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啟示.doc_第1頁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啟示.doc_第2頁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啟示.doc_第3頁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啟示.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_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啟示徐特立是我國近現代教育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他從事教育和革命長達七十多年,培育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1940年至1942年任北京理工大學前身延安自然科學院院長,開創(chuàng)了中國共產黨培養(yǎng)科技人才的先河。毛澤東稱贊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徐特立從1895年開始從事鄉(xiāng)村教育,他從私塾、小學、中學、師范教育到高等教育,不斷地改革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特別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他更是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創(chuàng)了新民主主義教育。他為人民教育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基礎教育方面,徐特立提出“以民教民”“互教互學”的群眾路線教學法,使蘇區(qū)的掃盲運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陜北根據地,徐特立創(chuàng)立文盲師范,開展冬學運動,進行著埃德加斯諾所說的“西方的教育家誰都會感到氣餒的”世界上最艱難的教育事業(yè)。他殫精竭慮,使陜北地區(qū)落后不堪的教育狀況逐漸發(fā)生了轉變。在高等教育方面,徐特立高屋建瓴辦好延安自然科學院,使其成為培養(yǎng)“革命通人、業(yè)務專家”的搖籃。為革命事業(yè)和后來的國家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以后雖幾經輾轉變遷,北京理工大學始終以老院長徐特立教育思想為指引,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學文化延安精神,培養(yǎng)了大批“紅色國防工程師”以及科技、管理優(yōu)秀人才,成為工理管文相結合的全國知名的重點大學,在中國共產黨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徐特立在蘇區(qū)和陜甘寧邊區(qū)豐富的群眾教育實踐基礎上,提出了“以群眾為學生,且以群眾為教師”的教育思想。他認為,教育產生于人類最初的生產工具制作傳承活動中,如果沒有教育傳承活動,人類文明的延續(xù)是難以想象或難以為繼的,而教育的這種作用,是通過人民群眾一切勞動者的勞心與勞力并重實現的。他于1940年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群眾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出近代教育“否定了封建的教師本位、教科書本位及注入式,轉變到學生本位及生活本位主義,但還沒有進到群眾本位”。新民主主義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民群眾以他們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教育,教育屬于人民群眾,這是“群眾本位”思想的早期概述,以后經過十年的研究和實踐,徐特立建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群眾本位”的教育科學思想體系,包括創(chuàng)造性人才培養(yǎng)觀、身教主義等。當前我們正在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強調以人為本,依靠人民群眾,為了人民群眾辦教育。在辦學中,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依靠廣大教師,注重學生發(fā)展,這正是徐特立“群眾本位”思想在當代的價值。徐特立領導延安自然科學院把中央“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精神與群眾性大生產運動相結合,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科研、經濟“三位一體”的教育發(fā)展方式。他撰文指出:“科學教育與科學研究機關以方法和干部供給經濟建設機關,而經濟建設機關應該以物質供給研究和教育機關,三位一體才是科學正常發(fā)育的園地。”他認為:“一切科學都是建筑在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上的,科學替生產服務,同時又幫助了科學正常的發(fā)展,技術直接的和生產聯系起來,技術才會有社會內容,才會成為生產方法和生產方式的一部分”?!敖洕巧鐣幕A”,科學“是國力的靈魂,同時又是社會發(fā)展的標志”,“教育是社會的中心、生產的中心”。徐特立在20世紀40年代成為“教育具有生產性”認識的先驅。20世紀60年代以后世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以及近2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產、學、研結合發(fā)展的事實雄辯地印證了徐特立“三位一體”科學發(fā)展觀的深遠意義。其中四點特別給我們以啟示:行動上忠誠于黨的事業(yè)、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獻身黨的教育事業(yè)。徐特立從青年時代起就主張平民教育,主張為勞動人民辦學。投身中國革命后,從倡導平民教育轉為無產階級教育,在蘇區(qū)、陜北從事最艱難的教育事業(yè)。他對人民教育事業(yè)抱有最深厚的感情、最真摯的熱愛,最具人類文明的仁者愛人之大愛精神。貫徹群眾本位的教育實踐。徐特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工農勞苦大眾及其子女作為受教育對象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實際行動推進“群眾本位”理論發(fā)展,開展平民、女子、孤兒、士兵、干部教育,奠定了以人為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礎。身教重于言教的品德。徐特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別人誨人不倦,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他破產讀書,自學成才,循循善誘育學生,步行長征兩萬里,作為毛澤東終身之師“師毛”,是革命黨人和全體人民的模范。與時俱進,探索教育科學的精神。他主持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教育方針大討論,探討黨與非黨、博與專、理論與實踐結合等問題,為建國初期及上世紀50年代開展的教育方針討論奠定了基礎。他強調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