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論文)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研究.pdf_第1頁
(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論文)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研究.pdf_第2頁
(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論文)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研究.pdf_第3頁
(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論文)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研究.pdf_第4頁
(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論文)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研究.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內(nèi)容提要 成書于東漢中葉的楚辭章句是現(xiàn)存完整的楚辭注本中最 古的,同時也是傳世最早的章句體訓詁著作。王逸楚辭章句對楚 辭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在詮釋詞義句意、闡說作品思想內(nèi)容等 方面,都做了許多有價值的工作,其訓詁價值極高。然而,學術(shù)界一 向重視其楚辭學方面的成就而很少對其訓詁方面進行系統(tǒng)而深入的 研究。因此本文選取的切入點是對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作 整體研究,以語義結(jié)構(gòu)為中心,句法結(jié)構(gòu)為理論框架,從偏正式雙音 詞后語素的語義類型,前語素的語義功能,不同語義類型和功能類型 之間的搭配關(guān)系,對章句的偏正式雙音詞作一個簡括的分析,旨在揭 示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構(gòu)造的基本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王逸楚辭章句偏正式雙音詞訓詁學 a b s t r a c t c o m p l e t e di nt h em i d d l eo f t h ee a s t e r nh a r td y n a s t , ”c h uc iz h a n g j u “i st h eo l d e s ta m o n g t h ee x i s t i n gi n t e g r a l “c h uc i ”a n n o t a t i v et e x t s i ti sa l s ot h ee a r l i e s tp h i l o l o g i c a ls t u d i e so f e x e g e t i c a ls t u d i e so f a n c i e n tt e x t s w a n gy i ,i nh i s ”c h uc iz h a n g j u ”,m a d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 c h uc i ”b yd o i n ge n o r m o u sv a l u a b l ew o r ko nt h el e x i e a l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 s y n t a c t i c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c o m m e n to nt h ec o n t e n t h i sb o o ki so fh i 曲v a l u ei nt h ee x e g e t i c a l s t u d i e so fa n c i e n tt e x t s h o w e v e r , s c h o l a r sh a v ea l w a y sv i e w e d “c h uc i ”a sas c i a n c ea n d c o n c e r n e ds o l e l yw i t hi t sa c h i e v e m e n ta ss u c h t h e yr a r e l yu n d e r t o o ks y s t e m a t i ca n di n - d e p t h 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fi t sw o r d sa n ds e n t e n c e s t h u st h ep r e s e n t t h e s i su n d e r t a k e st oc o n d u c t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u d yo fd o u b l e - s y l l a b l e dw o r d so fa r e n d e n t c h i e ff o r m s i ti sc e n t e r e do n s e m a n t i cs t r u c t u r ea n dt a k e ss y n t a c t i cs 仉i c t i i r ea sf r a m e w o r k i tp r e s e n t sab r i e fa n a l y s i so f d o u b l e - s y l l a b l e dw o r d so fa t t a n d e n t - c h i e ff o r m so fc h a p t e r sb a s e do nt h es e m a n t i ct y p eo f p o s t - m o r p h e m e o f d o u b l e - s y l l a b l e d w o r d so fa t t e n d e n t - c h i e ff o r m s ,t h ef u n c t i o n so f p r e - m o r p h e m e sa n dt h ec a l l o c a t i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b e t w e e nt h es e m a n t i ct y p ea n df u n c t i o n a lt y p e t h ep r e s n tt h e s i sa l m sa ts h e d i n gl i g h to n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s t r u c t u r a lr u l e so fd o u b l e - s y l l a b l e d w o r d so f a t t e n d a n t - c h i e f f o r m si n c h uc iz h a n gj u ” k e y w o r d sw a n g y ic h uc iz h a n gj ua t t e n d e n t - e h i o f f o r m se x e g e s i st e r m s i l -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jié)注釋語言的性質(zhì)及研究價值 東漢是漢語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階段。東漢時期的漢語上承上吉漢語,下啟 中古漢語,對東漢時期的詞匯做一個明晰的描寫和闡釋,不管是對于東漢詞匯的斷代研究, 還是對于全面而系統(tǒng)地建構(gòu)漢語詞匯史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漢語史研究的領(lǐng)域里還 有許多空白,特別是中古近代漢語的研究還相當薄弱。不論是已有的研究成果還是現(xiàn)有 的隊伍狀況,都很不能令人滿意。”。在以往漢語史研究中,上古漢語和近代漢語的研究成果 比較豐碩,而中古漢語研究則比較薄弱。時至今日,經(jīng)過前輩時賢的努力探索,中古漢語的 研究現(xiàn)狀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善,近十幾年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中古漢語研究的隊伍 較以往更加壯大,研究也更為深入,專門性研究成果源源不斷”o 。但是,大多數(shù)學者在研 究中古漢語時。往往傾注于東漢以來的佛經(jīng)、子書、史書等典籍的研究?!叭藗冇衅毡榈膹?眾心理,歷來受重視的典籍備受關(guān)注,歷來被冷落的典籍被人遺忘?!薄6⑨屨Z料卻往往被 忽視,很少有人對其進行專門的系統(tǒng)的研究。 “排除語言文字障礙,是注釋的第要義?!薄W鳛樽⑨屨Z言,首先要求它能夠被同時代 的人理解,以今釋古是其最大的特點,。這個今字。所包含的內(nèi)容是相當寬泛的,主要 是當對斡通用語言,也有當時的方言說法,還有少量的俗語?!薄Ec其他的文獻典籍相比,注 釋語言更為接近當時語言的真實面貌。而“漢語史上所謂的史料價值,主要指語料接近當時 實際用語的狀況如何”o ,“就這一意義上說,注釋語言在東漢詞匯研究中的地位和價值,完 全可以和該期的佛典語料媲美。o 方一新師在其博士論文 世說新語) 語詞研究中也曾 經(jīng)提到漢魏晉南北朝人所作的注解、傳、箋、注、章句等注釋語料中往往保存了一定數(shù)量的 口語詞,是研究六朝語匯的一個重要材料來源。因此我們選取注釋語言作為研究的文本。 利用漢代注釋著作對古代漢語的發(fā)展進行研究,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嘗試,成就突出的 當數(shù)張能甫的鄭玄注釋語言詞匯研究( 巴蜀書社,2 0 0 0 年) 該書在對鄭注用語進行窮 盡性考察的基礎(chǔ)上,對鄭注語言的歷史層次進行了比較精到的闡述,在詞匯學和訓詁學領(lǐng)域 。蔣紹愚漢語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語言教學與研究 1 9 8 9 年第2 期 o 王云路百年中古漢語詞匯研究概述 ,古漢語研究) ,2 0 0 2 年第4 期。 o 同上 o 汪耀楠注釋學綱要,語文出版社,1 9 9 7 年4 月頁1 4 。 o 張能甫鄭玄注釋語言詞匯研究 ,巴蜀書社,2 0 0 0 年3 月,頁3 2 3 。 o 同上,頁2 。 o 同上頁3 2 3 。 1 都有較高的價值。 第二節(jié)王逸 楚辭章句及相關(guān)研究 西漢是系統(tǒng)的古書注釋工作的源頭,東漢時期的古書注釋在西漢的基礎(chǔ)上得到了更大的 發(fā)展,呈現(xiàn)出空前繁榮的景象,名家輩出。服虔、許慎、杜子春、鄭玄、高誘、賈逵、王逸 都是當時著名的注釋家。 王逸,字叔師,約生于公元8 9 到1 5 8 年之間,南郡宜城( 今屬湖北) 人。文學家,也 是東漢著名的注釋家。安帝時為校書郎,順帝時官至侍中。其著作有誄、賦、書、論共z 1 篇,漢詩1 2 3 篇,今俱不傳。 雙音詞的構(gòu)造規(guī)律有一個大致的闡述和把握 第四節(jié)本文的研究方法 語言反映社會生活,固然如此。但這只是其一。其深層的面是反映人的思維。語義與 思維有著很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水平從一定程度上說決定著語義的表達方式,同 樣語義的表達方式也反映著思維的方方面面?!耙宄h語語義構(gòu)辭的規(guī)律,必須聯(lián)系漢 語社團比類取象、援物比類的兩點論的思維方法”?!笆冀K需要在類與象的 一分為二和合二為一的辯證聯(lián)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性質(zhì)和特點”。偏正式結(jié)構(gòu)中。始終是以 “類”為核心造出來的,后語素是整個詞的語義核心,因此我們在分析章句的偏正式是以后 語素為基點進行語義和結(jié)構(gòu)的分析,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對偏正式的意義體系有一個明了的認 識,同時亦可以查考出章旬中“類”和。象”之間的配合規(guī)律。 根據(jù)楚辭章旬雙音詞的狀況,我們把楚辭章句的雙音詞分為雙音名詞和雙音動 詞兩類。o 在進行語義考察的時候。我們參考王惠 現(xiàn)代漢語名詞語義組合分析中關(guān)于名 詞語義分類的框架,采取一個具有系統(tǒng)性的上下位關(guān)系的語義框架。首先從后語素入手把名 詞分為描寫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兩個大類,然后再逐層細分。具體事物分為有生和無生,有 生里面又分為人、動物、植物三類,無生下面有人工物、自然物、部位三類;抽象事物里面 則包括時間、空同、屬性、心理特征等:人作為比較重要,數(shù)量也比較多的一類,則又細分 為職業(yè)身份、關(guān)系( 包括血緣關(guān)系、婚姻關(guān)系、政治關(guān)系) 、一般名稱這三個下位概念; 人 工物中的建筑類所包含的詞比較多,我們單列一類。 o 徐通鏘語言論 東北師藕大學出版社,1 9 9 8 年1 月,頁3 6 4 o 同上。 - ( 史記) 并列式、偏正式雙音詞研究 ( 陳海波,2 0 0 1 ) 中從后語幕語義類型入手詳盡地考察了史記 偏正式取音訶前后語鬃豹語義組配類型。相對于傳統(tǒng)偏正式雙音詞研究更注重前語素,這種方法采取的是 一種全新的角度。這種注重后語素的方法,可以綜合考察義類組配的配列和語義系統(tǒng)的層次性,對詞的構(gòu) 成成分的語義功能的描述更加簡潔有效。論文寫作過程中,由于電腦系統(tǒng)重裝操作不當,導致前期查考的 資料盡失,筆者認為比較有意義的新詞新義也未能保存。幸免于難的只有手寫的楚辭章句的雙音詞的 劃分,論文提交時間比較緊因此本文就依靠現(xiàn)有的材料,借鑒了陳海波的理論框架來分析楚辭章句 偏正式雙音詞的狀況。 o 在本文中我們所討論的偏正式雙音詞主要是雙音名詞和動詞,在章句中還有少量的偏正式雙音副詞和形 容詞,但是因為數(shù)量較少,不列入本文的討論范圍。 o 王惠現(xiàn)代漢語名詞詞義組合分析,( 北京大學出版社,2 0 0 4 年1 2 月) 中的詞義系統(tǒng)是根據(jù)美國p r i n c e o n 大學開發(fā)的在線英語詞典w o r d n e t 的類別來的。它針對的是現(xiàn)代漢語名訶詞義組合分析的需要劃分的類 別很細致。我們根據(jù)楚辭章句詞匯的情況和分析詞義運作系統(tǒng)的目的作了適當?shù)恼{(diào)整把一些數(shù)量較 少的小婁進行了合并和重新的規(guī)劃,一些與分析后語素的語義類型無關(guān)的類別歸并到別的類別中去如: 無生中的排泄物,我們把其歸入到自然物中:同時去除了一些在現(xiàn)代漢語中存在而在東漢并不存在的類別: 如生物下面的微生物等。語言畢竟是一個開放的離散的系統(tǒng),尤其是語義更足這樣,它不能像自然科學分類那 樣有明確的劃分的數(shù)據(jù)支持,雖然m i l l e r 評價說w o r d n e t 確實推動了字典編纂整個工程的進展,但是把成千 上萬的名詞劃分為數(shù)目有限的子集本身就是有一定的不科學性的。我們這樣的分類不可避免的也存在著 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粗略的分類確實可以幫助我們在詞義分析的時候建立一個理論框架權(quán)且用之 一5 列表如下: 人職業(yè)身份、關(guān)系、一般名稱 有生動物 偏 具體植物 正 式 事物 人工物( 建筑) 名 無生自然物 詞 部位 抽象 事物 這個語義框架大致反映了楚辭章旬中的偏正式雙音名詞的基本構(gòu)成狀況,我們也是 在這個框架下對楚辭章旬的偏正式雙音名詞后語素作語義考察。 以往有不少學者對動詞進行了分類。黃伯榮在現(xiàn)代漢語中把動詞分為6 類:動作動 詞、心理活動動詞、表示存在變化消失的動詞、判斷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陳海波根 據(jù)后語素位移器官把動詞分為心理動字、眼睛動字、口部動字、耳朵動字、能愿動字、表情 動字6 類。據(jù)此我們在分析楚辭章句中偏正式雙音動詞的時候,把其后語素分為動作動 詞和心理活動動詞兩類。動作動詞比較寬泛,包含的內(nèi)容也比較多,我們按照活動的部位把 它又分為眼睛動詞、口部動詞、耳朵動詞、表情動詞、肢體動詞5 類。 第二章偏正式雙音名詞 第一節(jié)雙音合成詞判斷標準 對一部專書雙音詞進行窮盡性的研究,雙音詞判斷標準是一個很令人頭痛卻又不能回避 的問題。誠如王力先生所說:“詞和仂語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劃分雙音詞的難點就是詞 和短語之間界限的問題,因為“漢語中詞和詞組的區(qū)別沒有形式上的標志”。,同時二者是 個連續(xù)統(tǒng),一步之遙往往就是詞和詞組的區(qū)別,“這還都是說的現(xiàn)代漢語,至于古代漢 語更增加了兩層困難:一是,我們研究上古漢語只能依靠有限的古代文獻,這些文獻也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的語言面貌,因此引證詞語用法的例句是有限制的,不像現(xiàn)代漢 。王力龍蟲并雕齋文集 ,中華書局1 9 8 0 年,頁5 6 1 。 。馬真先秦復音詞研究初探,北京大學學報,1 9 8 0 年第5 期。 - 6 一 語那樣可以比較容易地使用擴展、變換之類的方法;二是上古口語中區(qū)別詞和詞組也 許像現(xiàn)代漢語能借助于語音變化地幫助,如現(xiàn)代一些詞可用輕聲來認定,而上古口語地這類 現(xiàn)象已不得而知了。劬上古漢語確定雙音詞的困難無一例外地在處于上古到中古漢語過渡的 楚辭章句中存在著。 從上個世紀8 0 年代開始。學界就在摸索一條確定古代漢語雙音詞的標準,學者們見仁 見智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確定標準,馬真主要是從詞匯意義的角度來考慮的,程湘清 則是把語法結(jié)構(gòu)放在首位考慮,還有很多學者主張多條標準的綜合運用,這些思考對于我們 今天確定楚辭章旬的雙音詞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根據(jù)漢語的特點和中古漢語這特殊的 時段。本文確定雙音詞的標準暫定如下: 一詞匯意義 “劃分先秦的復音詞,主要應(yīng)從詞匯意義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即考察復音組合的結(jié)合程 度是否緊密,它們是否已經(jīng)成為具有完整意義的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最可行的辦法,其他 方面的標志都只能作為參考。”。這是適合漢語特點很具有可操作性的一條標準。漢語不同 于以語法為中心的印歐語,語義始終是研究的重點。確定先秦復音詞,意義標準是至關(guān)重 要的,是決定性的。 ( 一) 意義融合 兩個成分原來各有自己的含義,結(jié)合以后,各個成分原來的意義融合在新的組合的整體 意義之中,構(gòu)成了新的意義,這樣的組合是詞。 例如:“四?!?言己既周行遍于四海之外,意欲上下高馳,以求賢士也( 楚辭章句九嘆章句) 漢代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說:“八荒之內(nèi)有四海,四海之內(nèi)有九州。”有人認為, “四海”是圍繞“九州”四面的海。 禮記祭義具體提到了“東?!?、“西?!薄ⅰ澳虾!薄?“北?!睘椤八暮!?,雖然沒有明確海域。但在章句中“四海”已經(jīng)不是四個海域,而是泛 指全國各方。整個組合的意思和成分之間的意義仍然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是組合的意思已經(jīng)絕 對不是兩個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詞,而不是詞組。 再如“至到”: “至”是“到,達到”的意思,“到”是“來到,到達”的意思。說文解字:“至鳥 飛,從高下至地也。從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秦 。程湘清漢語史專書復音詞研究 ,商務(wù)印書館,2 0 0 3 年,頁3 9 4 0 o 馬真先秦復音詞初探( 續(xù)完) 北京大學學報,1 9 8 1 年第1 期。 7 風渭陽:“我送舅氏,日至渭陽?!睜栄裴屧b:“到,至也?!睆脑~源來看二者是基本一 致的。但是“至到”并不是二者意義的和,而是有了很大的變化,它是用來形容程度超出一 般,達到極點。 帝每嘆其忠公,謂日:。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剛,忠亮至到,可謂王臣也”( 晉 書熊遠傳) “忠亮至到”在這里猶言忠亮卓絕,“至到”形容程度超出了一般,達到極點。至到” 和“至”,“到”相比,不僅意義有了改觀,而且詞性也是由原來的動詞的組合變成了副詞。 漢語是概括性和融合性極強的語言,以這種方式形成的雙音詞并不少見,如“經(jīng)緯、南 面、知識、先生”等等。 ( 二) 意義互補 兩個相同、相近或是相反的成分組合以后,意義互補,凝結(jié)成了更為概括的意義,這樣 的雙音組合是詞。 例如:“社稷” 言謀足以安社稷;智足以解國惠威能制強御,仁能懷遠人也( 楚辭章句離騷 章句) “社稷”起初指的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吧纭惫糯^土地神。國語 魯語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日后。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表f昭注:“社,后 土之神也。”“稷”古代謂五谷之神。禮記祭法:“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日農(nóng), 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孔穎達疏:“故祀以為稷者,謂農(nóng)及 棄,皆祀之以配稷之神?!焙髞怼岸硼ⅰ庇米鲊业拇Q,“社”和“稷”意義互補。這樣 的組合是一個詞 “足下能肩此重任,真是社稷之福! ”( 大風歌) ( 三) 附加成分 兩個成分組合以后,其中一個成分是沒有具體的詞匯意義的,或是原來有詞匯意義,但 是在組合以后失去,只是作為一個附加的成分,或是前加或是后加,這樣的組合是詞。 長豫與丞相語,恒以慎密為端;丞相還臺,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后恒與曾大夫餅 當箱篋( 世說新語德行) “當”,助詞,用于單音節(jié)動詞之后,相當于“著”。在這里只是一個附加成分,不表 意義。 二語法結(jié)構(gòu) 8 一 義位反映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分類,是屬于語言的深層結(jié)構(gòu),往往不具有明顯的外在形式。 而作為語法結(jié)構(gòu)往往是更具有明顯的外在表現(xiàn)。 從語法結(jié)構(gòu)上來說,兩個音節(jié)結(jié)構(gòu)結(jié)合緊密,不能隨意拆開或者擴展的是雙音詞。不能 隨意擴展性指的是在組成詞的兩個成分之間不能加上某些虛詞而保持意義基本不變。若是 兩個組成成分之間可以加進某些虛詞,而意義還是保持不變我們可以認定在這個語境下, 這個組合不是詞,而是詞組。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論語速而) 這里?!坝嗡嚒本筒皇且粋€詞,而是詞組。 若是一個雙音組合在同一語言環(huán)境中可以拆開來用,也不是詞,而是斷為短語。如“剛 愎”: 鮑叔牙為人,剛愎而上悍剛則犯民以暴,愎則不得民心,悍則下不為用,其心不 懼( 韓非子十過) 在這個語境下,我們斷“剛愎”為詞組。 三修辭手段 修辭在在中國有很悠久的歷史。中國古代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都很注意語言表達,周 易中已經(jīng)有了“修辭立其誠”的說法,孔子也主張“辭達”“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在許多情況下,由于修辭手段的經(jīng)常和反復的運用,引起了詞義的變遷。這樣修辭手段為我 們判斷雙音詞提供了一個比較可靠的標準。 ( 一) 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出現(xiàn)喻體。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借喻,這樣的組合是詞。 楚辭章句七諫章句中有“t l - j ”,這里“玉門”并不是玉做的門,麗是喻指“國門”, 在這里“玉門”就是一個詞。 ( 二) 漢語社團的思維是喜歡求異求新的,傳統(tǒng)文化中還有附庸風雅的傾向。借代這一修辭 手法適應(yīng)了這兩方面的要求,在漢語中廣泛的運用。兩種事物之間有某種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往往就采用借代別出心裁的敘述。借代的范圍很廣,可以用特征、用途、標志、部分代整體 等等。這樣的組合是詞。 今若屈原,膺忠貞之質(zhì),體清潔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 箕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莢也( 楚辭章句離騷章句) 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復熟,而陳積有余,是 無它故焉,知本末源滴之謂也( 荀子富國) “丹青”用兩種顏料紅色和青色來代指史籍。 口 。本末”用樹的根部和上部,來代指事情的先后、主次。 c - - - ) 均衡是美的基本原則之一。培根說:“絕妙的美都顯示出奇異的均衡關(guān)系?!北憩F(xiàn)在 語言上也是如此。詞語或者是句子并列時,往往詞性和句式是相近的,均衡的。因此,在同 一語言環(huán)境中。處于相同句式相同位置上的雙音組合,若是一個確定是詞,我們可以判斷其 對應(yīng)成分也是詞。 屈原放在革野,憂心愁悴,精神散越,故自招其魂魄楚辭章句大招章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憂心愁悴,精神散越是兩個相對比的結(jié)構(gòu),“精神”我們可以斷定為是詞,因此可以斷 定。憂心”也是詞?!熬印笨梢院苋菀讛喽ㄊ窃~,根據(jù)二者的句式特點,可以斷定“小人” 也是詞。 四出現(xiàn)頻次 自由詞組轉(zhuǎn)換成詞的基本條件,就是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組合越來越穩(wěn)固,使用漸次廣 泛起來,得到人們的認可,地位隨之穩(wěn)定下來。因此,。頻率可以成為辨別雙音詞與否的一個 輔助標準。例如:在先秦典籍中,。天下”凡1 0 0 0 余見?!熬印? 0 0 余見,。圣人”3 0 0 多 見,恐怕鮮有否定他們是“詞”者。 當然這個標準只是一個輔助的標準,馬真也提醒我們“有許多詞在先秦著作中雖然經(jīng)常 連用,但仍然是詞組,不是詞。”o 使用這一標準時應(yīng)該結(jié)合其他的標準一起使用 綜上,是我們在本文中確定楚辭章句雙音詞的基本標準。修辭標準中的借喻和借代 無疑是最為可靠的,但是這樣的詞在漢語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絕大多數(shù)。根據(jù)漢語的特點, 詞匯標準是我們判斷使用時最基本的首選標準。但是“由于漢語缺乏發(fā)達的形態(tài),因而在做 出一個決定的時候往往難于根據(jù)單一的標準,而是常常要綜合幾方面的標準。”o 我們要“盡 量的尊重語言事實,重視語言形式本身所呈現(xiàn)的特征,它是我們判斷復音詞的主要依據(jù)?!眔 只有這樣做出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 第二節(jié)偏正式概述 偏正式歷來是雙音詞中很重要的構(gòu)詞方式。沈懷興對周易、詩經(jīng)、論語、辭源、 現(xiàn)代漢語詞語補編中的雙音詞作了數(shù)量上的統(tǒng)計: o 馬真先秦復音詞研究初探,北京大學學報,1 9 8 0 年第5 期。 o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晨 商務(wù)印書館,1 9 7 9 年,頁1 2 。 o 張萬起 ,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3 年5 月頁5 0 7 。 以往的偏正式雙音詞的研究往往是傾向于前語紊的語義功能的研究。單純注重前語素功 能的分析,忽視了語義和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無法看出不同的語義類型的語素之間的搭配 關(guān)系的規(guī)律和變化。蘇新春主張在建立語形語法的同時構(gòu)建一個語義語法,“在對詞語現(xiàn)象 的考察中詞義將成為思路的中心?!眔 下面我們采取語義結(jié)構(gòu)為中心,句法結(jié)構(gòu)為理論框架, 二者相結(jié)合的方式,從偏正式雙音詞后語素的語義類型。前語素的語義功能,不同語義類型 和功能類型之間的搭配關(guān)系,來對楚辭章句的偏正式雙音詞作一個粗淺的分析。 第三節(jié)后語素語義類型分析 一具體事物 具體事物是人類的感覺可以感知的,具有空間、質(zhì)量等方面性質(zhì)的事物。通過描述具體 事物的詞,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進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狀況。 ( 一) 有生 1 人 共2 1 7 詞 馬克思主義的語言學告訴我們:語言直接反映社會的變化和民族思維狀況?!皾h文化重 視人倫與人際關(guān)系”。,因此在章句中表人的詞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楚辭章句中有生詞 共計3 9 5 個。表人的詞就有2 1 7 個,占總數(shù)的5 4 9 ,6 。 1 1 表示職業(yè)身份 共2 0 詞。 后語素是屬于職業(yè)身份類時,可以和以下的象配合: ( 1 ) 性狀:共7 詞。 亂言選擇名工巧辯之巫,使招呼君,倍道先行,導以在前,宜隨之也。( p 2 0 2 ) b 言人九折臂,更歷方藥,則成良醫(yī),乃自知其病。( p 1 2 6 ) c 言使韓信猛將被鎧兜鍪守于屯陣,藏其智謀,令行伍怯夫反為將軍而攻城, 必失利而無功也。( p 3 0 4 ) ( 2 )數(shù)量詞:共3 詞。 a 言美女工舞,揄其長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眾客喜樂,留而 。蘇新春漢語語義學廣東教育出版社,1 9 9 2 年,頁2 3 。 o 伍宗文先秦漢語復音詞研究,巴蜀書社,2 0 0 1 年。頁2 “ 一1 2 不能去也( p 2 2 2 ) b 言百工不循繩墨之直道,隨從曲木。屋必傾危而不可居也。( p 1 5 ) ( 3 ) 動詞:共3 詞。 此言禹得天下以揖讓。而啟用兵以滅有扈氏,有扈遂為牧豎也。( p 1 0 6 ) ( 4 )自然物:共4 詞。 a 言我令云師豐隆,乘云周行,求隱士清潔若宓妃者,欲與并心力也。( p 3 1 ) b 屈原設(shè)意與河伯為友,俱游九河之中,想蒙神佑,反遇隧風,大波涌起,所 琵無所也。( p 7 6 7 7 ) ( 5 ) 職業(yè)身份:共l 詞。 言舷死后化為黃熊,入于羽淵,豈巫醫(yī)所能復生活也? ( p 1 0 0 ) ( 6 ) 具體名詞:共2 詞。 & 言國殤始從軍之時,手持吳戈,身被犀鎧而行也。( p 8 2 ) b 言敵家來,侵凌我屯陣,踐躐我行伍也。( p 8 2 ) 1 2 后語素表示關(guān)系 后語素表示某種關(guān)系。包括血緣關(guān)系、婚姻關(guān)系、政治等級關(guān)系等,是社會政治生活的 真實寫照。楚辭很大一部分是屈原借物抒志的政治性作品,楚辭章句作為注釋書,將 楚辭中深藏在文字后面的內(nèi)涵作了詳盡的闡明和提升。因此在王逸注中表示政治關(guān)系的 詞語占據(jù)了很大的比倒。 共8 6 詞。 后語素屬于關(guān)系類時,可以和以下類別的前語素配合: ( 1 ) 性狀:共3 4 詞。 亂言君為無道,國人中道倍畔而去之。賢臣驚怖奔亡,爭欲遠也。( p 2 8 6 ) b 言己不逢明君,思慮交錯,心將重亂,以終年命。( p 1 3 1 ) c 言我乃麾蛟龍,以橋西海,使少啤來渡我,動與神獸圣帝相接,言能渡萬民 之厄也。( p 4 5 ) ( 2 ) 數(shù)量詞:共2 l 詞。 &宋玉上設(shè)天意,佑助貞良,故日:帝告巫陽。有賢人在于下方,我欲輔成其 志,以厲黎民也。( p 1 9 8 ) b 三皇五帝不可逮也。( p 1 6 4 ) ( 3 )顏色:共3 詞。 1 3 a 過觀黑帝之邑宇也。( p 1 7 6 ) b 言己行游,奄然至于青帝之舍,觀萬物始生,皆出于仁義,復折瓊枝以續(xù)佩, 守仁行義,志彌固也。( p 3 0 ) ( 4 ) 自然物:共5 詞。 水君埃望,開府寺也。( p 2 7 5 ) ( 5 ) 區(qū)別詞:共1 3 詞。 a 言己行度純粹而無過失,上以承美先父高妙之法,不敢解也。( p 2 9 3 - - 2 9 4 ) b 誰與期會,而得兩男子,兩男子,謂太伯、仲雍也。( p 1 0 5 ) ( 6 ) 普通名詞和抽象名詞:共9 詞。 亂古者人臣三諫不從,待放三年,君命還則復,無則遂行也。( p 2 4 8 ) b 言湯能包持先人之末德,修其祖父之善業(yè),故天佑之以為民主也。( d 1 0 6 ) ( 7 ) 地域國別:共1 詞。 言湘君蹇然難行,誰留待于水中之洲乎? ( p 5 9 ) 1 3 后語素是一般名稱 共9 1 詞。 后語素是一般名稱時,前語素可以是以下幾類: ( 1 )性狀:共5 2 詞 a 言有摹享十六人,聯(lián)接而舞,發(fā)聲舉足,與詩雅相合,且有節(jié)度也。( p 2 2 t ) b 丑嫗自飾以粉黛也。( p 1 5 2 ) c 水干之后,有d 、j t , 啼水涯,人取養(yǎng)之。( p 1 0 8 ) d 言己見君親愛惡人。斥逐忠良,誠欲進身登階,竭盡謀慮,意中狐疑,恐遇患 害也。( p 3 0 8 ) ( 2 ) 數(shù)量詞:共1 5 詞。 亂眾人急于財利,我獨急于仁義也。( p 1 2 ) b 言武王三軍,人人樂戰(zhàn),并載驅(qū)載馳,赴敵爭先,前歌后舞,鳧藻歡呼,奮擊 其翼,獨何以率之也? ( p 11 0 ) ( 3 ) 區(qū)別詞:共1 l 詞。 & 言工明于所畫,念其繩墨,修前人之法,不易其道,則曲木直而惡木好也。 ( p 1 4 2 ) b 言解居父聘吳,過陳之墓門,見蛔冬負其子,欲與之淫浹,肆其情欲。( p 1 0 7 ) 1 4 ( 4 ) 地域國別:共3 詞 a 楚人名冬生草日宿莽。( d 1 4 8 ) b 言為君魂作衣,乃使秦人職其篝絡(luò)。齊人作采縷,鄭國之工纏而縛之,堅而且 好也。( p 2 0 2 ) ( 5 ) 動詞:共3 詞。 &紂惑姬己,作糟丘酒池,長夜之飲,斷箭朝涉。刳剔孕婦,比干正誄。( p 1 3 1 ) b 言婚姻所好。心意不同。則媒人疲勞,而無功已( p 6 2 ) ( 6 )抽象名詞:共2 詞。 乳 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上以諷諫,下以自慰。( p 4 8 ) b 言美女起舞,叩鐘擊磐。得其節(jié)度,則諸樂人各得其理,有條序也。( p 2 2 1 ) ( 7 )其他:共5 詞。 前語素還有少數(shù)是代字、人工物、職業(yè)身份等。 a 言在位之臣,心皆貪婪,內(nèi)以其志恕度他人,謂與己不同,則各生嫉妒之心, 推棄清潔,使不得用也。( p 1 1 ) b 門人三千,罔不昭達。臨終之日,則大義乖而微言絕。( p 4 7 4 8 ) 另外,楚辭是巫文化色彩比較濃厚的作品,鬼神和宗教信仰在詩篇里面隨處可 見。因此在章句里面還孕育了鬼、神、仙等類別的事物。這些詞數(shù)目不是很多,但是應(yīng) 用很廣泛,構(gòu)詞能力也比較強,以鬼、神、仙為后語素的類可以和表示性狀、數(shù)目、方 位、自然物、范圍等的前語素搭配組合成為偏正式。 2 動物 共1 1 4 詞。 后語素是表示動物的類時,可以和以下的前語素搭配: ( 1 ) 性狀:共3 5 詞。 亂猛獸爭食,欲相嚯也。( p 2 3 3 ) b 思附鴻雁,達中情也。( d 1 4 7 ) ( 2 ) 顏色:共1 7 詞。 亂言曠野之中,有赤蟻,其狀如象。( p 2 0 0 ) b 言己德合神明,則駕蒼龍,驂白虎,其狀蚴虬有威容也。( p 2 2 8 ) ( 3 ) 動詞:共9 詞。 a 言簡狄侍帝嚳于臺上,有飛燕墮遺其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 p 1 0 5 1 0 6 ) b 言上有胃繳弋射之機,下有張施廚羅之同,飛鳥走獸,動而遇害。( p 1 2 6 ) ( 4 ) 數(shù)量詞:共1 8 詞。 a 駕八龍者,言己德如龍。可制御八方也。( p ,4 6 ) b 觀其鐙錠,雕鏤百獸,華奇好備也。( p 2 0 4 ) c 見精捌之夜行,自傷放棄,與昆蟲為雙也。( p 1 8 4 ) ( 5 )動物:共2 5 詞。 亂言寧有無角之龍,負熊獸以游戲者乎? ( p 9 4 ) b 言仁人聯(lián)結(jié)蒽芷,服之以于身,過鮑魚之肆,則失其性而不芬香也。( p 2 3 9 ) c 雉兔之群,驚奔走也。( p 2 3 4 ) 注:“熊獸”是屬于邏輯上有類屬關(guān)系的詞。這種構(gòu)詞方式從先秦一直到現(xiàn)代 漢語都存在著,但其結(jié)構(gòu)順序卻有了變化。先秦時代這種詞的結(jié)構(gòu)方式主要是大名 + 小名,如韓非子中有“幣帛、草茅”。但在楚辭章句中這種結(jié)構(gòu)方式已 經(jīng)基本轉(zhuǎn)變?yōu)樾∶? 大名。后語素表示的是類別前語素對后語素的類別進行限制, 如鮑魚、鮒魚、熊獸等。這種小名+ 大名的構(gòu)詞方式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然具有很強的 構(gòu)詞能力。除了類屬關(guān)系,動物+ 動物的這種前后語素的搭配還可以表示其他的不 同的語義內(nèi)涵:有的前語素是對后語素進行性狀的限制的,如蜂蛾;有的是表明后 語素的用途,如雉兔 ( 6 ) 區(qū)別詞:共2 詞。 言己欲如雄鳩,進其耿耿小節(jié)之誠信,讒人尚復介隔蔽而障之。況有鸞風之志, 當獲譖毀,固其宜也。( p 2 9 8 ) ( 7 ) 自然物:共5 詞。 a - 言己雖乘零筘,猶自抑案彌節(jié)徐行,高抗志行,邀邈而遠t 莫能追及。( p 4 6 ) b 天龜水神侍送余也。( p 2 7 7 ) ( 8 ) 其他:共3 詞。 后語素是動物類,在楚辭章句里面還可以和表植物、人工物的前語素搭配。 a _ 言桂耄食芬香,居高顯不知留止,妄欲移徙,則失甘美之木,亡其處也。( p 2 4 4 ) b 。言己懷玉象,履忠信,愿陳列已恚,無有明正之君聽而受之也。( p 2 6 6 ) 3 植物 共“詞。 后語素是表示植物的類時,可以和以下的前語素搭配: 1 6 - ( 1 ) 性狀:共3 7 詞。 亂言己旦飲香木之墜露,吸正陽之津液;暮食芳第之落華,吞正陰之精蕊,動以 香凈,自潤澤也。( p 1 2 ) b 言節(jié)掌香美之木,枯于草中而不見御,反種蒺藜棘刺之木滿于中庭,以言遠仁 賢,近讒賊也。( p 3 0 8 ) c 言橘枝重累,又有利棘,以象武也。( p 1 5 4 ) ( 2 ) 數(shù)量詞:共5 詞。 & 言秋時百草將實,微霜夜下而殺之,使不得成熟也。( p 2 4 0 ) b 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樹,異于眾本,來服習南,便其風氣。( 1 3 1 5 3 ) ( 3 ) 顏色:共8 詞。 a 言禹平治水土,萬民皆得耕種黑黍于蒲之地,盡為良田也。( p 2 4 0 ) b 言己愿借神光電景,飛注往來,施黃棘之刺,以為馬策。( p 1 6 1 ) ( 4 ) 時間詞:共5 詞。 a 春草始生,固中平易也。( p 2 2 3 ) b 言己修身清潔,乃取江離、辟芷以為農(nóng)被;紉索秋蘭,以為佩飾;博采眾普, 以自約束也。( p 5 ) ( 5 ) 其他:共9 詞。 后語素是植物類,在楚辭章句里面還可以和動詞、人工物、自然物等的前語素 搭配。 & 言復有水葵,生于池中,其莖紫色,風起水動,波緣其葉上而生文也。( p 2 0 6 ) c 言天下何所有石木之林,林中有獸能言語者乎? ( p 9 4 ) ( 二) 無生 1 人工物 共1 8 9 詞。 后語素是人工物時,可以和以下的前語素相搭配: ( 1 ) 性狀:共6 7 詞。 & 言楚王選士必于鄉(xiāng)射,明旦既設(shè)禮,張施大侯,使眾射之,中劉舉迸,不中退 卻,各以能升,民無怨望也。( p 2 2 6 ) b 握我寶劍,立延頸也。( p 2 7 0 ) c 言蘇糞土以滿香囊,佩而戴之,反謂申椒臭而不香,言近小人而遠君子也。 1 7 ( p 3 6 ) d 言乃醞釀醇酒,四器俱熟,其味甘美,飲之醚滑,入口消釋,不苦澀,令人不 默滿也。( p 2 2 0 ) ( 2 ) 數(shù)量詞:共9 詞。 言己供神有道,乃使靈巫常持好劍以辟邪。要垂眾佩周旋而舞,動鳴五玉鏘鏘 而和,且有節(jié)度也。( p 5 5 ) b 言屈原嘗與君俱獵于此,官屬齊駕駟馬,或青或黑,連千乘,皆同服也。( p 2 1 3 ) ( 3 ) 顏色;共l o 詞。 a 重我絳袍,采色鮮也。( p 2 7 3 ) b 武王杖黃鉞,行天罰,殷宗遂絕,不得長久也。( p 2 3 ) ( 4 ) 人工物:共4 5 詞。 a 紂果作玉臺十重,糟丘酒池,以至于亡也。( p 1 0 4 ) b 言舞者追旋,農(nóng)衽掉搖,回轉(zhuǎn)相鉤,狀若交竹竿,以手抑案而徐來下也。( p 2 1 0 ) c 言己乃立日月之光以為車蓋。( p 2 2 8 ) d 言南堂之外,復有曲屋,周旋圍遵,步炳長砌,其路險狹,宜乘擾謹之馬,周 旋屈折,行游觀也。( p 2 2 3 ) d 畏怖羅網(wǎng),升青云也。( p 2 6 9 ) e 。言紂作象箸兩箕子嘆。預知象箸必有玉杯。,玉韋f 必盛熊蹯豹胎,如此必崇廣 宮室。( p 1 0 4 ) 注:人工物+ 人工物的組合中,前面的人工物對后面的人工物進行限制的方向不盡 相同:玉杯、玉衡、酒池等前語素是說明后面的人工物的質(zhì)地材料:車盞、門鏤等則是 對后語素的所屬關(guān)系進行限制:玉漿、閣道分別是對“漿”、“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