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_第二篇 檢驗與發(fā)證第1章 通 則第1節(jié) 一般規(guī)定1.1.1 漁業(yè)船舶的所有人、經營者或代理人(以下簡稱船舶所有人)須按本篇的規(guī)定申報檢驗。1.1.2 所有漁業(yè)船舶在首次投入營運之前須申報初次檢驗。1.1.3 營運漁業(yè)船舶須按本篇規(guī)定申報營運船舶檢驗。1.1.4 船舶所有人須按本篇規(guī)定申報噸位丈量、核定載重線。1.1.5 漁業(yè)船舶的主要船用產品,須按本篇的規(guī)定申報產品檢驗。1.1.6 驗船部門受理檢驗的范圍,須按主管機關的規(guī)定執(zhí)行。1.1.7 檢驗依據(jù)1.1.7.1 本規(guī)則是執(zhí)行漁業(yè)船舶法定檢驗的依據(jù)。1.1.7.2 主管機關頒布的其他規(guī)定是本規(guī)則的組成部分。1.1.7.3 除另有明文規(guī)定外,主管機關頒布的指導性文件均屬于非強制性的。1.1.7.4 漁業(yè)船舶結構除須符合本規(guī)則的相應規(guī)定外,其船舶強度、結構、布置、材料、構件尺寸、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冷藏裝置、防火結構、焊接、鍋爐和其他受壓容器及其附件等,其設計與安裝應適用于預定的用途,且應符合主管機關頒布或承認的建造規(guī)范、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1.1.7.5 本規(guī)則各篇的規(guī)定已涵蓋了下列有關國際公約、議定書(包括修正案)、規(guī)則等對漁業(yè)船舶的要求:1) 1969年國際船舶噸位丈量公約(簡稱69噸位公約);2) 1966年國際船舶載重線公約及1988年議定書(簡稱66載重線公約);3) 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及其議定書和修正案(簡稱SOLAS公約1974);4) 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及其修正案(簡稱72避碰規(guī)則);5) 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78年議定書及1988年議定書(簡稱MARPOL 73/78公約);6) 1977年托雷莫利諾斯國際漁船安全公約1993年議定書(簡稱93議定書)。1.1.7.6 本規(guī)則還包括了國際勞工組織(簡稱ILO)于1932年修訂的關于船舶裝卸作業(yè)防止工人工傷事故公約(簡稱32號公約),以及替代并于1981年12月5日生效的相應公約(簡稱152公約)的有關內容。第2節(jié) 適用范圍 除另有明文規(guī)定外,本篇適用于船長大于或等于12m且有固定連續(xù)甲板的漁業(yè)船舶。第3節(jié) 檢驗時間1.3.1 所有漁業(yè)船舶的連續(xù)兩次檢驗間隔時間為12個月。1.3.2 換證檢驗應在證書到期之前3個月內進行。1.3.3 年度檢驗應在證書的周年日期前、后3個月內進行。1.3.4 期間檢驗應在相應證書的第2個周年日期前、后3個月內進行。1.3.5 定期檢驗 1) 國際漁船的設備和國際漁業(yè)輔助船舶的設備安全證書的定期檢驗應在證書的第2個周年日期前、后3個月內進行,有效期限不變。 2) 國際漁船的無線電設備和國際漁業(yè)輔助船舶的無線電安全證書的定期檢驗應在證書的每1個周年日期前、后3個月內進行,有效期限不變。第4節(jié) 檢驗申報1.4.1 漁業(yè)船舶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的審查,由設計部門或船舶所有人向驗船部門申報。1.4.2 漁業(yè)船舶的初次檢驗、期間檢驗、換證檢驗、定期檢驗、年度檢驗、臨時檢驗,由船舶所有人向驗船部門申報檢驗。1.4.3 漁業(yè)船舶的船用產品,由產品的制造者或代理人向驗船部門申報產品檢驗。第5節(jié) 檢驗類別1.5.1 初次檢驗1.5.1.1 初次檢驗:系指漁業(yè)船舶(包括重大改建的船舶)在首次投入營運以及驗船部門第一次對漁業(yè)船舶頒發(fā)證書之前所進行的檢驗。1.5.1.2 新船的初次檢驗(建造檢驗)應審查船舶設計圖紙及技術文件;核查準造證;核查船用產品證書;對船舶結構、機械和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及試驗。1.5.1.3 新船應按照驗船部門批準的設計圖紙施工。如確需修改時,應將重大修改部分的設計圖紙報送驗船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施工。1.5.1.4 驗船師在執(zhí)行新船的初次檢驗時,應至少在漁業(yè)船舶修造企業(yè)出具的船舶下水、傾斜試驗、系泊試驗及航行試驗等重大檢驗項目的檢驗或試驗報告上簽署。1.5.1.5 漁業(yè)船舶建造或改造完工后,漁業(yè)船舶修造企業(yè)應按規(guī)定向驗船部門提交完工圖紙。1.5.1.6 現(xiàn)有船舶的初次檢驗應參照新船的初次檢驗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圖紙審查和檢驗;對船舶結構、機械和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及必要的試驗;確認有關船舶安全的檢驗和試驗報告及主要船用產品證書;核查有效的船舶檢驗證書及有關技術文件。1.5.1.7 對船齡超過10年的現(xiàn)有船舶,驗船部門可根據(jù)船舶的技術狀況等具體情況酌情增加檢驗項目。1.5.1.8 若船舶具有主管機關承認的檢驗機構簽發(fā)的有效船舶檢驗證書及技術文件,則現(xiàn)有船舶的初次檢驗可按照換證檢驗對待。1.5.1.9 初次檢驗合格后,應按規(guī)定簽發(fā)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及相應的免除證書。1.5.2 定期檢驗1.5.2.1 定期檢驗:系指對特定的漁業(yè)船舶設備證書的有關項目,按照本規(guī)則的規(guī)定進行的檢驗。1.5.2.2 定期檢驗應對船舶的有關設備進行一次完整的檢查及必要的試驗。1.5.2.3 定期檢驗應核查所有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及技術文件。1.5.2.4 定期檢驗合格后,應按規(guī)定在相應的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上簽署。 1.5.3 換證檢驗1.5.3.1 換證檢驗:系指對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有關的項目,按規(guī)定期限換發(fā)證書之前的檢驗。1.5.3.2 換證檢驗須對船舶結構、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驗和必要的試驗,保證其符合特定證書的有關規(guī)定。1.5.3.3 換證檢驗應核查所有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及技術文件。1.5.3.4 換證檢驗合格后,應按規(guī)定換發(fā)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及相應的免除證書。1.5.4 期間檢驗1.5.4.1 期間檢驗:系指對特定的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的有關項目,在第2個周年進行的檢驗。期間檢驗應替代1次年度檢驗。1.5.4.2 除按規(guī)定對年度檢驗項目進行檢驗外,尚應對船底外部等指定的項目進行詳細檢查。1.5.4.3 期間檢驗應核查所有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及技術文件。1.5.4.4 期間檢驗合格后,應按規(guī)定在相應的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上簽署。1.5.5 年度檢驗1.5.5.1 年度檢驗:系指對特定的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的有關項目,按照本規(guī)則的有關規(guī)定每年進行的常規(guī)檢驗。1.5.5.2 年度檢驗應對船舶及其設備進行常規(guī)檢查,以及為確定其保持良好狀態(tài)而做的某些試驗;確認船舶及其設備沒有做過未經認可的變更。若對船舶的某項設備的狀況維持有疑問時,則應作進一步的檢查或試驗。1.5.5.3 年度檢驗應核查所有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及技術文件。1.5.5.4 年度檢驗合格后,應按規(guī)定在相應的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上簽署。1.5.6 船底外部檢查1.5.6.1 船底外部檢查:系指對船舶水下部分的殼板和有關項目的檢查以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tài),并且適合船舶要進行的營運業(yè)務。1.5.6.2 船底外部檢查一般應在干塢內進行,但也可考慮在船舶處于浮態(tài)時進行替代檢查。對于15年及以上船齡的船舶,在進行浮態(tài)檢查之前應予以特殊考慮。只有當條件良好且具有適當?shù)脑O備和經適當訓練的人員時,才能對船舶進行浮態(tài)檢查。1.5.6.3 在任何5年內應至少進行2次船底外部檢查,且任何2次之間的間隔時間應不超過36個月,其中1次應在換證檢驗時進行。1.5.7 臨時檢驗1.5.7.1 臨時檢驗:系指驗船部門對技術狀況或用途、作業(yè)區(qū)域等發(fā)生變化的船舶或應船舶所有人、有關部門的申請或驗船部門簽發(fā)的船舶臨時證書有效期滿,對漁業(yè)船舶進行的非常規(guī)性檢驗。1.5.7.2 漁業(yè)船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須向驗船部門申報臨時檢驗:1) 更改船名、船籍港或船舶所有權發(fā)生變更時;2) 發(fā)生影響船舶安全的海損或機損事故時;3) 改變航區(qū)、作業(yè)區(qū)域、作業(yè)方式或變更用途時;4) 涉及船舶安全的任何修理或改裝(包括更換船舶主機并加大功率)時;5) 船舶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屆滿要求展期時;6) 船舶封存后啟用時;7) 限期檢驗項目期限屆滿時;8) 其他原因造成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失效時。1.5.7.3 臨時檢驗合格后,應按規(guī)定在相應的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上簽署或簽發(fā)新的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1.5.8 產品檢驗1.5.8.1 產品檢驗:系指驗船部門依據(jù)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和我國政府批準接受的有關國際公約及主管機關頒布的規(guī)章對涉及漁業(yè)船舶及人命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環(huán)境的主要產品和材料進行的監(jiān)督檢驗。1.5.8.2 主管機關依據(jù)船用產品的結構、用途和生產方式的不同,對產品進行工廠認可或產品型式認可。1.5.8.3 經主管機關認可的船用產品,驗船部門依據(jù)產品結構、用途、生產方式和企業(yè)的質量保證情況,對產品采取制造檢驗、出廠檢驗或不定期抽檢三種方式進行監(jiān)督檢驗。1.5.8.4 經檢驗合格后的船用產品,驗船部門按主管機關的規(guī)定簽發(fā)船用產品證書,并按規(guī)定標明產品檢驗標志。第6節(jié) 證書的發(fā)送與保存1.6.1 驗船部門一般應將各種法定檢驗證書正本及技術文件副本各1份直接發(fā)送給船舶所有人。1.6.2 驗船部門除按規(guī)定對有關文件資料存檔外,尚應將各種法定檢驗證書副本及技術文件正本各1份存檔。1.6.3 船舶所有人應將驗船部門簽發(fā)的各種法定檢驗證書及技術文件妥善保存在船上,以備隨時檢查。第7節(jié) 檢驗后的狀況維持1.7.1 船舶所有人應對船舶及其設備的狀況加以維持,使其能夠符合本規(guī)則的各項規(guī)定,確保船舶狀況與證書相符,從而保證該船在各方面保持適合于航行作業(yè)而不致對船舶及船上人員產生危險。1.7.2 根據(jù)本規(guī)則對船舶所進行的任何檢驗完成以后,除為維修的目的而正常更換設備零部件外,未經驗船部門同意,不得改變經過檢驗的船舶結構、布置、機器、設備及其他項目。1.7.3 當船舶發(fā)生事故或發(fā)現(xiàn)缺陷而影響船舶安全或影響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的有效性或完整性時,船舶所有人應及時報告驗船部門。驗船部門收到報告后,應及時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臨時檢驗。第2章 證 書第1節(jié) 證書種類2.1.1 國際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2.1.1.1 船長等于或大于24m的國際漁船經檢驗合格后,應簽發(fā)下列有關檢驗證書:1) 國際漁船安全證書及設備記錄;2) 國際噸位證書;3) 漁船噸位證書;4) 國際防止油污證書及附件; 5) 防止油污證書及附件;6) 漁船載重線證書;7) 漁船漁撈和起重設備證書;8) 免除證書;*9) 蘇伊士運河噸位證書;*10) 巴拿馬運河噸位證書; *11)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證書。2.1.1.2 船長小于24m的國際漁船經檢驗合格后,應簽發(fā)下列有關檢驗證書:1) 漁船安全證書及設備記錄;2) 漁船噸位證書;3) 防止油污證書及附件;4) 漁船載重線證書;5) 漁船漁撈和起重設備證書;6) 免除證書;*7) 蘇伊士運河噸位證書;*8) 巴拿馬運河噸位證書。2.1.1.3 從事國際航行的漁業(yè)輔助船舶經檢驗合格后,應簽發(fā)下列有關檢驗證書:1) 貨船構造安全證書;2) 貨船設備安全證書及記錄簿;3) 貨船無線電安全證書及記錄簿;4) 船舶航行安全證書;5) 國際噸位證書;6) 國際防止油污證書及附件;7) 防止油污證書及附件;*8) 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證書;9) 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10) 國際船舶載重線免除證書;11) 起重設備證書及記錄簿;12) 免除證書;*13) 蘇伊士運河噸位證書;*14) 巴拿馬運河噸位證書。2.1.2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的檢驗證書2.1.2.1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的檢驗證書分為甲、乙、丙種及內河四大類別。2.1.2.2 甲、乙種漁業(yè)船舶經檢驗合格后,應簽發(fā)下列有關甲、乙種檢驗證書:1) 漁業(yè)船舶安全證書;2) 漁業(yè)船舶噸位證書;3) 漁業(yè)船舶防止油污證書;4) 漁業(yè)船舶載重線證書;5) 漁業(yè)船舶漁撈和起重設備證書;6) 漁業(yè)船舶臨時航行安全證書;7) 漁業(yè)船舶臨時乘客定額證書。2.1.2.3 丙種漁業(yè)船舶經檢驗合格后,應簽發(fā)丙種檢驗證書,即小型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2.1.2.4 內河漁業(yè)船舶經檢驗合格后,應簽發(fā)乙種檢驗證書或內河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兩種。2.1.3 各種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的適用范圍2.1.3.1 國際漁船檢驗證書適用于經國務院漁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中國水域以外從事海洋捕撈作業(yè)的漁船。2.1.3.2 國際漁業(yè)輔助船舶檢驗證書適用于非營業(yè)性的國際航行的漁業(yè)輔助船舶。2.1.3.3 甲種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適用于船長等于或大于24m的鋼質海洋機動漁業(yè)船舶。2.1.3.4 乙種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適用于下列漁業(yè)船舶:1) 船長等于或大于15m但小于24m的鋼質海洋機動漁業(yè)船舶。2) 船長等于或大于15m的內陸鋼質及非鋼質海洋機動漁業(yè)船舶。3) 船長小于15m,但主機功率大于或等于44.1kW的海洋漁業(yè)船舶。4) 船長大于或等于24m的海洋非機動漁業(yè)船舶。2.1.3.5 丙種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適用于下列漁業(yè)船舶:1) 船長小于15m,且主機功率小于44.1kW的海洋漁業(yè)船舶。2) 船長小于24m的非機動海洋漁業(yè)船舶。2.1.3.6 內河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適用于下列內陸水域漁業(yè)船舶:1) 船長小于15m的鋼質機動漁業(yè)船舶;2) 所有非鋼質機動漁業(yè)船舶;3) 所有非機動漁業(yè)船舶。2.1.3.7 臨時航行證書適用于船舶試航或短期、臨時從事某種航行、作業(yè)的船舶等。2.1.3.8 臨時乘客定額證書適用于休閑漁船及非商業(yè)性臨時搭載乘客的非國際漁業(yè)船舶。2.1.4 產品檢驗證書 產品檢驗證書分為認可證書、專用產品證書和通用產品證書。2.1.5 證書格式2.1.5.1 國際漁業(yè)船舶的證書格式由主管機關按照有關國際公約、議定書或規(guī)則等的證書格式制定。2.1.5.2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及船用產品檢驗證書格式由主管機關制定。 注:帶(*)的船舶證書屬于非強制性的,驗船部門根據(jù)船舶所有人的需要簽發(fā)。第2節(jié) 證書的簽發(fā)2.2.1 國際漁業(yè)船舶2.2.1.1 國際漁船及國際漁業(yè)輔助船舶檢驗證書由符合第一篇1.4.3要求的驗船師或機構簽發(fā)。2.2.1.2 主管機關按照本規(guī)則的規(guī)定,對國際漁業(yè)船舶免除本規(guī)則的全部或部分規(guī)定時,應簽發(fā)相應的免除證書。2.2.1.3 需要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漁業(yè)船舶,主管機關應按運河主管當局的規(guī)定簽發(fā)蘇伊士運河噸位證書。2.2.1.4 需要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漁業(yè)船舶,主管機關應按運河主管當局的規(guī)定制作巴拿馬運河噸位證書,送交運河主管當局簽發(fā)。2.2.1.5 總噸位等于或大于400的國際漁業(yè)船舶,除應具有本篇2.1.1.1或2.1.1.3規(guī)定的檢驗證書外,還應具備主管機關簽發(fā)的濾油設備型式認可證書和漁港監(jiān)督部門簽發(fā)的船上油污應急計劃。2.2.2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由驗船部門簽發(fā)。2.2.3 船用產品2.2.3.1 漁業(yè)船舶船用產品的認可證書由主管機關簽發(fā)。2.2.3.2 漁業(yè)船舶船用產品證書由驗船部門簽發(fā)。2.2.4 印章使用2.2.4.1 國際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使用刊有國徽圖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yè)船舶檢驗局印章。2.2.4.2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及船用產品證書使用主管機關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漁業(yè)船舶檢驗業(yè)務印章。第3節(jié) 證書的有效期限2.3.1 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2.3.1.1 國際漁船安全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定期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設備檢驗,按年度期間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構造與機器設備檢驗,按定期定期定期換證檢驗順序申報無線電設備檢驗。2.3.1.2 船舶航行安全證書、漁船安全證書、漁業(yè)船舶安全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期間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檢驗。2.3.1.3 貨船設備安全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定期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檢驗。2.3.1.4 貨船構造安全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期間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檢驗。2.3.1.5 貨船無線電安全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定期定期定期換證檢驗順序申報無線電設備檢驗。2.3.1.6 免除證書與其相對應的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相同。2.3.1.7 國際噸位證書、漁船噸位證書、漁業(yè)船舶噸位證書、蘇伊士運河噸位證書、巴拿馬運河噸位證書在正常情況下為長期有效。若船舶改建或改裝影響噸位如果超過現(xiàn)有噸位的1%時,船舶所有人應重新申報噸位丈量。2.3.1.8 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漁船載重線證書、漁業(yè)船舶載重線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每年申報年度檢驗。2.3.1.9 國際防止油污證書、防止油污證書、漁業(yè)船舶防止油污證書、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期間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檢驗。2.3.1.10 漁船漁撈和起重設備證書、起重設備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年度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檢驗。2.3.1.11 小型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期間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檢驗。2.3.1.12 內河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為72個月。在證書有效期內,船舶所有人應按年度年度年度年度年度換證檢驗順序申報檢驗。2.3.1.13 臨時檢驗合格后,需要換發(fā)現(xiàn)有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時,新證書的有效期限以及下次檢驗的時間、類別應與現(xiàn)有證書相同。2.3.1.14 任何檢驗與發(fā)證的主要變動必須將新證書的有效期限與前1份證書的有效期限聯(lián)系起來。1) 如換證檢驗在證書到期之日前3個月內完成,則新證書自換證檢驗完成之日起生效,其有效期限從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算起;2) 如換證檢驗在證書到期之日3個月前完成,則新證書自換證檢驗完成之日起生效,其有效期限從換證檢驗完成之日算起;3) 如換證檢驗在證書到期之日后完成,則新證書自換證檢驗完成之日起生效,其有效期限從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算起;4) 如臨時檢驗在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3個月前完成,需要簽發(fā)1份新證書,則新證書自臨時檢驗完成之日起生效,除條件或臨時證書外,其有效期限至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止;5) 如臨時檢驗在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前3個月內完成,需要簽發(fā)1份新證書,則新證書自臨時檢驗完成之日起生效,其有效期限從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算起;6) 如臨時檢驗在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后完成,需要簽發(fā)1份新證書,則新證書自臨時檢驗完成之日起生效,其有效期限從現(xiàn)有證書到期之日算起;7) 如定期檢驗、期間檢驗、年度檢驗在現(xiàn)有證書周年日前、后3個月之內完成,則下次檢驗的周年日為自本次檢驗的周年日起12個月;8) 如定期檢驗、期間檢驗、年度檢驗在現(xiàn)有證書周年日3個月之前完成,則下次檢驗的周年日為自本次檢驗完成之日起1215個月內任何1日;9) 如定期檢驗、期間檢驗、年度檢驗在現(xiàn)有證書周年日3個月之后完成,則下次檢驗的周年日為自本次檢驗的周年日起12個月。2.3.2 船用產品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2.3.2.1 筏站認可證書的有效期限為24個月,產品型式認可證書和工廠認可證書的有效期限為48個月,在此期間筏站及產品生產廠或代理商應每年申報年度審驗。2.3.2.2 船用產品證書無有效期限。2.3.3 臨時證書的有效期限2.3.3.1 國際漁業(yè)船舶在換證檢驗時,如果驗船師認為有影響頒發(fā)某種全期證書的項目不合格或存在遺留問題或根據(jù)特殊需要,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可簽發(fā)相應的條件證書,但此條件證書的有效期限應不超過3個月。2.3.3.2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在換證檢驗時,如果驗船師認為有影響頒發(fā)某種全期證書的項目不合格、存在遺留問題或根據(jù)特殊需要,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可簽發(fā)1份不超過3個月的漁業(yè)船舶臨時航行安全證書。2.3.3.3 國際漁業(yè)船舶在定期、年度、期間檢驗時,如果驗船師認為有影響某種全期證書的項目不合格或存在遺留問題,則應收回原有船舶檢驗證書。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可簽發(fā)1份相應條件的證書,但此條件證書的有效期限應不超過3個月。2.3.3.4 非國際漁業(yè)船舶在定期檢驗、年度檢驗、期間檢驗時,如果驗船師認為有影響某種全期證書的項目不合格或存在遺留問題,則應收回原有船舶檢驗證書。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可簽發(fā)不超過3個月的漁業(yè)船舶臨時航行安全證書。2.3.3.5 漁業(yè)船舶臨時乘客定額證書的有效期限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但不超過6個月。2.3.3.6 漁業(yè)船舶臨時航行安全證書有效期限屆滿時,船舶所有人應申報臨時檢驗。經臨時檢驗合格后,驗船部門應簽發(fā)相應的全期檢驗證書或在原檢驗證書上簽署。此種臨時檢驗不改變原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2.3.3.7 未經主管機關或驗船部門同意,驗船師不得對存在某種項目不合格或遺留問題的漁業(yè)船舶簽發(fā)全期檢驗證書。2.3.4 老舊漁業(yè)船舶檢驗證書的簽發(fā)2.3.4.1 船齡超過20年的鋼質海洋漁業(yè)船舶,除噸位證書外,其他船舶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應不超過24個月。2.3.4.2 船齡超過30年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海洋漁業(yè)船舶,除噸位證書外,其他船舶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應不超過24個月。2.3.4.3 船齡超過15年的木質海洋漁業(yè)船舶,除噸位證書外,其他船舶檢驗證書的有效期限應不超過24個月。2.3.4.4 按本篇2.3.4.12.3.4.3規(guī)定簽發(fā)的檢驗證書,若有效期限為24個月,則驗船部門應按照換證檢驗的規(guī)定在證書周年日期前后3個月內對船舶進行一次檢驗。2.3.5 證書的展期2.3.5.1 有效期限為48個月的船舶檢驗證書,船舶所有人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申報換證檢驗者,可申請1次延長證書的有效期限,延長時間不超過12個月。2.3.5.2 申請延長證書有效期限的漁業(yè)船舶,船舶所有人須按本篇的規(guī)定增加申報1次年度或定期檢驗。2.3.5.3 船舶檢驗證書有效期限屆滿,船舶所有人因船舶不在預定進行檢驗的港口而不能按時申報換證檢驗時,驗船部門認為正當和合理時,可將證書給予不超過3個月的展期。2.3.5.4 當船舶獲得本篇2.3.5.3規(guī)定的展期時,新證書的有效期限從其展期前證書到期之日算起。2.3.5.5 需要申報定期檢驗、期間檢驗或年度檢驗的漁業(yè)船舶,驗船部門不予展期。第4節(jié) 證書的失效2.4.1 漁業(yè)船舶有下列情況之一,檢驗證書將自行失效:1) 證書有效期限屆滿;2) 發(fā)生影響安全的重大海損或機損事故;3) 未經驗船部門同意,改造、改變船舶結構或更動重要機械設備(包括變更主機功率)而影響船舶安全或防污染性能;4) 實際裝載、航行、作業(yè)區(qū)域、作業(yè)方式與證書及技術文件不符;5) 船體及安全設備、重要機電設備、防污染設備發(fā)生重大損壞或失效;6) 未經許可,擅自變更船舶所有人、船名、船籍或船籍港;7) 涉及人命安全及防污染等設備配備與證書及技術文件不符;8) 船舶所有人申報停航、暫停捕撈作業(yè);9) 船舶所有人未按規(guī)定申報簽證檢驗者。2.4.2 產品性能發(fā)生變化,與原簽發(fā)證書不符時,產品證書自行失效。第3章 簽發(fā)國際漁業(yè)輔助船舶檢驗證書的法定檢驗項目第1節(jié) 簽發(fā)貨船設備安全證書的檢驗3.1.1 簽發(fā)貨船設備安全證書應進行下列檢驗: 1) 初次檢驗; 2) 年度檢驗; 3) 定期檢驗; 4) 換證檢驗。3.1.2 初次檢驗3.1.2.1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的圖紙和設計的審查應包括: 1) 審查消防泵、消防總管、消火栓、消防水帶和水槍以及國際通岸接頭的圖紙; 2) 核查滅火器和消防員裝備的配備和規(guī)格; 3) 審查機器處所的滅火和特殊布置的圖紙; 4) 核查周期性無人值班機器處所的固定式探火和失火報警系統(tǒng)的配備; 5) 審查燃油、滑油和其他易燃油類布置; 6) 審查裝貨處所內的防火裝置圖; 7) 審查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配備與布置; 8) 審查救生艇筏的設計,包括其屬具、降落與回收裝置以及登乘與降落布置; 9) 審查救助艇的設計,包括其屬具和降落與回收裝置和布置; 10) 審查雙向甚高頻無線電話設備和雷達應答器的配備、規(guī)格和存放; 11) 審查遇險火焰信號和拋繩裝置的配備、規(guī)格和存放以及船上通信設備與通用報警系統(tǒng)的配備; 12) 審查救生圈,包括帶有自亮燈、自發(fā)煙霧信號和可浮救生索的救生圈以及救生衣、救生服和保溫用具的配備、規(guī)格和存放; 13) 審查集合與登乘站、走廊、梯道及進入集合與登乘站的出口處的照明布置圖,包括以應急電源的供電照明; 14) 審查號燈、號型、號旗和音響信號設備的布置和規(guī)格圖; 15) 核查白晝通信信號燈的配備和規(guī)格以及適當時,核查磁羅徑、電羅經、雷達裝置、自動雷達標圖儀、回聲測深儀、航速航程指示器、舵角指示器、螺旋槳轉速指示器、可調螺距螺旋槳的螺距和工作狀態(tài)指示器、轉速指示器、無線電測向設備和無線電自動搜索設備; 16) 核查引航員軟梯和升降器/引航員轉乘裝置的配置和規(guī)格。3.1.2.2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在建造期間及安裝之后的檢驗應包括: 1) 檢查消防泵和消防總管以及消火栓、消防水帶、水槍和國際通岸接頭的布置,并且核查每臺消防泵包括應急消防泵是否都能夠單獨操作以保證在船舶任何部位的兩個不同的消火栓能提供兩股水柱,而消防總管應保持所需壓力; 2) 審查滅火器和消防員裝備的配備和布置; 3) 適當時,審查機器處所和裝貨處所的固定式滅火系統(tǒng),并且確認其安裝試驗業(yè)已完滿結束,其操作方式已有明確的標記; 4) 審查機器處所內滅火設備及特別布置,并在適當時盡可能地確認用于開啟和關閉天窗、釋放煙霧、關閉煙囪和通風開口、關閉動力操作的和其他類型的門、停止通風系統(tǒng)和鍋爐的強力抽風的風扇,以及停止燃油和其他排放易燃液體的泵的遙控裝置的操作功能; 5) 審查火警探測和報警系統(tǒng),并且確認其安裝試驗業(yè)已完滿結束; 6) 審查燃油、滑油和其他易燃油類的布置,并且在適當時盡可能地確認關閉裝有燃油、滑油和其他易燃油類艙柜上閥門的遙控裝置的操作功能; 7) 審查裝貨處所內的防火布置,并在適當時盡可能地確認關閉各種開口的設施的操作功能; 8) 適當時,審查載運危險貨物的特殊要求,包括核查電氣設備和線路及周界絕緣、保護服和便攜裝置的配備以及供水、艙底排水系統(tǒng)和水霧系統(tǒng)的試驗; 9) 核查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配備和布置; 10) 檢查每一救生艇筏及其屬具; 1l) 檢查每一救生艇筏的登乘布置,試驗每一降落裝置包括超載試驗、確定降落速度的試驗以及在船舶空載吃水時降落每一救生艇筏到水面的試驗,核查每一救生艇的回收裝置; 12) 檢查每一救助艇及其屬具; 13) 檢查每艘救助艇的登乘和回收裝置,并試驗每一降落和回收裝置,包括超載試驗、確定降落和回收速度的試驗,并確保在船舶空載吃水時能使救助艇降落到水面并且能夠回收; 14) 試驗救助艇和每艘救生艇的推進器(當設置時) 是否能成功地啟動,并能正車和倒車運行; 15) 確認在救生艇筏及其降落站附近有告示或標志; 16) 檢查便攜式船內通信設備(如有時) 和雙向甚高頻無線電話設備和雷達應答器的配備和存放并核查其操作狀況; 17) 檢查遇險火焰信號和拋繩裝置的配備和存放,核查固定式船內通信設備(如有時) 的配備及其操作狀況并試驗通用報警系統(tǒng)操作方式; 18) 檢查救生圈,包括帶有自亮燈、自發(fā)煙霧信號和浮索的救生圈以及救生衣、救生服和保溫用具的配備、布置及存放; 19) 檢查集合與登乘站、走廊、梯道及進入集合與登乘站的出口處的照明包括當應急電源供電時; 20) 檢查號燈、號型、號旗和音響信號設備的配備和布置,并且在適當時核查其運行狀況; 21) 核查白晝通信信號燈的配備和規(guī)格; 22) 核查所有電氣設備到操舵磁羅經和標準磁羅經的最小安全距離都滿足要求,并在適當時核查下列設備的配備和運行狀態(tài): 磁羅經,包括檢查其位置、運動、方位讀數(shù)裝置和照明; 回聲測深儀,包括檢查其顯示方式的便于接近、便于觀察且照明良好; 無線電測向儀,包括駕駛室與接收器之間的通話和通信裝置; 無線電自動搜索設備; 電羅經,包括檢查主電羅經和所有電羅經復示器的校準; 雷達,包括檢查波導管和電纜的線路確定及其保護,并檢查其顯示裝置以確認照明、繪標設備、所有控制器(如有時)的正確運行; 自動雷達標圖儀(ARPA),包括使用適當試驗設備檢查其性能; 航速航程指示器; 舵角指示器; 螺旋槳轉速指示器; 可調螺距螺旋槳的螺距和工作狀態(tài)指示器; 轉速指示器。 23) 核查引航員軟梯和引航員升降裝置引航員轉運裝置的配備,適當時,核查其布置和操作。3.1.2.3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在船上備有所需文件的核查應包括: 1) 確認防火控制圖是永久性陳列的,或者作為替代,提供了應急手冊,防火控制圖或應急手冊的復制件可以從甲板室外有明顯標記的風雨密盒子里得到; 2) 確認船上每個人都有應變須知,并且應變部署表張貼在一個顯著位置,其所用文字能被船上人員理解; 3) 確認已配備救生設備訓練手冊; 4) 確認已配備救生設備的隨船維修須知;5) 確認已配備磁羅經剩余自差表或曲線,適用時還應有無線電測向儀的固定修正,并且確認已展示了雷達設備的盲區(qū)圖; 6) 核查配備有航行設備的操作手冊和維修手冊(適當時); 7) 核查已配備了所要求航行所必需的最新版本海圖和航海出版物; 8) 核查當船舶被要求安裝無線電設備時,國際信號規(guī)則是有效的。3.1.3 年度檢驗3.1.3.1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的現(xiàn)有證書和其他記錄的檢查應包括: 1) 適當時,檢查貨船設備安全證書、貨船無線電安全證書和貨船構造安全證書的有效性; 2) 檢查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或國際船舶載重線免除證書的有效性; 3) 檢查國際防止油污染證書的有效性; 4) 核查船舶定員符合最少安全配員文件的要求; 5) 檢查船長、高級船員和普通船員持有符合國際海員培訓、發(fā)證和值班標準公約要求的證書; 6) 核查船上是否安裝了新設備,如果是這樣,則確認該設備在裝船前已獲得認可,并且其所帶來的任何變化已在相應的證書上有所反映; 7) 確認防火控制圖是永久性陳列的或者作為替代,提供了應急手冊,且防火控制圖或應急手冊的復制件可以從甲板室外有明顯標記的風雨密盒子里得到; 8) 核查上次檢驗以來船上是否發(fā)生過火災以至于必須啟用固定式滅火系統(tǒng)或便攜式滅火器; 9) 核查已經作了航海日志記錄,尤其是: 上次舉行全體船員救生和消防集合操練的日期; 顯示在上述操練時檢查了救生艇設備并發(fā)現(xiàn)設備完好的記錄; 最近一次救生艇搖出船舷外及各艇降落至水中的時間; 表明船員已接受適當?shù)碾S船訓練的記錄。 10) 確認船上備有救生設備的訓練手冊; 11) 確認船上備有救生設備船內維修須知; 12) 確認已配備磁羅經剩余自差表或曲線及無線電測向儀的固定修正,并且確認已展示了雷達設備盲區(qū)圖; 13) 核查備有航行設備的操作手冊及其維修手冊; 14) 核查羅經自差簿被適當?shù)乇4妫冶3至藷o線電測向儀的校準記錄; 15) 核查已配備了用于所要進行航行的必需的最新版本海圖和航海文獻。3.1.3.2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的年度檢驗應包括: 1) 檢查消防泵、消防總管、消火栓、消防水帶、水槍和國際通岸接頭,并且核查每臺消防泵包括應急消防泵是否都能夠單獨操作以保證在船舶任何部位的兩個不同的消火栓能提供兩股水柱而消防總管仍保持所需壓力; 2) 核查便攜式和非便攜式滅火器的配備并抽查其狀態(tài); 3) 確認消防員裝備齊全并處于良好狀態(tài),并且所需的自給式呼吸器的儲氣瓶包括備用儲氣瓶均適當?shù)爻錃猓?4) 適當時,檢查機器處所和裝貨處所的固定式滅火系統(tǒng),并且確認其操作方式已有清楚的標記; 5) 檢查機器處所內滅火設備和特別布置,并在適當時盡可能地確認用于開啟和關閉天窗、排煙口、關閉煙囪和通風開口、關閉動力操作的和其他類型的門、停止通風系統(tǒng)和鍋爐的強力抽風風扇,以及停止燃油和其他排放易燃液體的泵的遙控裝置的操作功能; 6) 盡可能檢查并且在可行時試驗火警探測和報警系統(tǒng); 7) 檢查燃油、滑油和其他易燃油類的布置,并在適當時盡可能地確認關閉裝有燃油、滑油和其他易燃油類艙柜上閥的遙控裝置的操作功能; 8) 檢查裝貨處所內的防火布置并在適當時盡可能地確認用于關閉各種開口控制設施的操作功能; 9) 核查船上每個人都有應急須知,在醒目處所張貼適當新的應變部署表,這些表所用文字能被船上所有人員理解,并且確認在救生艇筏及其降落站附近設有告示或標志; 10) 檢查每艘救生艇筏包括其屬具以及帶載釋放裝置和液壓鎖閉裝置(如設置時),對于氣脹式救生筏則檢查其液壓釋放裝置和自由漂浮裝置,核查手持火焰信號是否過期; 11) 檢查每艘救生艇筏的登乘布置和降落設備,每艘救生艇應下降到登乘位置?;蛘?,若存放位置就是登乘位置時則應下降一小段距離,如可行則應下降一艘救生艇筏到水面。用吊架降落的救生筏的降落設施的操作應得到確證; 12) 檢查每艘救助艇及其屬具; 13) 檢查每艘救助艇的登乘與回收裝置,如可行則救助艇應降落到水面并確證其回收性能; 14) 試驗救助艇和每艘救生艇的發(fā)動機(如設置時)能成功地啟動并能正車和倒車運行; 15) 檢查和核查雙向甚高頻無線電話設備和雷達應答器; 16) 檢查拋繩設備并核查其火箭和船舶遇險火焰信號的有效期,以及檢查和核查船內通信設備和通用報警系統(tǒng)的操作功能; 17) 檢查救生衣、救生服和保溫用具的存放,抽查其狀況并核查救生衣是否配備了哨笛、反光材料和燈及這些用具的狀況; 18) 檢查救生圈包括那些帶有自亮燈、自發(fā)煙霧信號和浮式救生索的救生圈,核查其布置并確認煙霧信號均未過期; 19) 核查集合和登乘站及走廊、梯道和通往集合和登乘站的出口處所的照明,包括由應急電源供電時的照明; 20) 核查所要求的號燈、號型、號旗和聲響信號設備均工作正常; 21) 核查白晝通信信號燈及適當時核查磁羅經、電羅經、雷達裝置、自動雷達標圖儀、回聲測深儀、航速和航程指示器、舵角指示器、螺旋槳轉速指示器、可調螺距螺旋槳螺距和工作狀態(tài)指示器、回轉率指示器、無線電測向儀及無線電自動搜索設備均處于正常狀態(tài)。船舶在港內時不能核查的項目應從記錄中核證; 22) 適當時,核查引航員軟梯和引航員升降裝置/引航員轉運裝置的部署或運行,并核實它們均處于良好狀態(tài)。3.1.4 定期檢驗3.1.4.1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的現(xiàn)有證書和其他記錄的檢查應按本節(jié)3.1.3.1的規(guī)定進行。3.1.4.2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的定期檢驗應包括: 1) 按本節(jié)3.1.3.2的規(guī)定; 2) 在檢查機器處所和裝貨處所的固定式滅火系統(tǒng)期間的適當時候,確認泡沫劑和CO2容量已經核實并證明其分配管道暢通無阻; 3) 對用于開啟和關閉天窗、釋放煙霧、關閉煙囪和通風開口、關閉動力操作的和其他類型的門、停止通風系統(tǒng)和鍋爐的強力抽風風扇以及停止燃油和其他排送易燃液體的泵的遙控裝置的操作功能進行試驗; 4) 試驗所有火警探測和報警系統(tǒng); 5) 對用于關閉裝有燃油、滑油和其他易燃油類艙柜上的閥的遙控裝置的操作功能進行試驗;6) 對用于關閉裝貨處所內各種開口的控制裝置的操作功能進行試驗。3.1.5 換證檢驗3.1.5.1 貨船救生設備或其他設備的現(xiàn)有證書和其他記錄的檢查除貨船設備安全證書的有效性外,應按本節(jié)3.1.3.1的規(guī)定進行。3.1.5.2 貨船救生設備和其他設備的換證檢驗應按本節(jié)3.1.4.2的規(guī)定進行。第2節(jié) 簽發(fā)貨船構造安全證書的檢驗3.2.1 簽發(fā)貨船構造安全證書應進行下列檢驗: 1) 初次檢驗; 2) 年度檢驗; 3) 期間檢驗; 4) 船底外部檢查; 5) 換證檢驗。3.2.2 初次檢驗3.2.2.1 貨船船體、機械和設備的圖紙和設計的審查應包括: 1) 審查船體圖紙; 2) 審查艙底水管系圖紙; 3) 審查穩(wěn)性資料和破損控制圖紙; 4) 審查機械裝置圖紙; 5) 審查電氣裝置圖紙; 6) 審查周期性無人值班機器處所圖紙; 7) 審查結構防火圖紙包括脫險通道和生活用氣體燃料的裝置; 8) 審查分艙和破艙穩(wěn)性資料。3.2.2.2 貨船船體、機器和設備在建造期間和安裝之后的檢驗應包括: 1) 確認干舷甲板以下的防撞艙壁是水密的,穿過防撞艙壁的管子上的閥可以在干舷甲板以上操作,并且防撞艙壁上沒有設置門、人孔、通風管道口或其他任何開口; 2) 確認干舷甲板以下的機器處所兩端與貨艙和其他處所分隔開的艙壁是水密的; 3) 確認每扇水密門都經過試驗; 4) 確認操作水密門的布置與客船的要求基本一致,并且進行了相關的試驗; 5) 用沖水或灌水試驗確認水密甲板、圍壁通道、隧道及通風管道的水密性; 6) 確認為每個水密艙室設置的每臺艙底泵和艙底排水管系能有效地工作; 7) 確認位于干舷甲板上的圍蔽貨物艙處所的排水系統(tǒng)能有效地工作; 8) 當有要求時,進行傾斜試驗; 9) 確認機器、鍋爐和其他受壓容器及其管系和屬具的安裝和保護,已充分考慮到其運動部件、熱表面和其他險情,對船上人員安全的危險減小到最低程度; 10) 確認即使在任一重要輔機發(fā)生故障時,推進機械仍能保持或恢復正常操作; 11) 確認已有措施能保證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機器能夠從癱船狀態(tài)運轉起來; 12) 確認鍋爐、機器的各部分、所有蒸汽、液壓、氣動和其他系統(tǒng)及其承受內部壓力的屬具,已進行了相應試驗,包括可能在主管機關的要求中有所規(guī)定的壓力試驗; 13) 確認當機器存在超速的危險時,已有措施保證不超過安全速度; 14) 可行時,確認已提供措施,以防止承受內壓并可能承受危險的超壓的主機、輔機和其他機器的各部分產生超壓; 15) 當有要求時,確認內燃機的曲軸箱已安裝了防爆安全裝置且其布置方式可使對人員的危害性降至最??; 16) 確認主渦輪推進機械(如適用時)和主內燃推進機械及輔機安裝有發(fā)生故障時能自動關閉的裝置。這類故障如滑油供應的故障等可能迅速導致機器完全破壞、嚴重損傷或爆炸; 17) 確認和記錄機器在一定時間內使螺旋槳換向并在合理的距離內使船舶停止的能力,包括操縱或停船輔助措施的有效性; 18) 確認主操舵裝置和輔助操舵裝置的布置是以確保其中之一的故障不會導致另一裝置不能工作; 19) 適當時,確認操舵裝置的重要部件持久地保持潤滑或配備了潤滑裝置; 20) 確認在操舵裝置液壓系統(tǒng)中能被隔斷的和由于動力源或外力作用能產生壓力的所有部位均設置了安全閥,并且安全閥的調定壓力不超過設計壓力; 21) 確認主操舵裝置能在最大營運前進航速下操縱船舶,并且能在船舶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營運前進航速航行時將舵自一舷35轉至另一舷35,以及在相同條件下在28s內將舵自一舷35轉至另一舷30; 22) 確認輔助操舵裝置能在可駕駛的航速下操縱船舶,并能于緊急時迅速投入工作且能在船舶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營運前進航速的一半或7kn(取大者)前進時,在60s內將舵自一舷15轉至另一舷15; 23) 確認當動力源發(fā)生故障后再次恢復時,主操舵裝置和輔助操舵裝置的動力設備能自動重新起動,并能從駕駛室對其進行操作,同時確認任何1臺操舵裝置的動力設備發(fā)生動力故障時,能在駕駛室里發(fā)出聲光報警信號; 24) 當主操舵裝置配備有2臺或以上相同的動力設備,且不設置輔助操舵裝置時,確認在其管系或1臺動力設備發(fā)生單項故障之后,此故障能被隔離以使操舵能力得到保持或迅速恢復; 25) 確認從駕駛室和舵機艙均能操縱的主操舵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令人滿意; 26) 當主操舵裝置配備有2臺或以上相同的動力設備,且不設置輔助操舵裝置時,確認設置在駕駛室的2套獨立的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狀況令人滿意; 27) 確認輔助操舵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在舵機艙內的操作如系動力操作時,則在駕駛室能滿意的操作,并且確認后者獨立于主操舵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 28) 確認可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鄭州網(wǎng)絡訂餐管理辦法
- 工廠質量獎勵管理辦法
- 育種技術課堂課件下載
- 腸道健康課件視頻
- 活動啟動培訓課件
- 定南七年級數(shù)學試卷
- 注會培訓班課件
- 贛州中考數(shù)學試卷
- 肛周膿腫護理課件
- 2025至2030唇彩行業(yè)投資機會及風險投資運作模式報告
- 中國醫(yī)院質量安全管理第2-13部分:患者服務臨床用血
- 《籃球原地運球》教案 (共三篇)
- 燃油燃燒器常見故障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 思維模型之六頂思考帽
- 北京匯文中學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語文考試模擬試卷(10套試卷帶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化學復習備考策略講座
- 《網(wǎng)絡系統(tǒng)建設與運維》課件-第3章 路由技術
- 常用建筑類型疏散寬度計算表格
- DL∕T 901-2017 火力發(fā)電廠煙囪(煙道)防腐蝕材料
- GB/T 4074.1-2024繞組線試驗方法第1部分:一般規(guī)定
- 《中國旅游地理》模塊一 項目一解讀中國旅游地理(教案) -《中國旅游地理》(高教版第一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