒童的熱愛是摯誠的,對他們的關(guān)心是無微不至的。他先后 為3 7 0 0 多名學生做了觀察記錄。他說“三千七百頁筆記記載了我的全部教師生活, 每一頁我都獻給一個人我的一個學生。一2 他一再明確表示:愛孩子,這是作 為能夠影響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靈魂。在長期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他得出的 最深切的感受和體驗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種本人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 1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m 】,教育科學出版社,2 0 0 1 年8 月版,第1 卷第4 2 頁 2 蘇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譯:教育的藝術(shù)嗍,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9 頁 1 0 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幸福和快樂的人。這也是他的自我寫照。他說“我 總想和孩子們待在一起,跟他們同歡樂共憂患,親密無間,這種親昵感仍是教育 者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一種極大享受缺少了這種歡樂就難以想象能有完美的教育。一 1 在他當上校長的頭幾周,就非常羨慕那些班主任。羨慕他們總是能和孩子們在一 起時而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時而帶學生到森林、小河邊去,到田間勞動。 只做學校的領導組織工作,使他感到不滿足。他認為能夠用自己的心靈去影響兒 童的精神世界、能跟孩子交往是自己莫大的幸福。所以,他當上校長后,一直堅 持既帶語文課又做班主任,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通過心靈的交 流去影響他們。 二、關(guān)心孩子,了解孩子 熱愛兒童的最重要的標志是關(guān)心孩子,了解孩子,進而認真教育孩子。蘇霍 姆林斯基完全做到了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兒童,全面深入地了解兒童,從而從實際出 發(f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細致周到地培養(yǎng)教育學生。他曾說:“教育這首 先是人學。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fā)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 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如同醫(yī)院的主治醫(yī)師沒有自己的患者就不可能是一 個真正的醫(yī)生一樣,一個校長如沒有自己的學生就無法領導教師。所謂自己的, 意思是指:他要從孩子進校之初直至取得中學畢業(yè)證書止,一直跟著他一個臺階、 一個臺階地攀登,直接關(guān)注他的智力、道德、審美能力、情感和身體的發(fā)展,同 他有著共同的精神情趣,并向他傳授自己的精神財富。一2 他要求對每個兒童的家 庭環(huán)境、身體健康狀況、學習情況、智力發(fā)展以及個性、天資、愛好、興趣、才 能、特長都給予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了解清楚,從而根據(jù)各人的特點,對他們的生 活、學習、課外活動及全部教育做出適當?shù)陌才拧τ趯W生離開學校后適合 于做什么,不僅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如指掌,而且還盡可能輸送或安排到最能發(fā)揮 其才能的場所和崗位上,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各得其所。 第二節(jié)相信孩子 一、相信孩子的可教育性 l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 q ,教育科學出版社,2 0 0 1 年8 月版,第3 卷第8 頁 2 同上 l l 熱愛孩子、關(guān)心孩子的最主要的出發(fā)點,是充分地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可 教育性,相信教育的力量。蘇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義信念,是與他堅信教育的強 大力量分不開的。他說,相信孩子,這是教育樂觀主義的奠基石。教育只有建立 在相信孩子的基礎之上時,教育才會成為一種現(xiàn)實的力量,教育才會發(fā)揮其巨大 的作用。每個兒童只要通過正確良好的教育,都可培養(yǎng)成新人,造就成有用之才。 即使染上了惡習的孩子,或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難教兒童一,也并非天生就有 某種惡習,或難以教育好。他深信,這些孩子從本質(zhì)上說都是好的,只不過受某 些不良因素的影響而變成了這個樣子。只要認真關(guān)心、同情、愛護、啟發(fā)誘導、 耐心教育,他們的創(chuàng)傷就會醫(yī)治好,惡習就會根除掉,原有的善良本質(zhì)也一定會 重新萌發(fā)出來。他一再強調(diào),做一個教育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信自己的教育 對象,相信兒童的心靈是為著接受一切美好的東西而敞開的。只有這樣,教師才 可能像園丁一樣去培育孩子日益成長的心靈,去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潛藏著的各種不同 的天賦、特長和興趣,才能為孩子提供適宜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也只有這樣, 教師才能幫助和引導孩子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或幾個領域找到表現(xiàn)自我、并能取 得優(yōu)異成績的天地和舞臺,從而樹立自信,克服困難,逐漸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 一個道德高尚的入。 二、讓孩子自己相信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 1 他反對只用 學習成績和分數(shù)這把尺子去衡量學生。他承認人的智力不同,但要求保護每個兒 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自信,決不能使任何入從小就感到低 人一等。要善于在學生面前,甚至是在最平庸的、在智力發(fā)展上最感困難的學生 面前向他打開精神發(fā)展的領域,使他在這個領域中達到一個高度,表現(xiàn)自己,宣 告大寫的“我 存在。要使他們感到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精神豐富的人,享受 到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快樂。他說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有最入迷的精神 向往,最熱烈的精神追求。學校應該成為孩子們吐露才華、群芳爭妍的園地。教 師要面對全體學生,熱愛全體學生,無論是聰明的學生還是“笨一學生,都應該 使他們有積極的上進心,挺起腰板,“揚起頭來走路 ,勇敢地走向未來。對于 “難教育 學生,教師要精心培育他們的求知欲,煥發(fā)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嗍,教育科學出版社,2 0 0 1 年8 月版,第l 卷第9 6 頁 1 2 教師要以火熱的感情溫暖他們的心靈,給他們心靈中固有的“內(nèi)燃機升火?!皼] 有不想成為好孩子的兒童1 ,兒童具有敏銳的、稚嫩的自尊心?!皬膬和瘉淼綄W 校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不斷鞏固和發(fā)展他們身上所有的好的東西 2 。要審慎地運用懲罰,“讓集體看到的首先是每個兒童的優(yōu)點,這才是育人的藝 術(shù)所在??傊?,要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通過學生自己自覺的努力 來改正錯誤,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這才是學校教育的真正的人道主義的 體現(xiàn)。 第三節(jié)理解尊重孩子 一、呵護孩子的童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書中指出:“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 著接受一切美好的東西而敞開的。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 的行為,那末,兒童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chuàng)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 失。舫4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日志中曾經(jīng)記錄了這樣一件事:他們學校的花房里 開出了一朵碩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這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看 到學校幼兒園的一個4 歲女孩摘下了那朵玫瑰花,就親切地問她為什么摘花,小 女孩很害羞,說奶奶病得很重,不相信校園里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她就摘下來 送給奶奶看,看過了就把花送回來。孩子天真的回答使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 他牽著小女孩,從花房里又摘下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 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養(yǎng)育了你這樣的孩子。一 。三朵玫瑰花 的故事啟示我們?nèi)绾魏亲o孩子的童心,同時要求教師也要擁有一 顆童心。用童心和愛心去關(guān)注孩子的言行,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理解孩 子、關(guān)注孩子的所作所為。以一顆寬容的心去維護一個幼小生命的尊嚴,孩子就 會感受到成年入對他的尊重,就會產(chǎn)生上進心和道德上的自勉力。蘇霍姆林斯基 還告誡我們,切忌把兒童的缺點公開揭示出來,這種方法會暴露并傷害兒童心靈 中最大的最敏感的痛處:自愛心、個人自尊心和人的自豪感。有時候兒童沒有感 到教師對他的尊重,卻又不善于證實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于是他就設法找 1 蘇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譯:教育的藝術(shù)i m l ,湖南教育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2 4 頁 2 同上,第2 6 頁 同上,第2 1 2 頁 4 【蘇】蘇霍姆林斯基著,王家駒譯:要相信孩子,教育科學出版社,1 9 8 1 年版,第6 頁 1 3 點什么事讓人注意到他,結(jié)果人們注意到他的往往是他的不良行為。這樣,兒童 的無害的淘氣行為,漸漸變?yōu)閲乐氐倪^失;孩子的懶惰漸漸發(fā)展到好逸惡勞。因 此,教師只有掌握兒童的心理,理解童心,才能教育好兒童。這正如蘇霍姆林斯 基所說的:“我愈是能深入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體驗他們的思想感情,我們教育工作 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真理便愈顯得清楚:在影響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 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 1 二、建立朋友、同志式的師生關(guān)系 師生關(guān)系是在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交往中建立起來的情感聯(lián)系。蘇霍姆林斯基 強調(diào)指出,教師與學生不應當只是在上課時在課堂上才見面,不應該把師生關(guān)系 停留在提問、講課、評分與回答,聽課與考試的關(guān)系上,如果是這樣,學校集體 就不可能成為一種教育力量,教師和學生就不可能有很深的情感聯(lián)系。教育 這首先是教師跟孩子精神上的經(jīng)常交流。教師只有跟孩子在精神上經(jīng)常溝通,彼 此在思想、情感、和感受上相互滲透,師生之間才能產(chǎn)生深刻的感情。教師不僅 僅應當是教師,而同時也是學生的朋友。他反對教師以教育者自居,任意訓斥學 生,尤其不應該當著集體的面隨便批評學生。教師應當采取十分機智、慎重與對 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象同志一般地談心、交朋友,幫助他們發(fā)揚成績克服缺點,關(guān) 懷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他指出:“對于孩子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精神交往 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種教師。這樣的教 師連他學生內(nèi)心最隱秘的角落也都很了解,因而他口中的話語便成為能在年輕的、 正在形成中的個性上起作用的有力武器。一2 對于教師而言,“只有在共同活動中 長期做孩子們的朋友,做具有共同思想的志同道合者的同志,才會產(chǎn)生真正的精 神上的一致性。獲得這種一致性不僅僅是為了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快慰,也是為了教師 掌握施教的科學和藝術(shù)。跟孩子們進行活躍的、自然的、不間斷的交往,這是思 想、教育上的發(fā)現(xiàn),歡樂、憂慮和失望的來源。我們的勞動中缺少了這些,就不 能想象有什么創(chuàng)造。主要教育者應當是一個不大的兒童集體的教育者,是孩 子們的朋友和同志。 3 三、珍視孩子的信任 1 同上,第3 頁 2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p 田,教育科學出版社,2 0 0 1 年8 月版,第4 卷第1 0 頁 3 同上,第3 卷第8 9 頁 1 4 蘇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的教育活動中深刻認識到,孩子對一位好老師的信任是 無限的。他特別強調(diào)要珍視孩子的這種信任。他說,當一個孩子跨進學校大門成 為你的學生時,他無限信任你,你的每句話對他來說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來, 你就是智慧、理智與道德的典范。學生對老師的信賴,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孩 子在老師身上看到的人道的典范,這些都是基本的、同時也是最復雜、最明智的 教育規(guī)則,教師掌握了它們就能成為真正的精神導師。他并且告誡我們:“要愛 護學生對你的信任,因為這種信任是學生對教師的熱愛,而這一點則是教師對學 生所擁有的明智的權(quán)威的核心。正是這種信任,支持著孩子要從老師那里尋找并 得到保護的愿望。要像愛護無價之寶那樣愛護兒童的這種愿望。只要孩子對你懷 著希望并且相信你,你就是一個真正的教育者、指導者,你就是生活的導師,你 就是權(quán)威,是生活智慧的生動化身,是朋友和同志。 1 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愛護能 使學生體會到:你有老師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也有父母的親昵溫存,那你就 是學生最信任的人。 第三章教育無痕: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倫理思想的顯著特點 教育無痕,就是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通過自然而然的、不露痕跡的引導, 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教育,達到“潛移默化 、“潤物細無聲 的境界。 教育無痕旨在淡化教育痕跡,反對枯燥說教、呆板灌輸、居高臨下等教育方式。 教育無痕,既是一種教育方法,也是一種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藝術(shù),更是一種 教育理念。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始終追求這一美好的教育境界,在他 的教育倫理思想中處處凸顯“教育無痕力這一思想特點。 第一節(jié)隱蔽教育意圖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shù)十分重要的因素 之一。他在帕夫雷什中學一書中指出:“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在于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進行,而處于這個年齡期的人,就其本 1 ni - _ ,第2 卷第8 2 2 頁 性來說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川他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總結(jié)出一條規(guī)律: 當學生發(fā)現(xiàn)你的教育是在教育他的時候,你的教育是蒼白的。任何一種教育,孩 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應讓 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取真知,學會做人。 , 一、寓教育于無意中 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叫南風和北風: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 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 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溫暖衣厚,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 掉大衣。北風和南風都是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樣,結(jié)果大相徑庭。 在教育方面,這則寓言向我們昭示了教育方法對結(jié)果的重要作用。和風細雨般的 教育,如春風化雨,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 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