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前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鉆2-10.5孔夾具設計(全套圖紙).doc_第1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前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鉆2-10.5孔夾具設計(全套圖紙).doc_第2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前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鉆2-10.5孔夾具設計(全套圖紙).doc_第3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前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鉆2-10.5孔夾具設計(全套圖紙).doc_第4頁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前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鉆2-10.5孔夾具設計(全套圖紙).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下載文檔送CAD圖紙課程設計說明書題目:前鋼板彈簧吊耳的工藝規(guī)程及鉆側孔工裝夾具設計 學 生: 學 號: 專 業(yè): 班 級: 指導老師:摘 要本次設計內容涉及了機械制造工藝及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機床、公差配合與測量等多方面的知識。吊耳前鋼板彈簧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其鉆側孔的夾具設計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藝設計、工序設計以及專用夾具的設計三部分。在工藝設計中要首先對零件進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藝再設計出毛坯的結構,并選擇好零件的加工基準,設計出零件的工藝路線;接著對零件各個工步的工序進行尺寸計算,關鍵是決定出各個工序的工藝裝備及切削用量;然后進行專用夾具的設計,選擇設計出夾具的各個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夾緊元件、引導元件、夾具體與機床的連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計算出夾具定位時產生的定位誤差,分析夾具結構的合理性與不足之處,并在以后設計中注意改進。關鍵詞:工藝、工序、切削用量、夾緊、定位、誤差。ABSTRCT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Keywords: 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目 錄序言1一. 零件分析 21.1 零件作用 21.2零件的工藝分析 3二. 工藝規(guī)程設計4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基面的選擇傳 52.3制定工藝路線 82.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62.5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6三 夾具設計83.1問題的提出83.2定位基準的選擇83.3切削力及夾緊力計算93.4定位誤差分析113.5夾具設計及操作簡要說明15總 結17致 謝18參考文獻 19序 言機械制造業(yè)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狀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產品,并把它們裝備成機械裝備的行業(yè)。機械制造業(yè)的產品既可以直接供人們使用,也可以為其它行業(yè)的生產提供裝備,社會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機械或機械制造業(yè)的產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制造業(yè),因此制造業(yè)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行業(yè),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及有力支柱。從某中意義上講,機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綜合實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前鋼板彈簧吊耳的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其銑距離64mm的44外圓的內側面的夾具設計是在學完了機械制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械設計、機械工程材料等進行課程設計之后的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正確地解決一個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夾緊以及工藝路線安排,工藝尺寸確定等問題,并設計出專用夾具,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本次設計也要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本次設計綜合性和實踐性強、涉及知識面廣。所以在設計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又要注意生產實踐的需要,只有將各種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設計。本次設計水平有限,其中難免有缺點錯誤,敬請老師們批評指正。一、 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前鋼板彈簧吊耳的主要作用是載重后,使鋼板能夠得到延伸,伸展,能有正常的緩沖作用。因此汽車前鋼板彈簧吊耳零件的加工質量會影響汽車的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壽命。汽車前鋼板彈簧吊耳主要作用是減震功能、阻尼緩沖部分功能、導向功能1.2 零件的工藝分析前鋼板彈簧吊耳零件圖上可以看出,它有兩組加工表面,這兩組加工面之間也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現將這兩組加工面分述如下: 1. 以44mm端面和中間外圓為基準加工面 這一組加工面包括:一個的25mm孔以及各個端面 2. 以10.5孔和端面為中心的加工面,這組加工面主要是其余各孔及其槽和寬44mm的2個44外圓的外側面 二. 工藝規(guī)程設計 2.1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為KTH350,考慮到工件運行時經常受到沖擊性載荷,采用這種材料零件的強度也能保證。由于零件成批生產,而且零件的輪廓尺寸不大,選用鍛造,鍛造精度為2級,能保證鑄件的尺寸要求,這從提高生產率和保證加工精度上考慮也是應該的。2.2 基面的選擇的選擇粗基準選擇應當滿足以下要求:(1)粗基準的選擇應以加工表面為粗基準。目的是為了保證加工面與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關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幾個不需加工的表面,則應選擇其中與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表面作為粗基準。以求壁厚均勻、外形對稱、少裝夾等。(2) 選擇加工余量要求均勻的重要表面作為粗基準。例如:機床床身導軌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勻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時選擇導軌面作為粗基準,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為精基準加工導軌面。這樣就能保證均勻地去掉較少的余量,使表層保留而細致的組織,以增加耐磨性。(3) 應選擇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為粗基準。這樣可以保證該面有足夠的加工余量。(4) 應盡可能選擇平整、光潔、面積足夠大的表面作為粗基準,以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有澆口、冒口、飛邊、毛刺的表面不宜選作粗基準,必要時需經初加工。(5) 粗基準應避免重復使用,因為粗基準的表面大多數是粗糙不規(guī)則的。多次使用難以保證表面間的位置精度。基準的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他對零件的生產是非常重要的。先選取44外圓為定位基準,利用V型塊為定位元件。3.2.2 精基準的選擇精基準的選擇應滿足以下原則:(1)“基準重合”原則 應盡量選擇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為定位基準,避免基準不重合引起的誤差。(2)“基準統一”原則 盡可能在多數工序中采用同一組精基準定位,以保證各表面的位置精度,避免因基準變換產生的誤差,簡化夾具設計與制造。(3)“自為基準”原則 某些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勻,應選擇該加工表面本身為精基準,該表面與其他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由先行工序保證。(4)“互為基準”原則 當兩個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及自身尺寸、形狀精度都要求較高時,可采用“互為基準”方法,反復加工。(5)所選的精基準 應能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夾具簡單、操作方便。以22孔及其端面為定位精基準,加工其它表面及孔。主要考慮精基準重合的問題,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的時候,應該進行尺寸換算,這在以后還要進行專門的計算,在此不再重復。2.3 制定工藝路線制訂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已確定為成批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型機床配以專用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在提高生產率。除此以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降下來。 方案一工序:鍛造。工序:退火處理工序:銑22端面工序:銑22頂面工序:鉆22的孔工序:割寬3槽工序:鉆孔2-10.5工序:清洗工序:檢驗,入庫方案二工序:鍛造。工序:退火處理工序:鉆22的孔工序:銑22頂面工序:銑22端面工序:鉆孔2-10.5工序:割寬3槽工序:清洗工序:檢驗,入庫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區(qū)別在于,方案一在加工外44m的2側面后,及時的加工了22的孔,這樣可以利用加工好的22孔作為定位基準,加工其他的工序,這樣為后續(xù)的工序提供了基準,提高了加工效率,適合于批量生產,而方案二則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因此綜合考慮我們選擇方案一。2.4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根據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和工步如下: 1. 10mm的孔 鉆孔10擴孔: 10.5mm 2. 叉口側面 銑: 2Z=3mm 3. 各端面 2Z=3: Z=1.5mm ,2.5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工序III:銑寬22mm 2端面臥式銑床X6012選擇刀具刀具選取高速鋼三面刃銑刀,刀片采用YG8,,。2. 決定銑削用量1) 決定銑削深度 因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內銑完,則2) 決定每次進給量及切削速度 根據X62型銑床說明書,其功率為為7.5kw,中等系統剛度。根據表查出 ,則按機床標準選取1450當1450r/min時按機床標準選取3) 計算工時切削工時: ,則機動工時為三、 夾具設計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勞動強度,需要設計專用夾具。由指導老師的分配,決定設計第7道工序鉆孔2-10.5的鉆床夾具。3.1 問題的提出 本夾具主要用于鉆孔2-10.5,精度要求不高,為此,只考慮如何提高生產效率上,精度則不予考慮。3.2 定位基準的選擇擬定加工路線的第一步是選擇定位基準。定位基準的選擇必須合理,否則將直接影響所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和最終加工出的零件質量?;鶞蔬x擇不當往往會增加工序或使工藝路線不合理,或是使夾具設計更加困難甚至達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別是位置精度)要求。因此我們應該根據零件圖的技術要求,從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出發(fā),合理選擇定位基準。此零件圖沒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也沒有較高的平行度和對稱度要求,所以我們應考慮如何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加工精度。由于在這是第一道工序,因此加工的時候其他的面都還沒有加工,因此我們只能用粗基準定位,我們采用筋板的底面,側面和44外圓另外一端面作為定位基準。3.3 切削力及夾緊力計算 (1)刀具: 采用鉆頭 10.5mm z=5, 機床: 鉆床Z3040 由3 所列公式 得 查表 9.48 得其中: 修正系數 z=24 代入上式,可得 F=889.4N 因在計算切削力時,須把安全系數考慮在內。安全系數 K=其中:為基本安全系數1.5 為加工性質系數1.1 為刀具鈍化系數1.1 為斷續(xù)切削系數1.1 所以 (2)夾緊力的計算 選用夾緊螺釘夾緊機 由 其中f為夾緊面上的摩擦系數,取 F=+G G為工件自重 夾緊螺釘: 公稱直徑d=15mm,材料45鋼 性能級數為6.8級 螺釘疲勞極限: 極限應力幅:許用應力幅:螺釘的強度校核:螺釘的許用切應力為 s=3.54 取s=4 得 滿足要求 經校核: 滿足強度要求,夾具安全可靠,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機構快速人工夾緊,調節(jié)夾緊力調節(jié)裝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夾緊力3.4 定位誤差分析(1)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確定。由于加工的表面為是平面,沒有任何位置度要求,我們只需要保證好加工的時候工件不會移動和震動就可以,因此定位誤差分析不予計算方可滿足要求。3.5 夾具設計及操作簡要說明 如前所述,在設計夾具時,應該注意提高勞動生產率避免干涉。應使夾具結構簡單,便于操作,降低成本。提高夾具性價比。本道工序為銑床夾具選擇了壓緊螺釘夾緊方式。本工序為銑切削余量小,切削力小,所以一般的手動夾緊就能達到本工序的要求。本夾具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結構簡單緊湊。夾具的夾緊力不大,故使用手動夾緊。為了提高生產力,使用快速螺旋夾緊機構。夾具裝配圖附圖如下夾具體附圖如下總 結通過這次的設計使我們不再是只知道書本上的空理論,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實實在在的設計,使我們不但鞏固了理論知識而且掌握了設計的步驟和要領,使我們更好的利用圖書館的資料,更好的更熟練的利用我們手中的各種設計手冊和AUTOCAD等制圖軟件,為我們踏入設計打下了好的基礎。課程設計使我們認識到了只努力的學好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還應該更好的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因此同學們非常感謝老師給我們的辛勤指導,使我們學到了好多,也非常珍惜學院給我們的這次設計的機會,它將是我們課程設計完成的更出色的關鍵一步。致 謝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收益不小,為我今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