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特色野菜_第1頁
紫蘇--特色野菜_第2頁
紫蘇--特色野菜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紫蘇 -特色野菜 紫蘇 別名赤蘇、紅蘇、黑蘇、紅紫蘇、皺紫蘇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涼拌或作湯。紫蘇嫩葉每百克含水分 85.7 克,蛋白質 3.8 克,脂肪 1.3 克,碳水化合物 6.4 克,磷 44 毫克,鐵 2.3 毫克,胡蘿卜素 9.09 克,維生素 B10.02 毫克,維生素 B20.35 毫克,尼克酸1.3 毫克,維生素 C47 毫克,還有揮發(fā)油等物質具有特異芳香。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治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本草綱目載“行氣寬中,清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長江以南各省有野生,見于村邊或路旁。 紫蘇葉營養(yǎng)分析: 紫蘇在中國常用中藥,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魚片時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國少數地區(qū)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蘇葉也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癥。種子也稱蘇子,有鎮(zhèn)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蘇全草可 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療效。 紫蘇葉補充信息: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老梗,或噴淋清水,稍潤,切寬絲,干燥,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 紫蘇葉適合人群: 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慎服。 紫蘇葉食療作用: 紫蘇葉味辛,性溫;歸肺、脾經;芳香升散; 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氣和中,安胎,解毒; 主治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咳嗽氣喘,脘腹脹悶,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食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